导读:本文包含了犯罪时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时间,序列,机会成本,神经网络,失业率,马达,防控。
犯罪时间论文文献综述
钟飚,袁梦佳[1](2019)在《犯罪时间序列预测分析方法研究——以CrimeStat软件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种基础且应用广泛的统计方法,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在各个领域都有所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分析犯罪行为有一定的帮助。Crime Stat软件是一个专门处理犯罪数据的统计分析软件,其中的时间序列模块可以对犯罪数据进行一定程度的时空预测。研究发现,在指定辖区内过去几年内的犯罪时间历史数据可以通过CrimeStat的时间序列模块得出预测结果。科学判断各辖区可能会出现的犯罪异常能够对警方的决策作出指导性建议,提高工作效率,并有助于公共安全的维护。(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2](2016)在《诡异的犯罪时间》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只装有电动马达的船。如果单靠人工划船,那么船顺流而下的速度是水速的4倍。现在这艘船靠人工划船从A地顺流到达B地,原路返回的时候开了电动马达不用人工划船,用的时间是去的时间的一半。请问:船在静水中靠人工划船从A地到B地的时间是开电动马达从A地到B地时间的几倍?(本文来源于《天天爱学习》期刊2016年11期)
陈锴天[3](2016)在《犯罪时间要素在侦查中的运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时间,具有典型的一维属性,是客观的,不能改变的权威存在。犯罪案件中,时间作为个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记录、反映着犯罪的进程,正因如此,犯罪时间要素在侦查办案的过程中,在确定犯罪嫌疑人、分析犯罪进程、查找证据、抓捕犯罪嫌疑人等方面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力图从犯罪时间要素的角度切入,阐述如何更好的服务侦查办案。第一部分是犯罪时间要素概述,探讨“犯罪”与“时间”两个独立名词,明确二者具有独立性质的一面。犯罪从刑法上的角度是指一切危害社会,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从犯罪学的角度,犯罪是对一定时空中表征、状述和反映犯罪的非刑法条文的研究,而时间是独立的、一维的、不可改变和伪造的独立要素;二者又具有联系的一面,任何犯罪必然涉及犯罪时间,犯罪时间又是一个混合的名词,具有明显的结合性。犯罪时间是一个过程、一种痕迹、一类记录。信息化背景下,犯罪时间要素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犯罪时间要素运用广度的延伸;二是犯罪时间要素利用层次深度的拓展;叁是犯罪时间要素演变下的精确性;四是犯罪时间与犯罪空间的结合性。第二部分是犯罪时间在侦查中运用的一般步骤,首先是基础性案情分析,基础性案情分析是侦查人员对与犯罪相关的人、事、物、时空等一切相关情况,经过严密的逻辑思维认识案件的过程,可以通过调查访问、现场勘查分析时间内容。其次是进行科学研判,分析犯罪时间分布下的犯罪进程;之后进行通讯信息痕迹查询,侦查人员分析寻找行为轨迹;再次根据案件有显着特征的特点进行检索,方便甄别犯罪嫌疑人身份,缩小办案范围;最后利用上述条件,依据时间、身份、特征,锁定犯罪嫌疑人。第叁部分是反侦查中犯罪时间要素的的运用及其对策,主要涉及犯罪嫌疑人在犯罪时间上所做的掩饰手段,一是伪装自己没有作案时间;二是推迟或者提前案件发生的时间;叁是拖延犯罪被发现的时间;四是掩盖具体作案时间。其次是利用犯罪时间要素反侦查的侦查对策,侦查人员要反面设想,细化调查,要开展侦查实验,验证时间真假或者采取测谎等手段。第四部分内容是犯罪时间要素在信息化侦查中的运用。从数据系统建设上,丰富完善信息背景下犯罪时间要素获取的基础性配置,要搭建情报大平台,纳入多渠道信息包括侦查系统内部信息、系统外部信息(社会信息),要从数量、质量、以及高效使用该信息进行基础性完善。其次要形成以信息为主导的侦查办案模式,一是要形成科学的组织架构,叁级情报架构下配置让情报的运行更为合理高效,二是要形成时间信息导侦的指导思想,叁是要有案件串并意识,形成由案到任、由人到案双管齐下的模式。再次是利用好信息手段,结合犯罪时间痕迹,查找信息痕迹,可通过视频侦查手段、GPS信息途径、涉案手机信息痕迹,查明案情、破获案件。(本文来源于《西南政法大学》期刊2016-03-19)
方颖,郭冯宇[4](2015)在《城市入室盗窃的犯罪时间分析与对策探讨——以二线城市X市Y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入室盗窃犯罪是困扰社会治安的重要问题,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显露更加明显,利用传统的警务策略与防控方法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所以需要借鉴与学习国外的一些前沿实证分析与理论研究。基于国内二线城市X市Y区的"入室盗窃"报警数据,以犯罪时间分析为切入点,可挖掘入室盗窃犯罪的时点、日期、月份、工作日与周末日的分布规律。根据对犯罪时间的分析,可提出一些针对入室盗窃犯罪的对策探讨建议,包括更新警务工作策略,学习运用实证分析,借鉴情境预防方法。(本文来源于《四川警察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单勇,阮重骏[5](2015)在《基于X11方法的盗窃犯罪时间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犯罪时间研究是犯罪问题分析、犯罪治理决策的重要环节。采用X-11方法,对温州市龙湾区2002年8月至2012年9月的盗窃犯罪数据进行研究,最终形成了该区盗窃犯罪的季节波动图以及趋势—循环成分图。通过分析图表,发现了该区盗窃犯罪的时间分布规律以及一些季节成分变化情况,同时也发现了其相关的趋势变化。(本文来源于《山东警察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涂小萌,陈强国[6](2015)在《基于ARIMA-LSSVM混合模型的犯罪时间序列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犯罪时间序列的预测对帮助公安部门更好地掌握犯罪动态,实现智能犯罪发现具有重大意义。针对犯罪时间序列预测的计算需求,结合真实犯罪数据集,提出了ARIMA-LSSVM混合模型。该模型通过ARIMA预测出时间序列的线性部分,通过PSO优化的LSSVM模型预测非线性部分,以对序列进行充分拟合,最后通过混合算法计算最终结果。使用此混合模型达到了精准的预测效果,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应用》期刊2015年02期)
张旭,吕德鹏,陈楷天[7](2014)在《论侦查信息化背景下犯罪时间要素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设备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网络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犯罪,作为社会发展的副产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演变出了更多的犯罪手段和犯罪类型。然而,不论犯罪的形式与手段如何变化,作为犯罪活动赖以存在的条件和媒介之一的时间,是永远存在的。在侦查信息化背景下,犯罪时间要素的运用在侦查上有其突出作用。(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4年21期)
吕川,吴永喜[8](2014)在《以犯罪时间机会成本视角论失业率与犯罪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犯罪的成本—收益权衡一直是犯罪经济学解释个体犯罪的主要原因,传统的犯罪经济学侧重于强调犯罪的惩罚成本在潜在犯罪人犯罪决策中的主体地位,对犯罪的时间机会成本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可通过建立有效的社区失业救济机制、促进失业人员就业、鼓励失业人员创业等途径提高犯罪时间机会成本,以降低失业人员犯罪案件数量。(本文来源于《湖北警官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陈姣莹[9](2013)在《银行催收因素造成犯罪时间延后至缓刑考验期内应认定为新罪》一文中研究指出被判处拘役缓刑的罪犯透支信用卡行为发生在前罪判决前,银行催收条件满足于缓刑考验期内,应认定为新罪,撤销缓刑,将前罪判处的拘役与后罪判处的有期徒刑并罚,并分别执行。(本文来源于《人民司法》期刊2013年24期)
陆娟,汤国安,蒋平,吴伟[10](2012)在《基于卡方检验的犯罪时间分布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犯罪在时间分布方面有其特定规律,而相对微观尺度下的时间分布规律,对警方有针对性的进行警力部署、巡逻防范以及打击犯罪具有明确而直接的指导意义。目前常见的犯罪总量、频率等统计指标分析方法,不仅存在数据保密性、结果偏差性等问题,而且未能经过统计学的严格显着性检验。本文基于卡方检验,以某市入室盗窃为例,进行了犯罪时间分布特征研究,得出某市入室盗窃时间的分布规律,表明总体上该类犯罪在年末以及平常工作日内易于形成高发态势,警方可以适当在此期间加强防范力量。(本文来源于《警察技术》期刊2012年04期)
犯罪时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只装有电动马达的船。如果单靠人工划船,那么船顺流而下的速度是水速的4倍。现在这艘船靠人工划船从A地顺流到达B地,原路返回的时候开了电动马达不用人工划船,用的时间是去的时间的一半。请问:船在静水中靠人工划船从A地到B地的时间是开电动马达从A地到B地时间的几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犯罪时间论文参考文献
[1].钟飚,袁梦佳.犯罪时间序列预测分析方法研究——以CrimeStat软件为例[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诡异的犯罪时间[J].天天爱学习.2016
[3].陈锴天.犯罪时间要素在侦查中的运用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6
[4].方颖,郭冯宇.城市入室盗窃的犯罪时间分析与对策探讨——以二线城市X市Y区为例[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5
[5].单勇,阮重骏.基于X11方法的盗窃犯罪时间序列分析[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5
[6].涂小萌,陈强国.基于ARIMA-LSSVM混合模型的犯罪时间序列预测[J].电子技术应用.2015
[7].张旭,吕德鹏,陈楷天.论侦查信息化背景下犯罪时间要素的运用[J].法制与社会.2014
[8].吕川,吴永喜.以犯罪时间机会成本视角论失业率与犯罪的关系[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4
[9].陈姣莹.银行催收因素造成犯罪时间延后至缓刑考验期内应认定为新罪[J].人民司法.2013
[10].陆娟,汤国安,蒋平,吴伟.基于卡方检验的犯罪时间分布特征分析[J].警察技术.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