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化论文-李勇辉,李小琴,沈波澜

家庭化论文-李勇辉,李小琴,沈波澜

导读:本文包含了家庭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随迁,新型城镇化,住房保障

家庭化论文文献综述

李勇辉,李小琴,沈波澜[1](2019)在《安居才能团聚?——保障性住房对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的推动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口流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家庭化流动趋势加强,子女是否随迁不仅会影响到家庭的幸福,也反映了中国城镇化的速度、结构和质量。由于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的限制和住房制度设计的缺陷,流动人口子女留守的现象仍然较为普遍。文章利用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在考虑稀有事件偏差和内生性的情况下检验了保障性住房对子女随迁的影响。研究表明:保障性住房可以减少由于子女随迁所导致的退出劳动力市场和房租增长的负面影响,提高流动人口子女随迁的可能性。但是,在我国双体制住房市场结构中,保障性住房对流动人口的供给存在着门槛效应,流动人口保障性住房的整体可得性水平较低。同时,在户籍制度所产生的"社会屏蔽"作用下农业户籍流动人口在家庭化迁移过程中受制度性因素的影响更大且对保障性住房的依赖性更高。文章的研究揭示了在人口城镇化过程中迁移模式的转变与住房供给之间的匹配矛盾,阐明了制度性约束对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的深层次影响,为在当前新一轮的住房制度改革中应加大对流动人口公共住房供给,并建立与此相适应的新型住房保障供应体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本文来源于《财经研究》期刊2019年12期)

刘欢,席鹏辉[2](2019)在《户籍管制与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基于2016年流动人口监测数据的经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理论分析户籍管制对流动人口家庭迁移完整性影响的基础上,本文利用213个城市面板数据与2016年流动人口监测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户籍管制抑制了低技能、流动时间较短与新生代流动人口的家庭完整迁移,这种负向影响在跨省迁移中表现得更为突出;而搭载在户籍制度上的教育、医疗等社会福利则是其抑制流动人口家庭迁移完整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基于实证发现,剥离依附于户籍制度上的"隐性"社会福利供给,有利于促进流动人口家庭迁移,增加城市劳动力的供给规模;而破除户籍制度约束的关键举措仍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即建立"以人为主体"的转移支付制度与社会福利供给机制。(本文来源于《经济与管理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赵厚勰,于慧敏[3](2019)在《学校生活家庭化目标的追求与实现——民国时期教会学校人际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中西文化冲突的产物之一,民国初年的教会学校,常有师生冲突事件发生。因此,教会学校师生之间,以及中外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略显紧张。从20世纪20年代末期开始,各教会学校相继向中国政府立案。与此同时,教会学校的管理者们也顺势而为,纷纷提出了"家庭化"的学校生活管理目标,并为之付出了相应的努力。这种努力得到了师生们的认可,并带来较好的影响。它不仅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更能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带来深远的、终生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教育研究与实验》期刊2019年05期)

汪玲,潘君,唐莉萍,谢震宇,顾月红[4](2019)在《基于微信群的综合干预措施对提升妊娠糖尿病患者家庭化自我管理水平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基于微信群的综合干预措施对提升妊娠糖尿病患者家庭化自我管理水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4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门诊就诊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57例,通过微信群为媒介开展以运动疗法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指导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3个月,观察患者每日运动时间、孕中晚期体重增重及血糖的变化。【结果】干预后患者平均每日自主运动时间>90 min的人数增加64.91%,而<60 min的人数减少50.88%;干预后患者孕中晚期体重增重达标率显着提高(31.58%vs 85.96%,P<0.05);干预后空腹及餐后2 h血糖较干预前明显下降(5.62 mmol/L vs 4.59 mmol/L,P<0.05;7.89 mmol/L vs 6.02 mmol/L,P<0.05)。【结论】通过微信群的综合干预措施,能提高妊娠糖尿病患者孕期运动的依从性及自我管理的效果,从而有效的控制血糖及孕晚期体重增重。(本文来源于《上海预防医学》期刊2019年09期)

江道敏,马彦奇,朱宇[5](2019)在《长期化和家庭化流动背景下流动人口的定居意愿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福州市、厦门市、泉州市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采用回归模型分析了在流动人口长期化、家庭化流动水平显着提高的背景下,2012年及2016年流动人口定居意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四年间流动人口总体定居意愿水平较为稳定,福厦泉叁市定居意愿差异明显。流动人口长期化、家庭化流动程度对定居意愿影响显着,表现为在流入城市居住时间较长、携带家庭成员一起进行流动的流动人口定居意愿更强。流动人口的个人经济条件、住房情况、本次流动范围也与定居意愿显着相关。不同地区影响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主要因素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拓展针对流动人口的经济保障政策、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对促进流动人口市民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宋全成,封莹[6](2019)在《家庭化流动对流动人口就业的影响——基于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最新监测数据,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就家庭化特征对流动人口的就业概率、工作时间、工作收入的影响进行了回归研究。结果表明,与单独流动相比,家庭化流动对男女两性流动人口的就业概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收入产生了显着的不同影响:家庭化流动使得部分女性为照顾孩子而放弃就业从而明显降低女性流动人口的就业概率和工作收入,却能提升男性流动人口的工作概率和工作收入,家庭化流动普遍增加了流动人口的工作时间。为此,政府应从立法、执法、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四个维度,推动流动人口的充分就业,由此加速中国流动人口市民化的进程。(本文来源于《学习与实践》期刊2019年08期)

武文丽,邢艳军[7](2019)在《品管圈在降低家庭化产房产妇离院延迟率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降低产妇离院延迟率的方法。方法成立品管圈,对活动开展前的产妇(对照组)出院延迟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改进对策并予以实施,对活动开展后的产妇(观察组)出院延迟率进行调查,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出院延迟率:对照组为58%,观察组为24.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31.63,P<0.01);活动后的目标达成率为106.7%,进步率为57.6%。结论品管圈活动是降低产妇离院延迟率的有效手段。(本文来源于《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宋旭光,何佳佳[8](2019)在《家庭化迁移经历对代际流动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检验个体随家庭迁移的经历对家庭代际流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具有家庭化迁移经历的个体代际流动性明显更强,并主要通过影响子代的努力程度和生活环境两个渠道间接完成。具体而言,随家庭迁移后的个体努力程度有显着提升,突出表现为其受教育年限和平均工作时长增加,能明显改善代际流动性;而环境因素对迁移个体代际流动性的影响既包括因普通话熟练程度提高等因素导致的正向效应,也包括因信任度受损等因素导致的抑制效应。从户籍分组看,家庭化迁移对农业户籍群体代际流动性的影响大于非农业户籍群体,侧面反映出农村未家庭化迁移群体更易陷入代际低收入传递的陷阱。鉴于家庭化迁移经历对提高代际流动性的整体正向作用,文章建议进一步改革城市落户政策,妥善安排随迁子女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提升迁移群体对迁入地的信任感,促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口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封莹[9](2019)在《家庭化流动对流动人口就业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的人口流动不断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流动模式的改变就是其中最显着的变化之一,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由之前的“单枪匹马”式流动转变为家庭化流动。家庭化流动作为一种新兴的流动方式,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解决流动人口面临的异地分居、留守儿童等家庭问题,从而有利于流动人口的家庭稳定。但是家庭化流动同时也会对流动人口的就业产生不利影响,照料家庭会影响流动人口的工作,甚至部分女性流动人口因此放弃就业机会。就业是流动人口在新城市立足的关键,目前学术界对流动人口的就业问题已经有了较多关注,但研究多局限于某一个方面,无法完整反映流动人口的就业状况,并且从家庭化流动视角出发来探讨流动人口就业状况的研究较少,尤其是针对流动人口工作时间的研究,更是寥若晨星。因此,本文利用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对流动人口的重要特征进行统计和描述,然后通过回归分析研究、对比单独流动和家庭化流动对流动人口就业率、工作时间、收入的影响,同时还将比较这种影响的性别差异。首先,本文对近年来流动人口的规模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人口社会学特征进行了描述,结果表明:流动人口的年龄结构较为年轻,性别结构趋于均衡,整体来看受教育程度较低,大多数流动人口处于在婚状态且家庭化流动趋势明显,女性流动人口存在“流动而不工作”的现象,并且流动人口未工作的原因呈现出显着的性别差异。其次,本文描述了不同流动模式下流动人口的就业状况,结果表明在不同流动模式下流动人口的就业率、工作时间差异较大。为了进一步检验流动模式是否会对流动人口的就业状况造成影响,本文分别将是否就业、工作时间、工作收入作为因变量,将流动模式作为解释变量,并纳入相关控制变量对其进行了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家庭化流动对流动人口的就业有显着影响,且这种影响在两性中存在差异:家庭化流动会显着降低女性流动人口的就业概率和工作收入,与此同时她们的工作时间却并没有减少,对于男性来说,家庭化流动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仅与子女一起流动”会降低就业概率,但是与配偶和子女一起流动则可以提升其工作收入。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文针对家庭化流动过程中出现的流动人口的就业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第一,重视女性流动人口“流动而不工作”的现象,通过加强立法、促进就业市场公平等相关措施提高女性就业率;第二,合理分配教育资源,扩大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覆盖面,加强流动人口职业技能教育;第叁,严格执行法律中有关工作时间的规定,提高流动人口的维权意识;第四,统筹经济区域、城乡发展;第五,改革、推行落户政策,淡化户籍差别,促进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公平化。(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18)

黄锋,保继刚[10](2019)在《家庭化生产与傣族园旅游社区的叁代家庭一体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西双版纳傣族园傣家乐为例,通过家庭功能、家庭结构和家庭内部关系特征探讨家庭化生产的旅游小企业经营如何影响家庭。研究发现,家庭化生产的叁代家庭呈现一体化特征。在家庭功能上,叁代家庭的家庭化生产兼顾核心家庭的日常消费并强化代际互惠。在家庭结构上,家庭经济的一体化和居住模式的相对独立有效维系代际间生产上的协作,减少生活中的冲突。在家庭内部关系上,回归的父权与上升的年轻夫妻权力取得一定平衡,有效巩固了血缘和姻缘纽带。社区参与旅游中的家庭化生产能够吸引青壮年返乡就业,有效减少农村空心化,维持农村社会结构的稳定,推动乡村经济振兴和文化复兴。(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家庭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理论分析户籍管制对流动人口家庭迁移完整性影响的基础上,本文利用213个城市面板数据与2016年流动人口监测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户籍管制抑制了低技能、流动时间较短与新生代流动人口的家庭完整迁移,这种负向影响在跨省迁移中表现得更为突出;而搭载在户籍制度上的教育、医疗等社会福利则是其抑制流动人口家庭迁移完整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基于实证发现,剥离依附于户籍制度上的"隐性"社会福利供给,有利于促进流动人口家庭迁移,增加城市劳动力的供给规模;而破除户籍制度约束的关键举措仍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即建立"以人为主体"的转移支付制度与社会福利供给机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家庭化论文参考文献

[1].李勇辉,李小琴,沈波澜.安居才能团聚?——保障性住房对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的推动效应研究[J].财经研究.2019

[2].刘欢,席鹏辉.户籍管制与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基于2016年流动人口监测数据的经验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

[3].赵厚勰,于慧敏.学校生活家庭化目标的追求与实现——民国时期教会学校人际关系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9

[4].汪玲,潘君,唐莉萍,谢震宇,顾月红.基于微信群的综合干预措施对提升妊娠糖尿病患者家庭化自我管理水平的效果[J].上海预防医学.2019

[5].江道敏,马彦奇,朱宇.长期化和家庭化流动背景下流动人口的定居意愿变化[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9

[6].宋全成,封莹.家庭化流动对流动人口就业的影响——基于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分析[J].学习与实践.2019

[7].武文丽,邢艳军.品管圈在降低家庭化产房产妇离院延迟率中的作用[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

[8].宋旭光,何佳佳.家庭化迁移经历对代际流动性的影响[J].中国人口科学.2019

[9].封莹.家庭化流动对流动人口就业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9

[10].黄锋,保继刚.家庭化生产与傣族园旅游社区的叁代家庭一体化[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标签:;  ;  ;  ;  

家庭化论文-李勇辉,李小琴,沈波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