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历史想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媒介,记忆,历史,倭寇,乌托邦,奇点,边地。
历史想象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欣[1](2019)在《我很难想象,研究艺术却不把历史和社会的情况考虑在内》一文中研究指出莫欧礼(Oliver Moore),1993年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曾在大英博物馆、荷兰国立民族学博物馆任职,并执教于荷兰莱顿大学区域研究所,现任荷兰格罗宁根大学东亚研究中心(CEASG)中国文化与语言教授。莫欧礼教授近年来的学术研究关注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和(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9-11-29)
岳雯[2](2019)在《生活与历史中的好人:平民中国的道德想象——梁晓声《人世间》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致力于解读梁晓声的长篇小说《人世间》。通过文本细读,本文认为,《人世间》重建了1970年代至今的生活,从工人、城市平民、知识分子到官员,在平民的土壤上诞生的不同阶层构成了当下中国社会。梁晓声以描摹工人阶级的生活与精神肖像为方法,把工人重新带回到社会分析的中心。"好人"是梁晓声塑造小说人物的主旨性基调,在关于善的辩难中,小说重申了善的价值,闪烁着理想主义的光芒。其史诗性的叙述方式在唤起人们关于社会主义的时代记忆的同时,也唤起了一个完整世界的历史图景。(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期刊2019年11期)
张晓[3](2019)在《“媒介黑洞”的想象与假说——网络新媒介的历史阐述与传播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网络新媒体的冲击,建立在大众传播认知基础上的传统传播学面临知识重构的压力。本文以物理学所提出的"黑洞"概念进行跨学科类比,提出"媒介黑洞"的假说,以此描述网络新媒体对传统大众传播的巨大冲击和传播重构的现象。文章重新梳理了以媒介为特征的人类传播发展史,认为传统传播学忽略了对"视听"信息的原生性、史前"体外符号"的存在以及"体外符号媒介"历史上生死交替现象的思考,这种确实性思考模糊了网络新媒体存在的"逆反媒介规律"现象。本文继而提出人类发展的数字大融合即"媒介黑洞"发生的历史阶段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信息数字化(01代码)"为黑洞产生的"媒介奇点",完整地呈现了"媒介黑洞"的产生机制和社会影响。(本文来源于《新闻知识》期刊2019年11期)
臧晓彤[4](2019)在《边地革命历史的想象与建构——以赵先平长篇小说《穿过密林》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穿过密林》作为一部描写边地革命历史的小说,在遵循革命历史发展必然规律的基础上,弱化了革命残酷的战斗场景的描写,以现代意识关照历史生活,通过对左江地区风貌的描绘、独特的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绵延的左江革命精神的叙述,突出了边地小说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彰显了边地革命历史试图融入主流革命历史谱系的一种可能。(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叶赋桂[5](2019)在《高等教育现代化:在历史与未来之间——新中国高等教育70年的理解与想象》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等教育的发展在不断探索、反复试验中,经历了无数的波折,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新时代,需要回到初心,在中国和西方高等教育现代化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寻求未来的方向、道路和方法。这应当在国际化与民族化、学术与服务、控制与自由等方面保持适当的平衡,尊重历史的习性,给予未来真实和想象的空间。(本文来源于《北京教育(高教)》期刊2019年10期)
郭尔雅[6](2019)在《“倭寇文学”中王直形象的历史与想象——以泷口康彦《倭寇王秘闻》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倭寇"是中日两国及东亚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也是中日两国文学中的重要题材,并由此形成了"倭寇文学"这一文学类型。而王直作为倭寇史上的核心人物之一,在两国的"倭寇文学"人物形象中也占据重要一席。因中日作家立场和视角的差异,对王直形象的描写也截然不同。在以明清小说为主的中国"倭寇文学"中,王直主要以串通日本、烧杀劫掠、奸淫妇女的倭寇头目形象出现,而在日本当代小说《倭寇王秘闻》中,泷口康彦则试图清洗王直"倭寇王"的恶名,用小说情节为其"净海王"的自号进行佐证,并将其描写成品行俱佳的仁义之士,从而对其进行全面美化。这与中国史籍记载及文学描写中的王直大相径庭。王直及其倭寇集团在中日两国不同的所作所为,以及两国历史学家不同的观感与评价,乃至中日两国历史小说对史籍记载的忠实与背离程度,是造成两国文学王直形象落差的历史根源。对王直形象加以比较研究,对于倭寇史研究及中日文学关系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吴世文,何屹然[7](2019)在《中国互联网历史的媒介记忆与多元想象——基于媒介十年“节点记忆”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记忆是研究互联网历史的路径之一,通过探究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在中国互联网10年、20年与30年的"节点记忆"发现:媒介记忆给中国互联网颁发了两张"出生证"(1994年和1987年),建构了相互协商的"开端记忆"。媒介以隐喻的方式追忆时间上的"多元中国互联网",再现其复杂性与丰富性,也映射着公众认知的演变。媒介记忆强化了中国互联网历史的某些线索,正在发掘其"传统",但也遮蔽了互联网政治史与社会史等线索。(本文来源于《新闻与传播研究》期刊2019年09期)
李音[8](2019)在《于历史夹缝中想象和言说——李丹学术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80后一代由于其诞生恰恰跟中国的社会转型,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发生同步,因而在当代社会、文化研究中被普遍纳入代际视野和范畴来进行观察和分析,继而因此还衍生出70后、90后等说法。就文学领域而言,先有80后作家之命名,近来又有80后学人、批评家之崛起。这一代人的确分享着共同的成长经历,有一些大致相同的精神面貌。但由于中国社会发展速度太快并且区域差异巨大,这样的代际概念又常常备受争议,其在强调共性的同时也遮蔽了很多问题和差异。比如,1980年代初和末出生的人,虽然都被归在80后中,但他们经验差别其(本文来源于《南方文坛》期刊2019年05期)
张小忠[9](2019)在《虚实之辨:历史想象的认识论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想象存在事实与图景两层面的认识论问题。就史实而言,历史想象以真确描述已发生的过去事件为前提,旨在确立证据的关联性和情境式的推论,诉诸可证实性原则;历史虚构则不受此限制。就图景而言,历史想象专注于由事实到图景的诠释性关系,构建有意义的叙述体。历史想象契合了情境主义的认识论,但这决不意味历史图景的任意建构;而是主体间的视域融合,彰显了情境中的人类行动。由此,历史想象的虚实之辨绝不止于评断史料多寡、证据有无的纯逻辑判断;亦关乎史家援入的概念图式、时间加工和主体视角等因素。(本文来源于《江海学刊》期刊2019年05期)
黄诗娴[10](2019)在《历史记忆、离散经验与跨地想象——大迁徙题材华语电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949年,在国共战争中战败的国民党军队带领上百万人撤退台湾,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大规模的迁徙,国民党撤退台湾后在台湾实行"戒严",两岸开始了长达38年的隔绝,随军迁徙至台湾的大陆移民的离散经验与思乡情绪,伴随他们在台湾寻找身份认同、重建亲缘关系。在半世纪之后,当代华语电影回溯这段重要的历史。本研究基于近年来的4部以"1949大迁徙"为主题/背景的电影《面引子》(2011)、《军中乐园》(2014)、《太平轮》(上部2014、下部2015)、《风中家族》(《对风说爱你》,2015),探讨这一时期华语电影如何从不同视角建构历史叙事,如何经由1949的历史重现迁徙者的离散经验与创伤修复,以及经由迁徙导致的两岸跨地想象,勾勒两岸叁地共同的历史记忆。(本文来源于《华文文学》期刊2019年04期)
历史想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致力于解读梁晓声的长篇小说《人世间》。通过文本细读,本文认为,《人世间》重建了1970年代至今的生活,从工人、城市平民、知识分子到官员,在平民的土壤上诞生的不同阶层构成了当下中国社会。梁晓声以描摹工人阶级的生活与精神肖像为方法,把工人重新带回到社会分析的中心。"好人"是梁晓声塑造小说人物的主旨性基调,在关于善的辩难中,小说重申了善的价值,闪烁着理想主义的光芒。其史诗性的叙述方式在唤起人们关于社会主义的时代记忆的同时,也唤起了一个完整世界的历史图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历史想象论文参考文献
[1].王文欣.我很难想象,研究艺术却不把历史和社会的情况考虑在内[N].文汇报.2019
[2].岳雯.生活与历史中的好人:平民中国的道德想象——梁晓声《人世间》论[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9
[3].张晓.“媒介黑洞”的想象与假说——网络新媒介的历史阐述与传播重构[J].新闻知识.2019
[4].臧晓彤.边地革命历史的想象与建构——以赵先平长篇小说《穿过密林》为例[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
[5].叶赋桂.高等教育现代化:在历史与未来之间——新中国高等教育70年的理解与想象[J].北京教育(高教).2019
[6].郭尔雅.“倭寇文学”中王直形象的历史与想象——以泷口康彦《倭寇王秘闻》为中心[J].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19
[7].吴世文,何屹然.中国互联网历史的媒介记忆与多元想象——基于媒介十年“节点记忆”的考察[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
[8].李音.于历史夹缝中想象和言说——李丹学术印象[J].南方文坛.2019
[9].张小忠.虚实之辨:历史想象的认识论探析[J].江海学刊.2019
[10].黄诗娴.历史记忆、离散经验与跨地想象——大迁徙题材华语电影研究[J].华文文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