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分离纯化论文_石磊,崔昊,杨付梅,路青瑜,李娇

导读:本文包含了蛋白质分离纯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蛋白质,补体,蛋白,印迹,纳米,分离法,卵黄。

蛋白质分离纯化论文文献综述

石磊,崔昊,杨付梅,路青瑜,李娇[1](2019)在《眼镜蛇毒中一个新的抗补体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和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免疫性疾病、急性肺损伤、缺血再灌注损伤等病征的发生与补体异常激活密切相关。抗补体药物研究是新药开发的热点之一。本研究旨在从中华眼镜蛇毒中发现并分离纯化获得新的抗补体活性蛋白质,并对其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活性加以研究。在抗补体活性追踪的指导下,采用蛋白质层析技术对眼镜蛇毒进行分离纯化;利用MALDI-TOF-MS、SDS-PAGE和葡聚糖凝胶过滤法测定目标蛋白质的纯度及分子量;等电聚焦凝胶电泳法测定其等电点;采用Edman降解法测定目标蛋白质的N-端氨基酸序列;测定目标蛋白质对补体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的抑制活性以及可能的机制;采用MTT法和SRB法检测目标蛋白质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测定目标蛋白质对多种来源红细胞的溶血活性;采用KB平板扩散法检测抗菌活性。结果表明,通过SP Sephadex C-25阳离子交换层析和RP-HPLC C18反相层析,从中华眼镜蛇毒中分离纯化获得一个均一的抗补体蛋白质,将其命名为CTX-CI。还原性SDS-PAGE测得CTX-CI的表观分子量为12. 7 kD,凝胶过滤法测得分子量为9. 7 kD,MALDI-TOF-MS测得精确分子质量为7. 0 kD;变性条件下测得CTX-CI的等电点为9. 81;N-端氨基酸序列为LKCH。相关活性测定结果表明,CTX-CI能有效抑制人血清补体经典途径,其IC50为0. 046 g/L,但对补体旁路途径无明显抑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CTX-CI能抑制补体经典途径C3转化酶的形成。同时,CTX-CI对肿瘤细胞株A549、K562和MCF-7细胞表现出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为0. 32 g/L、0. 58 g/L、0. 63 g/L;对豚鼠红细胞有轻微的溶血作用;能抑制枯草芽孢杆菌和藤黄微球菌的生长。综上所述,本研究从中华眼镜蛇毒中分离纯化出一个新的抗补体蛋白质-CTXCI,其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活性表明其属于细胞毒素,CTX-CI能明显抑制补体经典途径,其机制与抑制经典途径C3转化酶的形成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王文静,孙宏浩,郭惠玲[2](2019)在《用于分离纯化组氨酸标签蛋白质的磁性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溶剂热法制备Fe_3O_4纳米粒子,通过MPS和聚丙烯酸修饰,使其表面羧基化,再与NTA-Ni~(2+)螯合,制备Fe_3O_4/MPS/PAA/NTA-Ni~(2+)磁性复合纳米粒子。利用透射电镜、激光粒度仪、红外光谱进行表征。结果表明,Fe_3O_4/MPS/PAA/NTA-Ni~(2+)磁性复合纳米粒子的形貌为球形,且较为分散,其平均水合粒径为440 nm,Zeta电位为-15.8 mV,红外光谱证实了其化学结构。对组氨酸标签蛋白的分离能力为15.6μg蛋白质/mg磁性材料,说明此金属螯合吸附剂对组氨酸标签蛋白的选择性吸附有一定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19年02期)

武春燕,张子义,韩晓东[3](2018)在《重组蛋白质分离纯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建设与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在这门课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学生在未来工作和科研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重组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实验教学为例,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本无法为本科生开展实验教学,无法满足当前实验教学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在该实验教学中引入虚拟仿真技术有助于缓解实验资源与教学需求之间的矛盾。通过问卷调查和模拟面试的方法分析虚拟仿真实验技术的应用前景和不足。(本文来源于《学园》期刊2018年26期)

邱碧霞[4](2018)在《磁颗粒复合分子印迹对蛋白质的分离纯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将磁性纳米颗粒与分子印迹技术相结合,开发一种蛋白质快速高效分离纯化新方法,为复杂体系中蛋白质的快速高效分离纯化提供一种新思路。本研究制备了硅氧基(O-Si-O)和羧基(-COOH)等基团修饰的磁纳米颗粒Fe_3O_4@SiO_2-AA,以牛血红蛋白(bovine hemoglobin,BHb)作为模板在磁颗粒上进行分子印迹反应,成功制备了分子印迹磁性纳米颗粒(magnetic molecularly imprinted nanoparticles,MIP),对MIP进行表征,并对其对蛋白质的吸附分离和洗脱性质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利用化学沉淀法制备Fe_3O_4纳米颗粒,对Fe_3O_4纳米颗粒进行O-Si-O和-COOH等基团的修饰得到Fe_3O_4@SiO_2-AA颗粒。选择甲基丙烯酸(methylacrylic acid,MAA)和衣康酸(itaconic acid,IA)作为功能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N-methylene bis acrylamide,N’N-MBA)作为交联剂,利用分子印迹技术制备MIP颗粒。研究发现当采用0.3%Fe_3O_4@SiO_2-AA颗粒,0.35%甲基丙烯酸,0.125%衣康酸和0.08%的N’N-MBA进行分子印迹时,所得到的MIP颗粒具有最优的BHb分子吸附量。其次,对所得磁颗粒进行了表征。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发现O-Si-O和-COOH基团以及分子印迹聚合层成功地修饰在磁颗粒表面。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发现MIP颗粒的粒径大致在20 nm左右,具有良好的分散性。通过热重分析发现MIP颗粒的磁含量约为84%,分子印迹层稳定性好。元素分析结果显示MIP的C含量为4.06%,MIP颗粒中模板蛋白BHb分子已完全洗脱。Zeta电位分析显示MIP的等电点为pH 4.5左右,也说明了所需基团和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成功修饰。再次,本论文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对MIP吸附BHb过程的影响,并探究了其吸附机理。吸附动力学研究发现吸附12 h时,MIP颗粒对BHb的吸附达到平衡,获得了最大吸附量116.69 mg/g颗粒,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研究得出吸附过程中BHb的最佳初始浓度为1.0 mg/m L,并且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描述的单分子层吸附。由不同溶液条件下MIP颗粒对BHb吸附量的研究可知,在pH 6.2时,由于静电吸引作用,MIP颗粒的吸附量可以达到169.29 mg/g颗粒。在NaCl浓度较低时,由于低浓度盐溶液对蛋白质的结构稳定作用,MIP颗粒对BHb的吸附量较大,而在高浓度NaCl溶液中,由于电荷屏蔽及蛋白质结构的变化,MIP颗粒对BHb的吸附受到抑制。在不同浓度尿素溶液中的吸附结果显示,MIP颗粒与BHb之间的氢键作用对其吸附效果具有一定程度的贡献。在SDS(sodium dodecyl sulfate)溶液和高浓度的尿素溶液中,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使MIP对其吸附作用大大减弱。由MIP对BHb的选择性和竞争性吸附可以发现,MIP颗粒仅对模板蛋白有特异性的吸附作用,对其他蛋白质的吸附作用较弱。此外,本论文研究了不同洗脱液对MIP颗粒上BHb的洗脱效果,结果发现去离子水对BHb具有较高的洗脱率(64.23%),而以不同浓度NaCl溶液、不同pH值的PBS溶液、不同浓度的尿素溶液作为洗脱液对BHb的洗脱率均小于去离子水。用SDS溶液作为洗脱液结果显示,当SDS的浓度达到1%以上时,其对MIP颗粒上BHb分子的洗脱率十分接近100%。对不同洗脱液的洗脱得到的蛋白质结构分析得,去离子水、NaCl洗脱液、PBS洗脱液洗脱得到的BHb分子结构保持良好,不易发生变性,而高浓度的尿素溶液以及SDS溶液洗脱得到的BHb结构发生了变化。最后,在经过5次重复吸附洗脱实验后,MIP颗粒对BHb分子的吸附量仍可以达到110 mg/g以上,颗粒具有良好的材料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8-06-01)

王金秋,陈加传,李柯萌,谭昕,肖静[5](2018)在《生物活性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体是天然活性蛋白质的宝库,近年来,越来越多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被发现和研究,在生物制药、营养食品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分离纯化的技术与策略将影响天然蛋白的活性与功能,以及相关的经济效益。基于目前研究现状,对生物活性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技术进行了综述。(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期刊2018年05期)

高婷婷[6](2018)在《纤维素MONOLITH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蛋白质药物分离纯化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来,利用重组DNA技术得到的蛋白质药物克服了其来源困难的关键性问题而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由于活性高、作用位点专一、毒副作用小和生物功能明确等特点,重组蛋白质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常用于治疗癌症、传染性疾病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但在重组蛋白质药物的制备过程中,其下游分离纯化技术由于存在着分离效率低、过程复杂和成本耗费大等问题成为目前生物技术产业开发中的一个瓶颈。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是构建一个新型的固定相材料-功能型纤维素MONOLITH(Ce MONOLITH)应用于固定金属离子螯合亲和色谱(IMAC)中来实现重组蛋白质药物的高效快速分离和提纯。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Ce MONOLITH材料的制备:首先以醋酸纤维素(CA)作为起始原料出发,选用了一种新技术—热引发相分离(TIPS)来制备CA MONOLITH,再结合后期水解的方法得到Ce MONOLITH,通过FT-IR、SEM和N_2吸附/解吸等一系列手段对得到的材料进行表征。在CA MONOLITH材料的制备过程中,考察了TIPS制备条件(如CA分子量、CA浓度以及良溶剂和贫溶剂的比例)对CA MONOLITH内部多孔形态的影响,从而筛选出最佳制备条件:CA的分子量为5.0×10~4,CA的浓度为200 mg/ml,1-己醇/DMF的混合比为1.5/1(v/v),在此条件下得到了具有大孔3.6μm和介孔7.8 nm多层次孔洞结构的CA MONOLITH材料;在Ce MONOLITH的制备中,对CA MONOLITH的水解时间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3 h下得到的Ce MONOLOTH水解程度最为充分并且维持了原有的多层次孔洞结构。2、Ce MONOLITH材料的表面化学修饰和功能化:利用Ce MONOLITH表面的羟基与酸酐类化合物EDTAD和NTAA发生酯化反应,然后再以流通方式螯合吸附上金属离子M~(n+)得到了功能型Ce MONOLITH(M~(n+)-EDTA/NTA-Ce MONOLITH)。通过FT-IR、SEM和元素分析考察了酯化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Ce MONOLITH内部形态以及配体引入率的影响,筛选出了最佳反应温度和时间分别为50°C和24 h,在此条件下引入EDTA和NTA基团的量分别为48.94和78.57 mmol/g;然后,以EDTA-Ce MONOLITH为研究对象,通过AAS和SDS-PAGE分别考察了其对不同M~(n+)(Cu~(2+)、Ni~(2+)、Zn~(2+)、Co~(2+)和Fe~(3+))的螯合能力及螯合上M~(n+)之后的MONOLITH对E.coli裂解液中重组蛋白His-tag TPL的分离纯化性能,结果表明最佳螯合金属离子为Ni~(2+),螯合有Ni~(2+)的EDTA-Ce MONOLITH对His-tag TPL具有专一、高效的分离效果。3、功能型Ce MONOLITH材料对His-tag蛋白质药物的分离纯化:首先利用Ni~(2+)-EDTA/NTA-Ce MONOLITH中螯合吸附的Ni~(2+)与His-tag之间的特异亲和作用来分离纯化His-tag HPL,通过SDS-PAGE、HPLC、CD、TLC和UV等一系列分析手段考察MONOLITH的最大亲和效率以及分离后His-tag TPL蛋白的纯度、构象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Ni~(2+)-EDTA/NTA-Ce MONOLITH对His-tag TPL最大亲和吸附量分别为76.92和64.57 mg/g,并且分离后的His-tag TPL二级构象以及活性没有发生变化。然后进一步考察了Ni~(2+)-EDTA/NTA-Ce MONOLITH对E.coli裂解液中表达的His-tag TPL、His-tag BAFF和His-tag IL-lra的分离纯化性能。通过SDS-PAGE、UV等手段表明了Ni~(2+)-EDTA-Ce MONOLITH具有更加专一、高效的亲和吸附效率,对3种蛋白质的吸附量分别为74.51、64.92和24.17mg/g。最后,考察了MONOLITH材料的重复利用性能,结果表明在5次重复使用后Ni~(2+)-EDTA/NTA-Ce MONOLITH材料的亲和吸附量分别是原吸附量的94.37%和86.35%,仍然保持较高的蛋白质分离纯化能力,具有极为优越的重复利用性能。(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8-04-01)

贺娟妮,陈卫刚[7](2018)在《鸡蛋中蛋白质的分离纯化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鸡蛋生产大国,鸡蛋富含人体所需的优良蛋白质。本文综述了鸡蛋中蛋白质的种类、活性功能、分离提取方法,旨在为后续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内江科技》期刊2018年03期)

杨楠,白剑[8](2017)在《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蛋白质是生物体含量丰富、功能复杂、种类繁多的生物大分子,其分离纯化方法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依据蛋白质的分子量、溶解度、带电性,从蛋白质分子的大小、溶解度、电荷性质等方面,同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蛋白质分离纯化中的应用,对其进行了综述。(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7年A1期)

唐骁爽,王莉,王嗣岑[9](2018)在《分子印迹磁性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在蛋白质分离纯化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发展一种分子印迹磁性纳米粒用于分离纯化目标蛋白质的新策略。方法水热法制备Fe_3O_4磁性纳米粒,溶胶凝胶法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动力学、等温、特异性吸附考察分子印迹磁性纳米粒吸附性能。结果所得聚合物可以在30min内达到吸附平衡,吸附量高达44.51mg/g,印迹因子和选择性因子分别为3.50和2.92,对牛血中的牛血红蛋白质有良好的特异性识别能力。结论所制备的分子印迹磁性纳米粒及其良好的选择性吸附性能为目标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本文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陈志伟[10](2017)在《超滤技术在蛋白质分离纯化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超滤技术是一种具有实用性的膜分离技术,它操作简单、效率高、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学添加剂,并且能有效去除发酵液中的内毒素,实现蛋白质溶液快速脱盐、脱醇和浓缩等为生物工程制药领域做出了贡献。本文只对超滤技术在蛋白质分离纯化中的应用进行阐述。(本文来源于《科技经济导刊》期刊2017年24期)

蛋白质分离纯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Fe_3O_4纳米粒子,通过MPS和聚丙烯酸修饰,使其表面羧基化,再与NTA-Ni~(2+)螯合,制备Fe_3O_4/MPS/PAA/NTA-Ni~(2+)磁性复合纳米粒子。利用透射电镜、激光粒度仪、红外光谱进行表征。结果表明,Fe_3O_4/MPS/PAA/NTA-Ni~(2+)磁性复合纳米粒子的形貌为球形,且较为分散,其平均水合粒径为440 nm,Zeta电位为-15.8 mV,红外光谱证实了其化学结构。对组氨酸标签蛋白的分离能力为15.6μg蛋白质/mg磁性材料,说明此金属螯合吸附剂对组氨酸标签蛋白的选择性吸附有一定的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蛋白质分离纯化论文参考文献

[1].石磊,崔昊,杨付梅,路青瑜,李娇.眼镜蛇毒中一个新的抗补体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和性质研究[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9

[2].王文静,孙宏浩,郭惠玲.用于分离纯化组氨酸标签蛋白质的磁性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J].应用化工.2019

[3].武春燕,张子义,韩晓东.重组蛋白质分离纯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建设与探索[J].学园.2018

[4].邱碧霞.磁颗粒复合分子印迹对蛋白质的分离纯化研究[D].江南大学.2018

[5].王金秋,陈加传,李柯萌,谭昕,肖静.生物活性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2018

[6].高婷婷.纤维素MONOLITH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蛋白质药物分离纯化中的应用[D].江苏大学.2018

[7].贺娟妮,陈卫刚.鸡蛋中蛋白质的分离纯化研究进展[J].内江科技.2018

[8].杨楠,白剑.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

[9].唐骁爽,王莉,王嗣岑.分子印迹磁性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在蛋白质分离纯化中的应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

[10].陈志伟.超滤技术在蛋白质分离纯化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7

论文知识图

生物分子的磁性分离示意图(a)磁性分离示意图;(d)磁性靶向...50 EYP-2,EYP-3 和 EYP-4 叁种多肽结合...利用C8色谱柱纯化多肽的色谱图利用C18色谱柱纯化多肽的色谱图利用甲醇+水作为流动相纯化多肽的色谱...

标签:;  ;  ;  ;  ;  ;  ;  

蛋白质分离纯化论文_石磊,崔昊,杨付梅,路青瑜,李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