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缺失硬壳层软土中沉降控制设计理论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杨天琪[1](2021)在《临清高速公路河谷区多层软土强夯加固地基路基沉降分析与预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一带一路"和交通强国战略的提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形成,我国公路建设的规模体量不断扩大,对公路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境,与越南、缅甸、老挝相接壤,隔望印度洋和太平洋,是“一带一路”连接交汇的重要战略节点,而在云南地区广泛分布着软土、红黏土、膨胀土等不良性质的特殊性土,对工程建设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本文依托云南省临清高速公路工程,对该项目河谷区软硬交错互层多层软土地基土体特性进行了2年的现场监测试验,采集实测数据两万余个,对河谷区多层软土地基路基沉降进行了分析与预测,并运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论文主要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揭示了河谷区多层软土地基工程性质变化特征针对云南省临清高速河谷地区多层软土地基软硬层反复交替沉积的特殊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了该河谷区多层软土地基的地层成因、分布规律及工程性质;根据地层特征、工程性质把该地区软土地层分成了浅、深、夹层型三种地基类型;阐明了强夯垫层法、堆载预压法以及强夯垫层联合静压堆载法的加固机理。(2)基于现场监测数据分析了临清高速公路复杂沉积环境软土强夯加固地基路基10个典型监测断面沉降及固结变化规律基于实测数据,分析了河谷区多层软土地基的沉降变化规律及固结特征;通过静力触探试验评价了强夯垫层联合堆载静压法对河谷区多层软基的加固效果;根据地基数据反馈,针对强夯垫层法加固河谷区多层软基施工工艺提出了改进建议;提出在深厚软基上进行工程建设应重视地基的侧移与稳定性问题。(3)模拟计算并分析了河谷区多层软土强夯加固地基路基沉降时空变化特征通过FLAC3D数值计算,对比分析了实测数据与数值计算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揭示了河谷区多层软土强夯加固地基的沉降形态特征;通过沉降-孔压曲线分析了软土地基的固结规律并推导了固结公式;建立了多种工况模型,分析了不同地基处理方法针对河谷区多层软土地基加固效果与适用性。(4)建模预测了河谷区多层软土强夯加固地基路基沉降发展趋势论述了沉降预测基本原理,对比分析了多种沉降预测模型的优缺点;提出了最适合河谷区多层软土地基沉降预测的Asaoka方法;修正了分层总和法针对河谷区多层软土地基沉降预测;发现数据样本的选取将显着影响沉降预测精度。
容畅[2](2020)在《双层地基上砂袋围堰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近海工程的快速发展,围堰的建造在各个方面要求更高。砂袋围堰具备施工方便、整体性好等优势,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相关研究滞后于实践,工程中仍会出现围堰失稳的情况。砂袋围堰的稳定性关乎整个围海造陆工程的顺利进行,现有的研究大多将地基视为均质软土考虑,但实际工程中地质条件复杂,地基形式对围堰的整体稳定性有较大影响。鉴于此,本文对上软下硬地基上砂袋围堰的失稳工程案例进行了介绍,并通过数值模拟,对双层地基(上软下硬、上硬下软)上砂袋围堰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展开深入研究。主要工作及成果总结如下:(1)通过对比单层软土地基与上软下硬双层地基上砂袋围堰的极限填筑高度与破坏模式,发现当软土层下方存在抗剪强度较高的硬土层时,砂袋围堰能够达到更大的极限填土高度,其破坏模式也有较大的区别。(2)对比砂袋围堰的两种破坏模式(地基整体剪切破坏与边坡-地基滑动破坏)在塑性区发展、特征点位移、滑弧出现位置等方面的差异。发现当围堰的破坏模式为地基整体剪切破坏时,围堰中心沉降和坡脚水平位移均发生突变,而当破坏模式为边坡-地基滑动破坏时,仅坡脚水平位移发生突变。(3)针对上软下硬双层地基形式,讨论围堰与地基的相关参数对围堰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上软下硬双层地基上,砂袋围堰可能发生地基整体剪切破坏或边坡-地基滑动破坏。底部宽度越大,围堰越容易发生边坡-地基滑动破坏,软土层的厚度和抗剪强度、土工布抗拉强度越大,围堰越容易发生地基整体剪切破坏。根据主要影响因素拟合出判别破坏模式的临界围堰底宽公式、围堰的极限填土高度计算公式以及安全系数的计算公式。(4)针对上硬下软双层地基形式,对影响砂袋围堰破坏模式和极限填土高度的不同参数展开分析。结果表明当地基中软土层上方覆盖有硬土层时,围堰的破坏模式为地基整体剪切破坏。根据主要影响因素拟合得到上硬下软地基上砂袋围堰极限填土高度与安全系数的计算公式。(5)为弥补传统的各层砂袋等厚的布置方式无法充分发挥上层土工布强度这一不足,探讨新型的砂袋围堰布置形式,即从下至上各层砂袋厚度逐渐增大,使围堰底部有更大的强度与刚度。通过与传统方式对比,证明采用新型布置方法能够使得各层土工布受力更均匀,从而提高围堰的整体稳定性。
谢康[3](2020)在《硬壳层硅藻土地基工程特性与加固措施》文中研究指明鉴于硅藻土诸多不良工程特性,硅藻土地基需加固处理,但地基处理工程量巨大、成本高,延误工程进度。上覆硬壳层可有效扩散应力,对下卧层硅藻土压缩变形起着遏制作用。如今对硬壳层性质了解不够,没有充分掌握硬壳层硅藻土地基的工程特性。本文以硬壳层硅藻土双层地基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调研、现场踏勘、土工试验、现场原位试验以及数值仿真等手段,深入分析硅藻土物理力学特性、硬壳层作用特性、硬壳层硅藻土地基承载特性与沉降机理、硬壳层硅藻土地基加固原则,得到如下重要结论:(1)嵊州地区硅藻土属于弱膨胀性粘土质硅藻土,具体表现为高孔隙比、高吸水率、强结构性、高强度、高塑性、低渗透性以及遇水崩解性,原状硅藻土呈致密块状、高强度,但扰动后易软化,力学性质急剧下降,工程性质极差。表层硅藻土易劣化成次生硅藻土,往往会引起浅层边坡失稳、滑动和地基软化等工程事故;(2)硬壳层的存在可有效降低界面竖向附加应力,硬壳层的厚度、变形模量对竖向附加应力影响较大,其中硬壳层厚度起主要作用。随着硬壳层厚度的增加,壳土交界面处竖向附加应力在路堤荷载范围内随之减小,堤外界面竖向附加应力却随之增加,显示出硬壳层具有明显的应力扩散效应;同时推导硬壳层硅藻土地基应力扩散系数的解析表达式,来修正分层总和法计算硬壳层硅藻土地基沉降公式;(3)填筑期间,地基中心产生了6.75mm沉降,静置期沉降曲线趋于稳定,填筑期沉降占总沉降89.36%。同期地基压缩变形主要发生在地表下6m深度内,故浅层硅藻土是导致地基发生沉降的主要区域。坡脚侧向位移明显呈现弓形分布,最大水平位移发生在地面以下5m处,最大位移量为6.19mm,此区域内地下水位升降频繁,属于地基土最软弱的部位;(4)模拟列车疲劳荷载作用下,硬壳层基底表面动应力、振动加速度分别稳定在6.37k Pa、0.94m/s2,动应力经基床填料和硬壳层的扩散后,振动能量大幅衰减,同时动载引起的硬壳层硅藻土地基的工后沉降基本忽略不计;(5)硬壳层厚度≥3m,可直接在硬壳层硅藻土天然地基上修筑路堤,但处理措施仍需要综合考虑到施工组织、施工工期以及气象水文等因素;硬壳层厚度<3m,需对地基进行加固;素混凝土桩可适用于硅藻土地基,同时计算表明硬壳层硅藻土地基采用桩筏复合地基加固后,仅产生了3.27mm的工后沉降,满足规范要求。
王伟[4](2020)在《被动区软土剪切失稳及其稳定控制分析》文中指出随着我国进入高速时代,高速公路及拼宽路基等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因路基被动区软土剪切塑流造成的失稳问题日益受到行业内专家学者的关注和重视。疏桩补偿软土路基以其深层加固效果好、控沉稳定、经济合理等优点在软土地区修建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软土剪切塑流失稳机制和疏桩路基的稳定控制理论研究滞后于工程实践,仍需对其工作机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结合工程实践完善相关分析理论和设计方法。本文基于国内外对软土在荷载作用下的侧移塑流稳定问题的相关研究,重点关注软土剪切失稳机制及其稳定控制两方面。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手法,构建了疏桩补偿软土地基协力模型、疏桩荷载转移模型,提出了软土塑性区开展程度判定依据,揭示了路基被动区软土失稳机制及疏桩稳定控制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相关理论的实用性。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及成果有:(1)基于Mesri(1989)的软土地基平均不排水强度经验算式,并考虑软土不排水强度Su随深度的演化规律,提出了简化的不排水抗剪强度计算方法。(2)基于路基疏桩的补偿协力设计原理,运用Boussinesq弹性理论应力解答叠加Mathematica算法分析得到了疏桩间软弱基体附加应力场,探讨了软基临塑荷载判定方法;基于饱和软黏土不排水强度Su理论分析,完善了路基下软土地基剪切塑流的弹塑性理论分析方法,阐明了桩间软弱基体附加应力显着减小的疏桩补偿软土的“减沉”机制。进一步通过算法分析了软土路基加载情况下被动区坡度、反压台设置方式及硬壳层对路基稳定的影响,同时关联被动区坡趾不利地貌影响机制,结合工程案例提出塑性区开展面积稳定控制指标(105 m2~141m2),完善了软土地基附加应力场分析方法。(3)根据极限状态设计原理中的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原则,完善了基于路基基底荷载疏桩分担(应力集中)补偿稳定概念模型,同时提出路基疏桩协力承载力检算方法,可用于软土地基路基疏桩间距与桩长的协配设计或检算。(4)基于Unit Cell单元分析模型,结合Marston路基内柱面剪切位移“土拱”效应理论原理,推导出柱面微单元微分控制方程组的剪切位移解析解答。同时引入柱面剪切位移理想弹塑性模型,建立了碎石垫层应力扩散分析模型,推导出疏桩桩帽顶碎石垫层扩散后的内土柱底面(h=0)荷载分担比λ0及其与基底λb的演化规律。通过上述疏桩地基桩土剪切位移的荷载传递理论分析方法和路基内柱面剪切位移的基底荷载转移理论分析方法,进一步完善了路基下部灰土层、中部填土和上部灰土路床典型三层体系的柱面弹塑性状态分析理论,并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路基疏桩基底构造检算方法的适用性。(5)对路基加载稳定控制标准([VD]=5mm/d、[VS]=10mm/d)和路基预压沉降收敛控制标准给出了清晰的论述,用于控制填筑速率的加载期稳定监测和预压期收敛监测,除了确保路基安全稳定,还起到把握卸载时机与面层施工时机的作用。(6)基于路基欠载预压、等载预压、路基填土联合预压三种工况,推导简化出工后沉降关联沉降率表达通式;根据路基填筑分级加载,对被动区软土水平位移增量与路基沉降增量作归一化处理,提出了相对位移稳定特征指标,结合上述路基相关控制标准,可指导工程实践;同时,提出施工图设计和预压期沉降率收敛检算方法。
胥锡茂[5](2020)在《深厚软土地区运营公路桥头跳车地基处理技术》文中认为我国沿海地区高速公路建设要通过大量深厚软土地基,在长期运营中出现了大规模桥头跳车问题,严重影响了行车安全和舒适性,加之其车流量较大不便采用传统的断通开挖形式进行维修,需要一种全新的针对深厚软土地区运营公路桥头跳车治理的技术方案。论文以“甬台温高速温州段大修EPC项目”为工程实例,以项目全线桥头跳车治理为背景。通过加固桥头地基和限制侧向位移的形式控制沉降,提出一种治理深厚软土地区运营公路桥头跳车的技术方案即“人工硬壳层+侧向桩”。为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开展了一系列理论和数值分析研究:通过分层总和法分别计算了未处理地基和人工硬壳层处理后地基的总沉降量,依据固结理论预测达到90%固结度所需时间;利用FLAC3D软件探究在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技术方案处理地基后沉降控制效果,结合理论和数值计算成果确定方案的有效性和工程可行性。本文通过研究取得了以下进展:(1)分析了当前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治理软土运营公路桥头跳车问题的成果和经验,总结了软土地区运营公路治理的思路和方法。(2)通过现场工程地质调研工作,选取典型工况桥头地基作为研究对象,获得相关现场资料和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参考已有理论和工程实践经验,结合现场地勘资料,提出了“人工硬壳层+侧向桩”的处治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详细设计。(3)以分层总和法为理论基础,分别计算了未处理地基和人工硬壳层地基的总沉降量。依据固结理论预测达到90%固结度需要25年,考虑公路已通车10年,还需15年沉降基本稳定。(4)依据现场地质资料和设计方案,利用FLAC3D建立路堤自重荷载作用下,考虑渗流-应力耦合的三维数值模型,计算分析了高速公路长期沉降随时间的变化发展趋势。(5)利用建立的三维数值模型模拟“人工硬壳层”和“侧向桩”技术方案,讨论硬壳层厚度、桩长和桩间距对位移的影响,并分别模拟四种工况,得到不同工况位移云图。通过对比位移云图和分析沉降-时间趋势,结合理论计算成果确定方案对沉降的控制效果。采用该技术方案进行地基处理后有效减小沉降35.7%,15年后固结度达到86%。(6)依据理论和数值分析成果,提出一种治理软土运营公路桥头跳车的技术方案:以路堤两侧倾斜旋喷注浆的方式在地基构造6m人工硬壳层,在路堤坡脚布设两排桩结构,桩长15m桩间距3.5m。以该技术方案处理地基后沉降控制比例达到30%~40%,参考相关规范和工程经验,确定技术方案满足工程沉降控制要求,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论文成果将为工后沉降预测提供模型和数据支持,为治理深厚软土地区运营公路桥头跳车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向,对保证公路安全运营有着重要意义。
张茂鑫[6](2020)在《沿海地区软土地基快速固化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对软土进行固化处理,在软土地基表面快速形成一层具有一定厚度和强度人工硬壳层,使其能够满足工程施工设备进入场地进行现场施工。人工形成的硬壳层具有施工速度快、强度高、成本低廉等优点。本文从石灰土和水泥地基固化机理角度出发,重点阐述了石灰土和水泥稳定土地基固化的机理,以及影响强度的因素。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利用水泥、粉煤灰和激发剂混合配制的粉体固化剂,并进行了室内不同龄期、不同掺入比的试验,给出了试块无侧限抗压强度的随龄期和掺入比的变化规律。根据室内强度试验的研究成果,在营口沿海地区进行了工程实践,经过在现场实际工程过程中,对相关试验数据的采用、收集、整理、分析、验证,也取得了满意的结果。以室内平板载荷试验为基础,选取营口沿海滩涂地区软质土,分别试验不同的强度和厚度的人工硬壳层,深入分析了随着人工硬壳层弹性模量、厚度的变化固化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影响程度,得出固化后地基承载力与人工硬壳的弹性模量厚度之间的关系。并得出提高人工硬壳层的厚度可以有效的提高地基承载力。
潘晟赟[7](2019)在《塑料排水板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公路建设中地质情况复杂多变,软土在浙江省分布广泛,给公路工程建设带来较大的影响和隐患,成为公路工程建设中的关键问题之一。近几年来,在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对软土路基处理问题已成为影响工程造价和道路使用质量的重点。解决软土地基处理的关键主要是正确认识软土地基的性质和危害性基础上,借鉴已有的工程经验,结合工程实际条件,合理的选择软土地基的处理方式,使处理后的路基能满足建设要求。本文针对浙江省内软土的分类、分布情况进行叙述,同时列举了省内比较常用的软土基地处理方式及在现状高速公路中的应用情况。通过对嘉兴至绍兴跨江公路通道南岸接线工程和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中塑料排水板前期设计、后期施工监测的对比分析,同时结合有限元计算比较。简要的分析了一般设计、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造成误差的原因进行总结。最后对塑排板今后在高等级公路建设中的应用提出了展望。
姚超[8](2018)在《人工硬壳层软土地基的特性研究与工程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淤泥质粘土层在我国滨海及内陆湖泊周边区域分布广泛,这种软土具有含水率高、抗剪切强度低等特征,属于不良地基土,由于自然作用或者工程活动,在其上部形成硬土层,继而成为上硬下软的特殊双层地基。随着这些区域的城市发展,工程建设需要解决这种软土地基承载力不足以及沉降过大等问题。对于淤泥质粘土地基,传统的处理方法主要有桩基法、换土法、排水固结法和灌浆法等,但是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局限性,也忽略了上覆硬土层的作用,造成天然硬土层资源的浪费,在方案可选性上,没有考虑人工硬土层的有效利用,工程经济性较差。因此,本文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以及室内模型试验,对这种双层地基的应力分布、承载能力、变形沉降和破坏模式进行了研究:(1)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探讨了软土本构关系的合理性,选择合适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分析硬壳层软土双层地基和单一的软土层地基的应力分布差异,对影响双层地基应力分布的一些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得出了一些定性的结论。(2)通过上覆人工硬壳层、下卧淤泥质粘土层的双层地基室内模型试验,结合以往研究成果,配制25mm厚的硬壳层,选取基础尺寸及水泥掺入比作为参数,设计了九组试验,研究人工双层地基在不同基础尺寸以及水泥掺入比下的承载性能及固结沉降特性,论证淤泥质粘土层利用的可行性。(3)根据试验观察及数据分析,可以判断,硬壳层软土地基的破坏模式,并不只有单一的冲剪破坏,还有可能出现折断和弯曲破坏,结合室内模型试验结果,本文针对这些破坏模式的机理,做了综合的分析和论证。(4)在ABAQUS中建立三维模型,其中,人工硬壳层材料本构选择摩尔-库伦模型,淤泥质软土材料本构选择修正剑桥模型,并对双层地基进行固结沉降进行分析,讨论了影响硬壳层软土地基固结沉降的几个因素。
朱健[9](2016)在《高填方涵洞涵顶土压力及地基承载力研究》文中认为涵洞是公路修建中不可或缺的排水及交通设施,涵洞受力与埋设方式,埋设位置和结构形式等因素均有密切关系。在复杂的软土地区建造涵洞,有较多地区具有软土硬壳层,若能对硬壳层的工程特性加以利用,充分发挥出它的承载能力,对优化涵洞受力,降低涵洞建设成本都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对软土地基上高填方涵洞的土压力及地基承载力进行分析,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基于涵洞与周围土体相对位移关系,提出涵洞“中性点”概念,利用弹性理论公式计算基础沉降原理,推导了用于计算涵洞“中性点”位置的理论公式。并将本文所得公式计算的“中性点”位置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涵顶填土高度、刚度,涵洞尺寸及地基土刚度等参数对涵洞“中性点”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种参数情况下,利用两种方法求得的涵洞“中性点”位置变化规律基本相同。即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中性点”位置均随填土高度、刚度,涵洞高度及地基土刚度的递增,呈非线性增大趋势;并随涵洞宽度的增大而减小。然后,通过已得到的涵洞“中性点”位置,推导了软土地区涵洞顶部和底部土压力的计算公式,并将其与修正的马斯顿公式法、土柱法、压力集中系数法、普氏卸荷拱法、顾安全公式法,本文所推导的理论公式法和有限元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涵顶填土高度、刚度,涵洞尺寸及地基土刚度参数对其涵顶及涵底土压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七种方法中,随着不同参数的变化,只有本文理论公式计算值与数值模拟值较接近且变化规律较为一致。最后,依据涵洞两侧填土受力的特点,基于极限平衡理论,在迈耶霍夫、汉纳极限承载力基础上,推导了具有软土硬壳层的涵洞地基的极限承载力方法。将汉森加权平均计算法、应力扩散角法、本文提出改进公式计算法和有限元法的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研究了涵洞填土高度、硬壳层厚度、硬壳层与下卧软土层的内摩擦角比和黏聚力比对涵洞地基的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并四种理论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工程实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随着路堤填土高度和硬壳层厚度的增加,改进公式法和有限元法计算的地基承载力结果最为接近。黏聚力比和内摩擦角比的变化对改进公式法和有限元法的计算结果影响较为一致。改进公式法的计算结果比汉森加权法和扩散应力角法更加接近工程实例。
郭炳川[10](2015)在《真空预压加固新近吹填土新工艺及机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沿海城市建设及对外开放的需要,围海造陆已成为沿海工程建设和海岸开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天津、深圳、广州等沿海软土地区,围海造陆的方式一般是在原地面上吹填一层吹填土,通过真空预压加固,形成可以作为建筑地基使用的陆域。随着围海造陆工程向海域延伸,需要吹填的泥层厚度不断增加,使得传统真空预压工艺已经不能满足工程要求,需要提出新的工艺。同时,真空预压对吹填土的作用效果与对天然沉积的土层的效果有很大差别,用传统固结理论计算的吹填土在真空压力作用下的固结度与吹填土实际的固结度有很大差别,因此有必要建立计算吹填土在真空预压作用下的固结度的新方法。传统的真空预压工艺需要大量的中粗砂,而天津地区的砂源非常匮乏,需要开发不用或少用砂料的真空预压工艺。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新近吹填的吹填土的承载力很低,在深厚吹填土上面形成打设排水板机械的工作层是制约真空预压工期的主要因素之一。本课题根据室内模型试验和魏西克(Vesic)双层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提出了在吹填土表面吹填一定厚度的粉细砂形成硬壳层的方法,可以快速形成一个硬壳层,其承载力能够满足打设排水板机械的承载力要求,解决了这个工程难题。该工艺和推荐的硬壳层的厚度(0.6-0.8m)已在天津滨海新区围海造陆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大大节省了施工工期,降低了工程造价,加快了吹填土加固的施工进度。(2)通过模型试验模拟了高含水量吹填土在水土分离、插板期间、真空预压期间的沉降过程,从而可以比较准确地计算出吹填土在水土分离阶段、插板期和真空预压阶段的沉降量,可以为吹填造陆工程提供合理的吹填标高建议,避免由于吹填量过多或过少引起的浪费和工程问题。(3)模型试验和现场实际工程的观测数据表明,采用传统的固结理论计算的吹填土固结度与实测值有很大的差距。本课题首先研究了该问题的机理,即靠近排水板和地表的土体,由于排水路径短,有效应力增加较快而导致渗透性降低,阻碍了较远处土体的排水通路,进而使得土体的整体固结速率下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变固结系数的固结方程,并提出了方程的数值解法。该成果对于正确评估经真空预压处理的吹填土地基的固结程度和不均匀性有重要意义。(4)提出了用砂量较小的二次吹泥自密封真空预压加固吹填土的工艺,该方法不仅可以解决天津地区砂源匮乏的问题,而且使真空预压技术更加经济、环保。泥密封通过直排式真空预压模型试验的研究可以发现,该工艺在加固效果上达到了真空预压加固的目的,加固效果较好,可以进行现场的中试工作,以完善大面积的真空预压施工工艺。本文根据非饱和土力学中收缩膜的概念,从微观角度,分析了在这种工艺加固过程中土体的开裂问题。通过分析收缩膜在基质吸力、水膜张力和周围边界传递的拉力的平衡条件,建立了收缩膜的受力模型;通过水膜与附着物的张力试验类比了土体开裂过程中收缩膜的张拉作用;通过不同尺度和形状的模型槽试验研究了饱和土在干燥和蒸发条件下裂缝发生、发展和终止的过程。研究结果可加深对土体开裂机理的认识水平,并在直排式真空预压工艺中得到应用。(5)本文应用ABAQUS软件对复杂应力路径的吹填土加固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了浅层人工插板、一次真空预压、吹砂铺膜、深层插板、二次真空预压、填土堆载、真空-堆载预压等施工全过程中吹填土的应力变化,通过有限元中均布荷载、超孔压、真空度等加荷方式模拟土体中的应力状态,并计算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土体固结沉降,实测结果与计算结果吻合较好。数值计算时不仅考虑土体渗透系数随孔隙比变化的影响,而且真实模拟了真空载荷与堆载随时间的梯度变化,更符合真实情况。最后通过分析不同的工况作业时间对吹填土沉降影响,得出,延长插板时间不能改变土体的总体沉降,但可以减少深层抽真空时间,节约能源。(6)通过吹填土自重固结试验的研究发现,在吹填土自然晾晒初期,土体的蒸发速率与纯水的蒸发速度相当。在无降水情况下,表层20cm厚度土体会在2个月内形成硬层,此时表层土体的含水量降低至50%以下,随后土体的蒸发速率、沉降速率都减慢。应用土力学三相性质关系,得出土体含水量变化与土体沉降间的规律,并通过一维自重固结现场试验,得到不同深度土体含水量的发展趋势,完善了现有一维固结理论中对含水量变化关系的研究。根据现场数据拟合,可以预测未来时刻土体的含水量沿深度变化。研究结果为天津临港工业区围海造陆工程的吹填标高的计算提供理论依据,并能以此来安排施工进度。
二、缺失硬壳层软土中沉降控制设计理论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缺失硬壳层软土中沉降控制设计理论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临清高速公路河谷区多层软土强夯加固地基路基沉降分析与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河谷区多层软土地基研究现状 |
1.2.2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研究现状 |
1.2.3 软土地基沉降分析与预测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线路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线路 |
2 河谷区多层软土地基工程特性分析 |
2.1 工程背景 |
2.1.1 项目概况 |
2.1.2 地层岩性 |
2.1.3 区域地质构造 |
2.1.4 水文地质条件 |
2.2 河谷区多层软土地基工程特性分析 |
2.2.1 地层成因 |
2.2.2 分布规律 |
2.2.3 工程性质 |
2.3 强夯垫层联合堆载静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机理分析 |
2.3.1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
2.3.2 强夯垫层法加固机理 |
2.3.3 堆载静压法加固机理 |
2.3.4 强夯垫层联合堆载预压法加固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3 河谷区多层软土强夯加固地基现场监测试验 |
3.1 软基处理段简介 |
3.2 监测测点平面分布 |
3.3 监测测点剖面分布 |
3.4 检测元件的埋设与监测 |
3.4.1 分层沉降监测 |
3.4.2 孔隙水压力监测 |
3.4.3 土压力监测 |
3.4.4 侧向位移监测 |
3.5 强夯垫层法设计参数与工艺 |
4 河谷区多层软土强夯加固地基固结沉降变化特征分析 |
4.1 强夯加固河谷区多层软土地基沉降规律研究 |
4.1.1 软土地基在各阶段沉降形态特征研究 |
4.1.2 不同类型软土地基分层沉降规律研究 |
4.1.3 沉降变化规律分析 |
4.2 强夯加固软土地基孔隙水压力与固结规律研究 |
4.2.1 软土地基各阶段超静孔隙水压力变化特征研究 |
4.2.2 不同类型软土地基固结特征研究 |
4.2.3 孔隙水压力变化与固结特征分析 |
4.3 强夯加固软土地基有效应力与加固效果研究 |
4.3.1 软土地基各阶段土压力变化特征研究 |
4.3.2 不同类型软土地基强夯加固效果分析 |
4.3.3 土压力与强夯加固效果分析 |
4.4 强夯加固软土地基土体侧向位移特征研究 |
4.4.1 软土地基不同深度土层侧向位移特征研究 |
4.4.2 不同类型软土地基侧向位移对比分析 |
4.4.3 侧向位移变化规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河谷区多层软土强夯加固地基路基沉降数值分析 |
5.1 FLAC3D软件综述 |
5.1.1 FLAC3D软件简介 |
5.1.2 流固耦合数值分析方法 |
5.1.3 非线性动力反应数值分析方法 |
5.2 强夯加固软基数值模型的建立与沉降分析 |
5.2.1 模型建立 |
5.2.2 强夯冲击荷载施加 |
5.2.3 强夯加固软基沉降变形特征分析 |
5.2.4 强夯加固软基孔隙水压力变化分析 |
5.2.5 强夯加固软土地基固结特征分析 |
5.2.6 各类型软土地基强夯加固效果对比分析 |
5.3 碎石桩加固软基数值模型建立与沉降分析 |
5.3.1 碎石桩加固相关参数的确定 |
5.3.2 碎石桩加固软基沉降变形特征分析 |
5.3.3 碎石桩加固软基孔隙水压力变化分析 |
5.3.4 碎石桩加固软基应力数值模拟分析 |
5.4 天然软土地基数值模型建立与沉降分析 |
5.4.1 模型建立 |
5.4.2 天然软基数值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5.5 不同加固方法条件下软土地基沉降与固结特征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河谷区多层软土强夯加固地基沉降预测 |
6.1 高速公路路基沉降预测方法 |
6.1.1 分层总和法 |
6.1.2 经验公式法 |
6.1.3 Asaoka法 |
6.2 临清高速河谷区多层软土强夯加固地基路基沉降预测 |
6.2.1 分层总和法的沉降预测与修正 |
6.2.2 不同模型下软基沉降发展特征预测 |
6.2.3 Asaoka法预测 |
6.3 不同模型沉降预测结果对比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索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双层地基上砂袋围堰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砂袋围堰的工程应用 |
1.2.1 砂袋围堰成功应用举例 |
1.2.2 砂袋围堰工程事故举例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试验研究 |
1.3.2 数值分析研究 |
1.3.3 理论研究 |
1.3.4 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上软下硬地基上砂袋围堰失稳案例分析 |
2.1 工程概况 |
2.2 水文及气象条件 |
2.2.1 水文条件 |
2.2.2 气象条件 |
2.3 地质条件 |
2.4 围堰设计及施工情况 |
2.4.1 围堰设计 |
2.4.2 围堰施工情况 |
2.5 工程监测 |
2.5.1 监测项目与控制指标 |
2.5.2 监测仪器布设 |
2.5.3 监测频率 |
2.6 围堰失稳情况 |
2.6.1 现场塌陷情况 |
2.6.2 险情处理情况 |
2.7 险情原因分析 |
2.7.1 施工过程分析 |
2.7.2 监测数据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软土地基砂袋围堰数值模拟方法及有效性检验 |
3.1 物理模型试验及结果 |
3.1.1 模型制作 |
3.1.2 试验方法 |
3.1.3 试验结果 |
3.2 数值计算模型 |
3.2.1 模型建立 |
3.2.2 材料模拟与单元设置 |
3.2.3 材料参数与网格划分 |
3.3 数值模型的有效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单层与双层地基砂袋围堰的数值模拟分析 |
4.1 计算模型 |
4.1.1 模型尺寸 |
4.1.2 参数取值 |
4.2 失稳判据与安全系数 |
4.2.1 失稳判据 |
4.2.2 安全系数 |
4.3 计算结果分析 |
4.3.1 极限填土高度对比 |
4.3.2 安全系数对比 |
4.3.3 破坏模式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软下硬地基上砂袋围堰的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
5.1 底部宽度W对砂袋围堰稳定性的影响 |
5.1.1 参数设置 |
5.1.2 破坏模式对比 |
5.1.3 极限填土高度对比 |
5.2 软土层厚度t对砂袋围堰稳定性的影响 |
5.2.1 参数设置 |
5.2.2 破坏模式对比 |
5.2.3 极限填土高度对比 |
5.3 软土层抗剪强度Su_1对砂袋围堰稳定性的影响 |
5.3.1 参数设置 |
5.3.2 破坏模式对比 |
5.3.3 极限填土高度对比 |
5.4 土工布抗拉强度J对砂袋围堰稳定性的影响 |
5.4.1 参数设置 |
5.4.2 破坏模式对比 |
5.4.3 极限填土高度对比 |
5.5 硬土层抗剪强度Su_2对砂袋围堰稳定性的影响 |
5.5.1 参数设置 |
5.5.2 破坏模式对比 |
5.5.3 极限填土高度对比 |
5.6 围堰坡度k对砂袋围堰稳定性的影响 |
5.6.1 参数设置 |
5.6.2 破坏模式对比 |
5.6.3 极限填土高度对比 |
5.7 上软下硬地基砂袋围堰特性关键判别指标 |
5.7.1 硬土层的影响深度t_(cr) |
5.7.2 区分两种破坏模式的临界围堰底宽W_(cr) |
5.7.3 极限填土高度H_(max)与安全系数F_s计算公式 |
5.7.4 设计流程新思路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上硬下软地基上砂袋围堰的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
6.1 硬土层厚度t对砂袋围堰稳定性的影响 |
6.1.1 参数设置 |
6.1.2 破坏模式对比 |
6.1.3 极限填土高度对比 |
6.2 围堰底部宽度W对砂袋围堰稳定性的影响 |
6.2.1 参数设置 |
6.2.2 破坏模式对比 |
6.2.3 极限填土高度对比 |
6.3 软土层抗剪强度Su_1对砂袋围堰稳定性的影响 |
6.3.1 参数设置 |
6.3.2 破坏模式对比 |
6.3.3 极限填土高度对比 |
6.4 土工布抗拉强度J对砂袋围堰稳定性的影响 |
6.4.1 参数设置 |
6.4.2 破坏模式对比 |
6.4.3 极限填土高度对比 |
6.5 硬土层抗剪强度Su_2对围堰稳定性的影响 |
6.5.1 参数设置 |
6.5.2 破坏模式对比 |
6.5.3 极限填土高度对比 |
6.6 围堰坡度k对围堰稳定性的影响 |
6.6.1 参数设置 |
6.6.2 破坏模式对比 |
6.6.3 极限填土高度对比 |
6.7 上硬下软双层地基砂袋围堰特性关键判别指标 |
6.7.1 极限填土高度计算公式 |
6.7.2 安全系数计算公式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砂袋围堰非等厚加筋布置方法 |
7.1 传统的砂袋围堰布置方法及受力特点 |
7.2 新型的砂袋围堰布置方法 |
7.2.1 新型布置方法介绍 |
7.2.2 极限填土高度对比 |
7.2.3 破坏模式对比 |
7.2.4 土工布受力分布对比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硬壳层硅藻土地基工程特性与加固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硅藻土研究现状 |
1.2.1 硅藻土性质 |
1.2.2 硅藻土工程特性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硅藻土物理力学特性研究 |
2.1 硅藻土宏观特征 |
2.2 硅藻土物质组成研究 |
2.3 硅藻土物理性质 |
2.3.1 基本物理性质 |
2.3.2 稠度状态特征 |
2.4 硅藻土力学性质研究 |
2.4.1 无侧限抗压强度 |
2.4.2 固结试验 |
2.4.3 剪切试验 |
2.4.4 膨胀试验 |
2.5 硅藻土地基原位浸水试验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硬壳层硅藻土地基应力分布研究 |
3.1 概述 |
3.2 计算模型以及模型验证 |
3.3 硬壳层参数对应力分布影响 |
3.3.1 硬壳层厚度 |
3.3.2 硬壳层变形模量 |
3.3.3 硬壳层泊松比 |
3.4 路堤荷载对应力分布影响研究 |
3.5 硬壳层硅藻土地基应力扩散系数研究 |
3.5.1 问题的提出 |
3.5.2 双参数模型 |
3.5.3 双参数地基上无限梁挠曲线方程 |
3.5.4 双参数地基应力扩散系数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现场原位试验方案 |
4.1 试验现场概况 |
4.2 试验段地层岩性 |
4.3 试验段水文地质 |
4.4 气象水文 |
4.5 试验方案 |
4.5.1 硬壳层硅藻土地基原位试验内容 |
4.5.2 硅藻土地基单桩工艺性试验 |
4.5.3 传感器布置 |
4.5.4 数据测试系统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硬壳层硅藻土地基静态监测研究 |
5.1 试验概述 |
5.2 试验结果分析 |
5.2.1 施工期天气情况 |
5.2.2 施工期天然地基基底含水量监测 |
5.2.3 施工期天然地基地下水位监测 |
5.2.4 基底应力 |
5.2.5 坡脚水平位移 |
5.2.6 地表沉降 |
5.2.7 地基分层压缩沉降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硬壳层硅藻土地基长期动力试验研究 |
6.1 概述 |
6.2 DTS-1激振器简介 |
6.3 浸水工况模拟 |
6.4 激振试验技术参数设计 |
6.4.1 激振荷载加载参数 |
6.4.2 激振试验数据采集简述 |
6.4.3 激振试验数据采集频次要求 |
6.5 试验结果分析 |
6.5.1 动应力 |
6.5.2 振动加速度 |
6.6 路基累积沉降 |
6.7 基底含水量变化 |
6.8 本章小结 |
第7章 硬壳层硅藻土地基加固原则研究 |
7.1 概述 |
7.2 硬壳层硅藻土地基工后沉降预测与分析 |
7.2.1 模型建立 |
7.2.2 模型验证与工后沉降预测 |
7.2.3 硬壳层硅藻土地基固结沉降特性分析 |
7.3 硬壳层硅藻土地基加固原则确定 |
7.4 桩板结构桩型比选试验 |
7.5 单桩工艺性试验结果 |
7.5.1 施工工艺问题 |
7.5.2 小应变测试 |
7.5.3 单桩载荷板试验 |
7.5.4 桩型确定原则 |
7.6 桩板结构数值研究 |
7.6.1 模型建立 |
7.6.2 计算结果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主要科研工作 |
(4)被动区软土剪切失稳及其稳定控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软黏土不排水强度分析计算理论研究 |
1.2.2 软黏土不排水强度各向异性研究 |
1.2.3 软土硬壳层研究 |
1.2.4 软基侧移塑流稳定问题研究 |
1.2.5 疏桩路基稳定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被动区软土剪切塑流分析 |
2.1 路基荷载附加应力场分析 |
2.2 软土剪切塑流稳定分析及计算依据 |
2.3 软土地基塑流解析 |
2.3.1 路基边坡坡度 |
2.3.2 反压稳定机制 |
2.3.3 硬壳层工作机制 |
2.4 工程实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疏桩补偿软土地基协力分析 |
3.1 疏桩补偿软土地基协力模型 |
3.1.1 滑动机构失稳模型 |
3.1.2 疏桩协力失稳模型 |
3.2 路基疏桩补偿协力设计原理 |
3.2.1 软土地基剪切稳定 |
3.2.2 疏桩协力设计方法 |
3.3 工程实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疏桩路基基底荷载转移机制 |
4.1 疏桩扩散柱拱荷载转移模型 |
4.1.1 柱面剪切位移土拱效应理论 |
4.1.2 基底垫层荷载转移工作机制 |
4.2 垫层扩散柱面剪切耦合分析 |
4.2.1 柱面剪切弹性状态分析 |
4.2.2 柱面剪切塑性状态分析 |
4.2.3 基底构造检算方法 |
4.3 路基疏桩基底构造检算方法 |
4.3.1 工程实例设计参数 |
4.3.2 工程实例路基材料 |
4.3.3 工程实例基底构造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路基拼接变形收敛与稳定 |
5.1 路基拼接不同沉降指标辨识 |
5.2 路基拼接变形标准 |
5.2.1 路基加载稳定控制标准 |
5.2.2 路基预压沉降收敛控制标准 |
5.3 工后沉降关联沉降率收敛理论 |
5.3.1 路基荷载欠载预压 |
5.3.2 路基填土联合预压 |
5.3.3 算例分析 |
5.4 沉降速率收敛检算方法 |
5.4.1 施工图设计沉降率检算方法 |
5.4.2 预压期沉降率收敛检算方法 |
5.4.3 算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深厚软土地区运营公路桥头跳车地基处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在役公路软土沉降治理研究现状 |
1.2.2 软土沉降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1.2.3 硬壳层和侧向约束桩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工程概况 |
2.1 项目背景 |
2.2 项目现状 |
2.2.1 地理位置 |
2.2.2 地质条件 |
2.2.3 地层岩性 |
2.2.4 竣工方案 |
2.2.5 桥头现状 |
2.3 地基处理技术方案 |
2.3.1 方案思路 |
2.3.2 方案设计 |
2.3.3 方案施工 |
2.4 监测方案 |
2.4.1 监测内容 |
2.4.2 监测目的 |
第三章 地基沉降计算及预测 |
3.1 天然地基沉降计算 |
3.1.1 计算公式选取 |
3.1.2 计算模型及参数 |
3.1.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3.2 硬壳层地基沉降计算 |
3.2.1 计算公式选取 |
3.2.2 计算模型及参数 |
3.2.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3.3 固结时间预测及沉降趋势 |
3.3.1 一维固结理论 |
3.3.2 固结时间预测 |
3.3.3 沉降时间趋势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桥头地基沉降及处理三维数值模型建立 |
4.1 FLAC3D基本原理 |
4.1.1 网格模型 |
4.1.2 软土本构模型选择及分析 |
4.2 FLAC3D流固耦合分析 |
4.2.1 流体计算模式 |
4.2.2 流固问题求解 |
4.3 FLAC3D结构桩单元 |
4.3.1 桩单元原理 |
4.3.2 桩单元赋值 |
4.4 桥头地基初始模型建立 |
4.4.1 建立网格单元 |
4.4.2 赋值与边界条件 |
4.4.3 流固分析与赋值 |
4.4.4 建立桩单元 |
4.4.5 布设监测点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桥头地基沉降及处理三维数值模拟与分析 |
5.1 天然状态模型位移 |
5.2 硬壳层厚度对模型位移的影响 |
5.2.1 不同厚度硬壳层位移云图 |
5.2.2 位移对比分析 |
5.2.3 与理论计算对比分析 |
5.2.4 分析总结 |
5.3 桩长对模型位移的影响 |
5.3.1 不同桩长位移云图 |
5.3.2 位移对比分析 |
5.3.3 分析总结 |
5.4 桩间距对模型位移的影响 |
5.4.1 不同桩间距位移云图 |
5.4.2 位移对比分析 |
5.4.3 分析总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6.1 主要结论 |
6.2 本次研究不足及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6)沿海地区软土地基快速固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概述 |
1.2 软土地基处理的研究进展 |
1.2.1 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
1.2.2 软土固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3 土壤固化剂的研究进展 |
1.3 固化双层地基附加应力场的研究进展 |
1.3.1 形成双层地基理论并建立模型 |
1.3.2 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1.4 固化双层地基相关试验的研究进展 |
1.5 固化双层地基承载力及破坏模式的研究进展 |
1.6 固化双层地基变形和沉降的研究进展 |
1.7 人工硬壳层地基附加应力的扩散和封闭作用 |
1.7.1 人工硬壳层地基附加应力的扩散作用 |
1.7.2 人工硬壳层地基附加应力的封闭作用 |
1.8 论文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内容 |
2 石灰土和水泥地基固化机理的研究 |
2.1 石灰土地基及固化的机理 |
2.1.1 石灰加固土原理 |
2.1.2 影响石灰加固土的因素 |
2.1.3 提高石灰加固土早期强度的措施 |
2.2 水泥土地基固化的机理 |
2.2.1 水泥土固化机理 |
2.2.2 水泥稳定土固化机理 |
2.2.3 水泥土和水泥稳定土小结 |
3 土壤固化剂在无侧限强度试验的研究 |
3.1 土壤固化剂技术及固化土研究 |
3.1.1 土壤固化剂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 |
3.1.2 土壤固化剂的应用研究 |
3.2 土壤固化剂的设计及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3.2.1 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背景 |
3.2.2 室内试验方法 |
3.2.3 固化剂的设计及试验 |
3.2.4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3.2.5 数据分析强度模量龄期关系 |
3.3 小结 |
4 利用平板载荷试验对固化地基的研究 |
4.1 概述 |
4.2 室内平板载荷试验 |
4.2.1 土样及仪器设备 |
4.3 平板载荷试验 |
4.3.1 人工硬壳层的制作 |
4.3.2 平板载荷试验数据分析 |
4.4 试验结果 |
4.4.1 试验结果数据采集整理 |
4.4.2 试验图表分析比对 |
4.4.3 固化土地基承载力及变形模量 |
4.4.4 固化地基承载和变形受人工硬壳层厚度的影响分析 |
4.5 人工硬壳层的弹性模量和厚度与地基承载力关系 |
4.6 平板试验小结 |
5 土壤固化剂在软土地基快速固化工程实例 |
5.1 营口地区地质概述 |
5.2 营口项目工程实践目标 |
5.3 现场施工数据分析及整理 |
5.3.1 现场无限侧试验记录 |
5.3.2 现场施工过程说明及注意事项 |
5.4 施工效果 |
6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创新点 |
6.2 展望 |
6.3 总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塑料排水板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道路建设中存在的软基问题 |
1.2 软土的定义和特点 |
1.2.1 软土的定义 |
1.2.2 软土的工程性质 |
1.3 软土的分类 |
1.3.1 按成因类型分类 |
1.3.2 按特性指标分类 |
1.3.3 按软土厚度分类 |
1.3.4 按埋藏条件分类 |
1.4 浙江省软土的分布情况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软土地基处理常用方法 |
2.1 排水固结法 |
2.2 浅层处理法 |
2.3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法 |
2.4 水泥搅拌桩 |
2.5 预应力管桩(桩承式加筋路堤) |
2.6 轻质路堤 |
2.7 现状高速公路中的应用情况 |
2.8 本章小结 |
3 塑料排水板在软基设计的应用 |
3.1 基本原理 |
3.2 设计方法 |
3.2.1 排水体的选用 |
3.2.2 排水体间距和深度、预压荷载的确定 |
3.2.3 水平排水垫层的选用 |
3.3 现行设计采用规范及相关要求 |
3.3.1 沉降标准 |
3.3.2 稳定性控制标准 |
3.4 本章小结 |
4 依托项目设计情况 |
4.1 嘉兴至绍兴跨江公路通道南岸接线工程 |
4.1.1 软基处理设计方案 |
4.1.2 工程地质概况 |
4.1.3 竖排板处理典型路段的技术模型 |
4.1.4 计算结果 |
4.2 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 |
4.2.1 软基处理设计方案 |
4.2.2 工程地质概况 |
4.2.3 竖排板处理典型路段的技术模型 |
4.2.4 计算结果 |
4.3 有限元计算 |
4.3.1 有限元网格划分 |
4.3.2 施工工况模拟 |
4.3.3 计算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项目施工监测情况 |
5.1 施工监测的目的和控制标准 |
5.1.1 施工监测的目的 |
5.1.2 位移控制标准 |
5.2 嘉兴至绍兴跨江公路通道南岸接线工程监测情况 |
5.2.1 K63+926断面监测情况 |
5.2.2 K63+957断面监测情况 |
5.2.3 K63+992断面监测情况 |
5.2.4 监测情况分析 |
5.3 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监测情况 |
5.3.1 AK0+450断面监测情况 |
5.3.2 监测情况分析 |
5.3.3 有限元计算参数调整 |
5.4 本章小结 |
6 塑料排水板施工情况分析与应用拓展 |
6.1 塑料排水板施工中的影响因素 |
6.1.1 路基填土(堆载)高度的影响 |
6.1.2 塑料排水板处理深度的影响 |
6.1.3 堆载预压时间的影响 |
6.2 塑料排水板结合真空预压处理 |
6.2.1 真空预压的优点 |
6.2.2 真空预压研究情况 |
6.3 电渗塑料排水板处理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8)人工硬壳层软土地基的特性研究与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人工硬壳层软土地基研究现状 |
1.2.1 地基附加应力研究 |
1.2.2 承载力及破坏模式研究 |
1.2.3 固结沉降特性研究 |
1.3 人工硬壳层软土地基的工程应用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硬壳层软土地基附加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
2.1 土体本构模型选择 |
2.1.1 弹塑性模型的弹性部分 |
2.1.2 弹塑性模型的塑性部分 |
2.2 单层均质软土与硬壳层软土地基的对比分析 |
2.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2.2 应力扩散作用的论证 |
2.3 影响硬壳层应力扩散作用的因素 |
2.3.1 宽厚比(基础尺寸与硬壳层厚度的比值)的影响 |
2.3.2 硬壳层与软土弹模比的影响 |
2.3.3 均布条形荷载值变化的影响 |
2.3.4 基础底面粗糙度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硬壳层试件快剪试验 |
3.1 试验目的和原理 |
3.1.1 试验目的 |
3.1.2 试验原理 |
3.2 试验材料与设备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设备 |
3.3 试验方案 |
3.3.1 试验准备 |
3.3.2 试验步骤 |
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1 硬壳层试件c-?值 |
3.4.2 水泥掺入比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工硬壳层软土地基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
4.1 试验目的和试验原理 |
4.1.1 试验目的 |
4.1.2 试验原理 |
4.2 试验材料与设备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设备 |
4.3 试验方案 |
4.3.1 方案设计 |
4.3.2 试验准备 |
4.3.3 试验步骤 |
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1 室内模型试验数据记录表及P-S曲线图 |
4.4.2 水泥掺入比及基础底面直径的影响 |
4.4.3 双层地基极限承载力与沉降分析 |
4.4.4 双层地基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
4.4.5 双层地基硬壳层破坏模式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硬壳层软土地基固结沉降研究 |
5.1 土体固结沉降分析的模型选取 |
5.2 多孔介质-临界状态弹塑性模型 |
5.2.1 模型的基本理论 |
5.2.2 材料本构模型使用要点 |
5.2.3 硬壳层软土地基固结沉降模型建立 |
5.3 影响双层地基沉降的参数分析 |
5.3.1 淤泥质粘土泊松比ν的影响 |
5.3.2 淤泥质粘土各向等压曲线斜率λ的影响 |
5.3.3 淤泥质粘土回弹曲线斜率?的影响 |
5.3.4 淤泥质粘土临界状态线斜率M的影响 |
5.3.5 硬壳层粘聚力c的影响 |
5.3.6 基础底面尺寸d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9)高填方涵洞涵顶土压力及地基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本文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涵洞“中性点”计算方法研究 |
2.1 涵洞-填土-地基的相互作用 |
2.2 涵洞“中性点”新算法推导 |
2.3 数值建模——不同因素对涵洞土压力的影响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涵洞土压力计算方法研究 |
3.1 涵洞土压力理论 |
3.2 涵洞土压力计算方法分析 |
3.3 涵洞土压力新算法推导(基于中性点) |
3.4 数值建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软土硬壳层对涵洞地基承载力的影响 |
4.1 硬壳层的工程特性分析 |
4.2 硬壳层对涵洞地基承载力的影响分析 |
4.3 具有硬壳层的涵洞地基极限承载力推导 |
4.4 数值建模——不同因素的影响 |
4.5 算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10)真空预压加固新近吹填土新工艺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硬壳层理论在吹填土加固过程的应用 |
2.1 硬壳层地基的承载机理 |
2.2 硬壳理论的室内模型试验 |
2.3 具有硬壳层特性地基的有限元分析 |
2.4 计算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含水量吹填土真空预压模型试验 |
3.1 试验目的 |
3.2 试验内容 |
3.3 试验方法及过程 |
3.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5 试验小结 |
3.6 工程应用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考虑新近吹填土固结系数为变量的固结理论研究 |
4.1 吹填土固结特性理论分析 |
4.2 吹填土模型试验 |
4.3 计算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直排式真空预压工作机理与试验研究 |
5.1 直排式真空预压工作机理 |
5.2 直抽式真空预压模型试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深厚吹填土真空预压加固工艺的数值模拟 |
6.1 工程概况 |
6.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6.3 计算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吹填土一维自重固结含水量变化规律及应用 |
7.1 由含水量控制吹填标高的理论计算方法 |
7.1.2.3 吹填标高的计算方法 |
7.2 含水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现场试验 |
7.3 自重固结模型试验 |
7.4 下层土体一维自重固结数值计算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总结与结论 |
8.2 进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缺失硬壳层软土中沉降控制设计理论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临清高速公路河谷区多层软土强夯加固地基路基沉降分析与预测[D]. 杨天琪.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2]双层地基上砂袋围堰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D]. 容畅.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硬壳层硅藻土地基工程特性与加固措施[D]. 谢康.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4]被动区软土剪切失稳及其稳定控制分析[D]. 王伟. 东南大学, 2020(01)
- [5]深厚软土地区运营公路桥头跳车地基处理技术[D]. 胥锡茂.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6]沿海地区软土地基快速固化的研究[D]. 张茂鑫.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7]塑料排水板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D]. 潘晟赟. 浙江大学, 2019(01)
- [8]人工硬壳层软土地基的特性研究与工程应用[D]. 姚超.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9]高填方涵洞涵顶土压力及地基承载力研究[D]. 朱健. 湖北工业大学, 2016(08)
- [10]真空预压加固新近吹填土新工艺及机理研究[D]. 郭炳川. 天津大学, 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