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摩尔电导定义的商榷(论文文献综述)
米晨锋[1](2021)在《低温下酸雾气溶胶生成及脱除装置设计与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燃煤电厂湿法脱硫塔后,大量三氧化硫以酸雾气溶胶的形式逃逸,其粒径大多分布在1~10微米之间,与烟气的跟随性极佳,因此电厂湿法脱硫塔对其脱除效率并不高,只有30~50%。2014年我国发布的《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中称:各燃煤电厂需严控大气污染物排放,并对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提出了限制,要求其排放量分别不高于10、35、50毫克/立方米,但该计划中关于三氧化硫的排放量没有提出明确限值,只提出进行三氧化硫减排。酸雾气溶胶作为一种烟气污染物,不仅对电厂设备有极大损害,当其通过烟囱排入大气后,还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开展酸雾气溶胶脱除技术研究有重要的工程和社会背景。本文通过自主设计搭建的酸雾气溶胶生成装置及脱除装置开展低温下三氧化硫酸雾气溶胶的脱除实验研究。通过模拟优化设计生成装置和脱除装置的结构,三氧化硫的入射管径选定为小管径大流速,使SO3气体在进入气溶胶发生装置后更好的分散均匀,同样流量情况下,气体动量更大,SO3气体可以到达离入口更远的位置;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入口布置形式为:中间为空气,上方为SO3气体,下方为水蒸气,使SO3在进入生成装置的第一时间与水蒸气不直接接触,有更多的充分发展空间。气溶胶脱除装置中的喷雾入射角度设计为135°,使喷雾液滴在进入主流管段后,扰动增强,充满主流管段的比例最高。实验研究了温度、摩尔比、脱除剂种类、SO3初始浓度、喷雾入射角度、雾化气量和停留时间等因素对脱除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脱除效率随温度稳定增加,当反应温度从40℃提高至55℃后,脱除率提高23%,最佳脱除温度52~56℃;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氢钠等三种碱性脱除剂对酸雾气溶胶的脱除效率无明显差别;随着摩尔比从1提高到4,脱除效率增加,增加趋势在减弱,这时喷雾液滴与酸雾气溶胶的碰撞概率成为制约脱除效率的主要因素,推荐摩尔比为2~3;SO3初始浓度从75 mg/m3提高到150 mg/m3,最大脱除效率基本无变化;在三种入射角度(45°、90°、135°)中,135°入射脱除效率最高;提升雾化气量可以减小碱性吸附剂喷雾粒径,从而增加脱除效率,雾化气量为12.5 L/min时的脱除率比7.5 L/min时提高10%;增加碱性吸附剂喷雾与酸雾气溶胶在脱除装置中的停留时间可以提高脱除效率,1.2 s的脱除效率为64.5%,比0.6s的脱除效率提高了95.5%。
李骏康[2](2021)在《高性能低功耗锗沟道场效应晶体管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年,信息技术的进步极大推动了集成电路制造业的发展。采用硅(Si)作为沟道材料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MOSFET)器件是现代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基础,Si MOSFET器件性能的提升(或获得更大的工作电流)主要依赖于沟道长度的缩短。为了克服缩短沟道长度带来的短沟道效应,在摩尔定律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改进的工艺技术,包括应变Si技术、HKMG(High-K Metal Gate)技术、FinFET技术等,它们最大程度地提高了 SiMOSFET器件的性能。目前量产级的Si MOSFET器件沟道长度已经小于20 nm,进一步减小沟道长度将变得非常困难。新型的高迁移率沟道材料能够在不缩短沟道长度的同时提高MOSFET器件的工作电流,是解决未来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发展的理想方案。锗(Ge)作为与Si同族的新型半导体材料,具有比Si更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同时兼容传统Si工艺,是非常有前景的晶体管沟道材料。本论文主要研究了 Ge MOSFET器件制备中源漏形成和栅极堆垛的新工艺技术,并探讨了 Ge沟道在隧穿场效应晶体管(Tuneling Field Effect Transistor,TFET)和铁电场效应晶体管中应用的关键问题,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本论文基于Ge工艺提出了新源漏形成和栅极堆垛技术,实现了高性能的Ge MOSFET器件。首先,低寄生电阻、高开关比和浅结深的源漏是获得高性能MOSFET器件的必要条件,而由于Ge中掺杂离子的固溶度相比Si更低,同时掺杂离子的热扩散系数较大,传统工艺很难获得高效的Ge基源漏结:(1)本论文结合旋涂掺杂和激光退火技术,形成了具有高掺杂浓度的超浅结深p-n结,实验表明,结表面掺杂浓度是传统热退火样品的1.5倍,同时结深只有热退火样品的1/3(~20nm),其p+/n结和n+/p结的开关比、开态电流都得到了提升,关态电流也得到了抑制;(2)本论文利用微波退火技术,实现了低阻态和高势垒的NiGe/n-Ge肖特基结,其开关比接近离子注入的p-n结,利用NiGe/n-Ge肖特基结,进一步制备了高性能的GepMOSFET器件,其源漏寄生电阻仅为传统离子注入器件的1/5,同时有效得抑制了结漏电。同时,由于Ge表面及其氧化物的不稳定性,制备高质量Ge MOS结构(包括栅氧/Ge界面和栅氧本身)也是获得高性能Ge MOSFET器件的关键:(1)在Ge MOS界面钝化方面,本论文提出利用原位臭氧后氧化处理技术,提高了 Ge氧化物的稳定性,改善了 Ge MOS界面质量,获得了小等效氧化层厚度(Equivalent Oxide Thickness,EOT)和高迁移率的 GepMOSFET 器件;(2)本论文创新性地提出具有双层MoS2/Ge量子阱结构的Ge MOSFET器件,利用双层MoS2和Ge的能带在价带和导带处的势垒差,能够在p型和n型Ge MOSFET器件中同时形成量子阱沟道,从而减少由于栅氧/Ge界面质量差引起的载流子散射,提高载流子迁移率,使Ge MOSFET器件的开态电流提升了 一倍。新输运机制的TFET器件是实现低功耗集成电路的有效解决方案,本论文研究了影响Ge TFET器件性能最重要的部分—源漏隧穿结。源漏隧穿结的掺杂浓度梯度决定了 TFET器件的亚阈值摆幅(Subthreshold Swing,SS)和开态隧穿电流。本论文采用杂质分凝技术,获得了高肖特基势垒的NiGe肖特基结源漏,并通过低温和快速测试表明,NiGe肖特基结的界面缺陷会严重影响Ge TFET器件的性能。进一步地,本论文定量表征了 NiGe肖特基结的界面缺陷,并研究了结界面缺陷对Ge基传统MOSFET器件和TFET器件电学性能的影响。本论文提出利用低温电导法,改进了电路和数学模型,定量表征了 NiGe肖特基结的界面缺陷。研究表明,减少NiGe肖特基结的界面缺陷,可以有效抑制缺陷辅助的隧穿电流,改善Ge MOSFET器件的关态特性和Ge TFET器件的亚阈值特性。最近,具有铁电/绝缘层(Ferroelectric/dielectric,FE/DE)栅叠层结构的Ge MOSFET器件在FE-FET存储器和负电容场效应晶体管(NC-FET)中的应用被大量报道,本论文研究了铁电MOS结构中FE/DE界面缺陷对Ge FE-FET存储器和Ge NC-FET器件的重要影响。为了排除MOS结构中其他界面缺陷的影响,本论文采用金属/铁电/绝缘层/金属(MFIM)结构的简单电容器件,利用快速脉冲测试系统表征了 MFIM的瞬态电荷响应,从实验上证明了 FE/DE界面缺陷的存在和漏电辅助铁电极化机制(Leakage-current-assist ferroelectric polarization switching)的有效性,并定量表征了参与铁电极化的FE/DE界面缺陷密度。同时,本论文还创新性地提出利用电导法定量表征不同极化状态下的FE/DE界面缺陷密度。研究发现,FE/DE界面的缺陷密度为1014 cm-2,也就是说,FE/DE的极化主要由FE/DE界面缺陷来响应。这表明,在以FE/DE为栅叠层的Ge MOSFET器件中,铁电极化没有提高器件的载流子浓度,负电容效应有待商榷。同时,由于FE/DE界面缺陷响应了大部分铁电极化电荷,Ge FE-FET存储器的存储窗口会变小,可靠性会降低。
卜毅男[3](2020)在《基于离子色谱分析总有机卤的电渗析紫外联用预处理技术》文中研究说明总有机卤(TOX)是水中所有卤代有机物的总和,因其可方便评价水中消毒副产物(DBPs)的含量,已成为水中污染物处理和监控的一个重要指标。但现有TOX分析方法主要通过活性炭吸附分离有机卤,不同活性炭吸附能力存在差别,且因吸附分离过程存在相变而对有机卤影响较大,显着影响了分析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限制了TOX分析方法的常规应用。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建立一种电渗析及紫外联用的预处理技术,同离子色谱配合使用可准确、稳定的分析水中总有机卤。通过本研究的实验和应用已基本验证其可行性,并从中发现了以下规律和现象。通过静态电渗析(ED)可实现有机卤和无机卤的高效分离。在除无机卤离子效率方面,ED处理120 min可将水样中10.0 mg/L的氟、氯、溴、碘四种卤素离子去除99.5%以上;即便初始浓度高达1000.0 mg/L的氯离子在ED处理后其剩余量也仅为15.0μg/L左右,因此已达到高效去除卤离子的目的。在有机物保留方面,鉴于三氯苯酚、三氯甲烷、三氯乙酸、三氯乙腈这四种物质在ED过程的损失较大,本文研究了上述物质的流失途径,发现吸附、挥发、离子交换、分解是导致上述物质损失的主要原因。通过系统优化后,ED对14种典型DBPs的平均保留率均可达到85.6%以上。此外,对地表水、污水等样品,其电渗析前后紫外吸收光谱一致性较好,总有机碳的保留率均大于80.0%,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HPLC-ESI-tq MS)分析测得的总极性氯代和溴代DBPs的保留率可达到79.7%和83.6%。真空紫外高级氧化耦合紫外还原的脱卤方法可实现水中TOX的高效脱卤。基于真空紫外(VUV)的高级氧化过程可将典型卤代DBPs在2 h内快速脱卤。但VUV可将脱卤后得到的负一价碘离子进一步氧化为离子色谱不易检测的高价态离子,给TOX的分析带来损失。因此本研究增加了碱性条件下UV254nm的还原过程,以实现紫外脱卤后负一价碘离子的高效回收。优化后,本脱卤方法的操作步骤为:先用VUV照射60 min,然后调节样品p H至10.5,再用UV254nm继续照射30 min。优化后该方法对常见DBPs的脱卤率达85.5%以上,且在一定范围内不受初始DBPs浓度(0~1.0 mg/L)、p H值(7.0~12.0)和碳酸盐(10.0mg/L)、硝酸盐(10.0 mg/L)等共存化合物的干扰。随后对地表水、污水等样品的脱卤转化实验表明,其95.0%以上的总有机碳转化为无机碳、HPLC-ESI-tq MS测得96.4%的总极性卤代DBPs实现脱卤。本研究建立了基于静态电渗析分离、真空紫外高级氧化耦合紫外还原脱卤转化、离子色谱检测的新型TOX分析方法。对标准DBPs物质、自来水、污水等样品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对比新方法和传统AOX方法发现,两种方法分析结果的一致性较好,对不同稀释倍数的样品都能产生良好的线性,拟合相关性(R2)均大于0.9。新方法在挥发性卤代DBPs分析方面稳定性更强,它们对含有三氯甲烷的系列样品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和67.0%。因此,该对比结果说明本研究建立的新型TOX分析方法是可行的。最后,本研究使用新方法在TOX生成势的研究中进行了初步应用。结果表明,不同分子量区间、不同加氯量的湖水样品,新方法都可以稳定分析。从前体物分子量角度考虑,所选水样中相对分子质量(MW)小于1 k Da组分含量最多,且加氯后该组分生成TOX也最多。虽然两个湖水水样生成的TOX总量存在差别,但MW<1 k Da组分加氯10.0~20.0 mg/L后生成的总有机氯与气相色谱测得的典型氯代DBPs物质量的比值接近(均处于4.7~5.0范围内)。随加氯量的增大,典型氯代DBPs和总有机氯的增长量比典型溴代DBPs和总有机溴的增长量更大。
张伟伟[4](2020)在《SLO家族在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精子发生过程中的表达及功能》文中指出精子是在睾丸曲细精管内完成,属于非常复杂的细胞分裂分化过程,为了使这一过程有条不紊的完成,需要曲细精管的内外信号、膜蛋白等对这一发生过程进行严格有序的调控。目前认为精子形成可能与生殖细胞电位的改变密切相关。精子为了获得受精能力需要完成以下几个步骤:附睾成熟、精子获能、超活化、趋向性,最后是精子的顶体反应。这些生理过程与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变化有关。离子通道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可以调节其内外的渗透压平衡,可以通过改变膜电位的变化推进精子的各种生理过程;受精过程中,精子外部环境会有很大的改变,离子通道就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离子通道蛋白的表达、以及其功能的改变都会影响有性生殖物种雄性配子的发育以及受精能力。中华绒螯蟹(学名:Eriocheir sinensis)的生活史比较复杂,其受精过程有别于其它物种,其个体的生活环境与其它物种也有很大的不同。中华绒螯蟹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生理现象,即生殖洄游。淡水的离子浓度与海水的离子浓度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中华绒螯蟹在生殖迁移过程中经历了很强的离子浓度的变化。由此可见,离子浓度变化对中华绒螯蟹生殖发育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钾通道为目前为止种类和亚型最多的离子通道。有报道称钾离子通道对精子的形成过程以及受精过程都有调节作用,SLO家族是钾通道一类非常特殊的通道,这类通道不仅具有电压依赖性,还对其它因素如Ca2+、Na+、Cl-、pH等具有敏感性。本文以中华绒螯蟹生精细胞为实验材料,采用Western blot、免疫组化、免疫荧光、PCR、基因克隆等技术对SLO家族蛋白进行组织及细胞定位和序列分析;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析生精细胞SLO通道的电生理特性和表达情况。结果如下:1、通过Western blot确定了SLO1存在于中华绒螯蟹精巢以及其它组织内,但是储精囊内的精子SLO1表达较少。SLO2在精巢的生精细胞和储精囊内的精子均有表达,但表达出现了差异性。2、对编码SLO1蛋白的基因克隆,并将测序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slo1 cDNA序列与其它物种有相似性较高,说明其保守性较强,且与拟穴青蟹的slo1最相近;克隆slo2.2的cDNA序列与其它物种虽有相似性,但是其保守性不是很高,与小鼠和和人类有很大的差异性,且与北黄道蟹(Cancer borealis)的slo2.2最相近,关系最为密切。(3)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SLO1介导的钙激活钾通道和SLO2介导的钠激活钾通道: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生精细胞的钾电流包含钙激活钾电流。随后加入不同的阻断剂IbTX、CdCl2观察该电流,发现这些阻断剂均可以将钾电流进行阻断,根据阻断的结果分析SLO1蛋白主要表达于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这与前期的SLO1蛋白的免疫定位结果一致;SLO2介导的钠激活钾通道也存在于中华绒螯蟹的生精细胞内,但是生精细胞对钠离子的依赖性不同,精子对钠离子的依赖性较强,而精原细胞、精母细胞、精细胞对钠离子的依赖性较弱,说明SLO2在生精细胞的表达存在差异性。(4)观察SLO家族通道对精子的顶体反应的影响,发现钾通道不仅与精子的形成有关,而且还间接调节精子的顶体反应,SLO1与顶体反应相关,其不同抑制剂对顶体反应有不同的抑制作用;采用含不同浓度的钠离子作用于中华绒螯蟹的精子观察其顶体反应,发现钠离子和顶体反应没有直接的关系,这也间接说明SLO2的作用可能更多在精子能动性以及获能上面。综上所述,中华绒螯蟹生精细胞内既有SLO1介导的钙激活钾电流,也有SLO2介导的钠激活钾电流。前者随着精子的形成分布越来越少;后者表现出精子对钠离子的敏感性与其它生精细胞不同,需要更高钠离子浓度才能激活,这与中华绒螯蟹生殖洄游环境密切相关。通过顶体反应诱导率实验发现,SLO1不仅与精子的形成有关,而且还间接调节精子的顶体反应,SLO1通道的关闭导致顶体反应的降低。SLO2的作用可能更多在精子能动性以及获能上面,需进一步试验进行验证。
王伟[5](2020)在《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中化学教师对化学的理解(即学科理解)是课程与教学领域一个业已存在但容易忽视的研究领域,本轮新课程改革将学科理解作为一个核心问题提出,也是因为其是新课程改革亟待研究的一个领域。高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是一个是基础、典型的教师实践活动,它是教师进行深度教学的前提。本研究结合科学教师的学科知识、科学本质研究成果,从梳理化学学科本质出发,充分利用文本分析法、访谈法、调查法、观察法等多种教育研究方法,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概念、特点、研究向度等诸多要素进行了理论研究,构建了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5个维度、28个指标的评价标准。并以此为标准,从整体调查、具体内容观察两个层面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进行评价,剖析两种水平的特点,挖掘水平、特点背后的影响因素,对此提出多维度、全方位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提升对策。研究认为,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作为基础的、典型的教师实践活动,其评价标准是多维度、多层次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不高、差异较大,其中青年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水平尤为薄弱;高中化学教师在对具体知识学科理解及教学的水平也不高、差异也较大,且关系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以制约因素为主,因此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具有复杂性。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问题研究的缘起与意义,对教师学科理解概念进行了辨析、界定,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文献综述,确定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一章论述了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对PCK理论和深度教学理论进行梳理,研究认为教师学科理解与PCK理论有着紧密的关联,教师进行全面、系统地学科理解是其进行深度教学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研究确定了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问题以及研究向度。第二章是建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评价标准。首先分析科学本质与学科本质的关系,提出学科本质的研究展望,并梳理得出感知、解释、应用、评价四个理解的进程。其次结合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本体论视角,从化学学科发展史中梳理出理解化学学科本质的5个维度,将之作为学科理解的维度,对这些维度的内涵进行了剖析。最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对8位专家进行开放式访谈,确定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的初步指标,并结合CVI效度检验法,向10位专家进行内容效度咨询,得到5个维度、28个指标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第三章是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整体水平及现状进行评价。研究首先设计调查问卷,根据问卷对1 1 89名高中化学教师进行调查,再分析调查得到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及现状,最后对此提出了宏观层面的提升对策。第四章是以“原电池”为例,制定高中化学教师对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评价标准。首先,研究对课程标准、高中化学教科书、高考题以及大学教科书中有关“原电池”内容的呈现形式和特点进行分析。其次,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跳出以上几种材料来分析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内容学科理解的生长点,从而确定每个指标“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第五章是对以“原电池”为例,对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层面的学科理解及其教学水平进行评价。研究遴选10位高中化学教师进行研究,经过29课时的录像观察、1154多分钟访谈,整理了 31万余字的访谈资料,最终得出10位教师在28个指标上的“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和学科理解教学水平,分析这两个水平的特点以及联系。进一步通过文本分析法得出其两个水平的影响因素及特点,得到一些有益的信息。第六章提出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研究认为需要重新审视教师学科理解与“素养为本”教学的关系,并结合具体案例提出教师“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三重认识境界。研究认为,高中化学教师只有补足自身学科理解认识上的短板,及时更新自身的学科理解认识,才有可能在教学中去实施相关内容,进而真正达成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素养课”教学目的。在此基础上,研究从个人领域、外部领域、实践领域、结果领域四个方面提出整合性的提升对策。在这其中,特别地提出了基于学科理解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基于学科理解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标准。第七章是本次研究的反思与展望,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再次简要介绍了本次研究的结果,提出了研究可能的创新点,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李斌[6](2020)在《钾玄质熔体电导率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火山喷发活动极大地威胁着人类和环境的安全,充分了解火山下岩浆储库的状态对评估火山喷发的可能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地球物理学与岩石学研究结果为我们提供了岩浆储库的部分物理化学信息(所处的位置、温度、挥发分含量等)与电性结构(电导率)。电导率是硅酸盐熔体一项重要的物理性质,它与熔体的成分、温度和压力条件密切相关。近年来,高温高压条件下原位测定硅酸盐熔体的电导率为解释地球物理观测资料、解析岩浆储库状态提供了重要依据。虽然前人对很多酸性到基性的熔体已经开展了电导率实验测定,但是所报道的大部分都是钙碱性系列熔体,对于具有高碱含量尤其是高钾熔体电导率仍严重缺乏了解。本研究在活塞圆筒压机中1073-1823 K和0.5-1.8 GPa条件下,用阻抗分析仪测定了水含量为0.03-2.59wt%的钾玄质(或称高钾粗面安山质)熔体的电导率。实验结果显示,与其他硅酸盐熔体电导率变化特征相似,钾玄质熔体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随压力的增大而降低、随水含量的增大而升高。钾玄质熔体的活化体积相比先前报道的其他硅酸盐熔体活化体积要低,表明压力对钾玄质熔体电导率的影响较小;而水和温度对钾玄质熔体电导率的提升作用较强。通过拟合实验数据,我们建立了钾玄质熔体电导率随温度、压力、水含量变化的定量模型:logσ=4.76-0.67w-6763.0-1565.2w+294.7P/T式中,σ为熔体电导率(S/m),w是熔体中的水含量(wt%),P是压力(GPa),T是温度(K)。水和温度对钾玄质熔体电导率强烈的提升效应与除Na+以外的其他阳离子(K+,Ca2+,Mg2+)的显着贡献有关。水对熔体电导率的提升作用主要是通过降低熔体粘度和提高阳离子的活动性实现的,而OH-对钾玄质熔体电导率的直接贡献较小。我们运用钾玄质熔体电导率模型,对中国东北五大连池火山区的大地电磁测深结果进行了解读。我们推断五大连池火山区火烧山下的岩浆储库当前的熔体分数为2-17 vol%,尾山下岩浆储库熔体分数为12 vol%。
闫宁[7](2020)在《典型造纸湿部化学品质量参数的检测及过程评价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纸浆流送和纸幅成形过程中,造纸湿部非纤维性化学品的添加有助于改善纸张的质量性能、提高湿部的成形效率、保证纸机运行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等。然而,化学品合成工艺控制不当会带来化学品有效含量或取代度失准、产品中有毒副产物超标等问题,并最终导致化学品在产品质量、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方面不达标。因此,在兼顾环保的同时为了实现化学品的少量高效使用,必须对湿部化学品的质量提出严苛的管控要求,这对于降低生产成本、维持湿部平衡以及整个造纸工艺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国内纸厂在使用化学助剂中缺乏必要的监测和控制手段,而一些传统落后的检测概念以及检测手段又难以满足各类新型助剂关键参数(如有效含量、取代度、含氯有害副产物、储存及使用过程中稳定性等)的检测要求,不利于造纸湿部化学品质量性能的准确及时评估。因此,为了更加客观地评价湿部化学品的质量性能、安全性能以及过程稳定性等,基于顶空分析技术和紫外可见光谱技术,本论文开发了一些快速准确、科学合理的新方法用于湿部化学品关键参数的检测。针对目前化学品固含量或水分指标检测概念和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引入了“有效固含量”的概念,并且基于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建立了准确快速的定量方法。包括:一种双波长紫外可见光谱技术测定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树脂(PAE)溶液的有效固含量的新方法;一种基于离子液体辅助顶空气相色谱技术快速测定烷基烯酮二聚体乳液(AKD)有效含量的新方法;一种基于示踪剂光谱衰减技术快速测定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的浓度新方法;一种基于多次抽提顶空气相色谱技术测定聚丙烯酰胺(PAM)的水分含量新方法。这些方法学的建立从样品实质有效成分的角度出发,检测结果客观准确,对产品质量真伪的有效鉴别以及在后续湿部的应用添加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指导依据。此外,AKD乳液有效含量测定方法中首次采用离子液体辅助模式,这对于其他检测方法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建立了造纸湿部关键生物质基化学品脱乙酰度或取代度的检测新方法。首先,建立了一种基于自动化顶空分步滴定技术高效测定壳聚糖脱乙酰度的新方法,该方法是基于酸化后壳聚糖分子上的-NH3+基团呈弱酸性质,并且采用碳酸氢钠代替传统氢氧化钠溶液作为碱滴定剂,根据所释放的CO2信号与滴定剂体积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到最终产品的脱乙酰度值。在此基础上结合透析作用,开发了同时测定羧甲基壳聚糖脱乙酰度和取代度的相反应顶空气相色谱方法。其次,建立了多波长光谱技术测定纳米纤维素羧基含量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亚甲基蓝作为示踪剂,基于离子交换反应以及多波长光谱解析最终得到纳米纤维素羧基计算公式,该方法克服了混合溶液中亚甲基蓝与其缔合产物光谱高度叠合的问题。最后,建立了一种基于离子交换的可见光谱技术测定阳离子淀粉取代度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阳离子淀粉结构上的结合氯含量来描述其取代度。建立了PAE树脂溶液中残余单体环氧氯丙烷(ECH)及其水解或酸解产物1,3-二氯-2-丙醇(DCP)和3-氯-1,2-丙二醇(MCPD)有害氯组分的检测新方法。首先,建立了一种基于内标校正法的相平衡顶空顶气相色谱技术测定PAE树脂溶液中挥发性有机氯(ECH和DCP)含量的新方法,该方法选择性高,可以对各含氯物质单一组分进行分别定量检测,且不需要预处理和外标校准操作,提高了检测效率。其次,建立了一种基于相反应的顶空气相色谱技术测定PAE树脂溶液中MCPD含量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高碘酸盐对MCPD上的邻二醇进行选择性氧化,其氧化产物甲醛被硼氢化钠还原为甲醇,最终通过GC-FID分析甲醇可以实现MCPD的间接定量。与参考方法相比,该方法精准度高,十分适用于PAE树脂溶液中MCPD的定量检测。建立了相关湿部化学品过程参数的检测方法及合成与使用过程控制的手段与模型评价方法。首先,建立了一种全新的自动程序升温结合多次抽提顶空气相色谱技术测定AKD蜡片熔点的新方法,该方法简单、准确并且自动化程度高。其次,建立了AKD乳液在储存和造纸工艺过程中水解反应的动力学模型,考察了工艺过程参数(温度、时间和体系p H)对AKD乳液水解行为的影响,通过数学拟合得到AKD在储存和造纸工艺过程中的水解动力学模型,为AKD乳液在造纸湿部工艺中的实践应用及过程控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最后,利用紫外光谱技术对PAE树脂合成工艺过程中的实时粘度及环氧化反应程度进行监测与控制,这为PAE合成工艺的过程提供了有效的控制手段。
郭新梅[8](2020)在《水对大气甲苯氧化产物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大气污染事件频发,二次有机气溶胶(SOA)作为大气细颗粒物的重要有机组分之一引起了人们广泛重视,主要来源于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氧化反应。大气中SOA可以在不同相态生成:一是VOCs在大气气相中发生光氧化反应生成半挥发性有机物和低挥发性有机物,产物自我凝结形成新粒子或包裹在原有颗粒物的表面使得颗粒物增长,形成的颗粒物简称气相SOA;二是VOCs溶解到水相中,如云滴、雾滴、雨滴或湿气溶胶中,发生水相反应生成具有更低挥发性的有机物,待云滴、雾滴、雨滴或湿气溶胶中的水分蒸发后保留在颗粒相中,此时形成的颗粒物简称水相SOA。甲苯是城市地区重要的人为源挥发性有机物,是大气中SOA和臭氧生成的主要贡献者之一。已有研究表明气态水和液态水(凝集态水)会影响甲苯生成二次有机气溶胶的产率和组分,但不同研究的结论不尽相同。本研究利用石英流动管反应器和石英静态反应器装置,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HPLC)、离子色谱分析仪(IC)、有机碳元素碳分析仪(OC/EC)和台式扫描电镜等仪器分析手段,实验模拟了甲苯与氧化剂·OH分别在气相气态水和水相液态水存在下的氧化反应,定量测定了气相反应和水相反应生成的部分气相产物、颗粒相产物和水相产物,计算了不同相中产物产率,讨论了气态水和液态水对甲苯氧化反应的影响机制。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甲苯与·OH的气相氧化反应。使用流动管反应器研究在NOx存在条件下,不同相对湿度对甲苯氧化产物的影响,重点测定了甲苯氧化产物中的小分子醛酮类化合物和有机酸。研究结果表明,气态水对气相小分子醛酮类化合物和有机酸的生成有促进作用,这可能是气相反应和水相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另外,相对湿度的变化不仅对甲苯与·OH反应途径比例有影响,还对产物的产率及氧化程度有影响。在高相对湿度条件下生成甲酚和苯甲醛的途径比例上升,这种变化很可能会通过气-粒分配引起颗粒相有机物种类和产率的变化。随着相对湿度升高,有机酸盐在颗粒相产物中相对比重随之上升,颗粒相产物氧化程度也随相对湿度升高而加强。(2)甲苯与·OH的水相氧化反应。使用石英静态反应器,研究甲苯与·OH在液态水中的氧化反应,重点探究了一些产物随温度和酸度变化的产率,包括乙二醛和丙酮醛等重要的水相SOA前体物。研究发现,在液态水的作用下,甲苯水相反应中温度和酸度对各类产物的影响不尽相同。相比于低温环境(T=10℃),高温环境(T=25℃)促使甲苯反应量增多、产物生成量增多,从而加快了甲苯水相反应的进程。在不同酸度环境下,乙二醛和丙酮醛的产率均随pH值的减小而减小,受酸度影响产率变化一致,说明作为主要二代产物的乙二醛和丙酮醛很有可能来自相同的生成路径,且不同于甲醛和乙醛。本文对水在大气甲苯氧化产物中的影响和作用进行研究,为完善甲苯大气化学反应机理提供了关于水对甲苯氧化产物影响的重要实验数据,为深入认识不同相态的水对VOCs氧化产物在气相、颗粒相和水相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证据。
赵丹[9](2019)在《近藤绝缘体与铁基超导体的核磁共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向:一、近藤绝缘体SmB6的奇异物性研究,主要用核磁共振,输运和比热的手段研究近藤绝缘体SmB6以及其掺杂效应;二、铁基超导体的强关联物性研究,主要利用核磁共振的手段研究重空穴掺杂的铁基超导体CsFe2As2和YFe2Ge2中的强关联物理以及低温的自旋涨落。按照以上的顺序,本论文分章节详细介绍了相关的研究结果,其中包括:通过详细的核磁共振实验研究SmB6中的能隙间电子态,并得出核磁共振上测量到的能隙间电子态与样品中的缺陷或是无序密切相关,另外,还在实验上发现巡游电子与局域电子的耦合在很高的温度就已经发生,远大于杂化能隙打开的温度;通过核磁共振、电阻率、磁化率和比热的测量,研究了掺杂近藤绝缘体Sm1-xYbxB6(0 ≤x ≤1)中的电子态不均匀性;通过位置选择的核磁共振测量,证明了在重空穴掺杂的铁基超导体CsFe2As2中单一自旋流体模型的失效;在YFe2Ge2中通过89Y的核磁共振测量,我们发现了由洪特耦合诱导的电子态渡越,并揭示了其与体系存在巡游磁性量子临界点之间的关系。本论文分为以下六章:1.绪论本章主要介绍近藤绝缘体SmB6的基本物理性质。包括近藤物理,拓扑近藤绝缘体的概念,以及目前在SmB6中的理论和实验进展。此外,我们还简介了铁基超导体,并着重介绍了铁基超导体中轨道选择的强关联物理。2.核磁共振基本原理本章内容主要简介了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以及凝聚态物理中常用的固体核磁共振方法。3.近藤绝缘体SmB6中由缺陷诱导的自旋-晶格弛豫率我们在高质量的SmB6单晶样品中测量了11B的自旋-晶格弛豫率和奈特位移,并结合比热和磁化率的测量。我们发现核磁共振测量得到能隙间电子态与样品中的缺陷和无序程度密切相关,缺陷或者无序诱导了能隙间电子态。由于SmB6中电子的强关联效应,里面的无序或是缺陷表现出独特的自旋动力学行为,这不同于普通能带绝缘体中的情形。此外,我们通过分析SmB6中随温度变化的电阻率,霍尔系数和Sm离子的价态,发现了局域电子与巡游电子的耦合在很高的温度TK~150K就已经发生,远大于杂化能隙打开的温度T*~40K,这说明近藤杂化发生在很大范围的温度区间,在TK之下,局域自旋就已经逐渐与巡游电子发生杂化,直到在T*附近打开近藤能隙。4.掺杂近藤绝缘体Sm1-xYbxB6中的电子态不均匀性电子态的不均匀在强电子关联的材料中广泛的存在。我们系统研究了掺杂近藤绝缘体Sm1-xYbxB6(0≤x ≤1)中的电子态不均性。通过分析单晶Sm1-xYbxB6(0 ≤x≤1)的电阻率、磁化率、比热和核磁共振的数据,我们发现随着掺杂量x从0增加到1,Sm1-xYbxB6逐渐从近藤绝缘体态过渡到电子态不均匀的重费米子态,最终进入到弱关联的金属态。有意思的是,在中等掺杂的区间,我们观测到了一个电子态极不均匀的重费米子金属态。Sm1xYbxB6为研究重费米子材料中电子态的不均匀性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平台。5.重空穴掺杂的铁基超导体CsFe2As2中单一自旋流体模型的失效本章中我们用位置选择的核磁共振手段,分别测量75As和133Cs原子核的自旋-晶格弛豫率和奈特位移,我们发现在重空穴掺杂的铁基超导体CsFe2As2中,单一自旋流体模型在电子态渡越温度T*之上并不适用。在T*之上,75As和133Cs的奈特位移和自旋-晶格弛豫率具有不同的温度依赖行为,这表明系统存在着多种自旋自由度。这种情况归因于3d轨道同时存在着局域和巡游两种自由度,与轨道选择的莫特物理相符合。在T*之下,两个位置的奈特位移和自旋-晶格弛豫率又恢复到相同的温度依赖行为,表明系统进入到到单一自旋流体态,3d轨道的局域电子与巡游电子之间的耦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作用。6.在YFe2Ge2中由洪特耦合诱导的电子态渡越以及巡游磁性量子临界在YFe2Ge2单晶样品中,通过89Y的核磁共振研究,我们发现了一个普适的由洪特耦合导致的电子态渡越行为,并且在渡越特征温度T*~75±15K之下,电子态的渡越会使得系统逼近于巡游的磁性量子临界点。在电子态渡越的过程中,奈特位移和体态的磁化率都表现出随温度非单调变化的行为,并且通过仔细分析K-χ关系,我们发现了所谓的奈特位移反常行为。类似的电子态渡越行为也在重空穴掺杂的铁基超导体AFe2As2(A=K,Rb,Cs)中被发现,并且认为这种行为是由洪特耦合导致的轨道选择的关联效应所引起。在T*之下,自旋-晶格弛豫率除以温度1/T1T表现出与奈特位移相一致的下降行为,这表明1/T1T的贡献主要来自于准粒子的贡献而非自旋涨落的贡献。这似乎与理论预言YFe2Ge2靠近磁性量子临界点相矛盾。然而,考虑到超精细耦合场上具有q依赖的抵消效应,A型的反铁磁自旋涨落恰好在89Y位置上被抵消,这也与最近的非弹性中子散射的结果相吻合。因此,我们的结果表明通过由洪特耦合导致的电子态渡越,YFe2Ge2的磁基态靠近于巡游的量子临界点,并且系统伴随着A型反铁磁涨落。此外,我们也讨论了在YFe2Ge2中由自旋涨落导致的超导配对,这也将有利于理解在AFe2As2中的超导配对机制。
郭振华[10](2019)在《地铁杂散电流场数值模拟及其对混凝土中钢筋锈蚀作用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地铁杂散电流为背景,探讨杂散电流对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的锈蚀影响。首先,利用基尔霍夫电压和电流定律,建立地铁轨道杂散电流泄露的数学模型,并借助COMSOL有限元仿真软件,对地铁轨道杂散电流的泄露行为进行仿真,得到轨道沿线杂散电流的分布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用COMSOL模拟在杂散电流场中,电流在混凝土结构钢筋的分布及流入和流出行为。其次,以现场收集的地铁一侧的杂散电流信号作为信号源,进行杂散电流通电加速钢筋锈蚀试验。同时进行等电荷量的直流通电加速钢筋锈蚀试验,对两种通电方式下钢筋锈蚀行为进行比较。此外,用XCT技术对水泥砂浆内钢筋的锈蚀行为进行全过程跟踪拍摄,并利用Avizo三维可视化软件对XCT图像数据进行三维重构还原,以及进行体积与面积计算,得出钢筋锈蚀随时间变化规律。与此同时,通过计算质量损失,比较杂散电流通电与直流通电电流效率的异同。最后,根据杂散电流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分布的仿真模型,及杂散电流通电加速钢筋锈蚀试验结果,建立在杂散电流场环境下混凝土结构钢筋的锈蚀量计算模型。并根据锈蚀量计算模型,对杂散电流场中的混凝土结构钢筋锈蚀量进行预测。
二、关于摩尔电导定义的商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摩尔电导定义的商榷(论文提纲范文)
(1)低温下酸雾气溶胶生成及脱除装置设计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SO_3 的生成及危害 |
1.2.1 燃烧过程中SO_3的产生 |
1.2.2 SCR系统中SO_3 的产生 |
1.2.3 SO_3 酸雾的生成 |
1.2.4 SO_3气体及SO_3酸雾的危害 |
1.3 SO_3 控制技术 |
1.3.1 协同控制技术 |
1.3.2 喷射碱性吸收剂技术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与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装置及方法 |
2.1 引言 |
2.2 模拟烟气系统 |
2.3 SO_3 发生装置 |
2.4 水蒸气发生装置 |
2.5 气溶胶生成装置 |
2.6 气溶胶脱除装置 |
2.7 SO_3 检测系统 |
2.7.1 SO_3 检测方法-采样 |
2.7.2 SO_3 检测方法-测量 |
2.8 实验中所用气体、药品、仪器设备 |
第三章 SO_3气溶胶生成和脱除装置结构模拟设计 |
3.1 数值模拟方法 |
3.2 气溶胶生成装置 |
3.2.1 SO_3 入射流动模拟 |
3.2.2 入射布置形式模拟 |
3.2.3 三股入射流布置形式模拟 |
3.3 气溶胶脱除装置 |
3.3.1 碱性吸附剂入射角度模拟 |
3.3.2 碱性吸附剂入射孔径模拟 |
3.4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预实验 |
4.1 SO_3 发生实验 |
4.1.1 引言 |
4.1.2 温度对催化效率的影响 |
4.1.3 SO_2初始浓度对催化效率的影响 |
4.2 测量方法标定 |
4.3 炉体温度标定 |
4.4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SO_3 脱除实验 |
5.1 引言 |
5.2 定义 |
5.2.1 脱除效率 |
5.2.2 主要化学反应及摩尔比 |
5.2.3 喷雾入射角度 |
5.3 化学因素对脱除效率的影响 |
5.3.1 温度对脱除效率的影响 |
5.3.2 脱除剂种类对脱除效率的影响 |
5.3.3 脱除剂摩尔比对脱除效率的影响 |
5.3.4 SO_3初始浓度对脱除效率的影响 |
5.4 物理因素对脱除效率的影响 |
5.4.1 喷雾入射角度对脱除效率的影响 |
5.4.2 雾化气量对脱除效率的影响 |
5.4.3 停留时间对脱除效率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高性能低功耗锗沟道场效应晶体管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传统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发展与挑战 |
1.1.1.应变Si技术 |
1.1.2. HKMG技术 |
1.1.3. SOI技术 |
1.1.4. FinFET技术 |
1.2 新型高迁移率Ge沟道场效应晶体管 |
1.2.1 Ge沟道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漏问题 |
1.2.2 Ge沟道场效应晶体管的MOS界面 |
1.2.3 应变Ge沟道场效应晶体管 |
1.3 新物理机制的Ge沟道场效应晶体管 |
1.3.1 Ge沟道隧穿场效应晶体管 |
1.3.2 Ge沟道铁电场效应晶体管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高性能Ge沟道场效应晶体管的新源漏形成技术 |
2.1 引言 |
2.2 结合旋涂掺杂和激光退火的超浅结深p-n结 |
2.2.1 旋涂掺杂和激光退火制备p-n结 |
2.2.2 Ge基p-n结的掺杂浓度分布模拟 |
2.2.3 结表面掺杂浓度和结深的表征 |
2.2.4 Ge基p+/n和n+/p结的电学性能 |
2.3 利用微波退火的高势垒低电阻NiGe/n-Ge肖特基结 |
2.3.1 微波退火制备NiGe/n-Ge肖特基结和NiGe源漏的Ge pMOSFET器件 |
2.3.2 不同微波退火条件和NiGe厚度的关系 |
2.3.3 不同微波退火条件下NiGe/n-Ge肖特基结的特性 |
2.3.4 微波退火对NiGe/n-Ge肖特基结势垒高度的影响 |
2.3.5 微波退火对NiGe/n-Ge肖特基结电阻的影响 |
2.3.6 微波退火的NiGe/n-Ge肖特基结对Ge pMOSFET器件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高性能Ge沟道场效应晶体管的新栅极堆垛技术 |
3.1 引言 |
3.2 臭氧后氧化的HfO_2/AlO_x/GeO/Ge栅叠层 |
3.2.1 臭氧后氧化的HfO_2/AlO_x/GeO_x/Ge MOS工艺 |
3.2.2 HfO_2/AlO_x/GeO_x/Ge MOS的界面特性 |
3.2.3 HfO_2/AlO_x/GeO_x/Ge MOS的绝缘特性 |
3.2.4 臭氧后氧化的HfO_2/AlO_x/GeO_x/Ge pMO SFET器件 |
3.3 新型的双层MoS_2/Ge量子阱结构Ge MOS |
3.3.1 双层MoS_2/Ge MOSFET器件的制备 |
3.3.2 双层MoS_2/Ge量子阱结构Ge MOS的表征 |
3.3.3 双层MoS_2/Ge MOSFET器件的电学特性 |
3.3.4 双层MoS_2/Ge MOSFET器件的可靠性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NiGe肖特基结的低功耗Ge沟道隧穿场效应晶体管 |
4.1 引言 |
4.2 利用杂质分凝的NiGe肖特基结制备Ge基隧穿场效应晶体管 |
4.2.1 杂质分凝的NiGe肖特基结的制备和表征 |
4.2.2 杂质分凝的Ge基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 |
4.3 p型和n型Ge基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电学性能 |
4.3.1 Ge基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常规电学特性 |
4.3.2 Ge基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低温电学特性 |
4.3.3 Ge基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脉冲响应 |
4.3.4 Ge基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性能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NiGe肖特基结的界面缺陷对Ge沟道场效应晶体管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NiGe肖特基结及对应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 |
5.3 NiGe肖特基结界面缺陷的表征方法及建模 |
5.4 利用低温电导法表征NiGe肖特基结的界面缺陷 |
5.4.1 结界面缺陷密度谱和时间常数谱的计算 |
5.4.2 不同肖特基结的界面缺陷特性比较 |
5.5 NiGe肖特基结的界面缺陷在晶体管中的重要意义 |
5.5.1 结界面缺陷对Ge MOSFET器件的影响 |
5.5.2 结界面缺陷对Ge TFET器件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铁电/绝缘层界面缺陷对Ge沟道铁电场效应晶体管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铁电/绝缘层结构电容的制备 |
6.3 铁电/绝缘层结构电容的电流响应 |
6.3.1 电流响应的物理机制 |
6.3.2 电流响应的存储特性 |
6.4 铁电/绝缘层结构电容的响应速度 |
6.4.1 测试系统示意图及测试波形 |
6.4.2 绝缘层厚度对铁电极化的影响 |
6.5 铁电/绝缘层界面缺陷的脉冲响应 |
6.5.1 测试系统示意图及测试波形 |
6.5.2 铁电极化电荷的瞬态响应 |
6.5.3 非铁电极化电荷的瞬态响应 |
6.5.4 改进的漏电辅助铁电极化模型 |
6.6 铁电/绝缘层界面缺陷的稳态响应 |
6.6.1 P-V和C-V的频率和温度响应 |
6.6.2 电导法表征铁电/绝缘层界面缺陷的电路和数学模型 |
6.6.3 铁电/绝缘层界面缺陷的表征 |
6.6.4 铁电/绝缘层界面缺陷的低温特性 |
6.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博士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3)基于离子色谱分析总有机卤的电渗析紫外联用预处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总有机卤分析方法发展历史 |
1.3.2 现有总有机卤分析标准方法 |
1.3.3 总有机卤分析方法中分离步骤的研究现状 |
1.3.4 总有机卤分析方法中脱卤转化步骤的研究现状 |
1.3.5 总有机卤分析方法中卤素定量步骤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1.4.1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电渗析装置 |
2.3 光解装置 |
2.4 新总有机卤分析方法设备 |
2.5 检测方法 |
2.5.1 阴离子的检测 |
2.5.2 挥发性卤代消毒副产物的检测 |
2.5.3 卤代乙酸的检测 |
2.5.4 极性氯代、溴代消毒副产物的检测 |
2.5.5 总有机碳的检测 |
2.5.6 余氯的检测 |
2.5.7 其它指标的检测 |
2.6 实验设计与过程 |
2.6.1 电渗析处理水样实验 |
2.6.2 紫外脱卤实验 |
2.6.3 水中有机物分子量表征 |
2.6.4 总有机卤生成势实验 |
第3章 静态电渗析分离有机卤与无机卤的效率及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无机卤去除效率及机理探索 |
3.3 典型卤代消毒副产物流失途径分析 |
3.3.1 三氯乙酸 |
3.3.2 三氯甲烷 |
3.3.3 三氯苯酚 |
3.3.4 三氯乙腈 |
3.4 优化装置后电渗析对消毒副产物保留效率评价 |
3.5 有机卤在电渗析过程中的迁移机理分析 |
3.5.1 有机物性质与保留率的相关性 |
3.5.2 复杂有机卤保留规律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真空紫外高级氧化耦合紫外还原脱卤技术及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UV_(254NM)脱卤方法探索 |
4.2.1 UV254nm脱卤效率 |
4.2.2 UV_(254nm)脱卤的影响因素评价 |
4.2.3 UV_(254nm)加氯脱卤效率 |
4.3 真空紫外高级氧化脱卤方法探索 |
4.3.1 基于真空紫外的高级氧化脱卤方法 |
4.3.2 卤素形态转化分析 |
4.3.3 负一价碘离子流失途径探索 |
4.3.4 高价态碘离子的还原 |
4.4 高级氧化与还原联用脱卤方法效率评价 |
4.5 复杂有机卤脱卤规律分析 |
4.6 高级氧化与还原联用脱卤方法影响因素评价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型总有机卤分析方法的评价及应用 |
5.1 引言 |
5.2 新型总有机卤分析方法的建立及评价 |
5.2.1 检测限 |
5.2.2 加标回收率及线性范围 |
5.2.3 准确度及精密度 |
5.3 新方法同传统总有机卤分析方法对比 |
5.3.1 典型卤代消毒副产物的检测情况对比 |
5.3.2 复杂有机氯检测情况对比 |
5.3.3 复杂有机溴检测情况对比 |
5.4 新方法在有机卤生成趋势研究中的应用 |
5.4.1 总有机碳变化趋势 |
5.4.2 耗氯量变化趋势 |
5.4.3 总有机氯变化趋势 |
5.4.4 含氯消毒副产物变化趋势 |
5.5 新方法在溴离子存在时有机卤生成势研究中的应用 |
5.5.1 总有机碳变化趋势 |
5.5.2 耗氯量变化趋势 |
5.5.3 总有机氯及总有机溴变化趋势 |
5.5.4 含氯及含溴消毒副产物变化趋势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SLO家族在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精子发生过程中的表达及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精子的形成及受精过程 |
1.1.1 精子形成过程 |
1.1.2 精子的获能 |
1.1.3 精子的顶体反应 |
1.1.4 中华绒螯蟹精子的成熟过程 |
1.2 离子通道的研究进展 |
1.2.1 离子通道的功能及分类 |
1.2.2 钾离子通道的分类与特性 |
1.2.3 SLO家族钾离子通道 |
1.3 离子通道在生殖方面的研究进展 |
1.3.1 精子成熟和受精过程中离子通道的研究进展 |
1.3.2 离子通道与精子激活 |
1.3.3 离子通道与精子的趋化性 |
1.3.4 精子离子通道与顶体反应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SLO蛋白在中华绒螯蟹生殖系统的定位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3 仪器与试剂 |
2.3.1 仪器 |
2.3.2 试剂 |
2.4 实验方法 |
2.4.1 免疫印迹 |
2.4.2 免疫组组织化学技术 |
2.4.3 免疫荧光技术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SLO1 蛋白在生精细胞内的定位 |
2.5.2 SLO2 蛋白在生精细胞的定位 |
2.6 讨论 |
第三章 中华绒螯蟹SLO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3 仪器和试剂 |
3.3.1 仪器 |
3.3.2 试剂 |
3.4 实验方法 |
3.4.1 RNA提取 |
3.4.2 RT-PCR |
3.4.3 引物设计 |
3.4.4 PCR扩增 |
3.4.5 目的片段的连接、转化及测序 |
3.4.6 slo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中华绒螯蟹slo1 扩增结果 |
3.5.2 中华绒螯蟹slo1 基因测序结果 |
3.5.3 中华绒螯蟹slo2.2 基因测序 |
3.6 讨论 |
第四章 中华绒螯蟹生精细胞SLO家族钾电流的检测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3 仪器和试剂 |
4.3.1 仪器 |
4.3.2 试剂 |
4.4 实验方法 |
4.4.1 生精细胞的提取 |
4.4.2 全细胞外向钾电流的记录 |
4.4.3 数据统计分析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不同物种生精细胞全细胞钾电流鉴定 |
4.5.2 SLO1 介导的外向钾电流的鉴定与特性分析 |
4.5.3 生精细胞BK电流的分布 |
4.5.4 SLO2.2 介导的外向钾电流的鉴定与特性分析 |
4.6 讨论 |
第五章 SLO家族钾通道对中华绒螯蟹精子顶体反应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3 仪器和试剂 |
5.3.1 仪器 |
5.3.2 试剂 |
5.4 实验方法 |
5.4.1 中华绒螯蟹精子获取 |
5.4.2 精子密度测定 |
5.4.3 精子成活率测定 |
5.4.4 顶体诱导率的分组设计 |
5.4.5 精子在不同试剂下的顶体反应 |
5.5 结果与分析 |
5.5.1 精子成活率的统计 |
5.5.2 不同实验组的顶体诱导率 |
5.5.3 各时期占总顶体诱导率的百分比 |
5.6 讨论 |
5.6.1 SLO家族通道对精子顶体反应的影响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概念界定 |
一、理解 |
二、学科 |
三、学科理解 |
四、学科理解水平 |
五、学科理解水平评价 |
六、相近概念辨析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研究现状框架的确立 |
二、化学等学科的理解研究 |
三、学科本质的理解研究 |
四、课程理解的研究 |
五、化学学科理解及发展演变 |
第四节 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的内容 |
二、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教师学科理解理论基础与研究向度 |
第一节 PCK理论 |
一、学科知识概念及特点 |
二、学科知识与PCK |
三、学科知识与教师资格认定 |
四、学科知识与教师发展 |
五、学科知识测评研究 |
六、研究启示 |
第二节 深度教学理论 |
一、深度教学的概念 |
二、深度教学的特征 |
三、深度教学的启示 |
第三节 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及问题检视 |
一、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分析 |
二、教师学科理解的问题检视 |
第四节 教师学科理解的研究向度 |
一、教师学科本质的特征 |
二、教师学科理解的表征 |
三、教师学科理解的评价 |
四、教师学科理解的价值 |
第二章 化学学科理解的内涵及水平标准构建 |
第一节 学科本质理解—化学学科理解的起点 |
一、理解缘起: 科学本质理解的研究困境 |
二、学理分析: 理解研究转向的可行依据 |
三、研究维度: 学科本质理解的研究展望 |
四、结语 |
第二节 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的标准构建 |
一、从化学史中探寻学科本质的可行性分析 |
二、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原则 |
三、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的要素内涵 |
四、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的历史探寻与内容呈现 |
五、化学学科理解内容的其它解读 |
第三节 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的效度检视 |
一、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一轮专家咨询过程 |
二、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二轮专家咨询过程 |
第三章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调查方案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调查工具 |
第二节 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调查实施与结果分析 |
一、调查的过程分析 |
二、调查的分析过程 |
三、调查的主要结论 |
四、调查的主要启示 |
第四章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的水平划分——以“原电池”为例 |
第一节 高中化学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起点分析—以“原电池”为例 |
一、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
二、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
三、高考试题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
四、大学化学教科书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
五、研究小结 |
第二节 高中化学具体知识学科理解的水平分析——以“原电池”为例 |
一、化学学科价值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及水平划分 |
二、化学学科方法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
三、化学知识结构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
四、化学知识获取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
五、化学知识本质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
六、研究小结 |
第五章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测查—一以“原电池”为例 |
第一节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研究总体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设计 |
三、研究过程 |
第二节 基于学科理解的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教学水平分析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二、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教学水平的解读与分析 |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教学表现水平研究的结论 |
第三节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分析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二、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的分析过程 |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的研究结论 |
第四节 影响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的因素分析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二、影响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的因素解读 |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影响因素分析的结论 |
第六章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 |
第一节 重新审视教师学科理解与素养为本的教学 |
一、教师要重新审视素养为本的化学知识教学 |
二、教师学科理解要关照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 |
三、学科理解须纳入教师成长的专业发展指标 |
第二节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 |
一、个人领域的提升对策 |
二、外部领域的提升对策 |
三、实践领域的提升对策 |
四、结果领域的提升对策 |
五、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理论研究结论 |
(一)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是基础的、典型的教育实践活动 |
(二)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需要多维、多层的评价标准 |
二、实证研究结论 |
(一)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的差异较大 |
(二)青年高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水平普遍较弱 |
(三)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具体水平较为薄弱 |
(四)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受多种因素制约 |
(五)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具有复杂性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一、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二、研究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学科理解维度的效度评价量表 |
附录二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建构表 |
附录三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现状的问卷调查 |
附录四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诊断表 |
附录五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内容学科理解水平的访谈提纲 |
附录六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诊断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钾玄质熔体电导率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火山喷发与岩浆储库系统 |
1.1 火山喷发的危害 |
1.2 贯穿地壳的岩浆储库系统 |
1.3 探测岩浆储库状态的手段 |
1.3.1 岩石学与地球化学方法 |
1.3.2 地球物理探测方法 |
1.4 小结 |
第2章 硅酸盐熔体电导率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
2.1 熔体电导率的基本概念 |
2.2 熔体电导率的测量方法 |
2.2.1 高温高压实验设备与样品测量回路 |
2.2.2 阻抗分析仪与阻抗谱图 |
2.3 熔体电导率的计算方法 |
2.4 熔体电导率的控制因素 |
2.4.1 温度效应 |
2.4.2 压力效应 |
2.4.3 熔体成分的影响 |
2.4.4 氧逸度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3章 钾玄质熔体电导率的实验测定和结果应用 |
3.1 自然界中的钾玄质岩石和熔体 |
3.2 钾玄质熔体电导率测量实验 |
3.2.1 实验初始物质 |
3.2.2 熔体电导率的测定 |
3.3 实验前后钾玄质熔体的成分 |
3.3.1 样品主量元素分析 |
3.3.2 样品水含量分析 |
3.4 钾玄质熔体电导率测量结果 |
3.4.1 阻抗谱图与熔体电导率计算 |
3.4.2 电导率随温度、压力和水含量的变化 |
3.5 讨论 |
3.5.1 导电机制 |
3.5.2 与其他成分熔体的比较 |
3.6 应用:中国东北五大连池火山区 |
3.6.1 五大连池火山区地质背景 |
3.6.2 1719-1721火山的地球物理学与岩石学研究结果 |
3.6.3 熔体电导率制约岩浆房状态 |
3.7 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7)典型造纸湿部化学品质量参数的检测及过程评价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造纸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1.1.2 我国造纸化学品市场分析 |
1.1.3 我国造纸化学品市场质量管理现状 |
1.2 造纸湿部化学品分类及其作用 |
1.3 湿部关键化石基/合成类助剂的介绍 |
1.3.1 烷基烯酮二聚体 |
1.3.2 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树脂 |
1.3.3 聚丙烯酰胺 |
1.4 湿部关键生物质基助剂的介绍 |
1.4.1 淀粉及其醚化衍生物 |
1.4.2 壳聚糖及其羧化衍生物 |
1.4.3 羧甲基纤维素与纳米纤维素 |
1.5 湿部化学品关键质量参数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 |
1.5.1 AKD定量分析的研究现状 |
1.5.2 PAE树脂的质量安全评估 |
1.5.3 生物质基化学品的取代度或脱乙酰度定量分析 |
1.6 顶空分析技术 |
1.6.1 顶空分析技术发展历程 |
1.6.2 静态顶空分析技术的原理 |
1.6.3 静态顶空分析的基本理论及分配系数的影响因素 |
1.6.4 静态顶空分析的常用技术及其在制浆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
1.7 紫外-可见光谱技术 |
1.7.1 紫外-可见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 |
1.7.2 紫外-可见光谱的常用技术及其在制浆造纸领域的应用 |
1.8 本论文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8.1 本论文的目的意义 |
1.8.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造纸湿部化学品水分或有效含量检测新方法的建立 |
2.1 双波长紫外光谱技术测定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树脂溶液的有效固含量 |
2.1.1 前言 |
2.1.2 实验部分 |
2.1.3 结果与讨论 |
2.1.4 本节小结 |
2.2 基于离子液体辅助顶空气相色谱技术测定烷基烯酮二聚体乳液的有效含量 |
2.2.1 前言 |
2.2.2 实验部分 |
2.2.3 结果与讨论 |
2.2.4 本节小结 |
2.3 基于示踪剂光谱衰减技术快速测定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的浓度 |
2.3.1 前言 |
2.3.2 实验部分 |
2.3.3 结果与讨论 |
2.3.4 本节小结 |
2.4 基于多次抽提顶空气相色谱技术测定聚丙烯酰胺的水分含量 |
2.4.1 前言 |
2.4.2 实验部分 |
2.4.3 结果与讨论 |
2.4.4 本节小结 |
第三章 造纸湿部关键生物质基化学品脱乙酰度或取代度测定新方法的建立 |
3.1 基于顶空分步滴定技术测定壳聚糖的脱乙酰度 |
3.1.1 前言 |
3.1.2 实验部分 |
3.1.3 结果与讨论 |
3.1.4 本节小结 |
3.2 基于相反应顶空气相色谱技术同时测定羧甲基壳聚糖的取代度和脱乙酰度 |
3.2.1 前言 |
3.2.2 实验部分 |
3.2.3 结果与讨论 |
3.2.4 本节小结 |
3.3 基于多波长光谱技术测定纳米纤维素的羧基含量 |
3.3.1 前言 |
3.3.2 实验部分 |
3.3.3 结果与讨论 |
3.3.4 本节小结 |
3.4 基于离子交换的可见光谱技术测定阳离子淀粉的取代度 |
3.4.1 前言 |
3.4.2 实验部分 |
3.4.3 结果与讨论 |
3.4.4 本节小结 |
第四章 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树脂溶液中有害氯组分检测新方法的建立 |
4.1 基于常规顶空气相色谱技术测定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树脂溶液中挥发性有机氯含量 |
4.1.1 前言 |
4.1.2 实验部分 |
4.1.3 结果与讨论 |
4.1.4 本节小结 |
4.2 基于相反应顶空气相色谱技术测定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树脂溶液中3-氯-1,2-丙二醇含量 |
4.2.1 前言 |
4.2.2 实验部分 |
4.2.3 结果与讨论 |
4.2.4 本节小结 |
第五章 相关化学品物化参数检测及合成与使用过程控制评价方法的建立 |
5.1 基于多次抽提自动顶空气相色谱技术测定烷基烯酮二聚体蜡片的熔点 |
5.1.1 前言 |
5.1.2 实验部分 |
5.1.3 结果与讨论 |
5.1.4 本节小结 |
5.2 烷基烯二聚物乳液在储存和造纸工艺过程中的水解动力学研究 |
5.2.1 前言 |
5.2.2 实验部分 |
5.2.3 结果与讨论 |
5.2.4 本节小结 |
5.3 用于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树脂合成工艺控制的紫外光谱技术 |
5.3.1 前言 |
5.3.2 实验部分 |
5.3.3 结果与讨论 |
5.3.4 本节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对未来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水对大气甲苯氧化产物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我国大气有机物与VOCs污染 |
1.2 国内外水对VOCs氧化产物影响的研究现状 |
1.3 本研究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气体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2.1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 |
2.2.2 离子色谱分析仪 |
2.2.3 有机碳元素碳分析仪 |
2.2.4 台式扫描电镜 |
2.3 实验装置 |
2.3.1 气相反应装置 |
2.3.2 水相反应装置 |
2.4 反应物准备 |
2.4.1 气相反应物 |
2.4.2 水相反应物 |
2.5 产物收集与测量 |
2.5.1 气相产物收集与测量 |
2.5.2 颗粒相产物收集与测量 |
2.5.3 水相产物收集与测量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甲苯与·OH气相反应 |
3.1 器壁损失 |
3.1.1 器壁损失测定 |
3.1.2 器壁损失率范围 |
3.2 气相产物和颗粒相产物的产率 |
3.2.1 气相产物 |
3.2.2 颗粒相产物 |
3.3 气相产物和颗粒相产物的碳产率 |
3.4 有机碳产率 |
3.5 SOA形貌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甲苯与·OH水相反应 |
4.1 反应产物 |
4.1.1 醛酮类化合物 |
4.1.2 有机酸 |
4.2 温度对水相反应的影响 |
4.3 酸度对水相反应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硕士研究生阶段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 |
致谢 |
(9)近藤绝缘体与铁基超导体的核磁共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近藤绝缘体简介 |
1.1.1 近藤效应与重费米子材料 |
1.1.2 近藤绝缘体SmB_6 |
1.2 铁基超导体简介 |
1.2.1 结构和相图 |
1.2.2 电子结构和磁性 |
1.2.3 铁基超导体中的电子关联 |
第2章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
2.1 基本概念 |
2.2 孤立自旋的运动 |
2.2.1 经典描述 |
2.2.2 量子描述 |
2.2.3 旋转磁场的作用 |
2.3 自旋回波 |
2.4 固体中原子核的哈密顿量和核磁共振谱 |
2.4.1 Zeeman相互作用 |
2.4.2 电四极矩相互作用 |
2.4.3 偶极相互作用 |
2.4.4 电子-原子核超精细耦合 |
2.5 电子-原子核超精细耦合 |
2.6 奈特位移 |
2.7 自旋-晶格弛豫率 |
2.8 Korringa关系 |
2.9 电四极矩相互作用 |
2.9.1 电四极矩相互作用:经典图像 |
2.9.2 电四极矩相互作用:量子描述 |
2.9.3 存在电四极矩效应时的核磁共振谱 |
2.10 实验细节 |
2.10.1 脉冲核磁共振 |
2.10.2 基本的实验原理 |
2.10.3 超导磁体 |
第3章 在近藤绝缘体SmB_6中由缺陷所诱导的自旋-晶格弛豫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样品生长与表征 |
3.2.2 核磁共振测量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输运性质的表征 |
3.3.2 ~(11)B的核磁共振谱图 |
3.3.3 电子态的渡越 |
3.3.4 能隙间电子态引起的自旋-晶格弛豫率 |
3.3.5 顺磁杂质存在的证据 |
3.3.6 局域自旋态的动力学性质 |
3.3.7 极低温下的自旋-晶格弛豫率 |
3.3.8 顺磁杂质的来源 |
3.3.9 能隙间电子态与量子震荡 |
3.4 本章小结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电阻率的行为与分析 |
4.3.2 磁化率随温度的变化 |
4.3.3 低温下比热容的测量 |
4.3.4 核磁共振的结果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重空穴掺杂的铁基超导体CsFe_2As_2中单一自旋流体模型的失效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 |
5.3 实验结果和分析 |
5.3.1 对称性分析 |
5.3.2 实验分析 |
5.3.3 奈特位移和自旋-晶格弛豫之间的关系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在YFe_2Ge_2中由洪特耦合诱导的电子态渡越以及巡游磁性量子临界 |
6.1 引言 |
6.2 实验方法 |
6.3 实验结果 |
6.3.1 电子态从非相干到相干渡越 |
6.3.2 低温的量子临界和铁磁涨落 |
6.4 讨论 |
6.5 结构因子F(q)的计算和1/T_1的各向异性 |
6.5.1 结构因子的计算 |
6.5.2 1/T_1的各向异性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地铁杂散电流场数值模拟及其对混凝土中钢筋锈蚀作用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杂散电流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杂散电流概念及来源 |
1.1.3 研究意义 |
1.2 杂散电流场中混凝土结构钢筋锈蚀研究 |
1.3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地铁杂散电流泄露模型与仿真 |
2.1 地铁运行概况 |
2.2 地铁杂散电流泄露及特征 |
2.3 单边供电方式杂散电流泄露数学模型 |
2.3.1 单边供电方式轨道—大地模型原理 |
2.3.2 单边供电方式轨道—大地的数学模型 |
2.4 双边供电方式杂散电流泄露的数学模型 |
2.4.1 左侧区段杂散电流泄露数学模型 |
2.4.2 右侧区段杂散电流泄露模型 |
2.5 单边供电方式杂散电流泄露模拟 |
2.5.1 几何模型建立 |
2.5.2 参数设置 |
2.5.2.1 材料属性参量设置 |
2.5.2.2 接触阻抗 |
2.5.3 本构方程与边界条件 |
2.5.3.1 本构方程 |
2.5.3.2 边界条件 |
2.5.4 网格剖分 |
2.5.5 仿真结果 |
2.5.5.1 过渡电阻对杂散电流的影响 |
2.5.5.2 牵引电流对杂散电流的影响 |
2.6 双边供电方式杂散电流泄露行为仿真 |
2.6.1 几何模型建立 |
2.6.2 仿真结果 |
2.6.2.1 双边供电方式过渡电阻对杂散电流的影响.. |
2.6.2.2 双边供电方式牵引电流对杂散电流的影响.. |
2.7 杂散电流场中混凝土结构钢筋电流分布 |
2.7.1 几何模型构件 |
2.7.2 参数设置 |
2.7.2.1 材料参数属性 |
2.7.2.2 接触阻抗 |
2.7.3 边界条件 |
2.7.4 网格剖分 |
2.7.5 仿真结果 |
2.7.5.1 土壤电导率对钢筋电流分布的影响 |
2.7.5.2 混凝土电导率对钢筋电流分布的影响 |
2.7.5.3 单位长度钢筋—混凝土界面电导率对钢筋电流分布影响 |
2.7.5.4 钢筋各点流出电流密度大小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杂散电流通电加速锈蚀实验 |
3.1 前言 |
3.2实验 |
3.2.1 实验材料与试件制备 |
3.2.2 实验方案设计 |
3.2.3 杂散电流信号 |
3.2.4 杂散电流通电加速钢筋锈蚀实验 |
3.2.4.1 杂散电流通电回路连接 |
3.2.4.2 杂散电流与直流通电实验组时间安排 |
3.2.5 直流通电加速锈蚀实验 |
3.2.5.1 恒流装置 |
3.2.5.2 直流通电回路 |
3.2.6 XCT拍摄 |
3.3 实验现象与微观测试 |
3.3.1 试件表面及裂缝形貌变化 |
3.3.1.1 试件外表面形貌变化 |
3.3.1.2 断面裂缝形貌变化 |
3.3.2 钢筋形貌变化 |
3.3.2.1 未酸洗钢筋形貌变化 |
3.3.2.2 酸洗后钢筋形貌变化 |
3.3.3 锈蚀产物XRD分析 |
3.3.4 试件断面微观测试 |
3.3.4.1 氯离子分布显色 |
3.3.4.2 扫描电子显微镜和EDS测试 |
3.3.5 结论分析 |
3.4 XCT拍摄结果 |
3.4.1 CT图成像原理 |
3.4.2 XCT数据后处理 |
3.4.3 钢筋锈蚀形貌随时间的变化 |
3.4.4 钢筋锈蚀量化与分析 |
3.4.4.1 钢筋剩余截面面积沿高度方向变化 |
3.4.4.2 各阶段质量损失率 |
3.4.4.3 钢筋累积失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杂散电流影响下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预测模型 |
4.1 引言 |
4.2 杂散电流场环境混凝土中钢筋锈蚀量计算模型 |
4.2.1 法拉第电解定律 |
4.2.2 基于XCT获得的实测电化学当量值 |
4.2.2.1 直流通电钢筋电化学当量实测值 |
4.2.2.2 杂散电流通电钢筋电化学当量实测值 |
4.2.3 基于杂散电流泄露行为仿真结果的钢筋腐蚀量分析 |
4.2.3.1 土壤电导率对钢筋锈蚀量的影响 |
4.2.3.2 混凝土电导率对钢筋锈蚀量的影响 |
4.2.3.3 单位长度钢筋-混凝土界面电导率对钢筋锈蚀量的影响 |
4.3 杂散电流场钢筋混凝土结构不同锈蚀阶段时间预测 |
4.3.1 土壤电导率的影响 |
4.3.2 混凝土电导率的影响 |
4.3.3 单位长度钢筋—混凝土界面电导率的影响 |
4.3.4 小节 |
4.4 结论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关于摩尔电导定义的商榷(论文参考文献)
- [1]低温下酸雾气溶胶生成及脱除装置设计与实验研究[D]. 米晨锋.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高性能低功耗锗沟道场效应晶体管技术的研究[D]. 李骏康. 浙江大学, 2021(01)
- [3]基于离子色谱分析总有机卤的电渗析紫外联用预处理技术[D]. 卜毅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4]SLO家族在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精子发生过程中的表达及功能[D]. 张伟伟. 河北大学, 2020(08)
- [5]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D]. 王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6]钾玄质熔体电导率的实验研究[D]. 李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7]典型造纸湿部化学品质量参数的检测及过程评价方法的研究[D]. 闫宁.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8]水对大气甲苯氧化产物的影响研究[D]. 郭新梅. 中原工学院, 2020
- [9]近藤绝缘体与铁基超导体的核磁共振研究[D]. 赵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1)
- [10]地铁杂散电流场数值模拟及其对混凝土中钢筋锈蚀作用的试验研究[D]. 郭振华. 深圳大学,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