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器测时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气温,青藏高原,海面,青海,特征,高原,潮位。
器测时期论文文献综述
汪青春,秦宁生,张国胜,李林,赵永业[1](2005)在《青海器测时期以来气温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青海省26个代表站1961~2002年气温月资料,给出了加权平均的气温标准序列,分析了青海近42年来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青海气温呈上升趋势,升温率为每10年0.25℃。年平均气温20世纪60年代最低,70年代起气温逐渐升高,进入90年代后升幅最为明显,并达到年代平均气温最高值。气温变化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差异,最高和最低气温变化趋势普遍存在不对称性。青海气温变化趋势与同期全国气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全年和秋、冬两季青海气温的升温率明显大于全国气温升温率,年平均气温变化的位相超前于全国气温变化5~6年,这一结论有助于证实“青藏高原主体可能是我国气候变化的先兆地区”的论断。(本文来源于《气象科技》期刊2005年05期)
赵慧霞[2](2004)在《器测时期青藏高原气温变化的时空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百年来,地球气候系统正经历着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着变化,引起了广泛关注。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地势最高、地形最复杂的高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貌形态使其具有独特的环流特点和气候特征。它的存在不但影响我国的天气气候,而且对亚欧大陆乃至全球的气候变化产生重大影响。同时,高原对温室气体作用的响应比其它地域灵敏,与全球环境变化关系密切,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研究青藏高原器测时期(1961~2002年)40多年来的气温变化特征,对于了解该地区气候背景状况及其与我国及全球尺度气候变化的联系、高原自然环境变化形势等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利用现代气象统计方法分析了器测时期青藏高原气温变化的时空特征,并与中国东部同期气候变化相对比,分析其相关性和时相差异,并就其成因做有关探讨。具体内容如下: 一、青减高原1961~1990年平均气温分布特征:根据高原74个站1961年1月~1990年2月逐月气温资料分别计算了高原1961~1990年30年的年、冬季(12~次年2月)、夏季(6~8月)的气温平均值,并绘制等值线图,分析高原气温的分布特征。青藏高原冬季、夏季、年平均气温相对冷暖分布形势基本一致:气温相对较低的区域是青南高原和祁连山西部,相对较暖区为藏南雅鲁藏布江河谷和叁江谷地地区、高原西北边缘、柴达木盆地及黄湟谷地。 二、青藏高原气温变化的空间分异特征:本文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别对年、冬季、夏季74×42气温距平矩阵进行EOF分解,综合叁者结果,认为高原气温变化主要表现为整体一致性,空间分异以南北反相变化为主,东西差异为辅,据此将高原分为南区、北区和西区叁大区。北区包括新疆南部、青海大部及甘肃南部少数地区。南区包括西藏大部分地区、四川西部部分地区及云南北部少数地区,西区为西藏广大西部。另根据载荷向量值的大小以及地形特征,选出六个代表站点:和田、乌鞘岭、伍道梁、狮泉河、拉萨、昌都。 叁、青藏高原气温时间变化特征:重点分析了各区代表站点的气温变化趋势、冷暖阶段性变化特征以及变化周期。从代表站点的气温变化趋势分析知,青藏高原整体气温变化呈上升趋势;通过对高原74个站点气温序列进行线性拟合,进一步考察了近42年来高原年、冬季、夏季气温上升趋势强弱的空间分布:根据五阶多项式拟合曲线将代表站点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利用功率谱分析各站点的气温变化周期;此外还分析了高原最低、最高气温变化的不对称性。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器测时期青藏高原气温变化的时空规律研究 四、高原气温异常和突变分析:本文采用距平大于两倍标准差作为异常,距平1.5~2.0倍标准差为接近异常,以此来分析高原的异常冷、暖年。利用信噪比方法检验气温距平累积曲线转折点是否发生突变:S/N>1时,认为该年发生了气候突变,否则,认为是一次转折。分析认为,器测时期40多年来气温没有发生突变。但有些气温转折点的信噪比较高,主要集中在80年代初期,其前后发生由冷到暖的转折。 五、高原气温变化与我国东部同期气温变化遥相关分析:通过对高原代表站点拉萨的年、冬季及夏季气温变化与中国东部气温变化的相关分析,认为1961一2000年高原和东部气温变化表现出一定的不同步性,尤其是冬季和夏季有较小的相关系数,某些时段甚至呈现反相变化趋势。总体而言,高原气温变化时相超前于我国东部。(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04-04-26)
孙艳青[3](2004)在《器测时期青藏高原降水时空变化规律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变暖背景下降水的变率研究是当前气候研究的一个热点。青藏高原高寒区气候独特,它是全球变化的一个脆弱区和敏感区。因此,探讨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意义重大。本文利用青藏高原地区71个代表站点1961.1-2003.2历年逐月降水量资料,用自然正交函数分解(EOF)和旋转自然正交函数分解(REOF)、谱分析、小波分析等统计学方法,研究了青藏高原地区降水气候的时空分布规律。得到了降水异常的典型配置,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降水异常的时间变化特征。另外还对青藏高原代表地区的降水与中国东部地区、ENSO等进行了遥相关分析。本文主要有以下结论: (1) 按主成分方差贡献大小,青藏高原年降水量场分为:西南-东北差异Ⅰ型、西南-东北差异Ⅱ型和南北差异型。 (2) 青藏高原年降水量场的距平异常分布有5种类型:东南部双雨季型(新龙)、西南部少雨型(江孜)、东北角边缘区域春秋雨型(格尔木)、中东部雨季型(清水河)和西北全年干旱型(西宁)。其中东南部双雨季型是青藏高原年降水变率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在该区降水异常变化的空间尺度也较大。 (3) 谱分析表明在青藏高原南部地区降水变化12、13年周期表现明显;在整个青藏高原上叁年左右的周期变化表现也较明显。 (4) 小波分析表明:未来的3-5年时间内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区域、西北部区域、西南部区域可能转入相对多雨段,而中东部区域、东北角边缘地区则进入相对少雨段;未来10-20年内,东南部、中北部、西南部、东北角边缘区域可能是相对多雨期,而西北部区域将进入相对少雨期。 (5) 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与华北地区都以年降水的30年左右长期震荡的特征表现最为明显,而且都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由涝转旱。从长期变化来看,青藏高原东南部区域的降水变化与陈烈庭所谓的东北型变化规律一致,二者均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和进入80年代后是多雨期。 (6) El Ni(?)o与La Ni(?)a年高原降水差异明显。El Ni(?)o年青藏高原东南部雨量比正常年偏少6%~8%,次年偏少4%~6%,而La Ni(?)a年则偏多6%~8%,次年偏多器测时l0J内藏高原降水时空变化规律探讨 7%一9%。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J几利用较长的完整的降水序列资料,系统研究了青藏高原这一独特高寒区域的降水时间变率和空间差异,并进而分析了高原降水与中国东部降水以及ENSO事件的遥相关。以上结论可以为青藏高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指导。(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04-04-26)
吴华林[4](2001)在《器测时期以来长江河口泥沙冲淤及其入海通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口泥沙通量不仅是全球变化的研究内容,而且是与河口工程、环境等有密切联系的实际课题。本文以长江口为背景,以入海泥沙通量为目标,采用GIS技术与泥沙动力学、水文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江中下游水沙通量、长江口海图深度基准面、长江河口冲淤演变、长江口泥沙收支平衡、长江口泥沙通量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 长江水通量由中游向下游逐渐递增,大通站多年平均径流量为9.03×10~(11)m~3(1951-1999),比上游宜昌站增加近一倍。悬沙通量由中游向下游略有减少,大通站多年平均输沙量为4.36亿吨(1953-1999);与悬沙数量相比,长江干流推移质输沙量极少,且有从中游向下游沿程递减趋势。大通站来水年通量无明显增大或减小的趋势;悬沙通量则呈明显减少趋势,20世纪70年代以来尤甚。水量年内变化由降雨量在年内的分布决定,下游大通站径流一般集中在5-10月,占全年径流的71%。大通站洪季(5-10月)输沙量占全年总输沙量的85%,其洪季集中程度显然比水量更甚。 用Matlab语言实现了对海图理论深度基准面的人机交互式计算,基于1977年实测潮位资料计算获得的调和常数,研究了长江口10个验潮站的深度基准面,探讨了不同深度基准面之间的换算关系,为冲淤量的精确计算打下了基础。 在总结GIS和DEM的定义、特点、应用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应用GIS和DEM技术计算河槽冲淤量和进行河床演变分析的思路和方法,基于这一手段,首次将整个长江口和杭州湾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各组成区域在同一时间背景下的冲淤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力求提供有关长江口及杭州湾百余年来平均冲淤状况全貌的认识。 分别对南支、南北港、拦门沙、口外及杭州湾多个区域百余年来的泥沙冲淤量进行了计算,并对各区域在不同水文条件下表现出的演变特点进行了剖析和归纳。南支河槽暗沙众多,频繁移动,造成局部演变剧烈,但总的河槽容积变化不大,来沙基本属过境性质,南港和北港河槽容积的变化呈此消彼长之态势,与分汊口的河势演变有密切关系,但两汊总的河槽容积基本保持稳定,变幅较小。拦门沙地区呈累积性淤积趋势,平均每年约有6.8%的来沙在此落淤。口外水下叁角洲及杭州湾是长江来沙的主要淤积地,过大通断面的泥沙约有70%左右进入此区域沉积。 在冲淤量定量计算的基础上,首次构建了较精确的长江口泥沙收支平衡模式。长江来沙10%左右淤积在大通至徐六泾河道,6.5%左右淤积在北支,徐六 华东师范大学2001届博土学位论文 内容提要 u 径至口门的南支汉道略有冲刷,约 31%淤积在口门以外的水下叁角洲,40%淤 积在杭州湾及其近海,4%左右泥沙用来塑造陆地和岸线,其它的泥沙,主要沉 ’”积在浙闽沿海近岸区域,极少量扩散至深海。通量与断面位置密切相关,考虑 一 不同的时间尺度可分为年通量、月通量、日通量等。若以口门作为河流与海洋 的作用界面,那么长江人海年均泥沙通量为3.70亿吨,同时还计算了长江口其 他若干重要断面的泥沙年通量,其中大通断面为 4.sl亿吨,徐六注断面为屯刀6 亿吨,长江口与杭州湾界面为2.30亿吨。(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01-05-01)
汪青春,周陆生,伊海明,李学共[5](2000)在《青海高原器测时期以来的气温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青海26个代表站1961—1997年气温资料,给出了加权平均的气温标准序列,分析了青海近37年来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气温从70年代起逐渐升高,90年代达到最高值;气温变化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最高、最低气温变化的不对称性;高空各层温度变化的不一致性。(本文来源于《青海气象》期刊2000年01期)
史培军,周武光[6](1999)在《中国北方器测时期的干燥化趋向及生态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对中国北方20多年资源与环境的野外考察,近50年来器测气象与水文资料的计算,以及近20年来的遥感观测资料,论证了中国北方干燥化趋向及生态响应。结论如下:(1)野外考察资料表明,天然植被衰退是发生在中国北方的普遍现象;年均气温在波动中呈升高趋势,一般可(本文来源于《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期刊1999-10-18)
杨昭明[7](1998)在《青海高原器测时期降水、气温的突变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遍及青海高原38个气象台站器测时期降水和气温分别进行聚类分析,得出3种不同变化类型的降水区域和3种气温区域,然后用MK突变分析方法和最优二级分割方法对各区域降水和气温气候序列进行均值和方差突变检测得出:青海高原大部分地区在60年代末出现了降水突变现象,80年代中后期普遍产生气温突变。(本文来源于《成都气象学院学报》期刊1998年02期)
陈宗镛[8](1989)在《器测时期海平面研究评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简述器测时期海平面研究的发展历史,研究方法及其若干重要结论。掌握器测时期海平面的变化和分布规律,有助于近期海平面变化趋势预测,直接为沿海地区经济建设服务。(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进展》期刊1989年03期)
陈宗镛[9](1988)在《器测时期全球平均海面研究的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平均海面长期变化是近几十年来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联合国环境署、世界气象组织和世界科联,1985年10月在奥地利召开会议,科学家们预测:到2030年前后,由于大气中CO_2和其它微量气体浓度增大、导致温室效应加剧,全球表面平均气温将升高1.5—4.5℃,平均海面将升高0.2~1.4米。这对沿海地区、特别是河口叁角洲的经济建设产生(本文来源于《海洋通报》期刊1988年03期)
器测时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百年来,地球气候系统正经历着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着变化,引起了广泛关注。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地势最高、地形最复杂的高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貌形态使其具有独特的环流特点和气候特征。它的存在不但影响我国的天气气候,而且对亚欧大陆乃至全球的气候变化产生重大影响。同时,高原对温室气体作用的响应比其它地域灵敏,与全球环境变化关系密切,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研究青藏高原器测时期(1961~2002年)40多年来的气温变化特征,对于了解该地区气候背景状况及其与我国及全球尺度气候变化的联系、高原自然环境变化形势等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利用现代气象统计方法分析了器测时期青藏高原气温变化的时空特征,并与中国东部同期气候变化相对比,分析其相关性和时相差异,并就其成因做有关探讨。具体内容如下: 一、青减高原1961~1990年平均气温分布特征:根据高原74个站1961年1月~1990年2月逐月气温资料分别计算了高原1961~1990年30年的年、冬季(12~次年2月)、夏季(6~8月)的气温平均值,并绘制等值线图,分析高原气温的分布特征。青藏高原冬季、夏季、年平均气温相对冷暖分布形势基本一致:气温相对较低的区域是青南高原和祁连山西部,相对较暖区为藏南雅鲁藏布江河谷和叁江谷地地区、高原西北边缘、柴达木盆地及黄湟谷地。 二、青藏高原气温变化的空间分异特征:本文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别对年、冬季、夏季74×42气温距平矩阵进行EOF分解,综合叁者结果,认为高原气温变化主要表现为整体一致性,空间分异以南北反相变化为主,东西差异为辅,据此将高原分为南区、北区和西区叁大区。北区包括新疆南部、青海大部及甘肃南部少数地区。南区包括西藏大部分地区、四川西部部分地区及云南北部少数地区,西区为西藏广大西部。另根据载荷向量值的大小以及地形特征,选出六个代表站点:和田、乌鞘岭、伍道梁、狮泉河、拉萨、昌都。 叁、青藏高原气温时间变化特征:重点分析了各区代表站点的气温变化趋势、冷暖阶段性变化特征以及变化周期。从代表站点的气温变化趋势分析知,青藏高原整体气温变化呈上升趋势;通过对高原74个站点气温序列进行线性拟合,进一步考察了近42年来高原年、冬季、夏季气温上升趋势强弱的空间分布:根据五阶多项式拟合曲线将代表站点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利用功率谱分析各站点的气温变化周期;此外还分析了高原最低、最高气温变化的不对称性。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器测时期青藏高原气温变化的时空规律研究 四、高原气温异常和突变分析:本文采用距平大于两倍标准差作为异常,距平1.5~2.0倍标准差为接近异常,以此来分析高原的异常冷、暖年。利用信噪比方法检验气温距平累积曲线转折点是否发生突变:S/N>1时,认为该年发生了气候突变,否则,认为是一次转折。分析认为,器测时期40多年来气温没有发生突变。但有些气温转折点的信噪比较高,主要集中在80年代初期,其前后发生由冷到暖的转折。 五、高原气温变化与我国东部同期气温变化遥相关分析:通过对高原代表站点拉萨的年、冬季及夏季气温变化与中国东部气温变化的相关分析,认为1961一2000年高原和东部气温变化表现出一定的不同步性,尤其是冬季和夏季有较小的相关系数,某些时段甚至呈现反相变化趋势。总体而言,高原气温变化时相超前于我国东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器测时期论文参考文献
[1].汪青春,秦宁生,张国胜,李林,赵永业.青海器测时期以来气温变化特征[J].气象科技.2005
[2].赵慧霞.器测时期青藏高原气温变化的时空规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
[3].孙艳青.器测时期青藏高原降水时空变化规律探讨[D].山东师范大学.2004
[4].吴华林.器测时期以来长江河口泥沙冲淤及其入海通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
[5].汪青春,周陆生,伊海明,李学共.青海高原器测时期以来的气温变化特征[J].青海气象.2000
[6].史培军,周武光.中国北方器测时期的干燥化趋向及生态响应分析[C].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1999
[7].杨昭明.青海高原器测时期降水、气温的突变分析[J].成都气象学院学报.1998
[8].陈宗镛.器测时期海平面研究评述[J].地球科学进展.1989
[9].陈宗镛.器测时期全球平均海面研究的进展[J].海洋通报.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