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北辰区东堤头小学300400
摘要:时代呼唤创新,创造型人才正是如今社会的需求,也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与发展,与教师的课堂教学密切相关。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更应该与时俱进,本文作者旨在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浅谈社会环境视角下的美术创造力教育。
关键词:创造力美术教育社会环境
一、环境中的创造力解读
创造力并不是犹如空气一般漂浮,它需要依附存在于一定环境中的载体,以可见可感的形式呈现出来;创造力也并不是凭空就可产生的,它是一个人与环境自主互动的产物。环境与创造力到底具有怎样的关系呢?在研究创造力的理论界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创造力需要在一个富有营养和高度支持的环境中才能生存;而另一种则恰恰相反,认为创造力需要在一个低迷、艰苦、恶劣的环境中才可能成长。很显然,从某种情境出发,二者都是成立的,何不把二者综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呢?毕竟环境不是单一的,但是各个环境因素相比较起来并不总是共进退。如特定的环境培育了特定的植物。在这种情况下,创造力取决于最需要的环境,趋利避害。
反观整个美术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历史的创造物,根据每个时代的环境特点,利用每个时期利于本身发展的内容,营造出适合于本朝代发展的特色。作为一个美术教育工作者来说,社会生活就是创作源泉,时代的各种因素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举止、思想观念等。只有知晓并能适应,才可能进一步掌握并试着改造。因此,如果能够把现代社会语境中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分别搞清楚的话,那么对于创造力发展的基础来说就会处在一种优势地位,这可能对创造力的发展起到某种变革的作用。
二、美术创造力教育的社会环境
古希腊、古罗马的历史发展已向我们表明民主与自由对于人类创造活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这些年,我们国家正处在“人口大国”向“人才资源强国”、“制造”向“创造”的过渡阶段,日益彰显出对知识、人才、创造的重视,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法规,这些都给予创造活动最有效的激励。
当然,社会环境在给学校教育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社会精神文化带来了不可避免的消极性。在如此商业化的浪潮里,一切向金钱看齐变得那么自然。青少年学生难免不受其影响,迫切地表现自己,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这种利益熏心的状态,使学生盲目追求金钱、追求享乐,不能安心学习,丧失了理想信念。对美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更是不利。虽然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作品最终要回到生活中接受社会检验,但是商品化社会赋予了艺术作品更多的外在浮华,商业炒作成分加重。不可否认,艺术只有符合所属时代和社会的主流意识,人们才能承认它的价值。美术工作者和学生作为社会人的一分子,脱离不了社会的周期发展,所以必须提高心理素质、升华道德情操、加强审美意识。
三、置于社会环境中的美术创造力教育
首先是学校教育观念。只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而且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需要先进的教育理念的。现今,我们的教育规模和教育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但是在教育品质上却有所牵强,普遍存在着的仍然是19世纪形成的传统教学观。虽然考试对于测定一个人的学习能力以及知识的掌握程度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偏赖于这种方法,过于注重逻辑思维能力,而减少了形象思维成分,会造成学习的枯燥性、知识的单一性、评价的片面性。必须建立新的评定标准,抓紧落实到行动上。反映到艺术考试中,学生为进入大学而接受“高分标准式”的培训,形成了千篇一律的面貌,考生的思维被僵化,没有自己的思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创造性的发挥。
其次是学校教育思想。综合能力的培养需要以各学科知识和思想的融合为依托。我们的美术课程应尽可能地进行跨学科教育,把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结合,特别是在思想观念上,更应该敞开胸怀。对于一些艺术非主流的东西,我们也应该关注,建立一个开放的系统。一直以来,单一的思想观念已经让学生形成了固有的思维习惯,对于新的东西只能用一成不变的观点和途径来建立一种所谓“新的”联系,从而也仅是老生常谈。“物质第一,意识第二”的观念长时间囤聚在美术教育里,拘泥于万变不离其宗的写实手法的运用上,学生很少进行新实验的尝试。要敢于接受各种思想文化带来的新刺激,对于与社会规范、课本内容不同的观点要能以宽大的胸怀来容纳,支持对不同寻常的方式的追求。
创造力的根本在于创造者的内在特质,然而环境作为一种信号的来源、营养的供给者,对创造力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并且我们已深深地体会到这种影响的力量。面对许多学生思想缺失、创造低下的状况,学校教育不免要承担一部分责任。为了更好地实现创造,在和谐社会的契机下,我们必须抓住社会的兴奋点,努力营造一个健康、美好的社会风气,为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培养提供良好机会。
参考文献
[1]罗伯·史登堡特德·鲁巴特不同反响的创造力[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0。
[2]肖浩精神环境也出创造力[J].武警学院学报,2002,18,(4),58-41。
[3]公共文化服务报告:文化事业投入比例不升反降[J].领导决策信息,2007,4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