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护理风险及护理策略研究

血液透析护理风险及护理策略研究

广德县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42200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对血液透析患者时使用风险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患血液透析者共110例,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联合风险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安全事故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血透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安全事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血透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风险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护理安全事故以及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保证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患者更加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血液透析;护理风险;护理对策;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46.1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4-356-01

血液透析指的是通过血液透析、净化的方式,对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的场所[1]。通过血液透析,能够帮助患者清除体内代谢的废物,并排出多余的水分,有效纠正患者机体存在的酸碱和电解质失衡,从而使患者的肾功能得到部分或者完全恢复[2]。血液透析治疗具有极强的专业性,血液透析机的操作都需要极高的技术含量,因此其不确定风险较多。而随着患者的不断增多,操作中的相关风险因素也成倍增加,可能对血液透析治疗的质量造成严重影响[3]。在本次研究中,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采用了风险护理,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共110例,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其中,对照组男29例,女26例;年龄在22岁-6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2±11.4)岁;患者的透析治疗时间为1年-14年,平均病程为(7.4±1.4)年;慢性肾盂肾炎患者1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12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1例,高血压肾病患者11例,其他疾病6例。观察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在23岁-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9±11.6)岁;患者的透析治疗时间为1年-13年,平均病程为(7.2±1.6)年;慢性肾盂肾炎患者1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13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0例,高血压肾病患者10例,其他疾病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表示愿意配合。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联合风险护理:

1.2.1建立并完善相关的护理制度。通过会议讨论制定护理的规范操作流程,并建立消毒管理制度,保证管理的全面化、规范化、制度化。要求护理人员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预防护理风险的出现。

1.2.2穿刺护理。对患者进行穿刺时,应严格按照穿刺标准,并保证胶布及插管的固定,避免穿刺针松动对穿刺或插管部位造成感染。护理人员定时巡视,对患者插管和穿刺处进行细致查看,一旦发现移位、渗血等现象应及时对症处理。

1.2.3血透护理。在治疗前后均要对患者的体重进行记录,准确计算患者的体重变化,从而及时发现是否存在超滤脱水现象,避免透析失衡的发生。此外,在透析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变化进行细致观察,尽量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耳鸣、头晕、心悸、出汗、肢体抽搐等症状,应及时报告医师进行处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1.3评价指标

统计对照组的护理安全事故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血透疗效,并与观察组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显效标准:患者的生化指标均正常,症状显著好转;有效标准:患者的生化指标好转,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标准:患者病情出现恶化,甚至死亡[4]。

1.4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所得的最后数据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在数据处理过程中,t值用以检验计量资料,卡方用以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差异经P值进行判定,其标准为:若p值低于0.05,则提示最后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若p值高于0.05,则提示最后数据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安全事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血透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表2。

3讨论

在血液透析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和治疗措施都存在着风险。因为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基本上都是重症患者,比如毒物中毒、慢性肾衰竭、急性肾衰竭等,患者的重要器官功能较差,身体状况也不好,因此随时都会出现临床并发症,增加患者的痛苦,并危及患者生命[5]。另一方面,由于患者的抵抗力不强,同时存在免疫功能缺陷,还可能伴随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严重贫血等症状,因此增加了细菌、病毒感染的几率。所以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过程中,应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以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和效果[6]。

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的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了风险护理,经对比分析研究我们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安全事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血透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在风险护理中,不但应建立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同时还应该建立各项防护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职业道德教育、法律知识学习以及专业理论和护理操作技术培训。在感染控制预防中,还应加强感染监测和相关的预防护理,保证用药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做到处处为患者着想,在细节处体现人文关怀,让患者感受到尊重、关爱,从而降低护理安全事故以及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保证护理服务的质量。

综上所述,在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风险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护理安全事故以及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保证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患者更加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左苑春,戴宁军,邓素红,等.血液净化室常见的护理风险分析与干预策略[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01):108-109.

[2]刘建红,吴世英,张永红,等.血液透析护理风险分析与管理模式探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42(18):4307-4307.

[3]邓凤英,杨雪艳.血透室常见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风险管理对策[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18(04):172-174.

[4]彭清平,刘俊茹,康敏,等.优质护理服务结合护理风险管理教育在血液透析室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4,38(20):3113-3116.

[5]陈小玉,王亚梅.血液透析室中优质护理服务结合护理风险管理教育的效果研究[J].医药前沿,2015,05(26):209-210.

[6]杨芳,詹淑辉,肖琼,等.护理风险管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4,21(32):180-181.

标签:;  ;  ;  

血液透析护理风险及护理策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