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变选育论文_刘鹏,徐雪风,陆建中,王维兴

导读:本文包含了诱变选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等离子体,多粘菌素,曲霉,芽孢,乙酯,通量,聚糖。

诱变选育论文文献综述

刘鹏,徐雪风,陆建中,王维兴[1](2019)在《泰乐菌素高产菌株诱变选育》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采用化学诱变剂(硫酸二乙酯)和物理诱变(微波)相结合的方法,选育泰乐菌素高产菌株。以弗氏链霉菌(Streptomycesfradiae)BL-16菌株为出发菌株,发酵效价6526μg/ml,将出发菌株采用微波诱变,通过菌株初筛、摇瓶复筛获得产素能力较高的菌株BLK-5,其摇瓶效价为9525μg/ml,再经硫酸二乙酯诱变,初筛、摇瓶复筛获得产素能力更高的菌株10个高产突变菌株,并对其进行遗传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LKY-8生产代谢旺盛,遗传稳定性好,发酵效价11126μg/m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70.49%。(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研究》期刊2019年15期)

许晓敬,郭传滨,禹宝成,唐培培,杨立均[2](2019)在《β-甘露聚糖产酶菌株ZMD13的紫外线诱变选育》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从烟草根际土壤中分离到的具β-甘露聚糖酶活性菌株ZMD13为出发菌株,对其开展了紫外线诱变选育研究。结果表明,出发菌株ZMD13在功率15W,紫外灯距离30cm,照射时间1.5min的诱变条件下的致死率达到75%,确定为适宜剂量;试验获得的产β-甘露聚糖酶正突变菌株(编号为ZMD13-2)的最高酶活性达到了32.0U/mL,是出发菌株ZMD13最高酶活性(6.0U/mL)的5.3倍。突变菌株ZMD13-2可作为烟草土壤保育制剂开发的备用菌株。(本文来源于《安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22期)

韩经,张华东,许忠平,任雪,魏晓庆[3](2019)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选育乳酸乙酯酯化酶高产菌株》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比较不同菌种麸曲酯化酶合成乳酸乙酯的能力,筛选适用于白酒生产的乳酸乙酯酯化酶高产菌株。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ARTP)诱变对出发菌株进行诱变,结合叁丁酸甘油酯平板透明圈法初筛,液态产酯化酶的二级快速筛选,结合固态培养产酶的叁级筛选,获得一株乳酸乙酯酯化酶高产突变株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T206。在液态产酶最佳条件下其乳酸乙酯合成量由出发黑曲霉T103的430.15 mg/L提高到530.18 mg/L,提高了23.56%,固态产酶最佳条件下由出发菌的727.88 mg/L提高到了892.15 mg/L,提高了22.71%。经5代传代培养,产酶性能稳定。(本文来源于《中国酿造》期刊2019年11期)

陈雪,冯莉,秦义,刘延琳[4](2019)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选育低产挥发酸酿酒酵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技术对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NX4进行诱变,采用平板初筛、冰酒模拟汁发酵复筛低产挥发酸的突变菌株,并对其遗传稳定性及耐受性进行分析。同时利用该菌株酿造冰葡萄酒,对其理化指标、感官品质及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获得一株低产挥发酸的突变体菌株T2-5,其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与原始菌株NX4相比,具有更高的糖耐受性和更低的酒精耐受性,利于在冰酒中应用。利用该菌株酿造的冰酒挥发酸产量降低26.4%,感官评分较高(77.14分),香气浓郁度有所降低,但持久性增强,具有典型的花香、蜂蜜、蜜桃、柠檬、甜瓜等热带水果香气。(本文来源于《中国酿造》期刊2019年11期)

李振华,荆建国,聂红民,陈翠霞,李洁[5](2019)在《航天诱变花生新品种豫航花3号的选育》一文中研究指出豫航花3号是濮阳市农业科学院通过航天诱变技术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花生新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病、抗逆等优异特性,深受种植户欢迎。(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通讯》期刊2019年11期)

钱娟娟,王克芬,宋静静,刘胜利,王兴吉[6](2019)在《ARTP-NTG复合诱变选育高产中性蛋白酶菌株》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枯草芽孢杆菌A-06为出发菌株,利用ARTP-亚硝基胍(NTG)复合诱变方法对该菌株进行遗传改造。经过平板初筛,摇瓶复筛,最终筛选出一株酶活提高明显、遗传稳定的菌株N-36。其摇瓶发酵酶活达29 500 U/mL,较出发菌株酶活提高90%左右。(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21期)

周其洋,张书泰[7](2019)在《ARTP诱变技术选育高产谷氨酰胺酶的曲霉菌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选育高产谷氨酰胺酶的突变菌株,选择综合性能优良的酱油生产曲霉菌株A1428,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育种技术,经平板初筛和酱油制曲、发酵复筛,结合96孔板法建立高通量筛选诱变菌株的方法,得到一株高产谷氨酰胺酶菌株A380。结果表明:ARTP诱变条件为功率120W,气流量10L/min,诱变时间120s,致死率达90%。菌株A380谷氨酰胺酶活力为10U/g,较出发菌株高25%。发酵原油谷氨酸含量为12g/L,提高了20%。同时,诱变菌株A380原油中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较出发菌株A1428都有一定的提升,苦味氨基酸相对较低,具有进一步研究其工业化生产的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调味品》期刊2019年11期)

李亚洁,孟楠,温志新,李学军,李树英[8](2019)在《~(60)Co-γ射线与ARTP复合诱变选育蛹虫草高产菌株》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实验室保存的蛹虫草菌株("BY2")为出发菌株,采用~(60)Co-γ射线与ARTP复合诱变方法对其进行处理,经过初筛、复筛及稳定性试验,研究了诱变菌株的菌落特征及子实体产量,以期获得蛹虫草高产菌种。结果表明:经复合诱变处理,筛选出3株高产突变株,其子实体产量与出发菌株相比提高率分别为32.27%、36.00%和33.87%。通过突变菌株的遗传稳定性及工厂化生产测试,BY2-1122菌株是传代稳定性较好的菌株,其子实体产量明显高于现行生产菌株,增幅达17.3%。研究表明,利用~(60)Co-γ射线与ARTP复合诱变选育蛹虫草,可以获得高产子实体菌株。(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9年20期)

闵勇,王颖,刘晓艳,陈伟,刘芳[9](2019)在《多粘类芽孢杆菌ARTP诱变及高产菌株的选育》一文中研究指出多粘类芽孢杆菌NBF188对番茄青枯病菌的病原菌茄科劳尔氏菌具有显着抑菌效果。采用常温常压等离子体诱变(ARTP)的方法处理该菌株,筛选得到高产菌株NBF188-R。NBF188-R抑菌效果较出发菌株有显着的提高,HPLC-MS检测显示其多粘菌素的产量提高了106.2%。(本文来源于《种子科技》期刊2019年13期)

蒋益,郑惠华,刘广建,薛璟,季宏更[10](2019)在《低能N~+离子注入诱变选育金耳多糖高产菌株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低能N~+离子注入金耳酵母状分生孢子菌株进行诱变,以获得一株多糖产量更高的金耳诱变菌株。试验确定了低能N~+离子注入的适宜参数:注入剂量为60×10~(14)ions/cm~2,注入能量20 KeV,靶室真空度10~(-3)Pa。以5 s脉冲式注入,间隔时间为15 s。离子注入后,分别以液体发酵生物量(孢子量)及多糖产量为初筛和复筛标准,经遗传稳定性试验验证,筛选到了一株金耳多糖高产菌株,其产量较对照菌株提高了12.3%,液体发酵多糖产量(包括菌体多糖与发酵液多糖)达2.7 g/L。结果表明:低能N~+离子注入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金耳诱变育种手段。(本文来源于《食用菌》期刊2019年05期)

诱变选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从烟草根际土壤中分离到的具β-甘露聚糖酶活性菌株ZMD13为出发菌株,对其开展了紫外线诱变选育研究。结果表明,出发菌株ZMD13在功率15W,紫外灯距离30cm,照射时间1.5min的诱变条件下的致死率达到75%,确定为适宜剂量;试验获得的产β-甘露聚糖酶正突变菌株(编号为ZMD13-2)的最高酶活性达到了32.0U/mL,是出发菌株ZMD13最高酶活性(6.0U/mL)的5.3倍。突变菌株ZMD13-2可作为烟草土壤保育制剂开发的备用菌株。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诱变选育论文参考文献

[1].刘鹏,徐雪风,陆建中,王维兴.泰乐菌素高产菌株诱变选育[J].当代化工研究.2019

[2].许晓敬,郭传滨,禹宝成,唐培培,杨立均.β-甘露聚糖产酶菌株ZMD13的紫外线诱变选育[J].安徽农学通报.2019

[3].韩经,张华东,许忠平,任雪,魏晓庆.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选育乳酸乙酯酯化酶高产菌株[J].中国酿造.2019

[4].陈雪,冯莉,秦义,刘延琳.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选育低产挥发酸酿酒酵母[J].中国酿造.2019

[5].李振华,荆建国,聂红民,陈翠霞,李洁.航天诱变花生新品种豫航花3号的选育[J].农业科技通讯.2019

[6].钱娟娟,王克芬,宋静静,刘胜利,王兴吉.ARTP-NTG复合诱变选育高产中性蛋白酶菌株[J].安徽农业科学.2019

[7].周其洋,张书泰.ARTP诱变技术选育高产谷氨酰胺酶的曲霉菌种[J].中国调味品.2019

[8].李亚洁,孟楠,温志新,李学军,李树英.~(60)Co-γ射线与ARTP复合诱变选育蛹虫草高产菌株[J].北方园艺.2019

[9].闵勇,王颖,刘晓艳,陈伟,刘芳.多粘类芽孢杆菌ARTP诱变及高产菌株的选育[J].种子科技.2019

[10].蒋益,郑惠华,刘广建,薛璟,季宏更.低能N~+离子注入诱变选育金耳多糖高产菌株的研究[J].食用菌.2019

论文知识图

诱变选育流程) 低能N~+离子注入诱变选育灵芝高...3 诱变选育菌株与出发菌株发酵性...6.104种诱变选育菌株的PC...洋葱新品种“昌激07-9”的激光诱变虾青素样品的高效液相色谱图Figure2HPL...

标签:;  ;  ;  ;  ;  ;  ;  

诱变选育论文_刘鹏,徐雪风,陆建中,王维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