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雌配子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车桑子,大孢子,雌配子体,结籽率
雌配子体论文文献综述
卢雪佳,刘方炎,高成杰,李昆[1](2019)在《车桑子大孢子发生与雌配子体发育》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车桑子大孢子的发生和雌配子体的发育进行观察,探讨车桑子自然结籽率低的原因和明确其胚胎发育特征。结果表明:(1)车桑子花柱有花柱道,子房3室,中轴胎座,横生胚珠,每心室两枚胚珠,双珠被,厚珠心,无承珠盘。(2)位于珠心表皮细胞下的孢原细胞经平周分裂产生造孢细胞,造孢细胞发育为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线性四分体,靠近珠孔端3个大孢子退化消失,靠合点端大孢子发育为功能大孢子,大孢子发生类型为单孢子发生型。(3)单核胚囊经3次有丝分裂形成7细胞8核的成熟胚囊,胚囊发育类型为蓼型。(4)花器官形态的变化和大孢子发育过程有一定联系,可根据雌花形态特征大致判断大孢子发育时期。研究认为,车桑子雌配子体发育过程中出现的胚囊不中空、游离核不进一步细胞化等异常现象,可能是导致车桑子自然结籽率低的原因之一。(本文来源于《植物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王翔宇,于晓清,丁刚,宋爱环,刘洪军[2](2019)在《低温弱光保存的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雌配子体细胞结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低温弱光保存的部分海带配子体会出现颜色变为浅褐色和白色的现象。以海带雌配子体为对象,采用显微和透射电镜观察的方法,研究不同状态的细胞显微和超微结构。结果发现:颜色变浅的配子体细胞内部分布变得不均匀,出现质壁分离现象,色素体、细胞核和线粒体等细胞器形状变得不规则,色素体片层结构变得模糊;变白的配子体细胞内部空泡化,细胞器完全溶解,或者只残存少量色素体,细胞壁边缘变得粗糙。(本文来源于《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赛珊[3](2018)在《环境条件对海带雌配子体孤雌生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验室分离培养的海带雌配子体在种质资源保存中发现有些容易长出孢子体。为了更好的保存海带配子体,避免更多的海带雌配子体排卵进行孤雌生殖,本研究通过铁盐、温度、光照强度叁个环境因素对海带雌配子体进行孤雌生殖的诱导。实验材料为低温弱光(10.0~+1.0℃,8μmol/m~2.s)和高温强光(16.0~+1.0℃,100μmol/m~2.s)两种培养条件预处理的901、连杂、连江1号雌配子体。通过计算排卵丝状体比率、排卵率、孢子体的发生率来了解哪种环境因素容易诱导海带雌配子体进行孤雌生殖。1、铁盐对海带雌配子体孤雌生殖的影响以不加铁盐为对照组,实验设置3组,铁离子浓度分别是0.5mg/L、1.0 mg/L、1.5mg/L。在温度为10.0~+1.0℃,光照强度为20μmol/m~2.s,光周期为10:14 h(L:D)的光照培养箱中观察培养。实验结果:901雌配子体低温弱光和高温强光预处理的孢子体发生率,在铁离子浓度为1.5mg/L时最高,分别为91.13%和99.17%;连江1号低温弱光预处理和高温强光预处理的在铁离子浓度为1.0mg/L时孢子体发生率最高,分别为2.16%和1.43%;连杂低温弱光和高温强光预处理差异不明显,在铁离子浓度为0.5mg/L时孢子体发生率最高,仅为1.5%和1.27%。2、温度对海带雌配子体孤雌生殖的影响实验设置4组,温度分别为11.0、14.0、17.0、20.0℃。在光照强度为20μmol/m~2.s,光周期为10:14h(L:D)的光照培养箱中观察培养。实验结果:在温度为20℃时,901、连杂、连江1号雌配子体都没有进行孤雌生殖,17℃时901、连杂、连江1号孢子体发生率最高。901雌配子体低温弱光和高温强光预处理孢子体发生率分别为77.7%和16.33%;连江1号雌配子体低温弱光和高温强光预处理差异不明显,分别为8.63%和8.67%;连杂低温弱光和高温强光预处理的分别为0.93%和1.7%。3、光照强度对海带雌配子体孤雌生殖的影响实验设置3组,光照强度分别是40μmol/m~2.s、80μmol/m~2.s、120μmol/m~2.s,温度为10.0~+1.0℃,光周期为10:14h(L:D)的光照培养箱中观察培养。实验结果:901雌配子体孢子体发生率低温弱光和高温强光预处理分别在光照强度为80μmol/m~2.s、120μmol/m~2.s时孢子体发生率最高,分别为88.8%和87.76%;连杂低温弱光和高温强光预处理,在光照强度为120μmol/m~2.s时最高,分别为25.8%和20.2%;连江1号低温弱光和高温强光预处理分别在光照强度为120μmol/m~2.s、80μmol/m~2.s时最高,分别为26.13%和5.97%。实验结果发现,901雌配子体在铁盐,温度,光照强度叁个实验中都容易进行孤雌生殖,排卵丝状体比率最高。低温弱光预处理分别为91.07%、38.17%、86.33%,高温强光预处理分别为100%、63.86%、94.66%。连杂在光照强度为120μmol/m~2.s时排卵丝状体比率最高,低温弱光和高温强光预处理分别为10.17%、4.63%;连江1号雌配子体在17℃容易进行孤雌生殖,排卵丝状体比率最高,低温弱光和高温强光预处理分别为8.73%、12.23%。低温弱光预处理的排卵丝状体比率、排卵率、孢子体发生率在相同环境因子下达到最高值;高温强光预处理的排卵率和孢子体发生率在相同环境因子下达到最高值,而排卵丝状体比率与其有差异。(本文来源于《烟台大学》期刊2018-05-28)
林树燕,邵丽娟,李洁,张莉,丁雨龙[4](2018)在《孝顺竹(Bambusa multiplex)大孢子发生与雌配子体发育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孝顺竹(Bambusa multiplex)的大孢子及雌配子体的发育过程,利用扫描电镜对孝顺竹的雌蕊形态以及大孢子和雌配子体的发育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孝顺竹雌蕊单子房,1室,双珠被,薄珠心;大孢子母细胞是由1个雌性孢原细胞直接发育而成,大孢子四分体为线性,位于珠孔端的1个大孢子分化成为功能大孢子,然后由功能大孢子依次经历二核、四核、最终形成1卵细胞2助细胞2极核3反足细胞的成熟胚囊。此外,孝顺竹为雌雄同熟类型,根据雌、雄蕊发育的对应关系,从雄蕊形态可估测雌配子体发育阶段。有少数雌蕊出现败育现象,可能是孝顺竹结实率低的原因之一。(本文来源于《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杜夏瑾,钟恒安,黎啸峰,王丽[5](2017)在《濒危植物马蹄参的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马蹄参(Diplopanax stachyanthus Hand.-Mazz.)濒危机制与雌性生殖发育的关系,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马蹄参大孢子形成和雌配子体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马蹄参雌蕊单心皮,子房下位,1室,1枚胚珠。胚珠横生于短片状胎座上,具单珠被,厚珠心。单孢原细胞自珠心1~2层表皮细胞处分化;大孢子四分体为直线形。成熟胚囊中,2个极核在受精前融合为次生核,3个反足细胞不发达,较早退化;二核胚囊时期出现二核分裂不均且较小核退化消失的异常发育现象。因此,马蹄参雌配子体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是造成其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翟书华,殷根深,侯思名,杨晓虹,刘加伟[6](2017)在《中国特有珍稀濒危水生植物海菜花大孢子发生及雌配子体发育》一文中研究指出用石蜡切片法对我国特有珍稀濒危水生植物海菜花的大孢子发生及雌配子体的发育过程进行解剖学研究,探讨其繁殖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海菜花雌蕊为3心皮,每心皮胚珠多数,胚珠倒生,双珠被,厚珠心。功能大孢子位于珠孔端,胚囊发育蓼型。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情况基本正常。此外,还能观察到雌花内有雄蕊退化的痕迹。(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16期)
杨淑娟,彭励,包晗,毛桂莲[7](2017)在《宁夏枸杞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的细胞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半薄切片技术和组织化学染色法对宁夏枸杞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过程中的细胞结构变化及营养物质积累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1)宁夏枸杞为中轴胎座,多室子房,倒生胚珠,单珠被,薄珠心类型。(2)位于珠心表皮下的孢原细胞可直接发育为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直线型大孢子四分体,合点端第一个大孢子发育为功能大孢子,胚囊发育类型为蓼型,具有珠被绒毡层。(3)初形成的胚囊外周组织中没有营养物质积累,成熟胚囊时期出现了大量的淀粉粒且呈珠孔端明显多于合点端的极性分布特征。(4)助细胞的珠孔端具有明显的丝状器结构,呈PAS正反应表现出多糖性质,成熟胚囊具有承珠盘结构。(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17年08期)
陈素红,邹璞,廖景平[8](2017)在《蓝猪耳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蓝猪耳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方法]采用常规石蜡切片和超薄切片技术研究蓝猪耳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过程。[结果]蓝猪耳为中轴胎座,倒生胚珠,单珠被,薄珠心。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T-形和直线形四分体。T-形四分体合点端大孢子具功能,胚囊为蓼型发育形式;直线形四分体中珠孔端大孢子具功能,最终形成八核七细胞的成熟胚囊。胚囊发育异常偶有发生,但大部分胚囊都能发育成正常的7-细胞胚囊。[结论]蓝猪耳雌性生殖细胞发育异常并不是其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20期)
魏宏宇,向建英,刘婧宏,刘保东[9](2017)在《极危孑遗物种东方水韭雌配子体及胚胎的解剖学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人工培养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东方水韭(Isoetes orientalis)为材料,采用切片技术对雌配子体和胚胎的发育进程进行解剖学观察研究,探讨其有性生殖过程及濒危机制。结果表明:(1)东方水韭大孢子3~5d萌发,成熟雌配子体呈球形,无假根,叁裂缝处发育出多个颈卵器,成熟颈卵器只有颈壁细胞与颈沟细胞,无腹沟细胞。(2)多数雌配子体只发育出一个胚胎,偶见多胚共存现象;胚胎发育时期,第一叶原基相比第二、叁叶原基发育迅速。(3)颈卵器部分组织常出现分化紊乱,导致雌配子体败育。该研究结果支持"根叶理论",并讨论了腹沟细胞的退化以及双胚共存机制,认为东方水韭雌配子体常停留在游离核阶段、颈卵器形态或位置不规则、卵细胞排列紊乱等可能是其败育的原因。(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王路路,秦源[10](2017)在《植物雌配子体发育的分子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雌配子体发育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生物学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生两个连续的阶段,涉及许多重要的生物学事件和复杂的调控过程。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研究迅速发展,植物雌配子体发育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现主要对近年来雌配子体发育中关键调控事件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本文来源于《生命科学》期刊2017年03期)
雌配子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低温弱光保存的部分海带配子体会出现颜色变为浅褐色和白色的现象。以海带雌配子体为对象,采用显微和透射电镜观察的方法,研究不同状态的细胞显微和超微结构。结果发现:颜色变浅的配子体细胞内部分布变得不均匀,出现质壁分离现象,色素体、细胞核和线粒体等细胞器形状变得不规则,色素体片层结构变得模糊;变白的配子体细胞内部空泡化,细胞器完全溶解,或者只残存少量色素体,细胞壁边缘变得粗糙。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雌配子体论文参考文献
[1].卢雪佳,刘方炎,高成杰,李昆.车桑子大孢子发生与雌配子体发育[J].植物研究.2019
[2].王翔宇,于晓清,丁刚,宋爱环,刘洪军.低温弱光保存的海带(Saccharinajaponica)雌配子体细胞结构变化[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赛珊.环境条件对海带雌配子体孤雌生殖的影响[D].烟台大学.2018
[4].林树燕,邵丽娟,李洁,张莉,丁雨龙.孝顺竹(Bambusamultiplex)大孢子发生与雌配子体发育研究(英文)[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8
[5].杜夏瑾,钟恒安,黎啸峰,王丽.濒危植物马蹄参的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7
[6].翟书华,殷根深,侯思名,杨晓虹,刘加伟.中国特有珍稀濒危水生植物海菜花大孢子发生及雌配子体发育[J].江苏农业科学.2017
[7].杨淑娟,彭励,包晗,毛桂莲.宁夏枸杞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的细胞学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17
[8].陈素红,邹璞,廖景平.蓝猪耳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J].安徽农业科学.2017
[9].魏宏宇,向建英,刘婧宏,刘保东.极危孑遗物种东方水韭雌配子体及胚胎的解剖学观察[J].西北植物学报.2017
[10].王路路,秦源.植物雌配子体发育的分子调控[J].生命科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