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军区司令部幼儿园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本文通过对5~6岁幼儿绘画的表征特点进行分析。发现5~6岁幼儿的绘画表征主要与教师所布置的绘画任务息息相关,多数幼儿都能抓住教师所要求表达的主题,并通过想象力展现出多种绘画形式,多以简单的线条为主要的绘画方式,作品具有唯一不重复的特性,极具个人特点,本文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和教育建议。
关键词:5~6岁幼儿;绘画表征;教育建议
表征主要在5~6岁的幼儿心理发展中起到内部化和过渡性的作用,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极其重要。在5~6岁阶段,幼儿的智力方式从感知运动慢慢向初步具有概念性过渡,这个过渡的过程需要表征支撑来完成。表征方式中包含着绘画,它把概念向具体化形象发展的特点,正是5~6岁幼儿思维方式的普遍方式。因此在幼儿园里,表征的应用方式也非常普遍。
1.两者的概念
绘画时指以表面作为支撑面,再在其上加上颜色的做法,表面可以是纸张,布料等,工具可以是笔,刀,颜料等,绘画在美术中占据绝大部分。
想要知道什么是表征,就需要先清楚什么是功能性定义,通过一个东西的功能(它所扮演的角色)来定义一个东西,这就是功能性定义。然后借助功能性定义来理解什么是表征,表征从基础层面来讲可以理解为:表征就是一种能把一些实体或者一些信息表达清楚的,并且阐明该系统如何执行的,形式化的系统。运用象征手段的方法,将像绘画一样的艺术形式通过使用象征性或替代性的事物表达出来,有学者认为,表征是从图画形式而衍生而来的心理学概念,这一图画形式不光指绘画,而是所有所指物体。我们可以将表征区分开,分为外部和内部两个部分,内部的表征就是指所学内容的主体对于其他信息作用回应的认知,外部的表征则是指与所学内容主体不相关的信息结构形式。在绘画的过程中,在我们进行创造的阶段更加倾向于是内部表征,而创作出来的作品则更加倾向于外部表征。
2.5~6岁幼儿绘画表征的内容特点
通过收集一批5~6幼儿的绘画作品作为参考,在我们给定主题的情况下,总共将他们的所有作品划分为三个类别,幻想运动模式下自己的作品,幻想突发事故下自己的作品和幻想剧烈情绪下自己的作品,因为这三个类别与幼儿平时生活息息相关,并且数量较大,便于分析,我们通过表征内容和表征形式分别进行了对比和分析,通过表征内容我们主要是为了了解幼儿如何去表达所了解到的绘画主题,而通过表征形式我们主要是为了了解幼儿是如何进行创作的,和他们的创作具有哪些大致相同的特点,包括绘画特点,形状特点等。
2.1对给出的主题能够准确的绘画表征
我们经过对比后发现,幼儿能够准确的表征出所要绘画的绘画主题。比如在我们给定的三个主体中,有92.36%的主题能够表现出与运动模式下的自己相关,91.24%的主题能够表现出与突发事故下的自己相关,而与剧烈情绪下的自己主题相关的则达到了94.21%。对于表达不出来自己所绘画主题的儿童或表达出来的内容与主题相关较小的只占据了极小的比例,平均不到10%。
幼儿具有目的性的使用手中的工具将自己所想象到的东西转变成图画所表现出来,就是幼儿的绘画表征,当幼儿们得到主题,开始沿着主题的方向去进行自己的画画行为时,幼儿的绘画表征便会开始进行[1]。在5~6岁幼儿阶段,绘画水平还停留在涂鸦式的水平当中,不能完全的将自己所想象的事物创造出来,所以我们称他们现在所处的阶段为前表征阶段,当幼儿进入象征期后,就会开始真正有自己独立意识的绘画表征。当前阶段的幼儿做到的只是将绘画主题通过自己所绘画的内容,清晰的表现出来,辨识度高,具有很强的具象性。
2.2能够提取出关键元素
幼儿能够准确的将我们所给主题的重要元素给提取出来,比如其中一个儿童在进行一张笑脸的创作时,用上扬的嘴角,弯成月牙形状的眼睛,张开的嘴巴,来表现出了一个人在开怀大笑时候的关键元素,但是一些具体的细节,如头发,耳朵,鼻孔等则被忽略没有表现出来。
有专家曾指出,所有的艺术都是用视觉来体现出他们的概念,绘画也包括在内。视觉和知觉是形成视觉概念的关键过程,这个概念的思维正是在5~6岁幼儿的阶段得到发展,他们所看见的东西已经不仅是简单的事物大概,而是能够在其中发现一些关键性的因素,每个人的知觉和视觉都会有他们独特的选择性,对他们所看到的东西其中所表达出的重要元素进行选择,挑选出他们最突出的特点。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5~6的幼儿就可将关键元素提取出来然后进行表征[2]。
3.5~6岁幼儿会话表征内容的形式特点
形式表现以简单结构为主,但基本没有错误,5~6岁幼儿的绘画多是以简单的形式进行,如线条,形状等,但却不一定是简单的线条或形状之间的组合,而是线条和形状结合在一起绘画,形象非常清晰,辨识度也高,比如在进行耳朵的创作时,他们会使用带有弧度的线条和椭圆相结合,而不是简单的一个椭圆或简单的线条拼凑。
幼儿在进行线条和形状两者的表征时,所表现出来的形象与客观对象也不是对应关系,也并非对客观对象进行模仿[3]。幼儿主要还是通过自身的所看到的和印象中的东西进行对客观对象的把握,他们在绘画中所表征出来的形式结构也不一定是特定的事物,也可能是与之类似的其他。
5~6岁的幼儿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形象结构基本不会出现错误,组成部分也不会缺少而且特征较为明显,虽然有时结构比例会出现不合理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有着很强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并且在做事情的时候由于年龄,会缺少规划和方向感。比如其中一个儿童在进行面部的绘画时,把眼睛画的太大,导致鼻子和嘴巴只能压缩体积,结果绘画出来的作品显得十分抽象,这可能是儿童潜意识里觉得眼睛更为重要,对于眼睛有着更多印象的原因。
4.5~6岁幼儿绘画表征的教育建议
4.1让幼儿能有更充足的视觉和生活经验
经过上文可以看出幼儿在平时的视觉体验和知觉体验直接影响到了幼儿的绘画表征,包括生活经验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也就是说幼儿的经验就是表征的体现。我们应该让幼儿拥有更充足的视觉体验,提升他们的生活经验,来让他们绘画表征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为幼儿带来充分的感知环境,帮助幼儿进行观察体验,提升他们的视知觉体验,为他们今后的绘画表征能力更强做铺垫。
4.2让幼儿拥有更轻松的心理环境
每个幼儿由于对绘画主题的理解和生活经验不同,创作出来的作品也呈现独特性。我们要理解幼儿们的这种差异,是很正常的现象,让儿童大胆放心的去创作,而不是强行的去纠正他们的一些错误,绘画归根结底是人类表达思想的方式,而不是评价一个人的证据。
4.3根据绘画表征特点对症下药
教师应该通过对幼儿绘画作品的分析,来了解每个儿童现在的绘画表征水平和他们的特点,给每个幼儿正确的教育方式和指导。儿童的绘画作品是在通过自己的想法绘画出自己所理解的事物,而不是去进行临摹,教师对幼儿的绘画作品的评价也不该以和事物本身的相似度作为参考标准,应该专注于幼儿在绘画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所以在对幼儿进行绘画指导教育时,教师应该对幼儿的绘画表征水平有所了解,才能清楚他们的发展需要,用对症下药的方法来进行指导教学,将幼儿自己所画的作品进行比较,而不是和其他人进行比较。
4.4利用不同的途径来开展绘画活动
绘画不光可以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在帮助幼儿思维能力方面的发展也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不应该光在课堂上让幼儿去进行绘画,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鼓励儿童进行绘画创作。
5.结束语
通过对5~6岁幼儿绘画表征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幼儿主要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视知觉体验来进行自己的绘画表征,并且具有着以自我为中心,能够抓住关键要素,具象化较为明显等特点,我们应该帮助儿童进行绘画表征的发展,矫正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帮助他们正视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提升幼儿的审美水平,营造和谐的心理环境,帮助他们更加茁壮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陈芬.幼儿园绘画教学活动中教师支持行为的研究——基于幼儿学习品质的视角[D].湖南师范大学,2015.
[2]潘思邈.浅谈5~6岁幼儿绘画教育指导[J].教育教学论坛,2015(34):146-147.
[3]陈睿.选择绘画作品激发审美想象[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13(2):9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