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修复治疗龈下骨折20例

牵引修复治疗龈下骨折20例

一、牵引修复治疗龈下牙折20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孙素,晏莺,潘旭东,周静[1](2021)在《口腔多学科联合治疗上前牙外伤龈下断根1例报告》文中研究指明牙折会对患者口腔美观和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1]。牙折线的位置常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临床疗效和预后。断端达龈下的牙折大多会影响生物学宽度,而修复体边缘直接侵犯生物学宽度是导致修复失败的潜在因素[2]。在临床治疗龈下断根时,既要保留一切有价值的牙根,又要获得良好的生物功能美学效果,仅凭单纯的牙龈切除术、牙冠延长术或正畸牵引术是不容易获得理想修复效果的,需要口腔多学科联合治疗。本文报告1例口腔多学科联合治疗龈下断根的病例,在完善根管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正畸牵引术,

柏华文[2](2019)在《青岛市残疾人中心自闭症儿童口腔健康状况调查》文中认为目的:了解青岛市学龄前及学龄期自闭症儿童与健康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及家长的口腔健康知识掌握水平和口腔健康行为实践情况,为青岛市自闭症儿童口腔健康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了解自闭症儿童在口腔健康护理及口腔疾病治疗方面的特殊性,就相关解决措施进行讨论,为家长、学校及医务人员提供相关参考建议;督促相关部门重视残障儿童口腔健康,加快特殊儿童口腔健康促进机制的建立。方法: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第五版要求,参照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及相关残障儿童口腔健康调查文献,设计口腔检查表,对青岛市市北区残疾人中心的自闭症患儿及同区健康儿童进行口腔检查,记录儿童牙齿龋失补情况、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情况及咬合情况,应用菌斑指数、改良牙龈指数评估儿童口腔卫生及牙周状况,同时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中的问卷内容设计本次家长的口腔健康调查问卷,包括口腔健康行为,口腔保健知识等方面。利用Excel软件对儿童口腔检查及家长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22.0版本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共76名自闭症儿童配合完成本次口腔检查,平均年龄为6.45±3.23岁,男女比例3:1,健康儿童共100名,平均年龄4.61±1.24岁,男女比例1:1,两组儿童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及家长受教育程度无统计学差异。自闭症组儿童总患龋率为63.16%,龋均2.68±3.28,龋齿充填率3.43%,健康儿童患龋率、龋均及充填率分别为68%,3.09±3.38,4.21%,其中6-7岁儿童第一恒磨牙患龋率分别为33.33%,17.39%,窝沟封闭率为0。两组儿童患龋率及龋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龋齿充填率均较低,自闭症儿童龋齿充填率较健康儿童更低。3-5岁自闭症儿童患龋率为56.76%,龋均为2.95±3.92,6-12岁组分别为69.23%,2.44±2.56,不同年龄组及不同性别间自闭症儿童患龋率、龋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不同年龄组自闭症儿童与健康儿童间患龋率及龋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闭症儿童菌斑指数及改良牙龈指数评分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6-12岁组可视菌斑(即菌斑指数PLI≥2)检出率高于3-5岁组,牙龈炎检出率同样高于3-5岁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间两项指标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岁年龄组自闭症儿童与健康儿童菌斑检出率与牙龈炎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12岁组自闭症儿童菌斑指数与改良牙龈指数高于健康组,菌斑检出率及牙龈炎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家长调查问卷分析得出,健康儿童开始刷牙的年龄早于自闭症儿童,由自己刷牙者多于自闭症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儿童每日刷牙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含氟牙膏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33.3%自闭症儿童家长认为乳牙需要治疗,不足半数家长知道氟化物及窝沟封闭可以预防龋齿,与健康组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闭症儿童与健康儿童口腔健康状况亟待改善。自闭症儿童龋病治疗率3.43%,低于健康儿童,窝沟封闭率为0,家长预防保健知识知晓率低,自闭症儿童随着年龄增长,口腔状况愈加糟糕。应加强对家长及教育机构老师的口腔健康教育培训,为自闭症儿童提供可接受的特殊口腔护理方法,口腔医师应根据儿童特点选择适当的行为管理方式,实现儿童舒适化牙病治疗;各级部门应重视儿童口腔预防保健工作,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为家长减轻心理及经济负担,帮助残障儿童提高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马春亮,杨雪,王健,吴倩,牛丽,唐晓琳[3](2019)在《前牙区修复治疗伴牙龈炎症反复发作1例报告》文中研究指明生物学宽度是指龈沟底与牙槽嵴顶之间约2 mm的恒定距离。它包括结合上皮及结合上皮的根方和牙槽嵴顶之间的纤维结缔组织[1]。当修复体侵犯生物学宽度时会造成牙周组织炎症,临床上常采用牙冠延长术和正畸牵引术的方法进行

张晶[4](2019)在《阻生牙牵引替换邻牙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很多患者由于牙齿阻生同时伴相邻牙齿严重病变前来就诊。临床上有时会采取同时拔除这两颗牙齿的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方式不但要面临拔除阻生牙带来的诸多风险以及给患者的心理造成极大的恐惧和痛苦,而且如何修复拔除邻牙造成的牙列缺损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本课题引入牵引阻生牙替换邻牙的方法,观察及探讨此方法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一种处理阻生牙同时解决邻牙缺隙问题的新思路。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9年2月合肥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牙齿阻生同时邻牙病变的患者7例(9颗牙)作为研究对象。男性4例,女性3例,患者年龄为13岁34岁,平均24岁,上颌牙阻生5颗,下颌牙阻生4颗。患者被告知治疗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该治疗方案首先由口腔颌面外科医师拔除阻生牙的邻牙,经过外科手术暴露阻生齿的牙冠,然后在正畸科医师的帮助下选择适当的时机粘贴牵引装置于暴露的牙面上,将阻生牙牵引替代拔除的邻牙,定期复诊,从牵引牙是否牵引到位、牵引结束后的牙周附着、牙齿松动度、牙根是否吸收以及牙髓活力这5个方面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经过929个月的牵引后,6例患者的8颗阻生牙均牵引到位排齐,与对(牙合)牙形成良好的咬合关系,成功率达88.9%;1例患者的1颗阻生牙基本牵引到位,有效率达11.1%。9颗阻生牙牙髓活力同对照牙,牙周附着正常,无松动,拍摄X线片示阻生牙牙根无吸收。结论本研究中,7例患者的9颗阻生牙经过牵引后均能起到正常咀嚼的功能,牵引阻生牙替换邻牙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种处理阻生牙伴邻牙病变的新选择。

马琳惠[5](2019)在《多学科联合治疗前牙美学问题病例报告》文中认为目的:本文以病例汇报的形式,针对临床上遇到的复杂前牙美学问题,从美学修复的基本原则出发,为患者制定综合性美学治疗方案,达到符合患者个性化的理想美学效果,探讨多学科综合治疗理念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从而完善美学治疗思路和规范多学科治疗流程。方法:选取5例2016年9月-2018年9月以期望改善前牙美观为目的,于大连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的存在前牙区美学缺陷的患者。其中包括原修复体边缘不密合,基牙为残根伴继发龋无法保留;原修复体破损伴牙龈曲线不协调;前牙错畸形伴牙体形态不良;原修复体不美观、牙龈曲线不协调伴露龈笑。治疗过程中涉及正畸、牙体牙髓、牙周、种植等不同学科的口腔医师共同参与执行。修复流程:1、首先充分了解患者的美学期望并进行有效的医患沟通,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作出系统的诊断。2、采集术前资料,包括制取患者上下颌牙列研究模型和拍摄数码照片,对患者进行美学分析,邀请不同学科口腔医师进行会诊讨论,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需求,共同制定美学治疗方案。3、向患者交待多学科治疗流程,患者知情同意后,以美学修复设计为导向进行相关学科的治疗。4、相应科室的治疗期间追踪观察患者的临床进展,并在治疗完成后根据患者现有的口腔情况进行修复治疗,应用口腔数字化技术辅助修复设计,在石膏模型上制作诊断蜡型,在患者口内翻制诊断饰面或临时修复体,调改至达到患者的美学要求并记录下来。5、戴入过渡性修复体,待患者对临时修复体的美观和功能适应后,复制临时修复体的形态,计算机设计辅助完成最终修复体的制作。6、对患者术前、术后的影像资料进行对比,评估美学治疗效果。定期复查。结果:5名患者各自存在不同的前牙区美学缺陷问题,基于美学修复的原则,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采用多学科联合治疗的手段,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对最终修复效果满意。结论:1.在前牙美学修复中应用多学科联合治疗理念,能够充分发挥不同学科医师的专业优势,从而使美学修复效果更加理想,为临床涉及前牙美学修复治疗提供了新思路。2.理想的美学修复效果,不仅依赖于良好的美学设计,还需要精准的美学表达和实现。口腔数字化技术在美学修复流程中的应用,使美学诊断信息的传递更加准确、快捷,从而使美学设计得到精准的表达和实现,为美学修复创造了更理想的条件。

陈艳青[6](2018)在《两种排龈方式排龈效果的比较(ERS介导的凋亡在大鼠牙周炎对血管钙化影响中的可能作用)(附20例临床病例汇报)》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比较排龈线和排龈膏这两种排龈方式下的排龈效果、实验对象的舒适程度、排龈操作时间和有效排龈时间,针对临床不同年龄、体质患者和病损治疗方案选择出最适合的排龈方式,为临床选择排龈方式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选取15名受试者,对其上颌前磨牙采用排龈线、排龈膏两种方式排龈,通过(1)测量龈沟宽度;(2)观察所得模型边缘的连续性;(3)观察牙龈有无出血;(4)记录两种排龈方式排龈过程中患者的疼痛程度;(5)记录龈沟液量;(6)记录两种方式的操作时间;综合评价其排龈效果。结果:排龈线或者排龈膏排龈都可达到较理想的排龈效果,排龈后所得模型清晰,差别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但实验对象舒适度的差别、操作者排龈操作时间的差别、实验对象牙龈出血方面的差别均存在统计学意义,排龈膏组舒适程度明显高于排龈线组的舒适程度,而且排龈膏可明显缩短操作者的临床操作时间。结论:排龈线或是排龈膏均能取得较理想的临床排龈效果,但排龈膏的椅旁操作时间更短、带给受试者的不适感更小,更适合对舒适度要求较高或不能长时间配合治疗的特殊人群。

李然[7](2018)在《替牙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口周力与牙弓形态相关性的研究附20例临床病例》文中指出目的:对比分析替牙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nilateral complete cleft lip and palate,UCLP)患者裂侧与非裂侧的上下颌牙弓形态,及其在息止颌位时的口周力分布情况,并进行口周力的分布与牙弓形态的相关性分析,探讨口周力与牙弓形态之间的关系,为替牙期UCLP患者正畸与手术治疗的时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更好的依据。方法:选择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替牙期非综合征型UCLP患者16例(男11例,女5例,平均年龄8.52±0.72岁)。获取每个研究对象的上下颌石膏模型,然后对石膏模型进行定点,测量上下颌裂侧与非裂侧的牙弓长度和牙弓前段、中段和后段的宽度。测量UCLP患者息止颌位时上下颌裂侧与非裂侧的第一恒磨牙区、第一前磨牙/乳磨牙区、裂隙区/非裂侧尖牙区、中切牙区唇(颊)舌侧的口周力。使用统计软件SPSS 22.0对得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替牙期UCLP患者上下颌双侧牙弓长度和各测量区段的牙弓宽度,以及双侧各测量区域的口周力测量值;并对口周力测量值与牙弓长度及宽度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其原因。结果:1、牙弓的对比替牙期UCLP患者上颌裂侧前、中段牙弓宽度均小于非裂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颌双侧牙弓后段宽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裂侧牙弓长度小于非裂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下颌双侧牙弓长度及宽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口周力的对比替牙期UCLP患者上颌裂侧各测量区域唇颊侧口周力均大于非裂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颌双侧各测量区域舌侧口周力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下颌双侧测量区域唇(颊)舌侧口周力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口周力与牙弓形态的相关性替牙期UCLP患者上颌裂侧中切牙区唇侧口周力与牙弓长度之间具有高度负相关性;上颌裂隙区唇侧口周力与牙弓前段宽度之间具有高度负相关性;上颌裂侧第一前磨牙/乳磨牙区颊侧口周力与牙弓中段宽度之间具有中度负相关性;上颌非裂侧中切牙区唇侧口周力与牙弓长度之间具有低度负相关性;下颌双侧第一恒磨牙区舌侧口周力与牙弓后段宽度之间均具有低度正相关性;下颌双侧中切牙区唇侧口周力与牙弓长度之间均具有低度负相关性。结论:1、替牙期UCLP患者的上颌牙弓发育是不对称的,裂侧前段和中段牙弓发育明显不足。2、替牙期UCLP患者上颌双侧口周力不对称,裂侧口周力均大于非裂侧。3、替牙期UCLP患者上下颌双侧切牙区唇侧口周力均与牙弓长度呈负相关,上颌裂侧的相关程度最大;上颌裂隙区唇侧、前磨牙/乳磨牙区颊侧口周力与牙弓宽度呈负相关;下颌双侧恒磨牙区舌侧口周力与牙弓后段宽度呈正相关。

汪燕青[8](2017)在《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病例分析》文中指出目的:讨论3例不同生长发育时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分析治疗计划的设计及治疗效果。材料与方法:选取3例分别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生长发育高峰期后、成年期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病例1:FYW,女,11岁,主诉地包天、虎牙。侧貌凹,Ⅲ类低角骨面型,上颌后缩,下颌功能性前移;恒牙列期,安氏III类磨牙关系,前牙反覆盖约-1.5mm,反覆(牙合)深;上牙列拥挤度10.5mm,下牙列拥挤度0.5mm;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治疗方案采用双期矫治:一期采用颌骨矫形治疗,以前方牵引器促进上颌生长并解除下颌功能性前移;二期行固定直丝弓矫治,解除牙列拥挤,排齐整平牙列,协调上下颌,精细调整,建立磨牙尖牙的中性关系及正常覆(牙合)覆盖。病例2:WLC,男,14岁,主诉地包天,有家族遗传史。侧貌凹,Ⅲ类均角骨面型,下颌前突;恒牙列期,安氏Ⅲ类磨牙及尖牙关系;前牙切对切,部分前后牙反(牙合)、开(牙合),上前牙唇倾代偿,下前牙稍舌倾;已过生长发育高峰期;12畸形舌侧尖,Bolton指数不调。予排齐整平牙列并拔除38、48后,于下颌颊棚区植入种植钉整体远移下牙列,术中逐渐调磨12畸形舌侧尖。因矫治后期咬合良好,故未行下前牙片切。病例3:CMQ,女,18岁,主诉地包天、牙齿不齐。侧貌凹,轻度Ⅲ类均角骨面型,上唇后缩,下颌及下唇前突。22缺失,部分前牙及左后牙反(牙合),反覆盖-1.0mm,反覆(牙合)较深,上前牙唇倾,下前牙直立。上中线左偏2.5mm,下中线左偏1.0mm,磨牙近中关系,右侧尖牙中性关系。予拔除34,通过远移下前牙及下中线并内收下牙列,唇倾上前牙、前移左上颌后牙以解除反(牙合)、改善侧貌及咬合,术后上下中线一致但均左偏。结果:矫治结束后患者牙齿排列整齐,拔牙间隙关闭,建立磨牙尖牙的中性关系及正常覆(牙合)覆盖,咬合关系良好,同时侧貌得到改善。结论:(1)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的矫治与生长发育密切相关。(2)对骨性Ⅲ错(牙合)患者合理应用前牵器、下颌颊棚区种植体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3)对于伴有单侧侧切牙先天缺失的骨性Ⅲ类患者,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刘冰[9](2015)在《恒上前牙龈下牙折行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的效果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恒上前牙龈下牙折行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本院诊治的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常规修复方式治疗,研究组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较为显着(P<0.05)。研究组的术后牙周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恒上前牙龈下牙折行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具有显着效果,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宜云州,史莉[10](2014)在《正畸牵引联合桩冠修复治疗前牙龈下牙折(附23例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前牙龈下牙折正畸牵引联合桩冠修复治疗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2年11月我院经正畸牵引后桩冠修复治疗的23例(24颗)前牙龈下牙折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经正畸牵引治疗患牙断端均达龈缘上1 mm,平均牙合向移动2.5 mm,残牙根尖区牙槽骨骨密度基本正常;桩冠修复半年后复查,疗效优14例(15颗),良8例(9颗),差1例(1颗),优良率95.7%。结论正畸牵引联合桩冠修复治疗前牙龈下牙折在保留天然牙根同时避免邻牙损伤,美观及功能效果恢复良好,操作简便,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二、牵引修复治疗龈下牙折20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牵引修复治疗龈下牙折20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口腔多学科联合治疗上前牙外伤龈下断根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1.1 病史与检查
    1.2 诊断
    1.3 治疗计划
    1.4 治疗过程
    1.5 随访
2 讨论

(2)青岛市残疾人中心自闭症儿童口腔健康状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口腔检查
        1.2.2 问卷调查
        1.2.3 检查标准
    1.3 质量控制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 总结
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病例汇报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前牙区修复治疗伴牙龈炎症反复发作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1.1 一般情况
    1.2 诊断、预后判断及治疗计划
        1.2.1 诊断
        1.2.2 全口预后判断
        1.2.3 治疗计划
    1.3 治疗过程及治疗效果
        1.3.1 牙周基础治疗与效果
        1.3.2 上、下前牙区牙冠延长术及治疗效果
        1.3.3 上、下前牙固定修复术后牙龈炎症再次发生
2 分析与讨论
    2.1 初诊时牙龈炎症
    2.2 牙冠延长术后牙龈炎症消退
    2.3 术后临时冠阶段发生牙龈炎症
    2.4 修复后发生牙龈炎症
    2.5 修复的时机

(4)阻生牙牵引替换邻牙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阻生牙的发生率
    1.2 阻生牙的危害
    1.3 拔除阻生牙的风险
    1.4 缺失牙的修复方式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的选择
    2.2 手术仪器和材料
    2.3 治疗前准备
    2.4 治疗过程
    2.5 效果评价
3 结果
4 典型病例
    4.1 病例1
    4.2 病例2
    4.3 病例3
5 讨论
    5.1 治疗的可行性
    5.2 外科手术
    5.3 阻生牙的牵引
    5.4 治疗效果
    5.5 治疗后的保持
6 结论
7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埋伏阻生牙处理技术的临床进展
    参考文献

(5)多学科联合治疗前牙美学问题病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病例报告
    病例一
    病例二
    病例三
    病例四
    病例五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6)两种排龈方式排龈效果的比较(ERS介导的凋亡在大鼠牙周炎对血管钙化影响中的可能作用)(附20例临床病例汇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两种排龈方式排龈效果的比较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ERS介导的凋亡在大鼠牙周炎对血管钙化影响中的可能作用
    引言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符号说明
第三部分 临床病例汇报
    病例1 楔状缺损
        参考文献
    病例2 釉珠
        参考文献
    病例3 根管异物
        参考文献
    病例4-6 瘘管
        参考文献
    病例7-8 牙隐裂
        参考文献
    病例9-10 变异根管
        参考文献
    病例11 白色角化症
        参考文献
    病例12 萎缩性舌炎
        参考文献
    病例13-14 冠部修复
        参考文献
    病例15 前牙美学树脂修复
        参考文献
    病例16 重唇
        参考文献
    病例17 阻生齿拔除
        参考文献
    病例18 牙周脓肿
        参考文献
    病例19 牙周炎
        参考文献
    病例20 年轻恒牙断冠粘接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替牙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口周力与牙弓形态相关性的研究附20例临床病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仪器设备
    3 牙弓长度及宽度的测量
    4 口周力的测量
    5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牙弓长度及宽度的测量结果
    2 口周力的测量结果
    3 口周力与牙弓之间的相关性
讨论
    1 研究的意义
    2 替牙期UCLP患者牙弓形态的特点
    3 替牙期UCLP患者口周力的分布
    4 替牙期UCLP患者口周力的分布与牙弓形态的相关性
    5 实验的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20例临床病例汇报
    病例 1 正畸
        参考文献
    病例 2 正畸
        参考文献
    病例 3 正畸
        参考文献
    病例 4 正畸
        参考文献
    病例 5 正畸
        参考文献
    病例 6 正畸
        参考文献
    病例 7 儿牙
        参考文献
    病例 8 牙体牙髓
    病例 9 牙体牙髓
    病例 10 牙体牙髓
        参考文献
    病例 11 牙周
    病例 12 牙周
        参考文献
    病例 13 黏膜
    病例 14 黏膜
        参考文献
    病例 15 修复
        参考文献
    病例 16 修复
    病例 17 修复
        参考文献
    病例 18 口外种植
    病例 19 口外种植
        参考文献
    病例 20 口外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病例一 上颌前方牵引联合固定矫治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
    病例概况
    第一部分 治疗前
    第二部分 治疗过程
    第三部分 治疗结果
    第四部分 讨论
病例二 颊棚区种植钉远移下牙列矫治均角骨性Ⅲ类错(牙合)
    病例概况
    第一部分 治疗前
    第二部分 治疗过程
    第三部分 治疗结果
    第四部分 讨论
病例三 拔牙矫治上颌侧切牙缺失均角骨性Ⅲ类错(牙合)
    病例概况
    第一部分 治疗前
    第二部分 治疗过程
    第三部分 治疗结果
    第四部分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9)恒上前牙龈下牙折行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疗效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2.2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
3 讨论

(10)正畸牵引联合桩冠修复治疗前牙龈下牙折(附23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疗效评定标准[3]
2 结果
3 讨论

四、牵引修复治疗龈下牙折20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口腔多学科联合治疗上前牙外伤龈下断根1例报告[J]. 孙素,晏莺,潘旭东,周静.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21(05)
  • [2]青岛市残疾人中心自闭症儿童口腔健康状况调查[D]. 柏华文. 青岛大学, 2019(02)
  • [3]前牙区修复治疗伴牙龈炎症反复发作1例报告[J]. 马春亮,杨雪,王健,吴倩,牛丽,唐晓琳.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9(03)
  • [4]阻生牙牵引替换邻牙的临床应用研究[D]. 张晶.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9)
  • [5]多学科联合治疗前牙美学问题病例报告[D]. 马琳惠. 大连医科大学, 2019(04)
  • [6]两种排龈方式排龈效果的比较(ERS介导的凋亡在大鼠牙周炎对血管钙化影响中的可能作用)(附20例临床病例汇报)[D]. 陈艳青. 青岛大学, 2018(12)
  • [7]替牙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口周力与牙弓形态相关性的研究附20例临床病例[D]. 李然. 青岛大学, 2018(12)
  • [8]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病例分析[D]. 汪燕青. 福建医科大学, 2017(07)
  • [9]恒上前牙龈下牙折行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的效果观察[J]. 刘冰. 中国医药指南, 2015(15)
  • [10]正畸牵引联合桩冠修复治疗前牙龈下牙折(附23例报告)[J]. 宜云州,史莉. 中国医学工程, 2014(07)

标签:;  ;  ;  ;  ;  

牵引修复治疗龈下骨折20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