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游地文化开发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怿辰[1](2021)在《全域旅游背景下营口黄金海岸带滨海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滨海旅游的发展已经有近40年的历史,作为现代旅游业中最具吸引力的一部分,滨海旅游业的发展意义重大。营口黄金海岸带是东北地区着名海滨旅游胜地,滨海旅游已经成为其目的地的形象标志。滨海旅游活动的开展以旅游资源为依托,滨海旅游资源的开发离不开对滨海旅游资源的科学评价。随着全域旅游概念的深入人心,关于旅游资源的评价不再局限于景区,因此,提出一个符合全域旅游时代背景的滨海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对于滨海旅游业的发展和全域旅游内涵的拓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滨海旅游和滨海旅游资源评价的相关文献,进一步阐述了滨海旅游资源和全域旅游的概念。以旅游系统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产业融合理论为理论基础,介绍了营口市的区位特点和概况,以及营口市全域旅游发展背景。以《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17)为基础对营口黄金海岸带地区滨海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在总结相关滨海旅游资源评价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试行)》和营口黄金海岸带滨海旅游资源特征,构建了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滨海旅游资源评价模型,该评价体系以滨海旅游资源为总目标层,分为3个综合评价层,11个项目评价层和55个因子层,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值和等级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对营口黄金海岸带滨海旅游资源进行了实证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模糊评价法得到营口黄金海岸带滨海旅游资源得分为63.94,属于“较好”级别,营口黄金海岸带旅游资源条件优势明显,人文旅游资源有待开发;社会经济发展良好,区位地理环境较好;开发条件一般,旅游接待设施相对薄弱,整体服务水平需要提升。针对上述分析提出适合营口黄金海岸带滨海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议,在深化全域理念的同时,通过合理整合区域内旅游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挖掘滨海旅游文化,优化滨海旅游环境,注重景区资源的保护,促进旅游产业的全域融合。
王美钰[2](2020)在《地方性视角下旅游地文化对乡村民宿发展影响研究 ——以平安壮寨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步入文旅融合时代,旅游地文化对乡村民宿发展的影响与日俱增。乡村民宿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升级模式,由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外来文化的不断涌入,其发展面临极大的挑战,尤其是乡村民宿日益爆发出粗鄙经营、同质化经营、地方性消弭等问题,十分不利于其可持续健康发展。本研究选取平安寨为案例地,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探究地方性视角下案例地文化对乡村民宿发展影响相关问题,有利于补充乡村民宿地方性相关研究内容,能为旅游地文化及乡村民宿协调发展提供助力。首先,根据相关文献及理论,建构旅游地文化对乡村民宿发展影响的逻辑框架。其次,运用参与观察及访谈法,调查案例地文化及乡村民宿发展状况,分析经营者对乡村民宿地方性塑造情况,同时运用问卷调查分析消费者对乡村民宿地方性感知情况,进而分析案例地文化对乡村民宿发展影响的关键因素、影响程度等,完善影响逻辑框架,并总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促进旅游地乡村民宿可持续发展的切实路径。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以经营者主导的乡村民宿地方性塑造。(1)经营者日益关注乡村民宿网络文化空间的地方性塑造。(2)当地梯田景观文化、吊脚楼建筑文化、饮食文化及民风特质对乡村民宿发展具有重要影响。(3)地方文化认同、对旅游者文化偏好认知及经济资本差异造就乡村民宿不同的发展状况。(2)以消费者主导的乡村民宿地方性感知。(1)乡村民宿地方性感知包括地方景观及建筑文化、地方饮食文化、地方服饰及艺术文化、地方民俗文化、地方精神及制度文化、情感意动等六个维度。(2)地方景观及建筑文化、情感意动形成及地方饮食文化对乡村民宿发展具有重要影响。(3)消费者对乡村民宿地方性感知六个层面的强度排序为:地方景观及建筑文化>消费者情感意动=地方饮食文化=地方精神及制度文化>地方服饰及艺术文化>地方民俗文化。(4)结果表明,消费者受教育程度、职业类型对乡村民宿地方性感知具有较大影响。(3)旅游地文化对乡村民宿发展影响的实质,在地方性视角下可以概况为旅游地文化生产实践及经营者与消费者的乡村民宿地方性塑造和体验过程。(4)旅游地乡村民宿经营者与地方政府应根据研究结论,从文化引领、文化打造、文化营销、文化保障四个方面着手,加快采取相关措施,妥善处理地方文化供给等难题,更好地发挥旅游地文化对乡村民宿发展的积极作用。
李婷[3](2020)在《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评价与建设研究 ——以丽江玉龙雪山为例》文中指出中国正处于第三次消费结构升级转型阶段,人们消费观念与方式逐渐发生转变,对生命和生活质量提出更高需求,突出表现在日益增长的健康消费与旅游消费上。随着大健康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健康+旅游”新业态的巨大发展潜力开始显现,健康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活动。2017年我国首批13个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公布,其中有6个属于山地环境型,山地发展健康旅游的优势逐渐凸显,这为我国山地旅游目的地的转型升级指明了新方向。目前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建设迫在眉睫,当务之急是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山地旅游目的地发展健康旅游的潜力加以评价,评价结果不仅可以反映其发展潜力,也能反映旅游地当前发展健康旅游存在的一些问题,为“对症下药”提供了依据。但当前国内外学者对其研究较少,而关于健康旅游目的地评价的研究更是寥若晨星,如何科学评价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综合发展潜力、推进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建设等问题逐渐受到学者们的重视。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综合评价体系,并对其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我国今后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评价提供科学方法,为其建设和发展提供有益帮助和经验借鉴。论文借助了CiteSpace软件对国内外健康旅游、山地旅游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通过文献可视化分析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研究的主要内容、热点与趋势、研究历程以及作者之间、机构之间的合作网络关系,从文献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山地旅游与健康旅游受政府支持力度强、政策环境利好,对其相关研究自2016年起进入迅速增长期。在对相关研究进行评述后,对相关概念进行厘清,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尝试性提出了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定义,用需求层次理论、产业融合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我国传统健康思想与中医理论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并联系健康旅游的发展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的“横向升级”新理解。然后对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建设条件与模式进行了定性分析,提出了健康旅游目的地的生态依托型—生态疗养旅游地、文化驱动型—文化养心旅游地、医养植入型—医疗医护旅游地、养老综合型—养老度假旅居地、体旅融合型—运动健身旅游地等五种建设模式;结合山地的优势与劣势,归纳出三种适宜国内一般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建设模式:生态依托型-山地疗养度假旅游地、文化驱动型-山地文化养生旅游地、体旅融合型-山地户外运动旅游地。基于以上分析,初步拟定了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评价指标,经过两轮专家问卷调查、多次专家咨询后最终确定了评价体系,利用SPSS软件计算得出各指标的权重系数,构建了综合评价模型,得出以下结论:(1)构建了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山地健康旅游资源、山地健康旅游产品、山地健康旅游环境、山地健康旅游管理、山地健康旅游配套服务设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38个三级指标;(2)一级指标中,山地健康旅游资源所占权重最高(0.4547),其次是山地健康旅游产品(0.2407),山地健康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和旅游环境权重相同(0.1203),占比最小的是山地健康旅游管理(0.064),说明山地健康旅游资源在山地健康旅游地的建设和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3)二级指标中,自然健康旅游资源所占权重最高(0.3637),其次为山地健康旅游专项产品(0.1925)、健康旅游专项服务设施(0.0963),说明自然健康旅游资源对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其三级指标中气候舒适度所占权重最高(0.1889),说明舒适的气候是建设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最重要的“硬件”条件;(4)在山地健康旅游产品的三级指标中,山地运动旅游产品所占权重最高(0.101),其次是山地疗养旅游产品(0.0643)、山地度假旅游产品(0.0305),这表明山地运动旅游产品是当前人们广泛认同并参与到山地健康旅游活动中的重要形式,因此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建设离不开多元、丰富的山地运动旅游产品;(5)在山地健康旅游环境的三级指标中,地质环境安全程度占比最高(0.4433),说明地质安全是开展山地健康旅游的重要基础保障。论文选取玉龙雪山为案例地进行实证研究,对其建设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综合发展潜力进行评价,采取了实地调研、问卷调查、走访等方法搜集相关数据、了解当地实情,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玉龙雪山旅游目的地综合得分S=3.5855,属于中等发展潜力旅游地,具有较好的发展健康旅游的潜力;(2)玉龙雪山的健康旅游产品中,山地运动旅游产品、山地疗养产品得分较高,说明适宜体旅融合型-山地户外运动旅游地、生态依托型—山地疗养度假旅游地两种建设模式;(3)基于评价结果分析和实际调研,认为当前玉龙雪山发展健康旅游的主要困境为:无力支撑“遍地开花”、人文资源“孤芳自赏”、航母策略“一枝独秀”等问题。(4)针对问题,提出了推动产业融合,丰富产品供给;整合营销力量,树立特色品牌;完善服务体系,打造智慧旅游;协调多方利益,优化旅游管理;提升安全保障,注重生态保护等五大发展路径建议。
牛嘉仪[4](2020)在《新疆莎车县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文中指出“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旅游业作为连接沿线国家、城市的重要纽带之一,在拉动经济增长、加强区域间交流合作的同时,能够有效促进生态环境及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沿线旅游业迎来重要发展机遇。莎车县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城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深厚的历史文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开发条件,旅游开发潜力巨大。但当前旅游业发展面临着资源开发程度低、产品结构单一、产业附加值不足等困境。如何将资源潜力转化为现实价值、将资发展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本县旅游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科学、有效地开发利用莎车县旅游资源,明确莎车县旅游业未来发展方向,本文从旅游资源综合评价入手,运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调查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通过构建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对莎车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评价,并以此为依据确定了本县旅游资源的品质等级结构及开发顺序;通过对莎车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分析,就区位交通、社会经济环境、政策环境、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客源市场进行了详尽分析。此外,针对县内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广阔的地理空间,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最邻近点分析、核密度分析、连接度分析、通达度分析、可达性分析等,对旅游资源的总体空间分布特征和旅游交通网络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综合以上分析结果,提出了空间布局、市场开发、营销策略、产品开发方面对策建议,为莎车县旅游业发展提供思路和方向。
沈一品[5](2020)在《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安阳乡村文旅产品开发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加速,久居城市的人民在工作之余急亟需一个安静、休闲、舒适的城所来愉悦心情和休养生息。因而乡村旅游的应运而生和迅猛发展,使其逐渐成为都市居民的新宠,满足了游客亲近自然、回归田园的旅游诉求,乡村旅游已成为都市居民的主要出行方式。在文化旅游产业和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乡村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成为乡村旅游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的适应乡村旅游新发展。河南安阳作为我国七大古都之一,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且拥有乡村文化旅游开发的良好背景。因此笔者选取七大古都之一的河南省安阳市作为研究重点。运用调查问卷、AHP层次分析等方法,对安阳乡村旅游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整理,提取适合安阳乡村文旅产品开发的积极因子,创新安阳乡村文旅产品的开发。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对本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做出说明,同时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并进行分析和梳理,从而得到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章是乡村旅游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解析乡村旅游的相关概念,同时找到支撑研究的理论依据,其中包含旅游动机理论与市场学、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体验性旅游产品理论、旅游产品核心竞争力理论。第三章是针对安阳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条件的基础分析。分析安阳的基本概况,乡村旅游资源禀赋的梳理及市场需求的分析。第四章是市场调查。根据问卷调查和隐喻提取法,确定梳理影响安阳乡村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相关因素,为定量研究提供依据。第五章是定量分析。根据所确定的相关指标建立安阳乡村旅游文化指标体系,并运用AHP层次分析法计算相关指标权重,最终通过定量方法得到安阳乡村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主要方向。第六章是结论与展望。主要包含对该课题的总结,找出论文的创新点,提出研究的局限之处,并写出对研究的展望。
张晓娅[6](2020)在《基于RMP理论的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以甘肃省河西走廊为例》文中提出甘肃省政府从上层建筑上打出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旅游强省的意见》《关于加快全省智慧旅游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2018年6月7日发布了《甘肃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旅游业成为甘肃的主打产业。正处于发展高峰期的甘肃旅游业,位于一带一路黄金段的河西走廊,文化名城贯穿一线,旅游资源五彩缤纷,具有浓郁的西北特色,浓缩了大西北自然与人文风光的精华。如何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迎合游客偏好的旅游产品,以产品为核心,把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进行对接与整合,成为河西走廊旅游产品开发的当务之急。本文把河西走廊的旅游产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RMP理论,依托旅游资源,依据游客产品偏好需求,对旅游产品的开发进行分析与评价,结合旅游产品开发原则,为河西走廊提出产品开发思路,设计产品开发模式,对产品类型合理定位及旅游线路的规划设计,提出产品开发策略。针对以上内容,分析河西走廊的旅游资源。其旅游资源的数量总计占据了8个主类,其中包含的亚类有24个。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观赏价值。分析河西走廊的旅游市场,了解客源需求。游客选择河西走廊旅游产品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产品的可靠性,动机倾向于陪伴家人和朋友,获取信息的渠道为线上渠道。本文将影响游客选择河西走廊旅游产品的因素主要分为四大类:旅游文化、旅游地服务接待、产品自身以及社会关系。其中,旅游文化类游客,关注两点,首先是美食文化,其次是旅游文化。服务接待类游客更为关注旅游地基础设施与服务、交通通达性,产品自身类游客在选择旅游产品时,更加关注产品可靠性。社会关系类游客关注的是居民友好程度。这些类型的游客获取信息的渠道多为线上渠道。分析河西走廊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发现其存在旅游产品类型相对较少,开发深度不足、营销推广能力差、产品形象塑造难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为河西走廊提出系统的开发构想。包括提供开发思路,设计产品开发路径,提出红色旅游、戈壁生态乡村等开发模式,设计石窟、长城、红色、丝路、宗教等旅游产品开发类型,规划旅游线路。提出将旅游产品宣传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完善旅游产品体系,整合旅游路线、完善河西走廊的基础设施等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刘一璇[7](2019)在《剑川白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文中提出沐浴在文旅融合旅游改革的阳光雨露下,云南“民族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大有可为。“民族文化+旅游”要求用“大旅游”观念发展旅游新业态,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剑川是云南省白族原乡,境内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白族文化、文化技艺等旅游资源;亚热带季风气候显着,森林覆盖率高达77%,自然风光优美;南北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等地毗邻,极大地为剑川深度开发白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展区域旅游互动合作、打造地方旅游产品精品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剑川是国家贫困县,在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仅仅围绕茶马古道重镇——沙溪古镇、石宝山景区、千狮山(满贤林)、滇山之组——老君山等景区进行开发,对白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2017年剑川政府提出要全面开展全域旅游促旅游业改革,强调完善民族文化旅游线路。如何立足全域旅游扶贫的政策环境,开发欠发达地区剑川白族文化旅游资源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本文选择了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定性比较分析法和实地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并结合多学科基础知识视角,为开展论题研究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运用旅游地理学理论,如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旅游竞争力理论和旅游者行为理论等基础理论和观念;从开发模式、旅游产品设计、旅游市场营销等方面深入分析剑川白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及原因,结合开发现状,为剑川白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创新思路和措施。论文共计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从宏微观角度介绍选题背景,并介绍论题的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理清了论题的研究方法与思路,并指出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章界定本文的基本概念并介绍论文写作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对剑川白族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及评价。采用国家旅游资源分类及评价标准,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层面对剑川白族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分类;进行单体资源价值评价的问卷调查,结合问卷中价值评价指标数据进行定性比较分析;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分析并评价剑川白族文化旅游资源价值。第四章对剑川白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及开发现状进行概述。从保护政策及法律条例、申遗保护工作进展情况两方面分析剑川白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的政策实践及问题;根据剑川旅游委提供的2010-2018年旅游业相关数据,分析剑川白族文化旅游市场现状;结合访谈资料分析剑川白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实践探索及成效。第五章结合白族文化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与开发现状,分析剑川白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及原因。从开发模式、旅游产品设计、旅游市场营销等三个方面对剑川白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具体化问题深入探索;针对开发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第六章笔者关于剑川白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创新思路及措施提出自己的见解。
周梦梦[8](2019)在《“乡村振兴”视阈下江西省乡村旅游大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7年,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历史任务。广大农村发展需依靠“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而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一个重要举措。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PEST模型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乡村、乡村旅游、乡村振兴战略等概念进行了辨析,对供求关系理论、产业融合理论、增长极理论、点轴开发理论和梯度开发理论等基础理论进行了梳理,简要分析了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战略的互动关系,为后续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其次,基于实地调研和资料收集,对江西省乡村旅游开发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选取江西省174个A级乡村旅游点进行分析,归纳出了10种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并总结出各乡村旅游点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旅游资源开发规划不合理;乡土文化开发深度不足;旅游产品特色化不明显;乡村旅游业态有待提升;旅游开发资金投入难度大;旅游人才数量与开发速度不匹配;旅游资源保护对策不完善等。然后,从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条件、宏观环境和行业(农旅)发展等不同层面对江西省乡村旅游大开发进行可行性分析,得出在政策、财力、人力、物力等方面乡村已经具备旅游开发的条件。最后,针对江西省乡村旅游开发中现存的问题,依据相关理论和可行性分析,初步构建江西省乡村旅游发展的“三大战略”,即资源整合与优化提升、产业融合与协调发展、区域联合与梯度开发。并对江西乡村旅游开发提出“八项措施”,即强化乡村旅游整体规划与精细设计,打造特色品牌;深度发掘乡村本土文化,彰显地域文化旅游特色;重视乡村旅游产品的特色与创新,使之保持旺盛的旅游吸引力;培育乡村旅游新兴业态,创新升级产业链;拓宽投融资渠道,确保多种性质的资金持续投入;重视旅游人才作用,实行高位配置,全方位推动旅游发展;加大乡村旅游资源保护力度,确保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政府投资要科学合理,并注重成效与带动效应等。以期对江西省乡村旅游地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张杰[9](2019)在《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森林养生旅游在国内方兴未艾。2019年3月8日,国家林业与草原局、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在2022年建成布局较合理的区域性森林康养服务体系,建立国家森林康养基地300处,到2035年建成覆盖全国的森林康养服务体系,强调森林康养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森林养生旅游是森林康养产业中的重要内容,中医特色明显,开展森林养生旅游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有助于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森林康养产业中的独特优势。广东省森林资源丰富,养生旅游发展基础坚实,社会对发展森林养生旅游的呼声很高。但是目前相较其他省份而言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实质进展比较缓慢。经过文献梳理,发现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相关研究很少,而且多数的森林养生旅游研究是基于旅游管理、林业经济、产业经济的视角,仅有零星的森林旅游研究涉及到中医养生的内容,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缺乏中医养生学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因此本研究选取广东省为研究对象,从中医养生学的视角开展了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研究。目的:首先,系统地梳理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包括旅游开发的一般理论和基于中医学的森林养生理论。其次,分析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现状,包括外部宏观环境、内部现状与问题,以及内外部综合态势。然后,基于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现状,以森林养生旅游的相关理论为指导,探讨其开发策略,包括开发模式、产品和服务体系、产业发展形态、产业发展保障措施等方面内容。最后,介绍和分析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三个具体案例。以期为广东省乃至全国其他地区开展森林养生旅游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方法:(一)交叉研究法森林养生旅游属于多产业交叉领域,涉及中医药、旅游管理、林业经济、产业经济等多学科内容,因此要使用多元化视角和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方法。(二)文献研究法通过回顾国内外关于森林养生旅游的研究文献,尽可能掌握最新的研究进展;通过梳理中医养生学、旅游管理学、森林医学相关文献着作,整理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查阅、整理相关政府部门网站、行业网站提供的统计数据和资料,尽可能全面收集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现状资料。(三)田野调查法实地走访省内省外多处森林养生旅游开发单位,深入山地、森林,与当地居民、游客、管理人员进行深入交谈,详细考察当地的森林气候、地形、植被、水源、历史人文等情况,获取了丰富的一手资料。(四)访谈报告法与广东省森林公园协会合作开展关于《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示范基地评定标准》制定的课题研究,举办“国有林场森林康养休闲体验示范建设情况”座谈会,对受访者进行结构性访谈调查,并多次参加行业会议、与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行业专家学者、企业管理人员进行访谈和交流,加深对森林养生旅游的专业认识。(五)问卷分析法在广东省部分森林旅游区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并采用Excel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初步了解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消费者特征、认知及需求情况。(六)模型分析法引入了 PEST宏观环境分析模型、RMP旅游开发模型、SWOT综合态势分析模型,将收集到的定性资料和定量数据进行结构化的模块分析,系统地开展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现状研究。(七)个案分析法在开发现状研究和开发策略研究部分,多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说明。在最后开展专门的案例研究内容,选取广东省三个不同的森林养生旅游模式的案例,从项目概况、现状分析和建设规划三个方面进行介绍。成果:(1)系统梳理了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包括旅游开发的一般理论和森林养生理论。梳理了森林养生旅游开发时涉及的旅游开发一般理论,并探讨其在森林养生旅开发中的具体应用。主要包括区位和空间结构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竞争力理论、旅游生命周期理论、旅游社会学与人类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体验经济理论等。首次整理归纳了森林养生理论。本研究为适应产业发展需要,将森林养生的概念进行合理延伸,以中医养生学理论和森林医学理论为指导,整理归纳了森林养生理论的概念内涵、养生目的、养生原则、养生方法和注意事项。认为森林养生是以有益人体健康的森林环境与资源为基础,辅以必要的养生保健设施,通过环境养生、行为养生、精神养生等具体养生方法活动,最终实现维护健康和幸福两大目的的一种综合养生方式。森林养生的原则包括天人相应,三因制宜;扶正避邪,预防为主;动静互涵,身心同调;综合调养,持之以恒四大方面。森林养生的方法有森林浴养生、森林饮食养生、森林运动养生、森林温泉养生、针灸推拿养生、森林园艺养生、森林精神养生、森林芳香养生、森林五色养生、森林音乐养生等十种。(2)研究归纳了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现状。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面临的外部宏观环境有政策环境: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支持、养生旅游发展的政策支持、林业改革发展的政策支持;经济环境:经济整体发展稳中求进、森林旅游经济快速发展、林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健康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社会环境:居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社会对养生需求日益扩大、广东省养生文化氛围浓厚;技术环境:中医药养生技术发展、林业科技发展、旅游事业人才培养等。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内部开发现状:整理了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资源,包括森林生态资源、岭南本草资源、饮食养生资源、温泉养生资源、滨海旅游资源、历史人文资源等;调查分析了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市场需求,包括消费者的基本特征分析、对森林养生旅游的认知分析、需求分析等;调查分析了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产品和服务现状,包括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展情况、规划情况以及目前产品和服务存在的问题。产品和服务存在的问题有资源缺乏充分利用;开发基础有待完善;产品和服务未形成产业链;产品和服务的专业性有待提高。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内外部综合态势:内部优势:森林养生旅游资源条件优越、区位和交通条件良好、旅游客源市场广阔、旅游经济支撑强劲有力;内部劣势:开发现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森林季节性闲置;外部机遇:森林养生旅游是多方政策交汇点、社会的养生需求;外部挑战:其他地区的竞争挑战、不合理开发带来的森林破坏。(3)提出了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策略。差异化的开发模式:提出“森林旅游+X养生+Y养生+……”的差异化森林养生旅游开发模式。将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模式分为:“森林旅游+本草养生”的林下中药模式;“森林旅游+饮食养生”的生态美食模式;“森林旅游+运动养生”的休闲健身模式;“森林旅游+温泉养生”的康体度假模式;“森林旅游+精神养生”的养心度假模式;“森林旅游+滨海养生”的山海度假模式。并结合实例介绍每种模式的特点、适宜开展的地区、以及产业延伸的路径等内容。中医药特色的产品和服务体系:森林养生旅游产品和服务需要以森林养生理论为指导、由专业养生人员来实施、养生特色要融入旅游六要素中。研究还认为目前森林养生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目标群体主要为健康和亚健康人群,以森林养生方法为框架整理了二十八项森林养生旅游项目,并总结了产品和服务中的三因制宜原则,凸显了中医药的特色。融合性的产业发展形态:提供了森林小镇、森林养生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园三种适宜森林养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形态。综合性的产业发展保障措施:分别从政策规划、人才培养、融资模式、营销推广等方面展开分析。(4)介绍了三个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案例本研究选取广东省三个不同的森林养生旅游模式的案例,即丰顺留隍潮客小镇:“森林旅游+温泉+禅修养生”的身心度假模式、大北山森林养生旅游基地:“森林旅游+本草+茶文化养生”的林下茶药模式、惠来南药产业园:“森林旅游+本草养生”林下中药模式,从项目概况、现状分析和建设规划三个方面进行介绍。结论: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研究,梳理了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特别是首次整理出的森林养生理论,为森林养生旅游的内容开发提供专业依据,有助于凸显森林养生旅游的中医药特色。此外对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进行区域研究也尚属首次,系统展现了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的开发现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若干开发策略,最后三个不同开发模式的案例,为其它研究提供借鉴。整个研究从森林养生旅游的相关“理论”研究到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实践”研究,从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现状和开发策略的“面”研究到案例分析的“点”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点”和“面”相结合,为广东省乃至全国其他地区的森林养生旅游开发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参考,具有一定的价值。
王晓彤[10](2016)在《基于文化扩散理论的温泉旅游开发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大量增加,我国旅游业进入了快速增长的新阶段,旅游消费持续增长,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休闲度假正逐步主导旅游市场。温泉旅游是一种集沐浴、健康疗养、娱乐消遣、观光度假为一体的综合休闲旅游方式,由于其康体保健作用,使温泉旅游逐渐成为休闲旅游主要方式之一。辽宁省处于我国东北南部地区,将东北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区紧密衔接。多年来,辽宁省旅游业发展一直存在着严重的淡旺季的问题,温泉旅游不但是破解冬季旅游"瓶颈"的重要途径,也是省内旅游业的重要载体。辽宁省地热资源储量丰富,温泉开发利用历史悠久,且开发潜力大,温泉旅游开发具有客源市场、资源禀赋、历史文化、交通区位等发展优势,2011年辽宁省政府提出要建设"中国温泉旅游第一大省"。本文借鉴国内外温泉旅游开发研究的经验,运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评分法、层次分析法、借助ArcGIS、Photoshop绘图等方法,结合主要运用哈格斯特朗的文化扩散理论,辅以产业集群理论、"点-轴"理论对辽宁省温泉旅游开发进行研究。首先,本文借鉴国内外温泉旅游研究成果,通过综合分析辽宁省温泉旅游发展背景,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辽宁省温泉旅游地资源指标评价体系,以此确定辽宁省温泉旅游地资源开发序位及等级差别。其次,本文综合分析辽宁温泉旅游资源与产品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利用哈格斯特朗的文化扩散理论解释辽宁温泉旅游的扩散机制。最后,本文提出辽宁省温泉旅游开发原则、结合文化扩散理论与"点-轴"理论提出辽宁省温泉旅游"两核一轴一带十区"的空间布局,并在文化扩散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辽宁省温泉旅游开发模式与策略。基于文化扩散理论的温泉旅游开发研究有助于理解辽宁温泉旅游地扩散机制,促进辽宁省温泉旅游地的形成与发展,在温泉旅游开发过程中合理的利用和保护温泉资源,使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现实的经济优势,实现旅游资源价值的最大化,提高辽宁省温泉旅游知名度,为辽宁省温泉旅游开发提供理论的指导作用。
二、旅游地文化开发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旅游地文化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全域旅游背景下营口黄金海岸带滨海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滨海旅游资源 |
(二)全域旅游 |
二、相关理论 |
(一)旅游系统论 |
(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
(四)产业融合理论 |
第三章 营口黄金海岸带滨海旅游发展现状 |
一、营口市区位特点和概况 |
(一)自然环境概况 |
(二)社会经济概况 |
(三)营口市全域旅游发展背景 |
二、营口黄金海岸带滨海旅游资源概况 |
(一)营口黄金海岸带简介 |
(二)营口黄金海岸带旅游资源分类 |
(三)营口黄金海岸带滨海旅游资源特征 |
第四章 全域旅游背景下营口黄金海岸带滨海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的构建 |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 |
(一)国内滨海旅游资源评价研究进展 |
(二)评价指标建立的依据 |
(三)评价指标的选取 |
二、评价指标的分析说明 |
(一)旅游资源条件的指标分析 |
(二)开发条件的指标分析 |
(三)区位特征的指标分析 |
三、指标权重的确定 |
(一)构建判断矩阵 |
(二)指标权重的计算 |
(三)指标权重结果分析 |
第五章 全域旅游背景下营口黄金海岸带滨海旅游资源评价研究 |
一、研究数据的来源 |
二、全域旅游背景下营口黄金海岸带滨海旅游资源实证研究 |
(一)数据收集与整理 |
(二)建立模糊评价模型 |
三、全域旅游背景下营口黄金海岸带滨海旅游资源评价分析 |
(一)自然旅游资源优势明显,可利用价值较高 |
(二)人文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大,文化价值有待发掘 |
(三)地理环境条件优越,社会经济发展良好 |
(四)旅游设施条件薄弱,服务水平需要提高 |
(五)区位特征良好,交通便利 |
第六章 全域旅游背景下营口黄金海岸带滨海旅游资源开发建议 |
一、全域旅游背景下营口黄金海岸带滨海旅游资源开发原则 |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 |
(二)市场导向原则 |
(三)系统开发原则 |
(四)文旅融合原则 |
(五)产业协同原则 |
二、全域旅游背景下营口黄金海岸带滨海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
(一)深化全域旅游理念,促进旅游产业的全域融合 |
(二)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 |
(三)挖掘滨海旅游文化,构建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 |
(四)优化滨海旅游环境,提升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 |
(五)完善配套旅游产品,注重景区资源保护 |
结论和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地方性视角下旅游地文化对乡村民宿发展影响研究 ——以平安壮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宏观背景 |
1.1.2 微观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 |
2.1 概念界定及内涵 |
2.1.1 旅游地文化相关定义 |
2.1.2 乡村民宿相关定义 |
2.1.3 地方性相关定义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1 民宿相关研究综述 |
2.2.2 旅游地文化影响相关研究综述 |
2.2.3 地方性相关研究综述 |
2.2.4 总结与述评 |
2.3 旅游地文化对乡村民宿发展影响的理论框架 |
2.3.1 理论基础 |
2.3.2 基于地方性视角的影响分析框架构建 |
第3章 实证设计与数据获取 |
3.1 研究区域选取 |
3.2 调查对象选取及研究目标 |
3.3 访谈问题设计 |
3.4 乡村民宿消费者问卷设计 |
3.5 数据收集与调研方案 |
第4章 地方性下案例地文化对乡村民宿发展影响实证分析 |
4.1 案例地基本情况 |
4.1.1 案例地概况 |
4.1.2 案例地文化结构要素分析 |
4.1.3 案例地乡村民宿发展情况 |
4.2 地方文化表征:乡村民宿经营者主导的地方性塑造 |
4.2.1 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
4.2.2 乡村民宿地方性塑造情况铺叙 |
4.2.3 乡村民宿地方性塑造差异分析 |
4.3 地方文化体验:消费者感知的乡村民宿地方性特征 |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2 量表信效度分析 |
4.3.3 乡村民宿地方性感知情况铺叙 |
4.3.4 地方性感知各维度强度差异分析 |
4.3.5 人口统计学特征下地方性感知差异分析 |
4.4 调查结论与存在问题分析 |
4.4.1 调查结论分析 |
4.4.2 影响逻辑总结 |
4.4.3 存在问题分析 |
第5章 地方性视角下旅游地乡村民宿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
5.1 文化引领 |
5.1.1 树立文化与民宿整体发展观 |
5.1.2 注重标准化与特色化的统一 |
5.1.3 注重地方文化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
5.2 文化打造 |
5.2.1 文化内涵识别与挖掘 |
5.2.2 文化多元表征与利用 |
5.2.3 文化氛围营造与体验 |
5.2.4 文化产品创新与创意 |
5.3 文化营销 |
5.3.1 明确民宿目标市场 |
5.3.2 实现民宿品质经营 |
5.3.3 打造民宿集群品牌 |
5.4 文化保障 |
5.4.1 政策支持保障 |
5.4.2 景观维护保障 |
5.4.3 金融信贷保障 |
5.4.4 社区参与保障 |
5.4.5 从业培训保障 |
第6章 结语 |
6.1 研究成果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观察提纲 |
附录 B 访谈提纲 |
附录 C 调查问卷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评价与建设研究 ——以丽江玉龙雪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大健康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
1.1.2 “健康+旅游”新业态发展潜力巨大 |
1.1.3 山地发展健康旅游的优势逐渐凸显 |
1.1.4 中国山地旅游目的地亟需转型升级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文献分析数据来源 |
1.2.2 健康旅游研究综述 |
1.2.3 山地旅游研究综述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健康旅游 |
2.1.2 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需求层次理论 |
2.2.2 产业融合理论 |
2.2.3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2.2.4 我国传统健康思想与中医理论 |
第3章 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建设条件与模式分析 |
3.1 建设条件分析 |
3.1.1 环境条件 |
3.1.2 资源价值 |
3.1.3 产品基础 |
3.1.4 市场构成 |
3.2 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建设模式 |
3.2.1 健康旅游目的地的建设模式 |
3.2.2 山地建设健康旅游目的地的优劣势 |
3.2.3 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的建设模式 |
第4章 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发展潜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
4.1 选取评价指标的原则 |
4.2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
4.2.1 初步拟定评价指标体系 |
4.2.2 运用德尔菲法筛选、调整指标 |
4.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最终确定 |
4.3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4.3.1 AHP法与德尔菲法相结合 |
4.3.2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4.3.3 权重结果分析 |
4.4 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发展潜力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5章 丽江玉龙雪山旅游目的地实证研究 |
5.1 玉龙雪山健康旅游发展概况 |
5.1.1 研究区域 |
5.1.2 旅游业发展水平 |
5.1.3 山地健康旅游资源 |
5.1.4 山地健康旅游产品 |
5.1.5 旅游配套服务设施 |
5.2 玉龙雪山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发展潜力评价 |
5.2.1 问卷调查与数据评价分析 |
5.2.2 评价结果与分析 |
5.3 玉龙雪山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发展路径 |
5.3.1 推动产业融合,丰富产品供给 |
5.3.2 整合营销力量,树立特色品牌 |
5.3.3 完善服务体系,打造智慧旅游 |
5.3.4 协调多方利益,优化旅游管理 |
5.3.5 提升安全保障,注重生态保护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第一轮专家调査问卷:指标筛选 |
附录2 第二轮专家调査问卷:权重打分 |
附录3 玉龙雪山健康旅游评价—游客调查问卷 |
附录4 玉龙雪山健康旅游评价—旅游管理人员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新疆莎车县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旅游资源 |
2.1.1 概念演变 |
2.1.2 分类基础 |
2.2 旅游资源评价 |
2.2.1 评价方法 |
2.2.2 研究领域 |
2.3 旅游资源开发 |
2.3.1 开发模式 |
2.3.2 开发路径 |
2.3.3 现实存在问题 |
2.4 相关理论基础 |
2.4.1 旅游区位论 |
2.4.2 增长极理论 |
2.4.3 网络化理论 |
3 莎车县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旅游资源基本情况 |
3.1.1 旅游资源调查 |
3.1.2 旅游资源分类 |
3.1.3 主要旅游资源情况 |
3.2 评价指标遴选 |
3.2.1 指标遴选思路 |
3.2.2 成熟指标模型借鉴 |
3.2.3 初选指标池构建 |
3.3 指标筛选及确定 |
3.3.1 指标筛选过程 |
3.3.2 指标及体系确定 |
3.4 指标权重 |
3.4.1 评价体系各层次权重确定 |
3.4.2 权重结果分析 |
3.5 指标评价及资源分级标准 |
3.5.1 指标评价标准 |
3.5.2 资源分级标准 |
4 莎车县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
4.1 莎车县旅游资源评价 |
4.1.1 定性分析 |
4.1.2 定量评价 |
4.1.3 评价小结 |
4.2 莎车县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
4.2.1 区位交通支持条件分析 |
4.2.2 社会经济支持条件分析 |
4.2.3 政策环境分析 |
4.2.4 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
4.2.5 客源市场条件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基于GIS的莎车县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 |
5.1 基础数据处理 |
5.1.1 旅游资源点位选取 |
5.1.2 数据资料来源及处理 |
5.2 莎车县旅游资源总体空间分布结构 |
5.2.1 空间分布类型 |
5.2.2 地形地貌分析 |
5.2.3 基于水系的缓冲区分析 |
5.3 连接度分析 |
5.3.1 α指数分析 |
5.3.2 β指数分析 |
5.3.3 γ指数分析 |
5.4 通达度分析 |
5.4.1 通达度指数 |
5.4.2 紧密度指数 |
5.5 可达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莎车县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
6.1 开发思路 |
6.2 空间分区策略 |
6.3 市场开发策略 |
6.3.1 形象定位 |
6.3.2 目标市场 |
6.3.3 营销策略 |
6.4 产品开发策略 |
6.4.1 旅游产品开发 |
6.4.2 旅游线路开发 |
7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莎车县旅游资源评价指标调查表 |
附录二 莎车县旅游资源评价指标权重调查表 |
致谢 |
(5)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安阳乡村文旅产品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
1.1.2 国家政策的支持 |
1.1.3 文旅产品发展的情况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对乡村旅游的研究 |
1.3.2 国内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研究 |
1.3.3 国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研究 |
1.3.4 国内对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探究 |
1.3.5 国内外乡村对比研究 |
1.3.6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综合分析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AHP层次分析法 |
1.4.4 数理统计法 |
1.5 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乡村旅游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乡村 |
2.1.2 乡村旅游 |
2.1.3 乡村文化 |
2.1.4 乡村文旅产品 |
2.1.5 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的辩证关系 |
2.2 理论依据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旅游动机理论与旅游市场学 |
2.2.3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2.2.4 体验型旅游产品理论 |
2.2.5 旅游产品核心竞争理论 |
2.2.6 理论述评 |
第三章 安阳乡村文旅产品开发的背景 |
3.1 安阳概况 |
3.1.1 区位概况 |
3.1.2 自然地理概况 |
3.1.3 人文环境概况 |
3.1.4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3.1.5 人居条件概况 |
3.2 安阳文旅产业发展概况 |
3.2.1 产业发展现状 |
3.2.2 产业发展优势 |
3.3 安阳文化资源概况 |
3.3.1 文化资源概况及分类 |
3.3.2 乡村文化旅游资源普查 |
3.4 安阳乡村旅游资源现状评价 |
3.4.1 种类丰富 |
3.4.2 品牌突出 |
3.4.3 人文深厚 |
3.4.4 分布分散 |
第四章 安阳乡村旅游资源禀赋调查与评价 |
4.1 问卷调查 |
4.1.1 问卷的设计 |
4.1.2 调查过程 |
4.1.3 客群特征分析 |
4.2 隐喻提取法 |
4.2.1 过程设计 |
4.2.2 引导式访谈 |
4.2.3 访谈过程展示 |
4.3 补充资料的收集 |
第五章 基于AHP分析法的安阳乡村旅游核心文化因素提取 |
5.1 AHP层次分析法 |
5.1.1 AHP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5.1.2 判断矩阵的创建 |
5.1.3 单层次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
5.1.4 组合层次排序与一致性检验 |
5.2 安阳乡村旅游文化指标体系构建 |
5.2.1 指标的筛选与修正 |
5.2.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5.3 AHP层次分析法的运用 |
5.3.1 层次结构模型的建立 |
5.3.2 判断矩阵构造及一致性检验 |
5.4 结果显示 |
第六章 安阳乡村文旅产品开发策略 |
6.1 开发原则 |
6.1.1 市场导向 |
6.1.2 体验为先 |
6.1.3 特色彰显 |
6.1.4 经营产业化 |
6.1.5 保护性开发 |
6.2 开发途径 |
6.2.1 文化挖掘 |
6.2.2 核心突出 |
6.2.3 分清主次 |
6.3 开发策略 |
6.3.1 品牌打造 |
6.3.2 举办活动 |
6.3.3 文化植入 |
6.3.4 类型多元 |
6.4 安阳乡村文化旅游产品创新设计 |
6.4.1 民俗文化旅游产品 |
6.4.2 宗教文化旅游产品 |
6.4.3 红色旅游产品 |
6.4.4 乡村文化旅游产品 |
第七章 总结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6)基于RMP理论的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以甘肃省河西走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图 |
1.5 论文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及基础理论研究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旅游产品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2 旅游产品开发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3 RMP分析理论及其应用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旅游产品 |
2.2.2 旅游产品开发 |
2.3 相关理论研究 |
2.3.1 RMP分析理论 |
2.3.2 旅游动机理论 |
2.3.3 顾客满意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河西走廊资源现状分析 |
3.1 河西走廊旅游资源概况 |
3.1.1 研究区概况 |
3.1.2 旅游资源概况 |
3.2 河西走廊旅游资源调查与分类 |
3.3 河西走廊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
3.3.1 旅游资源类型的评价 |
3.3.2 旅游资源的优劣势分析 |
3.4 资源转换化产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河西走廊旅游市场分析 |
4.1 河西走廊旅游市场概况 |
4.2 问卷调查 |
4.2.1 调查内容 |
4.2.2 问卷设计与指标选取 |
4.2.3 游客统计特征描述 |
4.3 信度、效度分析 |
4.3.1 信度分析 |
4.3.2 效度分析 |
4.4 河西走廊游客的旅游产品需求偏好分析 |
4.4.1 河西走廊游客选择旅游产品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2 河西走廊游客选择旅游产品动机分析 |
4.4.3 河西走廊旅游产品信息渠道分析 |
4.4.4 不同类型游客信息渠道偏好分析 |
4.5 游客的出游行为特征统计 |
4.6 河西走廊旅游市场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河西走廊旅游产品分析 |
5.1 河西走廊旅游产品的外部环境支持 |
5.2 河西走廊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分析 |
5.3 河西走廊旅游产品满意度评价 |
5.3.1 评价方法 |
5.3.2 定指标、评语集和指标 |
5.3.3 设定评语集与相应分值 |
5.3.4 设定因子评价矩阵 |
5.3.5 确定指标权重 |
5.3.6 模糊综合评价法 |
5.3.7 评估结果 |
5.4 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 |
5.5 本章小结 |
6 河西走廊的旅游产品开发 |
6.1 旅游产品开发原则 |
6.2 河西走廊的旅游产品开发路径 |
6.2.1 河西走廊旅游产品开发的思路 |
6.2.2 河西走廊的旅游产品开发路径 |
6.3 河西走廊的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研究 |
6.3.1 旅游+文化的产业融合模式 |
6.3.2 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合作模式 |
6.3.3 戈壁生态农业模式 |
6.3.4 文化演出模式 |
6.3.5 产品体验模式 |
6.4 河西走廊的旅游产品体系设计 |
6.4.1 河西走廊的产品类型体系 |
6.4.2 河西走廊旅游线路规划与设计 |
6.5 河西走廊的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
6.5.1 产品营销推广模式 |
6.5.2 根据旅游市场,提供个性化旅游产品 |
6.5.3 完善旅游产品体系,整合旅游路线 |
6.5.4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
6.5.5 完善基础设施,健全售后保障系统 |
6.6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河西走廊旅游资源各层次类型统计表 |
附录 B 河西走廊旅游产品的调查问卷 |
附录 C 河西走廊旅游产品满意度专家咨询表 |
附录 D 河西走廊旅游产品满意度专家评估结果统计表 |
附录 E 河西走廊旅游产品满意度指标判断矩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剑川白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一、宏观背景 |
二、微观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文化 |
二、民族文化 |
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
四、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
第二节 相关基础理论 |
一、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三、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四、旅游竞争力理论 |
五、旅游者行为理论 |
第三章 剑川白族文化旅游资源分类及评价 |
第一节 剑川概况 |
一、基本情况 |
二、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情况 |
三、经济发展概况 |
四、白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 |
第二节 白族文化旅游资源分类 |
一、物质文化 |
二、精神文化 |
第三节 白族文化旅游资源评价 |
一、定性评价 |
二、定量评价 |
第四章 剑川白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及开发现状 |
第一节 白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现状 |
一、白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的政策实践 |
二、白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过程中的问题 |
第二节 白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
一、白族文化旅游市场现状 |
二、白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实践探索及成效 |
第五章 剑川白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白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分析 |
一、区域旅游竞争问题 |
二、白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问题 |
三、白族文化旅游产品设计问题 |
四、白族文化旅游市场营销问题 |
第二节 原因分析 |
一、区域旅游经济要素之间的分配不均衡 |
二、旅游开发配套服务基础设施不完善 |
三、旅游管理体制不健全 |
四、政府和当地居民对白族文化旅游资源价值认识不足 |
第六章 剑川白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创新及措施 |
第一节 白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创新思路 |
一、创新白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
二、创新专项白族文化旅游产品 |
三、创新白族文化旅游市场营销方案 |
第二节 保障措施 |
一、旅游管理体制 |
二、资金保障 |
三、人才保障 |
四、法律保障 |
附录A 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 |
附录B 剑川地图 |
附录C 区位间距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8)“乡村振兴”视阈下江西省乡村旅游大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乡村 |
2.1.2 乡村旅游 |
2.1.3 乡村振兴战略 |
2.2 理论基础 |
2.2.1 供求关系理论 |
2.2.2 产业融合理论 |
2.2.3 增长极理论 |
2.2.4 点轴开发理论 |
2.2.5 梯度开发理论与反梯度开发理论 |
2.3 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战略互动机制 |
第3章 江西省乡村旅游开发概况与开发模式 |
3.1 江西省乡村旅游开发现状 |
3.2 江西省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
3.2.1 红色旅游结合模式 |
3.2.2 民族风情体验模式 |
3.2.3 古村民俗观光模式 |
3.2.4 着名景区依托模式 |
3.2.5 特色产业带动模式 |
3.2.6 现代乡村观光模式 |
3.2.7 乡村度假休闲模式 |
3.2.8 农家乐 |
3.2.9 农业休闲观光模式 |
3.2.10 生态环境依托模式 |
3.3 江西省乡村旅游开发效果 |
3.3.1 经济效果 |
3.3.2 社会效果 |
3.3.3 环境效果 |
3.4 江西省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3.4.1 旅游资源开发规划不合理 |
3.4.2 乡土文化开发深度不足 |
3.4.3 旅游产品特色化不明显 |
3.4.4 乡村旅游业态有待提升 |
3.4.5 旅游开发资金投入难度大 |
3.4.6 旅游人才数量与开发速度不匹配 |
3.4.7 乡村旅游资源保护对策不完善 |
第4章 江西省乡村旅游大开发可行性分析 |
4.1 基本面好——资源丰富 |
4.1.1 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 |
4.1.2 乡村旅游需求日益旺盛 |
4.1.3 乡村旅游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4.2 宏观层面——PEST的支持 |
4.2.1 政治政策的支持 |
4.2.2 经济环境的支持 |
4.2.3 社会环境的支持 |
4.2.4 人才与技术的支持 |
4.3 行业发展层面——整体向好 |
4.3.1 向好发展态势 |
4.3.2 行业发展制约瓶颈正日益突破 |
第5章 “乡村振兴”视阈下的乡村旅游大开发策略 |
5.1 江西省乡村旅游发展的战略 |
5.1.1 资源整合与优化提升 |
5.1.2 产业融合与协调发展 |
5.1.3 区域联合与梯度开发 |
5.2 江西省乡村旅游大开发的策略与措施 |
5.2.1 强化乡村旅游整体规划与精细设计,打造特色品牌 |
5.2.2 深度发掘乡村地域文化,彰显地域文化旅游特色 |
5.2.3 重视乡村旅游产品特色与创新,使之保持旺盛的旅游吸引力 |
5.2.4 培育乡村旅游新型业态,创新升级产业链 |
5.2.5 多建投融资平台,拓展渠道,确保多种性质的资金持续投入 |
5.2.6 重视旅游人才作用,实行高位配置,全方位推动旅游发展 |
5.2.7 加大乡村旅游资源保护力度,确保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
5.2.8 政府投资要科学合理,并注重成效与带动效应 |
第6章 结论 |
6.1 研究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中的不足和展望 |
6.2.1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政策引领 |
二、现实需要 |
三、课题来源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进展 |
一、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理论研究 |
第一节 旅游开发的一般理论及其应用 |
一、区位和空间结构理论 |
二、消费者行为理论 |
三、竞争力理论 |
四、旅游生命周期理论 |
五、旅游社会学和人类学理论 |
六、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七、体验经济理论 |
第二节 森林养生理论 |
一、依据来源 |
二、概念内涵 |
三、养生目的 |
四、养生原则 |
五、养生方法 |
六、注意事项 |
第三章 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现状研究 |
第一节 外部宏观环境(PEST模型)分析 |
一、政策环境(P)分析 |
二、经济环境(E)分析 |
三、社会环境(S)分析 |
四、技术环境(T)分析 |
第二节 内部开发现状(RMP模型)分析 |
一、森林养生旅游资源(R)分析 |
二、市场需求(M)问卷分析 |
三、产品和服务现状(P)调查分析 |
第四节 内外部态势(SWOT模型)综合分析 |
一、优势(S)分析 |
二、劣势(W)分析 |
三、机遇(O)分析 |
四、挑战(T)分析 |
第四章 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策略研究 |
第一节 差异化的开发模式 |
一、“森林旅游+本草养生”的林下中药模式 |
二、“森林旅游+饮食养生”的生态美食模式 |
三、“森林旅游+运动养生”的休闲健身模式 |
四、“森林旅游+温泉养生”的康体度假模式 |
五、“森林旅游+精神养生”的养心度假模式 |
六、“森林旅游+滨海养生”的山海度假模式 |
第二节 中医药特色的产品和服务体系 |
一、以森林养生理论为指导 |
二、由专业养生人员来实施 |
三、养生特色融入旅游六要素 |
第三节 融合性的产业发展形态 |
一、森林小镇 |
二、森林养生基地 |
三、现代农业产业园 |
第四节 综合性的产业发展保障措施 |
一、政策规划 |
二、人才培养 |
三、融资模式 |
四、营销推广 |
第五章 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的案例研究 |
第一节 国家级特色小镇:留隍潮客小镇 |
一、项目概况 |
二、现状分析 |
三、建设规划 |
第二节 大北山森林养生旅游基地 |
一、项目概况 |
二、现状分析 |
三、建设规划 |
第三节 惠来南药产业园 |
一、项目概况 |
二、现状分析 |
三、建设规划 |
结语 |
第一节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成果 |
第二节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中文详细摘要 |
(10)基于文化扩散理论的温泉旅游开发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专家评分法 |
1.3.3 层次分析法 |
1.3.4 数据图表分析法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国外温泉旅游研究进展 |
1.4.2 国内温泉旅游研究进展 |
1.4.3 文化扩散理论研究现状 |
1.5 主要研究线路与架构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架构 |
2 温泉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温泉相关概念 |
2.1.2 温泉旅游的相关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文化扩散理论 |
2.2.2 产业集群理论 |
2.2.3 "点-轴"理论 |
3 辽宁省温泉旅游资源概况 |
3.1 辽宁省温泉旅游发展背景 |
3.1.1 区位条件 |
3.1.2 自然环境 |
3.1.3 社会经济 |
3.1.4 旅游发展 |
3.2 辽宁省温泉旅游地资源评价研究 |
3.2.1 温泉旅游地资源评价体系的构建 |
3.2.2 温泉旅游地资源评价的赋分 |
3.2.3 辽宁省温泉旅游地资源评价 |
4 辽宁省温泉旅游开发现状及机制分析 |
4.1 辽宁省温泉旅游开发现状 |
4.1.1 辽宁省温泉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
4.1.2 辽宁省温泉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
4.1.3 辽宁省温泉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
4.2 辽宁省温泉旅游地扩散机制 |
4.2.1 辽宁省温泉旅游地扩散形式分析 |
4.2.2 辽宁省温泉旅游地扩散机制探讨 |
5 基于文化扩散理论的辽宁省温泉旅游开发探讨 |
5.1 辽宁省温泉旅游开发原则 |
5.2 基于文化扩散理论的辽宁省温泉旅游空间布局 |
5.3 基于文化扩散理论的温泉旅游开发模式与策略 |
5.3.1 基于文化扩散理论的温泉旅游开发模式 |
5.3.2 基于文化扩散理论的温泉旅游开发策略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旅游地文化开发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全域旅游背景下营口黄金海岸带滨海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D]. 李怿辰.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2)
- [2]地方性视角下旅游地文化对乡村民宿发展影响研究 ——以平安壮寨为例[D]. 王美钰.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2)
- [3]山地健康旅游目的地评价与建设研究 ——以丽江玉龙雪山为例[D]. 李婷.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新疆莎车县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D]. 牛嘉仪.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5]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安阳乡村文旅产品开发研究[D]. 沈一品.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6]基于RMP理论的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以甘肃省河西走廊为例[D]. 张晓娅.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7]剑川白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 刘一璇. 大理大学, 2019(02)
- [8]“乡村振兴”视阈下江西省乡村旅游大开发研究[D]. 周梦梦. 南昌大学, 2019(02)
- [9]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研究[D]. 张杰.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10]基于文化扩散理论的温泉旅游开发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D]. 王晓彤. 辽宁师范大学,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