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共建“卫生服务站”之人力资源利用的探讨

院校共建“卫生服务站”之人力资源利用的探讨

翟天伦(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618000)

建院校园社区卫生服务站成立于2006年8月,至今已六年有余。在学院与医院双方的相互支持和配合,共建的“校园卫生服务站”已发挥出了它应发挥的作用。2006年11月四川省教育厅“学校卫生工作评估团”到建院到校园卫生服务站实地查看资料和检查,专家们高度地评价了其工作成绩。在评估汇报会上,四川建院也因此被评为四川建院先后被评为“四川省学校卫生工作检查评估优秀级”单位。2007年4月国家卫生部来德阳调研,实地考察了解校园社区卫生服务站,并得到了国家卫生部调研人员的好评,并被德阳市确定为社区卫生服务示范站。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八级大地震,德阳市也是地震的重灾区,卫生服务站全体医护人员面对灾害,毫不畏惧,积极就治,转送和伤员,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抗震救灾的医疗救护工作中,为此校园社区卫生服务站分别被四川建院、德阳市二医院评为抗震救灾先进集体。2009年面对来势凶猛的甲型H1N1流感病冲击,卫生服务站在医院和学院的积极支持下,全力防控,遏制了甲型H1N1流感病在校园蔓延。没有一例疑似甲流重症病人脱离治疗,更没有出现死亡病例。2010年卫生服务站根据我国部分地区流行急性结膜炎的趋势,特别是德阳地区已有该疾病的发生,卫生站及时将此情况反馈给学校卫生防疫科,学校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有效的阻止了“急性结膜炎”疾病在校园内的暴发。2011年11月陆陆续续有9名同学因服食校外快餐点的快餐而致腹泻,值班医生立即报告卫生防疫科。此事引起学校及德阳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德阳市政府专门召开相关部门会议,制定了整治措施,促使了校外食品卫生环境的彻底的改变。为此,2012年校园卫生服务站被四川省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会评为“2011年度学校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几年来在四川建院和德阳市二医院的领导和指导下,卫生站在确保基本医疗工作的同时,还积极配合学院开展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对学院在这几年中打造成了“国家示范院校”以及通过“ISO900认证”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建院校园社区卫生服务站”共建六年一直得到四川省教育厅的高度重视,对这种新的学校卫生模式的运行得到了肯定,并积极推广和向四川省高校推荐,许多高校也前来参观取经。有的高校已比照此模式运行。2011年中央编办翟安鱼副巡视员、刘云龙处长及四川编办高山副主任等领导分别与3月和6月二次到德阳市进行调研,并实地考察校园社区卫生服务站,对院校“共建”模式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校园社区卫生服务站模式在人力资源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医院与学院达成协议,卫生服务站以“社会效益第一”为办站宗旨,运行不以科室经济挂钩,人员工资等全由医院承担,科室只需做好基本医疗工作,搞好优质服务,确保医疗质量,配合学院做好学校卫生工作。其医疗收费比照乡镇医院收费标准执行。并全面接受医院的领导,医院相关职能科室定期检查卫生服务站的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学院卫生防疫科也给予相关指导。卫生服务站现共有医务人员12名,其中医生4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3人)、护理人员4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3)、主管检验师1人、药剂师3人。卫生服务站除配备必备的医疗设施设备外,还配备一台救护车。学校每年向医院支付一定的管理费,医院负责卫生服务站所需的一切开支。虽然医院一直是亏损经营卫生服务站,但从双方来看,还是共赢的。学院投入经费少,卫生工作上台阶;医院经营亏,而社会效益好,社会影响力提升,且医院门诊及住院的建院患者也增加,其间接经济效益也有所增加,对亏损也有所弥补。

2、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卫生服务站有医护人员12名,其医、护、技人员均为中、高级专业人员。专业人员中老人员居多,平均年龄近50岁,在医院一直从事医疗工作,已有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医疗操作规程,并长期在医院严格的制度工作,已形成了良好的医疗作风。“共建”还可以弥补学校直接开办的卫生所的不足之处。①原学院卫生所医护人员长期从事门诊,临床经验相对不足,医疗技术操作技能提高较慢;②学院若人员配多,资源浪费,若人员配少,遇事又难以及时弥补;③如遇突发事件和重大医疗问题有大型医疗机构作后盾④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虽在建院工作,但仍接收医院的继续教育,参加医院举办的各种培训和讲座,不断接受新的专业知识,确保业务素质的提升;⑤卫生服务站人员每年都参加专业人员的年度考核,接收医院的评审;⑥医院有大量的人力资源,能确保对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的互动、轮换和支援;⑦卫生服务站全面接收医院的领导,医院各个职能部门如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按照医院管理要求,定期检查和考核科室各项工作,以确保医疗质量。

3、卫生服务站既是医院的下属科室,又直接为建院教职工服务,并在学校卫生防疫科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学校卫生工作。卫生服务站既是工作单位,又是医院与学校的纽带部门,双方的信息与联系通过卫生服务站得以传递,重点体现在几个方面:①传染病的防治,一旦医院诊断有建院学生患有如结核病、痢疾、腮腺炎等疾病,信息传递到卫生服务站,学校立即采取防范措施,防止在校内蔓延,2012年9月一名学生在校外就餐,患上了付伤寒疾病,卫生服务站详细了解了学生发病前、发病后及医院住院期间的全部过程,学校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校内再无学生患上此病。②学校出现突发卫生事件或学生患重大疾病,医院和学校都能密切配合,做好善后工作,如一名学生脑血管畸形破裂,大面积出血,到达医院时已频临死亡,虽抢救仍未挽救其生命。医院协助学校做好其善后工作。③校园卫生服务站按照社区卫生服务的要求,积极开展对学院教职工的家庭和个人健康档案的建立,教职工在医院体检后,卫生服务站将体检指标填入其健康档案中,并接受教职工的健康咨询。对于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人,①建立慢性病的健康档案;②定期询问病情情况;③要求定期到卫生服务站测量血压和叮嘱定期测血糖,④指导病人就诊和用药。

4、在学校健康教育方面,学校卫生防疫科根据学校年度教育计划,安排健康教育课,利用上大课或小课宣讲预防传染病、艾滋病等卫生知识,对于医疗急救、青春期知识、慢性病知识讲座等则由医院或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承担。

四川建院与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合作,使人力资源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利用,双方对学校卫生工作的互补、优势发挥都能展示各自的特长,使学校卫生工作上了新的台阶。四川省教育厅与德阳市教育局对院校共建“卫生服务站”的模式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中央编办、四川编办领导也给予了积极的肯定。有利于学校卫生工作的开展,有利于人力作用的利用有利于学校教职员工和在校学生的医疗保证,是值得去推广。

标签:;  ;  ;  

院校共建“卫生服务站”之人力资源利用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