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文章利用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对厌氧发酵沼液进行絮凝处理,以絮凝率和COD去除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研究PAC投放量、PAM投放量和沼液pH值对絮凝率和COD去除率的影响,并建立数学模型,获得沼液处理的最优条件,最后开展沼液肥效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沼液的pH值为6.92,PAC的投放量为912 mg/L,PAM的投放量为21.36 mg/L时,沼液絮凝率和COD去除率达到最大,分别为47.96%和45.1%,总氮去除率为51.1%,总磷去除率为44.3%,氨氮去除率为60.3%;处理后的沼液在低浓度下可促进辣椒幼苗的生长,而未处理的沼液对辣椒幼苗的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李国光,田瑞华,韩文彪
关键词: 沼液,响应面法,絮凝率,去除率,肥效
来源: 可再生能源 2019年02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Ⅱ辑,农业科技,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新能源,农业工程
单位: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鄂尔多斯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所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2BAC25B03)
分类号: S216.4;X703
DOI: 10.13941/j.cnki.21-1469/tk.2019.02.002
页码: 166-172
总页数: 7
文件大小: 1879K
下载量: 221
相关论文文献
- [1].一株高效絮凝剂菌株的培养条件及应用[J]. 精细化工 2009(05)
- [2].处理HNS废水的高效复合菌选择与培养条件研究[J]. 山西化工 2012(03)
- [3].厌氧后猪场废水资源化制备微生物絮凝剂[J]. 环境工程学报 2013(07)
- [4].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絮凝特性的研究[J]. 贵州科学 2017(06)
- [5].生物絮凝剂在啤酒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实验[J]. 环境研究与监测 2008(02)
- [6].絮凝活性菌株培养条件的响应面优化[J]. 食品工业科技 2012(05)
- [7].利用沼液制备微生物絮凝剂及产絮条件优化[J]. 中国给水排水 2014(15)
- [8].污水中具有絮凝作用丝状菌的分离鉴定及性能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9(21)
- [9].絮凝剂产生菌絮凝活性分布及其发酵条件优化[J].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2(01)
- [10].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培养条件的优化[J]. 印染助剂 2017(07)
- [11].一株具有絮凝作用的黑曲霉的分离鉴定[J]. 考试周刊 2010(37)
- [12].高效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研究[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8(09)
- [13].微生物絮凝剂的研制[J]. 广东化工 2017(08)
- [14].一株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培养条件优化[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2)
- [15].微生物絮凝剂的菌种分离筛选及其产生条件的选择[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09(06)
- [16].复合微生物絮凝剂的培养及其对印染废水处理的研究[J]. 工业用水与废水 2008(06)
- [17].成团泛菌产微生物絮凝剂处理石料废水的研究[J]. 河北化工 2013(02)
- [18].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发酵条件研究[J]. 食品与发酵科技 2013(01)
- [19].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絮凝特性初步研究[J]. 吉林农业 2011(05)
- [20].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HF-8的筛选与培养条件优化[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5)
- [21].微生物絮凝剂生产条件的优化[J]. 工业用水与废水 2013(03)
- [22].一株高活性产絮微生物的筛选及其培养条件优化[J]. 环境研究与监测 2012(02)
- [23].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固定化条件的优化[J]. 微生物学杂志 2011(02)
- [24].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对含油废水的处理研究[J].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0(08)
- [25].成团泛菌产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特性研究[J]. 新乡学院学报 2014(12)
- [26].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选育及条件优化[J]. 贵州农业科学 2010(11)
- [27].利用酱油废水生产微生物絮凝剂及其絮凝条件优化[J]. 江西科学 2014(02)
- [28].一株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絮凝活性研究[J]. 工业水处理 2010(11)
- [29].絮凝剂对雨生红球藻采收的影响[J]. 生物加工过程 2017(02)
- [30].藻类生物絮凝剂对沼液的絮凝效果研究[J]. 农业机械学报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