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支撑论文_潘小峰,吕仁发,孙琦,舒荣兵,吴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交叉支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屈曲,毛刺,转向架,掌骨,装置,性能,胫骨。

交叉支撑论文文献综述

潘小峰,吕仁发,孙琦,舒荣兵,吴刚[1](2019)在《经后外侧入路旋转支撑接骨板联合交叉排钉技术治疗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经后外侧入路旋转支撑接骨板联合交叉排钉技术治疗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抽取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中对照组患者应用经后外侧入路旋转支撑接骨板内固定的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交叉排钉技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总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后外侧入路旋转支撑接骨板联合交叉排钉技术治疗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良好,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且具有安全性。(本文来源于《江西医药》期刊2019年12期)

尤洋,赵辉,王培军,孙健,尚衍卫[2](2019)在《交叉布置防屈曲支撑框架受力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防屈曲支撑具有良好的抗震耗能能力,但是由于构造的原因,普通的防屈曲支撑无法交叉布置,只能按对角线方向布置、八字形或倒八字形布置,未能充分发挥支撑对结构刚度的贡献。提出并研制了一种可交叉布置的防屈曲支撑,采用经验证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可交叉布置防屈曲支撑的屈曲变形及滞回性能。结果表明:可交叉布置的防屈曲支撑比八字形布置的防屈曲支撑具有更好的耗能能力,且对框架梁的影响较小;进一步研究了防屈曲套筒的截面大小和壁厚对于其性能的影响:发现通过增大套筒截面或是增加壁厚均可有效提高支撑的防屈曲效果;且当支撑的约束比ξ大于1. 2时,外套筒可完全防止支撑发生屈曲。(本文来源于《钢结构(中英文)》期刊2019年09期)

Yong,CHEN,Yong,GUO,Hai-wei,XU[3](2019)在《含非连续支撑的非对称交叉斜撑体系的计算长度系数(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非矩形平面框架致使其交叉斜撑体系具有非对称性,而采用了非连续支撑的非对称非连续交叉支撑体系的面外稳定问题更为复杂。本文旨在通过建立无量纲稳定特征方程,从理论上深入阐释该交叉支撑体系的面外屈曲特征,并为工程设计提供显式的压杆计算长度系数的计算公式。创新点:1.建立一般情况下非对称非连续交叉斜撑体系的无量纲特征方程;2.针对各种可能受力工况,详细分析该交叉支撑体系的面外屈曲特征,并给出理论解释;3.提出非对称非连续交叉斜撑体系中压杆计算长度系数的显式经验计算公式。方法:1.通过对非对称非连续交叉支撑体系进行弹性面外屈曲建模,以及稳定平衡方程的无量纲化,推导出其相应的特征方程;2.通过变量替换,揭示其内在对称性,从而为经验公式的构造提供依据;3.针对各种受力工况,进行求解域分析和确定,完成特征方程的求解,以进行面外屈曲特征分析,并提出压杆计算长度系数的经验公式;4.利用经验公式对多个实例进行计算,并与基于有限元的刚度法结果以及以往的文献数据进行比较,以验证经验公式的可靠性。结论:1.推导出了非对称非连续交叉斜撑体系的特征方程;采用无量纲参数后,该方程具有一般性。2.通过变量替换,该方程可以转换为与单轴几何对称交叉斜撑相同的特征方程形式。3.当交叉斜撑中的连续杆和非连续杆同时受压时,非连续杆将率先失稳。4.针对各种受力工况,提出了交叉支撑体系的压杆计算长度系数的显式经验公式,且计算结果兼具可靠性和准确性。(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期刊2019年08期)

王浩刚[4](2019)在《交叉支撑装置轴端螺栓损坏故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交叉支撑装置轴端螺栓损坏故障的原因及危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本文来源于《铁道车辆》期刊2019年06期)

董文博,赵成富,戴金兴[5](2018)在《铁路货车交叉支撑装置组装质量问题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交叉支撑装置组装过程中影响正位尺寸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结合生产现场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控制手段及合理的工艺流程。(本文来源于《机车车辆工艺》期刊2018年05期)

朱乐军[6](2018)在《局部预应力支撑下交叉孔毛刺抑制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钻削加工作为现代加工领域中常见的加工工序,被广泛应用于多种行业之中。但在钻削加工过程中,毛刺作为一种加工伴生产物,具有不可避免性。同时,毛刺的产生会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诸如降低工件表面精度,影响工件的形位精度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行业对于器械的精度要求逐步提高。毛刺的存在已经成为制约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针对以上所述,科研人员越来越重视关于毛刺产生及其抑制机理的研究。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对抑制钻削毛刺的研究成果,根据目前状况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方案。通过毛刺的产生机理和分类的研究提出了一套夹具支撑抑制交叉孔毛刺的加工方法。本文的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1)通过交叉实验研究钻头转速和进给速度对交叉孔切出进给方向毛刺的影响,同时设计对比试验研究冷却液的降温作用对切出进给方向毛刺的影响。然后通过观察交叉孔底孔毛刺可知毛刺呈一定规律分布,毛刺主要集中在平缓区。(2)设计夹具用来加载预应力支撑工件底部孔周边的金属材料。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局部预应力对毛刺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同时通过对同个夹具进行多组钻孔,发现钻削时转速越快夹具磨损也越快,当磨损量达到0.2mm时抑制效果明显减弱。(3)通过采集钻削过程振动信号发现随着进给速度的增加钻头钻穿试件的瞬间试件的振动幅度相应的增加,交叉孔孔底部毛刺的数量和尺寸也增加。随着转速的增加钻头钻穿试件的瞬间振动幅度减小,孔底部毛刺的数量和尺寸下降。夹装上夹具钻头钻穿试件的瞬间试件的振动幅度减小。夹具磨损时钻头钻穿试件的瞬间试件的振动幅度增大,同时对毛刺的抑制效果减弱。(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8-06-01)

姜清海[7](2018)在《浅谈铁路货车交叉支撑技术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简单介绍了交叉支撑技术在各国铁路货运的发展和应用,交叉支撑装置的对转向架抗菱刚度的贡献,以及该技术改进应用对我国铁路货车可能形成的利好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期刊2018年12期)

陈奕达,周焕林,臧正义,邱新刚[8](2017)在《设中间交叉支撑的110kV变电构架设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改进传统变电构架的结构型式,设计了一种新型交叉支撑变电构架,将传统构架两端端撑合成为一个交叉结构,设置于构架中部,减少占地面积。采用结构拓扑优化中的密度法优化支撑布置型式,基于优化后的构架型式,建立有限元模型,优选构架梁和构架柱的截面型号。对该构架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其强度和刚度。结果表明设中间交叉支撑的变电构架安全可靠,满足国家及行业现行相关技术标准要求,可为同类结构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特种结构》期刊2017年06期)

刘卓[9](2017)在《交叉支撑体系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钢支撑除了能大幅提高结构的侧向刚度外,还作为稳定单元提高结构的稳定性。交叉支撑体系是最为常见的钢支撑形式。通常交叉支撑较为细柔,设计时为了简化计算,假设交叉支撑的斜压杆失稳而退出工作,仅考虑斜拉杆受力。正是基于这种假定的设计可能给结构带来风险,因斜压杆失稳时将导致结构出现较大的变形,由此突增的二阶效应可引发结构破坏。因此斜压杆失稳时的临界力应是结构设计时须考虑的一个重要指标。现行规范给出了两杆长度、截面相同且交叉点在杆件中点(标准)的交叉支撑临界力的计算公式,而对于不满足规范假定条件(非标准)的交叉支撑,却未给出相应的计算公式或图表。本论文就以这一现状为背景而展开工作,利用平衡法和二阶位移法推导、建立和求解非标准交叉支撑的临界方程。为能方便工程中快速计算,经几千次的超越方程求解,获得了大量的数据,制成了能求解交叉支撑临界力的(无量纲)诺模图。本论文最有价值的成果就是这些能求解非标准交叉支撑临界力的诺模图(图3.10,图3.19,图4.6和图4.11)。这些诺模图的正确性和可靠性都经过了有限元计算的检验,且计算精度很高。是一快速计算非标准交叉支撑临界力很好的工具,面对《钢结构设计规范》目前还没有该方面的计算表格或公式,也算是一种补充。此外,本论文也在非标准交叉支撑临界力的近似计算方面做了些探索,用挠度法获得了非标准交叉支撑临界力的近似计算公式,如公式(5.6),式(5.7),式(5.8),式(5.9)。这些公式同样用有限元计算进行了检验,计算精度也很高,使用更为方便。(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17-03-01)

明立功,明朝戈,王自方[10](2016)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支撑内固定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横行、交叉支撑内固定治疗移位明显的第5掌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1—2015-12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横行、交叉支撑固定技术治疗移位明显的第5掌骨颈骨折25例,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结果 25例均获得解剖复位,无针道感染及神经、血管损伤。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4~31个月,平均13个月,均达到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疗效采用手指总主动活动度评定法评定:优10例,良14例,可1例,优良率96%。结论采用克氏针横行、交叉支撑固定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固定可靠、创伤小、对掌指关节干扰小的优点,有利于术后手功能恢复。(本文来源于《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期刊2016年09期)

交叉支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防屈曲支撑具有良好的抗震耗能能力,但是由于构造的原因,普通的防屈曲支撑无法交叉布置,只能按对角线方向布置、八字形或倒八字形布置,未能充分发挥支撑对结构刚度的贡献。提出并研制了一种可交叉布置的防屈曲支撑,采用经验证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可交叉布置防屈曲支撑的屈曲变形及滞回性能。结果表明:可交叉布置的防屈曲支撑比八字形布置的防屈曲支撑具有更好的耗能能力,且对框架梁的影响较小;进一步研究了防屈曲套筒的截面大小和壁厚对于其性能的影响:发现通过增大套筒截面或是增加壁厚均可有效提高支撑的防屈曲效果;且当支撑的约束比ξ大于1. 2时,外套筒可完全防止支撑发生屈曲。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交叉支撑论文参考文献

[1].潘小峰,吕仁发,孙琦,舒荣兵,吴刚.经后外侧入路旋转支撑接骨板联合交叉排钉技术治疗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疗效[J].江西医药.2019

[2].尤洋,赵辉,王培军,孙健,尚衍卫.交叉布置防屈曲支撑框架受力性能研究[J].钢结构(中英文).2019

[3].Yong,CHEN,Yong,GUO,Hai-wei,XU.含非连续支撑的非对称交叉斜撑体系的计算长度系数(英文)[J].JournalofZhejiangUniversity-ScienceA(AppliedPhysics&Engineering).2019

[4].王浩刚.交叉支撑装置轴端螺栓损坏故障分析[J].铁道车辆.2019

[5].董文博,赵成富,戴金兴.铁路货车交叉支撑装置组装质量问题控制[J].机车车辆工艺.2018

[6].朱乐军.局部预应力支撑下交叉孔毛刺抑制实验研究[D].湘潭大学.2018

[7].姜清海.浅谈铁路货车交叉支撑技术发展[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

[8].陈奕达,周焕林,臧正义,邱新刚.设中间交叉支撑的110kV变电构架设计分析[J].特种结构.2017

[9].刘卓.交叉支撑体系稳定性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7

[10].明立功,明朝戈,王自方.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支撑内固定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6

论文知识图

鳞片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吊楼巨型交叉支撑轴测图交叉支撑组装定位装置1-定位组成...改进型交错析架(底层加交叉支撑)...第五阶振型从五阶振型图可以看出,前...交叉支撑转向架

标签:;  ;  ;  ;  ;  ;  ;  

交叉支撑论文_潘小峰,吕仁发,孙琦,舒荣兵,吴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