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上游晚更新世黄土粒度与元素组成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岷江上游晚更新世黄土粒度与元素组成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论文摘要

岷江上游地区广泛分布黄土地层,揭示其成因和物源对深入理解该区环境演变具有重要意义。以位于四川省茂县叠溪镇的晚更新世黄土剖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黄土粒度分布、粒径频率曲线和粒度参数以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并与北方黄土和邻近的成都粘土对比。结果表明叠溪黄土剖面粉砂(2~50μm)平均含量达81. 59%,且变异较小,而粘粒(<2μm)和砂粒(> 50μm)平均含量分别为13. 77%和4. 95%,相对北方黄土含较多1μm左右的细颗粒。粒径频率曲线和粒度参数特征表明叠溪黄土具有典型风成沉积特征,沉积物主要由<1000 m高度的近地表风力搬运沉积为主。叠溪黄土常量元素含量与北方黄土基本相同,表现为明显的Na淋失而K相对稳定,风化程度较低。Ti O2/Al2O3、K2O/Al2O3、Eu/Eu*、(La/Yb)N、(Gd/Yb)N和(La/Sm)N等特征值以及Zr、Th、Sc、La、Th、Ba、Sr、Rb、Pb和U含量分布反映出叠溪黄土与北方黄土物源具有相似性,均明显区别于成都粘土。末次冰期亚洲冬季风和邻近山原地带产生的重力风可能均对岷江上游黄土沉积发挥了重要作用。

论文目录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品采集和年代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粒度特征
  •   2.2 元素化学特征
  •     2.2.1 常量元素
  •     2.2.2 稀土和微量元素
  • 3 讨论
  • 4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文星跃,吴勇,黄成敏,罗明云,谌柯

    关键词: 晚更新世黄土,粒度,元素组成,物源意义,岷江上游

    来源: 山地学报 2019年04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地质学

    单位: 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四川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220,41371225)~~

    分类号: P534.632;P531

    DOI: 10.16089/j.cnki.1008-2786.000441

    页码: 488-498

    总页数: 11

    文件大小: 648K

    下载量: 151

    相关论文文献

    • [1].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生态屏障体系建设研究[J]. 民族学刊 2015(03)
    • [2].民国时期岷江上游腹地的鸦片禁政与地方回应[J].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2017(01)
    • [3].试论岷江上游的石棺葬文化[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1)
    • [4].试论羌人迁入岷江上游地区的两次重大事件[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04)
    • [5].岷江上游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影响因素分析[J]. 辽宁农业科学 2017(06)
    • [6].岷江上游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研究[J]. 四川农业科技 2016(02)
    • [7].岷江上游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演变分析[J]. 贵州社会科学 2015(09)
    • [8].四川岷江上游滑坡触发因素分析[J]. 地震地质 2015(04)
    • [9].基于傅抱璞模型的岷江上游流域实际蒸散研究[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6(02)
    • [10].岷江上游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施探讨[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33)
    • [11].汶川地震灾区:岷江上游的人文背景与民族特点——兼论岷江上游区域灾后重建过程中对羌文化的保护[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8(09)
    • [12].乡村旅游地生态系统安全评估研究——以岷江上游干温河谷区为例[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3(10)
    • [13].岷江上游区域形象塑造初探[J].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04)
    • [14].岷江上游城镇脆弱性生态环境的敏感性分析与灾后重建[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
    • [15].岷江上游地区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评析和开发建议[J]. 特区经济 2008(08)
    • [16].岷江上游生态补偿的博弈论[J]. 生态学报 2008(06)
    • [17].岷江上游流域融雪量时空特征分析[J].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0(06)
    • [18].岷江上游汶川羊店高位滑坡灾害[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4(01)
    • [19].从“共同体”到“集合体”:岷江上游羌村“城镇化”进程的省思[J]. 青海民族研究 2018(01)
    • [20].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水资源生态足迹应用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2)
    • [21].传说的发现、版本流变与文本价值——以岷江上游羌族的“羌戈大战”传说为例[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 [22].2000年以来岷江上游地区MODIS/NDVI动态变化[J]. 山地学报 2018(03)
    • [23].基于IRS-P6的岷江上游裸地变化特征研究[J].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5(01)
    • [24].岷江上游流域水电站运行故障分析与探索[J]. 机电信息 2019(17)
    • [25].基于Sentinel-2A岷江上游地表生物量反演与植被特征分析[J]. 科技导报 2017(21)
    • [26].岷江上游地区种子植物区系初步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4)
    • [27].岷江上游流域土壤侵蚀风险评估[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9(01)
    • [28].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遗存新发现的几点思考[J]. 成都考古研究 2009(00)
    • [29].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岷江上游流域震后水质综合评价[J]. 四川环境 2010(01)
    • [30].岷江上游典型流域植被覆盖度的遥感模型及反演[J]. 测绘科学 2010(02)

    标签:;  ;  ;  ;  ;  

    岷江上游晚更新世黄土粒度与元素组成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