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微震震源机制下地下硐室围岩响应及支护建议

不同微震震源机制下地下硐室围岩响应及支护建议

论文摘要

随着铁路、水利、矿山等工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硐室需要在深部开挖。工程爆破开挖和断层滑移等动力荷载严重影响着地下硐室围岩的稳定性。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地下硐室在爆破和断层滑移作用下的围岩稳定性进行模拟,引入地震动峰值速度(peak ground velocity,PGV),利用萨道夫斯基公式和Mc Garr公式拟合得到不同震源机制下围岩PGV的数学关系式。结果表明,在爆破荷载作用下,地下硐室与震源间的距离对硐室稳定性影响显著,萨道夫斯基变形公式可以很好的表征围岩体响应的PGV,但Mc Garr变形公式不适用;在断层滑移作用下,萨道夫斯基变形公式和Mc Garr变形公式拟合度低,滑移角度对硐室的稳定性影响更大。深部地下硐室支护应考虑震源的影响,如PGV等,对于断层滑移产生的震源需要考虑滑移角度对PGV的影响。以上结论为岩土工程地下硐室开挖及支护提供数据支撑与理论依据。

论文目录

  • 0 引言
  • 1 模拟分析与讨论
  •   1.1 爆破荷载对硐室围岩体的响应特征与分析
  •   1.2 断层滑移震源下硐室围岩体响应特征与分析
  • 2 现场监测分析及支护建议
  • 3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董陇军,王钧晖,马举

    关键词: 地下硐室,爆破,断层滑移,地震动峰值速度,支护

    来源: 隧道与地下工程灾害防治 2019年03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Ⅱ辑,基础科学

    专业: 地质学,建筑科学与工程

    单位: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774327,51822407),湖湘青年英才资助项目(2018RS3001),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项目(2018JJ1037)

    分类号: TU45

    页码: 68-76

    总页数: 9

    文件大小: 3931K

    下载量: 96

    相关论文文献

    • [1].辽宁地区近期中小地震震源机制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20(11)
    • [2].基于震源机制的地震区划与地震预测方法讨论[J]. 地震研究 2017(04)
    • [3].山西地区震源机制一致性参数时空特征分析[J]. 地震 2015(02)
    • [4].地震学科普之窗(十)——震源机制[J]. 国际地震动态 2012(05)
    • [5].赣南地区小震震源机制分析[J]. 华南地震 2010(01)
    • [6].2008年汶川大地震震源机制的时空变化[J]. 地球物理学报 2009(02)
    • [7].2014年云南3次强震前后震源机制一致性时空演化特征[J]. 地震研究 2020(02)
    • [8].寻乌及邻区震源机制和视应力特征[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20(08)
    • [9].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地震重定位及震源机制研究[J]. 地震学报 2020(03)
    • [10].利用单井微地震波形能量反演震源机制[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8(05)
    • [11].营口—海城地区震群的震源机制一致性特征[J]. 地震工程学报 2016(01)
    • [12].2010年以来四川地区中强地震震源机制反演及深度确定[J]. 地球物理学报 2019(01)
    • [13].陕西地区小微震震源机制研究[J]. 地震工程学报 2018(02)
    • [14].含衰减地层微地震震源机制反演及其反演分辨率[J]. 地球物理学报 2016(08)
    • [15].华北地区地震震源机制分区特征[J]. 地球物理学报 2017(12)
    • [16].一种地方与区域地震震源机制反演技术:广义极性振幅技术(二)——对实际震例的应用[J]. 地球物理学报 2015(10)
    • [17].亚洲地区1918—1970年7级以上强震重新定位与震源机制测量及结果的不确定性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5)
    • [18].基于三维应变格林函数反演中小震震源机制[J]. 地震工程学报 2019(06)
    • [19].海城、盖州地区地震震源机制及一致性参数特征研究[J]. 地震 2019(04)
    • [20].2015年新疆皮山6.5级地震序列震源机制特征分析[J]. 中国地震 2018(01)
    • [21].晋冀蒙交界地区应力场时间演化特征[J]. 国际地震动态 2018(08)
    • [22].云南地区震源机制及应力场特征[J]. 地震地质 2017(02)
    • [23].华北地区1900—1970年5级以上地震发震位置与震源机制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16(11)
    • [24].小震震源机制与应力场反演方法及其应用研究[J]. 国际地震动态 2016(02)
    • [25].汶川大地震余震序列震源机制的空间分段特征[J]. 科学通报 2009(16)
    • [26].2016年8月20日唐山震群小震震源机制[J]. 华北地震科学 2020(03)
    • [27].赣北地区中小地震震源机制分析[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7(06)
    • [28].四川康定地区小震群震源机制一致性变化特征[J]. 四川地震 2017(03)
    • [29].地震学百科知识(九)——中国浅源地震震源机制图[J]. 国际地震动态 2014(03)
    • [30].滇中地区震源机制一致性参数时空分布与强震活动[J]. 地震研究 2011(02)

    标签:;  ;  ;  ;  ;  

    不同微震震源机制下地下硐室围岩响应及支护建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