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继时性加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加工,认知,障碍,儿童,病例,双语,心理学。
继时性加工论文文献综述
唐妍[1](2018)在《同时性加工与继时性加工的差异及其教学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们在处理信息的时候会使用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这两种不同的信息加工方式。学生的信息加工方式不同,所适用的学习方式也会不同。了解学生认知的同时性加工与继时性加工的差异,发现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能够帮助学生开展更有效的学习。(本文来源于《江苏教育》期刊2018年56期)
韩娟[2](2012)在《维—汉单、双语阅读障碍儿童继时性加工和同时性加工》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外进行了大量关于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研究,国内也相应进行了关于汉语阅读障碍的相关研究,但尚未做过对母语为维吾尔语,第二语言为汉语的维-汉双语儿童阅读障碍方面的认知研究。本研究尝试以PASS理论为依据,采用认知心理学实验方法考察维-汉单、双语阅读障碍儿童的继时性和同时性认知加工过程,探讨这两种认知加工在不同文字阅读过程中的作用及影响,以及阅读障碍的一般性和特异性的认知加工特点。在被试筛选过程中,单独维吾尔语阅读障碍儿童人数只有叁人,因此本研究中的单语阅读障碍即指单独存在汉语阅读障碍的儿童。研究由叁部分组成:(1)根据继时性认知加工过程的关键特征,采用非言语类实验任务——科西组块和言语类实验任务——字母回忆广度,全面考察维-汉单、双语阅读障碍儿童的继时性认知加工特点。结果显示,双语阅读障碍的儿童和单独存在汉语阅读障碍的儿童在继时性加工任务中都显着落后于正常儿童,其中双语阅读障碍的儿童在非言语类继时性加工任务中显着落后于单独存在汉语阅读障碍的儿童,但两个障碍组在言语类继时性加工任务中差异不显着。(2)根据同时性认知加工过程的关键特征,采用非言语类实验任务——形状设计和言语类实验任务——图形空间判断,全面考察维-汉单、双语阅读障碍儿童的同时性认知加工特点。结果显示,双语阅读障碍的儿童和存在汉语阅读障碍的儿童在同时性加工任务中均显着落后于正常儿童,两个障碍组之间不存在显着差异。(3)结合相关和回归分析考察继时性加工和同时性加工与维吾尔语阅读和汉语阅读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继时性认知加工能力能够预测维-汉双语儿童的维吾尔语阅读和汉语阅读;言语类的继时性加工能力比非言语的继时性加工能力对维、汉阅读的预测作用更强;同时性加工对汉语阅读起到预测作用,对维吾尔语阅读没有直接影响作用。综合以上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双语阅读障碍儿童和存在单独汉语阅读障碍的儿童在继时加工水平上低下,其中双语阅读障碍的儿童的继时性加工水平低下更具普遍性。2、双语阅读障碍儿童和存在单独汉语阅读障碍的儿童在同时加工水平上低下。3、继时性加工作为一种形态上非特殊的远端认知加工过程,能够超越语音编码,对儿童的维吾尔语和汉语阅读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文字表现形态不同所起作用也有所不同,同时性加工能够预测维-汉双语儿童的汉语阅读,对维吾尔语阅读没有直接的影响作用。(本文来源于《新疆师范大学》期刊2012-05-22)
薛红丽,静进[3](2005)在《ADHD儿童同时性加工与继时性加工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考夫曼儿童能力评估成套测验(Kaufman Assessment Battery for Children,K-ABC) 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Attention Deficit Hypemctivity Disorder)儿童进行检测,以探讨其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方面的神经心理反应特征。方法:对30例未接受过药物治疗的6-13岁ADHD 儿童以及与之年龄、性别和年级相匹配的30例正常儿童进行日本版K-ABC 测试,测验项目包括继时性加工量表(手动作、复数、词语顺序)和同时性加工量表(画面统合、积木摹摆、视觉类比推理、寻找位置)中的7个分测验,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ADHD 组儿童在7个分测验中的成绩均低于对照组儿童,其中手动作(12.6±3.8/15.5±3.2.t=-3.215,P<0.01)、复数(15.5±2.9/17.3±2.1,t=2.818,P<0.01)、词语顺序(10.4±3.0/13.5±3.3,t=-3. 792,P<0.001)、视觉类比推理(12.6±3.5/15.1±2.7,t=-3.077,P<0.01)分测验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DHD 儿童的继时性加工和同时性加工能力较正常儿童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尤以继时性加工方面的缺陷较为明显。(本文来源于《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期刊2005年10期)
胡小燕[4](2002)在《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任务的验证性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试图以J.P.Das的智力PASS模型为理论基础,着眼于其中的第二功能系统(同时性-继时性加工系统),编制出由七个分测验组成的同时性-继时性加工测验。通过实验性测试、运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借助LISREL软件对该自编测验跟同时性-继时性加工模型的拟合度进行了验证,并提出单因素模型和言语-非言语等竞争性模型与之作了比较,结果表明,自编测验与同时性-继时性加工模型的拟合为最优。(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02-05-01)
继时性加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国外进行了大量关于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研究,国内也相应进行了关于汉语阅读障碍的相关研究,但尚未做过对母语为维吾尔语,第二语言为汉语的维-汉双语儿童阅读障碍方面的认知研究。本研究尝试以PASS理论为依据,采用认知心理学实验方法考察维-汉单、双语阅读障碍儿童的继时性和同时性认知加工过程,探讨这两种认知加工在不同文字阅读过程中的作用及影响,以及阅读障碍的一般性和特异性的认知加工特点。在被试筛选过程中,单独维吾尔语阅读障碍儿童人数只有叁人,因此本研究中的单语阅读障碍即指单独存在汉语阅读障碍的儿童。研究由叁部分组成:(1)根据继时性认知加工过程的关键特征,采用非言语类实验任务——科西组块和言语类实验任务——字母回忆广度,全面考察维-汉单、双语阅读障碍儿童的继时性认知加工特点。结果显示,双语阅读障碍的儿童和单独存在汉语阅读障碍的儿童在继时性加工任务中都显着落后于正常儿童,其中双语阅读障碍的儿童在非言语类继时性加工任务中显着落后于单独存在汉语阅读障碍的儿童,但两个障碍组在言语类继时性加工任务中差异不显着。(2)根据同时性认知加工过程的关键特征,采用非言语类实验任务——形状设计和言语类实验任务——图形空间判断,全面考察维-汉单、双语阅读障碍儿童的同时性认知加工特点。结果显示,双语阅读障碍的儿童和存在汉语阅读障碍的儿童在同时性加工任务中均显着落后于正常儿童,两个障碍组之间不存在显着差异。(3)结合相关和回归分析考察继时性加工和同时性加工与维吾尔语阅读和汉语阅读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继时性认知加工能力能够预测维-汉双语儿童的维吾尔语阅读和汉语阅读;言语类的继时性加工能力比非言语的继时性加工能力对维、汉阅读的预测作用更强;同时性加工对汉语阅读起到预测作用,对维吾尔语阅读没有直接影响作用。综合以上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双语阅读障碍儿童和存在单独汉语阅读障碍的儿童在继时加工水平上低下,其中双语阅读障碍的儿童的继时性加工水平低下更具普遍性。2、双语阅读障碍儿童和存在单独汉语阅读障碍的儿童在同时加工水平上低下。3、继时性加工作为一种形态上非特殊的远端认知加工过程,能够超越语音编码,对儿童的维吾尔语和汉语阅读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文字表现形态不同所起作用也有所不同,同时性加工能够预测维-汉双语儿童的汉语阅读,对维吾尔语阅读没有直接的影响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继时性加工论文参考文献
[1].唐妍.同时性加工与继时性加工的差异及其教学策略[J].江苏教育.2018
[2].韩娟.维—汉单、双语阅读障碍儿童继时性加工和同时性加工[D].新疆师范大学.2012
[3].薛红丽,静进.ADHD儿童同时性加工与继时性加工的实验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
[4].胡小燕.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任务的验证性因素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