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及创新褚堃

电力企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及创新褚堃

(上海海事大学上海201306)

摘要:电力企业的自动化技术对于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时间,还可以满足现代化背景下电力企业的快速生产需求。本文首先阐述电力系统自定化的概念,其次分析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现状,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企业生产中的应用和创新进行探讨,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电力企业;自动化;技术;应用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进程,我国各产业都得到飞速发展,但是在电气自动化技术方面,起步时间较晚,与许多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但是,国家给予行业政策扶持,构建良好的发展环境,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取得了一定进步,为满足人民对用电量日益增长的实际需求,电力行业和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解放自身思想,转变发展观念,在探索和创新中,推进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改革,促进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更好更快发展。

1电气自动化技术概述

电气自动化技术即通过具有自动检测、控制功能的电气装置的运行,达到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远程监控、调节和控制的目标[1]。电气自动化系统装置大多与电子技术紧密联系,因此电气自动化系统对电子技术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例如:利用传感器进行信号的收集、利用控制器来处理运算信息、推行运算结果等,都可证明电气自动化技术与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密不可分的关系。建立在电子信息与网络技术基础之上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中,信息技术占据主要地位,所需要的技术条件较高,技术涵盖面比较广,技术操作复杂,几乎所有的电力企业都需要运用该项技术。而电力企业需要在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中结合电力系统用途、行业实际需求等情况,不断完善自身的系统设计,提升系统的硬件配套设施质量,让电气自动化技术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社会和人民。

2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

我国电力企业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主要经历经验型和分析型两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在上个世纪,我国就有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到企业实际生产中的先例,但是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其应用面不广泛。经过漫长时期的分析型发展阶段,我国的电力企业电气自动化技术得到有效的提高和创新,在电力企业的实际生产中已经得到广泛运用,尽管如此,与发达国家的全面自动化生产和控制相比,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仍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传统电力企业生产模式中,大部分的生产程序靠人工完成,因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的限制,无法保证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在传统的生产过程中,对人工操作部分具有更高的要求,且加重企业人员工作时的负担及心理压力[2]。但是,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和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被应用到电力企业的生产的方方面面,目前的企业生产过程中可基本覆盖生产操作的各部分,通过计算机控制生产出的产品具有更好精度,计算机编程可以精确控制生产参数,因此,产品相较于传统产业中产品具有更好的质量。并且,自动化生产形式可以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对工作人员手工作业要求较低,企业只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就可以实现产品的高质量、高效率生产,不仅减轻企业的人力消耗,更为企业带来更多转型机会,延长电力企业的生命力。

3电力企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特点以及应用

由于电气自动化技术具备及时性,精确性,高效性等特点且应用面广泛,对于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科学具有更高要求。因其实用性,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控制,水力发电,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中都有广泛运用,下面简单举例说明。

3.1电力企业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控制方面的运用

由多部计算机共同运行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远程控制就是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控制方面的应用,在其中一台终端发生故障不能使用时,并不会较大的影响到整个计算机控制系统对电力系统的调控作用,从而促进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的提升,增加其容错率[3]。由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先进性,在计算机实现电子监控过程中能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分级监控,即高层的计算机直接监控底层计算机的控制情况,底层计算机能够将实时生产过程反映到高层计算机中。所以,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出现故障时,管理人员可以在最快时间内发现故障并及时的进行调控,完善生产过程中的管理体系和应急系统,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即时性。

3.2电力企业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水力发电方面的应用

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便捷性和覆盖力,可以完善水力发电的过程中设备一体化工作,能够有效提高水力发电工作生产效率。由于水力发电的工作环境的特殊性,极易发生意外事故导致工作人员伤亡,传统的生产工作体系中很难有效解决安全隐患问题,但是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对水力发电的各个环节实行全方位的监控和管理,在工作点出现异常时,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和采取维护措施,降低安全隐患,为工作人员创造相对安全的工作环境。

3.3电力企业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

建筑行业之中的各系统复杂度较高,运用电力企业电气自动化技术是将各个系统实际联系的最为便捷的方式[4]。通过互联网技术的信息交流,有效保证各建筑系统的一体化,有效提高建筑工程中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采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全面的监控和管理工程中的各个环节,提高建筑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电力企业电气自动化技术具有便捷性,能够在施工过程中及时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且各施工系统间能够利用电子自动化系统实时进行信息反馈和交流,能够有效保证施工建筑的质量。

4电力企业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4.1自动化技术与智能保护方面

在电力系统中的自动化保护理论不断的得到丰富和发展,且在人工智能技术、综合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科学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等行业中电气自动化保护装置也得到广泛应用。电气自动化保护装置配备有智能控制功能,有效保障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安全,并且有效推进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例如,电气自动化保护装置可以智能化保护不同功率的电力设施。

4.2电力系统自动化方面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科研投资力度的加大和科技水平的提高,科研人员得以将实时数字模拟仿真系统融入电气自动化技术,实时仿真建模、负荷动态监测等方面的研究更是极大促进其发展,实时仿真系统与各类电力控制装置所构成的封闭的系统,兼备混合性与实时性两种优点,有效提高电力系统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及计算结果的精确性,为相关措施的调整提供有效准确的信息。

4.3人工智能应用方面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提高,智能控制理论更多的被运用到电力系统,例如:设备元件的障碍排查、电力系统的设计,电力设施的建设等方面,电气自动化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电力系统生产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证电力系统的控制和管理系统,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生产水平。

4.4国际标准应用方面

智能电子设备具备有效节约人力资源、增加生产安全性等多方面的优点,因此,电力企业在各系统中引进智能电子设备。目前,不同厂家生产的电子设备功率、型号等方面都有明显差异,电子设备无法实现通用和兼容,这给企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碍。为此,国际标准的统一将是电气自动化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5结束语

电力能源是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企业的现代化进程,而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渗透到电力企业日常生产的各部分,在电力行业中得到广泛推广,不断被应用到电力企业生产和电力项目建设中。电气自动化技术不仅能够提高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还能为电力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极大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在新的发展环境下,电气自动化技术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因此,电力部门要加强对电气自动化行业的管理,促进其创新,为我国电力事业的进步贡献新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刘涛,陈利华,关义侠,等.电力企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及创新[J].工业c,2016(8):00176-00176.

[2]沈飞飞.电力企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及创新[J].赢未来,2017(8):0217-0217.

[3]许允锋.电力企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及创新[J].民营科技,2017(10):55-55

[4]温馨.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3):184-184.

标签:;  ;  ;  

电力企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及创新褚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