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地地震反应论文-孔祥刚

盆地地震反应论文-孔祥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盆地地震反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地层组合,岩土参数,短桩基础,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盆地地震反应论文文献综述

孔祥刚[1](2018)在《南宁盆地地基—短桩—高层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研究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短桩基础在南宁盆地的高层建筑中应用十分广泛,这与南宁盆地特有的地层结构有关,目前,已建成的此类项目多达数百栋,规模总值近千亿,但对于这类建筑物在地震荷载下的地震反应如何以及整体抗震方面是否有利等重大工程问题却一直悬而未决,且鲜有人研究,这主要与地震反应问题的复杂性和分析的难度有关。本文针对短桩基础-地基-高层结构体系,结合ABAQUS软件为平台的数值分析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短桩基础-地基-高层结构共同作用体系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并以位于南宁盆地且具有代表意义的某高层住宅楼项目为工程背景,将之成功应用。该研究方法为短桩基础的设计和工程分析提供了较为明确的理论指导,研究结果对同类工程的抗震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为重大工程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之处有:(1)系统调研了南宁盆地的地质情况,总结出6种典型的地层组合模式,对南宁盆地各区域的黏土、粉土、圆砾、泥岩等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参数研究,为后续地震反应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2)基于数值分析技术,提出了一种能够考虑短桩基础-地基-高层结构体系共同作用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利用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完成短桩基础建筑体系的整体性地震反应分析。(3)利用编制的Matlab程序,根据不同的超越概率,拟合出适用于南宁盆地地层条件的人工合成地震波。(4)提出了筛选天然地震波的实用方法,遴选了符合南宁盆地地层条件的天然地震波,并编制了地震波校正程序,对选取的地震波进行校正,结果表明:校正后的地震波有效地消除了速度和位移时程曲线的漂移问题。(5)利用Fortran语言编程对ABAQUS软件的接触单元进行了二次开发,并结合具体算例,验证了接触单元的有效性。(6)根据南宁盆地地质情况,挑选了最具代表意义的实际工程项目,构建了短桩基础-地基-高层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叁维有限元精细化分析模型,在罕遇双向水平地震条件下,完成了体系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主震方向为结构最不利地震方向,其中考虑的非线性因素为土体材料非线性和桩-土接触非线性,分析结果表明:南宁盆地的二元地层组合对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不利,短桩基础-地下室-高层剪力墙结构体系对抗震是有利的。(7)在罕遇双向水平地震条件下,考虑土体的材料非线性和桩-土接触非线性,分析了桩端土体和地下室侧面土体的参数变化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桩端土的弹性模量对结构的地震加速度反应的影响最为显着;而地下室侧面土体的弹性模量对结构的地震加速度反应、位移反应和内力反应均有显着影响。(8)在罕遇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研究了短桩-筏板-地下室-高层结构体系对周围土体非线性地震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自由场的地震反应相比,短桩基础-地下室-上部结构体系的存在使得周围土场的地表结点加速度峰值和相对位移峰值都显着减小。(9)罕遇地震条件下,结合本文分析的工程项目,对高层剪力墙结构和短桩基础分别进行了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短桩基础-高层剪力墙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良好。(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8-06-01)

太树刚,李建有,石宝文,赵淑芳,常玉芳[2](2016)在《昆明盆地土体动力参数对土层地震反应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动力参数是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的重要参数之一,且具有较强的区域性特点。本文统计分析昆明盆地区域内101个场地的94组粉土和167组黏土的动叁轴试验数据,并通过土层地震反应分析计算,与袁晓铭的推荐值和《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规范》(DB001-94)中给出的规范值做对比。结果表明:叁种不同的土动力参数存在较大差异,对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结果亦有较大的影响,随着超越概率的降低,对峰值加速度、反应谱和特征周期的影响更加明显;统计的土动力参数与实际值对应的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结果较接近,因此统计的粉土和黏土土动力参数在昆明盆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适用性,在Ⅱ、Ⅲ级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朱传彬,张建经[3](2014)在《SH波斜入射盆地地表的时域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二维时域非线性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程序,针对3个不同的盆地,利用具有不同峰值、不同频谱特性的实际地震记录以不同角度入射作为输入基岩的SH波,共组成513个工况,研究了盆地地表加速度峰值和反应谱随地震波入射角变化的特征和规律,发现地震波入射角对二者均有重要影响。地表加速度峰值放大系数的最大值并非出现在地震波垂直入射(0°)时,而是大致在15°~35°之间,按垂直入射得出的计算结果在某些部位可能偏于不安全;入射角对加速度反应谱的短周期分量(<1s)影响较大,而对其中的长周期分量(>1s)影响较小;在强震作用下盆地土体将发生较强的非线性响应,导致地表加速度放大系数减小;随着梯形盆地坡角的增大,最不利位置有从盆地边缘向盆地中部转移的趋势,同时本文给出了盆地的最不利位置,对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张建经,朱传彬,张明,姚书灵[4](2014)在《地震波入射角对盆地地震反应影响的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二维时域非线性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程序,针对不同坡角的盆地,利用不同峰值、不同卓越频率、不同入射角度的Ricker波作为输入基岩的SH波,研究地震波入射角、卓越频率以及盆地坡角对盆地地表地震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盆地地表加速度峰值(PGA)比例系数的最大值不一定出现在地震波垂直入射时,而大致在5°~25°之间,按垂直入射得出的计算结果在某些部位可能偏于不安全,在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应适当考虑地震波入射角对场地地表地震反应的影响,综合确定场地地震动参数;同时,随着地震波入射角的增大,加速度反应谱峰值有减小的趋势;入射地震波卓越频率越大,对盆地地表加速度峰值有影响的地震波入射角变化范围越小;随着入射地震波卓越频率的增大,同一测点的加速度反应谱曲线逐渐向左"走移";盆地坡角对盆地地表加速度峰值分布模式有重要的影响,当盆地坡角较小时,盆地边缘处的地震反应最为强烈,而盆地中部地表的地震反应相对较弱,随着盆地坡角的增大,反应强烈位置逐渐远离盆地边缘向中部转移。(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4年S1期)

王淮峰,楼梦麟,陈希,翟永梅[5](2013)在《基于虚拟激励法的沉积盆地场地地震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四川盆地及台北盆地震害分布的差异,将虚拟激励法与有限单元法结合,应用于场地的随机地震反应分析中。将沉积盆地截面简化成等腰梯形,建立二维平面应变模型,通过数值试验,研究了沉积盆地场地的地震反应,探讨了盆地效应的影响参数。主要结论如下:①由于地震波在盆地边缘的反射效应,盆地场地表面的地震反应较成层场地有较大的改变,水平加速度标准差可提高150%;场地边缘附近的竖直加速度标准差与水平加速度标准差量级相当;②当盆地宽度较大时,盆地边缘仅对场地边缘附近的地震反应有较大影响,影响范围大概为1倍(以水平加速度标准差为评价标准)或者3倍(以竖直加速度标准差为评价标准)盆地边缘倾斜基岩面的水平投影长度;③随着盆地深度的增加,盆地场地表面的最大水平及竖直加速度标准差增加;④随着土层剪切波速的增加,盆地场地表面的最大水平加速度标准差几乎不变,但最大竖直加速度标准差减小。(本文来源于《岩土工程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荆韦庄[6](2009)在《地震反应谱及盆地地震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别对地震反应谱、人造地震动、盆地地震进行了研究。(1)、重新推导了位移谱、速度谱及加速度谱精确计算公式,并以埃尔森特罗强震记录为例,采用数值法,对两种公式计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出了简化计算公式在实际工作中的可行性。同时,对埃尔神特罗类工程场地进行了研究,得出这类场地在地震作用下的一系列动力特性及其特点,为此类场地的工程抗震设计提供了依据。(2)、根据安徽省地震局提供的某工程场地未来50年期限内可能遭遇超越概率为63%、10%和3%的基岩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与反应谱值数据,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合成基岩地震动时程,得出了不同概率值时的地震时程曲线。并对目标反应谱进行了拟合分析,验证了所合成基岩地震动时程的正确性,所得地震动时程曲线可做为此工程场地土层反应分析和上部结构抗震设计的地震动输入。(3)、建立盆地模型,采用交错网格差分法对二维波动方程进行了离散,通过泰勒展开式对四个边界进行了处理,采用数值方法模拟了在连续荷载、离散荷载作用下,不同性质土层的动力特性;研究了不同横截面情况下,地震波在地表的传播情况和表面不同土颗粒随时间的振动方式。(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09-03-01)

刘海明[7](2007)在《漳州盆地地震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漳州盆地是福建省最大的陆地断陷盆地,隐伏的九龙江断裂横贯盆地的北部,具有发生强烈地震的危险。本文研究了九龙江断裂上6级地震引起的漳州盆地及周边地区地震动的预测,计算了漳州市强地震场的分布,分析了空间分布特征和规律。强地震动研究洞察地震中地表震动发生、发展特征和规律性,涉及对震源的了解和模型的建立、传播介质影响的分析和模拟、场地条件影响分析等叁方面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近断裂地震动更加复杂,受震源的影响十分显着。大型沉积盆地对地震动和震害的影响受到了全球地震工程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牵涉松散软土的放大效应、埋藏基岩表面的聚焦效应和盆地边缘效应等。分析中,九龙江断裂用有限断层震源模型表达,根据活断层探查结果和半经验标定关系确定走向、倾向、倾角、长度、宽度和平均滑动量等。借助凹凸体和k平方模型结合的混合震源模型估计错动在破裂面上的分布,确定各个子源的滑动量。考虑半经验关系的不确定性引起的全局参数和局部参数的随机性,建立了30个震源模型。破裂起始点确定在九龙江断裂的东南端,破裂速度取剪切波速的0.85倍。高频地震动借助Atkinson等发展的随机合成方法估计,震源谱中采用动力拐角频率。先估计选定的位于盆地四角和中心的5个点在30个震源作用下基岩地表地震动的平均值,选定一个与平均特征最接近的震源模型。据此,计算地表200×200米的网格上共5796个点的加速度时程和反应谱。盆地内的点,先计算地下50米深度处(相当于漳州盆地松散土层最深处的两倍)地震动的傅氏谱,再乘上该点对应的盆地分区的传递函数,逆变换得到地表地震动。传递函数根据各分区代表性钻孔速度结构,采用等效线性化方法计算。根据各点峰值加速度,归纳、编制了漳州盆地及周边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布预测图和分区图。共划分叁类区,每一区进一步分为盆地内、外两个子区,对每一个子区提供了平均的加速度反应谱、各子区的标准化的反应谱图及参数表。低频地震动借助简化的数值格林函数方法计算。本文根据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提供的数据建立了漳州盆地的叁维有限元网格模型,用解析法计算有限断层源引起的盖层底部的位移场,将其作为盖层波动有限元分析的输入。波动有限元计算了5796个点地表长周期加速度时程。长周期、短周期加速度时程经分别滤波,在时域迭加,合成了各点的加速度时程。按照与各子区平均反应谱最贴近的原则,选取各子区代表性点的时程作为抗震设计验算时程分析用的加速度时程。(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07-07-01)

盆地地震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土动力参数是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的重要参数之一,且具有较强的区域性特点。本文统计分析昆明盆地区域内101个场地的94组粉土和167组黏土的动叁轴试验数据,并通过土层地震反应分析计算,与袁晓铭的推荐值和《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规范》(DB001-94)中给出的规范值做对比。结果表明:叁种不同的土动力参数存在较大差异,对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结果亦有较大的影响,随着超越概率的降低,对峰值加速度、反应谱和特征周期的影响更加明显;统计的土动力参数与实际值对应的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结果较接近,因此统计的粉土和黏土土动力参数在昆明盆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适用性,在Ⅱ、Ⅲ级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盆地地震反应论文参考文献

[1].孔祥刚.南宁盆地地基—短桩—高层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研究及应用[D].广西大学.2018

[2].太树刚,李建有,石宝文,赵淑芳,常玉芳.昆明盆地土体动力参数对土层地震反应影响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16

[3].朱传彬,张建经.SH波斜入射盆地地表的时域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4

[4].张建经,朱传彬,张明,姚书灵.地震波入射角对盆地地震反应影响的数值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

[5].王淮峰,楼梦麟,陈希,翟永梅.基于虚拟激励法的沉积盆地场地地震反应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3

[6].荆韦庄.地震反应谱及盆地地震响应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9

[7].刘海明.漳州盆地地震反应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标签:;  ;  ;  ;  

盆地地震反应论文-孔祥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