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沙蜥论文_王慧慧

导读:本文包含了青海沙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青海,低氧,习服,生长率,青藏高原,哺乳类,过氧化。

青海沙蜥论文文献综述

王慧慧[1](2018)在《青海沙蜥对高原低氧和低温适应性的转录组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高原环境具有低氧、低温及强紫外线等特点,对动物来讲是一种挑战。世居高原的动物经过自然选择,从表型到遗传,从生理到分子机制,已经进化出各自独特的高原适应机制。鬣蜥科沙蜥属青藏高原特有物种青海沙蜥(Phrynocephalus vlangalii),经过世代演变,已经很好地适应了高原环境。本研究中,我们以世居高原的青海沙蜥玛多种群(4270米)和德令哈种群(2862米)为研究对象,利用RNA测序技术对青海沙蜥玛多和德令哈种群的不同发育阶段(幼体和成体)进行了种群间和发育阶段间的比较转录组学研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进行GO和KEGG的功能注释分析,寻找关键的代谢通路及调控基因,并进行生理生化层面的验证,以期更为深入地探究爬行动物的高原适应性及其调控机制。对青海沙蜥成体和幼体高低海拔种群共计12个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组装及过滤后,共获得84.05Gb Clean data,Q30碱基百分比在90.64%及以上;经Trinity合并组装后共获得96348条Unigene,其中N50为1852bp;对Unigene进行功能注释,包括与NR、Swiss-Prot、KEGG、KOG、eggNOG、GO和Pfam数据库的比对,共获得19947条Unigene的注释结果。将四组样品分别进行成对比较,以FDR<0.01且FC≥2为标准筛选样品间DEGs,探索基因的表达模式并进行功能注释和代谢通路的分析。采用生理生化的方法对能量代谢的关键代谢酶和物质进行了测定,结合转录组与生理生化的方法探究青海沙蜥不同种群及不同发育阶段的高原适应性。在幼体阶段,我们发现有688条基因在德令哈种群与玛多种群间存在差异,这些DEGs被注释到60个GO条目中,并在分子伴侣依赖的蛋白质折迭(GO:0051085)、氧气结合(GO:0019825)、氧化应激响应(GO:0006979)以及ATP分解(GO:0006200)等条目中得到显着富集。DEGs共涉及78条KEGG代谢通路,经富集分析后筛选出一条富集代谢通路即脂肪酸代谢通路(ko01212)。其中参与脂肪酸合成的基因(如ACC2和SCD)在玛多种群中显着上调,参与脂肪酸氧化的基因(如CPT1)显着下调。代谢酶活性与物质含量测定的结果显示玛多种群具有较低的HOAD的活性及较高的总胆固醇含量。转录组与酶活性的实验结果说明高海拔的青海沙蜥幼体更倾向于脂肪的合成与贮存。在成体阶段,我们发现有2223条基因在德令哈和玛多种群间存在差异,这些基因被注释到54个GO条目中,其中ERK1和ERK2级联调节过程(GO:0070372)、电子载体活性(GO:0009055)及血红素结合(GO:0020037)等条目得到显着富集。这些DEGs共涉及185条KEGG代谢通路,其中神经活动配体受体相互作用(ko04080)及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ko00400)等通路的富集程度较高。参与脂肪酸降解(如ACAT2与AOX1)和氨基酸生物合成(TAT、ARG2及ASS1)等代谢通路的基因在高海拔种群中表达量上调;酶活性测定的结果显示高海拔种群具有较高的LDH和HOAD活性。这些结果表明高海拔的成体青海沙蜥更倾向于脂肪酸的分解来供能,这与唐晓龙等人在红尾沙蜥(Phrynocephalus erythrurus)和青海沙蜥中得到结果一致,提示上述特性可能在高原几种沙蜥中广泛存在。在德令哈种群中,成体和幼体共有1069条DEGs,这些基因被注释到41个GO条目中,其中免疫系统过程(GO:0002376)、细胞生长(GO:0016049)、补体激活途径(GO:0006957和GO:0006958)等条目得到显着富集。这些DEGs共涉及215条KEGG的代谢途径,其中矿物质吸收(ko04978)、溶酶体(ko04145)及氧化磷酸化(ko00190)等通路的富集程度较高。成体中脂肪酸合成相关的基因(ACC1、FAD6和SCD)的表达量上调,脂肪酸氧化相关的基因(CPTIB和ACAT1)的表达量下调,说明德令哈种群成体更倾向于脂肪的合成和积累;成体还上调了免疫系统过程相关的大部分基因,这种免疫系统的增强能够有效地防止微生物的侵害,更好地适应栖息地的复杂环境。在玛多种群中,成体和幼体间共有3019条DEGs,注释到GO的48个条目中,在糖酵解过程(GO:0006096)、免疫系统过程(GO:0002376)和生长因子活性(GO:0008083)条目得到富集;这些DEGs参与KEGG的184条代谢通路,其中氧化磷酸化(ko00190)、类固醇的生物合成(ko00100)和心肌收缩(ko04260)叁条通路得到显着富集。与幼体相比,成体中脂肪酸合成的基因(FAD、ACC2、ACSL3及ELOVL等)的表达量下调,脂肪酸氧化的大部分基因(KCS及AOX1)的表达量上调。此外,成体还下调了氧化磷酸化(ND、NDUFS、SDHUFS2和COX等)和糖酵解(LDHA、LDHB和GAPDH等)相关基因的表达量,表明在发育中机体下调了氧化磷酸化和糖酵解的水平。这些结果表明与幼体相比,玛多种群在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伴随着代谢底物偏好向脂肪酸的转化。我们还对青海沙蜥玛多种群冬眠前期、冬眠中期和冬眠觉醒期叁个时期肝脏中的转录组进行了比较分析,筛选DEGs并进行聚类分析,筛选参与冬眠低温调控的关键代谢通路。转录组测定及过滤后共得到41.41Gb Clean data,Q30在94.48%及以上;经Trinity合并组装后共获得192696条Unigene;比对到七大数据库后,共得到26566条Unigene的注释结果;将叁组样品进行两两配对比较,以FDR<0.01且FC≥2为标准筛选DEGs,并进行基因功能的注释分析。结果显示,与其它两组相比,冬眠期青海沙蜥与脂肪酸代谢(ko01212)有关的基因都显着上调,而氧化磷酸化(ko00190)和糖酵解过程(ko00010)的大部分基因显着上调,提示其在冬眠过程中主要通过脂肪酸氧化的方式提供能量,这与马铁菊头蝠的冬眠的研究结果一致。青海沙蜥冬眠期还上调了免疫响应相关的基因(IL8、CXCL1及FHC)表达,保护机体免受细菌病毒的感染。同时还发现谷胱甘肽代谢(ko00480)通路中相关基因(GST和PHGSH-Px)在冬眠期也表达量上调,以避免氧化应激损伤。上述结果提示,青海沙蜥在冬眠阶段通过代谢、免疫与抗氧化防御等方面的调节,更好耐受并适应了冬眠期间的低温等极端环境。本论文从转录组学的角度阐明了青海沙蜥的高原适应和冬眠期低温适应方面的基因表达情况,筛选到了代谢、免疫及生长相关的关键基因和代谢调控通路,为后期生理生化角度的验证提供了参考和依据;另一方面丰富了青海沙蜥不同发育阶段及不同生理状态下的转录组数据资源,为后期的大规模数据分析提供了参考和利用信息。(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8-12-01)

梁翼东,秦宇[2](2018)在《青海沙蜥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索爬行动物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分布规律和形态类型,本文应用Grimelius嗜银染法对青海沙蜥消化道嗜银细胞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嗜银细胞主要分布于胃肠道,多数分布于粘膜上皮和腺泡上皮之间;其中在胃幽门处分布较多,小肠处较少。形态有梭形、锥体形、椭圆形、圆形、多角形和不规则形等。(本文来源于《青海畜牧兽医杂志》期刊2018年03期)

冯玉霞[3](2018)在《不同海拔雌性青海沙蜥繁殖投入的权衡》一文中研究指出青海沙蜥是青藏高原上垂直分布跨度最大的爬行类动物,卵胎生,因此被认为是研究不同海拔间繁殖投入权衡的理想实验材料。本研究选用青海沙蜥海拔较高的玛多种群(4257米)和海拔较低的德令哈种群(2910米)作为研究对象,将母体的静止代谢率、运动表现及选择体温等生理特征与其繁殖参数结合分析,以此来探讨青海沙蜥雌性繁殖投入的权衡。结果显示,与产后时期相比,妊娠末期的静止代谢率更高、运动速度和选择体温更低;相较于低海拔种群,高海拔种群产前产后的选择体温更高,但运动速度无显着差异。上述结果表明妊娠状态和栖息地海拔高度是影响青海沙蜥雌性静止代谢率和选择体温的重要因素,但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很小。繁殖参数与生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表明:(1)繁殖是影响代谢率水平的直接因素;(2)繁殖过程中对运动能力的能量投入相对恒定,是机体维持状态稳定的基本需要;(3)高海拔种群怀孕雌性选择较高体温,可能与其相对繁殖投入较小有关,或者说,高海拔种群怀孕雌性选择较高体温是限制其相对繁殖投入的重要因素。另外,本实验统计了母体的产仔时间、吻肛长、产后体重、窝仔重、窝仔数、幼体平均体重、相对窝仔重等繁殖参数以及新生后代的形态特征,包括体重、吻肛长、尾长、头长、头宽和前后肢长。结果表明,实验青海沙蜥在7月20日至8月19日期间产仔,低海拔种群与高海拔种群相比开始产仔日期较早且持续时间更长。种群间除了幼体平均体重在没有差异外,母体吻肛长、产后体重、窝重、窝仔数和相对窝仔重均有显着性差异。两种群新生后代除了吻肛长和前肢长没有差异外,其他所有形态特征都存在极显着差异,且低海拔的德令哈种群各参数都大于高海拔的玛多种群。两个种群的母体产后体重、窝仔数和窝仔重均与母体的吻肛长呈显着的正相关。偏相关分析显示,两种群的窝仔数与幼体大小呈负相关;产后状态与窝仔数也呈负相关。两个种群的窝仔重与相对生育力均呈显着的正相关,但两个种群中幼体大小与相对生育力均无关;德令哈种群的相对窝仔重与相对生育力呈极显着的正相关,而在玛多种群中两者没有相关性。(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8-04-01)

齐银,吴亚勇,Richard,APeters,Jose,ARamos,傅金钟[4](2015)在《社会交流对青海沙蜥动态视觉信号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动态视觉信号(肢体语言)是当前通讯行为研究的热点。动物之间通过肢体语言的变化影响各自的行为,从而达到领域守卫或性选择的目的。与传统的声音和静态视觉信号相比,动态视觉信号更趋于立体化,因此对信号的捕捉和量化技术要求更高。也正是因为受研究技术的限制,动态视觉信号的研究发展十分缓慢。今年来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动画和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动态视觉信号的研究。澳洲尖刺蜥Amphibolurus muricatus是目前世界上研究动态视觉信号最成熟的模型,研究内容涉及信号结构、功能、可塑性以及进化等方方面面。研究技术涉及叁维分析算法和动画回放等。相比于澳洲尖刺蜥,沙蜥Phrynocephalus更适合动态视觉信号的研究,这是因为该物种在社会交流过程中普遍表现出与澳洲尖刺休类似的卷尾或摆尾行为,但是卷尾和摆尾的成分比澳洲尖刺蜥更复杂,而且与澳洲尖刺蜥不同的是,雌性沙蜥也普遍表现出卷尾行为,这为研究雌性在性选择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信号复杂性提供了便利。作为对沙蜥动态视觉信号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采用最新的立体摄像技术,对位于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的青海沙蜥Phrynocephalus vlangalii动态视觉信号结构及其与社会交流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发现青海沙蜥动态视觉信号结构随着社会交流对象而发生变化。雄性领主在面对其它雄性、雌性或幼体入侵时,采用卷尾或闪尾进行交流,雌性领主在面对其它雄性、雌性或幼体入侵时,采用卷尾进行交流,而幼体领主在面对其它雄性、雌性或幼体入侵时,主要采用摆尾进行交流,偶有卷尾发生。我们进一步对卷尾或闪尾的速度、频次、幅度做了分析,发现:无论入侵者是谁,雄性领主的卷尾速度总是大于雌性领主,而且当入侵者是幼体时,雄性领主、雌性领主或幼体领主都会显着降低卷尾行为频次。同时,当入侵者是雄性时,雄性领主的闪尾速度显着大于雌性入侵。该结果揭示动态视觉信号的成分和不同成分的速度和频次均传递了不同的信息,因此这些方面更容易成为自然选择和性选择的对象,这为下一步开展信号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四川省动物学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09-18)

李维新[5](2015)在《慢性低氧对青海沙蜥体温调节与代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低氧会引起从原生动物到哺乳动物一系列的行为性与生理性的应答。Phrynocephalus vlangalii (P. vlangalii)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其栖息环境具有较大的海拔跨度和生态多样性。在本次实验中,P. vlangalii被放置于低氧箱(8%02)中驯化6周(对照组:15%02),之后,在两个温度(20℃和30℃)下,测定P.vlangalii的最适体温(preferred body temperature, preferred Tb)、标准代谢率(standard metabolic rate, SMR)、心率(heart rate, HR)和代谢酶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慢性低氧会引起P. vlangalii的最适体温、SMR与HR降低。经过低氧驯化,20℃时,8%O2组中肝脏与骨骼肌的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显着升高,但是,当测定温度为30℃时,其活性无显着差异。此外,20℃和30℃时,低氧驯化会引起心脏内LDH活性的显着降低。低氧组心脏中LDH的Q10值显着升高,说明低氧会改变LDH活性的热敏性。LDH同工酶电泳结果表明,P. vlangalii的肝脏、骨骼肌和心脏中LDH都包含5种同工酶(LDH1、LDH2、LDH3、LDH4和LDH5),而且在这叁种组织中,5种同工酶的表达比例不同,并具有组织特异性。LDH1与LDH2主要存在于P. vlangalii的心脏中,而LDH4与LDH5主要存在于P. vlangalii的肝脏与骨骼肌中,此结果说明肝脏、骨骼肌和心脏对有氧代谢与无氧代谢的偏好性不同。20℃和30℃时,低氧组肝脏中柠檬酸合酶(citrate synthase, CS)的活性显着降低,但是,骨骼肌与心脏中的CS活性却无显着差异。此外,低氧组骨骼肌中CS的Q10显着升高。因此,我们推断慢性低氧会引起P. vlangalii体温下调与代谢的一系列应答,并具有组织特异性。(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5-03-01)

张杨[6](2015)在《青海沙蜥对高原氧化应激反应的适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氧化应激和氧化损伤给高原动物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然而经过长期高原环境的自然选择和适应,动物形成了多种可遗传的适应性特征,从而更好的适应高原逆境环境。青海沙蜥(Phynocephalus vlangalii)广泛栖息于中国青藏高原,海拔分布于2500 m到4800 m。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比较位于低海拔(2900m)和高海拔(4200m)青海沙蜥的氧化应激指标的基本情况。测定指标包括: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总抗氧化能力(T-AOC)、维生素C (VitC),维生素E(Vit E)、脂质过氧化损伤标志物丙二醛(MDA)。结果表明,与低海拔沙蜥相比,高海拔沙蜥的MDA含量在脑中显着降低,在肌肉中显着增高,而在肝脏中没有显着性变化。脑中CAT的含量随海拔增高而显着增多。在肝脏中,除了T-AOC和GR水平随着海拔的升高显着降低以外,其他抗氧化剂的含量在两个海拔间是相似的。相较而言,肌肉中大部分抗氧化剂(SOD、GPX、GR、T-AOC、 Vit C)的水平随海拔升高而显着降低。我们也探究了低氧对青海沙蜥氧化损伤和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分别将蜥蜴置于15%和8%氧浓度的模拟低氧室中驯化6周,数据表明,8%氧浓度下沙蜥脑中MDA、CAT、GSH(还原型谷胱甘肽)、T-AOC的含量和肝脏中MDA、CAT、SOD的含量显着高于15%氧浓度下驯化的蜥蜴。这些发现表明,不同海拔青海沙蜥在应对氧化应激所表现出的适应性调节能力上存在组织差异性,并且,长期的低氧驯化可以使青海沙蜥体内的氧化损伤程度显着增强,同时各抗氧化剂水平也得到不同程度的上升。(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5-03-01)

梁士伟[7](2015)在《青海沙蜥代谢活动的季节性变化及其适应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青海沙蜥是中国特有种,它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上,分布的海拔可达4500m。高原环境的突出特征是低温和低氧,作为外温动物的蜥蜴如何适应这种环境很值得研究。在本实验中,我们测定了不同季节(春、夏、秋)青海沙蜥的体重和内脏器官重量、最适体温、标准代谢率(SMR)、线粒体呼吸速率、4种代谢关键酶活性和5种代谢物质的含量,并分析了其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青海沙蜥的体重和内脏器官重量随着季节性变化而发生显着变化,在秋季达到最大值。青海沙蜥的最适体温在春季最低,秋季居中,夏季达到最大值。青海沙蜥的标准代谢率、肝脏和骨骼肌组织中的线粒体最大呼吸速率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的活性都是在春季达到最大值,夏季最低。从代谢酶活性分析中得出,叁种代谢酶的活性在不同季节都存在显着的差异。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在肝脏和骨骼肌中都是春季最高,但是在夏季和秋季之间没有显着的差异,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因为LDH是无氧代谢的关键酶,春季的青海沙蜥在短时间剧烈的活动次数比较多且活动强度比较大,这种剧烈运动的能量来源主要依靠无氧糖酵解。肝脏和骨骼肌组织中柠檬酸合酶(CS)的活性在春季最高,夏季居中,秋季最低。然而,肝脏和骨骼肌组织中p-羟酰基辅酶A脱氢酶(HOAD)的活性在秋季最高。对5种代谢物质含量的分析发现它们的含量也有显着的季节性变化,并且其变化特征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血清、骨骼肌和肝脏中的蛋白质含量在夏季最高。肝脏中的葡萄糖含量在秋季最高,分别是春季和夏季的3倍和1.4倍左右,但骨骼肌组织中的葡萄糖含量没有显着的季节性差异。同样,肝糖原含量也是秋季最高,分别是春季和夏季的8倍和2倍左右。骨骼肌组织中的糖原含量在秋季显着高于夏季和春季,但在春季和夏季之间没有显着的差异。血清和肝脏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在夏季和秋季显着高于春季,但在骨骼肌中没有显着的季节差异。血清和肝脏中甘油叁酯的含量随着春季、夏季和秋季逐渐升高,但在骨骼肌中没有显着的差异。从以上的结果可以看出,青海沙蜥在秋季脂代谢比较旺盛,肝糖原含量大量增加,说明青海沙蜥在秋季糖的合成代谢和脂肪的分解代谢增强,这可能与青海沙蜥冬眠准备有关。总的来看,青海沙蜥的代谢活动水平为春季最高,夏季最低,这与最适体温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相反,这可能是青海沙蜥适应环境的机制之一,但是其代谢活动的季节性变化与适应环境之间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5-03-01)

张佳,刘洋[8](2014)在《走近青海沙蜥》一文中研究指出无论是恒温动物(如鸟类和哺乳类)还是变温动物(如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相对较高且恒定的体温均有利于体内各种酶活性的充分表达。生活在严酷高原环境中的青海沙蜥的体温变化与环境温度和自身的调温能力,息息相关。(本文来源于《大自然》期刊2014年03期)

马明[9](2014)在《青海沙蜥骨龄学年龄鉴定及繁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年龄鉴定对于动物生活史研究至关重要,但野生状态下动物的年龄不易确定。两栖、爬行类的身体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因此对于大部分物种可以依靠其身体大小划分年龄阶段,但这种方法不够准确。骨龄学年龄鉴定法在许多物种中证明是一种迅速且可靠的个体年龄鉴定方法,在两、栖爬行动物的研究中已经被广泛应用,但在蜥蜴亚目物种中的应用还比较少。由于不同物种骨骼生长和组织结构的差异性,骨龄学年龄鉴定在不同物种中的应用需要具体分析。青海沙蜥(Phrynocephalus vlangalii)是我国的特有种,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以往对青海沙蜥的研究中,均采用吻肛长将其粗略的划分为成体、亚成体和幼体。而本文通过研究甘肃玛曲青海沙蜥趾骨的发育过程中骨骺和骨干的形态特征,分析了趾骨的生长规律;比较了不同骨骼中停滞生长线(Line of arrested growth, LAG)的差异,为个体年龄鉴定提供依据;采用趾骨鉴定个体年龄并得出种群年龄结构和生长率等,结合繁殖特征得出两性性成熟时间,为青海沙蜥生活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本研究选用青海沙蜥右后肢第Ⅳ趾第二节横向和纵向做连续切片,经苏木精染色后观察。整个趾骨骨干像一个圆筒插入两端骨骺,骨干由骨外板和骨内板构成。但它们的分布并不均匀,趾骨腹侧骨内板所占的比例高而骨外板比例低,背侧相反。新生蜥蜴趾骨骨干无骨内板,1龄后骨内板开始在骨髓腔内逐渐沉积,导致骨髓腔直径随年龄减小。趾骨两端骨骺的发育和分化有差异,远端骨骺在出生后就开始退化,肥大区、增殖区消失;而近端骨骺在出生后会持续增殖,3龄后开始退化。因此趾骨骨干的横向生长是骨外板骨内板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纵向生长主要是近端骨骺增殖的结果。青海沙蜥的长骨在活动季节生长较快,形成一条苏木精染色较浅的环形带;冬眠时骨骼生长缓慢或停止,形成一条苏木精染色较深的线(即停滞生长线,LAG)。青海沙蜥的趾骨、跖骨、胫骨和尾椎中均可以观察到LAG。胫骨和尾椎中LAG的重吸收比较严重,早期形成的LAG已经部分或完全被破坏;趾骨和跖骨重吸收较弱,成体趾骨中依然可以观察到胚胎骨和出生线的存在,因此趾骨LAG的数目可以用于确定个体经历冬眠的次数。由于在近端骨干的生长中骨内板占优势,骨外板很薄或者不存在,而我们观察的LAG存在于骨外板上,因此仅在趾骨骨干远端1/3左右可以观察到全部LAG。本研究应用骨龄学年龄鉴定法得出个体年龄,由个体年龄与吻肛长做生长曲线可知青海沙蜥生长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减小,吻肛长(SVL)在4龄时趋近于极限。同时该种群青海沙蜥雌雄间平均年龄无差异(t=0.964,P>0.05)。3龄、4龄时雌雄间尾长差异极显着(t=4.2,P<0.001;t=4.45,P<0.001),而SVL、体重在不同年龄阶段均无差异。2龄时第一次参与繁殖的雌性占10.3%,雄性均在3龄时第一次参与繁殖。青海沙蜥精巢体积和曲细精管半径6月份最低,7月份开始增加,到冬眠期间达到最大,出蛰后又开始减小。精巢体积与日照相关性并不显着(r=0.321,P>0.05),与平均气温、降水呈显着负相关(r=-0.857,P<0.05; r=-0.857,P<0.05).骨骼组织学研究证明应用骨龄学方法鉴定青海沙蜥个体年龄是可行的。由骨龄得出不同年龄组两性间除尾长外,吻肛长、体重均无差异,那么由SVL划分年龄组得到的差异结果有待商榷。性成熟年龄的确定和精巢周期的研究为青海沙蜥生活史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4-04-01)

和建政[10](2013)在《青海沙蜥低氧习服和适应的不同调节机制及低氧对荒漠沙蜥体温调节和静止代谢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青海沙蜥是一种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中国特有蜥蜴,分布在海拔2000-4600米之间。本实验将采自低海拔(2750米)的青海沙蜥放在低氧箱(相当于海拔4600米的氧含量)中分别习服7天,15天和30天,同时习服前的低海拔青海沙蜥与高海拔(4564米)的青海沙蜥进行对比,测定血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血细胞比容、心脏重量、心肌毛细血管密度、心肌乳酸脱氢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结果表明低氧习服的青海蜥蜴血红蛋白浓度、血细胞比容、心脏重量、心脏重与体重比、乳酸脱氢酶活性显着增加,但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显着降低,血细胞数、体重、心肌毛细血管密度没有发生显着变化。另外,与低海拔的青海沙蜥相比,高海拔的青海沙蜥具有较高的血红蛋白浓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心脏重与体重比、心肌毛细血管密度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较低的乳酸脱氢酶活性。以上结果表明青海沙蜥在低氧习服和低氧适应中具有不同的调节机制。本文还研究了低氧对荒漠沙蜥的行为性体温调节,生理性体温调节以及静止代谢率的影响。首先,在6%和8%氧浓度的环境中习服22小时后,荒漠沙蜥选择的体温显着下降,而在12%和28%氧浓度的环境中习服22小时后体温选择没有发生显着变化;当荒漠沙蜥分别在8%和12%氧浓度的环境中习服一周后,其体温选择与习服22小时后选择的体温没有显着差异。其次,在体温的升温和降温速率分析实验中,当蜥蜴在8%和12%氧浓度的环境中习服一周后,升温时间增加,降温时间没有改变。当体温达到39℃和40℃时,在8%氧浓度习服的蜥蜴其心率滞后现象消失。静止代谢率实验结果表明,当环境温度为25℃时,荒漠沙蜥的静止代谢率在8%和12%氧浓度的环境中习服一周后升高,但是当环境温度为35℃时,习服没有使静止代谢率发生显着变化。(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3-05-01)

青海沙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探索爬行动物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分布规律和形态类型,本文应用Grimelius嗜银染法对青海沙蜥消化道嗜银细胞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嗜银细胞主要分布于胃肠道,多数分布于粘膜上皮和腺泡上皮之间;其中在胃幽门处分布较多,小肠处较少。形态有梭形、锥体形、椭圆形、圆形、多角形和不规则形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青海沙蜥论文参考文献

[1].王慧慧.青海沙蜥对高原低氧和低温适应性的转录组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8

[2].梁翼东,秦宇.青海沙蜥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观察[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8

[3].冯玉霞.不同海拔雌性青海沙蜥繁殖投入的权衡[D].兰州大学.2018

[4].齐银,吴亚勇,Richard,APeters,Jose,ARamos,傅金钟.社会交流对青海沙蜥动态视觉信号结构的影响[C].四川省动物学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5

[5].李维新.慢性低氧对青海沙蜥体温调节与代谢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5

[6].张杨.青海沙蜥对高原氧化应激反应的适应[D].兰州大学.2015

[7].梁士伟.青海沙蜥代谢活动的季节性变化及其适应机制[D].兰州大学.2015

[8].张佳,刘洋.走近青海沙蜥[J].大自然.2014

[9].马明.青海沙蜥骨龄学年龄鉴定及繁殖研究[D].兰州大学.2014

[10].和建政.青海沙蜥低氧习服和适应的不同调节机制及低氧对荒漠沙蜥体温调节和静止代谢率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3

论文知识图

青海沙蜥洞穴的剖面示意图青海沙蜥的巢域青海沙蜥和贵德沙蜥形态特征比...沙珠玉种群青海沙蜥与具贵德沙...青海沙蜥冬眠叁个时期差异表达...青海沙蜥德令哈和玛多幼体种群...

标签:;  ;  ;  ;  ;  ;  ;  

青海沙蜥论文_王慧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