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木林地论文-张宝琦,王忠禹,杨艳芬,张娜娜,李永宁

灌木林地论文-张宝琦,王忠禹,杨艳芬,张娜娜,李永宁

导读:本文包含了灌木林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土壤中枯落物,蓄积量,持水量,黄土丘陵区

灌木林地论文文献综述

张宝琦,王忠禹,杨艳芬,张娜娜,李永宁[1](2019)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灌木林地枯落物的蓄积特征及持水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枯落物层持水效能进行研究,为该区植被恢复和水土流失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柠条、沙棘、狼牙刺、杠柳4种典型灌木林地枯落物层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浸泡法对其水文效应特征进行分析。[结果]①沙棘林地地表枯落物蓄积量最大(1.048 kg/m~2);沙棘林地土壤中枯落物量最大(0.674 kg/m~2);土壤中枯落物占枯落物总蓄积量的20.15%~68.75%,其中柠条和狼牙刺土壤中枯落物高于地表枯落物。②地表枯落物和混入土壤枯落物的持水量均随浸泡时间呈极显着对数函数关系(R~2≥0.745,p<0.01),地表枯落物5 min持水量可以达到最大持水量的40%,且与最大持水量存在显着的幂函数关系(R~2=0.38,p<0.01),可以通过5 min持水量来拟合最大持水量,而混入土壤枯落物并没有呈现这一规律。混入土壤枯落物的持水量显着大于地表,其中地表枯落物有效持水量杠柳最大(2.13 g/g),土壤中枯落物有效持水量柠条最大(1.90 g/g)。③地表枯落物有效拦蓄量沙棘林地最大,为21.16 t/hm~2;土壤中枯落物有效拦蓄量柠条林地最大,为10.01 t/hm~2;土壤中枯落物拦蓄量的校正系数变化范围在0.18~0.42之间。[结论]土壤中枯落物不容忽视,其混入量占枯落物总蓄积量的1/5甚至2/3以上;柠条总有效持水量最大,而受枯落物类型和积累量的影响,沙棘总拦蓄能力最大,具有较强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通报》期刊2019年04期)

曾伟生,刘四海[2](2018)在《关于灌木林地划分标准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灌木林地的划分标准近年来一直受到业界学者的关注。简要阐述了我国灌木林地划分标准的历史沿革,指出了灌木林地划分标准存在国内各类标准之间不衔接、与国际相关标准不协调的问题,以及在整合各类标准和完成规划目标上所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灌木林地划分标准的意见和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调查规划》期刊2018年04期)

徐勤学,李春茂,陈洪松,付智勇,吴攀[3](2018)在《喀斯特峰丛坡地灌木林地与梯田旱地土壤水分入渗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喀斯特峰丛坡地土壤的入渗特性,该文测定了灌木林地和梯田旱地不同土层的入渗过程,同时分析了影响入渗的因素,并用不同入渗模型对其过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1)梯田旱地的入渗性能低于灌木林地,其平均入渗系数约是灌木林地的78.6%,尤其在土层30~60 cm的平均初渗率、稳渗率仅为灌木林地的4.3%和4.4%,存在明显的入渗隔层,其原因是梯田旱地本身的土壤黏粒含量充足,加上人为翻耕促使较细颗粒向下移动后堆积。(2)灌木林地土壤中的砂粒含量和有机质含量较高,孔隙度较大,不同土层间的性质差异较小,而梯田旱地0~30 cm与30~60 cm土层的土壤性质差异明显,表现为下层土壤容重大、土壤孔隙度小。两者入渗性能均与土壤容重、孔隙度的相关性极显着(P<0.01)。(3)Horton模型对灌木林地和梯田旱地的拟合效果较好(R2>0.9),且对梯田旱地表层和深层的拟合度比对灌木林地的拟合度更好。Kostiakov模型和Philip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差。该文为喀斯特土壤水分管理及土壤入渗模拟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欧妮尔[4](2017)在《内蒙古东部山杏与柠条灌木林地上碳储量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森林碳储量对全球碳循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灌木林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灌木林生物量和碳储量方面的研究是准确评估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的基础。本研究以内蒙古东部兴安盟地区的山杏林和柠条林为研究对象,首先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研究各器官鲜重、含水率、生物量和含碳率情况,再在此基础上探讨各树种的实测生物量和碳储量。其次,对实测灌木形态指标与地上生物量进行回归分析,建立树种的地上生物量模型,其后结合含碳率,构建树种地上碳储量模型,最后对不同评估碳储量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天然山杏、人工山杏、柠条灌木层生物量依次为536.95、396.17、1164.69 g/m2,总体上各器官生物量大小顺序,枝>根>叶,其中天然山杏地上部分比例占60%左右,根系部分占40%以内;人工山杏和柠条地上部分比重在70%左右,根的比重在30%左右。2.引用常用的回归方程,模拟了山杏和柠条的单株地上生物量。结果表明,树种的生物量回归方程均显着,其线性方程的拟合效果最优,精度检验在80%以上,可应用于实际生物量研究。3.结合山杏生物量模型和含碳率,建立了单株地上碳储量回归模型。天然山杏地上碳储量模型为y=1.2375DH+32.13。人工山杏单株地上碳储量模型为y=0.1575D2H+221.77。柠条单株地上碳储量模型为y=11.93H-963.69。4.通过回归模型碳储量估算和实测碳储量相比较表明,模型的估计值和实测值总体上非常接近,天然山杏的单株实测碳储量为696.94 g、967.16 g、1179.57 g、382.89 g、336.39 g,相应估计值为 727.37g、871.90g、1130.17 g、395.71 g、263.13 g;人工山杏的单株的实测单株碳储量为518.98g、306.38 g、1145.98 g、444.74 g,相应估计值为454.82 g、232.21g、1244.74g、479.94 g;柠条的实测单株碳储量为1351.16、1207.97 g、1721.06g、1028.99 g,其相应估计值为1134.37 g、1238.47 g、2231.58 g、829.90 g。(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梁艳,火菊梅[5](2016)在《兰州南北两山雨养灌木林地植物群落稳定性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群落调查,就是探讨天然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群落外貌、群落结构,群落演替等方面的规律,以及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以便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使其按照顺向演替方向发展。兰州南北两山绿化是建造人工群落的组成部分,为了如何实现绿化本土化、原生化和多样化,最关键的问题是植物选择和植物配置。因此,两山绿化工程事实上是一个仿造自然群落的过程,在经过叁年南北两山雨养灌木林调查工作中,找出雨养树种"柠条"的生长规律、生长环境,对(本文来源于《甘肃林业》期刊2016年04期)

乌日古玛拉[6](2016)在《内蒙古兴安盟主要灌木林地上碳储量的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森林生态系统对全球碳素循环和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灌木林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其碳储量的研究是准确估算森林生态系统碳库和碳通量的基础。本研究以内蒙古东部兴安盟主要灌木林山杏、虎榛子和柠条为研究对象,先了解灌木林生物量分配格局,再通过灌木各器官含碳率的实测数据,探讨灌木林含碳率的取值问题,在这基础上研究灌木林的地上碳储量模型的建立问题。结果表明:1.估算个体水平上的灌木器官生物量分配状况。各灌木林叶、枝和根的生物量分别占树种生物量的10%~20%、30%~75%和25%~60%;各灌木林的根冠比的变化较大。2.研究天然山杏、人工山杏、人工柠条和虎榛子的含碳率取值问题。各灌木林根的含碳率均与地上器官含碳率均差异显着,同器官不同树种间的差异较小,各灌木林的地上和根系含碳率可分别取值0.45 gC·g-1和0.42 gC·g-1。3.天然山杏、人工山杏、人工柠条和虎榛子最优地上单株碳储量回归模型类型主要为幂函数、线性和指数模型,回归模型检验指标均为RS小于30%、RMA小于20%,拟合精度大于70%,构建的预测回归模型可应用于估算地上碳储量工作中。(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刘铠源,卞义宁,蒋志荣[7](2015)在《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灌木林地土壤渗透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选择灌木标准样地,开展茅莓、花叶丁香、山桃、金银花等4种不同灌木林地在天然含水量条件下的土壤渗透性及其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灌木植被具有明显提高土壤渗透性的作用,相对于荒地而言,灌木林地土壤渗透性优劣表现为:花叶丁香>茅莓>金银花>山桃>荒地;初渗速率>平均渗透速率>稳渗速率;土壤理化性质显着影响土壤渗透能力。(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装备》期刊2015年06期)

王永福,赵学勇,王少昆,包哈森高娃[8](2015)在《科尔沁沙地两种固沙灌木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和差不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是科尔沁沙地典型的固沙灌木,它们在退化沙地的恢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这两种灌木林地表层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小叶锦鸡儿比差不嘎蒿对沙丘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改善作用较大。其中,小叶锦鸡儿林地土壤黏粉粒含量比差不嘎蒿高3倍左右,土壤含水量是差不嘎蒿的1.31倍,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分别是差不嘎蒿的1.35和1.36倍,土壤过氧化物酶和脲酶活性分别是差不嘎蒿林地土壤的2和3倍。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中种植小叶锦鸡儿和差不嘎蒿后,两种灌木均能改善沙丘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但是其改善能力存在一定差异,总体来说,在退化沙地土壤肥力和生物活性的恢复方面,小叶锦鸡儿的优势高于差不嘎蒿。(本文来源于《中国沙漠》期刊2015年04期)

柴永煜[9](2015)在《青海省湟水河流域灌木林地固碳释氧价值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野外采样、室内实验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统计资料,研究了青海省湟水河流域灌木林地固碳释氧价值。结果表明,青海省湟水河流域灌木林地固碳价值为1 945.795 7亿元,释氧价值为36.621 3亿元,固碳释氧总价值为1 982.417 0亿元。(本文来源于《林业调查规划》期刊2015年01期)

蔡桂荣[10](2014)在《收益法在灌木林、地合一价值评估运用中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实践案例中的收益法是将评估林木资产的收获现值法与评估林地的期望价法二者的有效地整合,具有重要的理论基础及现实意义。该方法通过林木资产的小周期收益求取林、地资产无限期收益的价值,再由林地有、无收益限期评估值的转化公式,最终计算(或确定)有限年期林、地合一资产的评估价值。(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期刊2014年02期)

灌木林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灌木林地的划分标准近年来一直受到业界学者的关注。简要阐述了我国灌木林地划分标准的历史沿革,指出了灌木林地划分标准存在国内各类标准之间不衔接、与国际相关标准不协调的问题,以及在整合各类标准和完成规划目标上所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灌木林地划分标准的意见和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灌木林地论文参考文献

[1].张宝琦,王忠禹,杨艳芬,张娜娜,李永宁.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灌木林地枯落物的蓄积特征及持水性能[J].水土保持通报.2019

[2].曾伟生,刘四海.关于灌木林地划分标准的思考[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8

[3].徐勤学,李春茂,陈洪松,付智勇,吴攀.喀斯特峰丛坡地灌木林地与梯田旱地土壤水分入渗特征[J].农业工程学报.2018

[4].欧妮尔.内蒙古东部山杏与柠条灌木林地上碳储量模型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7

[5].梁艳,火菊梅.兰州南北两山雨养灌木林地植物群落稳定性调查研究[J].甘肃林业.2016

[6].乌日古玛拉.内蒙古兴安盟主要灌木林地上碳储量的模型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6

[7].刘铠源,卞义宁,蒋志荣.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灌木林地土壤渗透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农业装备.2015

[8].王永福,赵学勇,王少昆,包哈森高娃.科尔沁沙地两种固沙灌木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比较[J].中国沙漠.2015

[9].柴永煜.青海省湟水河流域灌木林地固碳释氧价值评估[J].林业调查规划.2015

[10].蔡桂荣.收益法在灌木林、地合一价值评估运用中的研究[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4

标签:;  ;  ;  ;  

灌木林地论文-张宝琦,王忠禹,杨艳芬,张娜娜,李永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