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水分利用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产量,利用率,水分,方式,粳稻,生长,河西走廊。
水分利用率论文文献综述
董飞,闫秋艳,李峰,鲁晋秀,贾亚琴[1](2019)在《宽垄沟播种植模式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水地条件下种植模式对夏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为夏玉米节水种植高产稳产栽培提供依据。以玉米品种"登海685"为试验材料,研究宽垄沟播和等行距平播模式下不同种植密度(6.00,6.75,7.50万株/hm~2)对夏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养分吸收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沟播种植模式较平播增加玉米植株株高,使茎粗和单株干物质重降低。沟播模式的穗性状比平播处理较优,单穗重增加,且受种植密度影响较小,表现出明显的边行优势。沟播模式的玉米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始终高于平播处理,生育期延长,为后期籽粒形成提供了物质保障。在种植密度为7.50万株/hm~2时,沟播模式夏玉米产量最高。沟播模式下夏玉米灌水量较平播减少52.9%,灌水时间减少50.1%,日均蒸发量减少,且水分含量高于平播处理,使灌溉水利用效率提高139.5%,水分利用效率平均提高16.7%。可见,宽垄沟播是夏玉米增产增效的一种节水种植模式,明显提高玉米水分利用效率。(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杨珍,赵军,李斌,罗新华,刘辉生[2](2019)在《不同灌溉定额对河西走廊边缘绿洲甜高粱水分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甘肃武威水资源贫缺,为降低作物旱灾减产风险,以甜高粱BJ0603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甘肃河西走廊边缘绿洲干旱区不同灌溉定额对甜高粱水分利用率(WUE)及产量的影响,探究甜高粱的耗水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甜高粱在不同灌水处理的全生育期耗水量随灌水量的增加不断增大;耗水量与甜高粱产量之间并非呈正相关关系;A1B4处理灌水量最大,WUE却最小,A2B2处理灌水量较小,WUE却最大,灌水量与耗水量越多,其WUE不一定越高;在拔节期推迟灌头水对甜高粱株高影响差异达极显着水平。综合考虑甜高粱生物产量、灌水定额、茎秆汁液糖锤度、水分利用率、株高等多项因素,灌水定额在360~400 m3/亩条件下,采用A1B3、A2B4两种最优灌水模式,节水50~90 m3/亩,可达到既节水又获高产的高效栽培效果。该研究结果能够为河西走廊边缘绿洲甜高粱探究最优的灌溉制度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和技术指导。(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通讯》期刊2019年07期)
刘新红,宋修超,陈伟,张苗,罗佳[3](2019)在《不同水分处理对发酵床垫料基质栽培的小青菜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分对植物生长和栽培基质内水分蒸发和利用率具有重要影响。在联栋设施蔬菜大棚内,采用发酵床垫料基质进行不同水分用量下的小青菜槽式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水分供应量过高或过低均不能够获得理想的产量,最优供水量是最大持水量的63%~75%。最优水分供应量对应根系生物质量和叶面积也最高,但水分用量对株高影响不显着。最优水分供应量时,栽培基质每日自然蒸发(2.46%~4.56%)和水分利用效率(1.99%~6.71%)均处于中等水平。水分供应量过高时,自然蒸发和水分利用效率也较低,植物根系和地上部生物质量均较低。63%~75%最大持水量可以作为基质栽培生产上水分控制指标。(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郝艳淑[4](2019)在《充足的钾镁有助于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率》一文中研究指出镁对作物生长的作用常常被低估。事实上,镁对作物的抗逆性、根系生长和产量形成非常重要。同样,钾在上述方面与镁有类似的作用。但在生产中,人们只注重钾肥的施用,而常常忽视镁肥的施用。在作物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常常会遇到高温干旱天气,充足的钾镁营养不仅有利于产量形成,还能提高作物对高温干旱的抵抗力。(本文来源于《中国农资》期刊2019年Z2期)
艾则提古力·阿里木,肯吉古丽·苏力旦[5](2019)在《不同渗灌处理对甜瓜品质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渗灌是继喷灌、滴灌之后又一节水灌溉技术,起源于地下浸润灌溉,是当今最先进的农业节水灌溉方法之一。研究对比传统的滴灌和不同渗灌方式对甜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探索出最适合甜瓜的灌溉方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灌溉方式对甜瓜株高、径粗、果实品质等都有影响,最适合甜瓜栽培的渗灌管布设条件为埋深35 cm的内镶式渗灌管处理,解决了水分蒸发量大,作物根系吸收不到充足水分的问题,不仅节约用水,还提高了作物的生长势和生理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国果菜》期刊2019年02期)
阿不都卡地尔·库尔班,杨培,李健伟,张巨松,郭仁松[6](2019)在《非充分滴灌分配对等行距机采棉生长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棉花品种新陆中54号为试材,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滴灌周期分别为7天1次(T1)和10天1次(T2),副区为3个滴灌频次:6次(D6)、7次(D7)、8次(D8),研究等行距机采棉最适宜非充分滴灌周期与频次。结果表明:同一滴灌频次下,生育进程随着滴灌周期的增加而明显延迟,真叶数和有效果枝数随着滴灌周期的增加而增加,株高和倒四叶宽随着滴灌周期的增加呈增加的趋势;同一滴灌周期下,真叶数和主茎节间长随着滴灌频次的增加而增加,株高和倒四叶宽随着滴灌频次的增加而略有降低;有效果枝、LAI、SPAD值、现蕾数、成铃数随着滴灌频次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以D7处理较高,生长特征值较为协调;滴灌周期处理间,单铃重、皮棉产量及水利用效率差异不显着,但随着滴灌频次的增加其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以D7处理最高,分别比D6、D8平均增产12.7%、13.5%,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12.9%、13.7%。因此,在南疆阿克苏地区,等行距机采棉滴灌周期为10天1次条件下,滴灌频次为7次适宜。(本文来源于《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盖志佳,杜佳兴,付久才,张敬涛,赵宏亮[7](2019)在《灌溉方式对粳稻新品种富合3号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节水灌溉有利于缓解黑龙江省稻区水资源匮乏及水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以粳稻新品种富合3号为材料,研究4种灌溉方式,即淹水灌溉、间歇灌溉、控制灌溉I和控制灌溉II对富合3号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方式显着影响粳稻籽粒产量,间歇灌溉处理产量最高,且显着高于其他灌溉处理;灌水水分利用效率以控制灌溉II处理最高,为4.44kg/m3,自然降水水分利用效率以间歇灌溉最高,为1.78kg/m3,总用水水分利用效率以控制灌溉II处理最高,为1.22kg/m3。(本文来源于《中国种业》期刊2019年01期)
高剑民,邓忠,吕谋超,宗洁,王军可[8](2018)在《畦灌液施方式对夏玉米灌溉质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田间夏玉米畦灌试验,分析畦灌液施方式对作物生长和土壤水氮的影响,评价不同处理下的灌溉施肥质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探究适宜的畦灌液施方式。在畦田试验中选择不同畦宽、施肥时机和改水成数,采用正交设计选取最优的液施组合。结果表明,不同畦灌处理对土壤水氮存储效率影响不显着,但对水氮均匀度产生显着影响,土壤水分存储效率(59%~63%)略低于氮素存储效率(61%~64%),而均匀度(95%~99%)略高于氮素均匀度(85%~94%)。畦宽、施肥时机和改水成数显着影响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综合各项指标考虑,畦宽为1.5m、改水成数为95%和灌溉到畦长1/2时施肥的畦灌灌水施肥方式下具有较高的土壤水氮储存效率(63.36%和64.01%)和均匀度(98.71%和94.42%),为作物高效吸收利用提供较为均匀的土壤状态,从而获得较高产量(9 886.1kg/hm2)和水分利用效率(2.62kg/(hm2·mm))。(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张锦源,徐欣,陈一民,周珂,侯萌[9](2018)在《减水和减施化肥对设施黑土菜田茄子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减水和减施化肥对设施黑土菜田茄子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本研究以茄子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常规施肥量和灌溉量、80%常规化肥量+正常灌溉量以及80%常规灌溉量+常规施肥量处理的茄子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水肥处理相比,减施化肥处理显着降低了茄子果实、茎叶和根系干物质量(P <0. 05),降幅分别为5. 42%、15. 3%和8. 54%,但对茄子产量、耗水量和水分利用率均无显着影响(P> 0. 05)。减水处理的茄子果实和茎叶干物质量较常规水肥处理分别显着降低了6. 86%和18. 3%,茄子产量和耗水量分别显着降低了5. 17%和21. 8%,水分利用率显着增加了21. 6%(P <0. 05)。适当减少化肥的施用量对茄子产量和水分利用率均无显着影响(P> 0. 05);减少灌水量显着降低了茄子的产量,但提高了水分利用率(P <0. 05)。(本文来源于《土壤与作物》期刊2018年04期)
聂大杭,陈蕾蕾,高建民,李菲,查娜[10](2018)在《膜下滴灌不同灌水量对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保障玉米的高产稳产,筛选出适合当地的玉米灌水定额,2018年在赤峰市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设置5种不同灌水定额处理,研究不同灌水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滴灌量的增加,玉米产量呈上升趋势,水分利用效率呈下降趋势。(本文来源于《作物研究》期刊2018年06期)
水分利用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甘肃武威水资源贫缺,为降低作物旱灾减产风险,以甜高粱BJ0603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甘肃河西走廊边缘绿洲干旱区不同灌溉定额对甜高粱水分利用率(WUE)及产量的影响,探究甜高粱的耗水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甜高粱在不同灌水处理的全生育期耗水量随灌水量的增加不断增大;耗水量与甜高粱产量之间并非呈正相关关系;A1B4处理灌水量最大,WUE却最小,A2B2处理灌水量较小,WUE却最大,灌水量与耗水量越多,其WUE不一定越高;在拔节期推迟灌头水对甜高粱株高影响差异达极显着水平。综合考虑甜高粱生物产量、灌水定额、茎秆汁液糖锤度、水分利用率、株高等多项因素,灌水定额在360~400 m3/亩条件下,采用A1B3、A2B4两种最优灌水模式,节水50~90 m3/亩,可达到既节水又获高产的高效栽培效果。该研究结果能够为河西走廊边缘绿洲甜高粱探究最优的灌溉制度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和技术指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分利用率论文参考文献
[1].董飞,闫秋艳,李峰,鲁晋秀,贾亚琴.宽垄沟播种植模式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9
[2].杨珍,赵军,李斌,罗新华,刘辉生.不同灌溉定额对河西走廊边缘绿洲甜高粱水分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19
[3].刘新红,宋修超,陈伟,张苗,罗佳.不同水分处理对发酵床垫料基质栽培的小青菜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9
[4].郝艳淑.充足的钾镁有助于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率[J].中国农资.2019
[5].艾则提古力·阿里木,肯吉古丽·苏力旦.不同渗灌处理对甜瓜品质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研究[J].中国果菜.2019
[6].阿不都卡地尔·库尔班,杨培,李健伟,张巨松,郭仁松.非充分滴灌分配对等行距机采棉生长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9
[7].盖志佳,杜佳兴,付久才,张敬涛,赵宏亮.灌溉方式对粳稻新品种富合3号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J].中国种业.2019
[8].高剑民,邓忠,吕谋超,宗洁,王军可.畦灌液施方式对夏玉米灌溉质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8
[9].张锦源,徐欣,陈一民,周珂,侯萌.减水和减施化肥对设施黑土菜田茄子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J].土壤与作物.2018
[10].聂大杭,陈蕾蕾,高建民,李菲,查娜.膜下滴灌不同灌水量对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J].作物研究.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