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对象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对象,现象学,意识,人是,世界观,情境,线性。
对象性论文文献综述
赵奎英[1](2019)在《美学变革与“非对象性”美学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形成的认识论"对象性"美学,表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对象性的和形式主义的特征,它不仅在理论上受到一些新兴美学观念的挑战,也无法很好地解释当今的生态审美、生活审美、身体审美和当代艺术审美活动。这使得从"对象性"美学向"非对象性"美学的变革势在必行。"非对象性"美学不仅在中国天人合一哲学和现象学存在论哲学中有其根基,而且可以在当代具身认知科学中找到依据,并且当代艺术实践也为其提供了审美实践活动基础。"非对象性"美学不只是纯粹的美学概念运动,它意在促进一种非人类中心主义、非分离主义、非形式主义的以多样存在的和谐共生为目标的审美活动。从"非对象性"美学来看,审美关系不是认识论的对象性关系,审美也不是人在世界之外对对象表象的观审或沉浸,而是作为审美"缘构"的人与作为审美"缘素"的存在者相遭遇、相激发,共同生成一个审美世界并在这个世界之中经验或亲历这个世界的发生和显现的"具身行动"。(本文来源于《山东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陈艳波,马涛[2](2019)在《绘画作为非对象性显现——从现象学对绘画摹仿论的批判谈起》一文中研究指出绘画何为的问题始终纠缠着我们,最朴素的回答就是绘画摹仿现实。然而,问题在于,绘画摹仿论恰恰是以消解现实为理论前提的。因为它建立在两个不可靠的前提之上:1.我们观看绘画对象的方式以物理—光学理论为基础,2.我们观看绘画对象与观看现实对象的方式相同。从现象学的角度对这两个前提进行考察将揭示出,绘画对象的显现并非以物理—光学理论为基础,绘画对象与现实对象也有着不同的显现模式:绘画对象的显现并不依靠现实对象所依据的"图形—背景"结构。绘画并不摹仿作为对象的图形,却悖论式地揭示图形—对象得以呈现的非对象性的背景。如此理解,绘画艺术实际上成为"现实"(对象)得以显现的源初方式。(本文来源于《世界哲学》期刊2019年06期)
刘真睿[3](2019)在《从直觉体验角度厘析音乐本身的审美对象性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审美关系,是人们理解并感受音乐作品的必要条件,而直觉可以将诸多音乐语言,包括旋律同人对于音乐语言的具体感知在审美关系中加以"混合",从而再作用于音乐本身,只有这样才能对音乐本身的对象属性作以理解。通过对审美的体验,可以实现主体的客体化和客体的对象化,从而达成某种主体同其审美对象的融合。(本文来源于《西部学刊》期刊2019年19期)
金志刚,李静昆[4](2019)在《基于对象性和多层线性模型的协同显着性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背景环境复杂的图像组中协同显着性检测的共显性目标混乱不一致、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对象性和多层线性模型的图像协同显着性检测方法。首先通过显着性先验和对象性概率加权的背景引导因子BGO计算图像间显着性引导传播的显着值;然后设计了一种局部区域特征计算图像内显着值,并使用图像的hu矩的零、一阶和二阶矩对两阶段显着值进行整合;最后通过多层线性模型自适应地融合各个显着图得到最终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分别在iCoseg和MSRC两个数据集上的平均精度达到了87.80%和83.50%,在其它实验指标上的评估结果也有明显提高,增强了算法的适应能力。(本文来源于《光学精密工程》期刊2019年08期)
王建,郑晖[5](2019)在《广播对象性节目主持人情感运用的重要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广播对象性节目是对特定受众播出的节目。它根据受众群体的年龄、性别、职业等不同特征分为多种,如老年节目、夜话节目、农村节目等。由于受众层次单一,要求节目要有较强的针对性,要安排这部分受众所感兴趣、需要的内容。这种特定内容的定向传播,关系着节目主持人与听众之间的信息传递,因而对主持人的情感控制和语言表达提出了更高要求。主持人能根据嘉宾和听众的反馈将自己的情感内容表达出来,与听众和嘉宾产生共鸣又或是引发大众思考,这不单有利于提高节目的经济收益,同时还能产生社会效益。(本文来源于《新闻前哨》期刊2019年07期)
张秀琴[6](2019)在《论卢卡奇作为对象性决定因素的“阶级意识”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卢卡奇对其早期准备性探索做了肯定和梳理,更为具体地批判了资产阶级思想的二律背反,并将这种悖论认定为物化意识。卢卡奇认为,物化意识是现代市民社会即资产阶级社会的基于商品的对象性结构形式的意识表现,这种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遮蔽了对象性活动的赋形功能,造成了主体与客体的离散。他最终引入辩证法来尝试重建主体的统一性,指出只有无产阶级才有可能成就一种新的、不被绝对客体化的对象性活动意识,成为主客体统一的现实承担者。(本文来源于《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王卫华[7](2019)在《论教育发生的非对象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发生是指真实的教育实践活动持续展开的过程,其实践秉性可以概括为非对象性。这种非对象性主要表现在叁个方面:从教育目标上说,教育发生中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理论目标作为"瞄准对象",真实的教育总是随着情境的发展而不断形成新目标。从学生的学来看,学习内容也不是预先固定的,它随着情境的延伸而逐渐生成,并具有超越具体对象的无限性;学生要感到学习快乐,最好的方式是融入学习情境之中。从教师的教来看,教的内容和目标也具有非对象性,它集中体现在生成性教学中的即席而作,教师的行动是情境中的行动,而不是封闭轨道上的运行。尊重教育发生的非对象性,实则是对实践活动中人的主体地位的肯定,从而恢复了教育作为一种事物的自在存在,即事物的自持。(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肖宁[8](2019)在《论“对象性活动”在马克思早期思想中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的研究往往用"异化劳动"为中心来定位此时马克思的思想高度,而忽略了《手稿》中另一概念——"对象性活动"的重要性,一般用抽象人本学来说明《手稿》的哲学立场,而忽略了其中已经包含的历史唯物主义萌芽。但是,异化劳动是以对象性活动为解释原则而得出的结论",对象性活动"比"异化劳动"更能说明《手稿》的真实内容和哲学原则高度,更能体现马克思此时陷入的抽象人本学和历史唯物主义新旧交替的思想阵痛。透过"对象性活动"的概念,马克思早期思想的连续性便可得到把握。(本文来源于《理论月刊》期刊2019年05期)
王南湜,夏钊[9](2019)在《人是对象性活动:马克思哲学本体论之第一原理》一文中研究指出近现代哲学之不同于以往哲学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对"人是什么?"问题的追问,马克思关于"人是对象性活动"之命题正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对此问题的回答。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主要回答了"我可以期待什么?"和"我应当作什么?"这两个子问题,而对于"我能知道什么?"马克思在《资本论》等着作中作了深刻的回答,这也不可避免地改变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两个子问题的回答,即以科学对于资本主义社会运行规律的客观描述,中介了对于"我可以期待什么?"和"我应当做什么?"问题的回答。可以说,"人是对象性活动"是贯穿马克思思想始终的哲学本体论基本原则,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资本论》是从"马克思哲学1.0"到"马克思哲学2.0",而非"两个马克思"。(本文来源于《天津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沈艳华[10](2019)在《“对象性活动”对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观照——以河北大学思政课微电影教学改革实践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思政课教学的任务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如何发挥其对大学生思想引领、价值观塑造和人生导向的作用,一直是思政课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河北大学对思政课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改革。其中,在"对象性活动"哲学理论观照下进行的微电影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让思政课教学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温度。对象性活动是实践的主客体之间内在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改造实践客体、提升实践主体的有效途径。思政课微电影教学本质上是对象性活动,它通过搭建实践载体,构建对象性活动的主客体关系,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温度,使思政课教学在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中增强时效性和吸引力。(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对象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绘画何为的问题始终纠缠着我们,最朴素的回答就是绘画摹仿现实。然而,问题在于,绘画摹仿论恰恰是以消解现实为理论前提的。因为它建立在两个不可靠的前提之上:1.我们观看绘画对象的方式以物理—光学理论为基础,2.我们观看绘画对象与观看现实对象的方式相同。从现象学的角度对这两个前提进行考察将揭示出,绘画对象的显现并非以物理—光学理论为基础,绘画对象与现实对象也有着不同的显现模式:绘画对象的显现并不依靠现实对象所依据的"图形—背景"结构。绘画并不摹仿作为对象的图形,却悖论式地揭示图形—对象得以呈现的非对象性的背景。如此理解,绘画艺术实际上成为"现实"(对象)得以显现的源初方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对象性论文参考文献
[1].赵奎英.美学变革与“非对象性”美学建构[J].山东社会科学.2019
[2].陈艳波,马涛.绘画作为非对象性显现——从现象学对绘画摹仿论的批判谈起[J].世界哲学.2019
[3].刘真睿.从直觉体验角度厘析音乐本身的审美对象性问题[J].西部学刊.2019
[4].金志刚,李静昆.基于对象性和多层线性模型的协同显着性检测[J].光学精密工程.2019
[5].王建,郑晖.广播对象性节目主持人情感运用的重要性[J].新闻前哨.2019
[6].张秀琴.论卢卡奇作为对象性决定因素的“阶级意识”观[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7].王卫华.论教育发生的非对象性[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9
[8].肖宁.论“对象性活动”在马克思早期思想中的意义[J].理论月刊.2019
[9].王南湜,夏钊.人是对象性活动:马克思哲学本体论之第一原理[J].天津社会科学.2019
[10].沈艳华.“对象性活动”对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观照——以河北大学思政课微电影教学改革实践为例[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