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膜形成论文_江丽汗·冬德尔汗,阿达依·谢尔亚孜旦

导读:本文包含了液膜形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射流,效应,形貌,电化学,微观,几何,长度。

液膜形成论文文献综述

江丽汗·冬德尔汗,阿达依·谢尔亚孜旦[1](2019)在《表面微观几何形貌对液膜形成及其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磨削加工和电化学光整加工后的表面微观几何形貌对液膜厚度影响的实验结果,结合表面微观几何形貌的构型分析,基于流体润滑理论,采用有限差分法进行了数值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表面微造型使表面几何形态呈凹凸不平状,有助于动压效应的形成;在同样的条件下,与磨削加工相比,电化学光整加工后表面微观几何结构可产生更强的动压效应,有利于润滑;使微观几何结构在摩擦副表面分布,可使液膜压力分布不均,使摩擦副表面的膜压具有波动性,形成泵送效应。(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期刊2019年04期)

高国富,李康,李瑜,向道辉,赵波[2](2019)在《超声激励薄液膜Faraday波形成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35 kHz超声激励薄液膜形成的Faraday波,采用实验和有限元仿真,对Faraday波的形成机理进行探究。建立超声激励下的两相流计算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Faraday波的形成过程进行有限元仿真,通过分析相图和流线图,探讨Faraday波的形成机理,得到Faraday波的振动频率约为超声激励频率的1/2。液体惯性的存在,导致超声激励与液体表面波存在不断变化的相位差,相位差变化周期约等于2个超声激励周期。通过35 k Hz超声激励薄液膜实验,在薄液膜表面观察到排列整齐的Faraday波图案,通过测量Faraday波的波长,得出实验获得的Faraday波频率约为超声激励频率的1/2,与有限元仿真结果一致。(本文来源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张宇佳,屈秋林,刘沛清[3](2018)在《液滴撞击另一种液体所形成液膜的流动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展示了液滴撞击另一种液体所形成液膜的物理过程,并对其中的流动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整个撞击实验通过高速摄像机来捕捉拍摄;数值模拟基于开源软件OpenFOAM中的interFoam求解器,采用VOF方法完成叁相流计算,并通过界面压缩的方法获得锐化的相界面结果。数值模拟很好的复现了整个撞击过程,相界面形状与实验结果高度吻合。实验和数值结果均表明,液滴撞击另一种液体所形成液膜的物理过程与液滴撞击同种液体所形成液膜的物理过程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通过对这两个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监测不同种液体动能,重力势能和表面张力能的变化,从能量转换的角度初步揭示了产生所述差异的原因,并对其中的物理机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10-25)

梁刚涛,张天宇,陈红亮,余海兵,沈胜强[4](2018)在《多液滴同步冲击液膜时中间薄膜射流形成机理与动力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耦合水平集-流体体积(coupled level set and volume of fluid)方法结合高斯随机分布扰动对多液滴同步冲击平面液膜飞溅过程进行了叁维数值模拟,通过分析压力、速度等细微场量分布,揭示了中间薄膜射流的生成、破碎以及后期柱状射流的形成机理。此外,讨论了Weber数、液膜厚度、液滴间距对薄膜射流高度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在液相加入高斯分布扰动后可以充分反映液滴冲击飞溅特征;相邻液滴颈部区域射流接触后,接触区压力梯度骤然升高,与流体运动间断共同作用下形成向上运动的薄膜射流,随后在流体不稳定性与气相涡流作用下发生破碎;薄膜射流高度随Weber数和液膜厚度升高而增大,液滴间距减小时,射流高度增大。(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段林林[5](2017)在《降膜蒸发液膜形成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水和苦咸水淡化为解决淡水资源短缺问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由于水平管降膜蒸发具有小温差换热、较低的蒸发温度、较高的传热系数等诸多优点,从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研究水平管降膜蒸发技术,可为设计生产更加高效的水平管降膜蒸发器提供重要的技术依据和理论基础。本文利用高速摄像的实验方法研究了四种布液器孔间距在不同喷淋密度和管形下的管间流型和柱状流的降膜波长;采用激光诱导荧光技术研究了开孔参数为单孔和叁孔时液膜在管表面的铺展分布。结果表明:同一个管形的孔间距小时,流型转变Re数小;光管的滴-滴柱、滴柱-柱流型转变Re数小于螺旋翅片管的转变Re数,两管形的柱-柱帘流型转变Re数相似。同一管形的液柱波长随Re数的增大而降低;波长随孔间距的增大而增大;Re数一定时螺旋翅片管的波长小于光管的波长。在一定的Re数范围内,液膜轴向铺展存在极限。单孔下随Re数增大,液膜在管表面顶端和底部的轴向铺展长度差值减小。叁孔下两液柱中心距随时间呈周期性变动,Re=302时两液柱中心距较Re=172时大。最厚液膜在两液柱中心位置略微左右移动,出现在中心位置的几率为30%。利用VOF方法模拟了水平管外液体的降膜流动,研究了单孔和叁孔时液膜在管壁的铺展规律。随着接触角从10°增大到60°,水在管表面各周向角的轴向铺展长度减小,达到铺展长度最短时对应的周向角越小,液膜铺展长度稳定的周向区域增大,相应周向角的液膜厚度增大,即液膜厚度与铺展长度呈相反的分布。随着入口速度的增大,同一周向角的铺展长度呈增大的趋势,且增大的幅度较小。管径32mm的液膜厚度大于管径19mm和25mm的液膜厚度,管径32mm的液膜铺展长度较另两管径的铺展长度短。叁孔下周向角90°时XZ平面的液膜厚度分布,出现两个波峰和叁个波谷,波峰位于两孔之间,波谷位于液体入口处,在液膜铺展的两侧边缘处液膜厚度突起。当液体入口速度小,液膜轴向铺展长度较短,液膜厚度波动较小,波峰和波谷的差值小。(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工业大学》期刊2017-06-01)

江丽汗·冬德尔汗[6](2017)在《表面微观几何形貌对液膜形成及其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磨削加工和电化学光整加工后的表面微观几何形貌对液膜厚度影响的实验结果,结合表面微观几何形貌的构型分析,基于流体润滑理论,采用有限差分法建立其叁维数学模型进行了数值分析,并利用matlab软件编程,获得在给定工况条件下矩形、锥形及梯形等3种具有不同深度且分布不均截面的液膜压力分布,以及微结构单元分布对液膜压力的影响规律,从而对比分析了不同表面微观几何形貌及其不平对液膜形成及其影响的机理。分析结果表明:表面微造型使表面几何形态呈凹凸不平状,有助于动压效应的形成;在同样的条件下,与磨削加工相比,电化学光整加工后表面微观几何结构可产生更厚的液膜厚度和更强的动压效应,有利于润滑;使微观几何结构在摩擦副表面分布,可使液膜压力分布不均,使摩擦副表面的膜压具有波动性,形成泵送效应;表面微观几何形貌的不同及其分布不均所产生的动压效应的集成结果可使摩擦副具有泵送效应。经实验验证,经过电化学光整加工后的表面所建立的油膜厚度大于磨削加工方法表面建立的油膜厚度。机械密封使用性能的改善,并非局限在有规则、有规律分布的凹凸不平的表面几何形态,不规则、随机分布的凹凸不平的表面几何形态也可提升机械密封的使用性能。(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17-05-25)

崔孝,杨立军,谢络,赵飞[7](2016)在《异质圆柱射流撞击形成液膜型式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撞击式喷嘴在液体火箭发动机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对射流撞击形成液膜型式的理论分析由低速流动发展为高速撞击。本文从流体力学基本方程入手,考虑异质撞击,得到了相关圆柱射流高速撞击形成液膜型式的理论模型,并对撞击角度、喷射速度及粘性系数以及工质相容性对液膜形状、厚度及速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配制了不同工质溶液,通过高速摄像机拍摄液膜图像并进行了相应的图像处理分析。实验结果证明所得到理论模型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第九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6-10-20)

许利星[8](2015)在《射流撞击形成液膜破碎特征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液体射流是广泛存在于工程中和自然界的现象,射流破碎机理的研究既是传统的流体力学问题,又是很有工程、理论意义的课题。其中,撞击射流因为其成本低、雾化效果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到航空航天等领域。尤其撞击射流方面,幂律型非牛顿流体射流破碎的实验研究以及理论研究深度还不够,进度也比较缓慢。本文通过实验和理论研究,对射流速度不超过20m/s条件下,射流撞击液膜破碎规律进行研究。设计并搭建了微型泵驱动下的射流撞击实验系统,采用高速摄像技术,拍摄得到了不同射流条件下撞击射流液膜的破碎过程图像,并用图像处理方法,分析提取了射流撞击破碎的破碎模式和破碎特征参数(剥离破碎长度、液膜高度、宽度、高宽比等信息)。研究了对称及非对称撞击牛顿流体以及非牛顿流体撞击射流液膜的破碎模式,分析了射流速度以及撞击夹角、射流动量比、喷嘴参数、流体黏度对液膜破碎模式及破碎长度、液膜高宽比等破碎特征的影响规律,对比了水、甘油溶液、卡波姆凝胶,叁种不同流变特性流体的破碎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同一射流液体在不同撞击夹角下会出现不同的破碎模式。但不同的液体即使在相同的撞击夹角下也会出现不同的破碎模式。对于水射流撞击来说主要经历了封闭边界、无边界以及完全破碎模式;对于甘油溶液来说,黏度不同,破碎模式也不同,主要经历了封闭边界、开边界以及液线液滴模式;对于卡波姆凝胶溶液撞击射流来说,主要经历了封闭边界、开边界以及液线液滴模式。喷嘴形状对液膜的破碎情况也有明显的影响。对于圆形喷嘴来说,直径较大的喷嘴比较小的喷嘴破碎尺度大,但在高We范围内,前者雾化程度没有后者充分。对于膜型喷嘴来说,相同实验条件下,膜形喷嘴的液膜比圆形喷嘴的液膜更加不稳定,扰动波更强烈。(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5-12-01)

赵飞,杨立军,佟明羲,李学德,杨琪[9](2015)在《撞击距离对椭圆孔撞击形成液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低速射流情况下,撞击距离对椭圆孔撞击形成液膜的影响。液膜从撞击点沿径向扩展,形成边缘突起的叶形液膜。根据椭圆射流收缩模型求得撞击截面,建立射流撞击截面角微元与对应液膜角微元的守恒关系确定撞击偏心距,并通过联立液膜边缘的法向和径向动量守恒关系得到(本文来源于《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08-16)

莫超杰,杨立军,崔坤达,刘宇新[10](2014)在《纳米圆柱射流对撞形成液膜的分子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热力学涨落的角度确认了纳米尺度下主导液膜破碎过程的因素是热力学涨落而不是表面张力。分子动力学结果显示在一定范围内射流速度的增加有利于提高真实的掺混速率,同时滞止平面内的掺混程度却随射流速度的增加而减小。后者可以由滞止平面内的分子密度实际上也是随射流速度的增加而减小的这一事实得到解释。但当达到一定值时射流速度便不再对真实掺混速率和滞止平面内的掺混程度有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第八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4-09-18)

液膜形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35 kHz超声激励薄液膜形成的Faraday波,采用实验和有限元仿真,对Faraday波的形成机理进行探究。建立超声激励下的两相流计算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Faraday波的形成过程进行有限元仿真,通过分析相图和流线图,探讨Faraday波的形成机理,得到Faraday波的振动频率约为超声激励频率的1/2。液体惯性的存在,导致超声激励与液体表面波存在不断变化的相位差,相位差变化周期约等于2个超声激励周期。通过35 k Hz超声激励薄液膜实验,在薄液膜表面观察到排列整齐的Faraday波图案,通过测量Faraday波的波长,得出实验获得的Faraday波频率约为超声激励频率的1/2,与有限元仿真结果一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液膜形成论文参考文献

[1].江丽汗·冬德尔汗,阿达依·谢尔亚孜旦.表面微观几何形貌对液膜形成及其影响的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9

[2].高国富,李康,李瑜,向道辉,赵波.超声激励薄液膜Faraday波形成机理[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9

[3].张宇佳,屈秋林,刘沛清.液滴撞击另一种液体所形成液膜的流动机理研究[C].第十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8

[4].梁刚涛,张天宇,陈红亮,余海兵,沈胜强.多液滴同步冲击液膜时中间薄膜射流形成机理与动力学特征[J].化工学报.2018

[5].段林林.降膜蒸发液膜形成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7

[6].江丽汗·冬德尔汗.表面微观几何形貌对液膜形成及其影响的研究[D].新疆大学.2017

[7].崔孝,杨立军,谢络,赵飞.异质圆柱射流撞击形成液膜型式的理论与实验研究[C].第九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6

[8].许利星.射流撞击形成液膜破碎特征的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5

[9].赵飞,杨立军,佟明羲,李学德,杨琪.撞击距离对椭圆孔撞击形成液膜的影响[C].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2015

[10].莫超杰,杨立军,崔坤达,刘宇新.纳米圆柱射流对撞形成液膜的分子动力学研究[C].第八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4

论文知识图

对比图(e)1.16s前端流态(f)1.16s前端流态喷雾碰壁现象未加装引射式喷射器时螺旋雾化器的雾...入口膜厚3mm、入口液体速度1m/s、气...A3碳钢与不同无机盐溶液组成体系中微...冷凝时的液膜形成过程

标签:;  ;  ;  ;  ;  ;  ;  

液膜形成论文_江丽汗·冬德尔汗,阿达依·谢尔亚孜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