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伤口敷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压力性损伤,伤口敷料贴,凝胶体位垫
伤口敷料论文文献综述
蒋芳芳[1](2019)在《凝胶体位垫、伤口敷料贴联用对脊柱后路手术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预防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脊柱后路手术患者联用凝胶体位垫及伤口敷料贴,并分析其对压力性损伤的预防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4月,到我院行脊柱后路手术的68例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在手术期间使用凝胶体位垫;观察组34例,在使用凝胶体位垫前联用伤口敷料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2.94%,对照组为17.65%,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脊柱后路手术患者手术期间联合使用凝胶体位垫及伤口敷料贴可有效预防压力性损伤发生,具有较高的预防价值。(本文来源于《人人健康》期刊2019年22期)
万光明,王懿,潘璐意,陈沛,钟华[2](2019)在《藻酸钙伤口敷料预防肺癌患者PICC穿刺部位并发症的临床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藻酸钙伤口敷料预防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部位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行PICC的557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278)和对照组(n=279),其中观察组采用藻酸钙伤口敷料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分析两组患者在穿刺部位置管早期(d≤7)与置管后期并发症的发生例数、程度及PICC留置时间、日均花费等差异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早、晚期并发症的发生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在穿刺部位相关性皮肤损伤的人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在术后疼痛程度、有无粘连、愈合时间与瘢痕大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ICC留置时间较长,日均花费较少,护理满意度较高(P <0.05)。结论 PICC置管后采用藻酸钙伤口敷料能够显着减少肺癌患者穿刺部位早期及晚期并发症的发生,延长PICC留置时间,术后恢复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报》期刊2019年31期)
李迪瑶,金孔军,祝亚男[3](2019)在《基于Web of Science的伤口敷料热点研究可视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近5年世界范围内伤口敷料研究热点及前沿,为我国伤口敷料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通过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检索2014—2018年伤口敷料相关文献,使用Cite Space 5.4软件进行图谱绘制与分析。结果共检索到4 066篇文献,整体呈快速上升趋势,研究机构相对独立,中国在当前伤口敷料中有深入研究。当前的研究热点为敷料新材料选择、敷料生物相容性及介导材料等3个方面;研究前沿为新抗菌材料的研发、负压伤口治疗、敷料试验的科学性研究、敷料的生物相容性、皮肤对药物的吸收等5个方面。结论当前关于伤口敷料材料选择及伤口类型的研究较为充分,已形成跨领域、多学科、多机构的多元合作研究;中国处于较前水平,研究热点及前沿对国内研究具有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浙江医学》期刊2019年18期)
施红丽[4](2019)在《新型伤口敷料在儿童下肢慢性伤口换药中的效果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新型伤口敷料应用于儿童下肢慢性伤口换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到该院门诊进行换药的下肢慢性伤口患儿9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伤口敷料进行换药,研究组采取新型伤口敷料进行换药。观察对比两组患儿换药效果,观察对比两组患儿换药前后的疼痛评分情况。观察对比两组患儿伤口感染率和伤口愈合时间。结果换药前,两组患儿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换药后,观察组患儿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伤口伤口感染率和伤口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伤口敷料用于儿童下肢慢性伤口临床换药中具有确切效果,降低患儿痛苦,促进病情康复,可在临床中大力借鉴运用。(本文来源于《双足与保健》期刊2019年17期)
何秀娟,李晶,张斯杏[5](2019)在《3M伤口敷料在腹膜透析导管出口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3M伤口敷料在腹膜透析导管出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进行腹膜透析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的隧道管口给予无菌纱布护理,观察组患者的隧道管口给予3M伤口敷料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前的感染控制情况、治愈时间、换药次数、治愈率、疼痛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第7天的感染控制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隧道管口愈合时间为(13.14±1.92) 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9.32±2.08)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换药次数为(12.25±1.40)次,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8.97±2.26)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的84.0%,干预后疼痛控制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红肿、疼痛及渗液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M伤口敷料配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腹膜透析患者隧道管口的感染情况,缩短敷料应用及护理时间,减少换药次数,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海南医学》期刊2019年16期)
林越威,敖宁建[6](2019)在《一种采用熔融沉积成型技术配合叁维打印后处理工艺制备的抗菌伤口敷料》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叁维打印生产抗菌伤口敷料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将改变伤口敷料行业的生产方式。配合叁维打印后处理工艺,桌面式熔融沉积成型设备可用于生产含有聚乙烯醇、海藻酸盐和壳聚糖的伤口敷料。使用熔融沉积成型制备的伤口敷料具有良好的吸收性,水蒸气透过率和机械性能。加入碘和纳米银作为抗菌剂后,抗菌率达到99%,具有良好抗菌效果,适合用作抗菌伤口敷料。该方法提高了伤口敷料产业的成本效益,并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器械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左凌楠,谷丽薇,董方红妞,王赛倩,党云洁[7](2019)在《基于壳聚糖的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用于伤口敷料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伤口愈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医用敷料作为创面覆盖物,在伤口愈合过程中起到保护伤口、加速愈合、防止感染等作用。基于壳聚糖的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由于其独特的生物和物理化学性质,在生物医用敷料中展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笔者对基于壳聚糖的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敷料的特点、膜材应用及质量评价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学杂志》期刊2019年14期)
王晶,毕长龙,徐滨华,张希尧,李征寒[8](2019)在《超声清创机联合普朗特Prontosan~?液体伤口敷料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超声清创机联合普朗特Prontosan~?液体伤口敷料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96例糖尿病足患者溃疡Wagner分级≤3级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组)20例(采用传统清创术),超声清创机组(B组)30例(采用超声清创机),联合治疗组(C组)30例(采用超声清创机清创联合普朗特Prontosan~?液体敷料)和普朗特治疗组(D组)16例(采用普朗特Prontosan~?液体敷料)。治疗15天后,观察各组患者治疗效果、溃疡愈合率情况。结果 B组、C组、D组溃疡愈合率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日后B组、C组、D组患者的SAD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清创机联合普朗特Prontosan~?液体敷料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溃疡愈合率明显升高,临床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沈晓星,史晓兰[9](2019)在《VR技术联合新型伤口敷料在老年慢性伤口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VR技术联合新型伤口敷料在老年慢性伤口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75例本院自2014年2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褥疮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8)、对照组(n=37),对照组应用常规换药,观察组应用VR技术联合新型伤口敷料,分析两组舒适度、疼痛程度、褥疮愈合时间、护理效果。结果舒适度、护理效果对比显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程度、褥疮愈合时间对比显示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病科常见褥疮护理中应用VR技术联合新型伤口敷料,既可提高患者舒适度、缓解疼痛感,又可缩短褥疮愈合时间,提高护理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25期)
曹寒梅,杨晓莉,蔡虎,常春,傅强[10](2019)在《壳聚糖伤口敷料无菌检查方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壳聚糖伤口敷料的无菌检查方法。方法按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1101无菌检查法,采用直接接种法,以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和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pH均为7. 6)培养6种试验菌株,进行无菌检查方法适用性试验。结果在验证条件下,6种菌株生长良好,调节培养基pH至7. 6可中和壳聚糖伤口敷料的抑菌作用。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壳聚糖伤口敷料的无菌检查。(本文来源于《中国药业》期刊2019年12期)
伤口敷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藻酸钙伤口敷料预防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部位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行PICC的557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278)和对照组(n=279),其中观察组采用藻酸钙伤口敷料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分析两组患者在穿刺部位置管早期(d≤7)与置管后期并发症的发生例数、程度及PICC留置时间、日均花费等差异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早、晚期并发症的发生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在穿刺部位相关性皮肤损伤的人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在术后疼痛程度、有无粘连、愈合时间与瘢痕大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ICC留置时间较长,日均花费较少,护理满意度较高(P <0.05)。结论 PICC置管后采用藻酸钙伤口敷料能够显着减少肺癌患者穿刺部位早期及晚期并发症的发生,延长PICC留置时间,术后恢复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伤口敷料论文参考文献
[1].蒋芳芳.凝胶体位垫、伤口敷料贴联用对脊柱后路手术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预防价值分析[J].人人健康.2019
[2].万光明,王懿,潘璐意,陈沛,钟华.藻酸钙伤口敷料预防肺癌患者PICC穿刺部位并发症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9
[3].李迪瑶,金孔军,祝亚男.基于WebofScience的伤口敷料热点研究可视化分析[J].浙江医学.2019
[4].施红丽.新型伤口敷料在儿童下肢慢性伤口换药中的效果及应用[J].双足与保健.2019
[5].何秀娟,李晶,张斯杏.3M伤口敷料在腹膜透析导管出口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9
[6].林越威,敖宁建.一种采用熔融沉积成型技术配合叁维打印后处理工艺制备的抗菌伤口敷料[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9
[7].左凌楠,谷丽薇,董方红妞,王赛倩,党云洁.基于壳聚糖的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用于伤口敷料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2019
[8].王晶,毕长龙,徐滨华,张希尧,李征寒.超声清创机联合普朗特Prontosan~?液体伤口敷料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观察[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9
[9].沈晓星,史晓兰.VR技术联合新型伤口敷料在老年慢性伤口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
[10].曹寒梅,杨晓莉,蔡虎,常春,傅强.壳聚糖伤口敷料无菌检查方法的建立[J].中国药业.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