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和发射光谱论文_沈克

导读:本文包含了激发和发射光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发射光谱,等离子体,效应,晶格,介质,电子云,费米。

激发和发射光谱论文文献综述

沈克[1](2018)在《激发室空气吸附对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汽车板钢氧含量精密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采用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SDOES)测定氧时检出限较高的问题,实验探讨了激发室空气吸附对SDOES测定汽车板钢中氧精密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伯努利效应,空气被吸入激发室而产生吸附,吸入的氧气、水蒸气不能被放电前的预冲氩完全除去,导致氧分析精密度变差。采取在不分析样品时将用的密封块把激发孔盖上,此外分析时注意将试样加工平整、保持样品与激发平台弥合、减少大气吸入等隔离空气的措施后,O 130.1nm谱线的背景波动得到有效控制,氧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由密封前的14.2%降低至密封后的5.5%。用低合金钢标准样品绘制氧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为0.990 2,测定下限降至0.000 96%。对氧质量分数分别为0.003 7%和0.001 1%的样品进行精密度考察,结果的RSD分别为7.5%和9.8%。汽车板试样的实验方法分析结果与国家标准脉冲加热惰气熔融-红外线吸收法分析结果之差小于GB/T 11261—2006临界差(CD0.95)。在实验条件下,批量分析氧试样时工作效率优于红外法。(本文来源于《冶金分析》期刊2018年10期)

朱礼鹏[2](2018)在《飞秒光激发石墨烯、二碲化钨的太赫兹发射光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效、紧凑型太赫兹辐射源的开发顺应光电器件微型化和集成化的发展趋势,因此研究低维材料的太赫兹发射性能,进而寻找新型的太赫兹辐射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而二维材料可以有效降低器件尺寸,具有作为新型太赫兹辐射源的潜力。同时,飞秒光激发二维材料时,会在材料表面或界面产生皮秒和飞秒量级瞬态介电极化或者光电流,进而向外辐射太赫兹波,分析太赫兹波信号还可以反映光激发二维材料的超快光电响应。基于此,本文选择石墨烯和二碲化钨(WTe2)这两种金属性二维材料为研究对象,详细研究了飞秒光激发下两种样品的太赫兹发射光谱。一方面,研究飞秒光激发材料的太赫兹发射特性,为二维材料太赫兹辐射源的应用提供基础研究;另一方面,通过分析太赫兹发射的机理,研究光激发后金属性二维材料的光电响应。本论文的主要工作以及创新点如下:(1)太赫兹光谱系统的搭建。这部分从系统设计搭建以及系统的优化等方面展开,介绍了自主搭建的透射式太赫兹时域光谱、光学泵浦-太赫兹探测光谱和太赫兹发射光谱。另外,介绍了两种太赫兹偏振测量方法,并对比了两种方法的优势。这部分是后续工作的实验基础,同时为其他光谱系统搭建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2)石墨烯太赫兹辐射强度的增强。目前石墨烯作为太赫兹源所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如何增强光与石墨烯的相互作用,从而增强石墨烯的太赫兹辐射强度?基于这个问题,提出了用堆迭多层石墨烯和具有表面结构的直立生长石墨烯两种方法来增强太赫兹辐射的强度。实验观察到用线偏振飞秒激光激发两种样品时均可以增强石墨烯的太赫兹辐射强度,其中直立生长石墨烯太赫兹辐射强度是单层石墨烯的10倍。考虑到直立生长石墨烯制备简单,且太赫兹信号增强效果明显,因而更适合作为石墨烯太赫兹辐射源材料。进而系统研究了线偏振光激发直立生长石墨烯的太赫兹光谱,包括太赫兹强度与泵浦光光强、偏振角、入射角以及样品方位角变化的依赖关系。实验结果分析表明直立石墨烯辐射太赫兹波的物理机理是:线偏振光牵引效应引起的瞬态光电流向外辐射太赫兹波。基于线偏振光牵引效应的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能够很好的拟合,进一步证明辐射机理分析的正确性。这部分内容是首次提出不借助其他材料辅助,只利用石墨烯的直立生长结构增强太赫兹发射,这为石墨烯太赫兹源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3)直立石墨烯中光螺旋依赖的光电流引起的椭偏太赫兹发射。目前报道的关于飞秒光激发石墨烯产生太赫兹波的研究仅仅涉及线偏振光激发,并未考虑其他偏振光激发时的光电流响应和太赫兹辐射性能。基于这方面考虑,用四分之一波片改变泵浦光偏振态,研究了直立石墨烯中泵浦光螺旋依赖的光电流响应以及太赫兹辐射的偏振特性。通过对光电流强度和四分之一波片偏振角依赖关系的拟合,得到了线偏振和圆偏振光牵引效应对太赫兹辐射中所占的比列。另外,通过对线偏振和圆偏振飞秒光激发下的太赫兹偏振分析合成发现,线偏振光激发出线偏振太赫兹辐射,椭圆或圆偏振激发出椭圆偏振太赫兹辐射,且椭圆偏振太赫兹波的螺旋方向和飞秒光的螺旋方向一致。这些结果表明直立石墨烯不仅可以作为偏振敏感光探测器,还可以作为偏振可控的太赫兹波辐射源,尤其是椭圆偏振太赫兹辐射在手性材料分析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4)二碲化钨的太赫兹发射光谱。和石墨烯一样,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WTe2也是金属性材料,具有较大的光电导响应,光激发WTe2后很容易产生超快弛豫过程等性质。所以理论上飞秒光激发金属性WTe2时会向外辐射太赫兹波。因此,分别研究了线偏振和椭圆偏振飞秒光激发50 nm厚WTe2材料的太赫兹发射光谱。实验结果表明:WTe2的太赫兹辐射是各项同性的;且随泵浦光功率的增加太赫兹强度会出现饱和趋势;从基底面和样品面激发样品时,太赫兹时域信号未出现极性反转,表明辐射过程没有波矢依赖性。综合分析光激发WTe2的太赫兹辐射机理是:由光致电流效应主导的超快光电流向外辐射太赫兹。相同条件下,对比低功率(5 m W)激发半绝缘Ga As(110)和WTe2,WTe2的太赫兹辐射强度是Ga As的2倍,说明WTe2相较Ga As具有更高的能量转换效率。同时,还研究了太赫兹强度随线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偏振角的关系,通过线偏振和圆偏振光致电流效应理论可以很好拟合实验结果,表明机理分析是合理的。另外,对WTe2辐射的太赫兹偏振态分析显示:无论是线偏振还是圆偏振光激发,太赫兹偏振态始终是线偏振。该部分内容是首次系统研究光激发WTe2的太赫兹波发射谱,证明了WTe2作为太赫兹辐射源材料的可能性,而且WTe2的光致电流效应为研究其光激发响应提供了理论分析基础。(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8-06-01)

朱旦[3](2017)在《千瓦级微波等离子体炬(MPT)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用激发光源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波等离子体炬(MPT)是国际公认的我国学者的原创性成果,是微波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发展的里程碑之一。自1985被研制出来后,经过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在各类分析测试领域都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不过一直以来,MPT的典型工作功率均处于低功率水平(100~350W),因而不能承受水溶液直接雾化进样。低功率MPT光谱仪须要与干燥样品的进样方法联用,这是MPT光谱仪未能被市场很好接受的重要原因。本文对低功率MPT炬管进行了改进,开发了可在千瓦级功率下稳定工作的炬管,创新性地实现了炬管的自动点火,开展了千瓦级MPT光谱分析装置的应用研究,研制了一台顺序扫描型千瓦级MPT光谱仪样机。主要取得了如下创新性成果:(1).首次实现了在千瓦级功率下稳定工作的MPT光源,使得MPT可以承受水溶液直接雾化进样。炬管的重点改进包括耦合位置的选择、炬管散热问题的解决。低功率下ArMPT为单丝旋转结构,而在千瓦级功率下为双丝旋转结构,用千瓦级MPT原子发射光谱法对近20种有代表性元素的检出限进行测试,表明其检出能力接近于ICP-AES。(2).创新性地改变了 MPT的点火方式,实现了 MPT的自动点火。通过仿真深入研究了 MPT炬管等离子体形成区域的电场结构和炬管的谐振特性以及炬管自动点火的关键影响因素。自动点火的成功实现,使得基于MPT的光谱仪结构上更加简单,可靠性更强,操作更加简单,对该仪器的推广应用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3).首次将ArMPT光源用于油液直接雾化进样分析,展现了千瓦级ArMPT极强的有机物耐受能力。首先开发了可能用于现场检测的油液在线稀释进样装置,然后在油液直接雾化进样的情况下,测试了 MPT对部分金属元素的检测能力,展现了 MPT光谱法在油液分析测试领域的良好前景。(4).开展了 HeMPT光谱法检测非金属的应用研究。验证了 HeMPT对Cl的离子发射谱线有良好的激发效果,用HCl气体发生法进样,对Cl的检出限为 0.26 μg · mL-1。(5).研制了顺序扫描型千瓦级MPT光谱仪样机,性能指标达到了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2013YQ470781)的中期评估要求。在仪器研制过程中,重点考虑了炬管结构的工程化工作,为后续千瓦级MPT光谱仪的商品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7-12-01)

窦帅[4](2013)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激发—发射光谱测定碘和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DBD)是将高介电性材料(石英、陶瓷、玻璃等)插入两电极之间,当施加高频交流电压时,可形成稳定、均匀的气体放电。作为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发生方式,DBD具有能耗小、体积小、结构简单等特点,有利于分析仪器的微型化。近年来,DBD作为一种新型激发源,在发射光谱(OES)分析系统的微型化研究中受到了高度关注。本研究采用DBD低温等离子体作为激发源,进行了痕量碘和镍的发射光谱测定研究。以陶瓷管作为激发室,其上具有一个狭小的气体氩气或氦气通路,以霓虹灯电源为输入电源,激发陶瓷管内的惰性气体形成DBD低温等离子体。以顺序注射系统实现样品引入。在碘的测定中,两个注射泵分别引入样品溶液I-(若为103-需用抗坏血酸预还原为I-)和氧化剂H2O2,二者在线混合产生12蒸气;在镍的测定中,注射泵直接引入镍离子的甲酸溶液,经紫外光照射产生Ni(CO)4蒸气。产生的碘或镍的气态物经过气液分离后,通过氦气或氩气流引入DBD激发,并发射特征光谱(碘和镍的特征发射线分别为905和232nm),以CCD光谱仪测定。对影响系统分析性能的重要因素进行了考察,如分析线的选择、DBD等离子体背景光谱波动的扣除以及实验参数的优化等。在碘的检测中,进样量为1.0mL时,线性范围为0.1-10.0mg/L,检出限为0.03mg/L, RSD为2.1%(2.0mg/L,n=9);在镍的检测中,进样量为1.5mL时,线性范围为5-1000gg/L,检出限为2μg/L,RSD为3.7%(100μg/L,n=9)。为了验证方法的准确性,采用该系统对一系列含碘和镍的标准物质和实际样品进行了测定,如GBW10023紫菜、GBW08608标准水样、碘盐、西地碘含片和实际水样等,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测定结果。(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13-07-01)

张继森,张立国,任建岳,张立平,吕少哲[5](2012)在《Yb~(3+)-Er~(3+)共掺杂的氟化物材料中激发功率对上转换发射光谱性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固相法合成了Er3+和Yb3+共掺的LaF3及NaYbF4上转换发光粉末样品材料,研究了激发功率对室温上转换发光性质的影响,重点研究了红光发射增强现象,并探讨了获得红色上转换发光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980 nm半导体激光激发下,Er3+和Yb3+共同掺杂的不同氟化物样品材料能够展示比较明亮的红色和绿色发光,激发功率密度对该类材料的上转换红色发射光谱性质能够产生明显的影响。基于上转换发光机制,提出了能量传递的红色上转换发射过程,并借助于一个示意性的能级图解释了所观测到的红色上转换发射增强现象。(本文来源于《发光学报》期刊2012年06期)

李萍[6](2012)在《介质阻挡放电激发—气相无机小分子的发射光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DBD)是将高介电性材料(石英、陶瓷、氩气等)填充在两电极之间形成稳定、均匀放电的一种放电形式。DBD电能消耗低(约10W),不受水蒸气干扰,可以在常压下完成放电过程,并且形成温度较低的等离子体,从而避免高温激发源致使气体分子分解的问题,能够作为气体分子如He、Ar的有效激发光源。同时,DBD装置体积小且容易加工,便于实现微型化。因此,DBD作为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发射光源,近年来在发射光谱分析系统的微型化研究中受到高度关注。本研究采用DBD产生的低温等离子体作为发射光谱中的激发源对气相无机小分子NH3和H2S进行激发检测。实验中分别采用内径1mm,长75mm的陶瓷管和长50mm,宽20mm的陶瓷片作为介质阻挡层,以氩气作为载气,通入放电间隙产生均匀的低温等离子体,用以激发目标组分。实验中,分析了DBD的相关参数、载气流速和试剂用量等对目标组分定量检测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分别以326.24nm和365.06nm两条特征发射谱线作为NH3和H2S的定量线,得到NH3和H2S的检出限分别为0.6mgm-3和1.4mg m-3。对厕所中的氨气以及水样中S2-通过反应产生的H2S进行了测定,测得厕所中NH3的含量为3.6mg m-3;水样中S2-的加标回收率在94.8%~101%之间。(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12-06-01)

崔彩娥,李健,黄平,梁丽萍,武银兰[7](2012)在《不同激发波长对Sr_3Al_2O_6∶Eu~(2+),Dy~(3+)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发射光谱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Sr3Al2O6∶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用X射线衍射仪及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材料物相及光谱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得样品为Sr3Al2O6的纯相,在360nm波长的激发下,得到波峰为537nm的宽带发射光谱;在468nm波长的激发下,得到波峰为590nm的宽带发射光谱;在波长为394nm的激发下,537和590nm的峰同时出现。根据晶格场效应和电子云膨胀效应,对不同激发波长对Sr3Al2O6∶Eu2+,Dy3+发射光谱的影响进行了解释。结果表明:在Sr3Al2O6∶Eu2+,Dy3+中发光中心因其5d能级劈裂幅度不同及4f65d1能带重心不同而导致发光颜色的不同。(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2年01期)

李倩,徐送宁,宁日波[8](2011)在《用发射光谱法测量电弧等离子体的激发温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微小型光纤光谱仪对电弧激发铜等离子体的发射光谱进行了实时测量。根据局部热力学平衡理论,用多谱线斜率法测得了纯铜电弧等离子体的激发温度,研究了激发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电弧引燃30秒后,等离子体激发温度相对稳定,温度范围在5360~5395K.(本文来源于《沈阳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张连水,刘凤良,党伟,王百荣[9](2009)在《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电子激发温度发射光谱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微量Ar的发射光谱,对标准大气压N2脉冲流光放电等离子体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对所得Ar原子荧光谱线归属的基础上,分别采用谱线相对荧光强度比值法,玻尔兹曼曲线斜率法和费米-狄拉克布居分布模型法3种计算方法,对标准大气压N2脉冲流光放电等离子体电子激发温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采用玻尔兹曼曲线斜率法和费米-狄拉克布居分布模型法计算得到的电子激发温度非常接近,分别为(7 474±500)K和(7 480±500)K,说明本研究所涉及的脉冲流光放电等离子体至少接近局部热平衡.(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3期)

王艳,张华,徐亚萍[10](2009)在《乙酰丙氨酸咪唑铕水溶液的叁维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一文中研究指出测量了乙酰丙氨酸咪唑铕水溶液的叁维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分析了在不同波长激发光作用下的荧光特征,与配体N-乙酰-DL-丙氨酸、咪唑及氯化铕的荧光光谱进行了比较,讨论了配合物的发光机制,发现在10-2~10-4mol/L浓度范围内荧光强度与溶液浓度呈正相关.(本文来源于《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1期)

激发和发射光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效、紧凑型太赫兹辐射源的开发顺应光电器件微型化和集成化的发展趋势,因此研究低维材料的太赫兹发射性能,进而寻找新型的太赫兹辐射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而二维材料可以有效降低器件尺寸,具有作为新型太赫兹辐射源的潜力。同时,飞秒光激发二维材料时,会在材料表面或界面产生皮秒和飞秒量级瞬态介电极化或者光电流,进而向外辐射太赫兹波,分析太赫兹波信号还可以反映光激发二维材料的超快光电响应。基于此,本文选择石墨烯和二碲化钨(WTe2)这两种金属性二维材料为研究对象,详细研究了飞秒光激发下两种样品的太赫兹发射光谱。一方面,研究飞秒光激发材料的太赫兹发射特性,为二维材料太赫兹辐射源的应用提供基础研究;另一方面,通过分析太赫兹发射的机理,研究光激发后金属性二维材料的光电响应。本论文的主要工作以及创新点如下:(1)太赫兹光谱系统的搭建。这部分从系统设计搭建以及系统的优化等方面展开,介绍了自主搭建的透射式太赫兹时域光谱、光学泵浦-太赫兹探测光谱和太赫兹发射光谱。另外,介绍了两种太赫兹偏振测量方法,并对比了两种方法的优势。这部分是后续工作的实验基础,同时为其他光谱系统搭建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2)石墨烯太赫兹辐射强度的增强。目前石墨烯作为太赫兹源所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如何增强光与石墨烯的相互作用,从而增强石墨烯的太赫兹辐射强度?基于这个问题,提出了用堆迭多层石墨烯和具有表面结构的直立生长石墨烯两种方法来增强太赫兹辐射的强度。实验观察到用线偏振飞秒激光激发两种样品时均可以增强石墨烯的太赫兹辐射强度,其中直立生长石墨烯太赫兹辐射强度是单层石墨烯的10倍。考虑到直立生长石墨烯制备简单,且太赫兹信号增强效果明显,因而更适合作为石墨烯太赫兹辐射源材料。进而系统研究了线偏振光激发直立生长石墨烯的太赫兹光谱,包括太赫兹强度与泵浦光光强、偏振角、入射角以及样品方位角变化的依赖关系。实验结果分析表明直立石墨烯辐射太赫兹波的物理机理是:线偏振光牵引效应引起的瞬态光电流向外辐射太赫兹波。基于线偏振光牵引效应的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能够很好的拟合,进一步证明辐射机理分析的正确性。这部分内容是首次提出不借助其他材料辅助,只利用石墨烯的直立生长结构增强太赫兹发射,这为石墨烯太赫兹源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3)直立石墨烯中光螺旋依赖的光电流引起的椭偏太赫兹发射。目前报道的关于飞秒光激发石墨烯产生太赫兹波的研究仅仅涉及线偏振光激发,并未考虑其他偏振光激发时的光电流响应和太赫兹辐射性能。基于这方面考虑,用四分之一波片改变泵浦光偏振态,研究了直立石墨烯中泵浦光螺旋依赖的光电流响应以及太赫兹辐射的偏振特性。通过对光电流强度和四分之一波片偏振角依赖关系的拟合,得到了线偏振和圆偏振光牵引效应对太赫兹辐射中所占的比列。另外,通过对线偏振和圆偏振飞秒光激发下的太赫兹偏振分析合成发现,线偏振光激发出线偏振太赫兹辐射,椭圆或圆偏振激发出椭圆偏振太赫兹辐射,且椭圆偏振太赫兹波的螺旋方向和飞秒光的螺旋方向一致。这些结果表明直立石墨烯不仅可以作为偏振敏感光探测器,还可以作为偏振可控的太赫兹波辐射源,尤其是椭圆偏振太赫兹辐射在手性材料分析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4)二碲化钨的太赫兹发射光谱。和石墨烯一样,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WTe2也是金属性材料,具有较大的光电导响应,光激发WTe2后很容易产生超快弛豫过程等性质。所以理论上飞秒光激发金属性WTe2时会向外辐射太赫兹波。因此,分别研究了线偏振和椭圆偏振飞秒光激发50 nm厚WTe2材料的太赫兹发射光谱。实验结果表明:WTe2的太赫兹辐射是各项同性的;且随泵浦光功率的增加太赫兹强度会出现饱和趋势;从基底面和样品面激发样品时,太赫兹时域信号未出现极性反转,表明辐射过程没有波矢依赖性。综合分析光激发WTe2的太赫兹辐射机理是:由光致电流效应主导的超快光电流向外辐射太赫兹。相同条件下,对比低功率(5 m W)激发半绝缘Ga As(110)和WTe2,WTe2的太赫兹辐射强度是Ga As的2倍,说明WTe2相较Ga As具有更高的能量转换效率。同时,还研究了太赫兹强度随线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偏振角的关系,通过线偏振和圆偏振光致电流效应理论可以很好拟合实验结果,表明机理分析是合理的。另外,对WTe2辐射的太赫兹偏振态分析显示:无论是线偏振还是圆偏振光激发,太赫兹偏振态始终是线偏振。该部分内容是首次系统研究光激发WTe2的太赫兹波发射谱,证明了WTe2作为太赫兹辐射源材料的可能性,而且WTe2的光致电流效应为研究其光激发响应提供了理论分析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激发和发射光谱论文参考文献

[1].沈克.激发室空气吸附对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汽车板钢氧含量精密度的影响[J].冶金分析.2018

[2].朱礼鹏.飞秒光激发石墨烯、二碲化钨的太赫兹发射光谱研究[D].西北大学.2018

[3].朱旦.千瓦级微波等离子体炬(MPT)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用激发光源的研制[D].浙江大学.2017

[4].窦帅.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激发—发射光谱测定碘和镍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3

[5].张继森,张立国,任建岳,张立平,吕少哲.Yb~(3+)-Er~(3+)共掺杂的氟化物材料中激发功率对上转换发射光谱性质的影响[J].发光学报.2012

[6].李萍.介质阻挡放电激发—气相无机小分子的发射光谱研究[D].东北大学.2012

[7].崔彩娥,李健,黄平,梁丽萍,武银兰.不同激发波长对Sr_3Al_2O_6∶Eu~(2+),Dy~(3+)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发射光谱的影响[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2

[8].李倩,徐送宁,宁日波.用发射光谱法测量电弧等离子体的激发温度[J].沈阳理工大学学报.2011

[9].张连水,刘凤良,党伟,王百荣.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电子激发温度发射光谱诊断[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10].王艳,张华,徐亚萍.乙酰丙氨酸咪唑铕水溶液的叁维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论文知识图

六种化合物的中性与离子态的化学结构等制备合成的含有长烷基链的阳离子...与尼罗红在溶液体系内FRET现象检测+荧光体的激发和发射:Eu2+荧光体的激发和发+荧光粉的激发和发射

标签:;  ;  ;  ;  ;  ;  ;  

激发和发射光谱论文_沈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