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城市景观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景观,模型,城市,格局,生境,天际线,径流。
城市景观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阳佩良,杨春宇,刘聪[1](2019)在《山地城市居住区植物景观评价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有山地居住区植物景观的设计,常忽略居民审美喜好,导致其不能完全符合游憩者喜好。本文以山地居住区环境中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对重庆城区不同环境中的居住区植物景观展开调研,运用视觉美景度(SBE)评价,结合主成分因子提取法,构建适用于山地居住区植物景观的评价模型。结果显示:第一,景观色彩丰富程度,对山地居住区环境影响最大;第二,因地制宜地梳理山地居住区植被显着度与景观空间序列,能提升居住区环境整体质量;第叁,植物群落类型多样性与美景度值呈负相关,根据居住区内地形条件分区域营造植物景观更符合居民审美喜好。(本文来源于《西部人居环境学刊》期刊2019年04期)
杨婉莹,刘艳芳,刘耀林,安子豪,银超慧[2](2019)在《基于LUR模型探究城市景观格局对PM2.5浓度的影响——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空气污染问题已成为中国最主要城市问题之一,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当前微观尺度下空气监测点周围景观格局对PM2.5浓度影响的研究较少,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选取地形、污染源、人口、道路交通、土地利用与城市景观格局6大类预测变量,其中城市景观格局选取边缘密度、连续度、形状指数、斑块平均面积、蔓延度、均匀度指数7个景观指数,运用逐步线性回归模型,探究城市景观格局对PM2.5浓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所选取的土地景观格局指数可以解释研究区PM2.5浓度的73.2%的变异,模型拟合较好;(2)影响PM2.5浓度的土地利用类型包括建设用地、林地、草地与水体。微观尺度下城市各类型景观格局中连续度和形状指数对PM2.5影响显着,建设用地连续度越高,分布越集聚,PM2.5浓度越高;水体形状指数越小,形状越简单规则,越易降低PM2.5浓度;(3)城市整体景观格局中,景观聚集程度与景观多样性等因素对PM2.5浓度产生重要影响。减少景观内各类型斑块的离散分布,使各景观类型均匀分布于整体景观内,有助于降低PM2.5浓度。研究结果可为未来大气防治与城市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期刊2019年09期)
水源[3](2019)在《基于大数据的城市商业景观公共设施设计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当前方法对城市商业景观公共设施设计,存在区域空间占用大、设计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城市商业景观公共设施设计模型.该方法首先构建城市商业景观公共设施大数据模型构架,在此基础上,依据景观生态学理论从景观自然性、视野的开阔性、公共设施的多样性以及景观奇特性和整体协调性等五个方面进行可量化表达,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进行可量化表达,利用叁维模拟空间分析技术建立景观公共设施公平指数模型完成对城市商业景观公共设施设计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文方法不仅提高了商业景观的植被覆盖率,同时使得商业景观与建筑进行协调发展,有效提高了区域空间的利用率.(本文来源于《周口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吕天阳,郭岱[4](2019)在《基于遥感和PSR模型的城市景观生态安全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使用"压力—状态—响应(press—state—response,PSR)"概念模型构建了以许昌市为主要研究区域的城市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结合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技术、GIS空间分析技术和景观生态学理论,得到了2013年许昌市城市景观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分布图。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评价,以达到了解许昌市城市景观生态安全现状,把握生态安全等级分布规律。评价结果表明:许昌市城市景观生态安全整体较好,在以后发展过程中应继续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做好土地利用规划,保护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对工矿用地生态问题及时治理,以保持生态系统安全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9年06期)
吴雪,何佳[5](2019)在《EFDC模型在城市景观水体生态补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以昆明市翠湖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景观水体是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水体流动性差,水质难以保证,常需要环境水的补充。文章以昆明市翠湖为例,基于环境流动动力学模型(Environmental Fluid Dynamic Code,EFDC),模拟分析补水工程不同设计条件下的水动力情况变化,以辅助补水工程设计。结果表明翠湖补水工程适宜的补水量为30 000 m~3/d,进一步增大补水量对翠湖水动力改善效果不明显;结合水质零维模型,进一步明确了该补水工程适宜补水水源为牛栏江水。(本文来源于《环境保护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石宁[6](2019)在《生态潜坝措施下城市景观河流有机物滞留效应的物理模型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生态潜坝措施下城市景观河流有机物的滞留效应,结合物理模型试验方式,探讨不同生态潜坝措施下有机物滞留和遗失比例。试验结果表明:上、中、下每隔10km设置一个生态潜坝,河流纵向和横向范围有机质总体滞留比例可达到22. 5%~59. 8%之间;河流水量大小对纵向断面有机质滞留影响比例小于20%,而对于横向范围内有机质滞留比例影响高达60%。(本文来源于《水利技术监督》期刊2019年01期)
初亚奇,曾坚,石羽,修黛茜[7](2018)在《基于暴雨径流管理模型的海绵城市景观格局优化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不透水面积急剧增加,城市内涝问题日益严重.为此我国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提出了海绵城市概念.本研究以辽宁省沈抚新城中心城区作为研究区域,利用暴雨强度公式构建不同重现期的降雨过程,基于海绵城市理念对研究区进行景观格局优化,并运用暴雨径流管理模型模拟预规划方案和景观格局优化方案两种情景下的地表径流和雨水调控能力的差异,分析景观格局优化方案对城市地表径流和雨水调控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降雨重现期的增大,研究区内径流总量和径流系数呈上升趋势;在相同降雨重现期下,景观格局优化方案的径流系数明显降低,径流总量的削减量逐渐增加,1年一遇、3年一遇、5年一遇和50年一遇重现期下的削减量分别为2.94、3.58、3.72、4.19 mm;相对应的削减率逐渐降低,分别为23.9%、16.4%、14.3%、9.3%;优化后的方案可满足降雨重现期p=1时设计降雨量20.8 mm、p=3时雨水管网不超载且p=50时河道不溢流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朱东风,李志明[8](2018)在《基于景观介入的城市区域发展理论模型与实践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借鉴西方景观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振兴发展理论,构建了基于景观介入城市区域发展的"钻石模型"理论框架。当前城市区域的发展理念应从可持续发展这一底线思维转向振兴发展这一高层次的发展需要,着力于生态、公平、经济、复兴要素的平衡,构建面向从宜居到文化复兴的城市区域发展目标。借助这一理论框架对当前中国的一些城市区域发展实践进行了检视,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钻石模型"的规划应用、生态与人的发展平衡、建立全社会知识行动体系、构建多层次自然和文化景观网络等建议。(本文来源于《现代城市研究》期刊2018年11期)
史宜,曹俊,朱骁[9](2018)在《基于评价模型的城市天际线景观美学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城市天际线形态的景观美学内涵为研究对象,在总结了城市天际线对于城市审美感知和城市风貌形象塑造的重要意义之后,尝试从边际轮廓、空间形体和视觉感受叁个方面构建城市天际线形态的景观美学构成。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出城市天际线形态的美学评价模型,并以典型城市为案例阐述评价指标的选择和分析方法。本文所阐述的城市天际线形态的美学构成和评价框架,不仅有助于城市空间美学内涵的理解和辨析,而且对于城市设计中面向城市空间美学形象的优化引导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来源于《现代城市研究》期刊2018年10期)
褚琳,张欣然,王天巍,李朝霞,蔡崇法[10](2018)在《基于CA-Markov和InVEST模型的城市景观格局与生境质量时空演变及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城市景观格局变化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之一,城市景观格局分布对区域生物多样性服务功能的影响极大.为研究城市景观格局和生境质量演化及其变化原因,以武汉市作为典型区,基于武汉市2005、2010和2015年3期景观类型信息,使用马尔柯夫模型分析其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采用CA-Markov模型模拟预测武汉市2020年自然增长情景下的景观格局发展方向;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景观变化的驱动力;结合InVEST模型评价3期景观格局分布下的生境质量分布和变化,以及2020年模拟情景下的生境质量分布特征,探究景观格局变化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005—2015年间,研究区景观类型变化以耕地和人工表面为主.耕地面积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主要转变为人工表面.人工表面面积不断增多,主要由水田和旱地转变而来.研究区整体景观生境质量级别下降,大量高生境质量级别的景观向低生境质量级别转化.整体景观生境质量指数减少,生物多样性服务功能降低,生境质量发生退化.2015—2020年间,武汉市景观格局和生境质量继续保持2005—2015年的变化趋势,表现为人工表面增加、景观生境质量指数减少、生物多样性服务功能降低、生境质量退化.研究区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是国内生产总值变化和地区财政收入变化.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是影响研究区景观格局变化和生境质量下降的重要驱动力,城镇化扩张和填湖造地是武汉市生态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城市景观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空气污染问题已成为中国最主要城市问题之一,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当前微观尺度下空气监测点周围景观格局对PM2.5浓度影响的研究较少,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选取地形、污染源、人口、道路交通、土地利用与城市景观格局6大类预测变量,其中城市景观格局选取边缘密度、连续度、形状指数、斑块平均面积、蔓延度、均匀度指数7个景观指数,运用逐步线性回归模型,探究城市景观格局对PM2.5浓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所选取的土地景观格局指数可以解释研究区PM2.5浓度的73.2%的变异,模型拟合较好;(2)影响PM2.5浓度的土地利用类型包括建设用地、林地、草地与水体。微观尺度下城市各类型景观格局中连续度和形状指数对PM2.5影响显着,建设用地连续度越高,分布越集聚,PM2.5浓度越高;水体形状指数越小,形状越简单规则,越易降低PM2.5浓度;(3)城市整体景观格局中,景观聚集程度与景观多样性等因素对PM2.5浓度产生重要影响。减少景观内各类型斑块的离散分布,使各景观类型均匀分布于整体景观内,有助于降低PM2.5浓度。研究结果可为未来大气防治与城市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城市景观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阳佩良,杨春宇,刘聪.山地城市居住区植物景观评价模型研究[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9
[2].杨婉莹,刘艳芳,刘耀林,安子豪,银超慧.基于LUR模型探究城市景观格局对PM2.5浓度的影响——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9
[3].水源.基于大数据的城市商业景观公共设施设计模型研究[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9
[4].吕天阳,郭岱.基于遥感和PSR模型的城市景观生态安全评价[J].绿色科技.2019
[5].吴雪,何佳.EFDC模型在城市景观水体生态补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以昆明市翠湖为例[J].环境保护科学.2019
[6].石宁.生态潜坝措施下城市景观河流有机物滞留效应的物理模型试验[J].水利技术监督.2019
[7].初亚奇,曾坚,石羽,修黛茜.基于暴雨径流管理模型的海绵城市景观格局优化模拟[J].应用生态学报.2018
[8].朱东风,李志明.基于景观介入的城市区域发展理论模型与实践思考[J].现代城市研究.2018
[9].史宜,曹俊,朱骁.基于评价模型的城市天际线景观美学解析[J].现代城市研究.2018
[10].褚琳,张欣然,王天巍,李朝霞,蔡崇法.基于CA-Markov和InVEST模型的城市景观格局与生境质量时空演变及预测[J].应用生态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