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小说论文_范伊宁

导读:本文包含了十七年小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小说,知识分子,章回小说,情节,性别,形象,结构。

十七年小说论文文献综述

范伊宁[1](2019)在《论十七年小说对古典小说的继承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十七年时期作家借鉴了古代小说结构方面的经验,同时又受到五四时期文学创作以及西方文学理论的影响,在小说创作方面借鉴了现AI写作作经验,进一步发展了小说情节结构的设置。一、对古典小说线型结构的继承与发展线型结构指的是小说围绕某一事件为主线展开(本文来源于《文艺报》期刊2019-04-19)

任现品[2](2019)在《从家族到阶级:“十七年”小说中性别差等结构的一元体更替》一文中研究指出"十七年"小说中的两性关系不是彻底的"男女平等",也不是单纯的"男优女劣",而是阶级一元体内两性相依互动的男尊女卑;这种性别关系既顺应了中国社会文化现代转型的时代性要求,又是传统家族一元体内男尊女卑的性别差等结构在当代的延伸,是社会时代话语与传统文化结构耦合的结果。从家族到阶级的一元体更替,拆解了原有的家族一元体框架,消除了家族对个人的控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从家族一元体到阶级一元体的结构性承继,则体现了文化结构对时代话语的规约,表征了一体两极性传统文化结构的强劲生命力,其内部的两性之间既依存互动又尊卑有别的关系则得以存留。剖析"十七年"小说中性别差等结构的生成机制是阐释种种看似矛盾捍格现象的关键。(本文来源于《山东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段崇轩[3](2018)在《打开“十七年”小说的重要“枢纽”——评傅书华《个体生命视角下的“十七年”小说》》一文中研究指出用生命体验走进文学历史历史永远是一团混沌。并不遥远的当代历史、文学史,人们记忆犹新,且资料丰富,但当走近时,却往往发现山重水复,无路可循。20世纪90年代以来,"十七年"文学特别是小说,突然成为文学研究的一门显学,众多学者纷纷用不同的思路、视角、方法进行研究,形成了一个颇有影响的热潮。傅书华2001年攻读博士时,就开始了对"十七年"文学的研究,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方向,那就是从个体生命的视角解读那一时段的小说,围绕这一课(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8年28期)

陈金涛[4](2018)在《“十七年”小说及其思政教育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十七年"小说运用通俗的革命叙事,以叁类传统小说元素为表现路径,在"传统"与"现代"视角的相互转换中,帮助教育对象建立有关革命的背景认知。运用"成长"的动态叙事,还原小说的人性真实,营造强烈的代入感与心理趋向,促进教育对象的心理成熟。小说的文本空白能为读者提供足够的想象与再创造空间,这种互动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下)》期刊2018年08期)

王宁[5](2018)在《论“十七年”小说中的性别分工叙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十七年"(1949-1966)小说中,性别分工叙事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革命历史小说中,大量女性投身社会工作,却处于"男外女内"的再分工中。生产建设小说再现了女性艰苦卓绝的努力,又遮蔽了个体内在的声音。解放的潮流中,女性仍然是承担家庭劳动的妻子与母亲,身份分裂的痛苦在热情的叙事中被挤压、遮蔽。从尊重女性个体出发、适度强调差异性的平等的途径值得探寻。随着时代的变化,期待在同一与差异的动态平衡下,趋近平等的追求。(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张勐[6](2017)在《革命坐标框定下的知识分子形象塑造——以十七年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叙事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知识分子的形象塑造,亦即知识分子的自我认识、自我反省与自我想象。然而作者不仅与其笔下人物息息相通,犹与其置身的社会历史休戚相关,撕掳不开。故此,十七年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塑造,并不是任其心造的幻影,其叁类知识分子形象,都不可避免地烙有彼一时代的"革命"胎记。(本文来源于《东岳论丛》期刊2017年09期)

任晓楠,徐江[7](2017)在《十七年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内在焦虑和忏悔情结》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十七年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不仅被动地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的规约,而且积极地融入新的革命意识形态所设定的精神轨迹中去,体现了创作者与形象同构的身份焦虑。十七年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异质性和复杂化,除了要归因于当时的主流政治对知识分子的"长期规训",很大程度上也应归因于作为叙述主体的知识分子对其身份从属的焦虑和阶级原罪的忏悔情结。(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7年15期)

丁晓莹[8](2017)在《莫言与“十七年”小说历史关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莫言小说体现出的文学叙事风格具有典型的当代性,其独特的历史叙事与“十七年”小说叙事有着密切关联。这种历史相关性不仅是一种客观的文学历史发展传承,更是一种“十七年”小说经典化、历史化进程中的精神异质表现。这种历史关联集中表现在小说主题叙写、美学气质以及文学的现代性叙事叁个方面。莫言与“十七年”小说的历史关联始终以文学的当代性为基点,在这种关联中,莫言完成了对“十七年”文学的自我超越,形成了独具个人特色的当代叙事特征;而“十七年”小说则在与莫言小说的历史关联中继续实现自身的经典化及历史化。其在当代文学发展中的历史化建构,通过与莫言小说的对比及史实性关联所体现。莫言与“十七年”小说历史关系的建立,是当代文学体系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一步探索“十七年”文学与80年代新文学间历史关联的基础与前提;“十七年”小说传统在莫言小说中的传承与变异,是当代文学历史化的重要表现。通过研究莫言与“十七年”小说的历史关联性,可以窥探出新时期以来当代文学历史的变化,也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化与经典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期刊2017-05-20)

郑瑞丹[9](2017)在《追寻“十七年”小说中教育的踪迹》一文中研究指出“十七年”小说通常被当作是1930年代左翼文学,1940年代解放区文学的延续。受国家文化政策的规训,曾经被视为文化启蒙主体的知识分子,建国后屡次受到冲击,成为思想改造的对象,教育领域经受的震荡也在所难免,“教育”所处的尴尬位置自然不难想象。在“十七年”这个承上启下的时间段内,现在与过去发生了断裂,国家迈入现代性的进程中,教育在这一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十七年”小说也在这样特殊的时代政治语境中展开创作,因此社会语境是研究“十七年”小说时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但是倘若仅仅局限于政治语境中,又会落入意识形态文学的怪圈。所以本篇论文共分为叁部分,第一部分对“十七年”时期的社会语境和教育状况进行梳理;第二部分,以教育为切入点,从中学校教育工作者、社会教育方式和社会教育的对象这叁个方面来研究“十七年”小说。学校教育工作者主要指学校教师,并结合现代部分和文革之后的八九十年代进行对比分析。社会教育在“十七年”时期具有特殊的意义,因而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社会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社会教育方式的特殊,社会教育的对象从中间人物、边缘化女性和知识分子叁类人物进行研究;第叁部分以现代性理论为依托,分析“十七年”小说具有的教育现代性,从小说与教育的关系推及文学与教育的关系,进一步理清“十七年”小说中文学和教育之间相互扭结的复杂关系。本文采用文学史和教育史相结合的跨学科研究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思考,以期发现“十七年”小说多维度的文学价值。(本文来源于《山西师范大学》期刊2017-04-20)

王雷[10](2017)在《论“十七年”小说中的革命理想主义对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时代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十七年"小说作为"十七年文学"的构成要素和重要表现形式,其作品中呈现的以"爱国主义""坚定的革命意志"、对理想信念的坚定执着和"无私奉献"等为核心内涵的革命理想主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展示了特定时代背景下巨大的民族向心力,展示了特定时代的精神构建与人文思索,这对现阶段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十七年小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十七年"小说中的两性关系不是彻底的"男女平等",也不是单纯的"男优女劣",而是阶级一元体内两性相依互动的男尊女卑;这种性别关系既顺应了中国社会文化现代转型的时代性要求,又是传统家族一元体内男尊女卑的性别差等结构在当代的延伸,是社会时代话语与传统文化结构耦合的结果。从家族到阶级的一元体更替,拆解了原有的家族一元体框架,消除了家族对个人的控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从家族一元体到阶级一元体的结构性承继,则体现了文化结构对时代话语的规约,表征了一体两极性传统文化结构的强劲生命力,其内部的两性之间既依存互动又尊卑有别的关系则得以存留。剖析"十七年"小说中性别差等结构的生成机制是阐释种种看似矛盾捍格现象的关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十七年小说论文参考文献

[1].范伊宁.论十七年小说对古典小说的继承与发展[N].文艺报.2019

[2].任现品.从家族到阶级:“十七年”小说中性别差等结构的一元体更替[J].山东社会科学.2019

[3].段崇轩.打开“十七年”小说的重要“枢纽”——评傅书华《个体生命视角下的“十七年”小说》[J].名作欣赏.2018

[4].陈金涛.“十七年”小说及其思政教育功能研究[J].美与时代(下).2018

[5].王宁.论“十七年”小说中的性别分工叙事[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6].张勐.革命坐标框定下的知识分子形象塑造——以十七年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叙事为例[J].东岳论丛.2017

[7].任晓楠,徐江.十七年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内在焦虑和忏悔情结[J].青年文学家.2017

[8].丁晓莹.莫言与“十七年”小说历史关联研究[D].青岛大学.2017

[9].郑瑞丹.追寻“十七年”小说中教育的踪迹[D].山西师范大学.2017

[10].王雷.论“十七年”小说中的革命理想主义对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时代价值[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7

论文知识图

分类号:I206. 7从不同的角度对新时期文艺“十七年”时期采用插画形式作为主...“十七年”时期采用装饰纹样作为封...“十七年”时期采用红色作为封面主...“十七年”时期采用绿色作为封面主...

标签:;  ;  ;  ;  ;  ;  ;  

十七年小说论文_范伊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