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蔚芳, 何海棠, 刘志华, 骆抗先[1]2005年在《乙型肝炎病毒前C/C区及其调控基因变异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中HBVpreC/C基因及其调控序列的变异和特点。方法对42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中扩增的HBVDNA各3个克隆进行序列分析。结果42例病人,HBVC基因调控序列发生T1762A1764双突变者20例,其中HBeAg阳性者7例,HBeAg阴性者13例(P<005);22例发生T1673G1799双突变。前C变异中,18例发生A1896变异,其中HBeAg阳性者6例,HBeAg阴性者12例(P<0.05)。C区变异中,AA5、AA38、AA60、AA87、AA97、AA130、AA135都是变异的热点。前C/C区还存在有插入、缺失等不同变异。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HBVC基因及其调控序列变异具有多样性及复杂性,与体内的免疫清除与病毒逃避免疫攻击相关,从而容易导致疾病的慢性化。
梁蔚芳[2]2004年在《乙型肝炎病毒前C/C区及其调控基因变异的研究》文中认为HBV是一种多变异的病毒,一些重要生物学功能区域的核苷酸变异可能导致其生物学特征的变化。本文通过对比不同HBe状态的前C/C区及其调控序列,探讨HBV C基因及其调控序列变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试图了解不同区域的变异热点与肝炎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对4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扩增的HBV DNA各3个克隆进行直接序列测定,与Genbank中标准序列adr亚型比较。 HBV C基因调控序列(BCP)中发生T1762A1764双突变者19例,其中HBeAg阳性者7例,HBeAg阴性者12例,该突变株与慢性肝炎及HBeAg消失有关(P<0.05);22例发生T1673/G1799双突变,这是本文新发现的一个双突变株,可能与HBeAg状态无关。 前C变异中,18例发生A1896变异,其中HBeAg阳性者6例,HBeAg阴性者12例(P<0.05)。A1896突变可使得HBeAg合成终止。 C区变异中,AA5、AA38、AA60、AA87、AA97、AA130、AA135都是变异的热点,变异多集中在T细胞和B细胞抗原识别靶位。C基因区的变异能导致相关抗原决定簇的变化,进而影响CTL、T辅助细胞和B细胞的应答,从而有利于病毒逃避宿主的免疫攻击。 前C/C区还存在有插入、缺失等不同变异,19例患者因发生单个密码的插入或缺失,使得阅读框移码,有的还因而不能产生终止密码子,编码蛋白继续往下延伸。3例患者检出有中段缺失变异株存在,有读框内缺失突变,也有缺失移码突变,还可同时存在不同缺失变异株的混合感染。缺失变异株常与全长C基因毒株共存,具有缺陷干扰颗粒(DIP)的功能,可干扰野生型病毒形成正常核心蛋白,有利于构成持续性感染。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HBV C基因及其调控序列变异具有多样性及复杂性,与体内的免疫清除及疾病的慢性化有关。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前C/C区及其调控基因各区段变异热点与疾病病变程度相比较。 42例不同病变程度的慢性乙型肝炎中,T1762/A1764双突变在轻度慢性肝炎中发生变异5例(25%),中度慢性肝炎发生变异4例(20%),重度慢性肝炎发生变异11例(55%)。变异与病变程度相比,二者无显着性差异(P>0.05)。另一个双突变T1673/G 1779也与病变程度无显着相关性(P>0.05)。 前C A1896变异可发生于HBV感染的不同临床状态,在轻度慢性肝炎中发生率为22.2%,在中度慢性肝炎中发生率为33.3%,在重度慢性肝炎中的发生率为44.4%。在慢性肝炎重度患者中A18%变异检出率明显高于慢性肝炎轻度患者。 在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中,每个病例的HBV/C区均有数量不等的变异。在AAS、AA27、AA38、AA60、AA87、AA97、AA130、AA135这几个变异热点中,轻度慢性肝炎患者中发生氨基酸替代合计23个,中度慢性肝炎患者中发生氨基酸替代合计33个,重度慢性肝炎患者中发生氨基酸替代合计40个。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C区氨基酸替代随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增加。可能是由于这些病例在HBv的持续性感染中,变异株长期积累所致。 以上结果表明,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HBVC基因及其调控序列变异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与体内的免疫清除和病毒逃避免疫攻击相关,从而容易导致疾病的慢性化。
许红梅[3]2002年在《乙型肝炎病毒基因C区及其调控基因变异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绝大多数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始于儿童时期,可出现多种疾病过程,病毒可能被清除而痊愈,也可能在体内长期存在,随着疾病的逐渐演变,到成人期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癌。儿童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HBV基困C区及其调控基因变异的研究对明确与疾病过程的关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儿童HBV感染前 C区变异中 1896 G→A最常见,其次为 1899G→A,其发生与 HBeAg血清转换有关,而且非HBV感染母亲的患儿高于感染母亲的患儿。C基因变异较少发生,在儿童慢性肝炎进展中不扮重要角色。调节基因变异多发生于BCP区域,最常见的为1762A→T/1764G→A的联合变异,该变异与慢性肝炎的活动有关。HBeAb阳性的HBV感染母亲所生新生儿易发生暴发性肝炎,与母亲体内的前C区变异株或/和BCP变异株垂直传播给其子女有关。
参考文献:
[1]. 乙型肝炎病毒前C/C区及其调控基因变异的研究[J]. 梁蔚芳, 何海棠, 刘志华, 骆抗先.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5
[2]. 乙型肝炎病毒前C/C区及其调控基因变异的研究[D]. 梁蔚芳. 第一军医大学. 2004
[3].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C区及其调控基因变异的研究进展[J]. 许红梅.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