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混凝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超滤,超滤膜,光谱,滤饼,碱度,混凝剂,乙醛。
混凝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张启伟[1](2019)在《混凝沉淀—超滤对二级出水中抗性基因去除效能及膜污染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是一种新兴的非常规环境污染物,在污水处理系统出水中被大量检出,对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造成潜在的威胁。超滤(ultrafiltration,UF)技术在再生水处理的实际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混凝沉淀预处理可以有效控制膜污染并提高膜出水水质。因此本研究以超滤为基础,采用聚合氯化铝(Poly aluminium chloride,PAC)和聚合硫酸铁(Polymerized ferrous sulfate,PFS)两种混凝剂做预处理,探究混凝(PAC/PFS)沉淀-UF两种组合工艺对6种ARGs(tetA、tetC、tetG、tetX、sulⅠ、sulⅡ)和有机物的去除效能,并讨论混凝沉淀预处理对组合工艺去除抗性基因的影响,分析两种组合工艺对膜污染的影响。混凝剂PAC和PFS投加量分别为0.85mmol/L(以铝计)和0.50mmol/L(以铁计)时,混凝(PAC/PFS)沉淀-UF两种组合工艺较直接UF对ARGs去除率约提高83%,去除量约为3-log左右,其中混凝(PAC)沉淀-UF去除效果更优。两种组合工艺对DOC和UV_(254)的去除效果均优于直接UF,去除率分别约为37%和34%;对于富里酸类、溶解性微生物副产物类和腐殖酸类等荧光特性有机物,混凝(PAC/PFS)沉淀-UF组合工艺出水中其峰值约可降低10%~20%。并且不同工艺出水中ARGs浓度与Ⅰ类整合子(int I 1)、16S rDNA和有机物浓度均呈现出显着正相关性(p<0.05),说明水样中Ⅰ类整合子、细菌和有机物的去除有助于抗性基因的削减。污水厂二级出水中游离态ARGs约占60%~70%,其含量要高于细胞态的;对细胞态ARGs,混凝沉淀预处理可以去除90%以上;对游离态ARGs去除效果不稳定,tetG和sulⅠ游离态去除量较少,低于50%,其余游离态ARGs去除量也达90%以上。混凝沉淀预处理过程中,PAC较大的絮体尺寸与较小的分形维数使其絮体疏松多孔,比表面积更大,对ARGs去除效果更好;并且PAC和PFS不同的混凝机制造成对ARGs的不同去除效果,其中PAC主要依靠带正电的多核配合物的压缩双电层和无定型沉淀物的网捕作用,PFS主要依靠约占70%的稳定的含铁聚合物对有机物胶体颗粒的网捕卷扫作用协同去除ARGs。预处理后微生物丰度下降约20%,促进ARGs的去除;在微生物群落结构分布上预处理后较原水有一定的差异,β-变形菌纲、鞘氨醇单胞菌属等含量的增加有助于促进有机物的降解,申氏杆菌属可以促进对微藻的絮凝作用。较直接UF,混凝(PAC/PFS)沉淀-UF膜通量下降缓慢,膜阻力和膜污染指数降低,组合工艺可以有效缓解膜污染。膜污染指数与有机物浓度的显着正相关性说明膜污染和水样中的有机物关系密切;并且膜污染过程是复杂的,在不同过滤阶段存在多种膜污染机制,组合工艺主要为标准堵塞和滤饼层污染;污染膜片表面形貌特征显示PAC较PFS絮体更疏松多孔,膜污染程度更低,易反冲洗,增强膜的使用寿命,提升ARGs去除效果。该研究采用混凝(PAC/PFS)沉淀-UF组合工艺处理二级出水,可以有效去除ARGs和有机污染物,并且可以缓解膜污染,有利于控制污水厂中ARGs向环境的传播,为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提供保障。(本文来源于《北京建筑大学》期刊2019-06-01)
邢楠楠[2](2019)在《油田水处理混凝投药检测与控制技术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油田水处理中,混凝是不可或缺的工艺流程,对后期工艺流程运行效果与出水水质会产生直接影响。基于此,本文将油田水处理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阐述混凝投药检测和控制技术。(本文来源于《全面腐蚀控制》期刊2019年04期)
叶治安,慕时荣,常建军,周红仓,胡特立[3](2018)在《石灰混凝工艺自动排泥控制方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澄清池污泥浓度控制是石灰混凝工艺能否成功运行的关键因素,也是澄清池运行的难点。通过对某电厂澄清池排泥系统的实际情况研究,提出了采用污泥密度修正的方法对澄清池的排泥进行控制。运行结果表明,澄清池内污泥密度可维持在较窄区间范围内,澄清池运行效果良好,避免了因泥位过高或污泥浓度过低影响混凝澄清效果。(本文来源于《工业水处理》期刊2018年10期)
王振北[4](2018)在《基于铝形态影响分析的混凝超滤过程膜污染控制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供水安全可靠性要求越发严格,超滤应用增多。而限制超滤应用的关键因素为膜污染。混凝对于减缓膜污染具有很好地实用性。其中,铝盐混凝剂为现阶段广为应用的混凝剂,其铝形态对混凝超滤过程的效能具有较大影响。本文研究了水中污染物的组成对膜污染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不同铝形态条件下的混凝超滤过程加以研究,并确定不同铝形态对膜表面滤饼层特性的影响。同时采用机械混凝变速沉淀工艺对不同铝形态条件下的膜污染加以研究。无机颗粒膜污染能力较低且多为可逆污染,污染最重时第叁周期末端比通量为0.876,颗粒总数相近时粒度分形维数的减小致使膜污染加重。而有机物膜污染能力较强且多为不可逆污染,污染最轻时第叁周期末端比通量为0.418。其中30-50kDa分子量范围有机物膜污染能力最强,<10kDa分子量范围内有机物膜污染能力最弱。水中无机颗粒与有机物共存时,无机颗粒吸附有机物使有机物浓度降低,同时有机物使无机颗粒自聚集作用减弱粒度分形维数较小。二者作用使膜污染增大但可逆性增强,可逆污染从0.396增大至0.470。探究不同水溶液条件下铝形态对混凝超滤过程的作用。发现不同铝形态各有其使膜污染减缓最佳条件,故可确立不同铝形态各自适用的水溶液条件。采用破碎重组过程优化颗粒特性以控制膜污染,发现对于多种铝形态均有任一阶段更大的速度梯度不利于生成大而疏松的絮凝体。但由于絮凝体破碎重组使有机物去除率有所上升,故在中间聚合态铝及胶体态铝条件下,絮凝体破碎重组使膜污染减缓。对比不同铝形态条件下结果,表明絮凝体破碎前及重组后中间聚合态铝均能引起最低膜污染,叁周期末端比通量分别为0.770及0.791。这是由于中间聚合态铝形成的絮凝体虽然小而密实,但其对<50kDa各分子量范围内有机物的去除率均较高。建立粒度分形维数及二维分形维数与滤饼层孔隙分形维数关系并验证。首先,采用扫描电镜图像建立滤饼层特性分析方法,发现5000倍放大倍数扫描电镜图像最适于计算滤饼层特性,相对误差小于5%。而后,采用Carman-Kozeny等式计算滤饼层孔隙率并与扫描电镜图像法孔隙率对比分析,确定扫描电镜图像法计算孔隙率确实可行。进而利用扫描电镜图像法所得孔隙分形维数验证絮凝体对滤饼层影响模型。在此基础上,确认不同铝形态条件下,减小的二维分形维数及增大的粒度分形维数有利于孔隙率更大的滤饼层形成。絮凝体破碎重组时,胶体态铝条件生成二维分形维数最小为1.803且粒度分形维数最大为1.005的絮凝体,其导致滤饼层孔隙率最大为7.183%。探究预混凝方式对膜污染的控制,确立在不同铝形态条件下均有混凝超滤具有最低的不可逆膜污染,为最佳混凝超滤组合形式。但混凝沉淀超滤也具有其优势,即总的膜污染最小。而后采用机械混凝变速沉淀反应器进行研究。在混凝过程最佳速度梯度组合59-48-17s~(-1)条件下,不同铝形态条件下均有混凝超滤不可逆膜污染仍低于混凝沉淀超滤及微絮凝超滤的不可逆膜污染,与静态试验一致。但随着变速沉淀过程中动态悬浮层的形成,混凝沉淀超滤较混凝超滤膜污染更轻。探究铝形态在形成动态悬浮层过程中的作用,胶体态铝最有利于悬浮层的形成但其初始出水效果较好,颗粒数仅1013个/ml,悬浮层拦截能力较低。而中间聚合态铝形成悬浮层能力处于中间,但其初始出水颗粒较多为1862个/ml,悬浮层拦截能力最高。采用污泥回流强化动态悬浮层,发现不同铝形态条件下污泥一次回流能使出水水质进一步优化,而污泥二次回流会致使出水水质恶化,尤其是溶解性残余铝高于0.2mg/L。对污泥回流强化混凝超滤过程的悬浮层累计机制进行分析,发现同向混凝为主要累积机制。(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8-09-01)
陈飞[5](2018)在《水闸工程大体积混凝体施工质量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着眼于水闸工程大体积混凝体施工质量控制问题展开探讨,笔者结合个人在这方面的一些实践工作经验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希望借阅者能够积极提出改进意见。(本文来源于《农村科学实验》期刊2018年08期)
刘凯,许仕荣,王长平,李春梅,蒋旗军[6](2018)在《预紫外/混凝沉淀控制低浊高藻水叁氯乙醛生成潜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深圳地区某低浊高藻原水为研究对象,分别考察了单独紫外及预紫外/混凝沉淀组合工艺对叁氯乙醛生成潜能(CHFP)的控制效果,以明确预紫外/混凝沉淀工艺控制CHFP的可行性,为水厂控制叁氯乙醛(CH)提供参考。在单独紫外及紫外与混凝沉淀工艺联用条件下,对CHFP的去除率均随着紫外剂量的增加而增大,在紫外剂量为1 400 m J/cm~2时,对CHFP的去除率达到最大,分别为33. 61%、81. 56%;该地区原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DOM)以芳香性蛋白质类物质为主,且CH的前体物含量与芳香性蛋白质类物质和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关系密切,单独紫外对DOM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对荧光区域Ⅳ所表征的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去除率最高,为40. 64%;相比单独混凝沉淀对CHFP的去除率(55. 37%),紫外与混凝沉淀联用工艺对CHFP的去除率提高了26. 19%,这说明预紫外有很好的助凝效果;预紫外/混凝沉淀工艺对荧光区域Ⅳ物质的去除率最高,为35. 2%。(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18年15期)
樊琦[7](2018)在《基于遗传算法和BP神经网络的微涡流混凝投药控制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饮用水水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在供水过程中制水企业如何保证良好水质的同时又能降低制水成本成为水处理行业的热门话题。而混凝作为水处理中的关键环节,具有非线性、大时滞、多扰动的特点,尤其是微涡流混凝过程比传统混凝工艺具有更加复杂的水力条件,在工程应用中常因混凝剂投加量不准确而造成药剂浪费和出水水质不佳等问题。本文采用函数拟合构建了微涡流混凝投药数学控制模型,并将BP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等仿生算法引入微涡流混凝投药过程,构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微涡流混凝投药控制模型和基于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微涡流混凝投药控制模型。研究结果及结论如下。(1)浊度控制目标的确定和建模数据的获取1)进行微涡流混凝净水试验,在流量为6.00m3/h、8.00m3/h和10.00m3/h,投药量变化范围为16.00~40.00 mg/L时,随着投药量增加,出水浊度均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在投药量为30.00 mg/L时出水浊度达到最低,为最佳投药量,且在混凝剂投加量为24.00~36.00mg/L的范围内,出水浊度比较稳定,基本维持在≤1.00NTU,并确定以此浊度作为投药控制模型的浊度控制目标。2)在混凝剂投加量为24.00~36.00 mg/L的范围内,以出水浊度≤1.00 NTU为目标,调节进水流量变化范围为 5.50~10.00m3/h,包括 5.50、6.00、6.50、7.00、7.50、8.00、8.50、9.00、9.50、10.00 m3/h共10个工况,获取对应混凝剂投加量下的进水流量、进水浊度、pH值以及出水浊度,为后续进行微涡流混凝投药控制模型研究提供了建模参数和数据基础。(2)微涡流混凝投药数学模型研究采用MATLAB函数拟合工具箱对原水流量、pH值、进水浊度、出水浊度以及对应的混凝剂投加量五个指标进行函数拟合,在控制出水浊度目标≤1.00NTU的条件下,二阶线性函数拟合发现四个指标与混凝剂投加量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数学关系,经非线性函数拟合得出了微涡流混凝投药的数学控制模型:y=-23.3469+4.8436 x1+3.7803 x2-0.7377 x3+4.4275 x4-0.0878 x1x2-0.04716 x2x3+0.03687 x2x4-0.1784 x21-0.0486 x22+0.098 x23-5.8705 x24式中,y为混凝剂投加量,mg/L;x1为原水流量,m3/h;x2为进水浊度,NTU;x3为原水pH值;x4为出水浊度,NTU。经分析发现,数学模型对投药量的预测误差介于±2.00 mg/L之间,个别点误差突变至3.00 mg/L,误差较大。(3)基于BP神经网络的微涡流混凝投药控制模型研究以原水流量、pH值、进水浊度、出水浊度以及对应的混凝剂投加量五个指标为基础,利用经验公式确定了 BP神经网络的单隐含层的节点数,通过MATLAB构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微涡流混凝投药控制模型。经误差分析发现,混凝投药量预测误差波动范围在±1.00 mg/L之间,说明构建的BP神经网络模型比构建的数学模型误差更小。(4)基于遗传算法和BP神经网络的微涡流混凝投药控制模型研究选用遗传算法对BP神经网络连接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构建了基于遗传算法和BP神经网络的微涡流混凝投药控制模型。仿真发现,优化后模型预测误差介于±0.50 mg/L之间,不存在误差波动较大的点,说明优化后不但大大提高了 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同时也改善了预测结果的稳定程度,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模型比未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更加优越的性能。(5)模型控制效果试验验证将构建的微涡流混凝投药数学控制模型、BP神经网络控制模型以及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控制模型投入实际应用,通过微涡流混凝净水试验进行验证。在分别获取的30个样本中,数学模型中存在7个样本出水浊度超过了控制目标浊度(≤1.00 NTU),占整体23.3%;BP神经网络模型中仅2个样本出水浊度超过了控制目标浊度,占整体6.7%;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中所有样本的出水浊度均在控制目标浊度以下,不存在超出控制的样本,说明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微涡流混凝投药控制模型的控制效果优于BP神经网络控制模型优于数学控制模型,对微涡流混凝投药过程具有很好的控制作用。(本文来源于《华东交通大学》期刊2018-06-30)
姬晓羽[8](2018)在《混凝/粉末炭组合的水处理特性对膜污染控制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膜污染的存在一直以来困扰着超滤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大规模应用。采用合适的预处理技术不仅能够提高膜出水水质,还能减缓膜污染的形成,降低膜工艺的运营维护成本。其中粉末炭吸附和混凝工艺的适配度较好,出水可以不经沉淀直接进入膜单元,实现在缩短工艺流程,降低基建费用的同时对膜污染进行有效控制。因此本文以混凝/粉末炭组合处理为基础,选择混凝-吸附(先混凝后吸附)和吸附-混凝(先吸附后混凝)这两种混凝和粉末活性炭在水处理领域常见的组合形式,开展其对超滤膜污染行为和膜污染机制影响的深入研究,进一步凸显短流程的混凝/粉末炭组合在膜前预处理领域的优势。实验通过改变投药量、pH值和无机物浓度,对混凝-吸附和吸附-混凝的膜污染控制能力进行比较和研究,选择与膜污染行为紧密相关的水处理特性进行分析,对膜污染行为进行了描述,揭示了不同操作条件下经混凝-吸附和吸附-混凝处理后超滤过程的膜污染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吸附和吸附-混凝都能够提高膜出水水质,控制超滤过程膜通量下降速度,减少不可逆膜污染的产生。在PAC投药量为50mg/L,PACl投药量为12mg/L时,经混凝-吸附处理五周期后超滤膜比通量为0.769,不可逆污染为0.058;经吸附-混凝处理的膜比通量为0.793,不可逆污染为0.036。改变PAC和PACl的投药量并不会影响吸附-混凝相对于混凝-吸附在膜污染控制方面的优越性。吸附-混凝过程先投加的PAC吸附了有机物后可以作为絮凝核心参与混凝过程絮体骨架的形成,其形成的絮体粒径和强度较相同投药量条件下混凝-吸附的要大,絮体分支更多,结构更为不规则,透水性更好,出水中小分子有机物和大分子有机物的含量更少,亲水性更强,膜表面滤饼层的孔隙率更高,抗水力压缩能力更好,有机物与膜表面直接接触的几率更小,作用力更弱,超滤膜膜表面和膜孔的恢复性得到了更好地保障,因此在投药量相同时,吸附-混凝控制膜污染生成的能力更强。当改变pH值时,水中H~+和OH~-浓度的改变会导致PAC颗粒在絮体形成过程中参与度和参与形式的改变,从而改变混凝-吸附和吸附-混凝的膜污染控制能力。此外,水中存在的高岭土会和PAC颗粒竞争参与絮体的形成,混凝-吸附和吸附-混凝的膜污染控制能力都因高岭土的存在受到了负面影响,但高岭土的存在不会影响吸附-混凝在膜污染控制方面相对于混凝-吸附的优越性。实验研究认为,混凝-吸附和吸附-混凝处理后的出水过膜的膜污染机制均是由完全堵塞、中间堵塞、标准堵塞和滤饼层过滤模型共同进行控制的,当PAC和PACl投药量、水样pH值和无机物浓度等操作条件变化时,由于混凝-吸附和吸附-混凝的水处理特性发生改变,导致四种膜污染机制在膜滤行为中的主次关系发生变化,从而造成不同的膜污染现象。(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付晶淼[9](2018)在《污水强化混凝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水中污染物分布、分散特点以及传统生物处理规模大、运行不稳定等问题,前置混凝联合生物处理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研究了多种混凝剂前置强化混凝处理对有机物、总氮、溶解性有机氮、总磷等的去除特征及其对后续生物处理的影响。利用差异紫外吸收等方法研究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的强化絮凝特征,以及温度、pH值、水力条件等对絮凝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CPAM对颗粒物去除效果较好,浊度去除率达到90%以上;对污水中的有机物也有较好的去除作用,但不适于脱氮除磷。CPAM投量为0.3mg·L~(-1)时,总氮(TN)、总磷(TP)去除率仅为12%和15.86%。当投量达到对浊度的最佳去除效果后,增加CPAM投量并不能明显的提升有机物、总氮(TN)、总磷(TP)去除率。CPAM(离子度60%)对构成UV_(250)附近吸收的有机物较强的去除效果,可能提升沉后水可生化性。选用无机混凝剂处理模拟生活污水,研究强化混凝对去除DON效果的影响,利用荧光及紫外光谱分析除氮情况,及对生物处理阶段脱氮的作用。所选混凝剂中PFS对TN、DON的效果均最有效;不同pH发现中性时对TN、DON的处理效果较佳,pH=7.13时TN、DON的去除率均为较佳,最高去除率分别为49.09%、56.62%;低温下混凝会使TN、DON去除效果明显变差。荧光光谱分析表明对于紫外区类富里酸有机物混凝有明显的作用,相比对DOC的去除,混凝对DON的去除效果更明显。紫外光谱分析发现混凝对DON中的氨基酸去除效果较佳。混凝能够使P_h/P_p值降低,对腐殖质类物质去除比例高,混凝沉后水中有机物更易生物降解,显着提高污水可生化性。并且可以调节C/N比在适宜比例,有助于后续生物脱氮。为更好发挥前置强化混凝的作用,研制了铜铁复配混凝剂(PCFC)。与常规聚铁混凝剂(PFC)相比,PCFC与PFC的混凝除浊效果相当;但更加适应前置混凝与生物处理联用的要求,能够快速高效地处理污水,缩小池容,节约成本。投量为56mg·L~(-1)时,浊度去除率可达到95%以上,TP去除达到98%以上,COD去除率50%左右,TN、DON去除率分别可达27%及40%。该投量下混凝后铜离子集中在沉淀底泥,能够有效抑制微生物生长,有利于减缓有机物释放,其COD释放通量为PFC的1/4,NH_3-N的释放通量仅为PFC的1/6。水中Cu~(2+)残留量可以促进硝化菌生长,缩短曝气时间,有利于生物脱氮,出水能够达到排放标准。(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8-06-01)
张北辰,张晓蕾,秦兰兰,黄海鸥[10](2018)在《基于紫外光谱分析的腐殖质混凝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腐殖质是水溶性天然有机物(DOM)的主要成分,对水处理过程有重要影响.为探究利用紫外光谱分析实现饮用水处理在线混凝控制的可行性和理论基础,以含腐殖酸和高岭土配水为实验对象,通过烧杯实验考察了不同水质条件对PACl混凝剂最佳投加量的影响,研究了SUVA_(254)和光谱特征斜率与混凝效果的相关性,利用排阻色谱分析了紫外光谱斜率与水体有机物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混凝剂最佳投加量与DOM浓度呈正比关系,两者计量学关系(以Al/DOC计)为0.61mg·mg~(-1).随混凝剂投加量的增加,腐殖酸溶液的SUVA_(254)从8.9 L·(mg·m)~(-1)下降并稳定至2.0 L·(mg·m)~(-1),有机物去除率与SUVA_(254)值呈正相关.光谱斜率与SUVA_(254)的变化趋势一致,且S_(275~295)与SUVA_(254)线性相关最优(R2=0.81).排阻色谱结果表明,混凝优先去除DOM中的腐殖质组分,S275~295与有机物中腐殖质组分对总UVA_(254)的占比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光谱斜率测定对实现饮用水混凝过程的控制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8年10期)
混凝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油田水处理中,混凝是不可或缺的工艺流程,对后期工艺流程运行效果与出水水质会产生直接影响。基于此,本文将油田水处理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阐述混凝投药检测和控制技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混凝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张启伟.混凝沉淀—超滤对二级出水中抗性基因去除效能及膜污染控制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9
[2].邢楠楠.油田水处理混凝投药检测与控制技术应用[J].全面腐蚀控制.2019
[3].叶治安,慕时荣,常建军,周红仓,胡特立.石灰混凝工艺自动排泥控制方式的研究[J].工业水处理.2018
[4].王振北.基于铝形态影响分析的混凝超滤过程膜污染控制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5].陈飞.水闸工程大体积混凝体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农村科学实验.2018
[6].刘凯,许仕荣,王长平,李春梅,蒋旗军.预紫外/混凝沉淀控制低浊高藻水叁氯乙醛生成潜能[J].中国给水排水.2018
[7].樊琦.基于遗传算法和BP神经网络的微涡流混凝投药控制模型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8
[8].姬晓羽.混凝/粉末炭组合的水处理特性对膜污染控制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9].付晶淼.污水强化混凝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D].山西大学.2018
[10].张北辰,张晓蕾,秦兰兰,黄海鸥.基于紫外光谱分析的腐殖质混凝控制[J].环境科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