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华社会论文_林恺铖

导读:本文包含了菲华社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社会,菲律宾,南海,华侨,华人,战后,冲突。

菲华社会论文文献综述

林恺铖[1](2018)在《菲华社会对“中菲对立”主流叙事的话语反制与舆论引导:以“南海仲裁案”前后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菲南海争端不仅直接冲击了菲华社会,也将其推向了紧张、对立的社会舆论之中。面对"中菲对立"主流话语的压制,菲华社会以华人报纸为依托,在"话语"和"行动"两大面向的舆论引导中逐渐超越主流叙事。通过构建"中菲对话"的话语体系,进行话语牵引,菲华社会在中菲关系的认识问题上实现了对主流话语的纠偏;同时,在"中菲共赢"的实践指向下,菲华社会以密切的经贸和人文往来实现了主流话语的转向。"主题再造"的舆论引导是菲华社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改善自身处境、推动中菲关系发展所探索的新路径,对中国南海主张国际传播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本文来源于《东南亚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赵振祥,姬金凤[2](2016)在《菲华社会的“路向之争”与文化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50年代以菲华报刊为主阵地开始的关于"转籍""同化"的舆论争斗,迁延半个世纪,在菲华社会引发巨大的震荡。在多方角力中"转籍"与"同化"似乎为菲华社会找到了新的"路向",但他们在获得新的身份认同的同时,却失却了文化的依托,并引发了华文教育在菲华社会的大滑坡,由此而引发的对昔日"转籍""同化"的批判性反思在菲华社会至今不绝。(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5期)

赵振祥[3](2014)在《论菲华社会的笔战与菲华报刊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受清末民初中国政论报刊的影响,菲华报刊亦有笔战传统,且至今不辍。早期笔战主要因党争而起,而菲华文学作者和菲华报人则一直是笔战的主力。他们既是文学精英、文化精英,亦是社会精英,时时关注着菲华社会的政治和公共事务问题。菲华报刊笔战频仍虽然也客观上反映出菲华社会山头众多、门户之见深重等问题,但在维护华社利益等重大问题上,笔战则充分发挥了华社喉舌的作用,成为为华社维权的舆论先锋。笔战促进了菲华报刊的发展,传播着中华文化,也催醒了华社的主体意识、族群意识,促使华社不断走向团结,走向发展。(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6期)

李天锡[4](2013)在《一段菲华社会历史的见证——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商报小说选》看《零售商菲化案》》一文中研究指出1954年5月19日,菲律宾国会通过了《零售商菲化案》,并经总统签署后开始实施,从而在菲华社会造成了巨大动荡。《商报小说选》描述了永叔、阿李与黄忠等人在这一菲化案过程中的悲惨命运,以及广大华侨在这一过程中直面现实、勇敢进取的情况。现在回顾近半个世纪前的这一段历史,感到基本正常。因为菲律宾独立建国以后,必然要通过整合社会力量和有关资源,来发展他们的经济,建设他们的国家。然而,他们却没有以社会稳定、人民正常生活为前提来进行整合,而是操之过急,政策失当,才引起不必要的社会动荡,给广大华侨带来空前的苦难。(本文来源于《学术问题研究》期刊2013年02期)

朱东芹[5](2009)在《闽南文化在菲华社会的传播》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随着闽南人的迁移,闽南文化也被移殖到菲律宾。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闽南文化在菲律宾的传播可划分为两个时期:1、西班牙统治期间的自然传播时期(1565~1898年)。闽南文化在菲律宾体现为一种无意识、无系统的传播,更多地体现为生产技能和生活知识的传播;2、美国统治期间的自主传播时期(1898~1945年)。闽南文化在菲律宾明显体现为一种有意识、有系统的传播。海外华侨的国民意识觉醒,开始自觉、系统地传承中华文化,传承的重点以非物质文化为主。由于强调保持华侨的"祖根"和"民族性",文化的传承基本限于华社内部,与当地社会的交流较少,造成了闽南文化在菲华社会盛极一时的状况。菲华社会经过了200多年的发展,但基本仍然上保持了"以传统价值观为核心、以地域特色为表征"的闽南文化的原貌。(本文来源于《八桂侨刊》期刊2009年02期)

董拔萃[6](2009)在《菲华社会关注新形势下的两岸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2008年是两岸关系极为不平凡的一年。海内外中华儿女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维护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共同有效地遏制和打击了以陈水扁为首的"台独"分裂势力。台海局势从高危期转化为和平发展期,顺乎时代潮流的两岸关系呈现出和平发展的崭新局面。(本文来源于《统一论坛》期刊2009年02期)

陈鸿儒[7](2007)在《一部反映战后菲华社会发展史的佳作——读朱东芹博士的《冲突与融合——菲华商联总会与战后菲华社会的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华侨华人研究是一门以特定人群为研究对象的学问。20世纪初,梁启超先生的《中国殖民八大伟人传》掀开了我国华侨华人研究的序幕。二叁十年代,热衷南洋问题研究的学者又发表了一些有关华侨华人的着作。然而,直到20世纪80年代之前,华侨华人研究只是一门不成规模的边缘(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1期)

朱东芹[8](2006)在《战后初期菲华社会内部冲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战后初期,菲华社会内部冲突激烈。冲突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政治认同与政治取向的分歧,二是对华社名利的争夺。具体表现在社团与社团之间以及社团内部领导人之间斗争十分激烈。内部冲突加剧了华社的困境,原为华社最高机构的马尼拉中华商会走向分裂,新的最高机构菲华商联总会成立之后则与马尼拉中华商会陷入长期纷争。(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6年01期)

朱东芹[9](2003)在《菲华商联总会(商总)发展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战后菲华社会经历了有史以来的根本性变化,包括华侨大批入籍,华侨社会转变为华人社会;华人经济转型并迅速腾飞;华人认同转向当地,华菲民族融合的步伐加快等。凡此种种因素凸现了战后菲华社会在菲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也使其成为菲华社会发展史研究中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但迄今为止,学术界尚未有一本系统论述战后菲华社会的专着面世,本文即希望通过研究华社最高机构商总这一角度来对此课题加以探讨。 本文共分六章,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将商总与战后菲华社会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运用社会学冲突理论深入分析了商总及华社各阶段的发展特点。 第一章探讨了1945—1954年间菲华社会发展的特点以及商总酝酿与诞生的情况。此阶段华社面临激烈的外部与内部冲突,外部冲突尤为突出,在强大的外部压力下,华社内部冲突暂时缓解,在组建商总问题上达成一致,希望通过商总抗争,缓解华社的危局。第二章探讨了商总初创时期(1954—1966年)商总及华社发展的特点。商总成立之后,对外积极抗争,但由于“菲化”乃菲律宾政府既定国策,所以商总的抗争并未奏效,并因此引起华社内部冲突再度爆发,商总也两度面临权力危机。外部及内部冲突的持续使商总与华社发展举步维艰,处于战后发展的最低谷。第叁章探讨了商总成长时期(1966—1975年)商总及华社发展的特点。由于“菲化”运动未达目标,菲律宾政府开始修订华侨政策,菲化的终结与有利于华侨的政策的制定,使华社外部冲突开始缓解,商总与华社生存的大环境得到了改善。与此同时,华社内部冲突也逐步平息,华社实现了团结,商总提高与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并整合了华社力量。外部及内部冲突的缓解为商总及华社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商总与华社呈现上升趋势。第四章探讨了商总稳定时期(1975—1994年)商总及华社发展的特点。1975年中菲建交前夕,马科斯政府颁布新的入籍政策,华侨大批入籍,华侨社会转变为华人社会,华菲融合步伐加快,华社外部冲突随之进一步缓解。而在华社内部,中菲建交却激化了冲突。受中国两岸关系影响,华社内亲台社团与亲大陆社团之间、社团内部亲台派与亲大陆派之间斗争十分激烈。内部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总的声誉与华社的发展,使华菲融合遭受阻力。第五章探讨了商总转折时期(1994—1998年)商总及华社的发展特点。80年代以来国际关系、中菲关系、两岸关系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为菲华社会展开了一幅国际交往的新图景,和平与发展成为了主流,意识形态因素已不是障碍。同时,华菲融合的进一步发展,也要求华社摆脱中国政治的影响,选择取向当地的政治立场。在此背景下,商总酝酿转向,由此引发了商总成立以来最激烈、持久的内部冲突。内部冲突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加快了商总组织建设民主化的进程。商总的转向在华社起到了导向作用,并为下一阶段华社新路向的确立奠定了基础。第六章探讨了世纪之交商总与华社的发展情况。1998年,保守派脱离商总,商总内部冲突以开明派的胜利告终。1999年商总第22次代表大会确定了“立足菲华社会、立足菲律宾主流社会、进一步促进华菲融合”的新路向,为商总与华社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以上实证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1、纵观战后以来半个世纪的历史,菲华社会面对的外部及内部冲突总体上呈减缓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末,商总实现转向之后,华社外部及内部冲突呈现普遍缓解的态势,为商总与华社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商总与华社发展前景乐观。2、从商总发展史来看,战后影响华社发展的因素首先来自菲律宾方面,包括政府对华人的政策以及华菲关系,60年代中期以来这两个方面都向着好的方向在发展,但这并不意味华菲之间不存在问题了,诸如绑架风潮及排华暗流,菲律宾政府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历史表明,华社与主流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华社问题解决不力必将危及菲律宾国家利益。3、中国两岸关系长期影响菲华社会,并产生了较大的负面效应。今后中国大陆及台湾在制定对华人政策时应当遵循多配合、少干预的原则,为华人在当地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4、从华人自身来说,应当深刻认识到发展必须立足当地,否则就会走弯路;同时应当更积极地投入主流社会的建设,争取获得认同与更好的发展。(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03-07-01)

许在全[10](2002)在《菲华社会与五缘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菲华社会中的五缘文化传统菲华社会,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华人社会,在各个历史时期,其社会形态都显示出与其他华人社会不同的特点。泰国的华人,一般来说,在20世纪以前,到了第叁代或第四代,华人已同化进入泰人社会。印尼的华人,却始终同印尼人的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但在一定的程度上互相融合。而菲律宾的华人,虽同菲律(本文来源于《五缘文化力研究——福建省五缘文化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2-06-01)

菲华社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世纪50年代以菲华报刊为主阵地开始的关于"转籍""同化"的舆论争斗,迁延半个世纪,在菲华社会引发巨大的震荡。在多方角力中"转籍"与"同化"似乎为菲华社会找到了新的"路向",但他们在获得新的身份认同的同时,却失却了文化的依托,并引发了华文教育在菲华社会的大滑坡,由此而引发的对昔日"转籍""同化"的批判性反思在菲华社会至今不绝。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菲华社会论文参考文献

[1].林恺铖.菲华社会对“中菲对立”主流叙事的话语反制与舆论引导:以“南海仲裁案”前后为中心[J].东南亚研究.2018

[2].赵振祥,姬金凤.菲华社会的“路向之争”与文化反思[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3].赵振祥.论菲华社会的笔战与菲华报刊发展[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4].李天锡.一段菲华社会历史的见证——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商报小说选》看《零售商菲化案》[J].学术问题研究.2013

[5].朱东芹.闽南文化在菲华社会的传播[J].八桂侨刊.2009

[6].董拔萃.菲华社会关注新形势下的两岸关系[J].统一论坛.2009

[7].陈鸿儒.一部反映战后菲华社会发展史的佳作——读朱东芹博士的《冲突与融合——菲华商联总会与战后菲华社会的发展》[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8].朱东芹.战后初期菲华社会内部冲突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9].朱东芹.菲华商联总会(商总)发展史研究[D].厦门大学.2003

[10].许在全.菲华社会与五缘文化[C].五缘文化力研究——福建省五缘文化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

论文知识图

河南财经学院着作(6)河南财经学院着作(5)河南财经学院着作(2)河南财经学院着作(1)河南财经学院着作(1)河南财经学院着作(3)

标签:;  ;  ;  ;  ;  ;  ;  

菲华社会论文_林恺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