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富顺县妇幼保健院四川富顺643200)
【摘要】目的:控制胎头娩出速度助产法减少产妇会阴裂伤的临床观察。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100例住院自然分娩产妇患者,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阴道保护助产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控制胎头娩出速度助产护理方式,对比两组的会阴裂伤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结果:护理组中,会阴I度裂伤患者7例,会阴Ⅱ度裂伤患者2例,会阴裂伤数9例,会阴裂伤发生率为18.00%(9/50),对照组会阴I度裂伤患者10例,会阴Ⅱ度裂伤患者9例,会阴裂伤数19例,会阴裂伤发生率为38.00%(19/50),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开展控制胎头娩出速度助产法后可以明显降低患者会阴裂伤发生率,进一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升临床医护满意度。
【关键词】控制胎头娩出速度;助产法;会阴裂伤;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2-0059-02
【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clinicaleffectofmidwiferydeliverytoreduceperineallaceration.Methods100casesofmaternitywererandomlypidedintotwogroups.Thecontrolgroupwastreatedwithconventionalvaginalmidwiferynursing.Thecontrolgroupadoptedthemethodofcontrollingtherateofdeliveryofthefetalhead,andcomparedtheperineallaceration,lengthofstay,Hospitalcostsandotherindicatorsoftheresults.ResultsInthenursinggroup,therewere7casesofperinealIlacerationand2casesofperinealIIlaceration.Theincidenceofperineallacerationwas18.00%(9/50),andtheincidenceofperineallacerationinthecontrolgroupwas38.00%(19/50).Therewas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hetwogroups(P<0.05).ConclusionTherateofperineallacerationcanbesignificantlyreducedbycontrollingthedeliveryrateoffetalhead,andthehospitalizationtimecanbeshortened,thehospitalizationcostcanbereduced,andtheclinicalmedicalcaresatisfactioncanbeimproved.
【Keywords】Controloffetalheaddeliveryspeed;Midwifery;Perineallaceration;Clinicalobservation
会阴裂伤对于正确评估产科服务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根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会阴侧切率已经高达60%,而有学者认为会阴侧切后,会增加会阴和直肠括约肌损伤,进而带来更多的产后疼痛、伤口愈合问题,不能盲目的运用以致给患者带来更多不必要的损伤[2]。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身体健康的认识越来越重视,产妇及其家属对于产科服务工作开展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强临床医护研究,保证助产过程顺利实施,降低对产妇的会阴裂伤等不良影响非常关键,为了弥补会阴侧切带来不足,医学界逐渐在出差女的分娩过程中予以会阴保护措施,其既不会增加会阴裂伤的风险,同时降低了产后的疼痛,有利于产后健康的恢复,避免侧切的发生。下面本文通过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及其取得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住院自然分娩的的100例分娩产妇患者,每组各50例。护理组:年龄20.60岁到35.10岁,平均年龄(28.58±3.00)岁。对照组:年龄20.50岁到35.30岁,平均年龄(28.63±3.02)岁。两组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阴道保护助产护理方式,选取产妇膀胱截石位,助产士站在产妇右侧对整个产程进行观察和记录,从胎头拨露一直到需要会阴保护工作开展时,助产士利用右手肘部在产妇床边做好支撑工作,将四层-五层干纱布有效折叠,轻压在产妇阴道口、肛门之间,利用右手拇指抵住产妇会阴体部正中央位置[2],另外四个指头适当屈曲,将患者肛门有效托住,使得患者的会阴部充分扩张,等到胎头着冠后,采用左手大鱼际轻轻压着胎头位置,使得胎头俯屈,慢慢完成分娩过程。一直到胎儿肩部分娩出来后,助产士右手始终对患者的会阴位置进行保护。
护理组采用控制胎头娩出速度助产护理方式,在护理工作开展时,采用单纯的控制胎头娩出速度护理方式,没有采用会阴保护工作。选取产妇膀胱截石位,助产士站在产妇右侧对整个产程进行观察和记录,从胎头拨露2厘米到3厘米之间时[3],在会阴后联合紧张时的胎头分娩速度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在产妇出现宫缩时,助产士单手或者双手将胎头顶住,对分娩速度进行很好的管理和控制。嘱咐产妇在宫缩高峰期过后,宫缩快要结束时适当用力,同时根据助产士提出的口令要求,使得胎头以一种最小径线进行分娩,有效完成分娩过程。胎头速度控制时,以每次宫缩时分娩直径增大在1厘米范围内为最好,胎头娩出速度需要有效控制,在整个胎头分娩过程中,需要避免胎头俯屈过大,使得胎头能够按照自然分娩方向和角度完成分娩过程[4]。当双顶径分娩出来后,助产士需要正确的指导产妇均匀用力,继续将剩余部分的胎头有效分娩完成,快速将胎儿口鼻内的黏液挤出来,等到下一次宫缩开始后,嘱咐产妇再缓慢用力进行胎儿肩部位置分娩。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会阴裂伤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x-±s),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的会阴裂伤情况结果对比
护理组中,会阴I度裂伤患者7例,会阴II度裂伤患者2例,会阴裂伤9例发生率为18.00%(9/50),对照组会阴I度裂伤患者10例,会阴Ⅱ度裂伤患者9例,会阴裂伤数19例,会阴裂伤发生率为38.00%(19/50),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当产妇进行阴道分娩时,通畅会对会阴部进行一定的损伤,严重妨碍产妇的心理状况及身体健康,同时加重了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造成产妇会阴裂伤的原因较多,其中包括会阴的实际条件、有妊娠合并症的出现及助产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等。因此,在产妇的分娩过程中,应以产妇的实际情况为根据,采取正确、适合、有效的助产方式,避免发生会阴裂伤的可能性。在以往保护会阴裂伤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引导产妇适当分配分娩胎儿的用力情况,进而保证充分的扩张灰银扣,从而发挥保护会阴的功能。如果在各个产程,产妇的用力不当,或是助产护士的专业技术操作不够规范,均可影响产妇扩张会阴的情况,进而引发会阴部的裂伤。
近些年,随着医疗结束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医学界发现了一种新型的助产方式,那就是控制胎头分娩速度,这是当前临床产妇分娩过程中采用的一种复合母体正常分娩的助产方式,在怀孕后期,产妇阴道、会阴部位变软变厚,皮肤肌肉也变得有很大的弹性和伸展性,同时患者的骨盆等关节也变得相对松弛,为生产做好了很大的准备,因此基本上能够适应较大扩张程度的分娩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充分保证胎儿沿着产轴慢慢下降,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会阴软组织扩张[5],就可以实现安全分娩操作,同时可以降低会阴裂伤发生率。当前在产妇分娩过程中,为了保证分娩过程更加顺利安全,可以在胎儿头部分娩出来后,在产妇会阴口涂抹一定的润滑剂,这样可以提升胎儿正常分娩效率,保证产妇分娩过程顺利实施,提升产妇分娩成功率。
本文中通过采用控制胎头娩出速度助产法辅助完成产妇分娩过程,结果发现护理组中,会阴I度裂伤患者7例,会阴II度裂伤患者2例,会阴裂伤发生率为18.00%(9/50),对照组会阴I度裂伤患者10例,会阴Ⅱ度裂伤患者9例,会阴裂伤数19例,对照组会阴裂伤发生率为38.00%(19/50),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表明了开展控制胎头娩出速度助产法后可以明显降低患者会阴裂伤发生率。同时开展控制胎头娩出速度助产护理方式后,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疼痛反应缓解,分娩时间明显缩短,降低了分娩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症状发生率,有效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缓解患者经济负担,提升临床医护满意度。
【参考文献】
[1]何闰.控制胎头娩出速度助产法减少产妇会阴裂伤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14,12(13):2012-2013.
[2]陈瑞.控制胎头娩出速度助产法减少产妇会阴裂伤的临床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08(9):71-72.
[3]李俊英.控制胎头娩出速度助产在减少产妇会阴裂伤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医刊,2015,12(20):76-77.
[4]蔡玉娟,林丽萍,徐忠平等.改良会阴麻醉预防无保护助产会阴损伤的效果[J].护理学杂志,2015,30(10):36-37.
[5]陈玉宝.单纯控制胎头娩出速度助产法与常规阴道保护助产法的临床比较[J].继续医学教育,2016,1(1):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