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论文_王斌,许天助,周路,陈鑫华,那世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颅内动脉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动脉瘤,颅内,栓塞,血管,介入治疗,神经元,锁孔。

颅内动脉瘤论文文献综述

王斌,许天助,周路,陈鑫华,那世杰[1](2019)在《腰大池引流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腰大池引流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破裂颅内动脉瘤行开颅夹闭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术中应用腰大池引流(引流组) 47例,未应用腰大池引流(非引流组) 21例。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脑挫伤、脑出血、GOS评分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引流组47例均顺利完成腰大池置管,引流过程中均无动脉瘤破裂。引流组术中动脉瘤再次破裂5例,非引流组3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脑挫伤发生率均明显低于非引流组(P <0.05),而两组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6个月,引流组出现小脑幕下出血3例,其中2例保守治疗后恢复,1例死亡;非引流组因并发症死亡2例,两组GO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腰大池引流能迅速、有效降低颅内压,获得空间以显露动脉瘤,有利于保护脑组织,减少脑挫伤等并发症,但亦需注意引流相关并发症。(本文来源于《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杨华,刘希光,李爱民,张洪伟,陈慧珍[2](2019)在《单侧眶外侧锁孔入路夹闭双侧颅内动脉瘤的应用解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单侧眶外侧锁孔入路夹闭双侧颅内动脉瘤的基础解剖及相关临床应用。方法选择15例(30侧)国人灌注尸体头颅标本,模拟眶外侧锁孔入路进行开颅,显微镜下观察颅内双侧主要血管,包括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颈内动脉眼段(OICA)和颈内动脉远端(DICA),并测量各血管最大长度,采用改良的手术显露操作评分表进行量化评分。结果经眶外侧锁孔入路可显露对侧A1段、近端A2段、M1段、M2段、MCAB、DICA、OICA;通过完全切开镰状硬膜皱襞可增加显露2. 5 mm长的OICA;位于对侧A2段(外侧)、M1段(后方)、M2段、MCAB(下方)、DICA(后方和外侧)和OICA(上、下和外侧)的动脉瘤不能完全显露进行模拟夹闭操作(可操作率小于75%)。结论对侧A1段、A2段(指向前、后、内侧)、M1段(指向前、上、下)、MCAB(指向上、外侧)、ICAB、DICA(指向前、内侧)和OICA(指向内侧)部位动脉瘤可从不同操作角度完全显露,并经单侧眶外侧锁孔入路进行手术夹闭。(本文来源于《局解手术学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陈慧平,于凤媛,关春燕[3](2019)在《医护同体共情查房在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医护同体共情查房在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4月40例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设为对照组,按常规模式医护各自查房;2019年5月~8月40例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设为观察组,进行医护同体共情查房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医学应对量表、医学应对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医护同体共情查房有利于提升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心理健康水平,采取良好应对模式,改善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齐鲁护理杂志》期刊2019年24期)

董维苓[4](2019)在《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行介入栓塞术患者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死亡率约为70%~([1]),预后差,即使存活也有一半左右的患者会遗留不可逆性脑损害~([2]),介入栓塞术是重要的治疗手段。本研究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行介入栓塞术治疗的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2017年7月~2018年7月112例颅内动脉瘤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均行介入栓塞术治疗,Hunt-Hess分级Ⅰ~Ⅲ级,排除伴有颅脑损伤或占位性病变的患者及采取保(本文来源于《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梁志华[5](2019)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某院收治的10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收集MSCTA诊断符合率等。结果:MS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符合率为96.0%,动脉瘤病灶检出率为90.37%。在不同部位病灶的检出率上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在不同大小病灶的检出率上,病灶越小则检出率越低,P<0.05。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的早期诊断中应用价值高,有利于早期确诊,并明确病灶的具体部位、大小、形状等,为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可靠信息,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数理医药学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孙广卫,唐勇,司马国忠[6](2019)在《NSE、S100B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的预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和S100B蛋白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对颅内动脉瘤患者预后及转归的改变。方法选取丹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老年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6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前和出院当日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患者手术前后NSE和S100B含量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变情况。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随访,采用GOS评分评价患者预后和转归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SE和S100B蛋白表达显着升高,颅内压(ICP)显着升高,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和平均通过时间(MTT)显着下降(P<0.05);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后,患者血清内NSE和S100B表达明显下降,ICP明显下降,CBF、CBV和MTT显着上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时,以GO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死亡10例、预后不良16例、预后良好34例。随着患者GOS评分的降低,患者NSE和S100B表达水平显着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与NSE和S100B表达水平呈正性直线相关关系(P<0.05)。随着患者GOS评分的降低,ICP显着上升,CBF、CBV和MTT显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与ICP、CBF、CBV和MTT呈正性直线相关关系(P<0.05)。结论 S100B、NSE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与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对颅内动脉瘤患者的预后明显相关,检验S100B、NSE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对于临床判定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具有重要的辅助诊断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马修尧,刘彬,任超,武汉,胡萍[7](2019)在《老年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老年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老年颅内动脉瘤患者22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采用单因素分析影响老年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调查因素包括性别、年龄、蛛网膜下腔出血史、合并高血压、动脉瘤位置、动脉瘤类型、动脉瘤直径、多发性动脉瘤、动脉瘤多次破裂、瘤颈宽度、动脉瘤囊有小阜、Hunt-Hess分级。结果血管内介入治疗后,患者动脉完全栓塞176例(77.19%),动脉大部分栓塞36例(15.79%),动脉部分栓塞16例(7.02%)。根据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纳入的228例患者中,发生预后不良58例(25.44%)。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性别、年龄、蛛网膜下腔出血史、动脉瘤位置、动脉瘤类型、动脉瘤直径和瘤颈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合并高血压、多发性动脉瘤、动脉瘤多次破裂、动脉瘤囊有小阜和Hunt-Hess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单因素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高血压、多发性动脉瘤、动脉瘤多次破裂、动脉瘤囊有小阜和Hunt-Hess分级为影响老年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影响老年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较多,为改善患者预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应针对上述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9年23期)

马刘佳,柴磊[8](2019)在《前循环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血管内栓塞治疗的近期疗效及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前循环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血管内栓塞治疗的近期疗效,并分析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78例前循环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时采用Hunt-Hess分级评估患者颅内出血严重程度,术后1个月评估血管内栓塞治疗疗效,根据Rankin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62例和预后不良组1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术后1个月,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有效率为93.59%;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55岁、合并高血压、合并脑水肿、入院Hunt-Hess分级≥Ⅲ级的比例分别为68.75%、75.00%、56.25%、62.50%,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的32.26%、35.48%、20.97%、29.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5岁、合并高血压、合并脑水肿、入院时Hunt-Hess分级≥Ⅲ级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采取血管内栓塞治疗方式治疗前循环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近期疗效较好;年龄≥55岁、合并高血压、合并脑水肿、Hunt-Hess分级≥Ⅲ级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对此类患者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前应慎重评估,术中术后应密切监测。(本文来源于《海南医学》期刊2019年23期)

曾瑞锚[9](2019)在《介入治疗对急性期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的安全性与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急性期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8月~2019年5月收治的95例急性期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依照单双号法分组,对照组47例患者运用常规手术疗法治疗,研究组48例患者运用介入术疗法治疗,评析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其与对照组85.1%经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治疗在急性期颅内动脉瘤治疗中效果显着,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本文来源于《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34期)

张朝付,袁志翔[10](2019)在《探讨256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在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256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在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240例,分别为其开展讨256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检查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果。结果两种检查方式测量的瘤体最大径和瘤颈最大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颅内动脉瘤进行诊断时,CTA所具备的敏感度为91.8%,特异度为93.6%,准确性为92.5%,DSA所具备的敏感度为93.9%,特异度为96.8%,准确性为95.0%。CTA和DSA检查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6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可有效诊断颅内动脉瘤,且无创安全,可作为颅内动脉瘤诊断过程中DSA检查的补充诊断方法。(本文来源于《智慧健康》期刊2019年34期)

颅内动脉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单侧眶外侧锁孔入路夹闭双侧颅内动脉瘤的基础解剖及相关临床应用。方法选择15例(30侧)国人灌注尸体头颅标本,模拟眶外侧锁孔入路进行开颅,显微镜下观察颅内双侧主要血管,包括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颈内动脉眼段(OICA)和颈内动脉远端(DICA),并测量各血管最大长度,采用改良的手术显露操作评分表进行量化评分。结果经眶外侧锁孔入路可显露对侧A1段、近端A2段、M1段、M2段、MCAB、DICA、OICA;通过完全切开镰状硬膜皱襞可增加显露2. 5 mm长的OICA;位于对侧A2段(外侧)、M1段(后方)、M2段、MCAB(下方)、DICA(后方和外侧)和OICA(上、下和外侧)的动脉瘤不能完全显露进行模拟夹闭操作(可操作率小于75%)。结论对侧A1段、A2段(指向前、后、内侧)、M1段(指向前、上、下)、MCAB(指向上、外侧)、ICAB、DICA(指向前、内侧)和OICA(指向内侧)部位动脉瘤可从不同操作角度完全显露,并经单侧眶外侧锁孔入路进行手术夹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颅内动脉瘤论文参考文献

[1].王斌,许天助,周路,陈鑫华,那世杰.腰大池引流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9

[2].杨华,刘希光,李爱民,张洪伟,陈慧珍.单侧眶外侧锁孔入路夹闭双侧颅内动脉瘤的应用解剖研究[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9

[3].陈慧平,于凤媛,关春燕.医护同体共情查房在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

[4].董维苓.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行介入栓塞术患者的影响[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9

[5].梁志华.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

[6].孙广卫,唐勇,司马国忠.NSE、S100B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的预后分析[J].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2019

[7].马修尧,刘彬,任超,武汉,胡萍.老年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

[8].马刘佳,柴磊.前循环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血管内栓塞治疗的近期疗效及影响因素[J].海南医学.2019

[9].曾瑞锚.介入治疗对急性期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的安全性与效果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

[10].张朝付,袁志翔.探讨256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在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J].智慧健康.2019

论文知识图

各组EB含量比较(平均值±标准差):SA...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MSCTA检查(1...颅内动脉瘤-前交通动脉瘤颅内动脉瘤的CT血管造影图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1A术前CT1B...颅内动脉瘤支架植入过程abcde注:...

标签:;  ;  ;  ;  ;  ;  ;  

颅内动脉瘤论文_王斌,许天助,周路,陈鑫华,那世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