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粒径论文-曾远文,段松江

土壤粒径论文-曾远文,段松江

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壤粒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土壤粒径,近红外光谱,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

土壤粒径论文文献综述

曾远文,段松江[1](2019)在《土壤粒径的光谱响应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实验室制备的5个不同粒径水平的土壤样本和室内高光谱数据为基础,通过对光谱数据进行重采样、数学变换等预处理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探讨土壤粒径的高光谱特性,建立了光谱数据预测土壤粒径的校正模型。结果表明,土壤粒径对反射光谱有显着的影响,波长越长影响越大;在全波段范围内土壤粒径和光谱数据都呈负相关关系,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微分变换能增加其与土壤粒径的相关性;以反射率一阶微分建立的回归模型为反演土壤粒径的最佳模型,其建模决定系数■、预测决定系数■、预测相对偏差RPD分别为0.666,0.653,2.043,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为0.175。(本文来源于《山东国土资源》期刊2019年11期)

童春元,李钢铁,卢立娜,刘朝霞,张晓娟[2](2019)在《杨树低效林下土壤粒径分布与分形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鄂尔多斯地区杨树低效林下土壤粒径分布与分形特征,为该地区杨树低效林的成因分析及改造提供基础依据,并为杨树人工林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与决策支持。[方法]使用Mastersizer3000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测量土壤粒径,采用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模型计算分形维数D值,并测定土壤养分。[结果]①鄂尔多斯地区杨树低效林下土壤颗粒组成主要以细砂粒(42.33%)、极细砂粒(15.72%)、中砂粒(19.77%)为主;主要土壤质地类型为砂土;土壤颗粒的分形维数D值在1.222 5~2.204 5范围内,处于较低水平。②土壤颗粒分形维数D值与粉粒、极细砂粒、细砂粒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与中砂粒、粗砂粒、极粗砂粒呈显着负相关关系。③随着土层加深,粒径<250μm的土壤颗粒含量增加,粒径>250μm的土壤颗粒含量减少;土壤颗粒分形维数D值随土层加深而增大,增大幅度不大。④土壤颗粒分形维数D值与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含量的关系均未达到显着水平,土壤各养分含量的变化对分形维数D值没有显着影响。[结论]鄂尔多斯地区杨树低效林下土壤颗粒组成以砂粒为主,土壤分形维数较低,土壤结构极不均匀,这样的土壤结构对杨树的正常生长发育极为不利,不良的土壤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低效林的形成,因此在对杨树低效林进行预防和改造时也要改善林下土壤结构。(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通报》期刊2019年05期)

杜雅仙,樊瑾,李诗瑶,牛玉斌,余海龙[3](2019)在《荒漠草原不同植被微斑块土壤粒径分布分形特征与养分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采集宁夏中部干旱带荒漠草原4种植被(猪毛蒿、甘草、苦豆子、草木樨状黄芪)微斑块土壤剖面3个层次土壤,测定了各微斑块土壤颗粒粒级分布、有机质、pH值、土壤电导率(EC)、全氮、全磷和全钾等理化性质,探讨了不同植被微斑块土壤粒径分布的分形维数(D)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斑块化植被分布可影响土壤粒径分布,其影响作用以草木樨状黄芪微斑块最大(D=2.51),甘草微斑块最低(D=2.46);分形维数与黏粒、粉粒含量呈显着正相关,而与砂粒含量呈显着负相关;土壤粒径分布分形维数与pH和EC呈显着正相关,与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呈显着负相关,与全磷和全钾含量无显着相关关系.斑块化植被分布有潜在土地盐碱化和土地退化的趋势.(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曹力毅,毕江涛,肖国举[4](2019)在《3株嗜(耐)盐菌株不同组合对盐碱土壤不同粒径团聚体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微生物改良盐碱地的机制,通过培养皿和盆钵试验,利用湿筛和干筛法分析测定3株嗜(耐)盐菌对盐碱土壤不同粒径团聚体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皿试验培养45 d后,测定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含量,盐单胞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处理对于提高粒径≥2.00 mm的土壤团聚体含量效果显着(P<0.05);培养90 d后,达板喜盐芽孢杆菌+盐单胞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处理对于提高粒径≥2.00 mm的土壤团聚体含量效果显着(P<0.05);培养45 d后,达板喜盐芽孢杆菌+盐单胞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处理对于提高粒径0.25~2.00 mm的土壤团聚体含量效果显着(P<0.05);培养90 d后,达板喜盐芽孢杆菌+盐单胞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处理显着降低了粒径0.25~2.00 mm的土壤团聚体含量(P<0.05);培养90 d后,除达板喜盐芽孢杆菌+盐单胞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处理外,其他处理对于降低粒径<0.25 mm的土壤团聚体含量效果均不显着(P>0.05)。盆钵试验干筛法测定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含量,培养45、90 d后,达板喜盐芽孢杆菌+盐单胞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处理对于提高粒径≥2.00 mm的土壤团聚体含量效果显着(P<0.05);培养45 d后,达板喜盐芽孢杆菌+盐单胞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处理对于提高粒径0.25~2.00 mm的土壤团聚体含量效果显着(P<0.05);培养90 d后,达板喜盐芽孢杆菌+盐单胞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处理降低了粒径0.25~2.00 mm的土壤团聚体含量,但差异不显着(P>0.05);培养45、90 d后,达板喜盐芽孢杆菌+盐单胞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处理均降低了粒径<0.25 mm的土壤团聚体含量,且差异显着(P<0.05)。盆钵试验湿筛法测定土壤团聚体含量,培养45 d后,各处理对于提升粒径≥2.00 mm和0.25~2.00 mm土壤团聚体含量以及降低粒径<0.25 mm的土壤团聚体含量效果均不显着(P>0.05);培养90 d后,达板喜盐芽孢杆菌+盐单胞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处理对于提升粒径0.25~2.00 mm的土壤团聚体含量效果显着(P<0.05)。由此得出,嗜(耐)盐菌对于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具有不同的作用,总体上对于土壤大团聚体的形成促进效果较好,复合菌处理对盐碱地土壤团聚体形成的促进效果整体上优于单株菌。(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薛志婧,成毅,周正朝[5](2019)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在不同粒径团聚体土壤细菌PLFA分布中的综合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壤主要细菌PLFA在土壤不同粒径团聚体上的分布进行了表征和聚类。旨在探讨土壤主要细菌在不同土壤粒径团聚体上的分布特征和区分的可能性。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将不同土壤粒径团聚体中细菌的PLFA进行表征和区分, 5种细菌在<0.25和>5 mm粒径下分布最广, 0.25—1 mm居中, 2—3和3—5 mm含量最少,但差异不明显。聚类分析显示,<0.25, 1—2和2—3 mm土壤团聚体中细菌的脂肪酸种类和含量相似,而其它土壤粒径的细菌各聚一类。由于细菌的磷脂脂肪酸在不同粒径团聚体中的组合和含量各不相同,其存在的差异决定了土壤不同粒径团聚体细菌的分布特征及相互关系。(本文来源于《生态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马生花,谢应忠,胡海英,倪彪[6](2019)在《荒漠草原2种典型群落类型下土壤含水量与土壤粒径分布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荒漠草原区土壤含水量和土壤粒径分布随土层深度的变化趋势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宁夏盐池荒漠草原蒙古冰草群落和短花针茅群落2种典型群落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浅土层(0~40 cm)、中土层(40~80 cm)、深土层(80~160 cm)土壤含水量和土壤粒径分布的动态变化分析,揭示荒漠草原区土壤结构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不同深度的土壤含水量受降雨影响不同,其中表层最大,20~60 cm土层次之;2个群落0~80 cm浅、中土层的含水量无显着差异,深土层土壤含水量具有显着差异;雨水入渗与土壤结构关系密切,蒙古冰草群落土壤结构较短花针茅群落土壤结构有利于雨水入渗,其深层土壤含水量显着高于短花针茅群落。②土壤颗粒中,黏粒和粉粒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砂粒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土壤含水量、土壤分形维数与土壤黏粒和粉粒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土壤砂粒含量呈负相关关系;相比而言,蒙古冰草群落深层土壤水分亏缺不严重,短花针茅群落深层土壤水分长期处于亏缺状态。③土壤分形维数受土壤颗粒大小影响较大,即土壤颗粒越小其分形维数越大;2种典型群落的土壤分形维数有差异但不显着,不同群落间的差异大于不同土层间的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土保持》期刊2019年07期)

陈嵩,吕刚,张卓,王婷,王韫策[7](2019)在《辽西低山丘陵区坡地砾石量及粒径对土壤水分蒸发影响的模拟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砾石量及粒径对土壤蒸发的定量影响。【方法】以辽西低山丘陵区坡地非砾石土壤为对照(CK),通过设置4种粒径和6种砾石量的含砾石土壤,采用室内恒温蒸发模拟研究砾石量和粒径对土壤水分蒸发的影响。【结果】2~5 mm粒级砾石量在30%范围内均能减少蒸发,当粒径大于2~5 mm时,较低的砾石量并不能减少土壤累积蒸发量,甚至增大土壤累积蒸发量,当砾石量大于15%时土壤累积蒸发量随砾石量的增大显着减小;当砾石量较小时,小粒径的土壤累积蒸发量较小,随土壤中砾石量的增加,土壤累积蒸发量随着砾石粒径的增大而减小;含砾石土壤平均蒸发速率均小于非砾石土壤,初始蒸发速率表现为含砾石土壤大于非砾石土壤,且随砾石量的增大表现为增大趋势。【结论】砾石能够显着的降低土壤蒸发量。(本文来源于《灌溉排水学报》期刊2019年S1期)

陈曦[8](2019)在《沙区光伏电站对气固两相流及地表土壤粒径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境内沙区太阳能光伏电场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观测和室内风洞模拟试验,对光伏电站内多点风速、风沙流结构、地表土壤机械组成进行同步观测,从而对电站内气固两相流及地表土壤粒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通过模拟试验探究风场变化及电站配置参数变化对风沙流场分布的分异机制,掌握环境因素对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反馈机制,为光伏电站免遭风沙危害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光伏电板不同位置风速表现为:电板前沿及后沿处风速随着高度的增加呈“S”型变化趋势,电板下方风速呈先增大后减小趋;电板前沿、后沿及电板下方输沙量均随着高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各观测位置输沙量随高度变化最佳拟合方程均为多项式,R2均大于0.86。电板前、后沿及下方风沙流结构特征值均大于1,地表表现为风蚀状态,即电场内部的风沙防治工作重点为电板下方区域;电板前沿处土壤机械组成呈先粗粒化后细粒化变化趋势,电板后沿及电板下方土壤机械组成较对照观测点呈现极细沙及细沙体积百分含量增加、中沙及粗沙体积百分含量减少趋势。(2)电场行道不同位置各观测样线风速均随着高度的增加呈“J”型变化趋势。过境风进入光伏阵列后,风速呈持续降低趋势,距离地表250cm高度处电场下风向风速较对照观测点降低了 61.20%,光伏阵列的布设对风速起到了明显降低作用,光伏电板的布设是影响电场阵列内不同位置风速发生变异的主要原因;电场行道处各观测点的风沙流结构特征值均小于1,风沙流为饱和状态,地表表现为堆积;电场上风向边缘区域与电场内部风沙流格局不同,输沙量随风沙流的深入呈.逐渐降低趋势,最高降幅达93.42%,说明光伏阵列的设置对场区风沙输移有控制作用。从电场整体来看,控制光伏电站上风向边缘处的风沙活动对光伏电站的风沙防治工作至关重要;光伏阵列由西向东土壤呈先粗粒化后细粒化趋势,极细沙和粗沙两种粒级在电场阵列尺度上变化幅度较大。各粒级土壤颗粒变程范围为7.53-25.58m,且具有较好的连续性,即架设光伏电板与电场阵列内土壤粒级的分布变异情况具有密切关系。(3)对不同季节光伏电场过境风的影响模拟分析结果显示,电站阵列下风向观测点风速平均降幅为夏季>冬季>秋季>春季。说明沙区夏季和冬季不仅平均风速小,且过境风经过光伏阵列后风速下降幅度较大。春、秋季节不仅风速高且过境风经过阵列后风速下降幅度较小。综上所述,春、秋季节是控制沙区光伏电站风沙输移的重点时期。(4)风场及光伏电场配置对风沙输移模拟试验结果显示,在0-50cm集沙高度范围内,随着风速的增加光伏阵列模型的输沙量增大;当风速一定时,南风条件下阵列输沙量最高,分别较西北风和东北风高出65.41%和70.23%;风洞内等比例缩小模型阵列行距为20 cm时输沙量最高,较18cm和22cm分别高出74.42%和58.49%;在光伏阵列上风向设置麦草沙障较无沙障光伏阵列可以减小66.67%。说明在光伏电站迎风边缘布设沙障可以有效减少光伏阵列风沙输移,为沙区光伏电站的防沙工作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刘磊,王宇峰,李慧,丁文,杜耀[9](2019)在《某铬渣污染场地不同粒径土壤中六价铬的分布特征及其淋洗修复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铬渣污染场地不同粒径土壤占比及其对Cr(Ⅵ)分布特征的影响,探讨铬渣场地修复工艺,采集杭州某化工铬渣污染场地土壤,采用湿筛法分别将渣土(0~0.5 m)、杂填土(>0.5~0.8 m)和原土(>0.8~4.0 m)3类土壤样品的粒径划分为7个不同等级,分析了渣土、杂填土和原土的土壤粒径组成及Cr(Ⅵ)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渣土和杂填土粒径分布较均一,但原土各粒径分布存在显着差异,其中粒径<0.15 mm的原土占其总量的82.88%.Cr(Ⅵ)在3类土壤各粒径中的分布显示,渣土和杂填土各粒径土壤中的Cr(Ⅵ)含量显着高于原土,而不同粒径原土中Cr(Ⅵ)含量差异较大.湿筛法粒径分级后发现,粒径<0.15 mm原土中含Cr(Ⅵ)量接近修复目标值(30 mg·kg~(-1)),采用0.006 mol·L~(-1)柠檬酸淋洗可一步达到修复目标.因此,本铬渣污染场地原土可采用"水力筛分+化学淋洗"组合技术修复.(本文来源于《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郑兴波,张雪,韩士杰[10](2019)在《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不同演替阶段土壤团聚体粒径组成及有机碳含量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阔叶红松林是我国东北重要的原生群落,其土壤团聚体在森林生态系统碳固定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选取白桦幼龄林、白桦中龄林、白桦成熟林、阔叶红松成熟林和阔叶红松过熟林5个不同演替序列,通过湿筛法研究长白山天然针阔混交林群落恢复演替中土壤团聚体粒径组成及有机碳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团聚体粒径组成受演替过程影响较大,不同演替阶段下土壤团聚体各粒级所占比例差异显着.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随演替的进行表现为先升高再降低的单峰形式,且最高点出现在白桦成熟林阶段.土壤中不同粒级的团聚体内有机碳含量随着演替的进行呈先增加后略有下降的趋势,且团聚体内有机碳含量最大值出现在阔叶红松成熟林阶段.在同一演替阶段下,0~5和5~10 cm土层(除演替末期的阔叶红松过熟林外)中的各粒径团聚体内有机碳含量都随着粒径的减小而增加,而10~20 cm土层中的各粒径团聚体内有机碳含量都随着粒径的减小而减小.从演替初期的白桦幼龄林到演替末期的阔叶红松过熟林,每个样地内的同一粒径团聚体内有机碳含量均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性,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显着降低.(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土壤粒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鄂尔多斯地区杨树低效林下土壤粒径分布与分形特征,为该地区杨树低效林的成因分析及改造提供基础依据,并为杨树人工林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与决策支持。[方法]使用Mastersizer3000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测量土壤粒径,采用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模型计算分形维数D值,并测定土壤养分。[结果]①鄂尔多斯地区杨树低效林下土壤颗粒组成主要以细砂粒(42.33%)、极细砂粒(15.72%)、中砂粒(19.77%)为主;主要土壤质地类型为砂土;土壤颗粒的分形维数D值在1.222 5~2.204 5范围内,处于较低水平。②土壤颗粒分形维数D值与粉粒、极细砂粒、细砂粒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与中砂粒、粗砂粒、极粗砂粒呈显着负相关关系。③随着土层加深,粒径<250μm的土壤颗粒含量增加,粒径>250μm的土壤颗粒含量减少;土壤颗粒分形维数D值随土层加深而增大,增大幅度不大。④土壤颗粒分形维数D值与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含量的关系均未达到显着水平,土壤各养分含量的变化对分形维数D值没有显着影响。[结论]鄂尔多斯地区杨树低效林下土壤颗粒组成以砂粒为主,土壤分形维数较低,土壤结构极不均匀,这样的土壤结构对杨树的正常生长发育极为不利,不良的土壤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低效林的形成,因此在对杨树低效林进行预防和改造时也要改善林下土壤结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壤粒径论文参考文献

[1].曾远文,段松江.土壤粒径的光谱响应特性研究[J].山东国土资源.2019

[2].童春元,李钢铁,卢立娜,刘朝霞,张晓娟.杨树低效林下土壤粒径分布与分形特征[J].水土保持通报.2019

[3].杜雅仙,樊瑾,李诗瑶,牛玉斌,余海龙.荒漠草原不同植被微斑块土壤粒径分布分形特征与养分的关系[J].应用生态学报.2019

[4].曹力毅,毕江涛,肖国举.3株嗜(耐)盐菌株不同组合对盐碱土壤不同粒径团聚体含量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9

[5].薛志婧,成毅,周正朝.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在不同粒径团聚体土壤细菌PLFA分布中的综合应用[J].生态科学.2019

[6].马生花,谢应忠,胡海英,倪彪.荒漠草原2种典型群落类型下土壤含水量与土壤粒径分布的关系[J].中国水土保持.2019

[7].陈嵩,吕刚,张卓,王婷,王韫策.辽西低山丘陵区坡地砾石量及粒径对土壤水分蒸发影响的模拟试验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19

[8].陈曦.沙区光伏电站对气固两相流及地表土壤粒径的影响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

[9].刘磊,王宇峰,李慧,丁文,杜耀.某铬渣污染场地不同粒径土壤中六价铬的分布特征及其淋洗修复工艺[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10].郑兴波,张雪,韩士杰.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不同演替阶段土壤团聚体粒径组成及有机碳含量变化[J].应用生态学报.2019

标签:;  ;  ;  ;  

土壤粒径论文-曾远文,段松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