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大雷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卡捷琳娜,伏尔加河,里诺夫,地理空间
大雷雨论文文献综述
邹建军,刘洁[1](2019)在《《大雷雨》中的地理空间与主题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雷雨》是俄国戏剧家奥斯特洛夫斯基(1823-1886)的代表作,自问世以来备受关注。正如杜勃罗留波夫所言:"他也够完整而多方面地描写俄罗斯生活的根本方面和要求。"(1)这部剧作以伏尔加河上游的卡里诺夫城为背景,将触角延伸至社会各个阶层,全面而深刻揭示农奴制改革前夕糜烂、落后与陈腐的社会风气。作家"企图探索幻想自由的、不屈服的正面(本文来源于《文艺评论》期刊2019年01期)
王洁[2](2018)在《《大雷雨》中瓦尔瓦拉的形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大雷雨》中的瓦尔瓦拉虽然是次要角色,却是不可或缺的线索人物,在她的帮助下,卡捷琳娜走向了追求真爱的道路,但这条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鲍里斯抛下她一个人离去后,卡捷琳娜的憧憬的爱情和自由都破灭了,最终导致投河自尽的悲剧。瓦尔瓦拉是"黑暗王国"中的另类,她同情卡捷琳娜,支持她追求爱情,表现出了人道主义精神;不仅如此,和卡捷琳娜相比,瓦尔瓦拉所表现出来的反抗精神则更为彻底和有力。(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8年29期)
曹树钧[3](2018)在《世界名剧《大雷雨》的新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西方,为了保证经典剧作不走样,对经典剧作如莎士比亚剧作的演出,一些艺术家遵循一个不成文的规则"只删不加"。安振吉排演的《大雷雨》并不受此约束,他借鉴的是我国戏曲的一个美学愿则:"无戏处惜墨如金,有戏处泼墨如云。"只要能够深入刻画内心世界的地方,他充分发挥导演强调的艺术,收到了很好的艺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本文来源于《上海艺术评论》期刊2018年02期)
杨海涛[4](2016)在《《大雷雨》中卡捷琳娜形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俄罗斯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代表作《大雷雨》刻画了卡捷琳娜这一不不同寻常的人物形象,本文运用了佛洛依德人格结构理论对卡捷琳娜的心理矛盾以及人物的形象进行了分析。从而指出了卡捷琳娜的悲剧成因。(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6年12期)
管玲玲[5](2016)在《《原野》与《大雷雨》的相似性新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曹禺的《原野》与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大雷雨》在人物形象、意象、人物关系诸方面的相似,为两文可比性的确立提供了依据,但两剧在主题、人物形象真实性和悲剧原因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其相似性既说明了《原野》对《大雷雨》的模仿或是后者对前者直接影响的存在,同时也为中外文化共通性提供了一个实例。(本文来源于《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2期)
李佳宇[6](2014)在《浅析《大雷雨》中女主人公卡捷琳娜的悲剧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卡捷琳娜是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其代表作《大雷雨》中刻画的具有叛逆精神的一个悲剧形象。本文从卡捷琳娜的性格特点和必然悲剧的成因着手,指明了卡捷琳娜这一叛逆悲剧性人物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让人们从血淋淋的现实中懂得: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不会从天而降,同恶势力反抗、斗争才能得到幸福,这是永恒的规律。(本文来源于《黑河学刊》期刊2014年11期)
马竹清[7](2014)在《婚姻道德和情爱人性的悲歌——浅谈《雷雨》《大雷雨》》一文中研究指出《雷雨》是我国着名作家曹禺的开山之作,写于1933年,发表于1934年的一部四幕话剧。虽然它是曹禺的第一部话剧,但它的出现却震动文坛,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曹禺先生是一位现实主义作家,他一开始创作就注意以"真"作为自己的最高美学追求。所以这部戏也被认为是"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大雷雨》写于1859年,是俄国剧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代表作,《大雷雨》创造了俄罗斯现实主义戏剧创作的又(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4年14期)
王建林,马艳[8](2014)在《200年5月30日青岛一次中到大雷雨天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10年5月30日青岛地区出现的一次中到大雷雨天气过程,本文通过对此次降水过程的环流背景以及模式对比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高层北方冷涡,底层有暖湿气流形势下非常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产生,强对流天气发生在高层的干冷空气向下侵入对流层中低层附近。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表明,冰雹发生时可观测到70 dBz的反射率因子极值,并且强回波区的回波顶高都在10 km以上,最高达到12km。(本文来源于《科技资讯》期刊2014年21期)
曹曼[9](2014)在《《大雷雨》中蕴含的悲剧精神及其艺术表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亚·尼·奥斯特洛夫斯基是19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戏剧大师之一。他继承并发展了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理等开创的俄罗斯文学传统,为俄国戏剧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毕生致力于建立具有俄罗斯民族特色的戏剧,被后世誉为“俄罗斯民族戏剧之父”。他一生创作近50个剧本,是俄国最多产的剧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从各个方面反映了俄国生活,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生动的俄国生活画卷。因此,他的戏剧也被杜勃罗留波夫称为“生活的戏剧”。在奥斯特洛夫斯基众多剧作中,悲剧《大雷雨》是其重要的代表作。它发表在农奴制改革前夕,真实地再现了19世纪闭塞、野蛮、黑暗的沙俄专制社会。文中讲述了一个纯洁善良、热爱自由的女性卡捷琳娜为追求幸福不幸被恶势力迫害致死的悲剧。她的死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现实的控诉,是对野蛮封建的宗法制家庭的反抗,是对自由意识和独立人格的追求,具有深刻的美学意义和社会意义。悲剧《大雷雨》自问世以来受到大批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角度多集中在戏剧人物、戏剧结构、舞台艺术等方面,从悲剧美学的角度研究《大雷雨》是非常具有研究意义和价值的。本文试图挖掘出《大雷雨》所蕴含的悲剧精神,并探索这种悲剧精神产生的原因,最后就剧本悲剧精神的艺术表现进行了探析。为更好地揭示文本所蕴含的悲剧精神,本文综合运用了悲剧美学、文本细读、社会一历史批评和精神分析等多种批评方法。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共叁章。第一部分为绪论,考察国内外研究现状,阐明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探讨《大雷雨》中蕴含的悲剧精神,戏剧的悲剧精神集中体现为剧中人物的反抗精神和超越精神。反抗精神主要体现在悲剧性人物对压抑人性的生存环境和传统的伦理道德的反抗,而超越精神反映在悲剧性人物对现实的超越和对自我的超越上。第叁部分对《大雷雨》悲剧精神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层剖析,探讨剧中具有超越和反抗精神的人物自由意志和反抗行动的来源。这既和当时的时代环境有关,也与卡捷琳娜生活的宗法制家庭有关。当然这和卡捷琳娜天生的性格也密不可分,一方面她过于单纯,难以抵挡黑暗的旧势力的攻击,另一方面,她天性刚烈,一旦下定决心,任何人也阻挡不了。这背后还离不开俄罗斯独特的文化、历史、宗教的影响。这些方面的因素无疑都影响着悲剧人物的悲剧行动,间接影响了悲剧人物身上所爆发出的悲剧精神。第四部分分析了《大雷雨》悲剧精神的艺术表现,作家独特的情节构思,精妙的艺术手法有利于作家更加充分完整地传达出剧作蕴含的悲剧精神。在人物设置上,作家在剧本中精心设置了叁类人物形象;在戏剧结构上,从纵向来看,本剧是多线索的戏剧结构。从横向来看,本剧属于非闭锁式戏剧结构,在很多方面已突破传统的戏剧创作;在对比手法上,笔者重点探讨了剧中几组新旧人物的对比、两组爱情的对比、美好的自然景色和黑暗的社会现实之间的对比;在象征手法上,挖掘剧本中经常出现的场景、物体、人物的深层寓意,如雷雨、家庭、伏特加酒和半疯的贵妇人。最后一部分是结论部分。这一部分主要总结全文的观点,对作品的审美价值进行深层次的关照,同时提出笔者的思考和想法,旨在更客观、全面地理解作品。(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4-04-01)
刘晶[10](2013)在《《大雷雨》和《复活》中的叶卡捷琳娜》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使用大量国情学资料,着重分析了两部经典文学作品《大雷雨》和《复活》的女主人公卡捷琳娜和叶卡捷琳娜,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比较法、数量统计法、归纳演绎法等,系统深入地分析研究俄国人名——叶卡捷琳娜的历史来源、在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形象及其所代表的性格特征,通过对专有名词的分析,尝试探讨作家在甄选文学作品中主人公姓名时的原因,并透过文学这面镜子来折射出俄罗斯社会的种种变迁。本文通过对语言学的研究,更好地了解俄罗斯文化,可为俄语和俄罗斯文学的深入研究提供更多的材料,进而可以更好地了解俄罗斯历史和俄罗斯民族性格,以达到更好地交际效果。(本文来源于《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3-12-21)
大雷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大雷雨》中的瓦尔瓦拉虽然是次要角色,却是不可或缺的线索人物,在她的帮助下,卡捷琳娜走向了追求真爱的道路,但这条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鲍里斯抛下她一个人离去后,卡捷琳娜的憧憬的爱情和自由都破灭了,最终导致投河自尽的悲剧。瓦尔瓦拉是"黑暗王国"中的另类,她同情卡捷琳娜,支持她追求爱情,表现出了人道主义精神;不仅如此,和卡捷琳娜相比,瓦尔瓦拉所表现出来的反抗精神则更为彻底和有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雷雨论文参考文献
[1].邹建军,刘洁.《大雷雨》中的地理空间与主题探索[J].文艺评论.2019
[2].王洁.《大雷雨》中瓦尔瓦拉的形象分析[J].北方文学.2018
[3].曹树钧.世界名剧《大雷雨》的新解读[J].上海艺术评论.2018
[4].杨海涛.《大雷雨》中卡捷琳娜形象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6
[5].管玲玲.《原野》与《大雷雨》的相似性新探[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6].李佳宇.浅析《大雷雨》中女主人公卡捷琳娜的悲剧成因[J].黑河学刊.2014
[7].马竹清.婚姻道德和情爱人性的悲歌——浅谈《雷雨》《大雷雨》[J].戏剧之家.2014
[8].王建林,马艳.200年5月30日青岛一次中到大雷雨天气分析[J].科技资讯.2014
[9].曹曼.《大雷雨》中蕴含的悲剧精神及其艺术表现[D].华中师范大学.2014
[10].刘晶.《大雷雨》和《复活》中的叶卡捷琳娜[C].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