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辩证分析脏腑经络与眼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杨梅[1](2021)在《基于《金匮要略》复杂病症辨治体系的理论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研究杂病经典《金匮要略》,挖掘临床应对棘手的复杂病症在“因、机、证、治”等方面的内涵、产生的原因、常见类型、应对思路及方法,为中医临床提高疗效提供借鉴。方法:本文采用理论探讨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整理、医案搜集、分析总结复杂病症在“因、机、证、治”等方面的复杂难辨内涵,挖掘复杂规律,总结建立复杂类型,探讨应对思路和方法。结果:1.杂病(证)古今含义不一,并非都是复杂病症。2.复杂病症临床广泛存在,历代医家都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阐释。主要围绕杂病、两感、合病和并病、坏病和变证、难治病和疑难病、兼病(证)、慢性病等展开分析讨论,虽然对疾病认识较难统一,但不可否认,都是对复杂病症的一种客观认识,存在“名与实”的问题。3.基于临床需要的客观性、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学在诊治复杂病症方面的优势及中医理论和临床应用能力存在“继承不够”的客观事实,认识到回归中医学本土环境,继承好中医学原创理论是非常有必要的。4.通过研究,认为造成临床诊治复杂病症困局的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中医诊疗系统的特色决定的,司外揣内和整体审查都偏依赖于医者的主观认识;(2)中医视角下的人体是有机体,具备开放、恒动、复杂的特征;(3)中医学理论具备系统的特点;(4)疾病病因多、病机杂、传变方式多、辨治思维活、辨证方法多的特点,使得复杂病症的应对难以把控;(5)患者层面,因其诉求多样性、模糊性而致使医者临证时较难把握;(6)医者层面,受其学识水平的影响,在认识病症本质方面主观性较强,有局限性,对疾病本质不易把控,造成临证复杂难辨。5.以《金匮要略》原文为依据,总结了八大复杂类型:脏腑经络相兼型、寒热错杂型、虚实夹杂型、多层病机型、有形与无形相兼为患型病、因病生变型、因治生变型、症状疑似型。杂病在“因、机、证、治”方面的复杂性存在广泛。6.通过分析《金匮要略》复杂病症类型,明晰诊治复杂病症困局所在,总结启发应对临床复杂病症的原则,原则主要包含以下六个方面:(1)务求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2)勿虚虚、勿实实;(3)握好标本先后缓急;(4)把握整体,治未病;(5)有形实邪盘踞,攻所合;(6)整体联系,“辩证”治疗。7.基于《金匮》探讨复杂病症的应对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多种辨证方法综合运用;(2)以常带变,知常达变;(3)整体观下辨病、证、体的有机运用;(4)以不变应万变,以万变应不变。结论:复杂病症当代常见,以《金匮》为代表之一的中医学经典在诊治复杂病症方面有丰富的内容,学好复杂病症的相关理论知识、提高临床应用能力对辨治临床复杂病症有重要意义。中医学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应基于自身规律发展自己的优势,在追求中医现代化、科学化的同时应不忘“继承”经典,经典之学为临床复杂病症的辨治提供源头活水。
胡振飞[2](2021)在《健身气功锻炼对大学生脾胃病症状的干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制定一套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合理性的健身气功干预方案,对患有脾胃病的大学生进行实验研究,以寻求一条预防和辅助治疗大学生脾胃系统疾病的非医疗健康干预方案。方法: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九套健身气功功法可调理人体脾胃脏腑的动作进行提炼、筛选、重组,制定出一套以健身气功为运动形式的运动干预方案。运用实验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从曲阜师范大学招募并筛选出42名患有脾胃病的在校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根据症状得分随机分成人数相等且症状无显着性差异的实验一组、实验二组和对照组,将健身气功干预方案引入到实验一组与实验二组大学生脾胃病的治疗中,并持续十二周的功法干预。其中,实验一组与实验二组每周的锻炼频率分别为3次与5次;对照组不接受功法干预,维持正常的课程学习与生活。在实验前、第四周、第八周及第十二周后,采用中医脾胃病症状量化标准量表进行4次测量,对实验一组、二组和对照组大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脾胃病胃系症状、肠系症状以及全身症状的数目和症状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脾胃病症状程度的测量结果显示,实验一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前测量的胃系症状、肠系症状、全身症状以及脾胃病总体症状得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第4周和第8周末均未产生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第12周末两组胃系症状、全身症状和脾胃病总体症状得分产生显着性差异(P<0.05),肠系症状得分未产生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前测量的结果与实验一组相同,均不具备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第4周和第8周末同样未产生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第12周末两组胃系症状、全身症状和脾胃病总体症状得分产生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肠系症状得分产生显着性差异(P<0.05)。2、脾胃病症状数的测量结果显示,实验一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前测量的胃系症状、肠系症状、全身症状以及脾胃病总体症状数目无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第4周和第8周末两组症状数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第12周末两组之间仅有胃系症状数目产生显着性差异(P<0.05),其余症状数目未产生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前和实验第4、8周末测量的结果与实验一组无异,均不具备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第12周末两组全身症状数目和脾胃病总体症状数目产生显着性差异(P<0.05),胃系症状数目产生非常显着性的差异(P<0.01),肠系症状数目未产生显着性差异(P>0.05)。3、脾胃病证候疗效的评价结果显示,实验一组、二组和对照组大学生脾胃病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92.9%和14.3%,实验一组、二组与对照组的证候疗效存在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本实验制定的健身气功干预方案不仅可有效缓解大学生脾胃病胃系、肠系和全身的症状程度,还可有效减少大学生脾胃病胃系和全身的症状,可作为大学生预防和治疗脾胃病的一种新手段。
林婷婷[3](2021)在《雷火灸治疗肺气虚寒型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对比雷火灸与单纯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肺气虚寒型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将通过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筛查的60例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针灸科、呼吸科、耳鼻喉科的肺气虚寒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雷火灸组(简称治疗组)和盐酸西替利嗪片组(简称对照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雷火灸治疗,1d1次,连续9d为1疗程,共2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d,共3周。对照组予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1d1次(睡前服用),每次10mg,连续服用3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鼻症状总积分(TNSS)、鼻伴随症状总分(TNNSS)和血清总IgE,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鼻症状总积分、鼻伴随症状总分和血清总IgE结果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均P>0.05)。2.鼻症状总积分(TNSS):治疗后,两组患者TNSS单项症状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在改善鼻痒、鼻塞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3.鼻伴随症状总分(TNNSS):治疗后,两组患者TNNSS单项症状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在改善鼻涕流过咽喉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4.血清总IgE: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总IgE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3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雷火灸与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均能有效降低肺气虚寒型过敏性鼻炎患者的鼻症状总积分、鼻伴随症状总分,但雷火灸在改善患者鼻痒、鼻塞、鼻涕流过咽喉方面优于盐酸西替利嗪片。2.雷火灸与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均能有效降低肺气虚寒型过敏性鼻炎患者的血清总IgE。3.雷火灸治疗肺气虚寒型过敏性鼻炎的中医临床疗效优于盐酸西替利嗪,雷火灸治疗该病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康渱渤[4](2021)在《眼针结合体针治疗脑卒中后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文观察眼针结合体针治疗脑卒中后动眼神经麻痹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脑卒中后动眼神经麻痹提供新方法。资料与方法:选取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K2科住院处及门诊部2018年10月至2020年9月就诊的脑卒中后动眼神经麻痹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试验组30例。对照组予以体针结合内科治疗,体针取穴为患侧阳白,球后;双侧合谷、足三里、太冲。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眼针治疗。眼针取患侧上焦区、下焦区、肝区、肾区。针刺后留针30min,每日一次,连续治疗5天,休息2天,治疗四周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后观察指标:目测比VAS评分、眼睑下垂程度变化、瞳孔大小的改善情况。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的疗效判定标准。所得数据用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统计分析表明两组治疗后,试验组的复视程度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的眼睑下垂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的瞳孔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2.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3.33%,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显示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1.眼针结合体针治疗脑卒中后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优于体针组。2.眼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复视程度、眼睑下垂、瞳孔变化等临床表现。3.眼针能通过刺激眼部的上焦区、下焦区、肝区、肾区,调节眼周气血运行及相应的脏腑生理功能,疏通眼部经络。
魏鹏辉[5](2021)在《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古今研究及其系统化框架设计》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基于中医在辨证分类方法上一直存在的多元性问题和需要进行统一性研究的状况,在中医经典辨证论治理论的指导下,从病因、病位、病机三维一体的辨证原理出发,以精选出的在温病学术发展体系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病证分类着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温病学中的辨证分类方法进行系统化的整理研究,全面提取出温病学代表着作中所包含的辨证分类要素集合,明确相互之间的归属关系,同时对当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的温病学辨证分类框架进行特点、优缺点的分析与评价,进而推导、提炼出覆盖面广、内涵包容、逻辑系统的温病学辨证分类的基本框架,为进一步融合寒温内外诸病的辨证纲领、建立中医更为统一普适的辨证分类学体系,奠定必要的基础,提供重要的借鉴。方法:(1)文献整理法:(1)对有关中医辨证分类方法研究的文献总结;(2)收集温病学代表性着作中的有关辨证分类方法的文献资料,提取其中的辨证分类要素信息和辨证分类要素关系框架,建立相关的辨证分类要素的数据表及其结构关系表。(2)本体分析法:借助信息学本体分析方法,以着作中的辨证分类实例作为描述对象,规范源于精选的温病学着作范围内的辨证要素术语,确定辨证分类的类与属性,对辨证分类实例的类与属性进行分类与标识,从而规范辨证分类要素的数据表及其结构关系表,以得出规范系统的标识结果。(3)比较归纳法:从分类要素的逻辑性、要素关系的结构化,比较分析各类辨证分类框架的长短特点,提取出各自的优点,相互沟通、互为补充,归纳出具有结构更完整、内涵更包容、纲目更清晰的温病学辨证分类的基本框架。分类要素重要性评价方法:对温病学派的主流辨证分类方法进行分类要素的统计分析,通过着作中出现频数、所出着作的重要系数及各要素在所出着作的分类框架中的先后排序这三方面因素,来聚焦得出不同分类要素在构建辨证方法中的重要性,为确定温病学派辨证方法在总体上的共性框架提供客观依据。结果:1.基于精选的36部代表性温病学着作,对温病学领域中的病证分类要素进行了较全面的整理与总结。(1)总体得出其病证分类要素的集合。共有10大类45项:1)病因要素;2)病所要素;3)病理机转要素;4)病势要素;5)辨证分类参考因素要素;6)本变兼类证要素;7)以法类证要素;8)以方类证要素;9)病症类证要素——病种、症状;10)其他类证要素——神色形味、目耳鼻咽喉胸腹、唇舌舌苔齿脉、禁忌、疑似证。其中病证分类包含病因分类1项(病因)、病所分类15项(六经、表里、经腑脏络、阴阳、上中下、内外分部、三焦分部、营卫气血、津液、精神、元气元阴元阳、奇经八脉、腧穴、病所度量、其它区域病所)、病机分类7项(气化、阴阳、寒热、正虚、邪实、变态、其他病理机转)、病证关系6项(本变兼、合病并病/两感、兼夹、禁忌、传变证、疑似证),共有29项;以及病势分类7项(病程阶段、传变、起病、坏证、病情程度、病情动向、病情生机);病种分类1项(病种);症状分类1项(症状);治则治法分类2项(以法归证、以方归证);参考因素分类2项(病体、病时);其他分类3项(神色形味、目耳鼻咽喉胸腹、唇舌舌苔齿脉)。由上可见,有关辨证分类的项目占到总数的将近三分之二,突显诸多医家对于温病学辨证分类内涵的极大重视。(2)具体得出各分类项目的占比。通过对各分类项目在36部着作中的出现频数和占比,显示其实际的重要程度:病因分类占比较大,为(31-86.1%),在病所分类中,对于经腑脏络、六经、营卫气血、三焦分类的认同排在前列(分别为:31-86.1%,25-69.4%,23-63.89%,19-52.78%),对于表里、寒热、正虚、邪实等八纲要素的关注也都较为普遍(分别为:24-66.67%,20-55.56%,28-77.78%,22-61.1%,附变态23-63.89%),对合病并病、兼夹、本变兼、气化之论也有较多的提出(分别为11-30.56%,17-47.2%,10-27.78%,24-66.67%),而对阴阳、上中下、津液、内外分部等病所的分类也有一定的考虑(分别为:15-41.67%,12-33.3%,11-30.56%,8-22.2%),对病证之间关系,也有本兼变的明显区分,也有较多医家提出疑似证(10-27.78%),个别医家提出目耳鼻咽喉胸腹、禁忌、传变证分类等概念(2~4,5.56%~11.1%),对于认识病证及病证关系的多样性,具有积极的意义。另外,唇舌舌苔齿脉及神色形味分类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分别为:19-52.78%,8-22.2%),对于辨证分类的参考因素,病体与病时分类所占比重也不少(分别为:24-66.67%,9-25%)。总而言之,虽然可以从多重角度来进行病证分类,但是无论从哪些方面来分类病证,都不可能脱离疾病产生的核心要素——病因、病所与病机,而只能是多视角地体现病证的立体化和多样化联系。2.本文对温病学派辨证分类方法主流趋势的集成化研究本文对温病学派的各辨证分类方法,进行了分类要素的统计分析,通过着作中出现频数、所出着作的重要系数及各要素在所出着作的分类框架中的先后排序这三方面因素,来聚焦得出不同分类要素在构建辨证方法中的内在权重,为进一步探讨温病学派辨证方法的主流发展在总体上的共性框架提供要素依据。基于“精选的36部温病学着作·主要辨证分类方法·分类要素权重统计一览表”,对辨证分类方法的分类要素进行了由细分项目(文献客观呈现者)至项目归纳(对细分项目进行了内在相同性归并者),再到大类归总(在项目归纳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大类归并者)的三层次的统计分析。对温病学派在辨证方法上的主流趋势,可得出分类要素在不同层次上的权重布局特点:(1)分类要素在细分项目层次上权重布局特点对分类要素细分项目的权值分析,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分析工作,为能较客观地反映着作文献中的各细分要素的内在权重,本文采取由家数累计数、所出着作的系数和在所出着作的分类框架中的先后排序,这三个方面来综合计算各细分要素的权值,即“三维定点”求值,得以分析推导各细分要素的内在权重及其在系统构架中的地位与关系。布局特点如下:虽有广泛涉及50个项目,但重点聚焦于前17项(累计权重占到总权值的98.52%),代表了该学派的主流选项。1.病种,—2.六经,—3.脏腑,—4.三焦,—5.主症,—6.卫气营血,—7.治法,—8.病情程度,—9.表里,—10.病因,—11虚实,—12.寒热,—13.气血,—14.类似证,—15.阴阳,—16.十二经,—17.病体;其中前6项:1.病种—2.六经—3.脏腑—4.三焦—5.主症—6.卫气营血,累计权重占到总权值的85.27%,这6项应该作为构建温病学派辨证方法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结果可见,六经分类实际居首,脏腑与三焦分类,本重于卫气营血分类。这种和温病学教材突出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纲领不符的现象,考虑后者是突出对风温、温热,湿温、暑湿等主要病种辨证特色与优势的有限构架,即在病所的多维分类上,强调对三焦、卫气营血分区分的重要性,但不应否定在完整全面的辨证模式中,对六经、脏腑、经络认定的必要性。(2)分类要素在同类归并层次上的综合化权重值布局特点归并后的中等项目层次,其核心要素组成与关系仍然保持了细分项目层次的基本布局,即前6项为:1.病种—2.经系—3.脏腑经络—4.三焦—5.症状—6.卫气营血津液等,其以包含关系的经系、脏腑经络、卫气营血津液取代了细分项目层次六经、脏腑、卫气营血。另外随着归并中权值的合计,各项权值也相应增加,而权重>0.01的项目也增加至前10项(即增加了7.治误—8.病体时势等—9.表里等—10.虚实寒热阴阳升降出入等病机),丰富和完备了要素分类的品种,特别是与病位有关的表里项、以病机为主的虚实寒热阴阳等项,使其辨证方法的构成更加完备,为总结总体框架提供可能。(3)分类要素在大类分类层次上的权重布局特点通过大类归并,得出如下大类构成群及权值排序关系:1.病所,2.病种,3.病征,4.病机,5.病治,6.病势,7.病因,8.病兼,9.其它。基于以上对一览表三层次权重布局特点的综合分析,可以知道温病家们其自然形成的临床诊治基本框架是一个病·证·症·治混用型的,但仍以辨证分类为重。病所分类分值最大,但细目分类存在重心分散与多维化。即:病所分类权值占总权重值之比为38.74%,但其包括:2.经系、3.脏腑经络、4.三焦、9.表里等不同的定位方法。说明临床诊治中,辨病位仍是温病学多数医家首重的项目,但定位方法则有多样,大概是因为温病类丰富的病证类型中,证型分布特点既具有温病大类的共性,也具有具体病种的特性。3.对温病学派中各代表性的分类框架进行了比较分析与整体评估。得出结果如下:(1)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关系框架,并不局限于教材中所示,而是呈现多元化分布的。在一二级分类当中,有十种之多。有融合病名与突出对应治法者,如“病症结合治法分类”;有病因结合病位者,如“六气结合六经分类”;有病机结合病名者,如“表里寒热结合病症分类”;有病机结合病位者,如“卫气营血结合验舌辨齿分类”;有病位结合发病病机者,如“六经三焦结合六要的分类”;有病名结合病位者,如“病症结合六经分类”;有病名结合病机病位的,如“病症结合卫气营血三焦分类”;有细化具体病位者,如“六经结合脏腑分类”;有参考病证关系者,如“本兼类变分类”;有参考病程阶段者,如“病症或结合病程分类”。由此可见,由于辨证分类的要素涉及到病因、病位、病机、病名、病程、病势、治法等多个方面,因此分类框架也呈多样化,而各种分类框架之间也各有优缺点,但是基于历史条件及各家的局限性,彼此未能充分相互借鉴、优势互补,因而也就未能形成充分兼容的分类框架。而且,若能仔细审视各个分类框架,便能发现大都存在分类层次粗略不精,分类层次不统一,证治分类残缺不全,病证分布多少不一等等不足之处,以此,实际上温病学派的病证分类框架仍处在争鸣未定的状态。(2)辨证分类框架已开始步入融合发展的阶段。首先,《温病条辨》在以上、中、下三焦分类为大纲的基础上,二级分类结合病种进行,三级分类则根据病种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如六经分类,病因病机分类,脏腑分类,表里气血分类等等,突显了各病种及各经之下再分类的重点与特点,有利于紧抓病证好发重点,便于应对温病发病之常。虽然此书在分类体系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及系统性,但尚未打破拘泥于病种分类的局限性,而且上中下三焦分类大纲之下的三、四级分类方法不一,在突出温病重点病证要素与类型的同时,有遗漏非重点病证要素与类型之倾向。另外,由于中医学高等教育集中教学的需要等原因,以南京中医学院主编的《温病学释义》等为先导的教材及之后的温病学各版教材,探索性地进行了以病种结合卫气营血、三焦进行分类的模式,借鉴了脏腑经络分类、六要分类等分类方法的优点,采取了各病种各随所宜的多样化的分类方式。病种之下结合卫气营血及三焦的分类方法,进一步丰富细化了分类子目中的内容,较具体地建立了卫气营血、三焦分类至具体病因病机之方证框架体系,使辨证分类较为具体,指导临床较为准确,论理较为公认,较为后代认同,成为近现代院校教材编写所采用的基本框架。但其仍然存在着未能充分衔接和规范之处。当然,以此作为初步学习研究温病学的导读教材问题不大,但要全面系统展示温病学中病证分类的结构化框架,则存在一些科学表达与理论认识深度上的问题。总之,当前温病学教材的辨证分类框架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构建一个能够层次分明地反映目前温病学中有关病证分类并能包容以后温病学发展内容的有逻辑系统性的辨证分类框架。4.对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基本框架的初步推导构建基于上述研究,本文认为对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可在大类层面上初步构建基本共性框架,再在病所环节结合病种设计可调方法。总体框架:由前中后三部分组成。前缀部分(首分病种,辅以分病征):即辨病前缀,可以缺如。中心部分(先分病因,再分病所,后分病机):即辨证主体,必备重点。后辅部分(或分病势,或分病治,或分病兼):即证病结合,辅助选项。可调方法:温热病类,先分卫气营血,再分三焦,再分手足十二经系;湿热病类:先分三焦,再分手足十二经系,再分卫气营血;寒热混杂病类:先分手足十二经系,再分三焦,再分卫气营血。结论:1.温病学派在临床诊治框架上,原本具有分类多样、框架多元化,但从其主流来看,总体上呈现为一个病·证·症·治混用型的基本式样。从大类属性看,以病因、病所、病机、病势、病兼、病治、病种、病征等来对分类进行多角度的表达,包容性较强,但仍以辨证分类为其重心。2.温病学派在辨证分类上,其辨证分类要素丰富广泛(近45项以上),但在十个大类方面,内涵仍以病种(含病因)结合病所、病机分类为主体。其中,对病所(位)多角度的再分类是温病学多数医家突出方面,如有经系、脏腑经络、三焦、表里等不同。3.温病学派在辨证分类框架上,尽管可以从多重角度进行,但都不可能脱离病因、病所、病机三大方面,而其他方面则是间接地、侧方位地强化了这三大要素的立体化结构与多样化关联。4.温病学辨证方法的通用化设计,拟可采用以病所分类为先,并以三焦为首纲,手足十二经为大目,卫气营血津液分为细目,再依次结合病因与病机分类,形成一种多层次、多维度的系统性辨证分类框架,使其既保持教材已示的特点与优势性纲领,又提升对温病病种的广泛覆盖与通适性,且便于促进寒温两派的汇通性发展。
陈宝山[6](2021)在《三阳经的证治分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基于目前中医界对疾病与其证候的辨治缺乏统一标准的现状,在姚荷生先生搭建的辨证论治框架下,以“六经皆有表证、里证”的思想为指导,先梳理三阳经的表证、里证的证治分类进行展示,为建立系统的“六经辨证”证治分类做一些前期工作,为辨证论治纲领的统一作出一些初步探索。方法:第一步:利用《中华医典》和近代医家的相关书籍及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查阅古今医家关于“三阳表证”、“三阳里证”的记载。太阳经查阅关键词主要为“太阳经”、“太阳病”、“太阳表实(风、寒、热、湿、燥、火)”、“太阳表虚(卫、营、气、血、津、液、精、阴、阳)”、“膀胱蓄水”、“膀胱湿热”、“膀胱虚寒”、“膀胱气陷”、“小肠实热”、“寒客小肠”、“小肠虚寒”等;阳明经查阅关键词主要为“阳明经”、“阳明病”、“阳明表实(风、寒、热、湿、燥、火)”、“阳明表虚”、“胃风”、“胃寒”、“胃气虚”、“胃阳虚”、“肠风”、“肠热”、“大肠津亏”等;少阳经查阅关键词主要为“少阳经”、“少阳病”、“少阳表(风、寒、热、湿、燥、火)”、“少阳表虚”、“三焦腑”、“焦膜”、“悬饮”、“结胸”、“胆气郁”、“胆气虚”等,并摘录相关条文。第二步:将上述所摘录的条文进行分类,首分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然后在每一经中又以表、里两纲分类,每一经的表证、里证又分别以虚、实两纲再进行分类。最后每一经的表实证再以病因(主要为外六淫)进行分类,表虚证则以“九大生理物质(卫、营、气、血、津、液、精、阴、阳)”进行分类;里实证以病因(主要为内六淫及病理产物)分类,里虚证则以“九大生理物质”进行分类,而“八纲”中的寒、热两纲则包括在病因分类当中。如下图为姚荷生先生提出的辨证论治框架,即六经结合八纲为大纲,以脏腑经络体窍结合卫、营、气、血、津、液、精、阴、阳为具体细目,汇合了病因辨证、三焦辨证内容的基本框架。也是上述条文进行分类所遵循的框架。第三步:对上述条文以病位、病因、病机为分类原则的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并剔除不符合的条文。由于本论文的工作量较大,时间有限,所以目前只是针对单病位、单病因、单病机证候的撰写。第四步:系统整理出每一证候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鉴别诊断、选方用药、药后调护等。结果:共梳理出太阳经表实的主要证候有13条,太阳表燥与表火暂缺;太阳表虚的主要证候有7条。太阳经表的虚实相兼的主要证候有4条。太阳膀胱里实的主要证候有7条,膀胱燥证与火证暂缺;太阳小肠里实的主要证候有7条,小肠的风证、燥证、火证暂缺。太阳膀胱里虚的主要证候有2条;太阳小肠里虚的主要证候有1条。太阳经的表里相兼的主要证候有1条。阳明经表实的主要证候有9条,阳明表虚证暂缺。阳明胃里实的主要证候有15条,胃燥列入阳明胃津亏虚证;阳明大肠里实的主要证候有8条,大肠燥证列入大肠津亏一证。阳明胃里虚的主要证候有4条;阳明大肠里虚的主要证候有2条。阳明经里的虚实相兼主要证候有4条。阳明经的表里相兼的主要证候有1条。少阳经表实的主要证候有11条,少阳经表虚证暂缺。少阳三焦腑里实的主要证候15条,其中上焦焦膜证候5条,中焦焦膜证候5条,下焦焦膜证候3条,兼涉上、中、下三焦焦膜的证候有2条;少阳胆里实的主要证候有3条。少阳三焦腑里虚证暂缺;少阳胆里虚的主要证候2条。少阳经的表里相兼的主要证候有2条。结论:(1)姚荷生搭建的此种辨证论治的框架囊括了八种经典辨证方法:六经辨证、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病因辨证,具有全面性,系统性、条理性,临床各科的疾病证候基本都可以在此框架下进行分类。因此也验证了“六经钤百病”之说,如清·柯琴所认为仲景所云之六经,不只适用于伤寒病,杂病同样适用,因此伤寒杂病都可以纳入六经之统属,可谓为百病立法。对辨证论治纲领的统一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值得在理论研究与临床上学习与推广。(2)表证并非只有太阳经,三阳经皆有表证,外六淫皆可侵犯三阳经之表而各自为病,如每一经都有各自的表风证、表寒证、表热证、表湿证、表燥证、表火证等。对临床中表证的诊断及治疗具有很实用的指导意义,从而不至于表里错辨,致使杂病丛生。同时,这也是论文创新点之一。(3)少阳不仅只有半表半里证,也有其自身的表证和里证。本论文中的手少阳三焦腑里证的证治是在姚荷生先生提出的“三焦焦膜辨证”基础下进一步的补充与丰富。此处“三焦”为“脏腑三焦”,不同于温病中的对疾病病位概括的“部位三焦”。所以本论文在补充姚荷生先生提出的“三焦焦膜辨证”理论体系的同时,也丰富的“三焦辨证”的内容,为临床焦膜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极具实用价值的参考。这也是论文的创新点之二。
黄志军[7](2020)在《基于THz波光谱技术探究五脏与经络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脏腑经络相关是中医基础和中医研究的一个重要命题,对阐述人的生理、病理,对人体进行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脏腑-经络的核心——气入手,运用THz波光谱技术,来探讨脏腑经络相关性。通过艾灸五脏募穴,检测艾灸前后对应经络原穴THz波特征,探讨脏腑经络的相关性,从中医气的层面来证实脏腑经络相关理论,为脏腑经络理论增添现代科学依据,为阐明针灸的得气现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研究和发展中医理论寻找更多的突破口。方法:对50名在校健康大学生进行THz波检测,受测部位五脏原穴分别为肝的原穴太冲穴、心的原穴神门穴、脾的原穴太白穴、肺的原穴太渊穴、肾的原穴太溪穴,受测者通过适当体位将测试穴位局部皮肤和直径约为8mm的检测窗口轻轻贴合,全身放松,保持身体不动,双眼轻轻闭合,保持状态,每人每穴各重复测5条THz波辐射谱线。分别艾灸(采用艾条悬灸)五脏募穴,肝的募穴期门穴、心的募穴巨阙穴、脾的募穴章门穴、肺的募穴中府穴、肾的募穴京门穴15分钟后,检测该募穴对应脏腑的原穴,每人每穴各重复测5条THz波辐射谱线(方法同上)。THz波谱线处理为采用检测仪器自带的图像处理软件对检测的5条谱线进行平均处理,得出一条平均谱线,为方便显示对比差异,需求出比较前后谱线的差值(差值计算公式:相对真实波动ART=干预后辐射谱线值-干预前辐射谱线值),作图。实验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本实验数据为计量资料,以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差异性,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所有计量资料均采用?X±S(均数±标准差)表示。结果:艾灸五脏募穴,能激发脏腑经气感传,同时引起对应经络经气发生改变。其中五脏对应经络原穴无论是左手(脚)还是右手(脚),艾灸后THz波辐射强度均有所增强,虽增强强度不高,但对于人体本身辐射出的微弱THz波相比,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尤其是心经和肺经,艾灸前后极有差异(P<0.01),脾、肝、肾经艾灸前后差异明显(P<0.05);对于同一经络的左右手(脚),无论是艾灸前还是艾灸后比较,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艾灸五脏募穴,能激发脏腑经气感传,同时引起对应经络经气发生改变;发现心经和肺经,艾灸前后差异极为显着,而脾、肾、肝经相对显着,说明艾灸五脏募穴激发经络THz波效应强弱可能和传输距离长短有关联;发现同一经络的左右手(脚),无论是艾灸前还是艾灸后比较,差异均不明显,说明脏腑对经络的调节在正常人当中没有左右手(脚)之分;发现3.584THz-1.290THz频率为原穴特征频率段,对这段进行研究更能展示原穴特征。这一结论可为进一步阐明五脏和经络之气或者脏腑和经络之气的关联提供生物物理学基础,为脏腑和经络学说的研究提供更多科学依据,为今后一些相关仪器研发提供理论指导。
王宇[8](2020)在《基于“络脑调神”探讨眼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及作用机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一基于“络脑调神”探讨眼针治疗ACI的临床疗效及时效性观察目的:本研究基于眼针“络脑调神”探讨眼针针对中风的理论基础,通过自身前后对照研究进一步明确眼针治疗ACI的即刻效应、持续效应,初步建立眼针时-效关系;通过观察眼针对ACI后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的改善与疗效,进一步明确眼针在ACI应用的独立疗效,为临床应用眼针治疗ACI提供循证医学证据。资料与方法:本研究共纳入于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于北方战区总医院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类药物以调脂、营养神经类药物、控制原发病及相关对症治疗等。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眼针治疗。眼针取双侧肝区、肾区、上焦区、下焦区,每日1次,每周5天休息2天。总疗程均2周。试验组患者在治疗第1天、治疗第7天、治疗第14天采用MMT评定法观察即刻针刺效应及针刺持续作用,并对影响即刻效应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采用FMA量表、NHISS量表、MBI量表及HAMD量表对试验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运动、神经功能情况、日常生活能力及神志情绪情况进行评定。结果:1经眼针治疗后,ACI患者即刻上肢近端、上肢远端、下肢近端、下肢远端肌力均照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1);经眼针治疗后,ACI患者即刻近端肌力与即刻远端肌力相比具有显效性差异(P<0.01)。2.不同病位对眼针的即刻效应影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病位在基底节的有效率为76%,病位在脑干的有效率为55%,病位在脑皮质及多发性梗死的有效率为100%;不同病程对眼针的即刻效应影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早期接受眼针治疗(1d≤病程<3d)有效率为82%,中期接受治疗(3d≤病程<5d)有效率为83%,晚期接受治疗(5d≤病程≤7d)有效率为33%;病情轻重程度对对眼针的即刻效应影响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3.上肢近端、上肢远端、下肢近端及下肢远端在眼针治疗前、即刻、针刺后30min、针刺后1h、针刺后2h及针刺后4h肌力不同时间点比较存在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ACI患者第7天的治疗前、即刻、针刺后30min、针刺后1h、针刺后2h及针刺后4h肌力与第1天的治疗前、即刻、针刺后30min、针刺后1h、针刺后2h及针刺后4h肌力的比较存在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ACI患者第14天的治疗前、即刻、针刺后30min、针刺后1h、针刺后2h及针刺后4h肌力与第7天的治疗前、即刻、针刺后30min、针刺后1h、针刺后2h及针刺后4h肌力的比较存在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显着性提高(P<0.01);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6.两组患者治疗后FMA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显着性提高(P<0.01);治疗后两组FMA评分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7.两组患者治疗后MBI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显着性提高(P<0.01);治疗后两组MBI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8.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显着性提高(P<0.01);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1基于眼针“络脑通脏腑”这一理论基础,进一步对古代文献加以整理,通过探讨“眼-脑”、“脑-神”的关系及“眼-脑-神”整体与中风病因病机之间的联系,证实了眼与脑之间的通过“目系”以传递气血精气,形成相互滋养,协同一体的网络结构,明确了眼针“络脑调神”理论治疗中风病中的理论基础。2眼针对上肢近端、上肢远端、下肢近端、下肢远端即刻肌力均有显着疗效,且肢体近端肌力提高程度优于远端肌力提高程度。3患者梗死部位及针刺介入时机影响眼针的即刻效应,其中病灶位于基底节及脑干的即刻效应反应不佳,眼针介入ACI越早即刻效应越好。4眼针持续效应存在起效、发展、达峰、衰退的时效性规律,并随着针刺次数的累积,眼针进入衰退期的时间逐渐延后。5眼针疗法和西医基础治疗均可改善ACI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调节患者的神志情绪,从而改善ACI患者整体预后。并在提高患者运动功能,调节患者神志情绪方面眼针疗效尤为突出。论文二基于内质网应激探讨眼针干预CIRI大鼠的作用机制目的:基于内质网应激探讨眼针调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进一步深入研究眼针对CIRI后神经功能保护的作用与机制,为临床上应用眼针治ACI提供实验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取体重220 g左右雄性SPF级SD大鼠30只,将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眼针组及穴区外组。模型组、眼针组及穴区外组均采用改良的线栓法进行MCAO大鼠模型复制,假手术组大鼠采用相同术式,但不插入线栓。术后应用Longa评分和TTC染色对CIRI大鼠进行模型成功评价,并对眼针组大鼠进行眼针干预,眼针取双侧肝区、肾区、上焦区及下焦区,干预时机从再灌注即刻开始,每8小时1次,共计4次。穴区外组大鼠针刺部位为眼针同区外3 mm处,余操作与眼针组一致。再灌注24h后处死大鼠,应用Longa评分评价大鼠神经功能,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学改变,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脑皮质中GRP78、CHOP的平均荧光强度,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中GRP78、CHOP、Caspase-12、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1.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均无神经功能缺损表现。同正常组及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眼针组大鼠均出现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与模型组相比,眼针组神经功能缺损表现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穴区外组神经功能缺损表现无统计学差异(P>0.05)。2.各组大鼠脑组织病理学:通过HE染色可见,正常组及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灰质、皮质界限清晰,神经细胞结构完整,排列整齐,无水肿坏死,神经细胞层次清晰,分布均匀,神经元胞质丰富,细胞核及胞膜清楚完整。模型组及穴区外组大鼠脑组织出现典型脑梗死筛网状坏死灶改变,坏死灶边缘不清,梗死核心区残存神经元层次紊乱,出现核固缩、核碎裂、胞浆浓染萎缩,胞质疏松、水肿、染色变浅,间质水肿,可以见到扩张的毛细血管炎及性细胞浸润。眼针组脑组织筛网状坏死灶较少,坏死组织边缘较清楚,胶质细胞大量增生,仍可见毛细血管扩张及炎性细胞浸润。3.各组大鼠脑组织梗死灶比较:大鼠经TTC染色后,正常组、假手术组脑组织均呈红色,模型组与眼针组大鼠非梗死灶区脑组织均呈红色,模型组与眼针组大鼠梗死灶区脑组织呈苍白色。与假手术组及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脑梗死体积增加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眼针组大鼠脑梗死灶体积均明显减小,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穴区外组大鼠脑梗死体积无统计学差异(P>0.05)4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正常组(579.80±120.73)及假手术组(621.85±111.21)相比,模型组皮层CHOP的平均荧光强度明显升高(9133.71±849.25),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组比较,眼针组荧光强度差异强度降低(2080.29±125.99),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穴区外组荧光强度差异强度为(9441.74±1590.11),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正常组(762.22±129.06)及假手术组(726.76±117.45)相比,模型组皮层GRP78的平均荧光强度明显升高(5470.48±479.12),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组比较,眼针组荧光强度差异强度显着降低(1181.72±219.60),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穴区外组荧光强度差异强度为(5154.48±328.89),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6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脑组织GRP78、CHOP、Caspase-12、Caspase-3均显着上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眼针组大鼠脑组织GRP78、CHOP、Caspase-12、Caspase-3显着下调,均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穴区外组大鼠脑组织GRP78、CHOP、Caspase-12、Caspase-3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眼针可以改善MCAO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减小大鼠脑梗死灶体积,减轻CIRI,起到神经保护的作用。2.CIRI发生后可诱导内质网应激上调GRP78、CHOP、Caspase-12、Caspase-3蛋白水平,眼针作用于CIRI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GRP78,抑制CHOP及CHOP蛋白下游相关因子如:Caspase-12、Caspase-3表达水平来干预内质网应激从而改善CIRI的。
闫振峰[9](2020)在《武当明目功的编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在逐渐加强。然而,现代人生活作息不规律,工作和学习的节奏快,对电子信息产品严重依赖,以及户外运动不足,这些都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视力健康,尤其是青少年。因此,与眼睛有关的疾病特别是近视,已成为急需解决的一个社会问题。眼疾相关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理论以及实践研究表明,传统养生功法对特定眼疾的康复和预防有很好的效果。“武当明目功”源于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理论和实践,在进一步继承和发展武当武功的基础上结合了传统中医学、养生学以及现代医学和体育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技术,是一种以静功和动功相结合的运动形式,以提高视觉功能为重点的传统体育养生功法。通过对已有文献资料的分析和研究,探讨了“武当明目功”修订和再创造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科学性。然后,编创出一套完整的“武当明目功”技术动作。最后,采用实验法对后天性近视患者的视力、眼调节灵活度两个方面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干预研究。干预措施为进行“武当明目功”练习。干预频率为每周3-4天,每天1次,每次50分钟左右。干预结束后采用数理统计法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武当明目功”的功法基础包括:手型、步型、身法、呼吸、意念。武当明目功的功法操作包括起式、养肾润目、理肝畅目、清心明目、健脾养目、清肺调目、推摩舒目和收势。37名被试(年龄、性别和视力水平在干预前均无显着性差异)经过两个月的“武当明目功”练习,与试验前相比,其左眼和右眼视力水平有提高,且具有显着性差异(左眼视力:t=0.0647,p<0.05;右眼视力t=-2.534,p<0.05);眼调节灵敏度也有所提高,并存在极其显着的差异(t=-2.847,p<0.01)。“武当明目功”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并且具有相对清晰的传承脉络,其理法和技术涉及诸多学科范畴;“武当明目功”是一种动静结合且缓慢的运动形式,适合中小学的体育课或课间操时间开展练习;通过干预实验验证,被试的视力水平和眼调节灵敏度都有所提高,说明“武当明目功”对后天性近视和眼调节灵活度具有良好的控制、预防和康复功效。
刘婷[10](2019)在《基于太极和三才原理的锁骨针法与脏腑肢体相关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锁骨针法隶属微针系统疗法,是陈以国教授从医三十余载,不断临床实践,并在太极阴阳理论和三才理论启发下,总结而来的宝贵经验。锁骨是人体的重要骨骼,具有太极属性、三才属性、全息属性,在锁骨上有与人体脏腑和肢体相应的反映区域或反映点,这些反映区域组成了锁骨的全息穴群。本论文旨在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化和思维模式,以及中医思维和文化的梳理,深度挖掘和探讨锁骨针法的理论基础、穴位分布规律以及锁骨针法应用于临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方法和内容:本文从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太极和三才原理出发,结合中医对太极和三才原理的认识与应用,采用取类比象思维深入探讨锁骨针法的理论基础,通过中医经络学说解释锁骨针法的中医理论基础,为锁骨针法提供较全面的理论支撑,本文以《易经》[1]、《周易》[2]、《周易本义》[3]、《四库全书》[4]、《道德经》[5]、《太玄经》[6]、《太极图说》[7]、《黄帝内经素问》[8]、《灵枢经》[9],等为参考书籍挖掘太极和三才原理内容及联系。本论文主要内容可分成以下两个部分:1.第一部分:锁骨针法的理论研究学习中国古代文化瑰宝中的太极理论和三才理论,研究太极理论和太极图涵义,以及“天-人-地”三才独特思维模式,明确古人认识事物“一分为二,合二为一”与“一分为三,函三为一”的思维模式,利用传统文化中的象数思维,来解析和探讨锁骨的特殊之处,采用取类比象思维将锁骨带入到太极图和三才原理中认识锁骨独特的太极属性和三才属性。依据中医经络学说来认识和探讨锁骨的三才、太极和全息属性。从寸口脉脉位与脏腑相对应的机制入手,探讨锁骨上相应区域与脏腑之间的对应关系,以中医“天-人-地”三才和“上-中-下”三部思维模式为方法,探讨锁骨特定区域与肢体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探讨锁骨上全息穴群的分布和脏腑、肢体间的对应规律。2.第二部分:以颈椎病为例,探究锁骨针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收集门诊中使用常规体针配合中药(对照组)与锁骨针法结合中药(治疗组)治疗颈型颈椎病患者病例资料,采用国际标准的NPQ颈痛量表、简化McGill疼痛评分表和颈部废用程度Vernon评分表评价患者的临床症状,将搜集来的两组患者资料进行比较,探讨锁骨针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验证锁骨相应部位(穴位)与脏腑肢体的相关规律。使用SPSS23.0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若数据符合正态分布且满足方差齐性时,两组之间疗效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内治疗前后的疗效比较运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f)表示,两组之间的构成比比较用卡方检验。若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时,采用非参数检验,以P<0.05为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果:1.太极和“天-人-地”三才概念均出自《易经》,二者同源异构,有相同的来源和属性,统一于化生太极的“道”或“元气”,阴阳将太极和三才紧密联系在一起,用于解释自然和万物的变化规律。太极分则两阴阳,阴阳合则一太极,为天地万物基本的演化规律,即阴阳运动不停,变化不止,不断交感生新,生生不息,唯变不变。三才理论所揭示的规律是自然万物所具有的最基本规律之一,对中医的影响颇深,促使中医形成独特的“天-人-地”三才医学思维模式,首次将心身和社会等因素考虑其中,视人体与心身、社会为统一整体,将自然、生命分为“天-人-地”三才和“上-中-下”三部,注重事物和生命在不同层面之间的联系和统一性,认识到人与自然天地相统一,形成“天人相应”观念。人是三才系统的核心,为自然万物之灵长,得天地精气而生而成,人是有曲度的高级生命,矢状面呈类“S”形态,锁骨与其形态相似,取类比象思维认为有其形而有其质,推测锁骨的性质和功能可能与太极线和“人”相似,它在人体中可能有重要的功能。2.观察太极图形态发现,位于中间的类“S”形阴阳线是太极图中最核心的部位,太极阴阳规律表现最突出,最具太极属性,为太极的本源。曲线分割的圆形太极图是在不停运动变化的动态过程中逐渐成型的,它象征着事物和现象处于不断地变化,具体表现为太极在建立的初始阶段便确立了阴阳两仪,而后两仪以升降和交感运动持续不停变化使太极图中心的太极线发生扭曲和旋转,表现出类“S”形曲线。运动可引发能量的形成和消耗,也是信息沟通、交换和表达的过程,在太极图中表现为类“S”形曲线。笔者推测这条类“S”曲线是整个太极图中力、运动、能量、信息的汇聚中心。通过取类比象思维推测具有相似结构的事物可能也具有太极线相似的功能和属性。3.成人锁骨呈类“S”形与脊柱形态相似,观察婴幼儿X线检查和锁骨骨折图片发现,锁骨类“S”形曲度和脊柱一样并非生来就有,因而笔者推测锁骨的类“S”形态形成可能与脊柱相似,为人长期行为活动生物力作用的结果,可能与抬头、抬胸、翻身、坐、立、行走有关,人体骨骼之间通过肌肉、肌腱、韧带等结缔组织连接,通过肌肉的收缩带动骨骼运动,肌肉收缩时会对骨骼产生牵拉作用力,锁骨分布有颈、胸、背、上肢等部位的重要肌肉,如胸锁乳突肌、胸大肌、斜方肌、三角肌。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分别止于锁骨上缘的内侧端(胸骨端)和外侧端(肩峰端),而胸大肌与三角肌分别起自锁骨下缘的内侧端(胸骨端)和外侧端(肩峰端),当肌肉收缩为运动供能时,会对所起止的骨骼产生作用力,当胸锁乳突肌收缩时,对头部有向下的作用力,可以使头向下运动,如仰头和侧屈头部等,相反会对锁骨产生向上的作用力,依此可推断出斜方肌对锁骨有向上的作用力。胸大肌与三角肌均起于锁骨下缘的内1/3端和外1/3端,分别可使肱骨内收、旋内,或肩关节外展、后伸、旋外,故胸大肌对锁骨内1/3端有向下、向前的作用力,而三角肌对锁骨外1/3端有向下、向后的作用力。锁骨中1/3没有肌肉附着,笔者推测锁骨在两端肌肉牵拉的作用下,使得锁骨体扭转、弯曲,其内1/3向上、向前凸出,外1/3向下、向后凸出,呈现出类“S”形。锁骨在人体胸腔的上部,有阴经和阳经走行经过锁骨,阴阳经气在锁骨处汇合,二者对锁骨作用不同,产生的作用力可能使得锁骨发生弯曲、扭转。锁骨和脊柱与太极线的形态相似,推测二者是人体运动、生物力、能量(代谢)、信息汇聚中心。研究发现锁骨和脊柱能调节人体运动,维持人体动、静态平衡,是人体代谢和信息交换的重要部位,具有太极属性,是人体的太极部位,将其肩峰端朝上胸骨端朝下放置,类似人形,具有三才属性,刺激锁骨的相应位置可以调节人体阴阳与运动平衡,及能量(代谢)和信息交换,进而调节人体功能,使得人体重新到达阴平阳秘状态,治疗疾病。4.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十二正经、经筋、经别和奇经八脉,共同组成了人体庞大的信息和能量交换网络,是针灸发挥调整人体功能的重要载体,为人体部位的全息性提供经络支持。在诸多经脉中有5条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2条阴经(手太阴肺经、足少阴肾经),6条奇经(冲脉、任脉、阴阳跷脉、阴阳维脉),4条经筋(肺经、胃经、胆经、膀胱经经筋),3条经别(大肠经、三焦经、肺经经别)与锁骨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这些经脉将人体内在脏腑和外在肢节与锁骨关联起来。这些经脉中手太阴肺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与锁骨联系最紧密,因其走行上分别经过锁骨的外(头)、中(体)、内(尾)而体现出三者与锁骨的密切关系,三者分别对应天、人、地三才,直接说明了锁骨的三才属性。《内经》指出:肺脏位于上焦,在五脏最高处,状如华盖与自然界的天之气(清气)相通,主司呼吸,为人一身之气的根本,是五脏六腑中与外界接触最密切的脏腑,与“天”相应。胃位于中焦,与脾统称为后天之本、水谷之海,谷气化生之处,饮入于胃化为精气入脾,脾气布散精气至肺,经肺气的宣发肃降功能将精气转输至全身各处。脾主司运化,胃主受纳和腐熟,胃既有受纳也有消化的生理功能,化生的谷气洒陈于六腑,和调于五脏以资人体,因而称胃为五脏六腑之本,胃气强盛则人体强健,胃气虚弱则体弱多病、形体瘦削,又如人之脉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故与人相应。肾位于下焦,在脏腑位置中靠下,为先天之本内藏人体之精气,包括先天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是人体生命的本源,主司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肾为水火之宅内舍有元阴元阳,为五脏六腑阴阳之根本,与“地”相似,为自然万物生长的根源,为生命提供必须的营养和物质基础。此三条经脉与锁骨直接相交于云门、气户、俞府三穴,将肺中天气、胃中谷气、肾中精气输注于锁骨,为锁骨针法核心三基穴奠定基础。5.锁骨有太极、三才和全息属性,其上分布着与人体内在脏腑和外在肢节有对应关系的反映区或反映点,共同组成了锁骨的全息穴位群,按照“三才”规律分布,左侧锁骨由外向内分别分候心(小肠)、肝(胆)、肾(膀胱),右侧锁骨分候肺(大肠)、脾(胃)、命门(肾、三焦),即锁骨针法三基穴;锁骨与肢体相关规律左右一致,上缘对应人体背侧部位,下缘对应人体腹侧部位,由外向内对应头至足部,与脏腑的对应关系和机制与寸口脉的脉位所候脏腑一致,是“天-人-地”三才理论和思维应用于中医的体现。锁骨针法是在中医整体观念影响下,以“天-人-地”三才理论和方法为核心思维模式,以太极阴阳理论为根本,以全息对应原则为指导形成的微针系统。6.统计整理和分析门诊搜集到的患者资料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一般资料(如年龄、病程)和症状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可以进行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缓解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方法的疗效相近,或几乎相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缓解程度的组内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两组疗法都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症状。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P>0.05,说明锁骨针结合中药疗法(治疗组)与常规体针结合中药疗法(对照组)疗效相似,证明锁骨穴位与脏腑肢体间可能存在三才相关规律。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晕针等不良反应,生命体征正常。锁骨针法与常规体针比较,二者效果相近或几乎相同,但就操作而言,锁骨针所需暴露部位较少,对场所要求较少,方便临床应用,针刺取穴较少,针感较强,可有效节省成本,降低患者因针刺较多而产生的心理压力。结论:1.“天-人-地”三才和太极概念同出《易经》,二者本质相似,同源异构,均用于解释和说明天地、万物基本的变化规律,蕴含全息观念。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立于天地之间,为万物之灵长,人体的锁骨和脊柱同自然万物都在太极作用下形成,无论是在人体所处的位置还是其在人体发挥的作用属性都蕴含太极含义。2.“天-人-地”三才规律是天地万物最基本的变化规律之一,人有三才属性,脊柱有三才属性,锁骨也有三才属性。锁骨是人体一块集太极、三才、全息属性于一身的特殊骨骼。3.太极图作为太极阴阳理论的直观表达方式,其中的类“S”形太极线是太极图的核心,太极规律集中体现于此,太极图中的力、运动、能量、信息汇聚在这条曲线上,是太极阴阳变化的本体,象征太极形成阴阳即分便运动不停,变化不止,象征事物的形成、发展和变化都体现着太极含义,是人们认识事物变化的规律和依据。4.锁骨和脊柱类“S”形弯曲并非生来就有,可能与后天行为活动有关,如仰头、抬胸、坐、立、抓取、行走等过程中,肌肉收缩和舒张导致作用在骨骼上力改变的结果。此外,人体经脉和阴阳之气分别抵于锁骨,可能也参与了锁骨曲度的形成,为锁骨特殊之处埋下伏笔。5.锁骨与脊柱、太极线的形态相似,都呈类“S”形,曲度相近,是人体运动、生物力、能量(代谢)、信息汇聚之处,能够调节和维持人体运动和平衡,参与腧穴的形成,调控人体的代谢和信息交换,实现人体内部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稳定状态。6.经络系统中,有5条阳经(大肠、小肠、三焦、胃、胆经),2条阴经(肺、肾经),6条奇经(冲脉、任脉、阴阳跷脉、阴阳维脉),4条经筋(肺、胃、胆、膀胱经经筋),3条经别(大肠、三焦、肺经经别),共18条经脉与锁骨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直观明了地解释了锁骨的太极属性和全息属性,为锁骨针穴位分布提供经络基础。7.手太阴肺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与锁骨关系最密切,相交于云门、气户、俞府三穴,将肺、胃、肾中精气输注于锁骨,成就锁骨的三才属性,组成锁骨针法三基穴(左侧:心穴、肝胆穴、命门穴;右侧:肺穴、脾胃穴、肾穴),按照“三才”规律分布。8.太极、三才原理与全息理论内容有相通之处,锁骨是一块全息骨(全息元)有三才属性,其上有内在脏腑和外在肢节的反映区,呈三才规律一一对应,即左侧锁骨由外向内分别分候心(小肠)、肝(胆)、肾(膀胱),右侧锁骨分候肺(大肠)、脾(胃)、命门(肾、三焦);锁骨与肢体相关规律左右一致,上缘对应人体背侧部位,下缘对应人体腹侧部位,由外向内对应头至足部,共同组成锁骨的全息穴群,这些穴位与脏腑对应关系和机制与寸口脉脉位分布相似,均以三才原理为基础。9.通过对临床资料的搜集和分析,发现锁骨针治疗疾病效果与常规体针相近,治疗中无不良反应发生,说明锁骨针法操作得当是安全的,验证锁骨穴位与脏腑肢体呈三才规律相关。锁骨针法遵循中医经典理论,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有机地将古代文化瑰宝—太极、三才理论与现代全息理论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微针系统,具有操作方便,应用广泛,临床疗效佳,对场地要求少,取穴少而精,降低患者痛苦,临床患者认可度较高等优点。
二、辩证分析脏腑经络与眼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辩证分析脏腑经络与眼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金匮要略》复杂病症辨治体系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复杂病症概述 |
一、复杂病症概念认识 |
(一)复杂病症相关概念 |
(二)有关“复杂”的认识 |
(三)复杂病症概念反思 |
二、研究复杂病症的必要性 |
(一)提高临床疗效的需要 |
(二)医学模式的转变 |
(三)中医学诊治复杂病症有优势 |
(四)中医学存在“继承不够”的客观事实 |
第二部分 诊治复杂病症困局析因 |
一、基于中医诊疗系统的特色 |
(一)司外揣内的诊断原理 |
(二)整体审查的诊断原则 |
二、中医视角下的人体——开放的恒动的复杂巨系统 |
(一)有关开放性 |
(二)有关动态性 |
(三)有关复杂性 |
三、中医学理论的系统性 |
(一)阴阳五行学说 |
(二)藏象学说 |
四、疾病病因多样化 |
(一)从单一性转向复杂性 |
(二)从生物因素转向多因 |
(三)《金匮》中多因杂至的发病观 |
五、疾病病机复杂化 |
(一)病机的多样性 |
(二)病机的矛盾性 |
(三)病机的(复合)兼夹性 |
(四)病机的潜在性 |
(五)病机的真假性 |
(六)症机的分离性 |
六、疾病传变多样性 |
(一)六经辨证下的传变 |
(二)脏腑经络辨证下的传变 |
七、辨治思维层面 |
(一)基于整体观的联系性 |
(二)基于恒动观的预知性 |
(三)基于辩证观的灵活性 |
八、辨证方法多样,难以把握辨证契合点 |
九、患者诉求的模糊、多样性 |
十、医者层面 |
(一)诊疗技术的个体化、能力化 |
(二)认识病症主体化 |
第三部分 基于《金匮要略》探讨复杂病症常见类型 |
一、脏腑经络相兼型 |
(一)脏腑经络同病型 |
(二)脏腑同病型 |
二、寒热错杂型 |
(一)同部位错杂型 |
(二)不同部位错杂型 |
三、虚实夹杂型 |
(一)虚实互见型 |
(二)虚实两端型 |
四、多层病机型 |
(一)八纲各部相兼型 |
(二)气血水俱病型 |
五、有形与无形相兼为患型 |
(一)气郁致实型 |
(二)寒实阻滞型 |
(三)热实互结型 |
六、因病生变型 |
七、因治生变型 |
(一)病重药轻型 |
(二)热药过用型 |
(三)治法与病机相左型 |
八、症状疑似型 |
九、病案举例 |
(一)脏腑经络相兼型 |
(二)寒热错杂型 |
(三)虚实夹杂型 |
(四)多层病机型 |
(五)有形与无形相兼为患型 |
(六)因病生变型 |
(七)因治生变型 |
(八)症状疑似型 |
第四部分 《金匮》中复杂病症的治疗 |
一、《金匮》中针对复杂病症的应对原则 |
(一)务求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
(二)勿虚虚、勿实实 |
(三)握好标本先后缓急原则 |
(四)把握整体,治未病 |
(五)有形实邪盘踞,攻所合 |
(六)整体联系,“辩证”治疗 |
二、基于《金匮》探讨复杂病症的应对方法 |
(一)多种辨证方法综合运用 |
(二)以常带变,知常达变 |
(三)整体观下辨病、证、体的有机运用 |
(四)以不变应万变,以万变应不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查新报告 |
发表论文 |
(2)健身气功锻炼对大学生脾胃病症状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4 文献综述 |
1.4.1 中医治疗脾胃病的研究 |
1.4.1.1 脾胃病的病因 |
1.4.1.2 治疗脾胃病的原则 |
1.4.1.3 治疗脾胃病的方法 |
1.4.1.4 脾胃病诊断与疗效评价的方法 |
1.4.2 大学生脾胃病的研究 |
1.4.2.1 大学生脾胃病的调查现状 |
1.4.2.2 大学生脾胃病的致病因素 |
1.4.3 健身气功在脾胃病领域中的研究 |
1.4.3.1 健身气功在脾胃病治疗中的研究 |
1.4.3.2 健身气功对人体脾胃脏腑的影响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大学生脾胃病健身气功干预方案的制定 |
3.1.1 大学生脾胃病健身气功干预方案制定的原则 |
3.1.2 大学生脾胃病健身气功干预方案动作的筛选 |
3.1.3 动作编排顺序、音乐选择和数量设置的理论依据 |
3.1.4 健身气功干预方案的运动频率、强度、时间与内容 |
3.2 实验结果 |
3.2.1 脾胃病症状得分结果的比较 |
3.2.2 脾胃病症状测试数目的比较 |
3.2.3 实验组和对照组脾胃病证候疗效评价的比较 |
3.2.4 实验组不同性别大学生脾胃病症状干预效果的比较 |
3.3 讨论 |
3.3.1 实验结果分析 |
3.3.1.1 大学生脾胃病症状数目改变的分析 |
3.3.1.2 大学生脾胃病症状程度改变的分析 |
3.3.2 健身气功干预方案的分析 |
3.3.2.1 健身气功干预方案各式动作对脾胃脏腑影响的分析 |
3.3.2.2 健身气功干预方案的整体作用 |
3.3.2.3 健身气功干预方案可用作大学生防治脾胃病的干预手段 |
4 研究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以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3)雷火灸治疗肺气虚寒型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一般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样本估算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终止、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随机化分组 |
2.2 试验材料 |
2.3 治疗方法 |
2.4 不良反应处理 |
2.5 人口学基线资料 |
3 观察指标 |
3.1 鼻症状总积分表 |
3.2 鼻伴随症状总分表 |
3.3 血清总IgE |
3.4 临床疗效 |
3.5 安全评价指标 |
4 统计学分析方法 |
5 伦理审查 |
研究结果 |
1 病例完成情况 |
2 基线比较 |
2.1 一般资料比较 |
2.2 临床资料比较 |
3 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
3.1 两组症状单项积分比较 |
3.2 TNSS总积分比较 |
3.3 TNNSS总分比较 |
3.4 血清总IgE含量比较 |
3.5 临床结果比较 |
4 不良反应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
讨论与分析 |
1 现代医学对过敏性鼻炎的认识 |
1.1 发病机制 |
1.2 西医治疗方法 |
2 祖国医学对过敏性鼻炎的认识 |
2.1 病名 |
2.2 主要病因病机 |
2.3 辨证分析 |
2.4 传统治疗方法 |
3 肺气虚寒型的选择依据 |
4 雷火灸选择依据 |
5 选穴依据 |
5.1 神阙-治本之法 |
5.2 迎香、印堂-治标之法 |
6 西药选择依据 |
7 客观指标选择依据 |
8 研究结果与分析 |
8.1 病例完成情况及基线情况分析 |
8.2 临床疗效分析 |
8.3 TNSS 总积分、TNNSS 总分情况分析 |
8.4 血清总IgE含量变化情况分析 |
9 创新性 |
10 不足及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雷火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眼针结合体针治疗脑卒中后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试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眼针结合药物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5)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古今研究及其系统化框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目的及意义 |
3.研究目标 |
4.研究内容 |
5.研究方法 |
6.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中医学辨证分类方法的统一性研究进展 |
1.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现代研究状况分析 |
2.外感病辨证分类方法统一性研究的现状分析 |
3.外感病与内伤病辨证分类方法的关系问题 |
1 温病学辨证分类要素数据表的构建与解析 |
1.1 研究思路、研究相关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1.2 温病学辨证分类要素数据表的构建探讨 |
1.3 辨证分类要素数据表的构建过程 |
1.4 辨证分类数据表中要素的分析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 |
2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统计及权重分析 |
2.1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统计分析 |
2.2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权重分析 |
2.3 辨证分类方法的要素问题解析 |
3 对温病学派中各代表性的分类框架的分析评价与整体评估 |
3.1 精选36 部温病学着作病证分类框架的特点与优缺点分析 |
3.2 温病学代表着作病证分类框架总体发展水平的评价 |
3.3 温病学派辨证分类方法主流框架的初步探讨 |
4 温病学系统化辨证分类框架的构建 |
4.1 本研究分类框架与现行教材主流分类方法的关系 |
4.2 温病学与伤寒学辨证分类框架之比较 |
4.3 构建温病学通用化辨证分类框架之设想 |
5 结论 |
6 创新性 |
6.1 借助信息学本体分析方法 |
6.2 分类要素权重值的分析 |
6.3 全面整理了温病学领域中的病证分类要素 |
6.4 构建出温病学中普适性较强、涵盖性较广的系统性辨证分类框架 |
7 存在的部分问题及后期工作的设想 |
7.1 病证要素提取标定中存在的部分问题 |
7.2 后期工作的设想 |
8 对寒温统一性辨证分类框架的展望 |
8.1 伤寒学系统化辨证分类框架构建的介绍 |
8.2 构建寒温统一性辨证分类框架的展望 |
9 系统性辨证分类体系的临床运用实例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1999 年以前温病学相关存世着作698 部目录 |
附录2 粗选的103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 |
附录3 精选的36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 |
附录4 精选的36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分类要素标定、频数统计表 |
附录5 精选的36 部温病学病证分类着作分类框架附表 |
作者简介 |
(6)三阳经的证治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中医辨证纲领的研究进展 |
1.六经辨证 |
2.八纲辨证 |
3.脏腑辨证 |
4.经络辨证 |
5.三焦辨证 |
6.卫气营血辨证 |
7.气血津液辨证 |
8.病因辨证 |
9.寒温统一 |
10.内伤与外感辨证纲领统一 |
11.微观辨证 |
12.证素辨证 |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表里的界定 |
第二部分 三阳经的证治分类 |
太阳表的证治分类 |
太阳经生理 |
太阳表实 |
1.表风 |
1.1 寒风犯表证 |
1.2 风淫经脉证 |
2.表寒 |
2.1 风寒闭表证 |
2.2 风寒闭热轻证 |
2.3 风寒闭热重证 |
2.4 寒凝经脉证 |
2.5 寒风郁阳证 |
3.表热 |
3.1 太阳风温证 |
4.表暑 |
4.1 太阳中暍证 |
5.表湿 |
5.1 风寒夹湿证 |
5.2 风湿夹寒证 |
6.表燥:(暂缺) |
7.表火:(暂缺) |
太阳表虚 |
1.卫气虚 |
1.1 临床表现 |
1.2 病因病机 |
1.3 鉴别诊断 |
1.4 治则治法 |
1.5 选方用药 |
1.6 调护 |
2.卫阳虚 |
2.1 临床表现 |
2.2 病因病机 |
2.3 鉴别诊断 |
2.4 治则治法 |
2.5 选方用药 |
2.6 调护 |
3.营偏虚(营弱卫强) |
3.1 临床表现 |
3.2 病因病机 |
3.3 鉴别诊断 |
3.4 治则治法 |
3.5 选方用药 |
3.5 调护 |
4.卫偏虚(卫弱营强) |
4.1 临床表现 |
4.2 病因病机 |
4.3 鉴别诊断 |
4.4 治则治法 |
4.5 选方用药 |
4.6 调护 |
5.卫气、阳两虚 |
5.1 临床表现 |
5.2 病因病机 |
5.3 鉴别诊断 |
5.4 治则治法 |
5.5 选方用药 |
5.6 调护 |
6.营卫两虚 |
6.1 临床表现 |
6.2 病因病机 |
6.3 鉴别诊断 |
6.4 治则治法 |
6.5 选方用药 |
6.6 调护 |
7.表津不足 |
7.1 临床表现 |
7.2 病因病机 |
7.3 鉴别诊断 |
7.4 治则治法 |
7.5 选方用药 |
7.6 调护 |
太阳表的虚实相兼 |
1.风湿犯表,卫气不足 |
1.1 风邪偏重 |
1.2 湿邪偏重 |
1.3 风湿俱重 |
2.寒风未净,营气不足 |
2.1 临床表现 |
2.2 病因病机 |
2.3 鉴别诊断 |
2.4 治则治法 |
2.5 选方用药 |
2.6 调护 |
太阳里的证治分类 |
太阳里实 |
1.膀胱 |
膀胱生理 |
膀胱的证治 |
1.1 热结膀胱证(热为重,瘀为轻) |
1.2 风热下迫膀胱证 |
1.3 膀胱湿热证 |
1.4 水蓄膀胱证 |
1.5 膀胱蓄热证 |
1.6 膀胱气滞证 |
1.7 冷结膀胱证 |
1.8 膀胱燥证(暂缺) |
1.9 膀胱火证(暂缺) |
2.小肠 |
小肠的生理 |
小肠的证治 |
2.1 小肠实热证 |
2.2 小肠湿热证 |
2.3 寒客小肠证 |
2.4 小肠寒湿证 |
2.5 气滞小肠证 |
2.6 小肠宿食停滞证 |
2.7 小肠湿毒瘀血证 |
2.8 小肠风证(暂缺) |
2.9 小肠燥证(暂缺) |
2.10 小肠火证(暂缺) |
太阳里虚 |
1.膀胱 |
膀胱的证治 |
1.1 膀胱虚寒证 |
1.2 膀胱气陷证 |
2.小肠 |
小肠的证治 |
2.1 小肠虚寒证 |
太阳的表里相兼 |
1 表有风寒,里有蓄水证 |
1.1 临床表现 |
1.2 病因病机 |
1.3 鉴别诊断 |
1.4 治则治法 |
1.5 选方用药 |
1.6 调护 |
阳明表的证治分类 |
阳明经生理 |
阳明表实 |
1.表风 |
1.1 寒风犯表证 |
2.表寒 |
2.1 风寒闭表证 |
3.表热 |
3.1 阳明风热证 |
3.2 热郁胸膈证 |
4.表湿 |
4.1 阳明风湿证 |
4.2 阳明寒湿证 |
4.3 阳明风湿热证 |
5.表燥 |
5.1 阳明风燥证 |
6.表火 |
6.1 阳明风火证 |
阳明表虚(暂缺) |
阳明里的证治分类 |
阳明里实 |
1.胃 |
胃的生理 |
胃的证治 |
1.1 阳明胃风证 |
1.2 阳明中寒证 |
1.3 阳明中寒夹饮证 |
1.4 阳明胃热证 |
1.5 阳明中暍证(阳暑) |
1.6 阳明寒湿证 |
1.7 阳明湿热证(湿热并重) |
1.8 阳明湿热证(湿热俱轻,热胜于湿) |
1.9 阳明胃火证 |
1.10 阳明蓄水证 |
1.11 阳明痰阻证 |
1.12 阳明蓄血证 |
1.13 阳明气滞证 |
1.14 阳明食滞证 |
1.15 阳明胃燥(列入阳明胃津虚证) |
2.大肠 |
大肠生理 |
大肠的证治 |
2.1 阳明肠风证 |
2.2 阳明肠寒证 |
2.3 阳明大肠寒积证 |
2.4 阳明大肠热结证 |
2.5 阳明大肠湿热证 |
2.6 阳明大肠寒湿证 |
阳明里虚 |
1.胃 |
胃的证治 |
1.1 阳明胃气虚证 |
1.2 阳明胃阳虚证 |
1.3 阳明胃津虚证(阳明胃燥证) |
1.4 阳明胃阴虚证 |
2.大肠 |
大肠的证治 |
2.1 阳明大肠津亏证(阳明肠燥证) |
2.2 阳明大肠阳虚失固证 |
虚实相兼 |
1 阳明胃风证 |
1.1 临床表现 |
1.2 病因病机 |
1.3 鉴别诊断 |
1.4 治则治法 |
1.5 选方用药 |
1.6 调护 |
2.阳明中虚寒客证 |
2.1 临床表现 |
2.2 病因病机 |
2.3 鉴别诊断 |
2.4 治则治法 |
2.5 选方用药 |
2.6 调护 |
3.阳明胃热伤气津证(以热盛为主) |
3.1 临床表现 |
3.2 病因病机 |
3.3 鉴别诊断 |
3.4 治则治法 |
3.5 选方用药 |
3.6 调护 |
4.阳明胃热伤气津证(以气津伤为主) |
4.1 临床表现 |
4.2 病因病机 |
4.3 鉴别诊断 |
4.4 治则治法 |
4.5 选方用药 |
4.6 调护 |
阳明的表里相兼 |
1.阳明表里俱热证 |
1.1 临床表现 |
1.2 病因病机 |
1.3 鉴别诊断 |
1.4 治则治法 |
1.5 选方用药 |
1.6 调护 |
少阳表的证治分类 |
少阳经生理 |
少阳表实 |
1.表风 |
1.1 少阳寒风证 |
2.表寒 |
2.1 少阳伤寒证 |
3.表热 |
3.1 少阳风热证 |
4.表湿 |
4.1 少阳风湿证 |
4.2 少阳风湿热证 |
4.3 水郁肤腠证 |
4.4 少阳风饮证 |
5.表燥 |
5.1 少阳燥热证 |
6.表火 |
6.1 少阳风火证 |
7.表气郁 |
7.1 气郁腠理证 |
8.表痰结 |
8.1 痰结腠理证 |
少阳表虚(暂缺) |
少阳里的证治分类 |
少阳里实 |
1.三焦腑 |
三焦腑(焦膜)的生理 |
上焦焦膜的证治 |
1.1 上焦焦膜蓄水证(悬饮证) |
1.2 上焦焦膜气郁证 |
1.3 上焦焦膜痰阻证(痰结胸) |
1.4 上焦焦膜饮停气滞证 |
1.5 上焦焦膜血结证(血结胸) |
中焦焦膜的证治 |
1.6 中焦焦膜蓄水证 |
1.7 中焦水饮郁火证 |
1.8 中焦焦膜痰热互结证(小结胸证) |
1.9 中焦焦膜相火内炽证(火痞) |
1.10 中焦焦膜气郁证(气臌) |
下焦焦膜的证治 |
1.11 下焦焦膜蓄水证 |
1.12 下焦焦膜蓄血证(瘀重热轻) |
1.13 下焦焦膜血水互结证 |
上、中、下三焦兼涉的证治 |
1.14 三焦焦膜水火交结证(大结胸证) |
1.15 三焦焦膜寒痰闭阻证(寒实结胸证) |
2.胆 |
胆的生理 |
胆的证治 |
2.1 胆气郁滞证 |
2.2 胆郁痰扰证 |
2.3 胆热证 |
少阳里虚 |
1 三焦腑 |
三焦腑的证治(暂缺) |
2 胆 |
胆的证治 |
2.1 胆气虚证 |
2.2 胆气虚寒证 |
少阳的表里相兼 |
1 表有风寒,里有水饮郁火证(偏表) |
1.1 临床表现 |
1.2 病因病机 |
1.3 鉴别诊断 |
1.4 治则治法 |
1.5 选方用药 |
1.6 调护 |
2 表有风寒,里有热结证(偏里) |
2.1 临床表现 |
2.2 病因病机 |
2.3 鉴别诊断 |
2.4 治则治法 |
2.5 选方用药 |
2.6 调护 |
结果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不足 |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7)基于THz波光谱技术探究五脏与经络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分析 |
1 募穴与脏腑相关性研究 |
1.1 募穴 |
1.1.1 募穴的位置特点 |
1.1.2 募穴的临床运用 |
1.1.3 募穴的现代研究 |
1.2 募穴与脏腑的联系 |
2 原穴与经络相关性研究 |
2.1 原穴 |
2.1.1 原穴的位置特点 |
2.1.2 原穴的临床运用 |
2.1.3 原穴的现代研究 |
2.2 原穴与经络的联系 |
3 脏腑与经络相关性研究 |
3.1 脏腑-经络的神经学机制 |
3.1.1 脏腑-经络与神经节段分布的关系 |
3.1.2 脏腑-经络与中枢信息汇聚的关系 |
3.1.3 脏腑-经络与自主神经系统的关系 |
3.1.4 脏腑-经络与大脑边缘-下丘脑-自主神经系统调控的关系 |
3.2 脏腑-经络的脑研究机制 |
3.3 脏腑-经络的其他关联途径 |
3.3.1 脏腑与经络、穴位病理反应的研究 |
3.3.2 脏腑与经络腧穴的电学特性研究 |
3.3.3 脏腑与经络腧穴的温热效应研究 |
3.3.4 脏腑与经络腧穴的磁特性研究 |
3.4 脏腑经络的临床应用研究 |
4 THZ波技术的发展及运用 |
4.1 THz波技术的历史 |
4.2 THz波的特点 |
4.3 THz波技术在医药学中的运用 |
4.3.1 THz波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运用 |
4.3.2 THz波技术在中药鉴别中的运用 |
4.3.3 THz波技术在中医气实质研究中的运用 |
4.3.4 THz波技术在中医经络研究中的运用 |
5 气与脏腑-经络间的关联 |
5.1 中医气的概念 |
5.2 人体之气的特点 |
5.3 气在脏腑-经络当中的作用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对象与器材 |
2.1 实验对象 |
2.2 实验器材和实验仪器 |
2.3 实验环境 |
3 实验方法 |
3.1 经络原穴的THz波测试 |
3.2 艾灸脏腑募穴对相应经络之气作用测试 |
3.3 统计与分析 |
4 实验结果 |
4.1 艾灸肝经募穴期门穴前后太冲穴THz波辐射光谱特征对比情况 |
4.1.1 艾灸期门穴前后右脚太冲穴THz波辐射光谱特征对比 |
4.1.2 艾灸期门穴前后左脚太冲穴THz波辐射光谱特征对比 |
4.1.3 艾灸期门穴前后太冲穴THz波辐射光谱特征对比 |
4.2 艾灸心经募穴巨阙穴前后神门穴THz波辐射光谱特征对比情况 |
4.2.1 艾灸巨阙穴前后右手神门穴THz波辐射光谱特征对比 |
4.2.2 艾灸巨阙穴前后左手神门穴THz波辐射光谱特征对比 |
4.2.3 艾灸巨阙穴前后神门穴THz波辐射光谱特征对比 |
4.3 艾灸脾经募穴章门穴前后太白穴THz波辐射光谱特征对比情况 |
4.3.1 艾灸章门穴前后右脚太白穴THz波辐射光谱特征对比 |
4.3.2 艾灸章门穴前后左脚太白穴THz波辐射光谱特征对比 |
4.3.3 艾灸章门穴前后太白穴THz波辐射光谱特征对比 |
4.4 艾灸肺经募穴中府穴前后太渊穴THz波辐射光谱特征对比情况 |
4.4.1 艾灸中府穴前后右手太渊穴THz波辐射光谱特征对比 |
4.4.2 艾灸中府穴前后左手太渊穴THz波辐射光谱特征对比 |
4.4.3 艾灸中府穴前后太渊穴THz波辐射光谱特征对比 |
4.5 艾灸肾经募穴京门穴前后太溪穴THz波辐射光谱特征对比情况 |
4.5.1 艾灸京门穴前后右脚太溪穴THz波辐射光谱特征对比 |
4.5.2 艾灸京门穴前后左脚太溪穴THz波辐射光谱特征对比 |
4.5.3 艾灸京门穴前后太溪穴THz波辐射光谱特征对比 |
4.6 艾灸五脏募穴前后五脏与经络THz波辐射光谱相关性分析 |
5 讨论与分析 |
第三部分 结语 |
1 研究的结论 |
2 研究的意义与运用 |
3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脏腑与经络相关性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8)基于“络脑调神”探讨眼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及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论文一 基于“络脑调神”探讨眼针治疗ACI的临床疗效及时效性研究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试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论文二 基于内质网应激探讨眼针干预CIRI大鼠的作用机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综述 眼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及实验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9)武当明目功的编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假设、创新点与难点 |
1.3.1 研究假设 |
1.3.2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明目功 |
1.4.2 武当明目功 |
1.4.3 后天性近视 |
1.4.4 视力 |
1.5 研究综述 |
1.5.1 国内外人口近视率状况 |
1.5.2 近视的治疗方式状况 |
1.5.3 传统养生明目功法的研究状况 |
1.5.4 有关武当明目功的研究状况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逻辑分析法 |
2.2.3 实验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武当明目功的历史源流 |
3.1.1 先秦时期 |
3.1.2 秦汉至魏晋时期 |
3.1.3 隋唐和宋元时期 |
3.1.4 明清至近代 |
3.1.5 新中国成立至今 |
3.1.6 武当明目功的理论渊源分析 |
3.1.7 武当明目功的技术动作源流分析 |
3.2 武当明目功的编创基础 |
3.2.1 编创原则 |
3.2.2 动作元素编创依据 |
3.2.3 编创方法 |
3.2.4 眼疾的分类和病因概述 |
3.2.5 其他疾病的眼科表现概述 |
3.2.6 眼的折光异常 |
3.2.7 眼与脏腑的生理关系简述 |
3.3 武当明目功的功法操作 |
3.3.1 功法基础 |
3.3.2 功法操作 |
3.3.3 功法特点 |
3.4 武当明目功对后天性近视的干预研究 |
3.4.1 实验数据分析 |
3.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 研究结论和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5 研究不足和展望 |
5.1 研究不足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太极和三才原理的锁骨针法与脏腑肢体相关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论文一 锁骨针法理论研究与应用 |
锁骨针法理论研究部分 |
锁骨针法应用部分 |
讨论 |
小结 |
论文二 锁骨针法临床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四、辩证分析脏腑经络与眼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金匮要略》复杂病症辨治体系的理论研究[D]. 杨梅.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 [2]健身气功锻炼对大学生脾胃病症状的干预研究[D]. 胡振飞.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雷火灸治疗肺气虚寒型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D]. 林婷婷.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4]眼针结合体针治疗脑卒中后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D]. 康渱渤.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5]温病学辨证分类方法的古今研究及其系统化框架设计[D]. 魏鹏辉.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三阳经的证治分类研究[D]. 陈宝山.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基于THz波光谱技术探究五脏与经络的相关性研究[D]. 黄志军.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5)
- [8]基于“络脑调神”探讨眼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及作用机制[D]. 王宇.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1)
- [9]武当明目功的编创研究[D]. 闫振峰. 武汉体育学院, 2020(11)
- [10]基于太极和三才原理的锁骨针法与脏腑肢体相关规律研究[D]. 刘婷.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