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主振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应力,低频,大气,异常,东亚,地区,长江。
主振荡型论文文献综述
吴建金[1](2016)在《江淮持续性暴雨过程前30~60d低频主振荡型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51~2010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采用改进后的一阶Butterworth带通滤波、主振荡分析(POP)和合成分析,研究了近60年4~8月全球大气低频主振荡型特征及其与江淮流域持续性暴雨过程的关系。结果表明,4~8月全球850 h Pa高度场存在IN-WPO型(赤道印度洋-西太平洋型)和TA-WE型(热带大西洋-西欧型)2个30~60 d主振荡型。过程前,不同振荡型的时域变化特征明显,反映了全球大气30~60 d低频振荡的显着变化。位相合成分析显示,持续性暴雨过程主要发生在IN-WPO的位相7和TA-WE的位相5后,过程前,当IN-WPO型循环到位相4时,850 h Pa低频风场中我国南海、华南等地开始存在显着30~60 d低频风变化,西北太平洋低频气旋和北太平洋低频反气旋的形成和发展,这些低频特征有利于江淮流域持续性暴雨过程形成。(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25期)
杨秋明,孙磊,黄世成,李熠[2](2013)在《主振荡型分析在长江下游暴雨10~30天延伸期天气预报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观测低频时间序列,详细介绍了主振荡型(POP)分析方法和原理,讨论了它在夏季长江下游暴雨10~30天延伸期天气预报中的应用。POP分析技术作为一种介于动力学模式与统计分析之间的方法,能有效地分离各种时空尺度,并识别其对应的季节内振荡(ISO)类型演变过程,从而能预测ISO未来10~30天的变化过程。(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信息》期刊2013年23期)
杨秋明,李熠,宋娟,黄世成[3](2012)在《2002年夏季东亚地区环流20-30d主振荡型延伸期预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2002年3—9月逐日东亚地区850hPa经向风场资料建立主振荡预测模型(POP),对影响长江下游地区强降水过程的主要低频经向风场(20—30d时间尺度)的时空变化进行10—30d延伸期独立预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夏半年135次预测中提前20d预报的相关预报技巧在0.50以上,很好地预报了夏季3次强降水过程对应的经向风的低频变化过程。对20—30d振荡显着的多年资料预报试验表明,这些预测模型是预报低频环流时空演变的有效工具,对于提高未来3—4周长江下游强降水过程的预报准确率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气象学报》期刊2012年05期)
贾建颖,孙照渤[4](2008)在《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准两年振荡的主振荡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中国160个测站月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资料,选取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准两年振荡(TBO)分量做主振荡型分析(POP)和伴随相关分析(ACP)。结果表明:第一个POP对占东部夏季降水TBO总方差的18.2%,循环周期约为4年。实部为过渡型,振幅在1950年代中期和1980年代初期明显增大,在1980年代中后期到1990年代中期振幅的TBO特征异常显着。虚部为峰值型,在华南东部—长江流域—江淮流域有大范围的正值中心,高值中心位于长江—江淮流域,华南中西部为一负中心。虚部型振幅,1990年代中后期虚部型的振幅有明显加强。海温的伴随相关说明东部夏季降水TBO过渡型与西太平洋海温异常相对应,峰值型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相对应。850 hPa风场异常、赤道纬向风异常和经向垂直环流异常的伴随相关显示,当POP对处于过渡型(负过渡型)时西太平洋对流旺盛(弱),南海上空有反气旋(气旋)生成。当POP对处于峰值型(负峰值型)时,赤道上Walker环流减弱(加强),经向上Hardly环流位置偏南(北),强度加强(减弱)。总之,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与东部夏季降水TBO的传播有着密切联系,并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和低纬与中高纬的相互作用来影响中国东部夏季降水TBO的传播,南北半球环流的相互作用也需要进一步探讨。(本文来源于《高原气象》期刊2008年06期)
姜鹏,吴洪宝[5](2006)在《热带太平洋风应力距平场的主振荡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FSU(Florida State University)风应力逐月资料,运用POP方法,分析了热带太平洋地区风应力异常场结构与ENSO的联系。结果显示:纬向风应力有35、47和57月周期的传播型振荡;经向风应力有28和38月周期的传播型振荡。得到纬向、经向风应力传播型与ENSO振荡的耦合关系。同时指出,对E lN ino/La N ina这样的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现象的时空演变,应注重多种振荡混合的作用,而不应只分析单一模态的作用。风应力异常的局地振荡对E l N ino/La N ina的影响也不应忽视。(本文来源于《南京气象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2期)
姜鹏[6](2004)在《风应力的主振荡型对海洋强迫作用的诊断和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FSU风应力逐月资料,运用POP分析方法,分析了热带太平洋地区风应力异常场结构与El Nino/La Nina事件的联系。结果显示:纬向风应力有35、47和57个月周期的传播型振荡;经向风应力有28和38个月周期的传播型振荡。对纬向、经向风应力距平与SSTA做SVD分析赤道太平洋地区风应力异常和海表温度异常之间的相关关系显示,经POP分析得到的纬向、经向风应力的空间型与El Nino/La Nina时的SSTA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同时指出,对El Nino/La Nina这样的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现象的时空演变,应注重多种振荡混合的作用,而不应只分析单一的模态作用。风应力异常的局地振荡对El Nino/La Nina现象的影响也不应忽视。数值试验的结果表明,由POP重建的纬向风应力中缓慢变化的大尺度振荡成分加深了El Nino/La Nina事件的强度,加大了它们的空间分布范围,但正负距平中心的位置比观测风应力模拟的情况偏西。同时说明在原始资料中的高频振荡等其它次要成分起到了削弱El Nino/La Nina事件强度和范围的作用。保留在重建的经向风应力中的大尺度振荡成分也起到加强了El Nino/La Nina事件的强度的作用,但强度比纬向风应力模拟的弱,与观测风应力模拟的强度相差不大,在空间范围上与观测风应力模拟的基本一致。说明在生成El Nino/La Nina事件的重要性上,纬向风应力的振荡成分比经向风应力的更重要,作用也更显着。(本文来源于《南京气象学院》期刊2004-05-01)
杨秋明[7](1999)在《主振荡型分析及其在中期天气预报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5天以上的中期天气过程的演变,大气低频变化(时间尺度为10-90天)起主导作用,这种由外源强迫(非均匀加热)和大气内部动力过程共同作用产生的低频振荡的形成和传播是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之一。因此,精确地建立低频动力系统模式,对于正确地预测各类低频模态的时空演变是重要的,从而提高5—15天中期降水过程预报的准确率。 一、主振荡型分析方法 实际大气的各类主要低频波动(时间尺度为10—90天)是定义在非静态的基本态附近的大气低频线性动力学过程的固有模(本文来源于《科学中国人》期刊1999年06期)
杨秋明[8](1998)在《西太平洋热带地区环流低频变化的主振荡型预测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用1994年逐日西太平洋热带地区200hPa纬向风场资料建立主振荡预测模型,对低频纬向风场(30~50天)的传播进行独立预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夏半年109次预测中提前15天预报的相关预报技巧在0.50以上.它是揭示低频时空演变的有效工具.同时也讨论了有关模型参数的选取方法.(本文来源于《应用气象学报》期刊1998年03期)
段安民,吴洪宝[9](1998)在《全球热带海表温度异常的主振荡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用主振荡型分析方法对全球热带海表温度异常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传播型和驻波型的几种典型模态,指出ElNino/LaNina现象与这几种典型模态的组合有关,最显着的两个典型模态周期分别为准4a和准2a,周期相近的振荡还具有不同的空间型态,热带印度洋与太平洋4个Nino海区SSTA呈同位相的关系,主要表现于大洋中部,且峰值时间稍滞后于太平洋,大西洋情况类似,但SSTA强度较弱,峰值时间滞后于太平洋和印度洋。同时指出不应仅以某单一模态解释、模拟或预测ElNino/LaNina现象的时空演变,而应强调多模态相互作用,迭加、‘锁相’是造成事件循环的重要原因。ElNino/LaNina现象除以振荡传播为主要特征外,局地振荡也不应忽视。(本文来源于《南京气象学院学报》期刊1998年01期)
章基嘉,丁锋,王盘兴[10](1995)在《主振荡型(POP)分析方法原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离散化场的时间序列,详细推导了主振荡型分析方法的两个导出量:主振荡型(POP)及其伴随相关型(ACP)。通过热带太平洋SST距平场时间序列POP及相应区域850hpa风场ACP的计算例子,给出了它们的实际算法。(本文来源于《南京气象学院学报》期刊1995年01期)
主振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观测低频时间序列,详细介绍了主振荡型(POP)分析方法和原理,讨论了它在夏季长江下游暴雨10~30天延伸期天气预报中的应用。POP分析技术作为一种介于动力学模式与统计分析之间的方法,能有效地分离各种时空尺度,并识别其对应的季节内振荡(ISO)类型演变过程,从而能预测ISO未来10~30天的变化过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主振荡型论文参考文献
[1].吴建金.江淮持续性暴雨过程前30~60d低频主振荡型特征[J].安徽农业科学.2016
[2].杨秋明,孙磊,黄世成,李熠.主振荡型分析在长江下游暴雨10~30天延伸期天气预报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3
[3].杨秋明,李熠,宋娟,黄世成.2002年夏季东亚地区环流20-30d主振荡型延伸期预报研究[J].气象学报.2012
[4].贾建颖,孙照渤.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准两年振荡的主振荡型分析[J].高原气象.2008
[5].姜鹏,吴洪宝.热带太平洋风应力距平场的主振荡型分析[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6
[6].姜鹏.风应力的主振荡型对海洋强迫作用的诊断和模拟研究[D].南京气象学院.2004
[7].杨秋明.主振荡型分析及其在中期天气预报中的应用[J].科学中国人.1999
[8].杨秋明.西太平洋热带地区环流低频变化的主振荡型预测试验[J].应用气象学报.1998
[9].段安民,吴洪宝.全球热带海表温度异常的主振荡型分析[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8
[10].章基嘉,丁锋,王盘兴.主振荡型(POP)分析方法原理[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