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虹吸式出水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出水管,泵站,虹吸式,水力,数值,模型,量纲。
虹吸式出水管论文文献综述
冯建刚,温陈碧,王晓升[1](2018)在《泵站虹吸式出水管虹吸形成时间特性分析及其改善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虹吸式出水管虹吸形成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泵站能否安全稳定运行,为研究虹吸形成时间特性及虹吸管改善措施对虹吸形成时间的影响,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和结构化网格对某一泵站虹吸式出水管进行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水力驱气阶段持续时间与进流流量有关;水力挟气阶段排气速率与水气交界面处流速大小有关;虹吸形成过程中上下气囊的产生对于虹吸形成十分不利,在驼峰顶部设置分流板能有效改善虹吸管内流速分布,加速顶部气囊的排出,缩短虹吸形成时间,且对水力损失影响极小。(本文来源于《水利水电科技进展》期刊2018年03期)
谭淋露,孙杨[2](2017)在《虹吸式出水管体型优化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数值模拟基础上,利用神经网络算法对虹吸式出水管进行体型优化设计,得到了参数与优化目标之间的最优解集,优化方案解集相较于原方案,在虹吸性能和管内流态方面均有明显改善,可为虹吸式出水管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学报》期刊2017年12期)
谭淋露,宋猛猛,卢江海,姚玲霞[3](2015)在《泵站虹吸式出水管设计参数对水力特性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RNG k-ε紊流模型、有限体积法和结构化网格,对不同设计参数下的泵站虹吸式出水管进行了数值模拟,量化分析了主要设计参数对虹吸形成时间与水力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上升角宜取30°~45°;驼峰断面高宽比宜取0.6~1.0;曲率半径宜取0.8D~1.4D;下降段下降角宜取60°~82°。(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谭淋露,冯建刚,陈毓陵,王晓升[4](2014)在《泵站虹吸式出水管数值模拟及水力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RNGk-ε紊流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和结构化网格,对虹吸式出水管进行数值模拟。由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虹吸式出水管内部水力特性,并通过改变影响虹吸管水力特性的几个主要参数对原方案虹吸管进行了水力优化。优化方案较原方案进行比较,在水流流态、压力分布和水力损失方面,均有明显改善,可为虹吸式出水管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2014年03期)
王晓升,冯建刚,陈红勋,卜立峰,谭琳露[5](2014)在《泵站虹吸式出水管虹吸形成过程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虹吸式出水管虹吸形成过程中气液两相流动,基于各向同性假设,采用欧拉多相流模型与RNG k-ε湍流模型对一泵站虹吸式出水管虹吸过程中的气液两相流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虹吸过程中,在虹吸管驼峰段和下降段易产生上、下气囊,对虹吸作用的完成有不利影响。来流流量是影响虹吸形成时间的主要因素,水力驱气阶段和水力挟气阶段可分别用不同的幂函数来表达时间与流量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冯建刚,成斌,王晓升[6](2011)在《基于π定理的虹吸式出水管原型和模型虹吸形成时间的相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π定理的量纲分析方法,对大型泵站虹吸式出水管虹吸形成过程中水力驱气阶段、水力挟气阶段和虹吸稳定流阶段水流特征量进行了量纲分析,分析了原、模型虹吸形成各阶段所应遵循的流体力学相似准则。结果表明:在重力相似条件下建立物理模型时,在虹吸形成过程的水力挟气阶段和虹吸稳定流阶段,模型的历时与原型相似;在水力驱气阶段,虹吸形成时间除受到Froude数影响,还受到Weber数和Euler数的影响。在进行虹吸式出水管模型试验研究时,仅保持重力相似的模型装置而不考虑Weber数及Euler数的影响,会引起原、模型间比尺效应问题,通过模型预测的虹吸形成时间将比原型的虹吸形成时间偏小。(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4期)
冯建刚[7](2007)在《大型城市取水泵站虹吸式出水管水力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上海市长江引水叁期工程取水泵站虹吸式出水管水力模型试验,分析了城市取水泵站虹吸式出水管的类型及特点,研究了影响虹吸式出水管虹吸形成的因素,提出了虹吸形成时间短的出水管布置修改方案。研究结果表明,修改方案有效地改善了虹吸式出水管的水力特性,提高了水泵运行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给水排水》期刊2007年11期)
于永海,徐辉,陈毓陵,何逢标,冯建刚[8](2005)在《城市排污泵站虹吸式出水管水力瞬变过程现场试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虹吸式出水管(出水流道)在城市排水工程中应用不多,随着城市的发展,一些大中型排污泵站设计采用了虹吸管真空破坏断流方式。在上海市某排污泵站虹吸式出水管水力瞬变过程现场试验基础上,对虹吸管的工作性能进行分析评价,大中型城市排污导叶式混流泵站采用虹吸管真空破坏断流形式完全可行,经济合理,检修、维护方便。(本文来源于《给水排水》期刊2005年09期)
王丽琴[9](1997)在《用于虹吸式泵站出水管的机械式真空破坏阀》一文中研究指出泵站虹吸式淹没出流的出水管上,安装真空破坏阀的种类很多,一般结构比较复杂,需要外加动力。本文介绍一种结构简单,可靠实用,维护方便,造价低廉的机械式真空破坏阀。产品规格:阀体总长850mm。总高度500mm。本产品不受出水管直径、水流压力和输水流量的限制。经应用到禹门口提水工程二级站的实践,已获得了满意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山西水利科技》期刊1997年S1期)
仲付维[10](1994)在《泵站虹吸出水管驼峰真空值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试验的基础上,对目前通用的泵站虹吸式出水管驼峰真空值的计算公式、计算的结果与实测的真空值相差甚远的问题,结合试验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认为该公式尚应进一步完善,首先驼峰至出口间的水力损力,若峰后有平直段时,平直段的水力损失对驼峰真空值是不产生影响的,所以平直段的水力损失不应计入,其次是公式中应计及水流流经峰顶时,水流受阻使其改变方向,在此瞬间其流速为零,使行进中的水流一部分动能变成压能,该力等于水漉转弯时的离心力,结果使驼峰真空值减小。驼峰真空值的计算公式计入这两个因素后,计算的驼峰真空值才符合实际情况,才可正确的指导泵站虹吸式出水管的设计。(本文来源于《河海科技进展》期刊1994年02期)
虹吸式出水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数值模拟基础上,利用神经网络算法对虹吸式出水管进行体型优化设计,得到了参数与优化目标之间的最优解集,优化方案解集相较于原方案,在虹吸性能和管内流态方面均有明显改善,可为虹吸式出水管设计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虹吸式出水管论文参考文献
[1].冯建刚,温陈碧,王晓升.泵站虹吸式出水管虹吸形成时间特性分析及其改善措施[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8
[2].谭淋露,孙杨.虹吸式出水管体型优化设计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7
[3].谭淋露,宋猛猛,卢江海,姚玲霞.泵站虹吸式出水管设计参数对水力特性影响的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5
[4].谭淋露,冯建刚,陈毓陵,王晓升.泵站虹吸式出水管数值模拟及水力优化[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4
[5].王晓升,冯建刚,陈红勋,卜立峰,谭琳露.泵站虹吸式出水管虹吸形成过程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J].农业机械学报.2014
[6].冯建刚,成斌,王晓升.基于π定理的虹吸式出水管原型和模型虹吸形成时间的相似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7].冯建刚.大型城市取水泵站虹吸式出水管水力特性研究[J].给水排水.2007
[8].于永海,徐辉,陈毓陵,何逢标,冯建刚.城市排污泵站虹吸式出水管水力瞬变过程现场试验分析[J].给水排水.2005
[9].王丽琴.用于虹吸式泵站出水管的机械式真空破坏阀[J].山西水利科技.1997
[10].仲付维.泵站虹吸出水管驼峰真空值试验研究[J].河海科技进展.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