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道系统论文-颜艺,罗玉涛

流道系统论文-颜艺,罗玉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流道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结构设计,锂离子电池,直接接触,热管理

流道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颜艺,罗玉涛[1](2019)在《液体接触式电池热管理系统流道设计流速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种液体直接接触电池的热管理系统,提出了顶部平行式"U"型流道、底部平行式"U"型流道和高低交错式"U"型流道叁种不同形式的流道结构并建立了相应结构的流固耦合热模型,利用Fluent对叁种流道结构的散热和加热效果进行模拟比较。结果表明:高低交错式"U"型流道结构比平行式"U"型流道结构具有更好的散热、加热综合效果。最后对高低交错式"U"型流道结构的流速进行了优化分析,在1 m/s的最佳流速下电池3 C(111 A)倍率放电的最高温度和最大温差分别为39.85和3.5℃。-30℃预加热到10℃后箱体内油液的最大温差为6℃,电池最大温差为3℃。(本文来源于《电源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王晋文[2](2019)在《矿井排水系统离心泵的进水流道性能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升立式管道泵的工作效率,采用人工神经网络优化理论对该泵的进水弯管结构进行优化,利用Matlab仿真分析软件对优化后的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立式管道泵的工作效率提升了约1.09%,工作时的最大杨程提升了约0.31 m,工作性能提升显着。(本文来源于《机械管理开发》期刊2019年05期)

李秋燕[3](2019)在《用于芯片级散热系统的微流道散热器的研究与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多组件芯片是一种将多块未封装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以及专用集成电路芯片组装在一块基板上的部件。随着晶体管特征尺寸的减小,芯片上能够集成的晶体管数量也越来越多,导致芯片产生高热流密度,同时产生大量的热量。热量若不能及时的转移,芯片长期工作在高温下,会减少电子元器件的工作寿命或者直接造成芯片的失效。微流道散热器是针对芯片散热而提出的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散热方式。相对于传统的风冷散热以及宏观水冷散热,微流道散热器的尺寸小,同时散热效率更高。对多芯片组件来说,可以根据芯片所在位置专门设置微流道来对热点进行专门散热,降低芯片温度,减小多芯片组件基板的热点温度,有利于延长多芯片组件的使用寿命。文中所设计多热源微流道散热器是基于项目要求对芯片进行散热,根据技术要求,单个热源的热流密度要达到500W/cm~2,同时热源芯片表面的温度要小于50℃。根据所了解的流体力学以及传热学基本知识,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单热源平行微流道进行散热性能仿真;针对多热源微流道的分流结构进行仿真。基于流体力学中的能量损失与对流散热,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以及对微流道分流结构模型进行多次修改,使得多热源微流道散热器中的冷却液的分布比较均匀,从而保证了多热源的温度均匀性。最后,根据设计好的微流道模型,以及考虑了实际制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排序合适的多热源微流道散热器的制作步骤。选取合适的仪器搭建多热源微流道散热器的测试系统,在实验过程中,温度的监测主要采用红外热像仪,集成温度传感器作为辅助测温。通过实验,验证了该微流道可以承受的热流密度可以达到500W/cm~2,同时热源表面温升小于50℃。当四个热源同时工作时,由于模型设计的某些限制,在小流量大功率的情况下,上、下分布的热源的散热会出现温度不均匀的情况,但是在提高冷却液流量后,这种不均匀的情况得到了改善。(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9-04-01)

黄少初[4](2019)在《确定整体式热流道系统铸铝式热喷嘴换热系数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整体式热流道系统铸铝式热喷嘴ANSYS workbench热分析主要依赖于:传热系数h和辐射率ε,正确的换热系数是热模拟准确的关键。针对热喷嘴的实际工作环境,建立实验模型并在实验模型基础上设计出两个用于测量换热系数的简化模型,通过"反求法"、0.618黄金分割法及Lagrange插值法,验证实验模型,拟合实际及热模拟温度曲线确定系数。该实验方法为后续研究者确定热喷嘴换热系数提供了一个可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9年02期)

邓小雷,庞世杰,李瑞琦,周宜博,王建臣[5](2018)在《基于昆虫翅脉仿生流道的数控机床主轴系统冷却结构热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轴系统的热误差是影响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根据自然界昆虫的翅脉结构,设计了一种基于鳞翅目昆虫翅脉仿生流道的新型主轴系统冷却结构。建立了昆虫翅脉仿生流道冷却结构模型,在数值传热学相关理论基础上,通过Fluent有限元软件对传统螺旋形流道和新型昆虫翅脉仿生流道冷却结构进行流固耦合仿真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后者比前者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和流动特性:在相同边界条件下,冷却液最大流速约为1.839m/s,出入口压降为3 181Pa,加热面最高温度降低了约17.8%、最低温度降低了约4.6%,且冷却结构的温度场分布更均匀。研究结果可为数控机床主轴系统冷却结构的热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工程设计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于玉真,李伟亮,王绍龙,王璐,赵凯[6](2018)在《SCR脱硝系统流道均流装置数值模拟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改善某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烟气脱硝系统流道的流场分布,采用ANSYS-Fluent软件对该流道流动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利用正交试验方法设计18组计算工况,分析不同结构参数的导流板、多孔板、整流格栅对喷氨格栅(ammonia injection grid,AIG)上游和第1层催化剂入口速度均匀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多孔板开孔率对AIG上游速度均匀性影响最大,整流格栅间距对第1层催化剂入口速度均匀性影响最大;在优化方案下,AIG上游相对标准偏差系数Cv1值为3.94%,第1层催化剂入口相对标准偏差系数Cv2值为4.33%,系统压降为517Pa。(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24期)

沈聪,王自博,罗雷,王丽娟[7](2018)在《热流道系统的温度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热流道浇筑系统的温度控制一直是个难题。本文将从隔热和温度控制两个方面来介绍热流道如何实现对温度的控制,从而达到注塑要求。(本文来源于《南方农机》期刊2018年16期)

余斌[8](2018)在《阻尼缸在针阀式热流道系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通过计算浇口所受到的冲击力,找出某注塑件浇口飞边的原因。由于阀针碰撞浇口的时间极短,浇口所受到的冲击力极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针阀式热流道中应用阻尼缸。从而大大延长了阀针碰撞浇口的时间,使浇口受到的冲击力大大减少。(本文来源于《上海汽车》期刊2018年07期)

闫月冰[9](2018)在《反电渗析系统异形膜流道内流动传质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盐差能是一种十分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型可再生清洁能源,可持续利用并且不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非常清洁的能源,适用于连续的电力生产。若要获得并利用盐差能,需要一种合理的装置来控制两种不同盐度流体的混合,反向电渗析技术利用离子交换膜来获取不同盐浓度液体之间掺混产生的盐差能。反电渗析过程中的溶液流动与传质特征则影响着系统的性能,其受到流道的几何特征,流动速率,原料溶液的特性等的综合影响。本文使用CFD软件模拟研究了异形膜流道的反电渗析系统,具体流道为由带有平行凹槽的异形膜交迭构成的异形膜流道,模拟计算了流道内的流动与传质过程。对比研究流道内的宽高比(l/h)为2、3、4,流动攻角分别为和,雷诺数(Re数)为1、4、16、32、64时,流道内的流线,离子交换膜表面舍伍德数(Sh数)、摩擦阻力因子(f)和压降值,分析其流动与传质特性。在本文所研究的雷诺数范围内,流动均为稳定流动。根据模拟结果可知,随着流道内雷诺数的增加,以及流道高宽比的减小,流体的掺混得到增强,传质情况越好。流动攻角对流道内流动与传质的影响很大。当流动攻角为时,流体的流动与传质特性关于流道中部平面对称,但流道上下壁面的传质情况不同,而当流动攻角为时,流道内的流动与上下壁面的传质情况均具有对称性。同时,流动攻角为时在异形膜凹槽附近区域会产生低速和低混合的区域,而流动攻角为时,可以缓解这种现象。对比两种流动攻角的情况,流动攻角为时,流道内的传质情况优于流动攻角为时,但雷诺数为64时,高宽比为2,流动攻角为的l/h2-45型流道平均舍伍德数反而是最低的。异形膜流道内的压降值比空通道有明显的增长,流道内的压降数值约为空通道的1.4—2.4倍,并且随着雷诺数的增加,压降增量也在增加。随着l/h的增加,压降值降低,但流动攻角的改变并不会明显影响的流道内的压降值,只有在本文研究的雷诺数范围内较大雷诺数的情况下,如雷诺数为32或64时,才会对压降表现出微弱的影响。综合考虑压力降与传质作用,流动攻角为时,不仅在给定速率的情况下,同样也在给定泵功情况下,流道内有最好的传质情况。但同样雷诺数为64时,l/h2-45的流道增量很少。(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8-05-01)

周高升,朱明杰,方加根,谢春绿[10](2018)在《带角度针阀喷嘴的热流道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热流道注塑在市场的应用占比极高,热流道模具在现在的模具行业里面已经形成了一种趋势,在注塑产品的制作工作中,通常会出现产品的表面呈一个倾斜角度或一个弧度,如果产品的倾斜角度超过45度的话,这个浇口残留会很高,造成费工费料,同时,切割或打磨后的浇注口表面质量无法满足一些高品质产品的要求。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带角度的针阀热流道系统结构。(本文来源于《中国高新区》期刊2018年10期)

流道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提升立式管道泵的工作效率,采用人工神经网络优化理论对该泵的进水弯管结构进行优化,利用Matlab仿真分析软件对优化后的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立式管道泵的工作效率提升了约1.09%,工作时的最大杨程提升了约0.31 m,工作性能提升显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流道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颜艺,罗玉涛.液体接触式电池热管理系统流道设计流速优化[J].电源技术.2019

[2].王晋文.矿井排水系统离心泵的进水流道性能优化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19

[3].李秋燕.用于芯片级散热系统的微流道散热器的研究与制备[D].电子科技大学.2019

[4].黄少初.确定整体式热流道系统铸铝式热喷嘴换热系数方法的研究[J].智库时代.2019

[5].邓小雷,庞世杰,李瑞琦,周宜博,王建臣.基于昆虫翅脉仿生流道的数控机床主轴系统冷却结构热设计[J].工程设计学报.2018

[6].于玉真,李伟亮,王绍龙,王璐,赵凯.SCR脱硝系统流道均流装置数值模拟与优化[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8

[7].沈聪,王自博,罗雷,王丽娟.热流道系统的温度控制[J].南方农机.2018

[8].余斌.阻尼缸在针阀式热流道系统中的应用[J].上海汽车.2018

[9].闫月冰.反电渗析系统异形膜流道内流动传质数值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

[10].周高升,朱明杰,方加根,谢春绿.带角度针阀喷嘴的热流道系统设计[J].中国高新区.2018

标签:;  ;  ;  ;  

流道系统论文-颜艺,罗玉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