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卡尼汀论文_王咏梅,殷仁富,吴宗贵

导读:本文包含了游离卡尼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新生儿,血清学,心肌梗死,乙酰,血清,血糖,血脂。

游离卡尼汀论文文献综述

王咏梅,殷仁富,吴宗贵[1](2011)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游离卡尼汀水平的测定及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血浆游离卡尼汀(plasma free-carnitine,PFC)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性同位素酶测定法测定50例AMI患者的PFC水平,并与5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对照者作比较。结果 AMI患者入院时的PFC水平为(96.24±98.33)μmol/L,高于对照组(52.94±14.12)μmol/L(P<0.05)。2周后AMI患者PFC水平下降至(62.13±31.52)μmol/L,与入院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中有16%(8/50例)的患者PFC水平低于40μmol/L。结论患AMI后PFC水平可呈现一过性升高,随之下降,有部分患者PFC水平低于正常。提示患AMI后可能因细胞坏死导致细胞内卡尼汀释放入血而使PFC水平升高,随后恢复正常。但也有部分患者心肌梗死后可能存在体内卡尼汀缺乏,为卡尼汀治疗AMI提供临床依据。(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期刊2011年11期)

刘艳明,农光民,陈文强,钟丹妮[2](2009)在《小于胎龄儿生后早期血浆游离卡尼汀与血糖、血脂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小于胎龄儿生后早期血浆游离卡尼汀(CT)与血糖、血脂及主要体格测量指标的关系。方法:64例小于胎龄儿作为研究对象,30例足月适于胎龄儿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生后早期未喂养前采集静脉血,并测量身长、体重、头围、腹围。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浆卡尼汀浓度,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常规检测血糖、血脂、白蛋白。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早产小于胎龄儿组(A组)血浆卡尼汀浓度为(38.67±12.75)μmol/L,足月小于胎龄儿组(B组)为(45.31±16.47)μmol/L,足月适于胎龄儿组(C组)为(54.17±18.35)μmol/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2,P<0.05),与另2组比较,早产小于胎龄儿组卡尼汀浓度更低。匀称型SGA血浆卡尼汀浓度比非匀称型SG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5,P<0.01)。小于胎龄儿血浆卡尼汀与HDL-C(r=0.46,P<0.05)、与ApoB(r=0.42,P<0.05)、G lu(r=0.52,P<0.05)、体重(r=0.51,P<0.05)、腹围(r=0.47,P<0.05)呈正相关,与TG(r=-0.44,P<0.05)、LDL-C(r=-0.57,P<0.05)呈负相关。结论:小于胎龄儿生后早期血浆游离卡尼汀浓度下降,早产小于胎龄儿更明显。小于胎龄儿生后早期血浆游离卡尼汀水平与血糖及血脂水平有关,与出生体重及腹围有关,小于胎龄儿生后早期卡尼汀的降低与葡萄糖及脂肪代谢紊乱有关。监测小于胎龄儿血浆游离卡尼汀浓度及适量补充卡尼汀对于防治生后早期代谢紊乱可能有益。(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09年22期)

冯一,汤庆娅,陶晔璇,唐宁,蔡威[3](2006)在《足月新生儿脐血游离卡尼汀浓度及相关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新生儿脐血血清游离卡尼汀浓度,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4年10月至2005年6月产科出生的足月新生儿脐血共187份。平均胎龄39.6±1.0周,出生体重 3455±412g,Apgar评分为8-10分。男93例,女94例。平产102例,剖宫产85例。于出生后即采集脐血,用紫外-HPLC法测定其卡尼汀浓度。结果:187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平均脐血血清卡尼汀浓度为(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06-11-01)

冯一,汤庆娅,徐远飞,陶晔璇,蔡威[4](2005)在《足月新生儿脐血血清游离卡尼汀浓度及相关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足月新生儿脐血血清游离卡尼汀浓度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4年11月至2005年2月出生的足月新生儿89例,男46例,女43例。平均胎龄(39.4±0.9)周,出生体重(3427.2±414.4)g,身长(49.8±2.5)cm,头围(34.8±1.4)cm,Apgar评分为8~10分。平产50例,剖宫产39例。于出生后即采集脐血2ml,用高效液相(HPLC)法测定脐血血清中卡尼汀浓度。结果89例正常新生儿平均脐血血清卡尼汀浓度为(52.2±22.9)μmol/L。其中男性组为(49.3±18.7)μmol/L,女性组为(55.3±26.5)μmol/L,两者之间差异无显着性(P=0.216);平产组为(52.4±24.5)μmol/L,剖宫产组为(51.9±20.9)μmol/L,两者之间差异无显着性(P=0.924)。根据新生儿出生体重分为<3000g(11例)、3000~3999g(68例)和≥4000g(10例)3组,其血清卡尼汀平均值分别为(61.5±26.2)μmol/L、(52.0±23.1)μmol/L和(42.8±12.3)μmol/L。脐血卡尼汀浓度与出生体重呈负相关(r=-0.239,P=0.026);与孕母年龄、新生儿胎龄、身长和头围无相关性。结论本组足月新生儿脐血血清卡尼汀浓度为(52.2±22.9)μmol/L,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负相关,与孕母年龄、新生儿胎龄、身长、头围、性别和分娩方式无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临床儿科杂志》期刊2005年11期)

陈肖燕,谢鑫友,费春荣[5](2003)在《全自动酶法测定血清总和游离卡尼汀浓度及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建立自动化测定血清总和游离L 卡尼汀浓度的酶分光光度法 (CAT BTND)。方法 对卡尼汀酯水解条件及 pH和L 卡尼汀乙酰基转移酶浓度等反应条件作最佳化研究 ,同时对该法进行方法学评估 ,并用该法测定了 119名正常人的血清样本。结果 该法最低检出限为 4 81μmol/L ,线性范围可达 150 μmol/L(r =0 999)。批内和批间的平均CV分别为游离卡尼汀 5 52 %和5 90 % ,辛酯卡尼汀为 5 78%和 6 14 %。平均回收率为 98 5%和 98 4%。在胆红素≤ 12 0 μmol/L ,血红蛋白≤ 7g/L和抗坏血酸≤ 50 0 μmol/L的情况下 ,对测定结果无显着性影响。正常参考范围 :成人 :男 (3 2名 )总卡尼汀 (48 5± 17 7) μmol/L ,游离卡尼汀 (3 9 2± 14 2 ) μmol/L ,卡尼汀酯 (9 3±5 3 ) μmol/L ;女 (3 1名 )总卡尼汀 (42 7± 17 3 ) μmol/L ,游离卡尼汀 (3 2 4± 18 0 ) μmol/L ,卡尼汀酯(10 5± 5 5) μmol/L。儿童 (年龄 9~ 12岁 ) :男 (3 1名 )总卡尼汀 (57 3± 19 3 ) μmol/L ,游离卡尼汀(45 1± 14 4) μmol/L ,卡尼汀酯 (12 3± 10 4) μmol/L ;女 (2 5名 )总卡尼汀 (59 4± 15 7) μmol/L ,游离卡尼汀 (46 6± 12 6) μmol/L ,卡尼汀酯 (12 8± 7 8) μmol/L。 结论 该法正确快速 ,可作为L 卡尼汀缺乏症(本文来源于《中华检验医学杂志》期刊2003年12期)

牛玉坚[6](2001)在《1. 方法学研究—高效液相测定体液游离卡尼汀、乙酰卡尼汀和总卡尼汀 2. 临床研究—外科应激病人卡尼汀代谢变化的多中心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1.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人类血浆和尿液中游离卡尼汀(FC)、乙酰卡尼汀(AC)和总卡尼汀(TC)。 2.测定一组健康人血浆FC、AC和TC水平及24小时尿液FC、AC和TC排出量,作为正常对照。 3.多中心临床研究外科应激病人血浆FC、AC和TC水平及24小时尿液FC、AC和TC排出量的变化情况。 方法: 1.碱性环境下脂酰卡尼汀(EC)水解为FC,用1-AA作荧光剂,在EDCI催化下进行柱前衍生,C18柱用于血浆检测,阳离子交换柱用于尿液检测。 2.用HPLC法分别测定血浆FC和AC、血浆TC、尿液FC和AC、尿液TC。 3.健康志愿者连续给予标准饮食叁天,检测叁天内每日早晨空腹血FC、AC和TC水平,同时检测每24小时尿液FC、AC和TC的排出量。 4.叁家医院采用相同的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APACHE-2评分≥7作为基本入选条件,叁家医院病例数相等,病种相当。应激反应发生后叁天内,给病人每天提供25-30Kcal/kg能量,其中30%来自脂肪。检测应激反应发生后第二天的24小时尿FC、AC和TC排出量,检测第叁天晨空腹血FC、AC和TC水平。 结果: 1.国内首次成功建立分别测定血浆FC和AC、血浆TC、尿液FC和AC及尿(本文来源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期刊2001-10-01)

范立强,袁勤生[7](1998)在《游离卡尼汀的酶法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酶法测定游离卡尼汀的原理是通过卡尼汀乙酰转移酶的酶促反应,以及与5,5′-二硫代双(2-硝基苯甲酸)反应产生在412nm波长具强吸收的黄色产物。本法简便快速、精确,灵敏度与重现性均理想,便于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工业杂志》期刊1998年03期)

游离卡尼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了解小于胎龄儿生后早期血浆游离卡尼汀(CT)与血糖、血脂及主要体格测量指标的关系。方法:64例小于胎龄儿作为研究对象,30例足月适于胎龄儿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生后早期未喂养前采集静脉血,并测量身长、体重、头围、腹围。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浆卡尼汀浓度,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常规检测血糖、血脂、白蛋白。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早产小于胎龄儿组(A组)血浆卡尼汀浓度为(38.67±12.75)μmol/L,足月小于胎龄儿组(B组)为(45.31±16.47)μmol/L,足月适于胎龄儿组(C组)为(54.17±18.35)μmol/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2,P<0.05),与另2组比较,早产小于胎龄儿组卡尼汀浓度更低。匀称型SGA血浆卡尼汀浓度比非匀称型SG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5,P<0.01)。小于胎龄儿血浆卡尼汀与HDL-C(r=0.46,P<0.05)、与ApoB(r=0.42,P<0.05)、G lu(r=0.52,P<0.05)、体重(r=0.51,P<0.05)、腹围(r=0.47,P<0.05)呈正相关,与TG(r=-0.44,P<0.05)、LDL-C(r=-0.57,P<0.05)呈负相关。结论:小于胎龄儿生后早期血浆游离卡尼汀浓度下降,早产小于胎龄儿更明显。小于胎龄儿生后早期血浆游离卡尼汀水平与血糖及血脂水平有关,与出生体重及腹围有关,小于胎龄儿生后早期卡尼汀的降低与葡萄糖及脂肪代谢紊乱有关。监测小于胎龄儿血浆游离卡尼汀浓度及适量补充卡尼汀对于防治生后早期代谢紊乱可能有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游离卡尼汀论文参考文献

[1].王咏梅,殷仁富,吴宗贵.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游离卡尼汀水平的测定及临床意义[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

[2].刘艳明,农光民,陈文强,钟丹妮.小于胎龄儿生后早期血浆游离卡尼汀与血糖、血脂的关系[J].中国妇幼保健.2009

[3].冯一,汤庆娅,陶晔璇,唐宁,蔡威.足月新生儿脐血游离卡尼汀浓度及相关因素分析[C].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6

[4].冯一,汤庆娅,徐远飞,陶晔璇,蔡威.足月新生儿脐血血清游离卡尼汀浓度及相关因素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2005

[5].陈肖燕,谢鑫友,费春荣.全自动酶法测定血清总和游离卡尼汀浓度及临床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3

[6].牛玉坚.1.方法学研究—高效液相测定体液游离卡尼汀、乙酰卡尼汀和总卡尼汀2.临床研究—外科应激病人卡尼汀代谢变化的多中心临床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

[7].范立强,袁勤生.游离卡尼汀的酶法测定[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8

论文知识图

各组血清不同类型卡尼汀比较卡尼汀在脂酰CoA转运中的作用示意图肝功能损害与血浆游离肉碱水平之间的相...左卡尼汀暴露组与非暴露组肝功能指标比...有VPA引起肝毒性高危因素的患儿左卡尼汀...有VPA引起肝毒性高危因素的患儿左卡尼汀...

标签:;  ;  ;  ;  ;  ;  ;  

游离卡尼汀论文_王咏梅,殷仁富,吴宗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