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楚辞研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清代,《养一斋诗话》,《楚辞》
楚辞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卢宇宁[1](2019)在《《养一斋诗话》视野中的《楚辞》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潘德舆作为传统儒家诗教的继承者,以传统的"温柔敦厚"为诗教原则,在《养一斋诗话》中所论"必求合于温柔敦厚、兴观群怨之旨",他认为《楚辞》与《诗》均为后世诗歌创作之根本原则,但《楚辞》的地位低于《诗》。并把《楚辞》与《诗》共同作为"诗之源",强调"赋比兴"叁位一体的诗歌表现形式,表现出一种兼收并蓄的文学态度。(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20期)
方铭,舒鹏[2](2019)在《2016年屈原及楚辞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屈原与楚辞作为中国古代文学领域研究重点之一,其相关研究在2016年持续推进,着作迭出,成果斐然。本年度屈原及楚辞研究的论域主要有屈原的身世经历研究、楚辞作品研究、楚辞学史研究、宋玉研究、楚辞翻译研究等。(本文来源于《云梦学刊》期刊2019年04期)
李凤立,黄灵庚[3](2019)在《《楚辞》研究二题》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运用"二重证据法",结合金文、简帛等出土材料,对《楚辞》中的两个问题进行研讨:其一,从出土文献的"私畦"发明《离骚》喻意。结合《九店楚简》《包山楚简》《清华简·越公其事》等简帛文献看古代田制,可知畦田为古之私田,《离骚》"畦留夷与揭车",比喻屈子私家塾室培育的子弟。其二,以出土文献印证屈原尊崇箕子、比干而鄙弃微子。通过西周时礼器《史墙盘》等铭文所载,来了解微子启的身世、行迹及微氏家族渊源,可知微子与殷为同宗共姓,其去殷归周是背祖叛宗,为屈子所鄙,是以不肯对其置一词。(本文来源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方铭,伊雯君[4](2019)在《2015年屈原及楚辞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2015年的屈原及楚辞研究成果涉及屈原生平事迹与思想研究、楚辞文献及楚辞学史诸问题研究、楚辞外译及多学科视角下楚辞研究、宋玉研究等多个方面,其研究方法、视角较以往更加多样化,涌现出许多新成果,推进了楚辞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本文来源于《云梦学刊》期刊2019年03期)
秦玮,刘培[5](2019)在《新时期楚辞研究的开拓与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楚辞研究代不乏人,成果丰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学者们在前人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学术观点,呈现出多元化的研究格局,拓展了楚辞研究的学术空间。不可否认的是,新时期楚辞研究中也存在着话题过于集中、选题流于重复、偏离学术性等问题。但随着研究文献日益丰富、研究方法日趋多样以及文体学研究的逐步深入,未来的楚辞研究将迈入新阶段。(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罗筱玉[6](2019)在《高校人文选修课程中研究性互动教学实践初探——以温州大学人文学院“诗经楚辞研究”选修课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在分析人文选修课教学的现状及所遇挑战的基础上,结合笔者近年来的教学经验与教训,尝试将"研究性互动式教学"运用到人文选修课程的教学中,旨在营造一种更为轻松活跃的良性动态的学习氛围,努力挖掘其中所蕴含的人文素养,激发大学生学习、尝试探讨经典文本的热情。最终目的是促进参选人文选修课程的大学生的道德与学问俱进。(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9年04期)
汤漳平[7](2018)在《近百年来出土文献与楚辞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从20世纪下半叶起,陆续出土了大批简帛资料。这些简帛文献,内容涵盖了先秦文学的方方面面,对楚辞赋研究的影响尤其明显。这些出土文献不仅提供了有关楚文化的丰富的社会背景资料,而且也为各类楚辞作品从创作时地、思想内容的认识到字句含义的解释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本文来源于《闽江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王海远[8](2018)在《二十世纪初楚辞研究之新变——以王国维和梁启超的《楚辞》研究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十世纪的前叁十年,是二十世纪《楚辞》研究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以"王国维的南北学派融合论开启了文化学、人类学的视角;胡适的屈原否定论,开启了对于宣扬忠君忧国的穿凿曲说旧注的扫除,从而使得纯文学意趣有了抬头的可能,并且如他所说创造一种新的《楚辞》解的要求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而梁启超对于屈原思想认识、心理状态及人格的细致剖析或曰描绘,开启了对于作家心理的更深的探究"为叁大成就。特别是前两者,成为二十世纪《楚辞》研究的两个源头。由此,笔者乃以这一阶段,为二十世纪《楚辞》学的发端时期,它深刻地影响了之后中国《楚辞》研究的走向。(本文来源于《北方论丛》期刊2018年06期)
史小华,郑新超[9](2018)在《日本汉学界楚辞研究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楚辞作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历来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国外对楚辞研究成果较为丰富的国家首推日本,日本汉学界在楚辞研究方面出现较多有代表性的学者及其代表论着。本文着眼于楚辞传入日本的背景,历史发展的轨迹,深入考察日本汉学界不同时期楚辞研究的脉络,分析总结日本汉学界楚辞研究的特征,以期为国内学者在楚辞研究方面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下)》期刊2018年10期)
陈长江[10](2018)在《林庚楚辞研究中的“兮”字说》一文中研究指出"兮"字是中国上古时期诗歌中常见的虚词,也是楚辞里运用得最普遍最有规则的虚词。林庚在其论着里对"兮"字的位置和作用进行了论述,体现了其从抒情效果的角度考察"兮"字的特色,在楚辞学史上独具学术个性。本文对其研究进行爬罗梳理,以期能够对丰富林庚的学术思想研究,尽一点绵薄之力。(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8年20期)
楚辞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屈原与楚辞作为中国古代文学领域研究重点之一,其相关研究在2016年持续推进,着作迭出,成果斐然。本年度屈原及楚辞研究的论域主要有屈原的身世经历研究、楚辞作品研究、楚辞学史研究、宋玉研究、楚辞翻译研究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楚辞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1].卢宇宁.《养一斋诗话》视野中的《楚辞》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9
[2].方铭,舒鹏.2016年屈原及楚辞研究综述[J].云梦学刊.2019
[3].李凤立,黄灵庚.《楚辞》研究二题[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4].方铭,伊雯君.2015年屈原及楚辞研究综述[J].云梦学刊.2019
[5].秦玮,刘培.新时期楚辞研究的开拓与反思[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6].罗筱玉.高校人文选修课程中研究性互动教学实践初探——以温州大学人文学院“诗经楚辞研究”选修课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
[7].汤漳平.近百年来出土文献与楚辞研究综述[J].闽江学院学报.2018
[8].王海远.二十世纪初楚辞研究之新变——以王国维和梁启超的《楚辞》研究为例[J].北方论丛.2018
[9].史小华,郑新超.日本汉学界楚辞研究述评[J].文学教育(下).2018
[10].陈长江.林庚楚辞研究中的“兮”字说[J].北方文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