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持久抗病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效应子多样性,糯稻,非糯稻,稻瘟病菌
持久抗病性论文文献综述
廖静静,黄惠川,Meusnier,I,何霞红,Tharreau,D[1](2015)在《利用效应子多样性解释水稻对稻瘟病菌的持久抗病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作物和病原菌相互作用的系统中,作物持久抗病的现象鲜有报道。尽管如此,已报道的这些研究将有助于我们理解作物持久抗病的原理。本研究分析了元阳地区糯稻品种对稻瘟病菌的持久抗病性。通过对多年从糯稻和非糯稻上采集的稻瘟病菌的分析,我们发现,在这两种水稻寄主上,两个稻瘟病菌的亚种群共同存在,交互侵染几率较小。通过对这两个稻瘟病菌亚种群中效应子数目的检测,我们发现侵染糯稻的稻瘟病菌与侵染非糯稻的稻瘟病菌相比含有更多的效应子。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稻瘟病菌中含有的效应子越多,其在糯稻和其他已知含有较高部分抗性水平的水稻品种上侵染形成的病斑更大。我们利用转基因菌株进行初步的接种试验,发现有一个效应子基因在这两种稻瘟病菌亚种群的专化性中表现出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考虑水稻的部分抗性水平和抗病基因的作用能最终达到对稻瘟病菌的持久抗病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5-07-21)
孙涛,简桂良,卢美光,林凤,李锋[2](2006)在《植物持久抗病性分子水平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农作物育种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植物抗病基因被应用,但是大多数基因的抗性不能持久。因此,确定影响抗性持久性的各种因子,形成育种策略以增加抗性的持久性成为近50年来植物病理学研究的首要目的。本文回顾了持久抗性概念的提出及发展,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在持久抗病基因分子标记、持久抗性的遗传特点及其分子机制等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文来源于《辽宁农业科学》期刊2006年02期)
赖世龙[3](1998)在《持久抗病性机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持久抗病性概念的提出锈病、白粉病(小麦)和稻瘟病(水稻)等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中重点监测和防治的农作物病害。它们流行发生的范围广、危害严重,甚至造成作物大量减产。广泛的试验和长期的生产实践证明,一个非常优秀的抗病品种,往往在大面积推广种植5年左...(本文来源于《世界农业》期刊1998年10期)
杨爱东,张存利,李雪芹,唐伯让[4](1998)在《持久抗病性及持久抗病品种的选育和保护》一文中研究指出持久抗病性及持久抗病品种的选育和保护杨爱东张存利李雪芹唐伯让(中国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系北京100094)没有保护的农业是不稳定的农业。病害在历史上曾给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目前仍在威胁着作物的高产、稳产及优质。本世纪60年代以来的以化学药剂防治为主...(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1998年02期)
彭绍裘,李爱贞[5](1996)在《论作物的持久抗病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论作物的持久抗病性彭绍裘,李爱贞(湖南省植保研究所,长沙410125)1持久抗病性的概念1.1公认的概念在适于病(虫)发生流行的环境条件下,大面积多代连续或长期栽培某一作物,其抗性仍能长久保持不变,这种抗性称持久抗性。但并不意味着永久不变(Johns...(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科学》期刊1996年04期)
彭绍裘,刘二明[6](1993)在《作物持久抗病性的研究进展与战略(二)》一文中研究指出(接《湖南农业科学》1993年第1期16页)1.6持久抗病性的病害生态系统 作物病害生态系统是农业生态系中的一个子系统,它是由寄主作物、病原物及其同它们所处的环境所构成,其作物的抗病性、病原物的毒性和环境(包括人的活动)的相互作用导致特异的病害水平(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科学》期刊1993年02期)
何中虎,庞家智,S.Rajaram[7](1993)在《同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对普通小麦持久抗病性的培育方法——全球性战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大约一百年前,William Farrer(1898)就已经认识到广谱抗锈性在澳大利亚小麦中的重要性。这种抗性明显属于Caldwell描述的慢锈性类型。尽管Stakman发现了锈菌的生理专化性,其他学者研究了抗性的遗传基础,但直至60年代早期,植物育种学家在作物抗性育种方面仍把主要精力放在过敏性(专化)抗性类型上。单基因抗性易丧失的现象迫使科学家寻求其它方法,例如基因的布局与轮换。在经历了单基因过敏性抗性的屡次失败之后,一些抗性育种方法(本文来源于《北京农业科学》期刊1993年04期)
彭绍裘,刘二明[8](1993)在《作物持久抗病性的研究进展与战略(一)》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作物持久抗病性的概念、抗性类型、鉴定方法、遗传、病害生态系统、育种等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和评价,提出了持久抗病性急待解决的问题和作者的战略思想,无疑对今后作物持久抗病性的研究方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科学》期刊1993年01期)
持久抗病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农作物育种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植物抗病基因被应用,但是大多数基因的抗性不能持久。因此,确定影响抗性持久性的各种因子,形成育种策略以增加抗性的持久性成为近50年来植物病理学研究的首要目的。本文回顾了持久抗性概念的提出及发展,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在持久抗病基因分子标记、持久抗性的遗传特点及其分子机制等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持久抗病性论文参考文献
[1].廖静静,黄惠川,Meusnier,I,何霞红,Tharreau,D.利用效应子多样性解释水稻对稻瘟病菌的持久抗病性[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5
[2].孙涛,简桂良,卢美光,林凤,李锋.植物持久抗病性分子水平研究进展[J].辽宁农业科学.2006
[3].赖世龙.持久抗病性机理的研究[J].世界农业.1998
[4].杨爱东,张存利,李雪芹,唐伯让.持久抗病性及持久抗病品种的选育和保护[J].中国农学通报.1998
[5].彭绍裘,李爱贞.论作物的持久抗病性[J].湖南农业科学.1996
[6].彭绍裘,刘二明.作物持久抗病性的研究进展与战略(二)[J].湖南农业科学.1993
[7].何中虎,庞家智,S.Rajaram.同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对普通小麦持久抗病性的培育方法——全球性战略[J].北京农业科学.1993
[8].彭绍裘,刘二明.作物持久抗病性的研究进展与战略(一)[J].湖南农业科学.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