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太平洋涛动论文-王星,华维

亚洲太平洋涛动论文-王星,华维

导读:本文包含了亚洲太平洋涛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气象学,气候变化,亚洲—太平洋涛动,东亚夏季风

亚洲太平洋涛动论文文献综述

王星,华维[1](2019)在《夏季亚洲—太平洋涛动与东亚气候异常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夏季亚洲—太平洋涛动(APO)与东亚气候异常的关系,利用1948-2016年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和1948-2012年CRU降水资料以及合成分析、M-K突变检验等方法。结果表明:在对流层中高层扰动位势高度场上,亚洲—太平洋地区中高纬度存在类似于APO的遥相关现象,即当夏季APO偏强的时候,亚洲大陆中高纬度对流层上空扰动位势高度偏高,而太平洋中高纬度对流层上空扰动位势高度偏低,此时亚洲上空南亚高压范围更大。当APO指数(APOI)偏高(低)时,东亚夏季风偏强(弱)。此外,夏季APO在1972年出现了一次突变性减弱。APO减弱后,南亚高压范围增大,东亚夏季风减弱,中国江淮地区降水量增加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日本和印度半岛降水量减少;与此同时,中国大部分地区、蒙古以及中亚部分地区气温较突变前有所降低,而在中国沿海地区、日本以及韩国气温呈现上升趋势。(本文来源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杨华[2](2019)在《夏季亚洲——太平洋涛动对我国降水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中国160站的降水观测资料的分析,初步了解了夏季(6—8月)亚洲—太平洋涛动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与我国降水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亚洲大陆对流层中上层温度较高(低)时,太平洋区域对流层中上层的温度便会较低(高),由亚洲大陆和太平洋地区对流层中上层的扰动温度差值可计算出亚洲—太平洋涛动指数,以此来反映亚洲陆地和太平洋地区间纬向和经向的热力差异及它们的变化特征。通过夏季APO与降水间的相关分析发现,当夏季APO指数较高(低)时中国长江以北地区的降水明显增多(减少),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降水则明显减少(增多)。(本文来源于《青海气象》期刊2019年02期)

陈璐艳,邹燕,刘琪,王凤文[3](2018)在《亚洲-太平洋涛动与华南后汛期降水的联系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1961—2015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华南地区降水资料,分析了7—9月亚洲-太平洋涛动(APO)与热带西太平洋环流系统以及垂直运动、水汽输送等条件的关系,探讨了其与华南7—9月汛期强度的联系机制.研究表明:(1)7—9月APO强度的年际变化与同期华南降水雨强存在显着负相关,即APO偏强(弱)年华南汛期少(多)雨.(2)在APO偏强(弱)年,副高偏北偏东(偏南偏西),副高南侧偏东气流减弱(加强),不(有)利于热带气旋西行影响华南,华南易少(多)雨.(3)在APO偏强(弱)年,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偏强(弱),冷空气偏北偏弱(偏南偏强),不(有)利于华南及近海的热带气旋发展,华南易少(多)雨.(4)在APO偏强(弱)年,热带西太平洋纬向风垂直切变明显增大(减小),垂直上升运动减弱(加强),不(有)利于热带气旋的生成,且热带西太平洋水汽条件易使得热带气旋偏北偏东(偏南偏西)生成,华南易少(多)受热带气旋影响和少(多)雨.(本文来源于《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单机坤,梁潇云,吴统文,刘向文,李巧萍[4](2018)在《BCC__CSM1.1(m)模式对于夏季亚洲—太平洋涛动的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亚洲—太平洋涛动是北半球夏季亚洲大陆和北太平洋副热带地区对流层中高层扰动温度场上大尺度的东西反相的遥相关现象,其异常变化与亚洲—太平洋地区夏季风气候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欧洲中心的ERA-40再分析资料和国家气候中心BCC_CSM1.1(m)气候系统模式多年的数值模拟结果,本文主要评估了BCC_CSM1.1(m)模式对于夏季亚洲—太平洋涛动的空间分布、指数的时间演变及与其变化所对应的亚洲地区夏季环流异常等方面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BCC_CSM1.1(m)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出北半球夏季对流层中高层扰动温度在亚—太地区中纬度存在的西高东低"跷跷板"现象;模式能够模拟出夏季亚洲—太平洋涛动指数的年际变率,但是不能模拟出该指数在20世纪60—70年代明显下降的年代际趋势;模式还能较好地模拟出亚洲—太平洋涛动高低指数年亚洲—太平洋地区夏季环流的异常:指数偏高年份,南亚高压增强,高空西风急流带和热带东风急流均加强,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增强,南亚热带季风和东亚副热带季风均增强,东亚季风低压槽加强,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增强,南亚和东亚北部降水增加,菲律宾地区、中国长江流域—朝鲜半岛—日本一带地区降水减少,反之亦然.(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董才桂,赵平,刘舸,陈军明[5](2014)在《冬季亚洲—太平洋涛动年际变率与东亚气候异常》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48-2011年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和1951—2010年我国160站降水量资料,研究了冬季亚洲-太平洋区域的大气遥相关及其与东亚冬季风和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冬季在亚洲-西太平洋与中、东太平洋中低纬度对流层上层扰动温度之间存在类似于夏季的亚洲-太平洋涛动(APO)现象,即当东亚中低纬度对流层中、上层偏暖时,中东太平洋中低纬度对流层中上层温度偏冷,反之亦然。冬季APO可以反映冬季亚洲一太平洋东西向热力差异强度变化,与夏季相比,冬季APO遥相关在亚洲的中心位置略偏南、偏东,且冬季APO与大气环流关系与夏季也有所不同;当冬季APO指数偏高时,对流层上层东亚大槽位置偏西,而东亚热带地区的高压向北伸展,导致我国南方对流层为深厚的异常反气旋系统所控制,此时南方地区对流层低层盛行异常的偏东北气流,并伴随水汽辐散和异常下沉运动,南方降水偏少;冬季APO指数与ENSO有紧密联系。(本文来源于《应用气象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万金红,杨志勇,张葆蔚,刘和平,方宏阳[6](2013)在《小五台山油松树轮宽度重建近百年夏季亚洲-太平洋涛动指数》一文中研究指出夏季亚洲-太平洋涛动指数(I APO)能够很好地指示中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变化。利用树轮宽度指数作为代用资料,结合气象资料分析表明油松径向生长与春、夏两季的气温和降水呈现明显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树轮指数序列重建了近百年(1914—2006年)夏季I APO序列。重建结果表明,重建序列在低频信息1914—2006年间存在3个正位相阶段和4个负位相阶段,其中,1914—1948年间I APO整体趋势一直处在负位相;1948—1965年间I APO整体趋势一直处在正位相;60年代中期以来I APO基本处在负位相,仅在70年代中期、90年代左右出现短暂的正位相。对比分析表明,重建的夏季I APO序列与另一夏季I APO重建序列具有良好的同步性。(本文来源于《长江科学院院报》期刊2013年11期)

赵平[7](2013)在《夏季亚洲-太平洋涛动与气候异常——观测、模拟及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夏季,亚洲和太平洋中纬度对流层扰动温度之间存在着"跷跷板"现象,当亚洲大陆中纬度对流层偏冷时,中、东太平洋中纬度对流层偏暖,反之亦然;平流层中也存在这种"跷跷板"现象,只是其位相与对流层的相反。这种遥相关变率被称为亚洲-太平洋涛动(Asian-Pacific Oscillation,APO)。APO指数本质上反映了亚洲大陆与太平洋上空大气之间纬向和经向热力差异,也反映了南亚季风区经向热力差异。夏季APO指数(本文来源于《第八次全国动力气象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期刊2013-07-17)

刘舸,赵平,董才桂[8](2013)在《亚洲-太平洋涛动与中国南方地区1月降水异常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NCEP、ERA-40再分析资料和中国160个观测站逐月降水资料,分析了同期和前期亚洲-太平洋涛动(APO)与中国南方地区冬季1月降水异常的关系,并讨论了相应的联系机制。研究发现,1月亚洲-太平洋涛动指数能够很好地反映同期中国南方地区降水异常。亚洲-太平洋涛动的异常变化可能影响对流层低层位势高度场,进而通过影响亚洲中、低纬度地区的对流层低层风场与中国南方地区降水紧密联系。当亚洲-太平洋涛动指数偏低(高)时,对应在东亚南部及其邻近海域对流层低层位势高度偏高(低),东太平洋位势高度偏低(高)。相应地,南海以及华南沿海地区为异常西南(东北)风控制,且该异常风向北逐渐减弱,进而在中国南方地区辐合(辐散),这既有(不)利于暖湿气流向中国南方地区输送,同时也造成了该地区的水汽辐合(辐散),从而导致降水偏多(少)。亚洲-太平洋涛动具有很好的持续性,上一年10月亚洲-太平洋涛动异常可一直持续至当年1月,表现出连续的显着相关特征。因此,其与中国南方地区1月降水异常也具有显着联系,可以作为指示1月中国南方地区降水多寡的一个前兆因子。(本文来源于《气象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董才桂[9](2013)在《冬季亚洲—太平洋涛动的年际变化与东亚气候异常和太平洋海温异常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48-2011年美国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1871-2010年二十世纪月平均再分析产品、1958-2001年欧洲月平均再分析资料、1870-2012年英国HadISST月平均海温资料和1951-2010年中国160个气象观测站月降水量资料等,用经验正交分解方法(EOF)、相关分析和合成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冬季亚洲-太平洋区域的大气遥相关,分析了其年际变化与东亚冬季风及降水异常和太平洋海温异常的联系。主要得到如下结论:(1)通过对1951-2009年美国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1951-2009年二十世纪月平均再分析产品、1958-2000年欧洲ERA-40月平均再分析资料这叁套资料的分析,我们发现冬季在亚洲-西太平洋与中、东太平洋中低纬对流层中上层扰动温度之间的存在着一种反位相变化的“跷跷板”现象,类似于夏季的亚洲-太平洋涛动(Asian-PacificOscillation,APO)现象,我们仍然称为冬季的APO;与夏季APO相比,冬季的位置偏南、偏东。当东亚中低纬对流层中上层(700-200hPa)偏暖(冷)时,中、东太平洋中低纬对流层偏冷(暖),反之亦然。(2)APO指数反映了冬季亚洲与太平洋之间的东西向热力差异。它表现出显着的年际变化特征,功率谱分析表明APO指数有2-7年的周期,小波谱分析表明APO指数在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存在显着的4年左右变化周期,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存在显着的2-4年左右变化周期。(3)当冬季APO指数偏高时,亚洲中高纬度对流层扰动位势高度偏低,而太平洋该纬度带扰动位势高度偏高,在亚洲-太平洋较低纬度也存在一个“跷跷板”,只是位相与中高纬度的位相相反,反映了在对流层上层的东亚大槽位置偏西和东亚热带高压带向北伸展。(4)对应于一个偏高的冬季APO指数,中国南方对流层为一个深厚的异常反气旋系统,此时南方地区盛行异常的偏东北气流,伴随着水汽的辐散,在异常反气旋中心附近的异常下沉运动,于是南方降水偏少,反之亦然。与冬季APO相关联的东亚冬季风和降水的这些异常特征与夏季的不一样,这可能与冬季的东亚平均环流与夏季不同有关。(5)当冬季APO为高指数时,热带外太平洋中部SST偏高,北美沿岸SST偏低,热带西太平洋SST偏高,热带中东太平洋SST偏低,反之亦然。(6)当冬季热带外北太平洋SST偏高时,在热带外大气环流的异常特征与冬季APO很相似;当冬季赤道中东太平洋SST偏高时,在热带外大气环流的异常特征与冬季APO很相似,但反向;当冬季西太平洋SST偏高时,在热带外大气环流的异常特征与冬季APO很相似;当冬季TNPM偏高时,在热带外大气环流的异常特征与冬季APO很相似。(本文来源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期刊2013-04-01)

陈晓龙,周天军,邹立维[10](2013)在《夏季亚洲-太平洋涛动的耦合模式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亚洲-太平洋涛动是夏季欧亚大陆东部(15°—50°N,60°—120°E)与北太平洋上空(15°—50°N,180°—120°W)温度场反相变化的现象。亚洲-太平洋涛动指数由对流层上层(500—200 hPa)温度定义,反映了亚洲-太平洋纬向热力差异。基于一个全球海-气耦合模式FGOALS_gl的20世纪气候模拟试验结果,讨论了其对20世纪亚洲-太平洋涛动指数变化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较之ERA-40再分析资料(1960—1999年),模式很好地刻画出上层温度场的平均态和主导模态的空间型。从趋势上看,模式对北太平洋上空温度的年代际变化和趋势模拟较好,但未能模拟出亚洲东部陆地上空的降温趋势。从频谱分析结果看,模拟的亚洲-太平洋涛动指数2—3,a的年际变率与再分析资料相当,5-7 a周期的变率较弱。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出与亚洲-太平洋涛动指数相关的亚洲季风区气候异常。在20世纪模拟中,外强迫因子会改变耦合系统的年际变率,在自然因子强迫下亚洲-太平洋涛动指数的功率谱向低频方向增强,人为强迫因子的作用则相反。自然强迫因子和人为强迫因子在不同时期对亚洲-太平洋涛动年际和年代际变率的作用不同。在年际变率中人为强迫因子能够控制亚洲-太平洋涛动的变率使其不致过大;在年代际变率中人为强迫因子会增强自然强迫下亚洲-太平洋涛动的变率。模式上层温度的主导模态受ENSO调制,可能影响亚洲-太平洋涛动的年际变率。因此,模式对ENSO模拟能力的缺陷是制约模式对流层上层温度及亚洲-太平洋涛动指数变率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气象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亚洲太平洋涛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对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中国160站的降水观测资料的分析,初步了解了夏季(6—8月)亚洲—太平洋涛动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与我国降水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亚洲大陆对流层中上层温度较高(低)时,太平洋区域对流层中上层的温度便会较低(高),由亚洲大陆和太平洋地区对流层中上层的扰动温度差值可计算出亚洲—太平洋涛动指数,以此来反映亚洲陆地和太平洋地区间纬向和经向的热力差异及它们的变化特征。通过夏季APO与降水间的相关分析发现,当夏季APO指数较高(低)时中国长江以北地区的降水明显增多(减少),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降水则明显减少(增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亚洲太平洋涛动论文参考文献

[1].王星,华维.夏季亚洲—太平洋涛动与东亚气候异常的关系[J].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19

[2].杨华.夏季亚洲——太平洋涛动对我国降水的影响[J].青海气象.2019

[3].陈璐艳,邹燕,刘琪,王凤文.亚洲-太平洋涛动与华南后汛期降水的联系机制[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4].单机坤,梁潇云,吴统文,刘向文,李巧萍.BCC__CSM1.1(m)模式对于夏季亚洲—太平洋涛动的模拟[J].地球物理学报.2018

[5].董才桂,赵平,刘舸,陈军明.冬季亚洲—太平洋涛动年际变率与东亚气候异常[J].应用气象学报.2014

[6].万金红,杨志勇,张葆蔚,刘和平,方宏阳.小五台山油松树轮宽度重建近百年夏季亚洲-太平洋涛动指数[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3

[7].赵平.夏季亚洲-太平洋涛动与气候异常——观测、模拟及预测[C].第八次全国动力气象学术会议论文摘要.2013

[8].刘舸,赵平,董才桂.亚洲-太平洋涛动与中国南方地区1月降水异常的关系[J].气象学报.2013

[9].董才桂.冬季亚洲—太平洋涛动的年际变化与东亚气候异常和太平洋海温异常的关系[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3

[10].陈晓龙,周天军,邹立维.夏季亚洲-太平洋涛动的耦合模式模拟[J].气象学报.2013

标签:;  ;  ;  ;  

亚洲太平洋涛动论文-王星,华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