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莺歌海盆地构造热模拟

南海莺歌海盆地构造热模拟

一、Tectono-thermal modeling of the Yinggehai Basin,South China Sea(论文文献综述)

何春民[1](2020)在《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生烃演化及气源追踪》文中提出琼东南盆地是我国南海北部四大含油气盆地之一,深水区是其目前重要勘探地区,先后在中央峡谷水道砂岩储集体中发现了LS17、LS18和LS25气田,在松南低凸起古潜山储集体中发现了YL8气田。但是,深水区烃源岩特征与生烃演化历史仍不清楚,导致对该区天然气的成因与勘探潜力仍存在较大争议。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系统采集了深水区烃源岩样品,对其开展了详细的地球化学、有机岩石学的和生烃动力学研究,评价了深水区海相与海陆过渡相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生烃潜力,获得了典型烃源岩的生烃动力学参数,解剖了典型油气藏中油气的成因、来源与成藏模式,为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油气勘探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海陆过渡相与海相烃源岩TOC含量普遍小于1%,仅少数海陆过渡相烃源岩达到2%以上。海陆过渡相烃源岩氢指数介于50200 mg/g TOC之间,显微组分以镜质组和惰质组为主,属于典型的III型干酪根;海相烃源岩氢指数较高,主要介于250400 mg/g TOC之间,显微组分以陆源输入的镜质组和腐殖无定形组分为主,但壳质组含量增加,属于II2-III型干酪根。从崖城组到陵水组,从海陆过渡相到海相,显微组分中腐泥组含量上升,且有机质碳同位素值变重,两者大致以-27‰为界。海相烃源岩有机质碳同位素偏重与水生生物利用碳同位素较重的碳酸氢根作为碳源以及陵水组沉积时期大气中CO2浓度显着下降造成陆源C3植物碳同位素变重有关。(2)在50150 MPa压力范围内,压力的增加总体抑制了气体的生成,并且对湿气组分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甲烷。压力增加在增大反应活化能的同时,也会提高反应的频率因子,这与压力增大造成气体膨胀做功增加并且反应体积被压缩导致分子碰撞频率增大有关。在5oC/Ma地质升温速率下,压力每增加50 MPa,进入生气窗的温度大约升高10oC。此外,相同成熟度下压力增大也会导致甲烷碳同位素变轻,与甲烷生成的抑制作用和分子反应机制的改变有关。(3)综合生烃动力学与油气地球化学特征,认为陵水凹陷中央峡谷带天然气为热成因气,主要来自海相烃源岩,而非早期认为的海陆过渡相烃源岩。其中,LS25气田天然气以垂向运移为主,LS18气田天然气以横向运移为主,而LS17气田天然气既有垂向也有横向运移。松南低凸起YL8气田天然气为热成因气与生物气的混合气,热成因气主要来自松南凹陷和宝岛凹陷南部斜坡区的崖城组海相烃源岩,油气以横向运移为主。(4)长昌凹陷WN1井在陵水组钻遇的少量天然气为热成因气,主要来自崖城组海相烃源岩,其缺少工业气流可能与储集质量差或圈闭遭受火山侵入体的破坏有关。除沉积中心之外,长昌凹陷斜坡区大部分崖城组仍处于生气阶段,在高质量储集层发育且火山侵入体影响较小的地区仍有可能发现工业气藏。

董国旗[2](2020)在《琼东南盆地渐新统煤系烃源岩发育、分布与生烃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基于琼东南盆地油气资源丰富且主要来源于渐新统煤系烃源岩的基本事实,采用地球物理学、煤地质学、岩石学、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等基本理论,结合地震、地化、测井、古生物等基本资料,充分吸收前人最新研究成果,在琼东南盆地渐新统开展了煤系烃源岩沉积体系、层序地层、发育与分布、生烃演化等相关内容,由于煤系烃源岩主要发育在崖城组和陵三段,本文将以崖城组、陵三段为主要探讨对象去分析煤系烃源岩的发育、分布与生烃特征。在以下方面获得了创新性的认识:琼东南盆地渐新统崖城组时期以海陆过渡相沉积为主,陵水组时期以滨浅海相沉积为主,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冲积扇相、浅海相、障壁海岸相和无障壁海岸相。通过层序界面的识别追踪,渐新统可划分为2个二级层序和6个三级层序。根据测井煤层识别技术与地震煤层识别技术对勘探程度低的地区进行煤层识别,结合控制煤层发育的古气候、古环境、古构造、基准面升降等因素,预测渐新统煤层主要分布在盆缘、北部坳陷带周缘、中央坳陷带的南缘和北缘,主要发育三角洲、扇三角洲、潮坪成煤沉积环境;陆源海相泥岩的分布与发育受控于多种因素,本文探讨出地形坡度与陆源海相泥岩的分布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并据此预测渐新统陆源海相泥岩主要分布在盆缘、凸起部位和凹陷边缘,发育滨浅海沉积体系。生烃热模拟实验表明渐新统煤系烃源岩目前仍具有较大的生烃潜力;根据盆地模拟技术和镜质体反射率参数重建了琼东南盆地的热演化-埋藏史,展现了渐新统地层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升降,每次沉降对烃源岩来说都是一个增熟的作用,结合热演化特征,可以看出热演化从凸起-凹陷边缘-凹陷中心是一个不断升高的过程,凹陷中心现处于过成熟阶段,以生气为主。通过对煤系烃源岩的分布发育特征、热演化特征、生烃热模拟特征的综合分析,在渐新统预测出3个生烃区带,分别为中央断陷北缘生烃区带、中央断陷南缘生烃区带和北部断陷北缘潜在生烃区带。

赵睿[3](2020)在《含油气盆地演化对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 ——以渤海湾盆地、柴达木盆地、琼东南盆地中的构造沉积现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所在的东亚大陆及其相邻海域,被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所环抱,在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板缘与板内构造复杂交织的区域背景下,频繁遭受挤压、拉伸和剪切作用影响,拥有十分复杂的地貌特征、活跃的地壳变形活动、以及频繁的地震和火山活动。板块运动对我国大陆边缘含油气盆地如渤海湾、柴达木和琼东南盆地等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充分利用地震、测井、岩心和地球化学等资料,从盆地动力学角度,围绕中国大陆边缘含油气盆地新生代沉积和构造演化对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这一科学问题,以三个盆地作为三个切入点分别揭示了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渐新世东营组“双强作用”与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运动、柴达木盆地冷湖地区渐新世上干柴沟组物源突变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运动、琼东南盆地北部晚中新世以来陆架边缘不对称沉积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运动叠加作用等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响应关系。解释上述特征性构造沉积现象的深部动力成因机制,继而分析我国大陆周缘板块运动所产生的伸展、挤压和走滑等不同深部动力背景下,渤海湾盆地、柴达木盆地和琼东南盆地相应的构造和沉积充填演化、油气分布的差异性特征;进而阐明新生代我国大陆边缘含油气盆地的形成演化对大陆周缘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位于中国东部渤海湾盆地西北部的南堡凹陷,近几年有可观的油气发现。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南堡凹陷渐新世东营组时期(Ed,28.5-23.8Ma)强烈断陷和强烈拗陷引起的强烈沉降作用进行刻画。采集南堡凹陷地区钻井岩心,通过地球化学方法对新生代玄武岩样品主、微量元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玄武岩母岩岩浆经历了可以忽略不计的地壳混染、轻度分离结晶过程,并且以强烈的U、Pb、Sr和Ti元素正异常,低Rb/Ba和Rb/Sr比值为特征。南堡凹陷东营组玄武岩还具有以下特征:亚碱性、E-MORB型(enriched mid-ocean ridge basalts)稀土配分模式,母岩岩浆来自部分熔融较高(30%-50%)的石榴二辉橄榄岩带和部分熔融程度较低(3%-15%)的石榴石+尖晶石二辉橄榄岩过渡带的混源岩浆房。而南堡凹陷沙河街组和馆陶组时期的岩浆或中国东部其它地区东营组时期的岩浆特征有所不同:碱性、轻稀土元素富集,配分模式呈OIB型(oceanic island basalts),它们的岩浆来自于熔融程度低于5%的石榴石+尖晶石二辉橄榄岩过渡带岩浆房。结合前人对东北亚深部地幔转换带(mantle transition zone,MTZ)之上的形成于30Ma左右的地幔楔(mantle wedge)的研究,认为新生代太平洋滞留板片引起了软流圈扰动和上涌,并提高了幔源岩浆房部分熔融程度;而在此背景下,华北克拉通的薄弱区,如南堡凹陷所在的郯庐断裂带将会重新活跃并容易被改造破坏;所以,南堡凹陷东营组强烈拗陷和强烈断陷所造成的“双强作用”,以及活跃的火山作用都是对深部新生代太平洋滞留板片的复杂响应。此外,在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产生的挤压作用影响下,黄骅坳陷东营组时期的沉降中心转移至南堡凹陷,东西向断裂受南北拉张作用而活动强烈,也是“双强作用”的成因之一。位于青藏高原北端的柴达木盆地清晰记录了新生代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历史。本次研究报道了始新世末—渐新世初期柴达木盆地北缘冷湖构造带沉积和构造记录中的右旋现象,该现象被解释为阿尔金断裂左行走滑的结果,证据如下:首先,物源方面,重矿物组合特征指示方向从西南转向西,顺时针旋转约45°;其次,倾角测井和地震反射特征指示古水流方向,顺时针旋转了约25°;再次,冷湖构造带内东—西走向断层活动性减弱,北西—南东走向断层活动性显着增强。砂岩百分含量显示,冷湖构造带沉积物供给强度从始新世的持续减弱到渐新世突然增强,与断层活动性的变化同步。本次研究结果认为,青藏高原北部对印度—欧亚板块的碰撞,包括初始碰撞和完全碰撞都有着同步响应。渐新世末期,印度—欧亚板块完全碰撞引起的远程效应,使阿尔金断裂重新活化,开始左行走滑并在柴达木盆地产生北东向挤压应力分量,在祁连山前的冷湖地区发生顺时针旋转,控制构造应力场及物源发生相应右旋现象。位于中国南海西北部的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边缘,晚中新世以来堆积了不对称陆架—陆坡斜坡体。本次研究通过二维地震资料对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陆坡斜坡体形成所需的古沉积物通量进行了计算,其结果与临近的海南岛所能提供的古沉积物通量相比,前者约为后者的3至17倍。这一巨大的差别指示琼东南盆地陆架边缘上的沉积物不仅仅来自于海南岛,反而更像是来自于一个更大的物源体系。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边缘西段与东段相比,有着更为强烈(数十千米)的西南向迁移特征,东段则仅有1到2千米,指示一个集中于西段的强大物源体系的注入造成了琼东南陆架斜坡体高度不对称生长。结合琼东南陆架之上尤其是中新世末期以来沉积物的细粒岩性特征,推测其主要来自红河物源并以沿岸流的形式由北部湾陆架向东南搬运。本研究建立了一个富泥质环境下陆架—陆坡不对称斜坡体的堆积模式,即高水位时期绝大部分斜坡沉积体在同沉积下降的陆架上以浮泥形式斜向扩散。这一长期的(约107年)横向不对称堆积机制与世界其它地区源—汇沉积体系中的沉积物斜向搬运方式有所差别。本研究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对受新生代及现代海平面升降影响的富泥质陆架环境中沉积物斜向搬运和扩散现象的首次报道。此外,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不对称斜坡体的堆积,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和太平洋板块俯冲活动的叠加作用有关。约10.5Ma红河断裂带开始右行走滑并在5.5Ma左右进入高潮,导致红河物源沉积物供给增大,同时产生的构造应力叠加在琼东南盆地西北部已有的东西向断裂之上发育走滑拉分活动,引起西部基底加速沉降产生巨大可容纳空间,沉积了巨厚黄流组、莺歌海组和乐东组地层。总体上,印度—欧亚板块陆—陆碰撞过程的持续进行,造成青藏高原的隆升及其周围块体向四周挤出,该过程产生侧向推挤作用迫使中国大陆整体向东运动。自此中国大陆形成了一个以青藏高原隆升运动为动力源头,沿构造应力场呈扇状向东缘发散的统一体。中国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块具有连续的地壳运动特征。该整体过程产生的挤压应力作用和太平洋等板块的运动作用产生复合效应,在早期拉张、挤压和走滑应力场上叠加,控制已形成的渤海湾、柴达木和琼东南盆地的演化,在各自盆地构造变形和沉积充填过程中形成特征性构造沉积现象作为响应。

熊萍[4](2019)在《南海西北部陆缘晚更新世以来古地貌重建及沉积响应研究》文中提出大陆边缘沉积物记录了高频古气候和古环境信息,是认识海陆相互作用区域地貌演化历史、沉积充填响应过程的最佳载体。对第四纪尤其是末次盛间冰期旋回古地貌及沉积响应研究除了帮助人们认识过去米兰科维奇旋回主导的海平面变化周期内地貌演化历史及沉积响应特征外,同时也为探究南海西北陆缘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提供了背景研究基础。南海西北陆缘地处低纬度地区,在宽阔的陆架上完整地保留了高分辨率海平面变化周期内的沉积序列,是研究受海平面变化控制下古地貌演化及沉积响应的天然实验室。本论文以南海西北陆缘为研究对象,基于全球海平面变化数据、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二维地震剖面和钻孔岩心数据,重建了末次盛间冰期旋回中关键的高海平面时期(MIS5、MIS 3、MIS 1)和低海平面时期(MIS 4、MIS 2)的古地貌,进一步丰富了晚更新世以来南海西北陆缘古地貌演变机制的研究;其次,论文重点讨论了大陆边缘沉积物在MIS 4-MIS 2期间的沉积响应记录,刻画了其沉积分布特征与响应规律,分析了沉积响应的影响因素。同时,利用形态动力学模型精细刻画了研究区在海平面变化、古气候、洋流以及季风作用的共同影响下海南三角洲动态形成过程并提出了控制其形成的主要因素。论文获得如下主要认识:(1)南海西北陆缘末次盛间冰期-冰期古地貌特征不仅揭示了海岸线的前进与后撤过程,也记录了陆源碎屑随大型河流搬运时发生前积与退积作用的响应过程。南海西北陆缘以及整个南海晚在更新世末次冰期古地貌随着相对海平面的上升或下降,经历了扩张→收缩→再扩张→再收缩的演变过程,大陆架发生多次海陆交替转换。研究认为南海西北陆缘在末次冰期-间冰期期间的古地貌变化是南海及周缘地区变化最为剧烈、与海平面变化及沉积响应的关系最为紧密的地区。在MIS 5e(123 Kyr B.P.)时期南海相对海平面处于最高位,海岸线普遍向陆地方向回撤,北部湾在这一时期扩大了约2.5×104km2,但海底地形比较平缓。此时,南海海域面积面积最大约为3.6×106km。冰期MIS 4晚期阶段(66 Kyr B.P.),北部湾完全暴露为陆地,海南岛和华南大陆在这一时期连为一体,莺歌海海域大部也高出现代海平面以上,两者均表现为平缓的近海平原,可能广布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间冰期MIS 3时期,莺歌海海岸线距现今海岸线50-100km,北部湾海岸线距现今海岸线约110km,莺歌海与北部湾呈C型环绕海南岛分布。海南岛在这一时期与华南大陆连为一体,在整个南海西北部地区是地形最高的地区,对南海西北部陆架区海南三角洲的发育扮演了主要角色。MIS 2冰期,南海西北部主要以陆架斜坡、深海平原为特征,水深>1000 m;陆架北东向延伸,宽度较小(<15 km),相比间冰期明显收缩。北部湾和莺歌海此时为陆地近海平原环境,西沙群岛大面积出露。此时,也是南海面积最小阶段,面积约为1.6×106km,比末次盛间冰期最大面积相差2.25倍。(2)层序地层及残余地层厚度分析显示,末次冰期海平面变化控制了南海西北陆缘海相沉积体系垂向沉积发育模式,是控制海南三角洲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对研究区地层进行层序地层划分,识别出最大海泛面MIS3、不整合面R2(65 Kyr B.P.)和R1(56 Kyr B.P.)。R2界面对应了广泛发育于其他大陆边缘的MIS 4不整合界面,界面发育下切水道,形成于末次冰期低海平面时期;最大海泛面MFS形成于MIS3海平面高位期,不整合面R1形成于MIS3-MIS2之间,同样具有大量下切水道的特征。明显的下切水道特征与基于DEM提取的河流网络相一致,这些水道连接到海南岛西海岸,成为海南三角洲主要物源供给通道之一。研究区地震剖面中识别出沉积单元DU1和沉积单元DU2,其中DU2是以R2为底界面,R1为顶界面限制的海南三角洲沉积体系。在垂向上,沉积相从下到上随着海平面变化,依次为以泥和粉砂为主的前三角洲相→以粉砂和砂为主的低能环境下形成的三角洲前缘相→以砂和薄砂互层的三角洲前缘相→以河道沉积相为主的相对高能环境,分别对应了MIS 4-MIS 3海平面上升时期形成的海侵体系域TST→MIS 3高海平面时期形成的高位体系域HST→MIS 3-R1海平面下降引起强制海退而形成的下降体系域FSST→MIS 3-R1海平面上升期形成的高位体系域HST。残余地层厚度分析显示,南海西北陆缘在海南三角洲形成时期(R2-R1)沉积速率非常高,为形成海南三角洲提供了必要条件。残余厚度显示R1-R0主要分布于海南岛的西侧与南侧,地层厚度基本<30m。整体而言,R1-R0之间的残余地层厚度具有自北西方向向南东方向依次增大的趋势,在海南三角洲范围内,沉积中心位于其东南边缘,靠近海南岛而远离红河河口三角洲和越南大陆边缘。这一时期的平均沉积速率基本<5.3×10-44 m/yr,局部地区可达到1.1×10-33 m/yr。R2-R1界面之间的残余地层厚度与R1-R0时期的相比,空间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残余地层的空间分布环绕海南岛呈C型分布,残余地层最大厚度>60 m,其它地层残余厚度>30 m的区域绕过海南岛南部(三亚)延伸到海南岛东南部,表明海南三角洲的形成主要受海南岛陆源碎屑的输入的影响。海南三角洲具有较高的沉积速率,最高值>7.0×10-33 m/yr,研究区约有一半海域沉积速率>3.3×10-33 m/yr。(3)地层回剥法获得的R1和R2这两个时期的古地貌特征反映海南三角洲存在由北向南、向东逐渐迁移的趋势,表明来自海南岛的陆源碎屑是控制三角洲发育、地貌形态演变的关键因素之一。结果显示随着相对海平面的上升,海岸线在华南大陆边缘、越南陆缘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后撤,在海南岛则表现不显着。另一方面,R2时期存在的北东-南西走向与北西-南东走向海底“洼槽”在R1时期已经基本消失,后者仅残存于莺歌海最南缘。但是莺歌海海域北东-南西轴向分布的海水等深线样式仍然存在,这些特征表明海南三角洲的发育显着的改变了南海西北部莺歌海-琼东南海域的地貌形态。(4)形态动力学模型表明,来自海南岛的沉积物在海南岛西南河口卸载,成为这一时期海南三角洲的主要物源,红河的贡献较少。南海西北陆缘末次冰期三维环流揭示了西北陆缘冰期存在弱流速的冬季气旋环流和夏季反气旋环流,这种环流模式有利于堆积物在北部湾内部特别是在环流中心沉积。在大型季风驱动环流、浮力驱动的河流羽流与潮流之间的动力相互作用下,对南海西北陆缘净输沙起主导作用。砂体运移模拟结果显示沉积物物源除来自海南岛以外,还有少部分可能来自红河。红河输沙向古三角洲的主要输沙途径有两条,一条是冬季输沙的西部输沙通道,另一条是夏季输沙的东部输沙通道。模拟河载泥沙淤积10年后的情况显示,南海西北陆缘R2时期河流流量形成了两个大型沉积体,一个位于北部湾北部陆架河口,物源主要来自红河;另一个是位于海南岛西南海岸的海南三角洲,海南三角洲是南海西北陆缘这一时期最大的沉积体,其物源主要来自海南三角洲,红河的贡献较少,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吻合。(5)综合分析认为海平面变化、河流卸载以及亚洲季风演化决定了南海西北陆缘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作用发生,控制了南海西北陆缘独特的古地貌格局。综合高频层序地层学分析、残余厚度分析、关键时期R2和R1古地貌重建、古水道分析以及低海平面R2时期的形态动力学模型建立结果,认为海南三角洲形成于全球海平面快速上升阶段,在以海南岛物源为主(此时红河的贡献较少),通过海南岛西南海岸河流,大量沉积物供给(证据来源于较高的沉积速率)的背景下形成于海南岛西南海岸。末次冰期弱季风事件(夏季季风减弱冬季季风增强)以及来自气候再分析证据(海南岛在冬季季风加强的作用下降水量反而增加)说明南海岛在MIS4/3转换时期风化剥蚀作用增强,导致大量沉积物卸载到西北陆缘,在短时间内形成了海南三角洲。由此可见,海平面变化、河流卸载以及“弱季风”事件导致的风化剥蚀作用增强是影响南海西北陆缘这一时期古地貌和沉积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

雷川[5](2019)在《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高热背景对深水区储层质量的影响》文中认为目前海洋深水区已经成为全球油气勘探的热点领域。我国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深水区生、储、盖配套良好,是未来南海北部重要的油气勘探远景区。珠江口盆地大地热流由北向南从正常值到高热流,这与岩石圈厚度、地温梯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然而,高热背景对盆地内砂岩储层的影响仍不明确。此外,白云凹陷的断裂活动和底辟构造及其伴生的深部CO2上涌、充注对储层的影响尚不清楚。高地温梯度对成岩作用及储层储集性能的影响以及该背景下优质储层发育机制仍属于研究的薄弱环节,也制约着下一步的勘探部署。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根据白云凹陷深水区受热机制的不同,本研究首次将白云凹陷深水区储层划分为两种类型:(1)历史上受到岩浆作用、断裂作用、底辟作用影响的地区,该区地层所经历的最高地温大于现今地温,即受到“异常热”影响的储层;(2)地质历史上未受到过岩浆作用、断裂作用、底辟作用影响的地区,即受“正常热”影响的储层。再根据地温梯度将后者区分为:低地温梯度(<4℃/100m)区和高地温梯度(>4℃/100m)区。针对研究区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文通过常规薄片,荧光薄片,阴极发光薄片和铸体薄片的显微镜下观察鉴定与定量统计为基础,结合扫描电镜、XRD矿物成分分析、孔隙度与渗透率、图像孔喉观察与测定、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地震剖面解释等多种分析测试手段。做了下列三方面的对比研究:(1)高、低地温梯度区砂岩原始组构的差异;(2)高、低地温梯度区成岩作用和储层质量的差异;(3)受CO2充注影响的储层与不含CO2储层的物性差异的对比研究。然后综合受“正常热”和“异常热”影响区储层的特征,总结高热背景影响储层质量的机制。首先,认识到不同地温梯度区相同地层组由砂岩原始组构造成的储层物性的差异不显着。即在高、低地温梯度区,同一地层组砂岩岩石类型基本一致,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均随着刚性颗粒含量增加的而增大,随着塑性颗粒含量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斜长石含量的减少孔隙度有所增加。高、低地温梯度区,同一地层组砂岩粒度参数与物性的关系基本一致。在高、低地温梯度区,储层中杂基含量与最大面孔率均呈反相关关系。其次,受“正常热”影响的储层,高地温梯度区砂岩的最大孔隙度和最大渗透率随着埋藏深度和地层温度的增加而迅速减少,而低地温梯度区则缓慢减小。地层温度是通过改变颗粒的抗压强度,改变矿物的溶解度,改变粘土矿物的转化速率,影响碳酸盐胶结物的形成等方式来影响成岩作用的进程,从而影响储层的储集性能。结合研究区不同地温梯度区的埋藏史和地壳拉张减薄历史的对比,提出了温度-时间控制了储层物性随埋深/温度增加而减小的速率,合理解释了不同地温梯度区储层物性演变的差异。再次,白云凹陷及其周缘地区发现的大部分CO2属于无机成因,少量为有机成因CO2气体。导致“异常热”的岩浆、底辟和断裂活动使深部物质穿层流动到上部储层中,深部物质及其携带的热量对砂岩储层进行改造,其中CO2是深部物质的典型代表。底辟构造对于白云凹陷CO2的分布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深部热流体与CO2注入储层后引起片钠铝石、铁白云石和高岭石等矿物的沉淀,以及长石等硅酸盐矿物和方解石等碳酸盐矿物的溶蚀溶解是影响受“异常热”区储层质量的直接原因。总之,在沉积作用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较低的地温梯度有利于储层孔隙的保存,使得深部地层中形成并保存有较高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有利储层;地层温度越高越不利于孔隙的保存;“异常热”造成的CO2充注产生的建设性作用主要是长石和方解石等矿物的溶蚀作用,其破坏性作用主要是铁白云石、片钠铝石和高岭石等矿物的的胶结作用,本研究区CO2充注对储层的建设性作用大于破坏性作用。

吴鲁林[6](2019)在《南中国海地壳热均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南中国海是位于太平洋西南边缘最大的边缘海,地处太平洋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和亚欧板块的关键位置。受特提斯构造域作用的影响,南海地质作用十分复杂。为能更好的了解南中国海的热状态和演化过程,更好的了解地壳高程变化以及大尺度热均衡与否,本文开展了对于其热均衡状态的研究。为方便研究,根据南海地区的构造特点大致分类,抽取出8个构造单元进行研究,分别是北部湾盆地、珠江口盆地、琼东南盆地、台西南盆地、西沙地块、西南次海盆、礼乐盆地、南沙海槽-文莱沙巴盆地。归纳南中国海地壳主要构造单元的P波波速结构。根据Hasterok和Chapman提出的波速(Vp)—密度(ρ)转换方法,将南中国海各构造单元的地壳P波波速结构转化为密度结构。通过总结穿过各构造单元的地震剖面,以及处理南中国海各构造单元的热流值数据、观测高程数据和校正高程数据,利用波速(Vp)—密度(ρ)转换方法计算构造单元地壳的密度。算取校正后高程值与构造单元的热流值,投图到“标准”热均衡曲线上发现:北部湾盆地、珠江口盆地、琼东南盆地、台西南盆地、西沙地块、西南次海盆、礼乐盆地、南沙海槽-文莱沙巴盆地基本处于热均衡状态。数据显示,北部湾盆地平均地壳密度是2753±9 kg/m3;珠江口盆地平均地壳密度是2780±10kg/m3;琼东南盆地平均地壳密度是2740±10 kg/m3;台西南盆地平均地壳密度是2618±10 kg/m3;西沙地块平均地壳密度是2651±9 kg/m3;西南次海盆平均地壳密度是2883±12 kg/m3;礼乐盆地平均地壳密度是2655±12 kg/m3;南沙海槽-文莱沙巴盆地平均地壳密度是2660±10 kg/m3。总体上,南中国海各构造单元的平均密度低于全球平均值。

魏国齐,李剑,杨威,谢增业,董才源,佘源琦,马卫[7](2018)在《“十一五”以来中国天然气重大地质理论进展与勘探新发现》文中指出中国天然气地质理论的发展与勘探发现相辅相成。"十一五"以来,中国天然气地质理论取得多方面重大进展,主要体现在7个方面,具体包括基础地质理论研究进展2项:(1)高演化煤系源岩、原油裂解气、生物气3类天然气生成机理得到深化,分别形成煤系源岩裂解生气模式、腐泥型有机质全过程生烃模式、生物气接力生气模式;(2)原油裂解气与干酪根裂解气、聚集型原油裂解气与分散型原油裂解气、有机成因气与无机成因气、煤型气与油型气等多种类型天然气成因鉴别理论得到进一步完善。大气田成藏地质理论进展5项:(1)创新提出了古老碳酸盐岩"五古控藏"成藏理论;(2)发展深化了克拉通盆地、前陆盆地及裂谷盆地致密砂岩气成藏理论;(3)建立了超深弱变形区"三微输导、近源富集、持续保存"成藏模式;(4)发展完善了以生烃断槽为基本单元的断陷盆地火山岩气藏成藏理论;(5)系统深化了海域高温超压和深水天然气成藏理论。天然气地质理论的进展推动了多项勘探新发现,古老碳酸盐岩成藏理论引领了中国单体储量规模最大的气田四川盆地安岳大气田的勘探;前陆冲断带致密砂岩气成藏新认识在库车形成中国首个超深层万亿立方米大气田;超深层礁滩气藏成藏理论指导了中国埋藏最深的生物礁气田元坝气田的勘探;海域成藏理论指导了中国南海海域自营区最大气田东方13-2气田以及深水勘探领域陵水17-2千亿立方米大气田的重大发现。

张佳星[8](2018)在《琼东南盆地断裂构造分析和模拟》文中研究说明南海的油气藏资源约占我国总资源量的三分之一,其中大部分资源蕴藏于深水区。自2010年在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深切谷带发现天然气藏以来,琼东南盆地作为我国南海深海油气资源开发的热点之一,是重要的油气产区,对琼东南盆地结构和构造演化过程研究,有助于推进南海深水区油气勘探进程。本文以琼东南盆地为研究区域,结合盆地地球物理资料及地震剖面图特征解析,对琼东南盆地区域构造差异及凹陷内部断裂系统的构造演化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结合前人对盆地构造演化提出的观点和区域构造特征,本文共设计了9组物理模拟实验,分别从基底岩性对断裂组合发育的影响、先存控凹断裂的构造演化过程、先存断裂对区域凹陷演化和断裂分布的影响几个方面进行实验模拟,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1)裂陷盆地的先存断裂位置和走向影响区域凹陷的演化和平面展布。在先存断裂影响的区域演化形成地堑构造,在未受到先存断裂影响的区域则演化形成地垒构造;先存断层发育为凹陷边界的正断层,凹陷内部的断层走向与控凹断裂的走向一致。(2)韧性基底的上覆地层拉伸演化为复式半地堑构造,而刚性基底的上覆地层呈铲状半地堑构造。位于凹陷内部发育的二级断层和三级断层倾向还受到基底刚、韧性的影响,刚性基底上部凹陷内主要发育与伸展应力相同倾向的正倾向断层,韧性基底上部则发育多组倾向相反的断层。位于盆地中部——盆地东部的宝岛凹陷北部和南部发育有多条二级、三级断层,位于中西部的松南凹陷北部为2号控凹断裂,南部发育有少量NNW倾向的二级断层。

林永昌[9](2018)在《琼东南盆地L凹陷中新统储层特征及优质储层成因》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陆上勘探研究的不断深入,深水盆地逐渐成为勘探研究的重点,本文以琼东南盆地L凹陷中新统储层为研究对象,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综合利用X-衍射、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以及水热模拟实验等手段,利用铸体薄片、录井、测井以及分析化验等资料,从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成岩作用特征以及储集空间特征四个方面对研究区储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明确了研究区储层特征,另外设计了一系列水岩模拟实验,结合研究区储层特征,明确了高温超压对储层质量的影响以及优质储层主控因素。L凹陷发育中央峡谷水道和海底扇两种沉积体系,分为三种类型的温压场,分别为高温常压、高温超压和高温强超压,研究区储层储集空间主要是原生孔隙和溶蚀形成的次生孔隙,其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以及溶解作用。研究区储层中共识别出“三期”烃类和“一期”CO2充注,结合成岩相的储层演化定量分析,可以得到不同温压场储层的演化模式:高温常压储层压实减孔较弱,晚期硅质溶蚀提供次生孔隙,高温超压及强超压储层压实减孔明显,早期长石和晚期碳酸盐蚀形成次生孔隙的。通过设计一系列有机酸与石英、长石单矿物的水-岩模拟实验,证实了有机酸能够在高温超压条件下和矿物反应形成次生溶孔。L凹陷中新统储层质量受成岩作用以及高温超压的地下环境影响,压实作用为破坏性成岩作用,有机酸溶蚀是次生孔隙的主要贡献者,是储层的最主要建设性成岩作用,高温常压储层主要是以石英的粒间溶蚀为主,高温超压和强超压储层则以长石的粒内溶蚀为主;超压能使储层产生微裂缝,增大储层孔隙度,高温能促进石英和长石的溶蚀,且温度越高,溶蚀程度越大,高温超压还可以承受部分上覆地层的压力,能够有效减缓压实作用,保护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有效改善储层物性。在高温超压储层中,有机酸溶蚀是最主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在高温强超压储层中超压保孔是最主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且随着超压的增强,超压保孔作用增大。

张强,吕福亮,贺晓苏,王彬,孙国忠[10](2018)在《南海近5年油气勘探进展与启示》文中研究指明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南海最新收集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并对典型油气田进行解剖,同时结合南海油气地质背景,对南海周边国家近5年油气勘探进展与趋势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1)南海新发现油气藏主要分布于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琼东南盆地、莺歌海盆地和南海中南部湄公、万安、曾母和文莱沙巴等盆地;(2)以三角洲、扇三角洲砂岩为储层的构造油气藏发现数量最多,但以深水沉积体为储层的岩性油气藏累计储量最大;(3)油气主要富集于中中新统,其次为上新统与上中新统。研究结果表明:(1)深水区已逐渐成为南海下一步勘探主战场和新增储量接替区;以深水沉积体为储层的岩性油气藏和以生物礁为储层的岩性油气藏已成为南海新增储量的主要贡献者。(2)直接位于源上或源侧的中新统生物礁是南海中南部盆地最为现实的勘探目标,前古近系潜山油气藏是南海西北部重要的潜在勘探目标;差异压实岩性体与上倾尖灭体是陆坡深水区深水沉积体相关油气藏的主要圈闭类型。

二、Tectono-thermal modeling of the Yinggehai Basin,South China Se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ectono-thermal modeling of the Yinggehai Basin,South China Sea(论文提纲范文)

(1)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生烃演化及气源追踪(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勘探现状
        1.2.2 烃源岩研究现状
        1.2.3 压力对有机质生烃演化作用的影响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工作量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3.3 完成的工作量
    1.4 取得的创新性认识
第2章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地质概况
    2.1 盆地基底结构
    2.2 新生代盆地构造演化
    2.3 中央峡谷的形成机制
    2.4 超压体系形成机制
第3章 烃源岩地球化学与有机岩石学特征
    3.1 实验方法
        3.1.1 样品清洗处理
        3.1.2 有机地球化学分析
        3.1.3 有机岩石学分析
        3.1.4 主微量元素分析
    3.2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与类型
        3.2.1 有机质丰度
        3.2.2 HI指数与生烃潜力
    3.3 典型烃源岩有机岩石学特征
        3.3.1 崖城组海陆过渡相样品有机岩石学特征
        3.3.2 崖城组浅海相样品显微组分
        3.3.3 陵水组浅海相样品有机岩石学特征
    3.4 不同地层有机质碳同位素分布特征
        3.4.1 崖城组样品有机质碳同位素分布特征
        3.4.2 陵水组样品有机质碳同位素分布特征
        3.4.3 三亚组样品有机质碳同位素分布特征
        3.4.4 有机质碳同位素变化规律与主控因素
    3.5 烃源岩形成古环境与发育模式
        3.5.1 生物标志物与沉积环境
        3.5.2 主微量元素组成特征
第4章 海陆过渡相与海相烃源岩生烃动力学特征
    4.1 研究样品与实验方法
        4.1.1 研究样品
        4.1.2 热模拟实验与产物分析
        4.1.3 生烃与甲烷碳同位素分馏动力学参数拟合
    4.2 不同烃源岩生烃动力学特征
        4.2.1 崖城组烃源岩生烃动力学特征
        4.2.2 陵水组烃源岩生烃动力学特征
    4.3 压力对烃类气体生成的影响
        4.3.1 压力对烃类气体生成量的影响
        4.3.2 压力对生烃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4.4 甲烷碳同位素分馏动力学特征
        4.4.1 不同类型烃源岩甲烷碳同位素分馏特征
        4.4.2 压力对不同类型烃源岩甲烷碳同位素分馏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4.4.3 甲烷碳同位素组成控制因素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典型凹陷生烃动力学与成藏特征
    5.1 陵水凹陷天然气生成与成藏特征
        5.1.1 石油地质背景
        5.1.2 天然气与凝析油地球化学特征
        5.1.3 天然气成藏时间
        5.1.4 天然气生成动力学模拟与天然气来源
    5.2 松南低凸起天然气成因与成藏
        5.2.1 石油地质背景
        5.2.2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5.2.3 天然气生成动力学模拟与天然气来源
    5.3 长昌凹陷天然气成因与成藏
        5.3.1 石油地质背景
        5.3.2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5.3.3 生烃动力学特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主要认识、结论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崖城组与陵水组样品元素地球化学参数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琼东南盆地渐新统煤系烃源岩发育、分布与生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选题依据和立论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法、路线
    1.4 主要工作量、认识与创新点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位置
    2.2 构造背景
    2.3 地层特征
    2.4 岩浆活动特征
3 沉积相与层序地层学特征
    3.1 渐新统沉积相标志分析
    3.2 渐新统沉积相发育与演化
    3.3 渐新统层序地层特征
4 煤系烃源岩发育与分布
    4.1 煤系烃源岩的二元结构
    4.2 煤(炭质泥岩)发育与分布特征
    4.3 陆源海相泥岩发育与分布特征
5 煤系烃源岩热演化特征与有利生烃区带预测
    5.1 渐新统煤系烃源岩生烃热模拟特征
    5.2 渐新统煤系烃源岩热演化特征
    5.3 有利生烃生烃区带预测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含油气盆地演化对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 ——以渤海湾盆地、柴达木盆地、琼东南盆地中的构造沉积现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
        1.1.1 选题的来源
        1.1.2 选题的目的
        1.1.3 选题的科学意义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1.2.1 盆地动力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2 我国大陆边缘含油气盆地动力学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4 资料使用情况和主要工作量
        1.4.1 资料使用情况
        1.4.2 完成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中、新生代板块构造与中国含油气盆地
    2.1 中国大陆板块构造格局及周缘板块运动
        2.1.1 中国大陆板块构造格局
        2.1.2 太平洋板块运动特征
        2.1.3 印度板块运动特征
    2.2 中国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
        2.2.1 东部拉张型(裂谷)盆地
        2.2.2 西部挤压型(前陆)盆地
        2.2.3 过渡派生型(走滑)盆地
第三章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双强作用”——对太平洋板块运动的响应
    3.1 南堡凹陷区域地质概况
    3.2 南堡凹陷东营组强断陷、强拗陷复合作用——“双强作用”
        3.2.1 强断陷活动特征
        3.2.2 强拗陷活动特征
        3.2.3 南堡凹陷东营组“双强作用”的独特性
    3.3 “双强作用”与新生代西太平洋板块俯冲
        3.3.1 南堡凹陷新生代玄武岩样品采集、处理
        3.3.2 玄武岩样品主、微量元素分析
        3.3.3 南堡凹陷新生代玄武岩源区及岩浆演化讨论
        3.3.4 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3.3.5 “双强作用”成因分析
第四章 柴达木盆地冷湖地区物源方向变化——对印度板块运动的响应
    4.1 冷湖地区区域地质概况
    4.2 冷湖地区渐新世物源方向变化
        4.2.1 重矿物组合指示古物源方向变化
        4.2.2 倾角测井特征指示古水流方向变化
        4.2.3 砂岩百分含量指示古沉积物供给强度、方向变化
    4.3 冷湖地区古近纪构造演化特征
        4.3.1 地震数据解释和构造几何学分析
        4.3.2 主干断层识别
        4.3.3 断层活动性特征
        4.3.4 基于地震反射特征的古水流方向恢复
        4.3.5 构造应力场变化
    4.4 柴达木盆地对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响应
        4.4.1 对印度—欧亚板块初始碰撞的响应
        4.4.2 对印度—欧亚板块完全碰撞的响应
第五章 琼东南盆地新近系巨厚陆架边缘沉积体——对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运动叠加作用的响应
    5.1 琼东南盆地区域地质概况
    5.2 琼东南盆地新近纪陆架边缘斜坡体
        5.2.1 数据和方法
        5.2.2 海南岛河流沉积物携载量
        5.2.3 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边缘斜坡体沉积物供应量
        5.2.4 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边缘斜坡体形成所需沉积物通量与海南岛沉积物供给量不匹配现象
        5.2.5 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边缘斜坡体沉积物来源
    5.3 陆架—陆坡斜坡体的“斜向”堆积模式
    5.4 陆架边缘巨厚沉积体构造控制因素
第六章 板块运动对中国含油气盆地新生代沉积与构造演化的影响
    6.1 中国大陆构造变形及地壳运动特征
    6.2 中国大陆新生代构造运动深部动力机制
    6.3 含油气盆地演化对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
    6.4 盆地构造与沉积对板块运动响应的方式与识别标志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4)南海西北部陆缘晚更新世以来古地貌重建及沉积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论文选题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末次盛间冰期旋回全球海平面变化
        1.2.2 数字高程模型(DEM)在恢复大陆边缘古地貌的应用
        1.2.3 高频层序地层学及大陆边缘第四纪海平面变化的沉积记录
        1.2.4 形态动力学模型对古地貌演化过程研究的应用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体系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论文研究的研究思路与技术方法
    1.4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1.4.1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1.4.2 论文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1.4.3 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南海西北陆缘结构与构造特征
        2.1.1 南海西北陆缘结构与构造演化
        2.1.2 南海西北陆缘的构造单元组成
        2.1.3 南海西北陆缘古近纪与新近纪沉积序列
    2.2 南海西北部第四纪沉积特征
        2.2.1 南海西北部陆缘第四纪沉积序列
        2.2.2 南海西北陆缘现代河流体系
        2.2.3 海南岛三角洲
    2.3 南海西北部第四纪地形地貌
        2.3.1 南海西北部现今地形地貌形态
        2.3.2 南海西北部第四纪地形地貌
    2.4 南海气候与海洋学特征
        2.4.1 末次冰期-间冰期循环
        2.4.2 南海季风系统
        2.4.3 南海水温特征
        2.4.4 南海盐度和密度特征
        2.4.5 南海洋流特征
第三章 数据来源及方法
    3.1 数据来源
        3.1.1 GEBCO数据
        3.1.2 海平面变化数据
        3.1.3 地震数据
        3.1.4 水动力模型数据
    3.2 古地貌重建模型与原理方法
        3.2.1 基于ArcGIS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重建古地貌
        3.2.2 基于DEM数据河流网络特征提取
        3.2.3 基于地层回剥法重建古地貌
        3.2.4 基于形态动力学模型对沉积响应的约束
第四章 基于DEM模型及海平面变化对晚更新世以来南海古地貌的约束
    4.1 晚更新世以来(MIS2-MIS5)南海古地貌特征
        4.1.1 MIS5e时期南海及周缘地区古地貌特征
        4.1.2 MIS4 时期南海及周缘地区古地貌特征
        4.1.3 R2 时期南海及周缘地区古地貌特征
        4.1.4 MIS3 时期南海及周缘地区古地貌特征
        4.1.5 R1 时期南海及周缘地区古地貌特征
        4.1.6 MIS2 时期南海及周缘地区古地貌特征
    4.2 南海西北陆缘古地貌特征
        4.2.1 MIS5e时期南海西北部古地貌特征
        4.2.2 MIS4 时期南海西北部古地貌特征
        4.2.3 R2 时期南海西北部古地貌特征
        4.2.4 MIS3 时期南海西北部古地貌特征
        4.2.5 R1 时期南海西北部古地貌特征
        4.2.6 MIS2 时期南海西北部古地貌特征
第五章 南海西北部MIS4以来海平面变化的沉积响应及古地貌恢复
    5.1 南海西北陆缘典型钻孔及剖面的层序地层分析
        5.1.1 地震反射界面的识别标志
        5.1.2 关键层序界面的识别特征
        5.1.3 岩芯钻探的岩性特征与层序地层学划分
        5.1.4 南海西北陆缘MIS4 以来层序地层划分及沉积相垂向演化特征
    5.2 关键时间界面残余地层厚度恢复
        5.2.1 南海西北陆缘R2和R1 时期空间展布与残余厚度反演约束条件
        5.2.2 R1 和海底界面(R0)的残余地层厚度
        5.2.3 R2和R1 界面之间残余地层厚度
    5.3 地层回剥法恢复南海西北部古地貌
        5.3.1 地层回剥的原理与参数校正
        5.3.2 R1 时期的古地貌特征
        5.3.3 R2 时期的古地貌特征
第六章 形态动力学模型对南海西北陆缘沉积响应的约束
    6.1 海岸带形态动力学模型简介
        6.1.1 海岸带形态动力学模型的边界条件
        6.1.2 三维形态动力学模型建立
    6.2 西北陆缘现今及末次冰期-间冰期区域环流模型
        6.2.1 南海现今区域环流模型
        6.2.2 冰期R2 时期区域洋流模型
        6.2.3 间冰期MIS3 时期区域洋流模型
        6.2.4 间冰期R1 时期区域洋流模型
    6.3 南海西北陆缘R2 时期潮汐-洋流模型的季节性特征
        6.3.1 冬季南海西北陆缘潮汐-洋流特征
        6.3.2 夏季南海西北陆缘潮汐-洋流特征
        6.3.3 南海西北陆缘盐度分布特征
    6.4 南海西北陆缘低海平面R2 时期砂体运移模型对沉积过程的约束
        6.4.1 南海西北陆缘砂体搬运过程
        6.4.2 南化西北陆缘砂体运移模型对沉积充填的约束
第七章 南海西北陆缘末次冰期海南三角洲形成的主控因素
    7.1 海平面变化对海南三角洲形成的影响
    7.2 河流作用对海南三角洲形成的影响
    7.3 季风作用对海南三角洲形成的影响
    7.4 构造作用对海南三角洲形成的影响
第八章 主要结论和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5)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高热背景对深水区储层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异常地热作用与储层质量的关系
        1.2.2 底辟带CO_2的来源与运移聚集
        1.2.3 底辟带与储层质量的关系
        1.2.4 优质储层发育规律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3 受“异常热”影响的标志
    1.4 完成的工作量与取得的创新性认识
        1.4.1 完成的工作量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背景
    2.2 区域地层特征
    2.3 油气地质特征
        2.3.1 烃源岩
        2.3.2 储集层
        2.3.3 盖层
        2.3.4 主要圈闭类型
    2.4 热结构特征
        2.4.1 地温梯度的分布
        2.4.2 大地热流值分布
        2.4.3 地壳厚度的变化
第三章 储层砂岩类型及物性特征
    3.1 砂岩岩石类型
    3.2 孔隙类型和物性特征
        3.2.1 砂岩孔隙类型和物性特征
        3.2.2 深部恩平组和文昌组砂岩高孔低渗
    3.3 不同地温梯度区砂岩物性减小速率的差异
    3.4 小结
第四章 砂岩的成岩作用及成岩序列
    4.1 成岩作用类型
        4.1.1 压实作用
        4.1.2 胶结作用
        4.1.4 溶蚀作用
    4.2 成岩作用序列
        4.2.1 珠江组砂岩的成岩作用序列
        4.2.2 珠海组砂岩的成岩作用序列
    4.3 小结
第五章 CO_2充注对储层质量的影响
    5.1 CO_2来源分析
        5.1.1 珠江口盆地CO_2来源分析
        5.1.2 白云凹陷CO_2来源分析
    5.2 CO_2充注对储层质量的影响
        5.2.1 酸性流体溶蚀作用——有利因素
        5.2.2 自生矿物胶结作用——不利因素
    5.3 小结
第六章 高热背景对储层质量的影响
    6.1 沉积作用与储层质量的关系
        6.1.1 骨架颗粒组成及含量与储层物性的关系
        6.1.2 粒度分布与储层物性的关系
        6.1.3 杂基含量与储层物性的关系
    6.2 成岩作用差异及温度在影响储层物性中的作用
        6.2.1 温度与埋深的关系
        6.2.2 温度影响压实作用的程度
        6.2.3 温度影响粘土矿物的转化
        6.2.4 温度影响碳酸盐胶结物的形成
    6.3 受热时间影响砂岩的成岩-孔隙演化路径
    6.4 断裂、底辟活动造成深部物质穿层流动
        6.4.1 底辟活动导致深部物质上涌影响储层
        6.4.2 断裂带控制研究区CO_2的分布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6)南中国海地壳热均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均衡理论
        1.2.4 热均衡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及研究
    1.4 研究内容及目的
    1.5 论文实物工作量
第2章 研究方法
    2.1 岩石圈组分研究方法
        2.1.1 V_p-ρ转换方法
        2.1.2 温压估计
        2.1.3 误差估计
    2.2 热均衡计算
        2.2.1 观测高程
        2.2.2 “剥离”物质对高程的影响
    2.3 热均衡判断
第3章 研究区背景
    3.1 南海地区构造演化
        3.1.1 大陆伸展阶段
        3.1.2 大陆减薄阶段
        3.1.3 海底扩张阶段
        3.1.4 扩张期后阶段
    3.2 南海地质概况
        3.2.1 北部湾盆地
        3.2.2 珠江口盆地
        3.2.3 琼东南盆地
        3.2.4 台西南盆地
        3.2.5 西沙地块
        3.2.6 西南次海盆
        3.2.7 礼乐盆地
        3.2.8 南沙海槽-文莱沙巴盆地
第4章 数据来源与处理
    4.1 地表热流值
    4.2 观测高程值
    4.3 各构造单元地壳波速结构
        4.3.1 北部湾盆地地壳波速结构
        4.3.2 琼东南盆地地壳波速结构
        4.3.3 珠江口盆地地壳波速结构
        4.3.4 台西南盆地地壳波速结构
        4.3.5 西沙地块地壳波速结构
        4.3.6 南海西南次海盆地壳波速结构
        4.3.7 礼乐盆地地壳波速结构
        4.3.8 南沙海槽-文莱沙巴盆地地壳波速结构
    4.4 讨论与小结
第5章 热均衡结果
    5.1 地壳密度
    5.2 校正后高程
    5.3 热均衡状态
    5.4 热均衡分析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十一五”以来中国天然气重大地质理论进展与勘探新发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天然气生成与成因鉴别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发展了天然气成因理论
    1.1 高演化煤系源岩、原油裂解气、生物气3类天然气生成机理得到深化, 分别形成煤系源岩裂解生气模式、腐泥型有机质全过程生烃模式、生物气接力生气模式
        1.1.1 高演化煤系源岩生气机理与裂解生气模式
        1.1.2 原油裂解气生成机理与全过程生烃模式
        1.1.3 生物气生成机理与接力生气模式
    1.2 原油裂解气与干酪根裂解气、聚集型原油裂解气与分散型原油裂解气、有机成因气与无机成因气、煤型气与油型气等多种类型天然气成因鉴别理论得到进一步完善
        1.2.1 原油裂解气与干酪根裂解气
        1.2.2 聚集型与分散型原油裂解气
        1.2.3 有机与无机成因气、煤型气与油型气
2 古老碳酸盐岩、致密砂岩、超深层礁滩、火山岩、海域5类大气田成藏认识得到了深化, 丰富了大气田成藏地质理论
    2.1 创新提出了古老碳酸盐岩“五古控藏”成藏理论
    2.2 发展深化了克拉通盆地、前陆盆地及裂谷盆地致密砂岩气成藏理论
        2.2.1 克拉通盆地致密砂岩气
        2.2.2 前陆盆地致密砂岩气
        2.2.3 裂谷盆地致密砂岩气
    2.3 提出了“孔缝耦合”控制超深层礁滩优质储层发育的新认识, 建立了超深弱变形区“三微输导、近源富集、持续保存”礁滩成藏模式
    2.4 发展完善了以生烃断槽为基本单元的断陷盆地火山岩气藏成藏理论
    2.5 系统深化了海域天然气成藏理论, 形成了莺歌海盆地储层、盖层、微断裂“三元耦合控藏”的高温超压天然气成藏新模式, 建立了南海深水区“古生新储、纵向运移、重力流储集、半深海泥岩封盖”的深水天然气成藏新模式
3 天然气基础地质理论及成藏地质理论的进展推动了天然气勘探大发现
4 结论

(8)琼东南盆地断裂构造分析和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域地质概况
    2.1 琼东南盆地
        2.1.1 地质概况
        2.1.2 区域构造特征差异
        2.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三章 裂谷盆地的演化和模拟方法
    3.1 裂谷盆地的演化
    3.2 模拟方法
        3.2.1 物理模拟
        3.2.2 数值模拟
第四章 实验设计及结果
    4.1 基底性质对断裂构造影响的物理模拟
        4.1.1 实验依据
        4.1.2 实验设计
        4.1.3 实验过程和结果
        4.1.4 讨论
    4.2 先存断裂对裂陷盆地构造演化影响物理模拟
        4.2.1 实验依据
        4.2.2 物理模拟实验设计
        4.2.3 实验过程和结果
        4.2.4 数值模拟实验设计
        4.2.5 数值模拟结果
        4.2.6 讨论
    4.3 走滑断层对裂陷盆地构造演化影响物理模拟
        4.3.1 实验依据
        4.3.2 实验设计
        4.3.3 实验过程和结果
        4.3.4 讨论
主要认识和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拟发表)文章

(9)琼东南盆地L凹陷中新统储层特征及优质储层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深水盆地研究现状
        1.2.2 深水盆地超压研究现状
        1.2.3 研究区勘探历史与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特征
    2.2 区域地层特征
    2.3 研究区沉积相特征
第三章 不同温压场储层特征研究
    3.1 温压场的划分依据及平面分布
    3.2 不同温压场岩石学特征
        3.2.1 高温常压区
        3.2.2 高温超压区
        3.2.3 高温强超压区
    3.3 不同温压场的孔隙类型
        3.3.1 原生孔隙
        3.3.2 次生孔隙
        3.3.3 裂缝
    3.4 不同温压场孔隙结构特征
    3.5 不同温压场的储层物性特征
        3.5.1 不同温压场的孔隙度对比
        3.5.2 不同温压场的渗透率对比
        3.5.3 储层物性垂向分布
    3.6 小结
第四章 储层成岩作用
    4.1 不同温压场的储层成岩作用
        4.1.1 压实作用
        4.1.2 胶结作用
        4.1.3 溶解作用
    4.2 储层成岩共生序列
    4.3 储层成岩相的定量划分
    4.4 小结
第五章 储层孔隙演化特征
    5.1 孔隙演化恢复方法
        5.1.1 孔隙度的恢复
        5.1.2 孔隙结构恢复
    5.2 典型成岩相特征及孔隙定量演化模式
    5.3 小结
第六章 储层质量影响因素
    6.1有机酸对储层改造作用的模拟实验
        6.1.1 实验样品及仪器
        6.1.2 实验条件
        6.1.3 实验步骤
        6.1.4 实验结果
    6.2 优质储层主控因素分析
        6.2.1 成岩作用
        6.2.2 高温超压
    6.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南海近5年油气勘探进展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油气勘探新进展
    1.1 周边国家油气勘探进展
        1.1.1 越南
        1.1.2 马来西亚与文莱
    1.2 中国油气勘探进展
        1.2.1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深水区
        1.2.2 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水道
        1.2.3 莺歌海盆地中央低位扇
2 勘探启示
    2.1 深水区已逐渐成为南海油气资源战略接替区
    2.2 深水沉积学与深水油气地质学进步带动了南海深水区油气勘探突破
    2.3 位于源上或源侧的生物礁是南海中南部盆地最为现实的勘探目标之一
    2.4 南海西北部海域前古近系潜山储层是潜在的重要勘探层系
    2.5 差异压实岩性体和上倾尖灭体构成与深水沉积体相关油气藏的主要圈闭类型
3 结论

四、Tectono-thermal modeling of the Yinggehai Basin,South China Sea(论文参考文献)

  • [1]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生烃演化及气源追踪[D]. 何春民.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0(07)
  • [2]琼东南盆地渐新统煤系烃源岩发育、分布与生烃特征[D]. 董国旗.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3]含油气盆地演化对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 ——以渤海湾盆地、柴达木盆地、琼东南盆地中的构造沉积现象为例[D]. 赵睿. 中国地质大学, 2020
  • [4]南海西北部陆缘晚更新世以来古地貌重建及沉积响应研究[D]. 熊萍.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5]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高热背景对深水区储层质量的影响[D]. 雷川. 西北大学, 2019(01)
  • [6]南中国海地壳热均衡研究[D]. 吴鲁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7]“十一五”以来中国天然气重大地质理论进展与勘探新发现[J]. 魏国齐,李剑,杨威,谢增业,董才源,佘源琦,马卫.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8(12)
  • [8]琼东南盆地断裂构造分析和模拟[D]. 张佳星. 南京大学, 2018(01)
  • [9]琼东南盆地L凹陷中新统储层特征及优质储层成因[D]. 林永昌.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10]南海近5年油气勘探进展与启示[J]. 张强,吕福亮,贺晓苏,王彬,孙国忠. 中国石油勘探, 2018(01)

标签:;  ;  ;  ;  

南海莺歌海盆地构造热模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