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编码论文_王岩飞,李和平,韩松

导读:本文包含了脉冲编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脉冲,时域,激光,光纤,组合,相位,遥感。

脉冲编码论文文献综述

王岩飞,李和平,韩松[1](2019)在《雷达脉冲编码理论方法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提出了基于脉冲组合编码的雷达探测模式,建立了脉冲编码雷达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模型。利用多脉冲组合及其时间、频率、相位参量的调制,实现脉冲信号在时间域、频率域、或者时频域结合的编码,为解决传统的脉冲及连续波雷达系统参数相互耦合约束、及其对雷达性能的限制问题,提供了基于多脉冲组合探测的新方法及理论基础。该文着重介绍了多脉冲组合探测的编码、目标信号恢复方法,以及结合研制的合成孔径雷达开展的编码方法、性能评估等实验研究。研究及实验表明,通过采用分频带脉冲编码方法,可使雷达信号采样率突破奈奎斯特采样定理限制,降低系统的实现难度,实验系统中实现了4.8 GHz采样率对5 GHz带宽信号的采样及无失真恢复,成像分辨率达到0.03×0.03 m;通过采用增加占空比的时域脉冲编码方法,实现了信噪比改善超过20 d B的大幅度提高;通过针对合成孔径雷达的成像特性进行2维编码,去除了信号模糊问题,实现了成像幅宽超过90 km等先进性能指标。理论及实验结果验证了脉冲编码方法在提高雷达核心性能方面的显着优势,为高性能雷达系统的实现建立了新的技术途径。(本文来源于《雷达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崔家瑞,许震,李擎,李希胜,杨旭[2](2019)在《交会测量敏感器脉冲编码激光控制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空间交会对接应用为背景,设计了脉冲编码激光控制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微控制器模块、二次电源模块、温度控制模块、恒流控制模块、脉冲编码模块和通信模块等。二次电源模块为激光器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压源和电流源,并为整个系统供电;微控制器模块以AVR Xmega128为核心,完成系统的任务调度、状态监测以及与机载计算机通信;温度控制模块和恒流控制模块为激光器提供恒温和恒流,保证激光器稳定可靠;脉冲编码模块完成脉冲编码信号产生及与机载计算机同步逻辑的控制;通信模块完成系统与机载计算机之间的命令与数据交互。通过1和5 Hz脉冲频率下激光脉冲的波形质量、上升时间和传输延时实验,证明了控制系统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实验室研究与探索》期刊2019年02期)

张艺凡,张春熹,王鹏,冯迪[3](2019)在《激光脉冲编码抗有源干扰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激光脉冲编码是激光制导武器的抗干扰措施之一。角度欺骗式干扰和高重频干扰是目前半主动激光制导武器的主要有源干扰来源。为研究不同激光脉冲编码方式对激光半主动制导武器抗这两种干扰性能的影响,本文针对敌方激光告警机的识别算法与我方导引头的解码过程,提出自相关函数与归一化互相关函数评价方法,并对目前主要编码方式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激光脉冲编码的抗角度欺骗式干扰能力受编码序列周期性与脉冲间隔随机性的影响;抗高重频激光干扰能力受编码序列脉冲间隔随机性的影响; LFSR状态码的抗角度欺骗式干扰与抗高重频干扰效果均优于其他编码方式。(本文来源于《激光与红外》期刊2019年01期)

王衎秋,张杰,隋阳,董玮[4](2018)在《基于CCPONS和Walsh组合脉冲编码的BOTDA系统信噪比提高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基于脉冲编码调制的布里渊光时域分析(BOTDA)系统工作原理,首先向传感光纤内输入经过脉冲编码调制之后的光脉冲序列,然后在接收端用数据处理程序恢复出系统的单脉冲响应,从而提高BOTDA系统的信噪比、温度和应变分辨率。为了提高BOTDA系统的信噪比,提出了一种将CCPONS编码与Walsh编码结合的新型编码,分析了其应用于BOTDA系统的编解码原理,推导了分别引入CCPONS编码、Walsh编码和组合编码的BOTDA系统信噪比增益,并分析验证了叁种编码对系统信噪比的改善情况,结果证明组合编码对系统信噪比提升效果最好。(本文来源于《光电子·激光》期刊2018年08期)

周艳宗[5](2018)在《脉冲编码技术在相干激光雷达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相干激光雷达具有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的特点。相干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测风原理是基于气溶胶的多普勒频移,随着探测距离增加,系统信噪比会迅速下降,低信噪比区的多普勒频移估计有偏。本文研究目的是论证一种基于脉冲编码技术的相干测风激光雷达。脉冲编码技术能够在不牺牲探测距离分辨率的同时,提高系统信噪比,从而提高低信噪比区的弱信号的估计能力。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回顾了国内外相干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技术发展现状,对脉冲编码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2.由激光的多普勒效应,引出了测风激光雷达原理。依据相干测风激光雷达的系统结构,详细介绍了其构成模块。由相干激光雷达探测原理出发,推导了相干激光雷达的光外差电流信号的数学表达式,结合系统噪声功率,得到了系统载噪比。并对本振光功率、望远镜截断比等参数进行了优化。3.介绍了相干激光雷达信号估计算法。推导了信号估计误差的精确克拉美罗界(CRLB),结合多普勒频移的概率密度分布,可评价信号估计算法的优劣。基于大气分层模型模拟生成了相干激光雷达时域仿真信号。基于1.5μm相干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实测数据,应用信号估计算法,反演得到了大气风速信息。4.分别介绍了 Simplex码及Golay码的产生原理,理论分析了不同编码技术对系统信噪比的提升。基于解码原则和相干激光雷达时域仿真信号,仿真得到了基于脉冲编码技术的系统风速。仿真结果表明,时间分辨率为1s,距离分辨率为60m的情况下,使用Golay编码脉冲作为相干激光雷达的探测脉冲,在0~5.3km范围,风速误差小于3m/s。在相同的测量时间内,相比于传统脉冲相干激光雷达,探测距离提高了 2.5km。(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8-05-04)

周艳宗,王冲,魏天问,上官明佳,夏海云[6](2018)在《基于Golay脉冲编码技术的相干激光雷达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相干激光雷达远场回波信号信噪比低,提取困难的问题,提出了脉冲编码技术,以改善系统信噪比,增大雷达探测距离。研究了相干激光雷达系统中Golay码的编码和解码原理,理论分析了采用脉冲编码技术对系统信噪比的提升效果。基于大气分层模型仿真生成了相干激光雷达时域回波信号。基于Golay码解码原理得到了脉冲编码系统的风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时间分辨率为1s,距离分辨率为60m的情况下,使用Golay编码脉冲作为相干激光雷达的探测脉冲,在0~5.3km范围,风速误差小于3m·s~(-1)。在相同的测量时间内,相比于传统脉冲相干激光雷达,基于脉冲编码技术的相干激光雷达将探测距离提高了2.5km,提高了远场弱信号的信噪比。(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18年08期)

王蔚蔚,吴良英[7](2018)在《基于脉冲编码调制的BOTDA系统中的编码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布里渊光时域分析(Brillouin Optical Time Domain Anal ysis,BOTDA)的测量分辨率和可测量距离之间相互制约,不能同时提高,基于脉冲编码调制的BOTDA可解决此问题。介绍了基于脉冲编码调制的BOTDA系统的原理和优点,重点讲述了该系统中脉冲编码技术的原理及其研究进展,其编码技术包括Golay码、Simplex码、Walsh码、CCPON码和单工循环编码。从编码增益、系统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分辨率3个角度对5种主要编码技术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基于5种编码方式的BOTDA的优缺点。(本文来源于《光通信技术》期刊2018年04期)

张滨[8](2018)在《光脉冲编码技术在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仪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因其具有抗电磁干扰、耐腐蚀、长距离传感等优势在国防、建筑物安全监测以及地质勘探方面等具有很好的前景。其中基于瑞利散射的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仪(φ-OTDR)系统因具有高灵敏度、动态响应速度快的特性受到研究人员的青睐。然而由于系统的固有特性,在传感系统中传感距离与系统分辨率存在着一个固有矛盾,即延长传感距离的同时会牺牲系统的空间分辨率。研究人员提出了许多解决方案解决该矛盾,其中光脉冲编码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案。但是在φ-OTDR中由于系统的非线性特性限制了该技术在系统中的应用。本文详细分析了 φ-OTDR系统特性,并创新性提出方案线性化φ-OTDR系统。在该系统上实现了相干解调的强度编码φ-OTDR,大大提升了系统性能,有效地解决了传感距离与空间分辨率的矛盾。通过光脉冲编码技术在10 km传感距离上实现了亚米级空间分辨率以及纳应变量级的应变分辨率。现将本文具体工作一一介绍。(1)概述性地介绍了光纤传感技术原理及其应用,介绍了当前φ-OTDR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几项解决传感距离与空间分辨率矛盾的热点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分析了光脉冲编码技术的应用意义。(2)详细的介绍了编码φ-OTDR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通过分析光纤中的瑞利散射建立了基于瑞利散射的φ-OTDR的数学模型;推导了基于I/Q的相位解调过程;着重分析了 φ-OTDR的系统特性以及线性化φ-OTDR的方法;介绍了 Golay码在线性系统中的应用及其对系统性能的有效提升的原理。(3)开展了基于声光调制器(AOM)的编码φ-OTDR实验研究,研究内容主要是验证该编码理论的可行性。首先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理论正确性,然后验证了编码对系统性能提升的有效性。(4)开展了基于I/Q的编码φ-OTDR实验研究。实验研究包括四部分,首先开展了基于旋转矢量求和技术以消除衰落点的实验研究,其次论证了编码系统对复杂频谱信号解调性能提升的有效性,之后研究了编码系统对外界扰动的线性响应特性。最后研究了编码在长距离高空间分辨率系统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编码可有效地延长传感距离,提升系统性能。(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4-01)

张立欣,李永倩,安琪,李晓娟[9](2017)在《脉冲编码瑞利布里渊光时域分析温度传感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瑞利布里渊光时域分析系统(BOTDA)存在信号小、噪声大的问题,会导致系统空间分辨率与信噪比难以同时提高。将脉冲编码技术引入瑞利BOTDA系统,可在不降低空间分辨率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系统信噪比和布里渊频移测量精度。分析了瑞利BOTDA温度传感系统的原理,介绍了Golay互补序列的特性,并给出了单脉冲和编码脉冲系统的信噪比表达式;搭建了单脉冲和脉冲编码瑞利BOTDA温度传感系统,测量了单脉冲瑞利BOTDA系统的温度传感特性及脉冲编码瑞利BOTDA系统的空间分辨率和温度测量精度。实验结果表明,由瑞利BOTDA系统获得的布里渊频移与温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温度系数为(1.109±0.010)MHz·℃-1;当采用10ns脉冲宽度、64bit格雷编码时,在1.77km光纤的加温段上实现了空间分辨率为1m、温度测量精度为1.39℃的传感测量。(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17年11期)

廖若霖[10](2017)在《POTDR系统中的脉冲编码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偏振光时域反射技术(POTDR)自诞生之初便伴随着信噪比低下的问题以及信噪比与空间分辨率之间的矛盾,而脉冲编码理论作为这些问题的一种优异的解决方案,已经在OTDR系统、基于拉曼散射的光纤传感系统和基于布里渊散射的光纤传感系统中得到了研究和应用,但在偏振敏感OTDR系统(POTDR)中的研究却几乎是一片空白。本论文着眼于此,针对基于单模光纤的POTDR系统,详细研究了脉冲编码对系统性能的提升。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有:(1)研究了POTDR系统中的脉冲响应理论和编码响应理论,证明了直接探测脉冲编码应用于POTDR系统的可行性。通过分析POTDR系统中的时域消偏振效应,指出偏振度(DOP)也是影响POTDR系统动态范围的一个重要指标。进一步,提出了编码POTDR系统中,对于编码性能的叁个性能指标,即编码增益,平均DOP和编码能量利用效率。(2)针对线性编码和相关编码两种编码类型,分别以Simplex码和Golay码为例,从理论上分析了两种编码在POTDR系统中的编解码原理并指出,两种编码均可以在不牺牲空间分辨率和偏振度的情况下,提升POTDR系统的信噪比。同时,从仿真和实验两个方面对理论推导进行了验证。(3)研究了过采样效应在OTDR系统中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分析得出,过采样对于线性编码的OTDR系统没有任何影响,但却可以显着提升相关编码OTDR系统的编码增益。由于过采样无需对发送端进行任何改变,只需调整接收端和解码算法,因而对于现有系统的改良和新的OTDR系统方案设计方面都有很大帮助。(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脉冲编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空间交会对接应用为背景,设计了脉冲编码激光控制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微控制器模块、二次电源模块、温度控制模块、恒流控制模块、脉冲编码模块和通信模块等。二次电源模块为激光器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压源和电流源,并为整个系统供电;微控制器模块以AVR Xmega128为核心,完成系统的任务调度、状态监测以及与机载计算机通信;温度控制模块和恒流控制模块为激光器提供恒温和恒流,保证激光器稳定可靠;脉冲编码模块完成脉冲编码信号产生及与机载计算机同步逻辑的控制;通信模块完成系统与机载计算机之间的命令与数据交互。通过1和5 Hz脉冲频率下激光脉冲的波形质量、上升时间和传输延时实验,证明了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脉冲编码论文参考文献

[1].王岩飞,李和平,韩松.雷达脉冲编码理论方法及应用[J].雷达学报.2019

[2].崔家瑞,许震,李擎,李希胜,杨旭.交会测量敏感器脉冲编码激光控制系统设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

[3].张艺凡,张春熹,王鹏,冯迪.激光脉冲编码抗有源干扰效果研究[J].激光与红外.2019

[4].王衎秋,张杰,隋阳,董玮.基于CCPONS和Walsh组合脉冲编码的BOTDA系统信噪比提高方法[J].光电子·激光.2018

[5].周艳宗.脉冲编码技术在相干激光雷达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

[6].周艳宗,王冲,魏天问,上官明佳,夏海云.基于Golay脉冲编码技术的相干激光雷达仿真研究[J].中国激光.2018

[7].王蔚蔚,吴良英.基于脉冲编码调制的BOTDA系统中的编码技术[J].光通信技术.2018

[8].张滨.光脉冲编码技术在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仪中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8

[9].张立欣,李永倩,安琪,李晓娟.脉冲编码瑞利布里渊光时域分析温度传感技术[J].光学学报.2017

[10].廖若霖.POTDR系统中的脉冲编码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

论文知识图

伪Chirp码中心频率0MHz伪Chirp码中心频率8MHz伪Chirp码脉冲压缩仿真典型雷达发射信号高频波形解调电路结构光码盘接口电路原理

标签:;  ;  ;  ;  ;  ;  ;  

脉冲编码论文_王岩飞,李和平,韩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