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β和企业资信的股票投资组合绩效研究

基于β和企业资信的股票投资组合绩效研究

张建华[1]2003年在《基于β和企业资信的股票投资组合绩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从Markowitz证券投资组合理论的发表,投资组合就一直为业界和理论界所关注。研究的内容、方法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完善、成熟和拓展,在众多理论中,占主体地位是CAPM投资组合理论。根据CAPM模型,β通常作为收益的解释因素,故投资者经常将β作为构建投资组合的一个基准。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这一结论受到了挑战,研究者发现β对市场上某些收益现象无法进行解释,而非β因素对收益却显示了极强的解释力。因此本文通过资信的多元判别分析建立一个综合非β因素的多元判别方程,该方程是否能在既划分公司资信的同时又能对收益具有更好的解释呢?为了对此进行验证,本文对考虑公司资信选股的投资组合收益和基于传统β选股的投资组合收益进行了比较研究。 实证结果表明:基于传统β的投资组合收益无论是在1998年还是2001年;无论是在有卖空的投资组合情况下还是在没有卖空的投资组合情况下都逊于基于资信选股的投资组合收益,这主要是由于基于资信选股的投资组合将其非系统风险减少到最小。为了避免仅以收益作为评价指标必然会导致风险过度承担;而仅以风险作为评价指标必然会导致投资过度保守的这两种情况出现。本论文采用RAROC(经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对两种投资方法进行了分析,从结果得知:基于传统β的投资组合绩效同样逊于基于资信的投资组合绩效。综上所述,利用资信进行投资组合选股具有现实意义。

孙彤[2]2008年在《基于价值增长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社会的变化速度之快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企业家们也意识到企业经营所面临的风险其种类之多和复杂性之巨是无法被漠视的。从价值管理的角度看,企业绩效的不断改进和持续的价值增长是相对应的,而价值增长正是企业价值驱动因素在整个企业风险系统的作用下对企业价值贡献结果最大化的表现。因此,本论文在借鉴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钢铁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并尝试将风险评价融入企业绩效评价模型中,与激励机制挂钩,真正将风险管理落到实处。本论文的选题来源是我国某特大型钢管企业的管理诊断项目,文章研究内容注重汲取最新前沿理论,同时立足于企业发展实际,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探索了绩效评价研究的一种新思路。论文第二章从相关的理论研究综述出发,分析绩效评价理论、战略管理理论、价值管理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各自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成果,最后对上述各理论的综合研究及应用进展进行评述。第叁章对一般工商企业运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借鉴金融风险领域全面风险管理模型的思想,以钢铁企业为研究对象,以VaR方法为核心,构建钢铁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系统,为后续进行风险绩效评价提供数据支持。第四章在分析企业价值增长的方式和企业绩效评价内涵的基础上,阐述影响企业价值增长的价值驱动因素、关键绩效驱动因素和关键风险驱动因素之间的关系,尝试从企业战略目标出发构建基于价值增长的绩效评价体系框架,将价值增长的数量绩效评价、质量绩效评价和风险绩效评价整合在统一框架下。第五章构建企业价值增长的数量绩效评价、质量绩效评价和风险绩效评价模型,分别实现对价值增长的结果、过程和风险收益性的评价,通过不同维度的评价可以更全面反映企业的绩效,同时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第六章实现对企业不同层面的绩效评价,并根据绩效评价的结果,构建相应的激励机制,实现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优化企业资源配置以及规避企业相关风险。论文第七章以TP公司为实证分析对象,构建基于价值增长的绩效评价模型和相应的激励机制,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策略,以期实现企业绩效改进和价值提升。

孙清岩[3]2010年在《股票价格指数编制理论研究》文中认为股票价格指数自产生到现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这100多年里,人们对它的热衷经久不衰。越来越多的人对股票价格指数进行研究和开发,产生了指数基金、股指期货等指数衍生品,使其由标尺性职能向投资性职能转变。在资本市场中,能让人们产生如此之高的关注程度,非股票价格指法数莫属,不仅投资者关注、研究人员关注,政府官员和平常百姓也十分关注。虽然如此,但真正对股票价格指数有深入了解的并不多,研究股票价格指数的人也许不少,但对股票价格指数编制进行研究的却很少。本文主要对股票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进行研究,是属于应用统计方法的研究。其基本思路是:以指数理论为基础,探究股票价格指数编制理论是如何利用指数理论发展起来的,是如何与权数理论和行业分类理论进行融合的;更多则是对股票价格指数编制自身的理论进行研究,对各种股票价格指数编制的方法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导言部分。这部分是文章的一个总体说明,包括研究的背景和选题说明,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以及相关概念的解释;同时也对股票价格指数的种类进行了分类说明,对股票价格指数的职能进行了表述;还包括本文的结构安排、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与不足。第2章价格指数理论。这一章对价格指数理论进行了系统考察,先从时间角度进行了纵向梳理,又从理论流派上进行了横向考察分析;包括对价格指数编制公式系统分析,对指数公式的构造形成分四个层次,依次定义为第一代指数、第二代指数、第叁代指数与第四代指数。然后对价格指数编制公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包括对简单指数之间的比较、加权指数之间的比较和简单指数与加权指数间的比较;对最常见的拉氏指数、派氏指数和其他改造了的加权指数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对股票价格指数编制公式演进进行了考察,并从价格指数理论的发展引发出对股票价格指数编制理论发展路径的思考。第3章股票价格指数编制一般理论。这一章是本文的核心章节,主要包括对股票价格指数编制起源与理论发展的梳理,归纳和总结了股票价格指数编制原则与方法。然后对股票价格指数编制流程进行了设计,对编制的关键要素如基点、基期、计算公式进行了研究分析;对权数理论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在股票价格指数编制理论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同时对等权、价格加权与市值加权叁种不同的指数编制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例对比。本章最后还对股票价格指数修正理论进行全面研究并给出现实可能情况的修正公式;对股票价格指数编制中的其他几个理论问题,自由流通量、缓冲区、分级靠档理论、新股上市何时计入指数以及开盘指数与收盘指数如何确定问题给出了理论上的研究。第4章成分股指数编制和行业分类理论。这一章也是本文的核心章节,是对股票价格指数编制理论内容的深入。主要有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对成分股的编制进行理论总结和研究。这部分主要包括样本股的选择原则、选择标准及方法,对国内外样本股选择标准进行归纳梳理,进行比较与评价;还包括样本股的调整,这是成分股指数编制的重要环节,分为定期调整和临时调整,本文分别以沪深300指数和深证100指数为例,对其定期调整和临时调整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又归纳和总结了当今国际上关于样本股调整的一些规则。本章的另一部分内容是行业分类理论。这部分先对行业分类的理论发展进行了梳理,分别从管理型行业分类和投资型行业分类两个角度对行业分类理论的演进进行分析,管理型行业对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NAICS及我国的国家统计局标准进行了比较分析,投资型主要对GICS与ICB进行了比较与评价。最后还对我国的证监会《指引》的行业分类、中证指数编制公司的行业分类及国内其他机构的行业分类进行了比较研究,对我国行业分类标准进行了评价和建议。第5章是对其他类型股指编制的研究。这一章也作为本文的核心内容。主要是对现今市场上出现的但大多数人并不关注的一些重要股指的编制进行研究。包括对国内外行业分类指数编制的研究、风格指数编制的研究、红利指数编制的研究、基本面指数的编制研究和其他特定指数的编制研究,如金砖四国指数、可持续发展指数、社会责任指数、公司治理指数、环境机会指数等。这一章中,风格指数和基本面指数是重点,特别是风格指数,对四大指数编制公司的风格指数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分析及比较评价,同时也对我国沪深两市的风格指数与国外进行了对比分析。第6章是对股票价格指数编制的一些设想。这一章通过对股票价格指数编制理论整个情况进行了研究以后,对国内外指数编制中存有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更主要的是提出一些设想和建议。包括用累积交易量作权数构建新式股票指数(这在实践中没有使用过,在理论上也没提出过),成分股指数的行业权重问题,以及针对我国指数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分别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李俊强[4]2008年在《国际资本投资理论在基金运行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2007年我国五项社保基金收入已突破1万亿。随着我国社保基金规模的增加,对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管理和监管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和面临新的挑战。现行的社保基金投资渠道单一和监管机制不合理等原因使得我国社保基金违规案件时常发生和保值增值的目的难以实现。为了提高我国社保基金的投资收益和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本文借鉴国际资本市场理论对我国的社保基金的进行风险测量、最优投资组合等方法对社保基金的投资模式进行完善,并构造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最优投资组合。为了提高社保基金的投资收益和运行效率,本文设计出最优激励机制和甄别机制对运行机制进行完善并构建出社保基金的风险预警机制。国际资本市场理论为实现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目的提供了丰富养分和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应用投资学、博弈论等理论对我国的社保基金的投资模式和运行机制进行构建和完善。本文分八个章节对此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具体章节如下: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问题、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创新;第2章:文献综述,主要研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进展及评价;第3章:我国社保基金运营和监管的现状及国际经验借鉴,主要介绍我国社保基金投资运行、监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管理经验和不足;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社保基金的现状提出社保基金投资运行和监管的方向;第4章:社保基金的风险测量和投资组合的构建,主要是在资本市场理论指导下利用入市后最新数据对社保基金风险水平进行测量,并根据我国现有投资工具构建动态的最优投资组合;第5章:社保基金甄别机制与激励约束机制,应用信息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了社保基金管理者的甄别机制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第6章:社保基金风险预警机制,研究预警机制的系统构成、预警指标的建立及预警模型建立;第7章:结论与建议,根据理论分析、实证结果和机制的构建提炼出本文的结论和政策建议。

张鹏[5]2016年在《中国股市弱式有效的重新检验》文中提出价格已经充分反映了投资者所有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这就是有效市场假说(EMH)理论的核心命题。从经济意义或现实操作层面上讲,市场有效假说的这一理论含义是指没有人能根据历史信息持续的获得超额收益。中国股票市场是否达到弱式有效一直是金融理论研究领域争论的热门课题之一。随着高频交易在市场中越来越盛行和日益发挥重要的影响,一面是西方发达资本市场中经常见诸媒体报道的采取高频交易策略的对冲基金获得巨额收益,一面是国内高频交易产生的交易事故和利用高频交易操纵市场的行为渐渐显露。我国股票市场具体处于弱式有效、半强式有效和强式有效哪种阶段的研究对我国资本市场建设和发展以及监管当局对资本市场的监督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甚至对高频交易策略的制定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本文先通过ARCH-M模型实证研究我国股票市场风险与收益率的关系和具体波动特征;选择ARCH模型研究股票市场有效性是为了在收益率生成过程中融入风险测量,这是很多资产定价理论等现代金融学理论模型的基础。根据风险偏好和市场波动特征制定出相应的高频交易策略,即利用弱式有效市场检验的基础—历史信息,通过技术分析获得股票市场的惯性和阶段性趋势,再通过高频交易策略模拟交易实证研究我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超额收益的可能性;从而研究现阶段我国股票市场是否达到弱式有效。有效市场假说理论自20世纪60年代提出以来,对现代金融理论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它使得在分析资本市场时使用微积分、概率论得以常规化,在此基础上,像马克维茨均值-方差模型、CAPM资本资产定价模型、APT套利定价理论、B-S期权定价模型等各种理论模型得以蓬勃发展和完善,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现代金融学理论体系,这些模型均是现代金融学中最主要的模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金融理论的完善、资本市场的繁荣和稳定、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效市场假说的研究和进一步深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

任永生[6]2007年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财务活动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能被完全消除。企业在追求其经营目标的同时,还要考虑所面临的风险。充分认识并分析财务风险,可以将其对企业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随着我国加入WTO,企业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一旦出现财务风险,处理不当将发生重大损失甚至面临破产危机。企业要控制财务风险必须从源头做起,首先要分析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企业还必须有控制财务风险的手段,发生财务风险才能将损失降至最低。本文在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研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企业的具体情况,从风险的成因及控制手段两方面,论述了企业如何识别和控制财务风险。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风险的概念、特征及相关理论、国内理论的研究现状。第叁部分分析了财务风险的成因;第四、五部分是本文的重点,论述了投资活动、融资活动、应收帐款及收益分配财务风险管理手段。第六部分为案例分析,以BJX公司为例,分析了公司的主要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管理手段及财务风险管理的效果。

陈建[7]2010年在《证券利益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自从上世纪90年代,邓小平在南方发表关于资本市场的重要讲话之后,我国开启了金融改革的大幕,金融市场持续快速地健康发展,证券市场的发展尤为引人瞩目。然而,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也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对这些业已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演化和变革的结果缺乏理性认识,只是停留在舆论层面,或者说局限于表面现象来指导决策,很可能会导致政府决策的误判。因此,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解决证券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利益关系理论出发,通过对复杂而多元的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及其衍生的利益冲突的分析,用利益分析的方法观察证券市场各类参与主体的行为以及各自的利益诉求,从而认识证券市场问题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证券利益研究,或者说从利益关系的角度出发来研究证券市场,是一项有创新意义的工作,本文从“新兴+转轨”的中国资本市场这两个历史和现实前提出发,从多视角对我国证券利益关系及其演变发展规律进行了整体分析和研究,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从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利益关系理论出发,构建分析框架,提出并有效界定了证券利益的核心范畴。证券业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对此进行分析很难找到有效切入点,从利益角度出发来研究证券业的问题具有可行性与现实性,因为证券领域的行为人的目标是利益极大化。利益的本质是追求现实与未来好处及其机会,这种好处可以是绝对的,也可以是相对的,既有具体的利益,也有抽象的利益,既有短期的利益,也有长期的利益。证券公司所追求的利益范畴相当广泛、多元,利益及其矛盾冲突构成了证券公司发展的基本动力。我们不仅仅就利益研究利益,而是理清证券公司在运营过程中与利益关联方之间所形成的利益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形成的机理。第二、通过多种标准的分类,提出并论证了证券利益的本质属性。我们提出证券利益具有虚拟性、信用性、分利性、风险性、垄断性、多元性、增益性等基本属性。第叁、提出并论证了防止拥有不同资源和力量的证券利益群体发展成为证券利益集团的思路与建议,杜绝中间过程利益的发生,提高市场整体运行效率。同时,提出并论证了共享利益是可持续证券市场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证券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进市场化进程,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和完善,提高经济增长的集约化程度,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降低金融风险,保证国家的金融和经济安全,都具有重大意义。建立大容量、高效率、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证券市场,是当前我国金融发展和改革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我国证券市场在完善资本市场乃至整个金融市场体系,促进企业改制、融通资金、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民经济健康稳步发展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是不可否认的,但存在的上述问题若不能从根本上得以很好解决,证券市场也难以向更深、更广层次发展,并与国际市场接轨。由于决定证券利益关系的因素纷繁复杂,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心理的、伦理的等种种因素都可能对证券利益关系产生影响。这些为本文的研究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据此所得出的结论难免有一定的局限。总体上,本文的不足之处体现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占有的数据有限,我们无法收集到有关方面的数据与资料,无法去检验证券行业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与协调关系;二是由于研究手段不足,工具匮乏,无法穷尽所有与证券业存在利益关联方之间的利益关系,如证券公司与信托公司、证券公司与投资公司、证券公司与租赁公司等之间的利益关系;叁是由于理论基础方面不尽完善,我们在分析探讨中尝试性地放宽了一些研究假设,导致我们无法通过具体的理论模型来分析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证券市场之间的多方交叉利益博弈。所有这些有待在以后的研究探讨中进一步完善。

刘昕[8]2010年在《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在国家信用的坚强后盾下,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问题一直未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但随着金融体制由计划向市场的逐步转轨,我国商业银行在量上快速扩张的同时,在质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开始渐渐暴露出来,其中不良资产膨胀、经营管理不善、资产种类单一及筹资渠道狭窄等问题已在不同程度上加剧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沉积。反观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现状,虽然政府当局和金融机构已经采取多种措施来解决金融问题,化解金融风险,但是,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仍存在着很多不足。不仅银行外部经营环境有待改善,银行内控机制方面也待健全,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还处在成长阶段。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形势已经越来越明显,金融与经济的相互联系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其相互作用与影响也更为深远。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发生让我们看到开放经济下,汇率、国际资本流动等因素对一国经济金融的冲击是巨大的。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经济大国,国内经济和金融环境受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的影响程度必定会越来越深。尤其在当前我国入世面临外资金融机构的强大竞争和我国资本项目逐步放开的情况下,这种过程更有加速的可能。从长远看,培养有真正核心竞争力的金融机构是国家对商业银行进行改革的最终目标。尽管商业银行大量的不良资产、低资本充足率以及不合理的资产负债结构显而易见,但国家的信用担保使得商业银行并未发生实际的流动性风险,随着国家信用的退出,经济形势的变化,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在研究逻辑上,本文的分析基于从理论到现实、从外部到内部、从问题到对策的思路而展开。在客观陈述当前事实的基础上,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潜在诱因做出了分析,在揭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的诸多缺陷的情况下,结合开放经济给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带来的挑战,警示世人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问题的关注,从而阐明应该强化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道理所在,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的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选题背景及意义,然后在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问题从各角度进行了历年来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后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结构并且总结了本人在对该问题研究的创新与不足。接下来,从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内涵及特征入手在确定流动性、流动性风险内涵以及巴塞尔协议对流动性风险的相关含义的基础上,分析本世纪爆发的金融风暴中全球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新特征,即第二章。第叁章是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进行理论分析,该部分是本文分析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第四部分继前一章对商业银行的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进行量化分析。第五部分力图从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流程架构和支撑架构个方面构造一个基于中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第六部分从国际角度着眼,首先对各国不同时期不同金融环境下发生的金融危机及其应对解决的实践经验进行阐述,接着并且在准确理解新巴塞尔协议的前提下,对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新经验进行总结并对分析国际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的分析。第七部分,是本文的结论部分。全文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从内涵到管理以及监管的阐述、计量和对比分析后,提炼出对于我国有借鉴意义的经验,提出我国进行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举措。

刘峰[9]2008年在《经济开放进程中的汇率波动研究》文中指出无论从几千年的跨度还是数十年的间隔来看,经济开放都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世界经济愈发密切地融为一体。经济开放的进程,不仅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且也带来了形形色色的经济冲击和负面影响,汇率波动就是其中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在与国外的经济交往中,汇率是个不可或缺的交易媒介。汇率的变化对经济是一种有益的调节机制,能实现相对价格变动和反映资源的稀缺。但是汇率调整超过一定的频率和幅度将会转变成灾难。历史上,很多国家在开放进程中遭遇了汇率波动引发的金融危机。精心设计的汇率体系和较低的汇率波动有益于经贸往来和社会稳定,尤其是对于市场机制不完善、抗冲击能力弱、增长严重依赖贸易的发展中国家,更是意义重大。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描述了人类试图稳定汇率的这种努力。从金本位、金汇兑本位、布雷顿森林体系,到牙买加体系,尽可能地固定汇率水平成为各国一致的努力方向。但事与愿违,伴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融合与一体化,我们看到的是汇率越来越难以固定的现象,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没有体系”的浮动汇率时代。中国经济有步骤、分阶段的逐渐开放,只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到现在我们仍然没有积累起足够的汇率知识和汇率管理经验,也没有强大到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应对一切汇率风险。担心和谨慎不可避免,也无可指责。当务之急是研究清楚随着国家经济的开放,汇率的变化模式以及影响因素。我们既要了解成熟市场国家的汇率波动规律,更要研究清楚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情况。不仅要发现经济规律,还要知道怎样来趋利避害。因此本篇论文对这个问题展开研究。前人对于经济开放进程中的汇率波动问题已经做了初步的研究。他们分别对经济开放度和汇率波动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经济开放度影响汇率波动的规律已经有了初步的研究成果。Harald Hau(2002)通过检验48个国家,尤其是OECD子样本的横截面数据,验证了贸易品在实际汇率波动中的作用和猜测的开放——波动关系。贸易品在汇率渗透条件下能够利用相对价格调整,实际汇率波动与经济开放度负相关。而相对封闭的国家为了对相对价格做同样程度的调整,需要更大的实际汇率波动。孙焕民、李国柱(2004)采用Panel data模型方法,研究了15个国家1993~2002年的数据。研究发现,汇率的波动与一国经济开放度有较强的相关性,一国经济开放度的提高从长期看会有助于减缓汇率波动。但是,对于该问题的研究仍然存在很大缺憾:对于汇率波动的动因研究不够,也缺乏不同时限的全面考察;研究样本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缺少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对该问题的研究还只是刚起步,没有形成完整和统一的框架,检验结果的理论、实际意义也有待充分挖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建立如下的分析框架:首先探究汇率波动的根源,作为逻辑的起点。然后在新开放宏观经济理论的框架下,构建理论模型分析经济开放过程中汇率波动的特征。进而,对于研究结论尽可能做多视角的检验。如果理论观点没有被证伪,那么就可以落实到实践层面,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国情,对我国的汇率体系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分为叁个部分来进行详细阐述。第一部分(第一章)对引起汇率波动的经济冲击进行深入研究。从时间上划分,经济开放带来两种类型的冲击:一种是中长期冲击,它不会产生短时间的突变,变化相对缓慢,这种冲击带来汇率的趋势性变化;另一种则是短期冲击,它的变化具有突然性。贸易项目、直接投资等实体经济带来的冲击大多数是中长期冲击,证券资本、投机资本和预期变动的影响一般属于短期冲击。冲击的时间特性对汇率波动的分析会产生重要影响。总体上,汇率波动的情况取决于经济冲击的性质和经济体本身的抗冲击能力。第二部分(第二、叁章)在新开放宏观经济理论的框架下,构建理论模型进行分析,并对结论进行多维度的检验。开放部门能够通过可贸易品的价格调整来减缓汇率波动,所以较大的开放程度有利于抑制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在不同期限结构的冲击下,基于购买力平价的稳定机制出现分化,有效性取决于PPP收敛的时间特性。总体上,稳定机制在中长期更加有效。冲击与缓冲机制在能力和时间结构上的不匹配,对汇率波动的影响是复杂的,这也导致了因国情不同而变化的汇率稳定政策。接下来,对理论观点进行多维度验证。在空间角度,对OECD发达国家和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分别进行计量检验。在时间角度,我们检验短期资本冲击和长期货币体系演进对汇率波动的意义,再一次印证本文的逻辑和观点。本文认为随着开放程度的提高,中长期实际汇率的波动将会减小。在一些特定时点,会有短期冲击带来的剧烈影响。第叁部分(第四、五章)重点阐述理论观点的经济含义和政策含义。市场并非总是加剧汇率波动,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市场是稳定汇率的力量。发展中国家经济开放程度低,市场平抑汇率波动的能力弱,那么固定汇率制度和资本管制就是不可或缺的;如果开放程度足够高,那么我们就不必过于担心汇率的中长期波动,市场的套利行为能够有效平抑汇率。我国对外开放程度快速提高,这既是研究汇率波动的好素材,也是本文研究的服务对象。根据本文结论和中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我们综合考虑稳定汇率的短期和长期措施,提出资本管制和汇率制度方面的政策建议。这不仅对汇率理论意义重大,而且对于中国在开放过程中稳定金融和管理汇率具有很大的政策意义。本文在多个方面做了创新性的努力:第一,本文将经济冲击引入对汇率波动的研究,深入研究经济开放带来的冲击性质,使研究框架更加完整。汇率波动取决于外部冲击和经济体的稳定性。冲击的不同性质和时间结构导致了汇率波动的复杂性,不同的经济体面对同样的冲击会有不同的反应,这些因素使政策含义变得复杂。第二,本文提出了经济开放具有稳定汇率的作用,并详细分析了这种稳定机制的价值和局限性。汇率稳定机制只在中长期有效,这说明随着经济的开放汇率制度应该逐渐转向浮动,加大市场对汇率的决定作用。发达国家的经济开放程度较高,更倾向于浮动汇率制度,开放程度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则更适合固定汇率制度。这种分析框架对于汇率制度设计和稳定金融体系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第叁,研究样本突出了对新兴市场国家的研究。新兴市场国家的汇率波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对这类国家的研究有利于提出适合中国的政策建议。但是对新兴市场国家的检验存在很多困难,例如数据少且质量不好、横向不可比等缺点,这也是前人缺乏此类研究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努力克服了这些障碍,得出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检验结果,为寻找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规律提供了有力支撑!

冯瑾[10]2007年在《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比较分析及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信用风险是金融风险中历史最久、最主要的风险之一,来自与经济、法律、道德、市场变化等各个方面。在现代金融理论中,有关风险分析、定价和管理的理论一直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金融学家罗伯特默顿教授曾说过:“资金的时间价值、资产定价和风险管理是现代金融理论的叁大支柱。”商业银行在营运过程中时刻面临着各种金融风险。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金融竞争日益激烈、金融创新层出不穷。然而,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中央银行监管和商业银行自身风险管理水平不能适应和跟上银行业的发展,金融危机也呈不断上涨趋势。从1992年英镑汇率危机到巴林银行的倒闭,从长期资本管理企业破产到亚洲金融危机,每一次危机的发生无不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纰漏和瑕疵有直接的关系。一次次的危机与危机过后的反思,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都在不断提高和完善,最终成果体现在巴塞尔协议的修订当中。新巴塞尔协议将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进行了明确分类,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清算风险、法律风险和信誉风险等类型。在这些种类的风险中,信用风险占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世界银行对全球银行业危机的研究表明,导致银行破产的最常见原因就是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度量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金融监管、信用定价、资产配置、绩效评估、等级评定、风险预警等各个方面。中国已经加入WTO,金融开放的大门已经打开。但我们同发达国家相比,在管理金融风险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我们在允许外资进入的时候,就应该预见到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并且有能力采取措施来进行防范。研究国外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经过引进、消化、吸收,正是为了为我所用。我们面临着来自国外同行的激烈竞争,我国的金融机构必须在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的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发展适合我国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才能在与国外同行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试图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重点对两套成熟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进行分析,得出其相同与差异之处,并结合我国目前的国情,探讨这些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本文分为五个部分:信用风险及其度量、信用风险度量方法、Credit Metrics和KMV模型比较、Credit Metrics和KMV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和提高我国信用风险量化管理质量。第一部分为信用风险及其度量。这部分首先介绍了信用风险的定义、特点和信用风险管理对商业银行的意义。指出现代信用风险的定义已经不能简单的等同于信贷风险,而还应该包括交易对手履约可能性的变动所带来的风险,信用风险相对于其他金融风险的一些不同的特性,信用风险管理对商业银行经营的稳健性有重大的意义。这部分还介绍了信用风险的度量经历的叁个阶段以及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迅速发展的原因。信用风险度量经历了专家分析、财务比率综合分析以及基于现代金融理论与信息科学的分析叁个阶段。随着信用风险复杂性日趋显着,现代的信用风险模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另外,这部分最后还介绍了国内外关于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研究状况。第二部分为信用风险度量方法。这部分将信用风险度量方法分为传统方法和现代度量模型两类进行了介绍。传统的信用风险度量方法中,主要介绍了以“5C”要素分析法、“5W”要素分析法和骆驼评估体系为代表的专家分析法,以Z计分模型、ZETA评分模型、Logit分析法为代表的信用评分法以及神经网络分析法。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中,主要介绍了目前国际上较为着名,应用范围较广的四个模型:KMV公司的KMV模型、J.P.摩根的Credit Metrics模型、瑞士信贷银行的Credit Risk+模型以及麦肯锡公司的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第叁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部分。在这部分中,笔者选取了现代信用度量模型中较为常用的两个模型KMV模型和Credit Metrics进行了比较。这部分分为四节,分别从两个模型的思想基础、假设条件、数据选择和其他方面进行了比较。在思想基础方面,Credit Metrics模型以VaR在险价值理论为依据,而KMV模型将具有期权特征的思想推广到信用风险度量中。从模型假设条件方面,Credit Metrics模型和KMV模型在关于风险驱动因素、信用等级的刻画方式和对“违约”含义的理解方面存在不同的侧重点。数据选择方面,本文通过对两类模型计量步骤的描述来阐述其在数据选择上的特点。第四部分为Credit Metrics和KMV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在这部分中,主要从适用性和局限性两个方面分别对Credit Metrics和KMV模型在我国使用进行了分析。两个模型都是在发达市场前提下建立的,存在其各自的优越性,但鉴于我国国情,两个模型也各自有其局限性。因此,要想借鉴国外模型,必须弄清其适用性和局限性分别是什么,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有的放矢。第五部分为提高我国信用风险管理质量。这部分从内部举措和外部举措两个方面为我国怎样提高信用风险管理质量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内部举措方面,主要阐述了要构建一个适合我国的商业银行内部信用评级体系还需要进行的努力。外部举措方面,主要提出了要将加强金融监管和发展信用评级业相结合。只有内部举措和外部举措并重,才能尽快提高我国信用风险管理的质量。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最为薄弱的环节就是利用模型进行量化管理。本文拟从对比分析角度对目前国际上比较主流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进行比较,并结合我国国情对其适用性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方法的发展有所裨益。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了比较研究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力求全面深入地对问题进行阐述和剖析。

参考文献:

[1]. 基于β和企业资信的股票投资组合绩效研究[D]. 张建华. 湖南大学. 2003

[2]. 基于价值增长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创新研究[D]. 孙彤. 天津大学. 2008

[3]. 股票价格指数编制理论研究[D]. 孙清岩. 东北财经大学. 2010

[4]. 国际资本投资理论在基金运行中的应用[D]. 李俊强. 重庆大学. 2008

[5]. 中国股市弱式有效的重新检验[D]. 张鹏. 云南财经大学. 2016

[6].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 任永生. 华中科技大学. 2007

[7]. 证券利益关系研究[D]. 陈建. 复旦大学. 2010

[8].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D]. 刘昕. 辽宁大学. 2010

[9]. 经济开放进程中的汇率波动研究[D]. 刘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08

[10]. 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比较分析及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D]. 冯瑾. 西南财经大学. 2007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  

基于β和企业资信的股票投资组合绩效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