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患者心理护理的研究进展

白血病患者心理护理的研究进展

(广西桂东人民医院血液风湿免疫科广西梧州543001)

摘要:白血病属于造血系统疾病,也是临床中重症之一。由于白血病患者治愈的机率较低,所以患者内心容易产生焦虑、暴躁等心理情绪。根据临床验证得知:对白血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不仅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病情,还能疏解患者的心理情绪,提高治疗配合度,延长生存周期。

关键词:心理护理;白血病患者;研究进展

白血病与心理情绪有着紧密相连的关系,由于病情较为严重,白血病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恐惧、害怕、担忧等情绪。白血病治愈率较低,并且在治疗过程中较为痛苦,部分患者会出现拒绝治疗甚至放弃治疗的情况,为提升白血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配合度,抑制病情发展,本文就针对白血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一、白血病患者主要心理问题

在治疗过程中,白血病患者极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确诊疾病前,患者主要心理表现就是焦虑、烦躁,当确诊疾病后,多数患者自认为是无法治愈的疾病,心里会产生沉重的思想负担,从而表现为抑郁、焦虑、恐惧等情绪。接受化疗后,患者病情得以缓解,各种不良情绪逐渐消失,可以正视疾病,增强了治病的信心,由于较多的患者病情会复发,患者会再次陷入绝望中,心理处于崩溃、失衡状态。而且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阶层所产生的心理问题各不相同。一般中青年会因为是否可治愈疾病而产生心理问题,而年龄较大患者会因为医疗费用而产生心理问题。而且相关研究得知:文化程度越低产生的心理问题越严重[1]。

1.1焦虑、恐惧心理

由于患者对白血病的医学知识和治疗方案了解不足,当得知疾病诊断为白血病时,认为白血病是不治之症,更因为经济、家庭以及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一定程度的焦虑和恐惧的心理。

1.2绝望、崩溃心理

白血病患者极易复发,要经历反复多次的治疗,病情有可能会处于时好时坏的状态,长时间的治疗,导致经济压力过大,逐渐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等等,患者会产生心理压力,对于部分心理素质过低的患者,更会使心理处于崩溃、绝望的状态,甚至还会有自杀倾向[2]。

1.3预感性悲哀心理

由于治疗过程较长,患者逐渐失去工作能力,进而丧失经济来源和生活能力,部分患者会出现抑郁、烦闷的情绪。患者自知自身状况逐渐恶化,感知即将死亡,从而产生精神崩溃的状态[3]。部分患者认为治疗已无用,而过度悲伤、放弃、哭泣以及沉默等反应,甚至有的患者陷入悲伤无法自拔,一直沉浸在悲哀中[4]。

二、心理护理

近年来,随着临床的需要,心理护理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且得到医师和患者的一致认可。心理护理的媒介不是治疗工具,也不是药物治疗,而是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一种态度、行为以及表情等。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性格等方面,掌握患者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同时采用心理学知识对患者开展心理疏导、支持和帮助[5],尽可能的满足患者需求,保持乐观积极的治疗态度,提高其适应能力。而且良好的心理疏导,可以让患者感受到人文关怀,进而提高护理满意度。针对白血病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2.1医护人员的大力支持

医务人员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告知患者白血病的发病因素、过程以及预防措施等,让其对自身疾病有所了解。让患者了解疾病的严重性,一定要积极配合治疗,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告知患者相关疾病成功案例,例如化疗后病情会有所缓解,延长生存期,若条件允许还可实施骨髓移植,这样更能达到长期无病生存[6]。良好的医患关系及医患沟通,有利于心理护理的开展。在实施心理疏导过程中,医务人员态度要温柔,话语要通俗易懂,语速放慢,口齿清晰,不可在患者面前切切私语,引起患者的反感和猜疑。医务人员一定要尊重患者,对患者的合理需求尽可能的满足,并且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要保持专业的操作和热情的态度,让患者内心感到温暖[7]。同时让家属多与患者沟通,多关心陪伴患者,亲情的力量不容小觑。

2.2构建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患者的同事和领导可以给予一定程度的支持和关怀,让患者感受到社会的支持和关爱,找到归属感,进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内心情绪。对于过于悲伤的患者,医务人员和家属一定要加强照料和护理[8]。

2.3家庭亲戚朋友、经济支持

采用轮流制让亲戚和家属能随时陪在患者身边,并站在自身的角度尽可能疏通患者心理情绪,组织患者朋友可以在休息时间看望患者,让患者感受到身边人的亲切关怀,认知到自身的重要性,这样有助于提高治疗信心。白血病治疗费用较高,建议让亲戚、朋友、同事以及社会进行经济支持,让大家都捐献一些爱心,缓解一下患者经济压力,这样可以缓解患者内心压抑情绪[9]。

2.4白血病患者的自我调节措施

医务人员站在患者的角度,应用相对应的方法指导患者,让其掌握自我调节的方式,从而降低不良心理情绪的发生,可以积极乐观的接受治疗。具体方法为:精神超越法:超越对物质的需求和感官享受,超越自我,追求精神的满足,此方法也用于化疗效果较为理想的患者。自我激励法:鼓励自我,产生心理暗示,面对困难可自我鼓励,从而加强治疗信心。认知行为疗法:让患者接受现实,缓解不良情绪,同时采用正确治疗措施,例如音乐疗法、放松训练等。转移目标法:强迫自己把意识转移到别的地方,这样有利于规避恐惧、悲伤以及冲动方面的情绪,不让不良情绪困扰自己,产生一定程度的安全感[10]。

2.5把佛学观点运用到心理护理中

佛学理论就是根据人的心理问题和如何解决人的心理问题而开展的[11]。佛学认为人们的智慧、真心以及烦恼时根据慧、定、戒而产生的。其中戒:就是注意自身的言行,调整身心,保持良好的习惯,与心理治疗中的行为治疗一致;定:就是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专心一致,注意力集中,排除杂念,这与心理治疗中的放松治疗是一致;慧:就是智慧,用心修行,消除烦恼和杂念,从而获得解脱,这与心理治疗中的认知领悟疗法一致[12]。佛教修养也是心理修养的一种,把佛教中有哲理的心理解脱的方法运用到白血病患者中,可使患者及时消除内心的恐惧感和失败感,从而达到豁然开朗的心境[13]。利用佛教的智慧解除内心的迷茫,让患者可以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和轻松,为心灵受到创伤而建立温暖的港湾,这就是现代佛学的功能和意义。在佛教方面来看:白血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多与外界的关注和内心的忽视有所关联。当佛教的观点得到患者的认同时,心理情绪会逐渐消退[14]。

三、心理护理的作用

开展心理护理有助于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保持良好的信任关系,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同时实施心理护理有助于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当患者的抵触心理消失后,可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改善患者病情[15]。但是在心理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及时调整方案,彻底消除内心焦虑、恐惧等心理。

对白血病患者开展一系列的心理护理,多数患者心理不良情绪会逐渐得到缓解,可以正视自己的病情,并且保持良好的、积极的治疗态度,能有效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这充分说明了心理护理的重要性[16]。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白血病患者的治疗措施也越来越多,患者的生存率越来越高,但是当前我国人们注重自身的精神世界,若患者内心意识里有这种“不治之症”的时候,心理会处于矛盾状态。所以,心理护理在临床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保持心理平衡,有利于疾病康复和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张琳敏,徐晓敏,沈奕新,等.信息与心理支持应用于急性白血病对其家属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5,42(3):111-114.

[2]张凤云,史雪梅,宋述灵.白血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分析[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5,32(5):70-71.

[3]辛延,姜华,刘美娇,等.心理护理干预对白血病患者化疗治疗的重要性[J].现代生物学进展,2014,14(8):1559-1561.

[4]唐丽光.心理干预在白血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1):2789-2790.

[5]刘传才.3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常规六项参数的动态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3):12-14.

[6]李婧.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口腔感染预防及护理进展[J].当代医学,2010,

标签:;  ;  ;  

白血病患者心理护理的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